Ⅰ 什麼叫阿拉伯文化什麼又是波斯文化兩者有何異同
阿拉伯文化的創始人是游牧民族的阿拉伯人,他們佔領了中東地區、埃及和波斯,並且還開啟了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阿拉伯人並沒有在藝術、建築術、哲學、醫學、科學等方面有所成就,更多的只是學習與模仿。“阿拉伯人勝過外族人的只有虔誠的信仰。”
阿拉伯文化與波斯文化的區別,一是時間,阿拉伯文化的興起比波斯文化早;二是阿拉伯文化的體現方式是伊斯蘭文明,而波斯文化卻沒有;三是阿拉伯的商貿業發達,所以阿拉伯在經濟交流的途中還傳播了多國家的文明,阿拉伯還吸收了波斯的文化,像是波斯的行政體制與醫學建築。
Ⅱ 波斯薩珊王朝美術有哪些魅力揭秘薩珊文化藝術
帕提亞人在公元3世紀中旬的時候建立了帕提亞往常,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安息國,在這之後,這個王國便立下了綿長的歷史時期,留下了不少的遺品。這些遺品當中混雜著濃烈的希臘風格以及游牧民族的傳統,另外還有美索不達米亞的趣味。這些最具有代表的就是瑪拉米爾的霞米神殿出土的青銅貴人像、哈特拉出土的烏塔爾王像等,都顯示著一種端正顏面和嚴肅表情,穿戴上具有游牧民族的衣飾特徵。
公元226年,創立了薩珊王朝(SasanianDynasty),其勢力與羅馬相峙。在美術方面,融合著羅馬世界及諸北方游牧民族的要素,形成了一種國際色彩豐富的性格特徵。薩珊王朝在建築方面盛行著被稱為多姆·維爾特構造的獨特的建築樣式。這是因為,在伊朗高原缺乏木材和適當的石材,主要建築材料採用風曬乾燥的磚瓦,其建築技術也是與特殊建築材料諧合一致的。
在方形的屋基上建築半圓球形的屋頂,從四角建造小的圓錐形逐漸向上積聚,支撐整個巨大圓形屋頂。近於半圓球形屋頂連接的方法,適應於大建築的屋頂構造,曾給予西歐建築以巨大的影響。這種建築的代表性遺物有薩爾維斯坦(Sarvistan)宮殿(公元5世紀)、費爾扎巴多(Firuz-abad)宮殿(公元3世紀)、塔克依素勒曼(TakhtiSuleiman)宮殿、泰西封(克特錫芬)(Ctesiphon)宮殿等,不過都沒有留下完整的造形,同時建造年代也不甚清楚。
《薩珊王朝的皇宮遺址》
泰西封宮殿
在雕刻方面,大部分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摩崖浮雕,圓雕僅殘留了二軀。雕刻的主要作品有在那克西依魯斯塔姆的夏布爾一世敘任圖、描寫降服羅馬皇帝威列尼阿奴斯場面的戰勝圖、夏布爾山中的夏布爾一世的圓雕巨像、瓦芙拉姆二世的浮雕、塔克依布斯坦的阿爾達錫爾二世敘任圖及帝王獵豬圖等等。《帝王獵豬圖》浮雕以敘事性的時間經過按上下左右分劃遠近、在帝王身邊有婦女奏樂乘舟,帝王的右側有侍者奉以箭矢。畫面結構富於變化,人物、動物生動有致。
在繪畫方面,薩珊文化曾給予了東方各國繪畫以不小的影響,不過存留作品甚少。曾在比夏爾爾宮殿遺跡發現了一件希臘風格的彩色鑲嵌畫,畫中描繪了二十多個男女姿態。
在工藝方面,薩珊朝的金屬工藝製作技術有了引人注目的進步。鑲嵌出狩獵圖、女神、生命之樹等許多紋樣,或者給浮雕施以鍍金。他們的金屬工藝技術,給中國的金銀鑲嵌工藝和拜占庭的金工技術吹進了一股新風,使之在人類文化史中風靡一世。玻璃造形、琉璃雕刻方面亦很發達,其遺品遠及斯堪的納維亞諸國和英國、法國、中亞一帶,中國、朝鮮、日本也有出土物。其中有名的作品可列舉藏於義大利聖瑪爾科寺院及藏於日本正倉院的傳世寶。
《中央顯示庫思老一世的碟子》
《顯示庫思老一世的金碗》
《描述釀酒收成情景的銀瓶》
《四世紀薩珊王朝的鍍銀馬首》
《薩珊玻璃碗》
正倉院的《薩珊琉璃杯》
染織品遺存物幾乎沒有,從刻於歷代王摩崖碑中的衣紋可以做些推斷。在薩珊王朝統治下的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等地染織工藝自古以來就相當發達。在公元4世紀左右就有了專用於織造紋樣的織機出現。染織品的典型紋樣,是在圓形聯珠紋樣中施以動物、狩獵圖,周圍再施以植物連續圖案。其染織工藝亦對東西方世界產生過很大影響,從梵蒂岡、歐洲諸國基督教寺院到日本正倉院、法隆寺等處收藏的寶物中都可見到其跡象。
薩珊聯珠紋《龜茲王子像》
Ⅲ 什麼是阿拉伯文化什麼是波斯文化呢
阿拉伯文化源於沙漠游牧民族的阿拉伯人,當他們隨著伊斯蘭教聖戰的勝利而征服了肥沃的中東新月地區、波斯與埃及。阿拉伯人非常的謙虛好學,他們從落後的游牧民族迅速成長為"整個中世紀高舉文明火炬的民族"。在阿拉伯文明最為鼎盛的阿拔斯王朝,阿拉伯人懷著海納百川的胸襟,在古希臘羅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之間承前啟後,又在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中充當媒介。他們在哲學、醫學、數學、化學、天文學、語言學、文學、歷史學等諸多領域成就粲然,涌現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也在廣袤的伊斯蘭大地留下了輝煌的文明遺跡。
直到今天,兩種文化的融合仍然很深。在阿拉伯國家,無論是教科書還是一般的文學史書,當講到作為阿拉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阿巴斯王朝文化時,都會提及當時的阿拉伯人與波斯人的交往,以及由交往所生發的文化上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甚至還會講到波斯文化對阿拉伯文化的影響等。
Ⅳ 什麼是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說的又是什麼文化
阿拉伯文化是隨著伊斯蘭教的聖戰勝利而興起對的一種古文明文化,它的特點在於對多民族、多種族文化的吸收。波斯文化並不像阿拉伯文明那般顯著,它是公元六世紀前興起於伊朗高原的一種文明,它相較於阿拉伯文化更具有時代融合的特點。
後來的波斯文明不斷被阿拉伯人同化,尤其在阿拉伯對波斯的戰爭之後,阿拉伯人統治波斯地區不斷將自己的文化輸出,然而其本身的政治制度尚未可以獨立統治一個國家,因此不得不借鑒波斯帝國時期的政治制度。由此可見,文化的融合是在時間的推移中慢慢形成的。
Ⅳ 連珠紋的歷史由來
連珠紋、連珠圈紋是古波斯薩珊王朝最為流行的花紋;連珠紋用於青銅器、建築、陶瓷等上作為裝飾。在商代的葉脈紋鏡上就可以看到連珠紋的裝飾。
連珠紋圖案於5~7世紀間沿絲綢之路從西亞、中亞傳入我國,但在這一時期基本是作為器型排列的邊飾。連珠紋在中國的唐錦中成為數量最多,而且具有時代特色的紋飾。至隋代,連珠紋發展為連珠圈紋,並成為各種器物的主題紋樣。 波斯錦傳入後,約7、8世紀時我國也曾模仿織造。不論其產於何地,凡屬此類薩珊波斯風格的織錦,皆稱為「薩珊式」織錦(Sasannian』figured silks)。
用小圓圈作橫式排列而產生的紋樣,叫做「帶圈紋」,是最早的青銅器紋飾之一。在夏代晚期爵和肇的腹部,已有實體的連珠紡,作單行或雙行排列,周圍以弦紋作界欄。商代早期的連珠紋是空心步圓圈,商代中期,連珠紋是空心小圓在內還有一點。連珠紋一般用作主紋的分欄線,或作為獸面紋的邊飾。連珠紋是用一個管狀器在陶匯范上印製的,因此,圓與圈之間的疏密雖不均勻,但也還自然。西周青銅器上很少見連珠紋。
Ⅵ 唐朝連珠紋介紹
連珠紋又稱聯珠紋、連珠、圈帶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幾何圖形的紋飾,是由一串彼此相連的圓形或球形組成,成一字形,圓弧形或S型排列,有的圓圈中有小點,有的則沒有。
連珠紋尤其連珠圈紋是古波斯薩珊王朝最為流行的花紋;在薩珊風格織物中,以對獸或對鳥圖案母題為主,而以各種圓和橢圓的連珠作為圖案裝飾主題。連珠紋圖案於5~7世紀間沿絲綢之路從西亞、中亞傳入我國,但在這一時期基本是作為器型排列的邊飾。連珠紋在中國的唐錦中成為數量最多,而且具有時代特色的紋飾。至隋代,連珠紋發展為連珠圈紋,並成為各種器物的主題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