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昌的歷史文化
南昌的歷史文化:
南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27年,南昌八一起義,在此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支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譽為軍旗升起的地方,曾是中華民國軍事首都。
初唐四傑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稱其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唐時期南昌府稱為南都」。南昌是中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
曾榮獲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球十大動感都會,2006年被《新聞周刊》評選為世界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1)南昌市有多少個歷史文化街區擴展閱讀:
南昌之名始於西漢,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定名南昌,取南方昌盛之意。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前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南昌的旅遊區包括其市區和附近的梅嶺、靖安三爪侖、樟樹等地,名勝古跡交融於優美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襯托出南昌這座古城的獨特風貌。
在當今如火如荼的產業大轉移、資源大重組、發展大聯合的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南昌迎來了新一輪發展契機。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海內外廣大投資者和企業家的積極參與下,英雄城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深刻變化。
南昌的投資環境日益改善,經濟發展不斷加快,市場景氣度持續上升,尤其是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雙雙走強,這充分表明南昌所蘊涵的巨大發展空間和投資機遇。
南昌城區現在非常繁華,位於市中心的八一廣場綠草如茵,可容納10萬人。屹立在廣場南端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高聳入雲,成為南昌革命歷史的豐碑。
改革開放後,南昌的旅遊事業發展迅速,許多的文物 古跡修復一新,自然景觀26處人文景觀已達78處,南昌臨近周邊地區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廬山風景名勝區。
鄱陽湖候鳥保護區、龍虎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井岡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形成了以南昌為中心,沿京九鐵路風景帶為重點,輻射江西全省的旅遊、觀光體系。
⑵ 南昌有哪些名勝古跡
是南昌生南昌長的南昌人,我為你推薦南昌十處名勝古跡:1.滕王閣:同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齊名,被稱江南三大名樓,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至今還能讓人陶醉。滕王閣位於南昌城區,贛江撫河交匯處,下火車上5路公交瓦子角下,往沿江路方向走十分鍾就到,門票價:50元/人。2.八大山人書畫陳列館:清初出現了一批所謂「遺民」畫家,畫風大都「奇僻幽深」,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所謂「四僧」——八大山人、石濤、石溪和漸江,而其中尤以八大山人和石濤聲名最著名,八大山人工詩文書法,他的繪畫,花鳥、山水俱能,尤以畫鳥為長,而山水更別具一格。八大山人書畫陳列館位於南昌市郊青雲浦岱山,交通:下火車走5分鍾到老福山上1路公交到包家花園下,換22路即到。門票價:12元/人。3.洪崖丹井(梅嶺):洪崖丹井是「豫章(古南昌)十景」之一,位於南昌灣里北面的烏晶源溪澗之上。崖壁峭絕,飛瀑北來,其下井洞深不可測。根據歷史記載,洪崖丹井是黃帝樂臣伶倫修煉處。他來到梅嶺,在洪崖處鑿井五口,汲水煉丹,丹成在此仙逝。洪崖有摩崖石刻多處。現仍清晰可辨的有清朝康熙丙辰年笑堂白書刻的「洪崖」
兩個大字,
閩長溪游起南題刻的對聯:「兩峽懸流聯瀑布,一泓活水噴洪崖」。
洪崖丹井是南昌最古老的名勝古跡。
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全國統一命州,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為洪州。唐朝著名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之句南昌市古名洪州、洪都,都是從洪崖丹井引伸出來的。交通:下火車上219路公交直達。門票:15元/人
.4.繩金塔:位於南昌十字街附近,始建於唐朝天佑年間(904-907年),是市內最高的古建築。相傳建塔時掘地得鐵函一隻,函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金瓶舍利三百個,因此取名繩金塔。塔頂是一隻銅制火鼎。傳說鼎上鑲了一顆熠熠閃光的寶珠,後被人掠去。還傳說繩金塔能鎮火消災,《繩金塔銘》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南昌民謠說,「藤斷葫蘆剪,塔已豫章殘」繩金塔成了鎮城之寶。交通:下火車上5路公交繩金塔下。門票:10元/人
.5.安義古村群:安義千年古村群座落於南昌市郊縣--安義縣石鼻鎮和長埠鎮,距縣城10公里。安義千年古村群由羅田、水南、京台三個自然村組成,三個古村落相距約二華里,呈三角形分布。三個村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並以「最具神秘色
⑶ 西湖區郵編
郵編:33000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
簡介:
西湖區,隸屬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市中心城區之一,位於南昌市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贛江東側,總面積35.3平方千米。下轄11街道、1鎮,區政府駐朝陽洲街道撫生路369號。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西湖區常住人口485161人。
西湖原為漢代豫章郡古太湖的一部分,唐代架設洪恩橋將東太湖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洪恩橋以西謂之西湖,西湖區由此而得名。1980年,撫河區、西湖區合並稱西湖區。地勢偏低窪,水網密布。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顯著,四季變化分明,年氣溫平均約為17℃-18℃。
西湖區歷史悠久,南昌8.28平方公里的歷史文化名城區域,60%在西湖區;南昌三個歷史文化街區——萬壽宮、繩金塔、進賢倉,全部座落在西湖區。南昌七扇古城門,其中進賢門、惠民門、廣潤門、順化門四扇在西湖區;八一起義紀念館、新四軍軍部舊址、新四軍東南分局遺址均位於西湖區。是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江西省雙擁模範區。
⑷ 南昌有哪些老街巷
松柏巷、十字街、壇子口、系馬樁、洪都巷、西湖街。
⑸ 南昌古城曾有「七門九洲十八坡」的說法嗎
對的,南昌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以南昌萬壽宮一帶的街區最為典型。七門是指老南昌的七個城門,其中廣潤門位於今天的船山路棋盤街、直沖巷交叉處。古老的鐵柱萬壽宮就在附近,因熱鬧繁盛,有「推進湧出廣潤門」之稱呼,在原址上修建的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開街之後會重現這樣的繁華盛景。
⑹ 南昌市有哪些區
截止2021年,南昌市轄六個區(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青山湖區、新建區、紅谷灘區)。
1、東湖區
東湖區,隸屬於江西省南昌市,地處南昌市東北部,東以北京西路與洪都大道的交會點、洪都北大道、青山湖西岸線、青山北路、青山湖閘與富大有堤交會點為界;南以北京西路、八一廣場南端、八一大道、中山路、中山橋、中山西路為界;西、北均以贛江南航道中心線為界,2019年,東湖區轄揚子洲鎮和9個街道辦事處以及賢士湖、揚農2個管理處。
2、西湖區
西湖區,隸屬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市中心城區之一,位於南昌市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贛江東側, 下轄11街道、1鎮,區政府駐朝陽洲街道撫生路369號
西湖區歷史悠久,南昌8.28平方公里的歷史文化名城區域,60%在西湖區;南昌三個歷史文化街區——萬壽宮、繩金塔、進賢倉,全部座落在西湖區;南昌七扇古城門,其中進賢門、惠民門、廣潤門、順化門四扇在西湖區;八一起義紀念館、新四軍軍部舊址、新四軍東南分局遺址均位於西湖區。
3、青雲譜區
青雲譜區因境內的青雲譜道院而得名。象湖、梅湖、高潮湖、撫河、玉帶河、護城河交錯環繞。擁有八大山人紀念館、陳雲舊居、梅汝璈故居、鐵柱萬壽宮等歷史文化資源,城南燈彩、舨王廟龍舟賽被列入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象湖、梅湖、高潮湖、撫河、玉帶河、護城河交錯環繞。
4、新建區
新建區,隸屬江西省南昌市,位於南昌市中心城區西北,是人文薈萃的「千年古邑」,享有「魚米之鄉」之稱。東臨贛江,西連西山山脈,北至鄱陽湖,南與豐城市、高安市接壤。
新建區人民政府所在地長堎鎮與南昌市隔江相望,隨著南昌市「一江兩岸」發展格局的推進和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的建設,新建區已成為南昌市的新城區。
5、青山湖區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灌嬰在南昌築城。城址選在「諸道之沖」,位於青山湖區湖坊鎮境內的黃城村一帶。青山湖區作為縣級行政區,始於1961年11月成立的南昌市郊區人民委員會。2002年6月,郊區改名青山湖區。
青山湖區位於南昌市公路主樞紐的核心節點上,城市外環高速公路有6個出口在區內,「五縱五橫」城市路網覆蓋全區;贛江主航道穿越其中,通航能力到1000噸級。
6、紅谷灘區
紅谷灘古稱鴻鵠灘,因是水鳥棲息之地而得名,後取諧音演化為紅谷灘沿用至今。
紅谷灘區,贛江通航,轄區內有105國道、320國道、昌樟高速公路、南流公路、南昌西外環線等公路線路過境,並有南昌地鐵1號線、南昌地鐵2號線穿區而過。轄區內設有南昌西站,昌九城際鐵路在此始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昌市
⑺ 南昌歷史文化名城,南昌有哪些優秀文化
南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建城2200年來,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歷代冠蓋雲集、車馬如流、樓台相望,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美譽。名列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聳立在贛江之濱,再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麗景觀。南昌風景名勝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擁有文化遺址600餘處,人文景觀18處,自然景觀26處,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多處。1986年國務院命名南昌市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6] 1927年8月1日,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寫下了中國現代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南昌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彪炳史冊而馳名天下。古老的名勝交融於奇妙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裝點著江南文化古城的獨特風貌,構成南昌特有的旅遊資源。南昌東城區有京東、瑤湖水上娛樂區,南城區有青雲譜「八大山人」紀念館文化游覽區,西城區有梅嶺、夢山度假、宗教旅遊區,北城區有鄱陽湖、南磯山、象山候鳥觀賞區。
⑻ 求南昌市西湖區簡介
2.1 歷史沿革
西湖區是南昌市的老城區,有2200多年歷史。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命潁陰侯灌嬰「渡江定豫章郡」。灌嬰渡江後定南昌為郡治所在地,設豫章郡和南昌縣,翌年始築「灌嬰城」,後改名南昌。晉代,南昌城由「灌嬰城」遷至東湖以西,南塘以北,贛江以東。唐初重築新城,境內繁華街段——中山路、船山路、系馬樁、永叔路屬新城部分;唐貞元十五年(799),洪恩橋將東太湖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洪恩橋以西謂之西湖,西湖區名因此而得。
西湖區作為南昌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經濟繁榮,人口稠密,建造和遺存了眾多的歷史建築群,形成了含有相當數量的、並記載著真實歷史信息的歷史建築和風貌的歷史地段,歷來街巷縱橫,蜿蜒曲折,既多又密,工商學官匯集。在清代,南昌城內大街小巷布局就井然有序。清康熙年間,城內街巷已有東、西、中大街,廣潤門、進賢門、順化門大街,以及翹步街等32條街道和合同巷、筷子巷等19條街巷,只是當時的街巷比較狹窄;清乾隆年間,境內有鐵柱宮橫街、普賢寺前橫街、豫章書院前大街、進賢門外直大街等,街道依然狹窄,麻石泥土路面居多。新中國建立後,路面逐步改善,拓寬、取直、延伸,路面數次變化,現多為水泥路面。以城門碼頭、工商作坊、府衙書院等命名的眾多地名,今仍沿用。改革開放以來,城區建設迅速發展,出現數十個新地名,同時,一些原小街巷,因房屋拆遷或道路擴建,逐漸消失。現全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全區設100個社區、12個行政村。人口近60萬(含流動人口)。
2.2資源稟賦
2.2.1地理特徵
西湖區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區之一,境處贛撫平原,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4。C,年平均雨量1600~1800mm,年平均無霜期291天。轄區地勢平坦,最高點海拔27.4m,最低點海拔18.9m,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總面積34.5km?,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99%,撫河由南向北注入贛江。全區轄繩金塔、桃源、朝陽洲、廣潤門、南浦、西湖、系馬樁、十字街、丁公路、南站10個街道和桃花鎮1個鎮,截至2004年底,常住人口43萬。
2.2.2 人文特徵
2.2.2.1 悠久的書院文化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兩句王勃在滕王閣上為南昌引吭高歌的名言,現已被人們廣泛運用。南昌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文人雲集,尤其走進西湖區的古老街巷,這種濃厚的人文氣息便會撲面而來。最能透露南昌人才輩出求學蔚然成風的歷史印記,無疑是西湖區書院街一帶的古建築,因為名聲顯赫的南昌三大書院之一的豫章書院(現址為南昌十八中)曾矗立於此,康熙年間全國有兩百名學士曾來此講學,可見古代的學風之盛。書院街一直是文人聚集的地方,很多收藏家在此居住,動亂時期收藏家也會經常招待文人留宿家中,講文論古鑒賞文物。在解放前有家余姓的收藏家是南昌最大的收藏家,每天都要聚集數十名文人在家,只要有文人造訪都願意接待,一時間附近省市的文人名士都慕名而來,就因為這樣在動亂的年代南昌習文之風也沒有衰敗。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十年間,從這條散發著濃濃書香的豫章小巷裡走出了著名的畫家、書家、作家、音樂家、詩人、學者、醫生約20來位。
2.2.2.2 厚重的萬壽宮文化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所特有的道教文化——萬壽宮文化,在全國各地乃至海外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許真君清正廉明的愛民風范,救災祛患的救世精神,捨身為民、鐵柱鎮蛟的英雄氣概以及凈明忠孝的道德教義,長期以來,在江西民間有著極其崇高虔誠的信仰,因而自東晉起,江西先人就廣建祠廟供奉紀念他。唐宋時期,隨著江西在南方的昌盛,江西的商人和移民不斷向湖南湖北和雲、貴、川一帶遷徙繁衍,萬壽宮也隨之在這些地方建立。可以說,江西先人到了哪裡,萬壽宮就建到哪裡,萬壽宮也因此成為贛人在外地的活動場所。經過長期的歷史變化,衍變成為贛文化象徵和展示贛文化風採的窗口。遺憾的是,南昌萬壽宮整個建築在「文革」中被毀於一旦,所以搶救以萬壽宮為載體的歷史文化遺產,尤顯迫切與必要。
2.2.2.3 濃郁的商業文化
翠花街、廣潤門一帶則是歷史上商賈雲集的地帶,自古至今這里都是南昌市商業最密集的地區;棉花市、帶子巷和筷子巷則是手工業生產加工較為集中的經營場所,小商小販亦匯集於此。
位於合同巷的南昌總商會反映了南昌本土近代的工商業文化。清朝後期,各商幫之間有很多業務往來,於是在地域性會館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行業性的會所或者某某堂,把各地的會館聯合起來,跨行幫的事情可以在這里商量,行幫內的事情仍在會館內部商量。到了清朝末年,中國人學西方的商會,只要把會館的牌子一改就行了,但內部的規矩還是本土的文化,只是換了一塊牌子,中國的近代化本身有自己的土壤。
2.2.2.4 獨特的贛派建築文化
此外,西湖區還擁有幾處較有歷史淵源的民居建築,如位於合同巷的羅氏老宅,我國著名橋梁專家羅英曾在其內居住;解放以前的金融界開明人士包金坡所建的包家大屋;清乾隆十三年(1748)進士干從濂以軍功顯赫受到乾隆皇帝的獎賞而創建的幹家大屋等。
2.2.2.5 多姿的外來宗教建築文化
隨著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傳入,西湖區也出現了一些外來宗教建築,如現存的松柏巷的天主教堂、醋巷的清真寺等。
2.2.3 區位特徵
2.2.3.1 交通區位
解放前至今,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均在西湖區境內,境內為全市陸路交通的樞紐。又由於瀕臨贛江、撫河,本區歷史上也是水運的中心。區內交通發達,105、316、320國道和京九鐵路貫穿全境。老福山立交橋像一條彩虹飛架南北,司馬廟立交橋、八一大道、沿江大道、撫河大道、洪都中大道、南昌大橋環繞市區。
2.2.3.2 市場區位
西湖區是京九線上唯一的省會城市——南昌市的中心城區,處在國家大交通格局的重要樞紐上,形成了連江達海、溝通八方的大區位優勢,一個全方位大開放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將有利於西湖區對接長珠閩、連接港澳台、融入全球化,加強與國內沿海和境外市場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加速經濟文化市場化的進程。
2.3價值評價
2.3.1 傳承歷史名城特色與風貌的重要載體
西湖區是一個日益繁榮的商貿大區,又是一個適宜居住的休閑新區,還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英雄城區,更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城區。2200多年的歷史文脈值得珍惜,也不容忽視。現代文明只有在繼承歷史傳統文明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地發揚光大。因此,在城區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要把發揚現代文明和傳承古老文明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新城區和老城區的建設結合起來,對歷史地段進行保護和合理利用,維持城市歷史建築和歷史環境的延續性,確保西湖區城區的特色與個性的延續和可持續發展,讓更多的人通過它的過去更好地認識其現在,把握其將來,把西湖區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現代經濟強區和文化大區。
2.3.2挖掘南昌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南昌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牌
西湖區歷史地段街巷密集,內蘊深厚,每條街巷的命名及淵源與南昌市的變遷和形態特徵密切相關,街區內保留的歷史建築類型多樣,有民居、店鋪、寺廟、會館、作坊、古井等,充分體現出歷史建築形式的多樣化和城區文化的多元性。通過對西湖區歷史地段保護和利用的規劃,有利於西湖區打造「十大文化品牌」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使西湖區成為省會南昌的一顆最耀眼的明珠;有利於進一步挖掘南昌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南昌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牌,進一步繁榮南昌市的文化旅遊事業,促進南昌市的經濟社會文化建設和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