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仁愛傳統文化什麼意思

仁愛傳統文化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12-13 12:03:20

❶ 中國傳統文化宣揚的禮義仁智信具體指什麼

仁、義、禮、智、信的意思是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

❷ 儒家仁愛思想及現代意義

儒家「仁愛」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礎,「仁愛」思想包涵三個不同的層次含義:「親親」、「仁民」、「愛物」,其中,「愛物」可以說是儒家「仁愛」思想的完結。「仁愛」思想在不同的層面上有著不同的表達,但是其依舊未脫離這三個含義。儒家的「仁愛」思想,對於當今世界及中國社會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人的生存困境問題、人的異化問題、和諧家庭的構建等問題,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儒學、「仁愛」、「親親」、「仁民」、「愛物」、現代意義、
I:「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礎。儒家傳統的思想精髓即是:仁愛思想。那麼「仁」到底是什麼呢?
儒家「仁愛」概念的內涵,歷史的來看,主要包括三層意涵:即「親親」、「仁民」、「愛物」。雖然儒家的這種「仁愛」不論如何發展,其中心依舊是個體自身,但是,從「親親」到「仁民」再到「愛物」它體現了人之「仁愛」范圍的不斷擴展,體現了儒家在理論層面上,對社會進步,帶來的要求道德進步的不斷的回應,事實上也體現著人類道德的進步,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儒家的這種「仁愛」具有普適性和普世性價值。
一,「親親」之為「仁」:
子曰:「仁者,人也」,可見,孔子認為「仁」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

❸ 仁愛思想是什麼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論語》.而述.對孔子這樣的描述:「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之貌溫和而嚴肅,威嚴而不兇猛,恭敬而安詳.)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學說,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觀念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同時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孔子不但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時代了二十一世紀,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特別是文化多元化,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沖擊,使得一部分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懷疑或質問,甚至有的人厭惡中國的傳統文化,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在培養民族精神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對這種莫視傳統文化,否定民族歷史的行為,確實令人深表遺憾.如何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我想應該從歷史的角度、現實的角度和發展的角度來正視和審視傳統文化,古為今用,使傳統文化為我們個人的成長進步服務、為當今社會發展服務、為人類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孔子的儒學思想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內含極為豐富,什麼是儒學思想的精髓呢?有的人認為「禮」是孔子儒學思想的根本,是其精髓,因為,孔子特別強調人要循規蹈矩,中國人的「禮讓三先」、「先禮後賓」、「禮多人不怪」、「克己復禮」等等,究其原因,都是從孔子那裡承傳下來的,可以說「禮」深入人心,「禮」的思想無處不在.但為什麼要循「禮」呢?(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復」不是復辟的意思,而是歸復,回復.克己復禮,就是通過「克己」而回歸到「禮」的規范行為當中.克己復禮是一個修養的過程.)「禮」的終結關懷——它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呢?還是講的一個人與人的關系,再推而廣之就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那麼,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種關系呢?孔子提出了「仁」,要用「仁愛」之心去對待這些關系.「仁」是核,「禮」是表現形態,也就是說,「仁」通過「禮」而表現出來.就此我們可以認為,「仁愛」是孔子儒學思想的精髓.「仁愛」思想體現的主要內容就是現代我們所講的人文關系,人性關懷,人性化服務.人們為什麼對人性的問題如此敏感呢?這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社會、群體能像自己的親朋好友一樣對自己關照、關心、關愛、呵護.「仁愛」思想反應了人的內心需求,是人性需要的張顯.孔子為什麼要提出「仁愛」思想?「仁愛」思想到底包含著什麼內容?對於今天信息化時代和充分張揚個性的時代,孔子的「仁愛」思想到底有什麼樣的現實意義呢?這就是我今天與大家要共同探索的問題.
一、孔子「仁愛」思想提出的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戰國末期,是一大動盪的時期,如果用一句話來說明當時的社會,那就是「禮壞樂崩」.這就意味著社會的整體結構,如經濟、政治、道德、思想、行為等各個方面都處在大破壞、大崩潰之中.這一社會現象的出現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具體地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王室與各諸侯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春秋時期,名義上還存在一個「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周王朝,但事實上周王朝與各諸侯國之間、各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以及各諸侯國內部,都存在著深刻的權力和財產再分配的矛盾,主要就是王室與諸侯之間的土地分配的矛盾.產生資料分配的不公等.這種「公室」與「私室」、「公田」與「私田」的沖突,往往釀成戰爭和殺戮,以戰爭或殺戮的手段作為解決這種沖突的形式,結果給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活動帶來無窮的痛苦和殘酷的災難.面對這樣的形勢,孔子出於「仁者愛人」的博大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為避免戰爭和殺戮,拯救人民的災難和痛苦,他企圖尋求一種新的解決這種沖突的方法,這就是把外在戰爭與殺戮的手段,轉化為主體人自身內在的道德意識的提升;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愛精神, 使採取極端的戰爭等手段,轉變為推己及人的道德自律的方法.這種轉變的要旨是使暴力消融在道德之中,以道德的約束力來阻止戰爭暴力的發生,把權力財產的再分配的斗爭,轉變為道德主體的自限、自律的行為實踐.孔子並不是取消春秋時期社會所需要的權力、財產再分配活動,而是希望這種權力、財產再分配活動能在道德理性的范圍內進行,以使社會能夠在比較正常的運作中,實行生產方式的變革.
二是,法規制度遭到全面的破壞,處於一個無政府狀態.當時孔子所面臨的客觀社會的形勢是:一方面作為國家典章、制度、儀式和禮樂遭到破壞;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國家、社會又不能沒有一定的禮樂典章制度,否則人們就無所遵循.這就需要對舊的禮樂典章制度加以改造,尋求新的理論根據和心性道德的支撐,於是孔子擔負了這個時代的任務,對禮樂作出新的解釋和理解.孔子發出了:「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乎.」(人如果不從仁愛主旨出發,他的禮將如何?人如果不從仁愛主旨出發,它所防崇尚的音樂將是什麼樣的呢?)、「克己復禮,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必須有內心的反復的修養,從自身的行為舉止的方方面面來警示自己,觀察自己與仁愛標准有多大的距離,長久下去,社會就是一個仁愛的社會了)呼籲.
三是,新的價值觀念亟待調整解決.春秋時期,隨著「禮壞樂崩」的形勢,各種觀念也受到激烈的沖擊而面臨危機.首當其沖的是舊有的、先在的價值觀念遭到破壞,原來為了維護周天子、周王朝利益,而犧牲各諸侯國自我利益,為維護家國利益而犧牲個體利益的價值觀受到嚴峻的挑戰.各諸侯國的獨立意識、個體意識以及為自我的功利意識大大增強,這種意識的增強和擴大,有其合理的方面.因此,一些諸侯國在爭霸過程中取得了盟主的地位.這種功利的價值導向,自然很快被各諸侯國所接受,而不斷嚴重地損害著周王朝的利益以及其他諸侯國的共同利益,並由於上行下效,諸侯國內部的大夫亦不斷損益諸侯國的共同利益,這樣層層擴大,「利」便成社會的較為普遍價值,而破壞著社會的道義.過多的「利」的趨使,使「利」欲膨脹,從而危害了社會和發展與人類的進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孔子主張重仁義而輕功利,提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以君子與小人之別來區分「義」與「利」,這就意味著高揚「義」而貶斥「利」,以君子的高尚的道德人格與小人低下行為活動作了兩極的比較.「義」與君子劃等號,「利」與小人劃等號.
概括起來說,孔子為解決當時社會沖突,提出了兩個理論原則:一是仁,二是和.仁的功能和價值,不僅是調整生產方式的變革、禮樂典章的改革、觀念轉變的外在方法、工具和鑰匙,而且是和諧此三者的內在原則、原理和規范.「和」既是具體解決沖突的方法,亦是促使對象世界、人類社會繼續產生、發展、運動、變化的動力.「仁」、「和」是統一的,「仁」即「和」,「和」即「仁」.「仁愛」的思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了,並經後儒的不斷充實成為影響中國傳統的儒學思想.
二、孔子「天人合一」「仁愛」觀的科學內含和現代意義
孔子和「仁愛」是博大的,是推己及人,推己及天的一種博愛.具體的講就是「天人合一」.
我們來看看孔子對「仁愛」簡述.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為什麼會有這種思想呢?這來源於人們當時對「天」——自然的認識,是一種對自然的人格化的認識,他們認為:人與天應該有一樣的品德,天的品德是自強不息的,與天同樣的地的品德是厚德載物的,從古到今人們對天有著無比的崇敬,人們對宇宙的探索從沒有間斷過,對天與人的關系,人們認為最好的關系應該是和諧的,孔子在哪時就能認識到這一點,並由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天來似人,要人去法天,這一思想對我們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影響是至深的,可以說:從樸素的「敬天」到依據自然規律的科學發展觀,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反映——從自然維度來關注生命,關愛人類自身,追求永固的發展,持續的發展科學的發展.
所謂「天人合一」,用現代的話來加以解釋,應當說是指人類的一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即在終極的和最高的存在意義上說,人與自然是統一體.而從人類的生存處境考慮,人類又不得不與自然處於對立之中.如何才能達成協議呢?就是要有一個度,各自都能接受的就是合一的,是一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不能離開誰,這就是一個對立統一的關系.就是說,人要生存,人類社會要要延續和發展,總不得不去改造和利用自然,這意味著人與自然的相分離,既認識到自己在現實生存中與自然相分離,同時又不滿足於與自然的分裂與分離,而追求人與自然的相統一.這是人的理性功能,也是人與之不同於其它動物之所在.因此說,「天人合一」代表著人類理解它自身與自然的關系的一種較深刻的觀點.
事實上,自然生態系統之所以生機盎然,是由於物種在形態、習性和需要上都存在著差異,肯定這樣差異,並使它們的不同需要都得到滿足,不同的利益都得到照顧,不同的價值都得到實現,這才是「萬物並行而不悖」,這種狀態之極致,就是「合一」,孔子稱之為「太和」(太和是不偏不離,執兩用中,就是「中庸」

❹ 關於仁愛的事例 孔子的「仁愛」 具體意思與事例

意思:

仁愛(rén ài),[Charity] 寬人慈愛;愛護、同情的感情。

仁愛是一種上對下的一種愛,可以是母親對孩子,也可以是君王對臣子。

仁愛是《論語》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愛包含了三個大的層次:以家庭為體系的愛、以社會為體系的愛和以宇宙為體系的愛。這三個體系內的愛是相互聯系的,並且有著共同的哲學基礎,即儒家「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

事例:

1、貞觀二年,關中一帶乾旱,發生了大飢荒。太宗又對大臣們說:「水旱不調,都就是國君的罪過。我德行不好,上天應該責罰我,百姓有什麼罪過,要遭受如此的艱難窘迫?聽說有人賣兒賣女,我很可憐他們。」

於就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還拿出皇家府庫的錢財贖回那些被賣的兒女,送還他們的父母。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麗,駐扎在定州。太宗駕臨城北門樓安撫慰勞將士。

有一個士兵生病,不能進見,太宗下詔派人到他床前,詢問他的病痛,又敕令州縣為他治療。因此將士都高興地願意隨從太宗出征。等大軍回師,駐扎在柳城時,太宗又詔令收集陣亡將士的骸骨,設置牛、羊、豬三牲為他們祭祀。

太宗親自駕臨,為死者哭泣盡哀,軍中將士無不灑淚哭泣。觀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裡說起這件事,他們的父母說:「我們的兒子戰死,天子為他哭泣,死而無憾了。」

2、東漢末年的淳於恭就就是一個仁愛之人。他的家有山田,也有果樹。當時鬧飢荒,經常有人去他家的田地偷摘果樹和偷割稻禾。對於這些偷盜之人,淳於恭反而採取寬容善待的態度。

當看到有人偷采果實時,他就去安慰、幫助他們採摘,並讓偷果實的人把果子帶走;當他看到有人偷偷到他家田裡割莊稼,擔心小偷遇見他會感到羞愧,就趴伏在草叢中,等到割莊稼的人從容離去再站起來。由於淳於恭的高尚行為,使村落里的人深受感化,後來,偷盜的事情也就很少見了。

同時,在他的引導下,村民們也拋棄了在戰亂中,生命難保,不願意耕種的情緒。因為當時村民認為戰亂不止,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放棄了耕種。淳於恭對鄉人說:「縱我不得,它人何傷!」意思就是:就就是到時自己死了,得不到,那留給別人享用,又有什麼關系呢!

淳於恭病逝後,朝廷在他的家鄉刻碑,以表彰他的作為。

3、三國時,有仁愛之名的吳國名醫董奉治病不收診費,只要求被治癒者在他住所周圍種植幾株杏樹。數年後杏樹蔚然成林,收獲之後,又將所得用以救治貧民或流亡路過者。後人便以「杏林」作為醫界或診所的代名詞,現在還常見以「杏林春暖」的匾額或錦旗來贊頌有成就的醫生。

4、晉朝官員郗公(郗鑒)在永嘉喪亂時,避居鄉下,很窮困,甚至要挨餓。鄉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輪流給他做飯吃。郗公帶著侄子郗邁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飯,鄉人告訴他,現在大家都很窮困,如果加上兩個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養活了。

此後,郗公就一個人去吃飯,並把飯含在兩頰旁,回來後吐給倆孩子吃,兩個孩子因此活了下來。這就就是著名的「郗公含哺」。郗公去世時,周翼任剡縣令,他辭職回家,在郗公靈床前鋪了草墊,為郗公守喪三年。

5、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在廣西柳州當政時,施行了仁政。

他首先禁止買賣奴婢,又帶領百姓挖井開荒,製造船隻,整修城牆街道,廣種林木;並親手在城郊種下黃柑二百株,在柳江邊栽植大量柳樹;還採取了其它一些安定民生,發展生產的措施。

經過三年努力,柳州終於出現了一番新氣象:「民業有經,公無負擔,流逋四歸,樂生興事……豬牛雞鴨,肥大蕃息。」

6、宋朝大文豪蘇軾晚年居於常州,他花掉了最後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准備擇日遷入住,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

他問老婦痛哭原因,老婦說,她有一處房子,相傳了百年,剛剛被不肖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就是老婦所說的祖傳老屋。

於就是蘇軾當即告訴老婦,自己乃就是買房人。他還焚燒了房契,並讓老婦的兒子將母親迎回舊居居住,而且沒有將購房款要回。這年7月,蘇軾客死於租住的房子之內。

❺ 簡述中華傳統美德中儒家仁愛理念和原則的基本內涵

摘要:孔子的思想體系以"仁"為核心范疇。"仁"具有多重思想內涵,它是一種情感訴求,也是一種倫理原則,是一種治國之道,更是一種精神境界;孔子的仁愛思想流傳千年,時至今日仍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深入理解和探究孔子仁愛思想,將其精髓發揚光大,既是學術使命更是時代的呼喚,特別是對今天我們的大學道德教育建設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及和諧世界的構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仁 仁愛 道德教育 和諧社會 和諧世界

引言

中國文化即中華民族的文化,它是東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一脈,其歷史源遠流長,其思想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精神血液;在以儒、釋、道三家思想為主導的中華文化圈裡,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之根本所在,然而在今天重新面對孔子思想,卻再次引來"百家"爭鳴的局面。有人說它是中國幾千年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封建統治階級麻痹人民,奴役人民的御用工具;是壓抑自由、泯滅人性的精神桎梏……也有人說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是維系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液,是中國人民反抗壓迫的強大思想武器,是祖先留給我們永不過時的文化財富。而在這里我想表明的是,誠然"儒家傳統文化思想"一度曾被封建統治者利用成為鞏固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阻礙社會文明進步的障礙,但是我們要用歷史發展的眼光去審視它,客觀地講儒家思想主流上是積極優秀的,即使到了現代化的今天也仍然具有強大的生機和活力,認真探究和汲取其精華有助於充實我們的思想,滋潤我們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促進社會的和諧和文明的進步。

孔子是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中具有卓越貢獻和巨大影響的偉人。他開創的"仁"的思想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禮樂文明的重要根據,價值觀念的是非標准,倫理道德的規范所依,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價值。總體說來,以"仁"為核心的仁愛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整個儒家思想體系的基礎理論。孔子思想之所以經久不衰,影響深遠,臻至世界名賢,全在一個"仁"字上;而"仁"的內涵之淵博、豐富又實在值得今人深入理解、探究。

一、"仁"之探析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天下歸仁"是孔子的社會理想。《論語》中提到"仁"的次數多達到109次。《論語》中曾這樣記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1]",在這里我看到孔子師徒強調要以行"仁"為已任,至於"死而後已";可見"仁"在他思想中的地位和意義。那麼何謂"仁"?筆者以為其意蘊可從以下角度進行理解。

1.仁者"愛人"

翻讀《論語》,可以發現對"仁"的經典解釋莫過於"愛人"二字,"樊遲問仁,子曰:'愛人'[1]";"愛人"二字可以被看做是孔子的"仁"的基本含義。"愛人"即是說要有仁德之心,要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因此,"愛人"是仁德的情感基礎。

關於"愛人",有人說孔子的"愛"只是"愛奴隸主貴族",也有人說"愛"是一種"不分親疏遠近的愛",更有人說,"愛人"的對象只是那些遵循周禮的人,對於無視周禮、違背周禮的人,是"惡"而不是"愛";因為孔子說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但通讀《論語》之後,如果仔細對其辯證思考,我們發現孔子講的"愛人"不是指特定的群體,而是指愛一切人;同時他的愛是由近及遠、由親至疏的。這表現為"愛人"的"起點"是愛親,即孝悌之情--對父母兄弟的愛;而"愛人"的終點則是愛眾,即天下之"民"。這樣孔子就通過"愛人"將家國天下緊緊聯系在一起,這對後世儒家仁政學說具有極大的啟發性,如孟子強調仁政統一天下,進而治理天下,實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

2."克己復禮為仁"

"仁"以人的情感為基礎,但人的情感具有多層次性,若放而任之而不以禮為之約束規范則可能陷入邪惡,故孔子以禮釋仁,把符合禮之規范的情感視作仁。"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1](300)(《論語•顏淵》)。那麼對作為內在要求的"克己復禮",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呢?

首先,"克己復禮"重在"克己"。"克己"即要學會自己約束、自我控制。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301)(《論語.顏淵》)這就是講每個人要有"為仁"的態度和願望,何以成仁關鍵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非"由人",不是他人的推動和要求,而是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可見孔子在這里明確地肯定了道德行為、道德實踐的主體性原則。同時它也暗示雖然仁德作為一種理想人格很難實現,但並非遙不可及,通過個人自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其次,"克己復禮"之"禮",貴在中和。正所謂"禮之用,和為貴……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矣。"[1](149)(《論語.學而》);《中庸》也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1](62)(《中庸》第一章)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諧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而是要以禮節制之。同時,人的情感無論喜怒哀樂都要適中而不過分,這才符合禮,"《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1](177)(《論語.八佾》)

最後,"克己復禮"還須以仁充實禮。面對禮崩樂壞"的現實局面,孔子感慨萬端,雲:"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1]",他認為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禮樂制度又何談建起呢?因此,任何禮樂都只是流於外在的形式,要建立起真正的禮樂文明還必須以"仁"作為作為內在的情感基礎,以仁充實禮,從而實現仁德。

3."忠恕之道"

孔子從"仁"的基本內涵出發,既提出了如何達到"仁"的境界的內在要求,又闡發了如何實行"仁"的外在行為原則即"忠恕之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188)(《論語.里仁》)。那麼"忠恕"二字何解?

首先,何謂"忠", "忠"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1](221) (《論語.雍也》);一個有仁德的人,自己要自立有成就也必須使他人也自立有成就,即所謂"盡己之謂忠",自己所希望的,別人也同樣希望,故應盡己之力幫助別人、啟發別人,讓別人去實現希望。

其次,何謂"恕","恕"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361)(《論語.衛靈公》)即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強求他人去做,自己所不願承受的(壞的狀況)也不要強加於別人,要學會包容他人,可見這種"成人之美"的精神,不可謂不是一條處理人際關系、安定社會秩序的重要准則,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如故。

總而言之, "忠"和"恕"都是推己及人的施仁方法。忠"是對自己的要求,表現為一種認真、虔誠的態度--真心誠意、積極為人。"恕"則是對他人的要求,表現為對他人的尊重、寬容--將心比心,寬恕待人。忠恕之道是仁愛精神的具體化,是行仁之方。正是通過這種"忠恕之道",才得以把"仁愛"思想從愛親推廣到"泛愛眾"。

二、孔子仁愛思想的基本內涵

前面,筆者已經就孔子仁愛思想的核心"仁"作了簡要的探析,下面我們將由此展開探討孔子"仁愛"思想的基本內涵或四個層次。

1."仁愛"是一種情感訴求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既是一種理性的動物,更是一種情感性的動物;仁愛之情是人類自然情感的生發,更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訴求。孔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仁"以孝悌為本,從孝悌出發,表明"仁"首先立足於親親之情。在這里,引出了"情"的范疇,那麼在孔子那裡,"情"指的是什麼呢?筆者以為,其"情"主要還是指"親親之情"和由親情推開與放大的對社會他人的關愛之情,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情"是善的。但是從郭店楚簡《性自命出》里,我們發現"情"已經統攝喜怒哀悲之一切情感,其對象也越出親親、社會他人而不逮於"物"。因而,"情"也可能被指為惡的情慾並需要被加以引導與控制;那麼該如何引導、控制情慾呢?《性自命出》稱"道始於情,情生於性。"

所謂"情生於性"就是說"情"是人生而有之,本性如此的。"情"作為人生而之的一種本性,當然也是內在於每個個人的、主體的,而孔子多講"仁"、"為仁"

實屬主體內在之事,體現為主體內在的情感訴求;而所謂"道始於情"即指"道"是從引導、調適"情"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那麼接著,"道"是什麼呢?《性自命出》中這樣說"長性者,道也";這就是說"道"生於對"情"的引導、調適,便具有"理"或"理性"的意義;而郭店楚簡《語從一》中又雲"仁生於人,義生於道",此處的"道"自然是人道;但從儒家看,"人道"本於"天道",故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派,雖主"仁愛"但並不否定利慾的作用。這是對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的尊重和遵循,這種強調仁的情感性的思想和取向在儒學2000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可謂一以貫之,它教會人們要重視人的情感追求,理解、同情、關心他人,要把理解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需要作為"愛人"的重要內容。因此"仁愛"是維系整個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的情感根基,是整個人類社會最顯淺、也是最深沉的"愛"。

2."仁愛"是一種倫理原則

東漢古文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仁"字為:"仁,親也,從人二[2]"。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也曾注釋:"親者,密至也。從人二,相人偶也。人偶猶言爾我親密之詞。獨則無偶,偶則相親,故其字從人二。[3]" "從人二"說明了什麼呢?這從字源上說明了"仁"是用以指稱人與人之間親密無間的范疇。 那麼"仁愛"也就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原則。《論語》有雲:"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1]";在這里孔子強調要加強道德自律;孔子一生以恢復周禮為人生志向,而"禮"的普及是以"仁"為前提的,他主張用"仁道"來控制自己,剋制過度的物質慾望,甚至在有必要時要敢於為"仁道"而自我犧牲,這是"克己"的最高要求。正如他所雲"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1]",為了"仁道"的實現,君子要無所畏懼,必要時要勇敢獻身,捨身成仁。這一道德要求千面年來不知激勵和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為了道德理想的實現,他們無不敢於泣血人生,笑看風雲;於是我們看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壯,看到了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豪邁,看到了林則徐"苟因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擔當。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言詞,不僅僅是慷慨激昂,更是"成仁"精神的真實寫照。

"仁愛"是一種倫理原則,最直接最明顯的體現為它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孔子重視親親之情,在他看來,子女對父母的"孝"不僅僅指孝順,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更重要的是對父母的敬重,但並不是無原則的絕對服從,子女應該"事父母幾諫[1]",要委婉規勸,使其改正。而"悌"也是不僅僅是兄長對胞弟的關愛之情,它也是雙向的,弟妹兄長也應有敬愛之情,所謂"父慈子孝,兄弟友恭"就是這個道理。上面的主要是針對親屬人際關系的處理方面,而對一般的人際關系的處理,孔子也有他獨特的看法。"孔子提出了"恭、寬、信、敏、惠"等道德條目,"恭" 即恭敬,要以"恭敬"之心對待他人;"寬"即寬厚,做人寬厚,待人寬容自然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喜愛;"敏"即"敏捷",做事要勤懇干練,"天道酬勤",自然會取得成果。"惠"即"慈惠",要有恩惠之心,經常資助他人,就能使別人幸福,自己快樂[4]"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從而使用人。此外,孔子還說:"剛、毅、木、訥近仁";而"溫、良、恭、儉、讓"也是這一精神的傳達。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除了具體的道德規范外,還有最高的道德要求與規范即如何把握"尺度"的問題,據此,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作為最高的道德要求。所謂"中庸"即"不偏不倚,執兩用中",指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好"度",既不要過分,也不要不及,"過猶不及"。傳統的解釋即程頤的"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5],他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則,而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這種"中庸"精神的實質是尋求人際關系的高度和諧。"禮之用,和為貴[1]"。這里的"和"就是人際關系的理想狀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同時這種和不是"一團和氣",不是折中和無原則,而是在承認矛盾與差異的基礎上使雙方共生共榮,用今天的話來說即"和諧";"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生焉[6]",推行"中庸之道"實現人際和諧,天人和諧,萬物和諧,從而實現最高境界。當然我們也要反觀中國歷史,認清"中庸之道"的兩面性:"一方面它保證了民族文化發展的穩定性,反對過度的破壞活動,使文化發展不致中斷;另一方面它對於根本性的變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7]"

3."仁愛"是一種治國之道

孔子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哲學教育弟子,希望把他們培養成有道德修養的"君子",然後走上"學而優則仕"的道路,成為社會和國家的棟梁之材。然後憑借他們的管理和教化,使社會和國家道德理想化。在孔子看來,治國就是治民,治民之本在於把握民心,故他提出了贏得民心的實政方針"道之以德"即實行"德治"和"禮治",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就是說為政要以道德教化為根本,以內在化的道德教化為基本導向,同時還要以禮義規范為外在的調節手段,只有這樣才能上下"同德"而"同心",國家自然會興旺發達。孔子主張"為政以道",其終極目的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所謂"修己以敬"是指治國者要加強自我管理,嚴格要求自己;所謂"修己以安人"是指要加強各級官吏的管理,上司要給下屬作榜樣,帶好頭,這樣才能提拔出優秀的人才;所謂"修己以安百姓"即是說對老百姓的管理,要"使民以時"讓老百姓繁衍生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讓老百姓"奔上小康";"教之"對富裕起來的老百姓要進行道德才華,讓人民過上富足而文明的生活;做到做好這三樣,就能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社會走上文明和諧。

4."仁愛"是一種人生境界

孔子以"仁"為核心的"仁愛",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訴求和倫理原則,更是一種道德的精神境界或稱之為人生境界與理想人格。

人格是一個近代才有的概念,在中國古代被稱之為品性或品格,它包含了智慧、品質、道德、能力等內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早構建人格觀念的是孔子,他提出的"仁"就是最好的說明。在儒家的話語系統中,人格主要是從道德層面上講的,雖然儒家不排斥功利,但他們反對完全以個人利益為生活目標的人,這些人被稱為小人。因此君子與小人之分即人格與非人格之分,而孔子所說的人格即君子人格,它的人格包括三個層次:最基礎的是"君子"的境界,緊接在上面的是"賢人"境界,而最高的境界則是"聖"即"聖人"的境界。從第一層到第三層境界的實現就是"完成人格",如胡適所說"成人即是盡仁道"《中國哲學史大綱》,即是仁。杜聿明也說過"作為一個個體道德的概念,仁被用來指那些道德上的修身而達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8]";這是對仁塑造的理想人格達到的一種人生境界的最好闡述。事實上,孔子倡導的人格理想是與他倡導和睦有序的禮樂社會的社會理想相一致的,在這種理想社會中,理想人格的境界就是成賢成聖,道德自足。現在,我們要具體理解這種理想人格,必須從君子與小人之辯說起。

❻ 仁愛與仁德在人生中的作用與意義

仁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其核心是「愛人」,即倡導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系.孔子認為,自上而下都能仁愛遵禮,整個社會才會和睦,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孔子一再強調,踐行「仁德」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仁愛」的發端.可以說,「仁愛」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道德.
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不忍之心是仁愛的發端,善行就是推己及人,仁政就是博愛天下之人.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尊敬往往又是相互的,不關愛別人就很難得到別人的關愛,對別人不禮貌也很難讓別人以禮相待.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喜歡仁德而又討厭不仁德的人.喜歡仁德的人,把仁德奉為至高無上;討厭不仁德者,他實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要讓不仁德的人將不仁德的事施加在自己的身上.「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的各種美德的總和,是孔門弟子修煉的最高境界.孔子從不輕易以「仁」許其弟子,包括自己在內也不輕易認可,可見「仁」德的境界之高且難以達到.顏回是孔門高足,孔子最喜歡的弟子,聞一以知十,大智若愚,勤奮好學,品行優秀.不遷恕,不貳過,不伐善,不施勞.孔子也只是贊揚其「三月不違仁」.心即仁,仁即心,

❼ 名詞解釋:仁愛孝悌

「仁愛孝悌」的意思是:「仁愛」以孝悌為根本,兄友弟恭,形成一種濃濃的家庭親情。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即重視人,尊重人,同情人,關懷人。「仁愛孝悌」是以「家」為單位講述仁愛的思想,仁愛應當以最基本的「孝悌」(孝敬老人、尊重兄弟)為基礎,小家是國家的組成部分,小家的和睦即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所謂「家和萬事興」即是這個意思。

(7)仁愛傳統文化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中關於「仁愛孝悌」的說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說:「尊敬我家裡的長輩,從而推廣道尊敬別人家裡的長輩;愛護我家裡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裡的兒女。(一切政治措施都由這一原則出發)要統一天下就像在手心裡轉動東西那麼容易了。」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會時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與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❽ 傳統文化之仁義禮智信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五常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則。

五常 」指「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碼 道德准則 ,此為倫理原則,用以處理與諧和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組建社會。 依五常之倫理原則處之,則能直接溝通;通則去其間隔,相互感應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實是一切社會成員間理性的溝通原則、感通原則、諧和原則。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 孔子 提出「仁、義、禮」, 孟子 延伸為「仁、義、禮、智」, 董仲舒 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他與五行說「金木水火土」,古人創作的「 梅花篆字 」梅報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樂、長壽)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經之中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仁: 仁者 ,人人心德也。 心德 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從二人相處,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存,別人之觀念立,人之人格顯,方能雍容和諧,以立己立人,發揮老吾老幼吾幼之懷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事物為人,而不為己,發為 惻隱之心 ,寬裕溫柔,仁也。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見得思義,不因果濫取不義之財物。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人發為羞惡之心,發為剛義之氣,義也。

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長幼有序,處事有規,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為恭敬之心,齋 庄中正 之態,禮也。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 邪正 、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 密察 ,是為智也。

信:信者,信字從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義可解為「學說」、「思想」。信與知對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從他人言而信,進而守禮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無義。

溫良恭儉讓

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即處處與人為善。溫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內肅,儉乃勤儉,讓即謙遜。

仁義禮智信的意思是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

溫良恭儉讓意思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這五種美德。

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則。

忠孝廉恥勇

忠心、孝悌、廉潔、羞恥、勇敢。指的是人應信守、踐行的五種高尚品格。品德之於品性,側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對人的為人處世原則的概定;品性之於品格,側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對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於品德,側重的是風格、人格,更多的是對人的持家理政風格、人格的概定。

本文由絲路農情網傳統文化板塊搜集整理,來源網路

❾ 中國傳統文化的 仁愛原則是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克己復禮為仁。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兼相愛,交相利。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當然,還有很多,主要是這些……

孔子認為:在人和人的相處中,應當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凡是我不願意別人施加於我的一切事情,我都應當自覺地不施加於別人,以免別人受到傷害;我希望達成的事情,也要允許和幫助別人能夠達成.幾千年來,中國人始終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諧友愛的人際關系;中華各民族始終互相交融,和衷共濟,形成了團結和睦的大家庭;中華民族始終親仁善鄰,協和萬邦,與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發展友好合作關系.推崇仁愛原則,崇尚和諧,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高尚品德.

❿ 儒家忠、孝、禮、義、仁、愛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宜,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閱讀全文

與仁愛傳統文化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