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傳承文化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傳承文化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4 15:40:37

⑴ 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傳統文化能夠保證社會和民族綿延不絕、自強不息、持續發展;傳統文化能夠保證民族頂天立地、信心堅定、獨立自主。所以,傳統文化能夠建立起自信、自強、自立的人生和民族。
所以說,中國文化存則中國興,中國文化絕則中國亡。
中國文化要在保證根本穩定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養分,添枝加葉,不斷發展和完善,與時俱進,歷久彌新,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不能把幾千年積累的經驗和智慧全部推翻,那就等於把大樹連根撥起,或摧殘百花,然後再去重新建立-是極其愚蠢和沖動的行為(文革教訓)。文化的建立是千秋大業,需要多少代人的實踐探索和積累(文化如一棵大樹,多少年才長得枝繁葉茂,古木參天)。但是,真理是永恆的,是絕對的,最終重新得到的結論也必然與古人不謀而和,因為人的真心本性不變,古人已和盤托出-世間好語佛說盡

⑵ 什麼叫傳承文化

文化傳承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行為意識和社會制度路徑選擇具有巨大影響,而文明進步對於人類社會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可以說,社會系統演化是文化與文明兩股力量交互作用的結果。文化基於歷史傳承,文明基於科學進步,兩者雖相互影響,卻遵循著各自的規律。當文化傳承與文明進步的張力保持一致時,兩者會形成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和諧狀態;當文明進步與文化傳承發生離變並達到一定臨界點時,文明基於自身的進步規律會與文化產生摩擦。這時,制度創新成為協調文化與文明關系的內生性要求,並可能產生兩種結果:一是引起文化的強制性變遷,以適應文明進步的價值觀與制度範式要求;二是文化對文明形成掣肘,使人們的行為保持在與文化傳承相適應的價值範式與制度範式之中。一種良性互動的結果是:文化傳承、文明進步與制度創新形成新的發展合力。
改革開放是在傳統文化價值觀和計劃經濟體制與工業文明所必需的個體創新性不相適應的情況下,發生的一場集文化變遷和文明進步於一體的經濟社會體制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對自然的依存,注重人與自然的整體協調關系。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並不局限於人的共同體內部,而是包容了天、人、道(客觀規律)之間的根本關系。中國封建社會中長期保持的多子分承的家庭財產分配製度、祠堂族田以及一些賑濟與借貸性質雙兼的倉、會經濟制度,是與這種文化價值觀相一致的制度安排。由於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整體和諧理念對於民族行為意識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每當社會發展顯著背離整體和諧的發展路徑時,就會出現激烈的社會變遷現象。均富、和諧的整體主義價值觀以及由此產生的國民意志與社會選擇傾向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近代中國革命勝利並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歷史必然性。

文化缺陷往往伴隨著文明的發展而逐漸暴露出來,並成為文明進步的束縛。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個體與整體相互調適,存在的基本問題是對個人價值、自主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忽視,並導致個體盲從於整體與傳統,滋長了守舊意識與等級制度觀念,淹沒了個體主動性的發揮。現代工業文明需要人們具有獨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需要個體充分發揮主動性,需要人們獨立決策、自主經營、自由競爭,而這些恰是受到傳統文化和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排斥的。因此,從這樣的角度觀察,我國的改革開放,是在傳統文化價值觀和計劃經濟體制與工業文明所必需的個體創新性不相適應,以至於嚴重束縛了中國現代文明進步的情況下,發生的一場集文化變遷和文明進步於一體的經濟社會體制創新。實行改革開放,並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文化價值觀與文明進步的要求相適應,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制度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必然時期。

可見,正是文化傳承與文明進步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決定了我國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性。顯然,這場制度創新,以彰顯個體主體價值觀為文化特徵,以追求市場競爭主體利益最大化為價值目標,以經濟文明進步為社會發展向度,以市場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文化傳承出現了一種趨勢,即由強調整體和諧的文化價值觀向更強調個體和物質利益的文化過渡。

個體主義與物質利益中心主義價值觀,必然要向將個體置於整體發展之中的和諧價值觀發展過渡

個體私營經濟的獨立自主意識與產權邊界意識、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規則與自由流動的資源配置方式,使得人的個體性、自主性得到了極大開發,個體主體價值觀在這種經濟制度創新中逐漸顯性化,並對工業化、現代化起到了強大的促進作用,對個體主體性缺失的傳統文化缺陷也具有顯著的矯正意義。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我國社會出現了許多值得反思的不和諧現象,其中分配不公與生態環境過度受損是兩個典型的不和諧問題。這與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過程中個體主義價值觀膨脹是密切相關的。一些主體利用其占優的資源配置權,進行有利於自身的資源配置,使得利益天平向自己一邊傾斜。當這種傾斜達到一定程度(基尼系數、環境可持續性指數是顯示這種傾斜程度的指標),便造成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沖突,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和諧。

正如在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識下個體性往往容易被磨滅一樣,個體主義與物質利益中心主義現象發展得過分突出,不僅會背離傳統和諧文化的價值基礎,而且同樣會束縛社會效率與現代文明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現象,正在成為文明進步本身發展的障礙。這表明,如果個體主義放棄整體和諧是個體發展的前提條件這一長期約束因子,就會表現出對經濟社會整體發展的危害性。因而,實現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價值理念創新――構建個體與社會整體協同的和諧文化價值體系――已經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可見,放棄整體性前提的過度個體主義與物質利益中心主義價值觀,必然要向將個體置於整體發展之中的和諧價值觀發展過渡,否則任何個體最終都難以獲得長久的幸福生活,任何文明進步都將因社會矛盾加劇而停止。拉美現象在本質上就是由過度個體主義價值觀與自由主義制度安排下的貧富差距擴大而引起的。這也就是新世紀初期以來,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和文化背景。

建立一種基於「個體―整體」統一性的和諧社會價值理念與制度架構,實現現代文明進步中的文化糅合與制度創新

改革開放的制度創新在一定意義上是以激發個體積極性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個體價值觀為基礎的,這種個體價值觀的凸顯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文明進步的要求。與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的個體主義價值觀充分發達並暴露出大量缺陷之後的制度創新不同,中國是在一直缺乏個體主義價值觀基礎上發展社會主義的。因此,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價值觀創新必將隨之而來。由此可見,文明進步本身存在的「創新性毀滅」不僅存在於文明自身即新文明對舊文明的「毀滅」,而且也激盪著文化的演化,帶來文化觀念的革新。在中國市場經濟制度創新過程中,個體價值觀的發揚確實對工業化和現代文明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過度個體主義的價值觀對文明進步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並且已開始在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產生危害。糾正過度個體主義與物質利益中心主義價值觀,把個體發展置於整體和諧發展和以人為本的發展價值前提之下,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價值觀條件。

這是一種和諧價值觀的回歸,但並非向歷史上缺乏個體主體性的社會狀態與文化價值觀回歸。這是一種經過了市場經濟與個體主體價值觀洗禮的和諧文化回歸,是一種獲得了市場經濟的個體動力又指向整體利益協調的和諧文化回歸。建立這樣一種基於「個體―整體」統一性的和諧社會價值理念與制度架構,實現現代文明進步中的文化糅合與制度創新,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制度建設過程中的又一個必然時期,即和諧社會建設時期。

⑶ 傳承傳統文化的意義

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
2020-02-27 13:59:35
文/董月
民族精神和諸多道德理念,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我們在新時代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思想養分。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於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1意義

1.優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在經濟全球化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並結合時代特點加以創新,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燦爛、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2、傳統文化講究崇尚倫理、注重人文理性、強調和諧觀念、倡導憂患意識等等,學習和研究這些中國傳統文化,進而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在指導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加強對國民全面素質教育的培養,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3、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建設,就是一個民族靈魂的建設、精神世界的建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所宣揚的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慎言敏行、嚴於律己、改過遷善等道德規范,幾千年來就鑄就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靈魂,形成中華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諧、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勤儉廉正、刻苦耐勞和精忠愛國的優良素質。

4、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價值體系的建立,是與傳統文化的長期孕育分不開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

5、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並與革命傳統相結合,賦予新時代內容,容納新的時代精神,達到承前啟後,與時俱進,古為今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准則。

⑷ 中國傳統文化背景是什麼

第一講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背景

一、典型的大河文明

文化是人的社會屬性,具有超自然的特徵,人及其活動以外的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都不屬於人的文化。但人類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文化也就離不開自然,並以自然作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自然在提供人生存條件的同時,也在磨煉人的意志,給予人重重壓力。人類只有不斷克服這些壓力,才能繁衍生存和繼續發展。因此,在人類產生之初,認識自然、改造環境便成為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義,並將成為終身使命。改造環境的手段是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等等。在勞動過程中,人創造了文化,並以文化觀指導自己去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
人類能夠認識自然,必須對環境產生能動作用;相反,環境也通過自然法則的永恆作用,制約著人類。主客二體,相參相依,共居於循環、變化的生存時態之中。這就是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動態關系。
在人類的原始階段,生存動態的重心偏向自然環境一方,人只能被動地受制於環境,而無法自主地選擇自然,人基本上是環境的奴隸。當人類開始學會種植、蓄養家禽和建造房舍時,對自然環境的完全依賴開始有了改變,這意味著人類開始擁有生存的主動權。從這一刻起,地球上相繼出現人所創造的「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是相對於「自然景觀」而言。後者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可以按照地貌特徵劃分區域,如森林景觀、草原景觀等等。前者則是人類有意識地利用自然創造出來的景觀。
文化景觀的出現對於人類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可以使人跡罕至的地方充滿生機,使人在原來無生存條件的地方落腳謀生,如在沙漠中開辟綠洲,在「旱魃為虐」之地修建灌溉網……。人類的生存空間得以大大地拓展,因此也有了較大的生存自由。
由於自然規律的制約作用,決定了創建文化景觀的非隨意性,其必須是在一定的自然基礎上的創造。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於人類的優勢條件,這些條件有時也許微不足道,人類便想辦法擴大這種優勢,直到可以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種異於意識的客觀力量,有自己獨行不改的天「道」地「理」,即便是相對獨立於自然之外的文化景觀,也仍然受制於自然界的生態規律,人類必須服從、遵循這種規律,否則將受到自然的無情報復。
從古至今,無論人類對地理環境和自然的依賴是輕是重,自然規律和地理因素都會對人類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要研究人類早期歷史和文化起源,不能不考慮地理環境因素。
地理因素和自然因素對於人類,尤其是人類的生存來說,無疑有著很重要的影響,甚至在人類的早期社會,地理環境間接作用於人類心理,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地理環境畢竟外在於社會,當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地理環境的影響便不居主要地位。換言之,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來說,地理環境是一種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導因素。有鑒於此,我們在介紹地理的文化功能時,將把「人化自然——文化景觀」作為相應的一種因素,同時以人類的早期歷史為重點。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將黃河流域看成是中國文化的搖籃。但依據近幾十年的考古實踐,證實不惟黃河流域,遼河流域、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有長達四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樣是中國文化的搖籃。
從初具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人類文化產生於新石器時代,受生產發展水平的制約,大河成為孕育人類文化的母親。中國新石器時代較為典型的文化遺址幾乎全部分布於大河及其支流流域,如黃河流域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齊家文化區域,淮河流域有青蓮崗文化區域,長江流域有良諸文化、屈家嶺文化、大溪文化區域,遼河流域有紅山文化區域,珠江流域有南方印紋陶文化(部分)區域等等。
早期文化區域分布在大河流域的特徵,在東方文明古國中是共存的,這使各古文明之間具有了一種共性,但中國農業起源的特徵與其它文明古國畢竟不同。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尼羅河流域的埃及,一般都是利用大河泛濫後留下的沃土,再加以灌溉,用以栽培小麥而發展農業。但生命賴以繁衍的大河卻瞏瞏煢獨:尼羅河孤流橫貫,兩河流域僅擁有一個氣候,其它地方則多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沒有其它的大河交相補苴。因此,這些古文明地區對大河依賴甚重,如埃及,直到近代,人口聚集區域仍幾乎集中在尼羅河兩旁,因此,有人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予」。
中國文化雖然發源於大河流域,但因地形復雜而採用多品種種植方式,無需固執於大河饋贈的沃土。同時由於從北至南有五大水系遙相呼應,支津密布,方便了民族遷徙和文化交流。尤其在古代陸路交通工具不發達之時,利用河運就顯得更為重要。新石器時代,各文化區域相互滲透,就是靠中國河流分布的特徵之便。

⑸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時代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正因為有了傳統文化深入骨髓的引導,中華民族才能得以延續不衰。文化的教育,可以使新一代更加了解古代人民的而智慧,親切地體會文化的精美絕倫。教給他們典雅和處世之道。

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對國家的意義。千百年來的延續展現了傳統文化的時間魄力,而南北東西的豐滿則是其空間力量的最好見證。值得一提的還有享譽全球的研究孔學——紅學文化熱潮,中華傳統文化逐漸走進世界舞台。在治國理念方面,文化典籍中包含的治國治民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道形成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而精深。優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

⑹ 什麼是文化,你認為傳統文化能夠傳承至今的原因有哪些,試作具體分析

文化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wén huà,英文是culture,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給文化下一個准確或精確的定義,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人類也一直眾說不一。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網路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傳承的原因: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主要有:

(一)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於社會前進的腳步。
優:民本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還有「位卑不肯忘憂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劣:推崇守舊,「天可變,地可變,祖宗之法不可變」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迂腐、官僚貴族欺壓人民、「君子憂道不憂貧」、抑制百姓通過商業或其它途徑謀求更多的物質利益。壓制個性,壓制自由思想,阻礙發展等
(二)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崇高天倫。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精神。「仁者愛人」高尚道德。馬援馬革裹屍,霍去病「匈奴未破,何以家為」,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 功業抱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山空」,天人共鳴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長處,必將成為世界文化的極其珍貴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但也不能一味否決,而在於能否取其精華。
(三)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
主要是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一些高尚品質。但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詞,都是錯誤的。
這些年來,有些人看到周易、論語、禪宗等思想成果的價值,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極盡溢美之詞,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後,便反過來大力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儒家文明重新復興是大勢所趨!中華文明是要復興,但並非要復興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學、民主、崇高人的尊嚴和價值的新中華文化。
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學習,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
對於個人而言,我們需要做到:
一.有一定的文化積累。二.明確方向。即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觀相一致。三.要有寬松環境。要允許摩擦事物存在、發展,不能視新事物為洪水猛獸,要鼓勵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鋒。四.勇氣和意志。需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舊的文化是過去社會前進的動力,新的社會也需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奮斗,並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最終必然能取得勝利。
中國傳統文化的斷代,已經360多年。由於我們在很長時間內不能以開闊的胸懷理解資本主義,對於資本主義文明一直保持一種強烈的警惕性,不能積極地學習西方文化那些先進成果,結果反過來損害了我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 這十多年間,又出現國學熱,涌現一些國學大師。但筆者發現,一些人只是就國學談國學,已走入歧路。今日談國學,應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背景去研究。要研究國學,就必須了解現代社會發展趨勢。這樣,他研究國學,才能真正得出比較全面、成熟、中肯的結論。

⑺ 中國傳統文化背景是什麼

背景,我想有兩個是最重要的。1,農業文明。傳統社會所有的思想、哲學、文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等,都是建立在農業文明的基礎上的。在這個基礎上生根發芽,長成大樹。反過來又反哺農業文明,為農業社會的管理和運行提供理論和操作方法的支持。2.等級制度。除了傳說中太古時代天下為公的禪讓時代。中國歷史可信的4000年中,從公元前21世紀建立的夏朝開始,不論是封建制的夏商周上古三代,還是秦以後到清的集權制時代,本質上中國社會都是等級社會,有完備而森嚴的等級制度。同樣,傳統文化就是為維護這種制度的延續和穩定而產生的。不論是老子,還是孔子,還是墨子、韓非子,還是二程、朱熹,還是王陽明,乃至康有為,雖然觀點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是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穩固等級制度,把它延續下去,千秋萬世。觀點不同來源於他們維護的方法不同,目的沒有區別。這兩個是大背景,姑且看看吧

⑻ 我們為什麼必須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因為中華傳統文化在規范傳統社會的政治秩序、維系家庭的孝親觀念和培育個體的價值取向等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

其一,傳統文化有助於社會穩定的鞏固。傳統文化是在農業生產基礎上形成的農業文明,它建構起以孝為本的倫理綱常、家國同構的政治結構以及物我不分的認知方式。

其二,傳統文化有助於以家庭為中心的倫理觀念的形成。傳統社會建立於血親關系的基礎上,相對於公共社會而言,它是一個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固定血緣和親屬關系的集合體,是一個熟人社會。因此,傳統社會注重人際脈絡和家族歸屬,建構起「以孝為本」的家庭關系模式。

其三,傳統文化有助於培育以「德」為中心的個體價值取向。在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認知中,傳統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養。《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其中「學」與「習」指的就是對於德性的修養和踐行。

從整體來講,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的重大價值和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傳統文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思想基礎和精神保障。現代化並非西化,也無固定模式,但任何國家的現代化都無法脫離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否則現代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次,傳統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價值紐帶。兼容並蓄、融會貫通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它可以凝聚社會各領域的力量,激發各民族成員的歸屬意識、認同意識和進取意識,形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最後,傳統文化的思想智慧可以為當今社會發展提供有益幫助。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標識,是華夏兒女保持族群認同和精神團結的文化符號。

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中,我們既要保持民族文化底色,守住民族精神陣地,又要參與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8)傳承文化的時代背景是什麼擴展閱讀

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出爐

教育部表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活動,是不斷創新新時代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形式與方法,充分發揮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優勢與作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

是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引領學生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的重要途徑;

是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探索學科融合協調發展,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全面提升高校美育體育質量的創新之舉。

教育部要求各傳承基地要扎實推進建設工作,進一步對標基地建設原則、任務和要求,緊密圍繞課程建設、社團建設、工作坊建設、科學研究、輻射帶動、展示交流六個方面建設任務,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以傳承項目為內容的選修課程,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切實落實2個學分;

建設2—3個校級傳承項目學生社團和1個實踐工作坊;加強以傳承項目為重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輻射帶動當地3所左右的中小學校和1個社區,開展基於傳承項目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教育活動,加強成果交流與展示,切實將傳承基地打造成本校的特色和品牌。

教育部將對傳承基地實行動態管理,引入退出機制,定期對建設效果與質量進行跟蹤監測和綜合評價,對建設成效明顯、具有推廣價值的傳承基地,將進一步予以支持。根據建設目標,2019年教育部將啟動第二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工作。

⑼ 文化傳承背景,是指那些方面的內容

文化傳承,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中華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1.社會思想文化意識多元、多樣、多變,在主流積極健康向上的同時,不少社會成員也還存在一些錯誤認識、落後觀念和不健康的心態。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必須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在多元中立主導、多樣中達共識、多變中求和諧。
2.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繁榮發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增強中華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為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我們要堅持一手抓公益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3.以政府為主導,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大力推動公益性文化事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解決廣大人民群眾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加公共文化活動等問題,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體現人文關懷,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4.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貼緊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自覺抵制低俗、決不見利忘義,決不給錯誤思想提供傳播渠道,決不給腐蝕人們心靈、敗壞社會風氣的文化垃圾提供滋生場所。
5.在當今綜合國力競爭中,文化較量日益突出,國際輿論話語權和文化市場份額的爭奪更加激烈。只有進一步改變以往封閉環境中形成的思維定勢,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板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有效維護我國文化安全,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支撐。

⑽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背景

儒釋道、四書五經、傳統戲曲……這些字眼如今可見度越來越高,所謂國學興起,以致女德班、弟子規班等也死灰復燃。

傳統文化,實在是一個太大的概念,要解釋得清楚透徹,恐怕需要一部厚厚的論文。本文通過五個問題的闡述,拋磚引玉。

要了解傳統文化,得先認識「文化」。

一、「文化」是什麼?

我們習慣將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詞彙並列。

實際上,在政經裡面總結出一套特有的文化也未嘗不可,所以說文化和每一樣都是互相交織的,你甚至能在一張桌子裡面探究其文化意義。

這里就不虛晃繞圈了,要繞的話,萬事萬物都能探討成大一統的實有或虛無。

本文按標準定義來理解: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思想、教育、科學等。

二、「傳統文化」的定義?

再了解一下「傳統」。傳統指世代相傳的、舊有的、具有特點的風俗、道德、思想、作風、藝術、制度等社會因素。

結合上面提到的文化的范疇,我們將「傳統文化」定義為:世代相傳、舊有的、具有特點的物質精神財富,狹義則特指其精神財富。

不過這依然不算準確。

舊有,是多久以前的歷史?100年?500年?1000年?還是按朝代劃分?

有特點,怎樣算做特點?

筆者偏向認為,時間上,是從先秦(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到近代(1840年)的范疇。

這自然不是一個固定的說法,只是基於當下、方便理解而界定,畢竟幾百年後,我們也是古代了。

為什麼截止到近代?說起來,洋務運動之後的新舊結合,乃至記憶中的紅領巾、搪瓷杯,這些內容,要認定它們是「傳統」,總是不太過得去。

「有特點」,倒不必糾結於怎樣算有特點。能夠傳承,是文化中極為關鍵的要素。因此,大凡如今還能被人們認知,哪怕最初是從國外傳來的都算。

不然,佛學豈非也不能提?

三、傳統文化包含哪些內容?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當前談復興傳統文化的人有很多,不同人群從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思想領域,擷取一個片段,便可挖掘出無窮的內容。

一部《黃帝內經》,一部《道德經》,一部《紅樓夢》……養活了多少人!

回到正題,結合上文定義及基本認知,傳統文化(狹義)至少包括先秦至近代的——

文學:樂府、詩、詞、曲、散文、小說等作品及流派。

藝術: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作品及流派等。

思想:所謂三教九流。儒、釋、道,法家、陰陽家、雜家者流等。

教育:世襲到科舉的教育制度;官學及私學的層級和形態等。

科學:四大發明、古人天文歷法、宇宙觀、醫學、地理等。

還有一類,是被直接稱為「傳統文化」的民俗文化。在民間形成,包括生活方式、人生禮儀、節慶、游藝、觀念、婚喪嫁娶及民間信仰等。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四、傳統文化的認知誤區有哪些?

一提及傳統文化,就想到之乎者也、害人的禮教、八股文、科舉制度、封建迷信,就覺得落後過時;

一說到聖人,尤其被「推倒」之後,就總感覺他們是一板一眼的、禁錮思想的、迂腐的。

可是不然,中國文化裡面,永遠不止一種聲音,儒家是社會的、進取的;道家是自然的、隨性的;佛家是超然的、因果的。

它們之間就存在諸多的對立內容,不能以一概全。

而說到聖人,老子、孔子、墨子們,能「開創」一個流派,又豈能是迂腐之輩?看過孔子的事跡,就知道他處世有多靈活。

而著名的竹林七賢,其狂狷的傲氣和個性,哪有禮教能束縛?

科舉為下層庶人提供做官的通道,在當時豈能說是落後?

五、如何看待當前傳統文化亂象?

復興大潮,泥沙俱下。

為著私利,擇糟粕迎合功利主義者有之;擇經典歪曲解讀斷章取義者有之。

不必過分指責,就像我們剛從倉廩實走入知禮節的階段,種種亂象無法避免一樣,這只是一個階段。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終將給出答案:

經典的永不落幕,與時俱進的大放光彩,逆流的仍被無情淘汰。

閱讀全文

與傳承文化的時代背景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