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一個文化層是多少年

一個文化層是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12-14 18:21:38

㈠ 河姆渡聚落居民生活的時間距今多少年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

㈡ 河姆渡遺址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著整個世界。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堆積厚度四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距今約七千年,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該文化目前唯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建造排澇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該遺址於1973年和1977年冬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穀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骨骸、採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所有這些,為研究我國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一、二文化層的出土文物與省內湖州邱城遺址下層及嘉興市郊馬家濱遺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層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發現,而且它已擁有較為發達的耜耕農業、採用榫卯技術的干欄式建築,在國內同時代的遺址中它的生產、生活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學文化,暫時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後,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為盡快把它公諸於世,1976年4月,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工作座談會」(實際是一次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陝西、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的專家學者和餘姚縣、羅江鄉的代表共60多人參加了這次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在7000年前長江流域同樣有著繁榮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一致同意了對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相關市縣文管會在寧紹平原作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普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又陸續發現了一些,至今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類型遺址47處,分布於錢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和舟山群島,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計有25處,因此可以說,餘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

㈢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的河姆渡歷史

河姆渡位於餘姚,河姆渡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度 4 米左右,疊壓著 4 個文化層 ,年代約為公元前 5000-3000 年。其中,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56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000年,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年。
河姆渡文化成就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東南沿海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特徵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地域特色,在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形成過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主要有:
栽培水稻,從事以稻作為主的農業經濟活動。在第四文化層較大面積內分布著稻穀堆積層,最厚處近1米。伴隨出土的是代表性農具—骨耜,出土170餘件。稻穀和骨耜的發現對於探討中國栽培水稻的起源及其在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榫卯木作技術,居住木結構房子。遺址發掘中,到處可見數量眾多的木樁及木構件,據考證為「干欄式」建築遺跡。這種既可防潮又能防止野獸侵襲的「干欄式」建築是中國南方傳統木構建築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術的運用,把中國榫卯技術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被考古學家稱之為 7000年前的奇跡。
信奉崇尚鳳鳥。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精美藝術品中,不少飾有鳥和太陽結合的圖案,單獨雕塑的鳥形象也出土數件。其中一級文物「雙鳥朝陽」象牙雕刻件更是原始藝術品中的精品,形象地反映了原始農業發明以後,先民對知時的鳥和照耀萬物的太陽的崇拜。用骨、角、獸牙和玉石材料製成的,是河姆渡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體現。玉玦、玉璜的出現,證明了河姆渡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崇尚玉器傳統的源頭之一。駕馭舟楫,開展水上活動。遺址共出土了8支木槳,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遺址出土的大量動植物遺存中以水生動植物為多,特別是鯊、鯨、裸頂鯛等海生魚類骨骸的發現,證明河姆渡先民已經憑借舟揖把活動范圍擴大到江河及近海地區,這在經濟活動和與外界交往中有重要意義。
河姆渡遺址出土文物還表明,河姆渡先民已開始紡紗織布,掌握髹漆,挖鑿水井,這一切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有力地支持了中華民族文化起源是多元的見識,證明了長江、黃河流域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搖籃,河姆渡遺址因此而被稱為二十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遺址現場展示,西位於博物館東南100米處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以考古發掘場景復原和「干欄式」建築重建,先民生產生活場景再現為文體內容。在2800平方米考古發掘現場內布滿密密麻麻的木建築構件和散布其間的文物,不由得讓人回想當時土破驚天的場面。在復原的干欄式建築內外布置著各類生活、生產場景,婦女們紡紗織布,男人們斫木蓋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及保護工作房。有的磨製骨器,有的搗谷脫殼,有的和泥制陶,有的凝神鵰刻,使人彷彿回到了遠古時代,親身體驗先民創造燦爛文化的過程。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是一個偶然,1973年夏天,餘姚縣羅江公社(現餘姚市河姆渡鎮)決定在姚江邊上的渡頭村興建一項水利工程,以提高抵禦洪澇災害的能力。在施工挖土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大量的陶片和動物的骨骸,這一現象引起了上級文化部門的重視。經過1973年冬天和1977年冬天先後兩次考古發掘,河姆渡遺址以其獨特的文化面貌破土而出,呈現在了世人面前,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
兩次考古發掘合計揭露面積2800平方米,出土了6700餘件文物,發現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構建築遺跡和豐富的動植物遺存,為研究農業、畜牧、建築、紡織、藝術和中國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及其珍貴的實物資料,被學術界命名為河姆渡文化。1982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賢人: 嚴子陵,名光,字子陵,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生於姚北,卒於東漢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中國傳統文化名人。嚴子陵年輕時曾到外地求學,和南陽人劉秀結為同窗好友。後來,劉秀中興漢室,建立東漢政權,當上光武皇帝。嚴子陵怕被徵召為官,即改名換姓,隱居不出。劉秀派人四處查訪,最後終於把他從垂釣處擁到京城。嚴子陵在京城拒絕和達官顯貴往來,連光武帝看望他時,也不行君臣之禮。光武帝向他請教治國之策,發現嚴子陵的見識果然與眾不同,隨即任命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也不謝恩。幾天後,悄然離京,重新去過他的農耕、垂釣生活。嚴子陵這種不慕富貴,不圖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後世的稱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詩句,贊頌嚴子陵的高風亮節。

㈣ 三星堆文化層可分為幾期各有大體處於什麼時代

四個時期。大概從距今4500年延續到距今3000年。也就是從新石器晚期到夏商時期。

㈤ 中國飲食歷史上分為哪幾個飲食文化層

1、有巢氏時期,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文化是茹毛飲血。

2、燧人氏時期,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

3、伏羲氏時期,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4、神農氏,"耕而陶",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5、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

6、周秦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

7、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西域食材,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

8、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峰「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過分講究。

9、明清,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

(5)一個文化層是多少年擴展閱讀: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中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

㈥ 克里特文化分為幾個時期

克里特島地處地中海中心。1900年英國考古工作者在這里進行發掘,發現了最早為公元前2600年的好幾個文化層。1958年世界史前學會把克里特文化劃分為4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1900年為前宮殿時期;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700年為舊宮殿時期;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450年為新宮殿時期;公元前1450年~公元前1150年為後宮殿時期。在舊宮殿時期的後期,克諾索斯的米諾斯王朝成為全島的中心,也是克里特文明最繁榮的階段。

㈦ 河姆渡和良渚哪個早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分為四個文化層,年代為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

良渚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 ,距寧波市區約20千米,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遺址 。

河姆渡遺址分為四個文化層,第四文化層約7000—6500年前,第三文化層約6500—6000年前,第二文化層約6000—5500年前,第一文化層約5500—5000年前。

河姆渡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

1973年在河姆渡遺址的第一期發掘中,木構建築露頭於第四層中部,出土的木構件總數達一千件以上。正與韓非子所說的:「有聖人做構木為巢,以避群害」相吻合。所以有史學家認為「河姆渡人」就是「有巢氏之民」,河姆渡地區就是「有巢氏國」的中心區域。

1994年4月至7月中旬在河姆渡眷架山進行考古發掘時,從出土文物跡象分析:先民死後屍體用火燒烤後將遺骨放人罐內,再入土安葬,帶有「古代火葬」 的形式。

㈧ 文化層的介紹

文化層為考古學術語。指古代遺址中,由於古代人類活動而留下來的痕跡、遺物和有機物所形成的堆積層。每一層代表一定的時期。考古工作即是從地層上正確劃出上下文化層的疊壓關系。文化層的概念,可以說主要是一個文化的時間概念。它從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從不同階段文化的比較中,看出文化的不同層次。一定歷史階段的文化模式就是一個文化層。通過不同歷史階段文化層的比較研究,就可以看出一個群體文化模式發展和演變的序列,特別是文化發展中經歷的質的變化。同時,從中還可以看出一個群體文化發展的規律,它的普遍性和它的特異性,從而為群體文化發展的方向提供科學的根據。如對中國各民族歷史發展各階段上文化層面的研究,從中探索各個民族和整個中華文化發展的規律,就將為我國今後文化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

㈨ 水洞溝跨越了幾個時期

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裴文中先生率領的考察隊再次對水洞溝遺址進行了系統發掘。第一次明確了水洞溝遺址"包含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兩個不同時代的遺存"。

國內外學者公認,水洞溝遺址在中國舊石器時代、特別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中佔有特殊地位,對本地區乃至周圍地區以後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很多專家認為,水洞溝文化是東亞舊石器文化中為數不多的可以和歐洲舊石器文化進行對比的一種文化形態。水洞溝石器中,發現有大量的、罕見的、極為明顯的歐洲莫斯特文化和奧瑞納文化技術風格的戈瓦婁哇石核。水洞溝出土的刮削器、尖狀器及鑽頭等工具,"令人吃驚地是同相當古老的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水洞溝文化"好像處在很發達的莫斯特文化和正在成長的奧瑞納文化之間的半路上,或者是這兩個文化的混合體"。

爭議 :水洞溝五次發掘及跨越時代與文化層。自水洞溝遺址90多年前首次發掘以來,水洞溝遺址先後經歷了五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有價值的文物,對業界研究古人類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佐證。此次考古發掘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寧夏考古所專家對水洞溝遺址進行第六次考古發掘,將有多位外國考古學家參與發掘,國內各省也將派出舊石器時代研究領域頂尖的20多位專家學者分批次來水洞溝遺址參與挖掘並參加舊石器考古的培訓課程。記者了解到,此次發掘主要是進一步考證第五次發掘時出土的文物作用,重點對水洞溝2號遺址開展發掘,專家們希望能有新的發現,對今後研究石器時代提供更多有價值線索。

水洞溝遺址自1923年首次發掘以來,已經歷過5次正式發掘,出土了5萬多件石器和300多件古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一些石製品、工具及石器製作修理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北非的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棲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婁哇石核,與歐洲相當古老的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對這種地區相隔遙遠,文化雷同的現象,外國著名考古專家認為是人類「大距離遷徙的同化影響」。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等,打破了「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的論斷。
水洞溝遺址的考古發現表明:水洞溝跨越了新、舊石器時代兩個時期,可以分為5個文化層。最上面的文化層屬新石器時代,距今約有5900年左右。最下面的文化層屬舊石器時代,距今約4萬至1.5萬年,屬舊石器時代晚期,和北京猿人文化、許家窯文化屬同一系統,是細石器文化的源頭之一,在史前考古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㈩ 大地灣文化分為哪幾期

大地灣文化分為6期。
第1—3文化層形成於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距今20000至13000年,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於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距今13000——7000年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距今7000——約5000年,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對這些遺物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採集、發達狩獵採集大地灣遺址、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大地灣文化內涵豐富、特徵鮮明,既是中國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又是西北地區最早產生的農業文化。因其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所以處處顯露出原始的特徵。

大地灣文化是華夏先民在黃河流域創造的古老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來源之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是中國黃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續時間最長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文化,存在於約距今60000年至4800 年。

閱讀全文

與一個文化層是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