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北傳統文化有哪些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約誕生於1820-1850年之間。河北梆子的音樂唱腔,高亢激越,悠揚婉轉,具有濃厚的抒情韻味。大慢板善於表現人物的抑鬱、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正調二六板如行雲流水,從容舒展。而反調二六板則哀怨纏綿、凄楚悱惻。
河北梆子的演員中有一批全國知名的傑出的人士,如田際雲、魏連升、侯俊山、何景山,趙佩雲(筱香水)、王瑩仙(金剛鑽)都以唱腔高亢優美、變化多端而為廣大觀眾所熱愛。
這批演員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給觀眾以美的享受,也使觀眾更加喜愛河北梆子這個劇種。
2、曲陽石雕
曲陽盛產質地優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漢代,曲陽一帶的石雕藝人就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龍鳳、雄獅、觀音、佛像等各種工藝品。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興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陽石雕藝人楊瓊因雕技精湛,被任命為總管。
據記載,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就是由楊瓊設計監造的。清代,曲陽石雕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展出,榮獲世界石雕藝術第二名。
3、竹板書
竹板書產生於河北省中部平原。起源年代比較久遠。據老藝人馬蘭月、王來恩(藝名「捨命王」)等談,一百多年前,他們的師爺就是唱竹板書的。七、八十年前,南皮縣老藝人張福堂等初去山東,後來又有尹福盛、王來恩等到相繼而去,竹板書從此流入山東。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恆、王福義、余來榮等到在京津遼沈等地演唱,狄來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書的活動區域逐年擴大。王來恩還到西安、揚州、香港等地演出過。
4、評書
流行在河北省的評書,是由唐代「變文」和宋代「說話」藝術演化而來的。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演出時坐在案前,以一塊醒木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敘述,也有琅琅的朗誦。傳統書目大都是長篇,內容以歷史故事和武俠故事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戲的人物造型。流行於唐山、樂亭一帶。以驢皮刻染,吸收了當地民間剪紙的特點,更以雕鏤精細、造型誇張、富有裝飾性見稱。清代已在京津、東北一帶流傳。老藝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變,並對古法進行了改革。邯鄲有牛皮影人,線條蒼老古拙,意趣淳樸有力。
❷ 沙河鎮的歷史文化
風景優美,歷史悠久,蘊含大量可供開發的人文自然景觀資源。據《博白縣地名志》記載,現今的沙河鎮即為清·道光年間的大旗堡(屬沙河巡檢司),民國二十二年時設立沙河區,1958年成立沙河人民公社,1969年分設沙河公社、頓谷公社,1984年始稱沙河鎮,1986年1月又分設沙河鎮、菱角鄉,轄區延續至今。沙河鎮屬於**老區鎮,歷代人才輩出,**先驅、廣西首任特委書記朱錫昂就是沙河眾多仁人志士中的傑出代表。沙河清山秀水,環境優雅,人文和自然景觀奇特,位於沙河圩東北2公里處的花石嶂,因山石為褚紅色,山巒排在一起似褚紅色的花朵而得名,西南面懸崖峭壁,僅一崎嶇小路可攀登山頂;西北面有南流江沿山傍蜿蜒而過。山上蘊藏有石膏礦,出產百合、勾藤等中葯,山中有「地古坪」、「馬吊尿」、「阿婆髻」、「石頂庄園」、「仙人池」等景觀。花石嶂與附近的宴石山是兩處特徵完全不同的丹霞地貌,並通過南流江連接起來,現已整合開發成為宴石山——南流江——花石嶂「丹霞奇觀」旅遊區。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資源,正逐漸演變成為商賈投資的豐富資源。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迅猛發展,巨大的發展潛力逐步凸現。進入新世紀,勤勞智慧的沙河人秉承和發揚先輩的優良傳統,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步伐,以更長遠的眼光、更寬廣的胸懷、更開放的步伐、更開明的政策續寫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輝煌,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步。農業建成了糖蔗、速生桉、香蕉、荔枝、龍眼、三黃雞、瘦肉型豬等多種商品農業生產基地;工業形成了以水電、鋼鐵、化工肥料為龍頭,植物生長調節劑、打火機、煙花炮竹、石灰、建材等行業為主的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第三產業以商貿、運輸、建築、房地產和飲食服務為主。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全鎮已建成佔地2.2平方公里的圩市集鎮,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2009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為4.55億元,財稅收入431萬元,人均純收入4383元。被評為博白縣經濟社會發展進步鄉鎮、博白縣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玉林市「平安鄉鎮」稱號等。2009年計生工作考核位居全縣前二名,其他各項主要工作均排在全縣前十名(全縣只有2個鄉鎮)。隨著沙河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其巨大的發展潛力正逐步凸現,為前來投資的海內外客商和各界朋友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和空間,沙河已逐漸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沃土。
❸ 四川宜賓市高縣的沙河豆腐都有什麼民俗文化
沙河豆腐位於四川宜賓高縣沙河鎮!距離城區30公里的沙河豆腐以其香、脆、嫩、鮮、酥、麻、辣、燙、等特色,享譽西南地區,及浙江、北京、廣東省的大中城市!主要有:麻辣豆腐、腦花豆腐、洗沙豆腐100多個品種!因而沙河鎮富有「豆腐之鄉」之美譽!
❹ 沙河豆腐的相關文化
宜賓沙河鎮豆腐文化節
舉辦初衷
宜賓高縣縣委、政府希望通過沙河豆腐美食文化節這一載體,讓越來越多的朋友認識高縣,認識沙河,架起高縣與各界朋友聯系和溝通的橋梁。讓這一特色小吃和沙河的豆腐文化走出去,把沙河豆腐這一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讓更多的朋友了解沙河豆腐。
第一屆宜賓市沙河豆腐文化節
2011年12月9日,首屆宜賓高縣沙河豆腐美食文化節」開幕式在千年古驛沙河鎮天府大道隆重舉行。省旅遊局副廳級巡視員李永清,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黃德生以及市級有關單位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
沙河驛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驛站,曾經是商賈雲集的千年古鎮。沙河豆腐以其香、脆、嫩、鮮、酥、麻、辣、燙等特色,自清代就已遠近馳名,成為沙河驛「一絕」。經過千百年不斷地改良創新,現已經形成了多個系列的上百個品種的豆腐菜品,深得不同層次食客的喜愛。其中懷胎豆腐、金牌豆腐、番茄豆腐、芙蓉豆腐、口袋豆腐等薈萃成了享譽川南的美食佳餚,沙河鎮因此享有「豆腐之城」的美譽。
沙河豆腐開幕式群星匯聚,著名歌手阿木、馬郁、貢維特,巴蜀笑星張德高和高縣本土藝人同台獻藝,載歌載舞,為全場觀眾獻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藝節目。經過層層選拔,藝人貢維特成為「沙河豆腐形象代言人」,有關領導當場為她頒發了代言證書並贈予「沙河鎮鑰匙」。儀式上還評選出了10家「沙河豆腐名店」。
為了進一步提升「沙河豆腐」的品牌知名度,促進沙河豆腐產業的發展,把沙河打造成以豆腐美食文化為特色的鄉村旅遊示範鎮,沙河鎮特舉辦首屆高縣沙河豆腐美食文化節。高縣縣委、縣政府希望通過沙河豆腐美食文化節這一載體,提高高縣沙河豆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做大做強產業。
❺ 沙河上的特點
沙河古稱湡水,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豐富的文化生態資源。散落在太行山深處的眾多風景名勝無不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和人文傳奇,世代傳承的古老技藝攜帶著遠古的韻味已經走進現代都市。自然自覺地傳承與弘揚,使豐厚的文化積淀如流淌千年的沙河水一樣,雖歷滄桑而不衰。如今,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推動當地發展的新生力量,已經成為沙河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歷經千年,古老沙河的文化魅力越發璀璨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沙河境內,既有山有水,也不乏神仙傳說與龍王傳奇。位於黃河中下游平原古漳河沖積扇上的沙河市,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古人類的生存繁衍為沙河市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❻ 沙河城鎮的歷史文化
沙河城鎮歷史悠久,風光秀美,人文古跡眾多,境內有乾隆御筆《唐宋璟梅花賦》、中華三絕碑「唐宋璟古墓」及流傳已久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藤牌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豆面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