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畫的角度談談你對中國雅文化的理解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重視對精神境界的研究,其中有道學、儒學、佛學的論說,其他各家基本源於這三家的論說而展開的。中國藝術特別是中國繪畫與中國書法,是基於傳統文化及其文化精髓和中國哲學理念的熏陶和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有古代的陶器繪畫、石紋刻繪、彩繪、壁畫等,到宮廷仕女畫、山水與花草繪畫、人物描繪,到寫意的繪畫、現代的新中國繪畫形式,深受著中國傳統文化和後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文化的精髓其中文化學、文化哲學、文化美學、文化藝術學、文化社會學、文化心理學、文化傳播學等的主流文化的作用,其精深獨到之精髓都深深鏤印在中國繪畫與中國書法之中,藝術的境界主要的就是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後傳統文化的構架與內涵的支持,成為中國藝術文化獨特的奇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的最高精神境界是「道」,道是老子的宇宙觀,他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又是宇宙的原動力,也是宇宙中最普遍最高的絕對的規律。道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即物質與精神世界的統一體。道是統一的「場」,無所不包、無所不至。老子的宇宙觀與人生觀是統一的,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二十五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七十九章)因此,人必須遵循自然之道,而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否則就會受到「道」的懲罰,自然所不容。道的本性和道的作用就是清凈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就是按道的規律修養出來的一種境界,大道「無形」、「無名」、「無情」這是道的清凈現象。只要達到「清凈」或「清靜」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做到了道的無為而無不為。這種修身方法可延伸到藝術是指藝術者的思想風格,一種凈空虛無、寂空自我的境界,一種自然天成的道性。筆者的理解是,繪畫藝術創作觀依據「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定勢,道的場勢來構造繪畫美的序,只有形構美的顯現與審美觀念相協調統一體的,以達到高度的物質(表現形態)與精神世界(觀念的、理念的)的統一,是繪畫藝術形式與內涵的整合和辯證統一,繪畫的創作意境與表現意念,實際上也就是遵循著宇宙觀與人生觀(繪畫藝術觀念)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這樣一個統一場的規律,就是「道」的一個最高境界。這符合繪畫構思與創作的主體與客體之間關系的整合要求,繪畫的立意或意趣的超然、內涵與形式的高度統一,被古人推崇為藝術最高的道性境界。這就是道文化對中國繪畫藝術的影響與推動和作用,中國繪畫的皴法的發明與創造及運用,也就是道文化及其傳統文化思想內化的一個結果,由此看來中國繪畫的藝術哲學的生成與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道家文化的哲理思想是分不開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論說,可算是中國一個主流的文化成因,對藝術的影響可能也是最深遠的。儒家學說也遵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人生觀,認為天之理也是人之理,天賦人性。儒家的最傑出代表孔子的天具有人格化意義,集中注意和關心人的問題。孔子認為,一個良好的社會必須要有明君聖人顯明之治,要有一個良好的朝政(政府)與和諧的人倫關系。孔子的最高思想境界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和諧適度、不走極端,用其中於民、仁愛為本、除惡善揚,以蕘舜周公為理想榜樣,以德治感化、文治教化、修身養性,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為治國之道。他還認為只要修養達到中庸和適度之境界,社會就能順利發展。這需要剋制自己,不能縱情性、禽獸行,心理控制的准則就是「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謂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放縱是人的本性,剋制是人的理性,人無理性則與動物無異。筆者的理解是,人的藝術天分具有人性化的野性特性,藝術的個性更多的表現了人的因數方面的傾向。在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影響下,藝術的發展也出現了分類及專門化,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代藝術評論家謝赫的著作《畫品》, 書中提出六法論,它是中國古代美術品評作品的標准和重要美學原則,是一個初步完備的繪畫理論體系框架——從表現對象的內在精神、表達畫家對客體的情感和評價,到用筆刻畫對象的外形、結構和色彩,以及構圖和摹寫作品等理論框架。那些古代的先賢哲人們對於繪畫理論的總結和評述,就是關於繪畫的基本美學理論和審美意向的總結,從感受美到發現美,再從表現美到創造美。六法論本身就涵蓋了審美意向中的兩大法則,感受性與表現性。謝赫六法理論的基本觀點就是在繪畫中感受與表現是密不可分的有機載體。在明確的赫氏理論的指引下,中國古代繪畫經典的繪畫作品,基本能從六法論中找到明顯的韻律節拍,體現出超脫的意境,它們大都符合構圖體塊明顯分割別致的繪畫整合境界。尤其是宋代山水畫的古典美,讓欣賞者能如臨其境如厲其險,達到物我同化的審美境界,高古幽深的山勢,美倫美幻繪畫風格,以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特徵,讓觀者曉其理智者得其而樂。如董源,巨然,荊浩,范寬等眾多的山水大家留下的經典藝術作品,給中國山水畫的審美價值和意義賦予更多的審美趨向,傳統繪畫精髓不管寫實與寫意,都是注重抒發個人感受和表現藝術風格的。這跟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是儒家文化提倡人的---天之理也是人之理,天賦人性的人格化意義,有著一脈相承的意味與關聯。其中儒家的哲學思想---中庸之質,在中國繪畫中的運用,反映了綜合考量、權衡對比、修身養性,以提高藝術人的思想境界為要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有一支也很重要的文化現象,也形成對中國繪畫藝術產生一定的影響。那就是佛家的論說,即佛家的最高境界是人的佛性,即通過苦行修養達到佛國凈土的理想樂園。佛家認為,豐富多彩的世界無疑是色和空,即物質和精神。色是物質、受(感覺)、想(想像)、行(行為)、識(認識)是心即思想,物質世界就是以上五蘊(五種因素)的聚合。佛家把世間分為三個世界:第一是有生命的眾生世界;第二是眾生依存的國土世界;第三是物質和精神相互作用的五蘊世界。佛家還進一步把整個宇宙細分為十界,十界之論就是佛家的生命觀或叫生命的幸福觀。十界可分為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進行認識分析境界的真諦,佛的最高境界是人與宇宙融為一體,窮盡了宇宙和生命的「終極真理」的絕對幸福境界。佛家認為生命不是一次性,而是不斷輪回托生的永恆不滅的精神世界,人的行為善惡都有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關系。透析中國繪畫,關於一些佛性的描寫與繪畫形式,如古時的佛像壁畫、佛像繪畫,早期的繪畫形式中大多含有佛性的一個顯現,也從繪畫藝術人崇信佛性的精神信仰中,可反映了運用佛家苦行修養的繪畫精神,以求達到佛國凈土的藝術理想樂園的陶冶情趣,也強調了佛學里色與空即物質與精神世界關系的理解,繪畫人性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種近乎佛性的完美。因此綜合了中國佛學和外來佛學文化元素,也由於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的共同融合與作用,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後傳統文化的理念與哲理的輝照下,形成獨特的中國繪畫藝術追求方法和發展路徑,其中佛家的佛性文化境界也起到必不可少的助推與關聯作用。佛家論說的物質和精神相互作用的五蘊世界和宇宙十界細分方法的生命觀,對中國繪畫藝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與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道家、儒家、佛家三大主要學派,在漢朝時期,由於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和中國將印度教文化與中國傳統的道家與儒家相結合,加以中國化、綜合化,組成了以道家的宇宙觀為指導,儒家的人生觀和道德觀為用,佛家的因果報應剮惡行善的俗風,形成了獨特的中國文化體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形象。這也就是構成人性文化的特性:遇事衡量天時地利人和、不急於求成,具有時機觀點長遠觀念,做人要講禮貌和孝敬長上,講信義、與人為善、富有艱苦樸素的民族精神,具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內質八德和「禮、義、廉、恥」的外質四德的民族風貌。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屬性。這些人性文化的特性,也存在對中國繪畫藝術形成一種必然的關聯。很顯然,中國繪畫形態作為中國文化現象的一個藝術體現方面,無不打上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烙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內質、社會審美意識與觀念、社會審美功利、社會人文美的創造,賦予中國繪畫的精髓和血驅,中國傳統文化和後傳統文化,無疑賦予了中國繪畫人藝術理念與創作的嶄新境界。中國傳統文化中,如詩歌文學藝術的發展,也賦予中國繪畫藝術形式與內涵的詩性,形態上賦予了中國繪畫的一種特有藝術構成,形成中國書畫藝術或中國字畫藝術,共同構成詩性與繪畫詩意的綜合藝術意境與境界,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元素與繪畫相結合的特殊現象,文學意境和繪畫意境及繪畫表現達到空前的高超境界。
歷史發展大概已經界定美是沒有國界的,只有立意、風格和表現形式的不同,美的風格和形式的變化,是社會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的不斷變化過程中不斷發展的產物,人的思想境界和思維角度和在社會中生活與閱歷的不同,都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審美態度和繪畫表現形式。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內質與精髓,從內要上歸屬了中國繪畫藝術的基本內涵屬性,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質與精髓所折射出的文化哲學思想,也從繪畫藝術文化要素所透析出的藝術內涵和呈現的藝術境界,與中國傳統哲學的理性文化與人性理念與精神,有著同一性與關聯。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後傳統文化,賦予中國繪畫的生命力的全部意義所在。
中國傳統文化在自身的變革與發展過程中,由於外來文化的引入與吸收,包括外來繪畫藝術,以至發展並融入世界大同的文化元素,不斷演繹與延伸著中國文化的使命,形成中國後傳統文化體系,也不斷演繹與延伸著中國繪畫藝術形態的變革與發展,文化變革與發展的動力和進步要求,直接抑或間接地影響了中國繪畫藝術形式的探索與發展。中國繪畫藝術的中國精神,就是中國主流文化主導與作用下,呈現的中國繪畫藝術形態的重要特徵與風格和繪畫藝術所體現的特有內涵與思想(即意境或境界)的精神專屬,這就是中國繪畫精神。中國繪畫精神,實質上就是一種「道法自然」、一種「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一種「中庸之質」、一種「理想的佛性」、一種「文學詩性」、一種「藝術自覺觀」、一種「人性解放」、一種「觀念脫俗」、一種「神性的伸張」、一種「美的序關系」等,反映中國文化內涵與形式的繪畫藝術的高度和諧統一,就是說中國繪畫精神不僅僅是體現繪畫形態的藝術構成問題,最重要的是體現一個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國民文化與觀念和藝術真質主流等的理性思想內核,以及反映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審美創造能力,和整體性藝術再生能動性的認同與生存的擴展和變革的能力等等。
② 什麼是雅文化什麼是俗文化
雅文化是在人類活動以及勞動過程中,產生的以「高雅、典雅、幽雅、儒雅」為顯著特點的文化。
俗文化是通俗、大眾化的文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
③ 俗文化和雅文化,他們之間有什麼差別
我們經常會聽到俗和雅這個詞,經常看到不同的事情,有俗和雅不同的評判標准。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知道什麼是俗,什麼是雅,但是你讓我們說,我們卻說不出來。尤其是俗文化和雅文化,他們並不是遙遙不可相觸及的,他們的關系根據其他來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雅文化可以有俗的表現形式,俗文化也可以優雅的精髓。這兩者的差別大多就是表現形式和接觸圈層的不同。
俗文化和雅文化都是我國文化的一部分,它們對於我們每個人的作用是一樣的,雅文化不一定是陽春白雪,俗文化也不是下里巴人,它們都是各有所長,各自的相互補充,中國傳統文化,不同地區的人們,不同階層的人們都能夠享受同一種,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我們要向前看,繼續前進,將中國傳統文化繼續的普及,去進入到更多人的家中。
④ 如何看待文化中的雅與俗
文化」一詞,是當今社會中著重強調的,也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水平和審美水平息息相關的一個現代化詞語。文化,既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也可以用時尚前衛來感嘆;既可以有雅俗之分,也可以有大眾精英之別。總之,「文化」是一個可以不斷更新,包容性很強的詞語。在「文化」意義的多元發展中,雅文化與俗文化不再作為互相對立的兩種概念而出現,相反,「雅與俗」越來越以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呈現在我們的思想中。
雅文化是通過時問,歷史的沉澱而日益形成的,是文化長期積累和發展的結果,是精神活動的深層境界,它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俗文化是隨著改革開放而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文化產業.而雅俗之間又是可以相互轉化,並能做到雅俗共賞的.
一、關於雅文化
雅文化,即高雅、優雅的文化。它意在強調一種韻味和內在,是通過時間、歷史的沉澱而日益形成的。雅文化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是文化長期積累和發展的結果,是精神活動的深層境界,是藝術家創造精神和創造激情的高度凝煉和結晶。雅文化又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也有其不同的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在古代,「雅」即「正」的意思,《詩經》中分為大雅和小雅;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朱熹在《詩集傳》中寫到:「雅者,正也,正樂之歌也。」古人視「雅」為正統地位,認為一切音樂文學的其他要素都要以雅為中心,隨雅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現代社會中,雅文化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即指那些具有實驗性、示範性、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精品,包括表現重大題材具有較高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文藝創作以及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影片、著作等。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雅文化都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內涵帶領著文化產業的發展與進步,它是社會中文化發展的風向標,是文化進步的領頭軍,是文化更迭的新鮮血液。
二、關於俗文化
俗文化又稱通俗文化、大眾文化,與雅文化相對,是隨著改革開放而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文化產業。在古代也有俗文化的最初形態,如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學史上出現的民間文學、市民文學、大眾文學、鄉土文學以及具有通俗形式的戲曲、小說、詩歌、音樂、舞蹈等。它們植根於中國的土壤,帶有中國傳統的人文色彩,經過長期的歷史因襲,形成了獨有的文化傳統,具有適應廣大群眾對文化需求的大眾化特點。而在古代,俗文化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不允許出現在正式的場合中。改革開放以來,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下,通俗小說、通俗音樂、通俗舞蹈、大眾電視電影戲劇等匯為一體,很快成為全國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現在的俗文化,包括通俗讀物、流行音樂(歌曲)、通俗影視作品、大眾戲劇等等。俗文化越來越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三、雅俗之間的關系
雅文化與俗文化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之所以有雅俗之分,是由人們對它的定義來決定的,隨著時間的沉澱,雅俗之間的界限也就越來越明顯了。在古代,我們認為詩是處於正統地位的文化,是雅文化的代表者。而詞,雖然也有著和詩一樣的成就,但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粗俗的民間藝術,不登大雅之堂,以至於宋朝的晏殊在當上宰相之後,對於他以前所做的詞都不承認是自己寫的。在當時地位相差懸殊的兩種不同的文化載體,在現代看來基本已經趨同了。詞,已經作為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化形式在文化長廊中熠熠發光。又如:《紅樓夢》、「三言二拍」、《金瓶梅》等,在當時被列為禁書,認為是淫穢讀物,不符合當時社會精神發展的需要,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發現了其歷史和審美意義,隨著不斷的推敲和研究,它們終成為雅文化中「由俗變雅」的典例。
⑤ "談談中國的雅文化和俗文化."
籠統的說,雅文化就是文人文化,包括詩詞歌賦;而俗文化就是民間文化,包括民謠俚語。
"雅"與"俗"是相對而言的,實際上,消遣娛樂沒有絕對的雅俗之分.那些雅的娛樂項目,如琴棋書畫,常常被附庸風雅的俗人庸俗化.而那些所謂"俗"的娛樂項目,也常被清風高古的文人墨士賦予無限風雅.
琴——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士林聚首,撫琴吟詠,相互唱和,是不同於凡夫俗子庸俗應酬的高雅精神享受.
士人獨居,讀書作詩疲倦之時,撫琴靜養,可以調節身心疲倦.
所以琴是一種高貴的身份,學識,氣質,品味的象徵.
棋
棋.指圍棋,古代稱為"弈".歷代名士多樂"棋"不疲,不少文人筆下都記載了玄機莫測,雅趣盎然的弈棋場面.
杜甫的詠棋詩最多,有"楚江巫峽半雲雨,清簟疏簾看弈棋"的名句,將山,水與弈棋融繪成畫;而"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的詩句,則記述了他與妻子畫紙為棋盤,對弈娛樂,讓小兒彎針為鉤,去池邊釣魚的家庭生活的無限樂趣.
白居易常以詩酒琴棋為四友,"興發飲數杯,悶來棋一局".他棋癮很大,常"圍棋賭酒到天明".
圍棋的無窮樂趣恐怕是凡夫俗子所無法知道的.
書法——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書.指書法,包括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歷代專攻書法,卓然成家而名重千古著不乏其人,如王羲之.但更普遍的是許多讀書人常以書法自娛自樂,陶冶性情.他們有的多方搜羅名家名作,觀賞把玩,凝視字里行間所體現的節奏和韻律,觸摸作者的情感脈搏並發出共鳴.有的人乾脆工筆描繪,在恬靜和淡泊中得以鬆弛.這正如昔日蘇東坡所言:"名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
畫
中國畫分為人物,山水,花鳥等類別.中國畫重想像求神似,無論潑墨寫意還是鑒賞品玩,都要求具有神韻,含蓄,象徵,意境的個人審美品格,這是畫的大雅之所在,也是詩,書,畫往往渾為一體的根本原因.
中國歷史上產生了不少詩,文,書,畫方面的全才.如唐代王維,既是大詩人,又工書法,還精繪畫.蘇軾對此評論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認為詩,書,畫皆是士人心跡的自然流露,"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
對士人來說,家存幾幅名畫,閑來番卷觀賞,領略大自然的秀美,參悟人世間的哲理,清心名志.而文人交友,互贈墨畫,絕無銅臭之氣,卻倍感淡潔如水,風雅之性,與聲色犬馬判若宵壤.
由於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個體情趣的差異,雅文化還包括歌舞,養花,品茗,收藏等.總體上看,雅文化以娛樂和修性為主要功能,在內容和形式上帶有"雅"的印記.
下里巴人同玩"俗"
在雅的世界之外,還有一種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成長起來的野俗而生動的市民文化,即"俗"文化.俗文化主要體現在平民百姓對酒,玩鳥斗蟲,賭博游藝等的偏愛.勞動之餘,他們以此調節生活,尋找娛樂.
飲酒
飲酒.原是一種雅俗共享的娛樂,後更為俗化.飲酒的形式分聚飲和獨酌兩種.聚飲的樂趣在於幾位性格相似,感情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一人有愁,壺酒相助,大家分憂;一人高興,舉杯相慶,眾人快活.聚飲中最熱鬧的是民間遇喜事,逢節日喝喜酒.日常生活中,聚飲有數,獨酌則是易得.單影隻身時,自酌慢斟,讓人世間的憂患和不平在酒中化為烏有.
玩麻將
玩麻將.古代叫博弈戲,後來演變成葉子戲,馬吊牌和紙牌,清末發展成正宗的麻將.因為麻將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和益智性,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流行廣,影響大,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最盛行的娛樂形式之一.清朝有書記載:"上自公卿大夫,下到編氓徒隸,以及秀房閨閣之類無不好賭.以為休閑之具,日夜不休."連一向以嚴刑峻法著稱的雍正皇帝對此也很認可,認為這是一種消遣,是"適趣之戲具",適當加點"彩頭",可以增加一點競爭性,提高趣味.但是,麻將又是一柄雙刃劍,很容易以麻代賭,賭博成癮,玩物喪志.
除此以外,傳統俗文化還包括雜技,魔術,訓獸表演,口技,相聲,木偶戲,套圈打彈,武術,盪鞦韆等等,形式多樣.俗文化以消遣和娛樂為主要功能,在形式和內容上均帶有明顯的"俗"的印記.然而正是這種來自於廣大民眾的"俗",才使其比雅文化更有鮮活力.
總結
雅文化代表以士大夫為主體的統治階級的趣味,只佔統治階級的上層文化,俗文化代表以農民為主體的被統治階級的愛好,屬於文化的下層.雅文化經過歷代相傳精心琢磨日益精巧細致並衍化為兩個分支:一方面衍化為一整套的社會制度和煩瑣的風俗,禮儀,一方面流變為琴棋書畫的藝術門類.俗文化由於受到壓抑,一直得不到充分的發展,而且受上層文化的影響較深,呈現出很粗糙的狀態.
其實,大眾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礎,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偉大的根源.沒有了普通大眾的世俗的生活,人類文化就將失去生命的源泉.
⑥ 請談一談對中國古代雅文化和俗文化的認識
因為其他三個國家沒有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這樣自己本身不強大就會被別的國家侵略,在侵略過後文化就會被其他地區同化,因而無法保留自身的文化.而中國雖然有分裂,但是統一的時間佔大多數,所以從整體來說她還是有強大的統治力量的在.元清這兩時期是外族統治中國,但他們是被中原同化而不是通化中原,就因為有中央集權的作用使得中國的文化保留下來了.
我個人認為是:文化入侵,外來的文明接替了當地文明,使本地文明斷了!但是十分肯定說除中國外其他3國文明消失了那是不對的.首先印度,埃及兩國的國號還在,另外他們的文明也還有遺留,比如說埃及的金字塔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等等.雖然古巴比倫滅亡了,但現在人能夠考究他,知道他,說明他們還有一種文明繼續在流世!
中國的文化不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文化包容性 。因為中國有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提倡仁義、和諧、具有廣泛的包容性,所以歷史上滿族、蒙古族的入侵,都不能改變中國的思想和文化,反而被中原文化同化了(表現在語言、文字、姓氏、習俗等,這點不用多講了)。其實是因為中國有儒家的思想(被現在的外國歷史學家認識最強的封建學說,並且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統治思想,其中的凝聚力能統治龐大的國家及維護國家的統一)除儒家的思想外,道家的思想亦非常重要。對普通百姓灌輸了對自然、神怪的恐懼心理,令到國家易於容易(以古代中國的面積、人口比例來計算,起義、謀反、奪權的次數屬於低發的國家)。只有埃及的是真的不復存在了.其他的三個還是實實在在的存著.古巴比倫的文化為後來的亞述的所繼承,而亞述的文明又為波斯文明所繼承,同時腓尼基文化也是在古巴比化和亞述的文明上發展出來的.而且腓尼基人根據古巴比倫的文字,發明了腓尼基字母.現在的希臘字母和羅馬字母都從腓尼基字母發展而來的.而且現存的阿拉伯文明就是對以住中東地區存在過的文明的繼承.現在的埃及與古代的埃及並沒有直接的聯系.現在埃及屬於阿拉伯文明,所以現在的埃及與古巴比倫—亞述更深一些。古代埃及人並不是白種人。而現在的埃及人是阿拉伯人,是白種人。
這兩個思想,會因入侵者滅亡中國而加強,反而使用中國的文化,吞並入侵者原有的文化。導致中國文化不斷生生不息。
下面引用上個世紀70年代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的著名結論:「世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國都消亡了,惟有中國源遠流傳至今,這是什麼凝聚力?這是儒家(忠孝仁義)教育的結果。否則,早也七零八落,不知變成多少個小國家了,中國就是第二個印第安,歐洲人的版圖」。他還推出了最精闢的預言:世界未來的文明時代就是儒家思想的文明時代,因為儒家忠孝仁義的文明,就是人類最本性的文明。
我覺得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秦始皇他統一中國,建立了強大的中央政權,而且統一了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後來的統治者都是在重復他的做法。另一個人是孔子,他的儒家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包容性,中華文明的存在是一個不斷和周邊文明融合的過程。古巴比倫和古埃及都先後被別的文明所滅,最後成了阿拉伯人的天下。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也是兩回事,佛教發展到今天已發生巨大的變化,真正原始的佛教恐怕已找不到,現在是印度教和婆羅門什麼的。印度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也是最富裕最強盛的王朝莫卧兒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成吉思汗二兒子的後人)著名的泰姬陵就是那時建的,後來被英國人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