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明
關於文明我們先看看網路的解釋:
」文明,是歷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精神財富、發明創造。智慧生物為更好地認識世界而團結協作,就構成了文明的物質基礎。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餘由智慧生物創造出的各種現象只是文明的附屬品。
文明包含三要素:哲學——人類思想的薈萃;宗教——人類心靈的寄託;藝術——人類對萬物之美的詮釋。「
這個基本釋義的價值在於指出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餘由智慧生物創造出的各種現象只是文明的附屬品。至於文明的三要素,不論出處在哪裡,都一點也禁不起推敲。
文化或文明的定義,無法從歷史的詞語演變中追尋,無法從現世的紛紛萬象中找到,它是抽象的概念,只能由抽象的概念來定義。
不同時代或許會有不同的定義,而當今時代,對於文明或文化的定義,存在著相對的最終定義。
文明來源於智慧;沒有智慧就沒有文明。
所以,文明只依賴於一個重要因素:人類智慧的第一次成熟並在社會上彰顯出來。
文明只依賴於一個重要因素:人類智慧的第一次成熟並在社會上彰顯出來。
說彰顯出來來,是因為所有個人智慧都是在人類群體智慧的基礎上形成的結晶,是個人成就,更是人類社會群體智慧的努力表達。沒有人類社會群體智慧的根基和滋潤,不會存在個人智慧的突破。
什麼是人類智慧的第一次成熟?就是有一個或一批徹底的覺悟的人,這些人通過行動或文字徹底的彰顯了智慧的這一高度並巨大的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發展歷程。
這在較早的文明中,現代人易於看到的東方中國有老子、莊子、孔子、墨子等為代表的諸子百家智慧,印度有佛陀及其它僧團為代表的佛學智慧,西方有普羅塔戈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傳承的哲學智慧,這是顯而易見可考可證的;另外在其它的古老文明中,可能也有這樣的一群人,限於本人知識面,肯定也有,但已經不能列舉了。
我舉這一時空現象,是因為有很多直接流傳下來的東西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這種智慧的突破都具有群體性和傳承性,具有群體性是只有社會上最高的思想認識水平群體性的達到足夠的高度,才會有破繭化蝶的第一隻蝶出世,而只要有了這第一隻蝴蝶,就極大的可能將這種突破性的智慧傳遞下去。即是傳不下去,也會成為這一社會群體的精神指引和後世代其它人突破的種子。
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在東西方文明中還有一個早期的爆發,在更早的遠古,還有三皇五帝時代的文明,還有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巴比倫文明等,但因為年代久遠,所留置存的記錄不多,但毫無疑問,這是在近似時空上人類產生以來真正的第一次智慧爆發。而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文明印記,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在這以前,談不上文明。
只有這種突破和成熟才能使人類真正與其它生物區別開來,也只有這種突破,才能使人類能夠稱為人類。只有在這種突破之後,人類社會才能留下足夠巨大的文明碎片傳承至今天。
所以,文明的版圖,最遠也不會離這種突破太遠。
基於此,對於文明我們可以定義如下:
【什麼是文明】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區別於動物界、植物界等其它非智慧生命體的精神產物,依附於客觀世界的雕刻、文字、圖畫、音像等客觀實在上展現出來。因為文明是指向人類的文明,所以是人類所區別於其它物界的產物;因為客觀物品只是精神的表達載體,所以是精神的產物。
因此,文明包括文明本身和文明的載體兩個大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是指所有智慧的產物本身的內涵,包括所有物質文明所反映出來的文明信息。
物質文明是指所有承載精神文明的本體,包括所有文明的碎片,無論是一片貝殼還是一塊石頭。
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但同時精神文明是物質文明的升華。精神文明源於物質文明而高於物質文明,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載體。
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不是看物質文明的水平,而是看物質文明所代表的精神文明的水平。
第二章 文明的核心是什麼?文明的靈魂是什麼?
無論在哪個文明的經典中,我們翻來翻去,其實都只有一個字:愛。
真正的愛,無論是愛自已、愛親人、愛身邊的人、愛同族的人、愛一國的人、愛同族的人,愛全部人類,都是真愛。如果所有人類都是我們自己靈魂的一部分,你能用愛來和每一縷靈魂共鳴嗎?不是這樣嗎?
一切智慧,從愛中彰顯;一切文明,因愛而存在。
第三章 什麼是文化?
如果有年輕學生問我如何重新推進中國文脈,我的回答是:首先領略兩種偉大——古代的偉大和國際的偉大,然後重建自己的人格,創造未來。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Gustar Jung,1875—1961)說:「一切文化都沉澱為人格。文化是一種時間的「積累」,但也有責任通過「引導」而移風易俗。在這個動態過程中,漸漸積淀成一種「集體人格」。
中華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以上引自余秋雨《何謂文化》
余先在這本書里給出了一個鮮明的文化定義: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這是文化的使命!並提出了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亦即文化要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充滿愛和善良的集體人格!這也是中國文化的終極使命!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位令人尊敬龍應台女士眼中的文化:
文化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有行為的基因
文化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有行為的基因
文化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有行為的基因
在同一時空下,我們說起文化,一定還會想對文化的許多符號,比如書籍、字畫、音樂;比如各種民風民俗、比如各種地域性的口味、觀念、物品偏好等。
文化是人類產生過程中和人類產生以後在日常活動中所展現出來的所有行為態征和內在精神,並通過各種載體表達出來。
【文化的內涵】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精神意識創造型態和產品,包括一切人類精神意識形式下的創造物,無論是教育、科學、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知識體系或書本,或者流傳於各個村莊、城鎮、國家、民族、世界的習俗、群體偏好等等。
這就是各種形式的書本、觀念、習俗等相關的文化中文化的意思。
狹義的文化指一個人的道德、知識的綜合素質水平。
有文化就是說一個人具有偉岸的德行、高尚的情操、和超脫的境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個人有沒有文化的中「文化」的意思。
第四章 文化與文明的區別在哪裡?
當下的文化與當下的文明是一致的,而當下文化如果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存下來,就真正從文化變成為文明的一部分。
文化來源過往的傳統,卻只屬於當下;文明透通古今,古代流傳下來的是文化的遺跡,今天人們創造的是文明的未來。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在創造文明的未來!
Ⅱ 《目送》全文
龍應台:目送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里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丫因為負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發。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里,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象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准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象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里。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象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里,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盪盪的街,只立著一隻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台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准備回去,明明啟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裡,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台北上班。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著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發,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2)龍應台文化是什麼全文擴展閱讀:
《目送》是作家龍應台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龍應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龍應台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
從牽著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母親如帶著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台娓娓道來。
2004年,龍應台父親的逝世,讓她體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歲的她,從未經歷過任何至親的死亡。「這與她台灣『外省人』的身份有關。」作為從大陸到台灣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時候的龍應台沒有其他家族親人,因為這一背景,她對許多「人生基礎課程」的學習有著嚴重的時間上的延遲。
「如果我在原來的家族,可能十歲就遇到祖父過世、十三歲祖母過世,還會有叔公之類親戚的人際變化。等他到了五十歲,才上別人十幾歲就上過的人生課程,我的父親過世,第一次上課就是這重大人生事件。」這時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台說,有了對生死的經歷之後,開始覺得大部分社會議題其實都只是枝微末節。不過,她說「評論與文學,兩者都是我」,而無論筆下書寫的是什麼,都總有一個核心,那便是對人最深的關切。「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可以附著依託,一切都必須是自我承擔和接受。於是在感悟與悲痛間寫下了散文集《目送》。
參考資料:網路:目送
Ⅲ 人生詰問讀後感350
讀龍應台《文化是什麼》有感 一直來人們把老師稱為人類文化的傳承者,但對於「文化是什麼?」這樣的題目,雖有思考,終究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回答。看了龍應台的文章《文化是什麼》,終於找到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了。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日子怎麼過,就是文化。」「文化不過是代代積累沉澱的習慣和信念,滲透在生活的實踐中。」 但是,長期以來的教育過程,我相信大多數老師側重的是教學工作,學校、社會評價我們的標准也是教學實績,慢慢地,老師辜負了「人類文化傳承者」的稱號。近年「教書育人」「人文主義」的思想再次興盛,個體、學生越來越被重視,人的發展成為教育的終極目標,我想老師終於回到原來的職責上來了。 作為一位教師,在傳承文化,教育學生的同時,毫無疑問首先應該建設自己師德、文化品位,從
Ⅳ 龍應台 我為什麼要你去讀書是什麼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出自:《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是當代作家龍應台和其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在信中龍應台和兒子交流內容很廣泛,有音樂、電影、民主、權利、德國教育制度、東西方文化碰撞等,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則「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親愛的安德烈》共收錄36封書信,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記錄了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沖突的努力,也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個清晰而生動的範例。
Ⅳ 余秋雨對文化的四句話是什麼
應該是梁曉聲說的,「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1、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
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文憑,和有沒有文化,有時完全是兩碼事。
龍應台對文化的詮釋
文化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Ⅵ 小小年紀英語就這么好,這就是土豪和富豪的區別吧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富豪和土豪這兩個概念。從表面看,二者都與財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沒有了財富,那麼,一個人就不再是富豪或者是土豪了。
二者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在生活中,富豪或稱富翁,是指一些非常富有的人。而土豪有一定的貶損意義,他們可能很有錢而且很喜歡炫耀。
文化,以文化人。從文化角度看,土豪和富豪的不同在於有沒有深切的人文情懷,可以說,富豪是財富與文化的統一體。借用台灣作家龍應台的文章《什麼是文化》,富豪和土豪的區別是:二者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體會《什麼是文化》,我們能夠理解究竟什麼是「文化」,怎樣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也能夠明白除了財富,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以下摘自龍應台的《文化是什麼》。
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長了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推人?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麼自賣菜小販接過找來的零錢?他,獨處時如何與自己相處?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
Ⅶ 梁曉聲 文化四句話出自哪裡
這四句話是梁曉聲在紹興文理學院講課的時候講到的。「文化」可用四句話表達:
1、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這四句話的解析:
1、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修養,可分為兩大主要內容。一是知識素養,體現在一個人的智商上;二是人文素養,體現在一個人的情商上。所以,修養是通過後天的學習與修為而獲得提升,從而達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知行合一的境界。
2、無需他人提醒的自覺
自覺,指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人與動物的差別在於有兩個生命:一是肉體的生命;二是文化的生命。抽去「文化」這根筋,人不過是普通動物,人貴在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自由,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約束。主張的自由是一種無害於社會他人的自由,是以善和公正為前提的,我們應當意識到自由不僅意味著想要從束縛中解放出來的慾望,還意味著擔負尊重他人存在價值的責任,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內、運用合理的手段,所實現的才是真正的自由。
4、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國學經典《三字經》的第一段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你善待別人,別人就會善待你。心中充滿善良,才能溫暖身邊的人。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就是要樂於助人、與人為善,團結領導、團結同事,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工作氛圍,構造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
(7)龍應台文化是什麼全文擴展閱讀: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於哈爾濱市,祖籍山東榮成市泊於鎮溫泉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創作出版過大量有影響的小說、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中國現當代以知青文學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勞動。1977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編劇,1988年調至中國兒童電影制廠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2002年開始任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
賞析如下:
在《目送》中,龍應台明顯地將筆觸伸向了「人」的內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說著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她娓娓述說,述說著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說著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這或許就是龍應台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溫情的語言,如一劑醒腦益智的良葯,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脫和自省。
內容介紹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龍應台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
從牽著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母親如帶著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台娓娓道來。
Ⅸ 龍應台名字是什麼意思
其父姓龍(龍槐生),母親姓應(應美君),她生於台灣,因此取名「龍應台」。
龍應台1974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國求學,後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1988年遷居德國,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歐洲》。 1998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盪的世界》、《故鄉異鄉》在上海相繼發行。
(9)龍應台文化是什麼全文擴展閱讀
1998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盪的世界》、《故鄉異鄉》分別在上海、汕頭、陝西出版,再次在大陸文壇和書市被稱為「龍卷風」。
1999年,應台北市長馬英九邀請,龍應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期間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
1999-2003年,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親自前往德國法蘭克福,龍應台受邀出任台北市的文化局局長,為期四年,龍遂從德返台,任期內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
2003年8月,赴香港,第一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其後任香港大學訪問教授。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的客座教授,香港大學擔任傑出人文學者(香港大學第一位終身教授)、新竹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此外,龍也積極參與到關於香港公眾議題的辯論中。在政制改革、文化保育和國際交流等話題上,都不乏龍的聲音,其專門討論香港問題的《龍應台的香港筆記》,在香港與新加坡的暢銷榜上停留長達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