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遺產如何鑒別

文化遺產如何鑒別

發布時間:2022-12-19 17:26:26

1. 怎麼區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一般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是具體存在的實物,突出的重點也是物品本身的歷史和價值,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並不是以實物存在的,以現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來說,民間文學,主要是詩歌和民間傳說,並不存在實物,只不過這些詩歌和故事是以書本等作為承載。再如傳統音樂,戲劇等等,這些都是非實物存在的,還有一些比如傳統工藝和美術中的一些作品,這些作品本身可以說並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只是載體,也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部分。
傳統工藝自然指的是製作這些作品的手藝,突出的是工藝,傳統美術比如剪紙,剪紙是載體,剪紙本身的藝術價值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主題。

還有一點很好區分的就是:物質文化遺產,一般都是古時遺留下來的,現代人製造出來的自然不能算是。
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從古代一脈相承繼承下來的非實物存在的,但是可以通過現代人的手藝或者種種方式,讓某些古代就存在的東西重現,比如瓷器,如果說某地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瓷器,那麼這就是文物,就屬於物質文化遺產,但是,有人通過研究這些瓷器的製作工藝,重新製作了同樣的瓷器,那麼這門製作工藝就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說的比較通俗點,希望便於你理解。望採納

2. 世界文化遺產是如何評出來

【世界遺產的標准】
兩個前提:①真實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護管理(由相關管理機構,制定法律規章還有經費)
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混合體和文化景觀。世界遺產具有明確的定義和供會員國提名及遺產委員會審批遵循的標准。
1.文化遺產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
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其標准有:
(1)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2)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問。
(3)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4)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
(5)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
(6)與具有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和實質的聯系(委員會認為,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或該項標准與其他標准一起作用時,此款才能成為列入《名錄》的理由)。
2.自然遺產
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規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境區。
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其標准有:
(1)構成代表地球現代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
(2)構成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
(3)獨特、稀少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
(4)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
3.文化景觀的類型:
(1)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
(2)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兩種次類別:一是殘遺物(化石)景觀,代表一種過去某段時間已經完結的進化過程,不管是突發的或是漸進的。它們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價值,就在於顯著特點依然體現在實物上。二是持續性景觀,它在當地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
【文化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屬於下列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文化遺產:
1、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
2、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
3、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世界文化遺產的具體評定標准共有六個,符合其中任意一條(除了第六條不能單獨存在)就可以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A.代表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例如金字塔,長城。
B.在一定時期內或在世界某一個文化區域內產生過重大影響——例如:凡爾賽宮(歐洲建立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布局和規格影響歐洲兩三個世紀)
C.一種文化的特殊證明,例伊朗的波斯波力斯宮 是波斯帝國時期留下的,壁上的雕刻反映了波斯當時的情況,各國進貢情況,是文化證明。復活節島,只遺留了巨大的石雕像,其他古物沒有留下,只有靠石雕像來研究當時的歷史。
D.一個歷史時期的典範。區別於第二條,典範是指更多方面的影響,例如梵蒂岡,影響6~7世紀,所有東西都是精華。
E.難於保存的突出例證,例如印第安人保留區。
F.與某些重大事件或先行傳統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著直接和實質的聯系。此條款不能單獨成立。例如耶路撒冷、自由女神像
【自然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給自然遺產的定義是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1、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2、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
3、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准並獲得批准:
1、構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
2、構成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 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
3、獨特、稀有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
4、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
【文化景觀及其他】
文化景觀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時提出並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
這樣一來,世界遺產即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混合體(即雙重遺產,我國的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屬此)和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代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所表述的「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一般來說,文化景觀有以下類型:
1、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
2、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兩種類別:一是殘遺物(或化石)景觀,代表一種過去某段時間已經完結的進化過程,不管是突發的或是漸進的。它們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價值,還在於顯著特點依然體現在實物上。二是持續性景觀,它在當今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
3、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 此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跡遺址、自然景觀一旦受到某種嚴重威脅,經過世界遺產委員會調查和審議,可列入《處於危險之中的世界遺產名錄》,以待採取緊急搶救措施。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遺產,是相對於有形遺產,即可傳承的物質遺產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
2003年10月通過的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應涵蓋五個方面的項目: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公約》並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中的非物質性的涵義,是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質生產相對而言的,是指以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為目的的精神生產這層涵義上的非物質性。所謂非物質性,並不是與物質絕緣,而是指其偏重於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精神領域的創造活動及其結晶。
目前,我國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需先入國家級名錄。

如果想要進世界的行列,那得先要申請做到被評為中國的,然後推薦出去作為世界的文化遺產。(請問lZ所說的小毛毛是指?)然後,到了國際的層面上就要考慮兩條,一條就是獨一無二,另一條就是像開平帶有西方一定特色的,是比較容易被中國以外的人所接受的。要是申報成功了,雖然它的價值會被世人承認,成為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但同時也就制約了當地的開發,比如興修水利,開礦等等,它又從保護文化遺產的角度考慮,所以要成功也很有難度~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中華民族的這個黃帝陵,我是非常地贊成它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以前我們失去了一個端午節讓人覺得很憤懣。其實也從這件事裡面可以感覺一絲悲涼。首先是關注世遺的人也不是太多(從13億的人口數量來講),很少有人會用反問的語氣問「為什麼它沒有列入世遺」。其次,是國人的態度,國人對待文化遺產這件事的態度大多是由憤慨到失望最後淡然。(中學的歷史書上中國的人的劣根 "妥協" )不過,現在黃帝陵祭典儀式已成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相信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不斷的宣傳下,這么好的文化遺產在世界上也一定能有一席之地的身份。

3. 如何區分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一,根據是否有具體的實物形式來劃分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顧名思義,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有實際物品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沒有特定實質形式的文化遺產。

最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我國文化的瑰寶,都需要我們好好的保護,將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繼續傳承給未來的小孩兒們。

4. 如何區分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很簡單,就是看有沒有實質的物質存在。物質文化遺產是指“有形”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的。例如長城這種實實在在存在的建築,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又代表著我國古代文明的一種含有深刻文化意義的東西,他就是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物質文化遺產卻不同,隨著時間的流逝,沒有東西能夠永存,世間的一切都將消融在時間的流逝之中。當萬年、十萬年、萬萬年之後,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音頻、視頻資料很有可能還在,但是例如長城之類的實實在在的建築,則肯定會消失。綜合而言,人們要盡一切可能去保護我們的文化,不要讓它成為真正的“遺產”。

5.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本的區別是什麼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本的區別是:

1、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於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

2、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

3、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群)和人類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

物質文化遺產(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又稱「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5)文化遺產如何鑒別擴展閱讀:

根據1972年11月,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指出,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群)和人類文化遺址。

至2013年6月,中國已有45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被批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項世界文化遺產,使我國世界遺產增加至45處,位於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僅次於擁有48個世界遺產的義大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參考資料: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網路-物質文化遺產

6. 如何劃分文化遺產,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

一、文化遺產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文化遺產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

二、物質文化遺產

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二條本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6)文化遺產如何鑒別擴展閱讀

為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范化,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制定「國家 + 省 + 市 + 縣」共4級保護體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關部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按照國家文化部規劃建立的「國家+省+市+縣」共四級保護體系,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逐步向市/縣擴展。

國家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省級: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3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級:揚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徐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天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334個市級非遺名錄;

縣級:高邑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德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衡南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2853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閱讀全文

與文化遺產如何鑒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