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解釋東西方文化背景差異

如何解釋東西方文化背景差異

發布時間:2022-12-20 04:38:54

❶ 談談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 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徵。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 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的文化差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直接反映著文化的差異。因此, 教師應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這有助於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質量。下面例舉一些供大家參考使用。一、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1. 個人榮譽感與謙虛謹慎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 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後的狂喜。相反, 中國文化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 而是提倡謙虛,反對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 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No, I don』tthink so. It』s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這種謙虛, 在西方人看來, 不僅否定了自己, 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2. 自我中心與無私奉獻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 主要表現在:(1) 自己為自己負責。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因此, 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斗, 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 不習慣關心他人, 幫助他人, 不過問他人的事情。(3) 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 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中國人的行為准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在中國, 主動關心別人, 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 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願主動關心, 而這在西方會被視為「多管閑事」。3. 創新精神與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勵人們開拓創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過的、傑出超凡的事業。而傳統的中國文化則要求人們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 中國人善於預見未來的危險性, 更願意維持現狀, 保持和諧。4. 個性自由與團結協作西方人十分珍視個人自由, 喜歡隨心所欲, 獨往獨行,不願受限制。中國文化則更多地強調集體主義, 主張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主張同甘共苦, 團結合作, 步調一致。二、社會關系的差別1. 平等意識與等級觀念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 無論貧富, 人人都會尊重自己, 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權利。同時,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國, 很少有人以自己顯赫的家庭背景為榮, 也很少有人以自己貧寒出身為恥。因為他們都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 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國一句流行的諺語所言: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當總統。」( If working hard,even a cowboy can be a president.)新中國雖已成立了五十多年, 但傳統的等級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仍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著絕對的權威, 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2. 核心家庭與四世同堂美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簡單: 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稱之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結婚, 就得搬出去住, 經濟上也必須獨立。父母不再有義務資助子女。這種做法給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並培養其獨立生活的能力, 但同時也疏遠了親屬之間的關系。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 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這樣的家庭中, 老人幫助照看小孩, 兒孫們長大後幫助扶養老人, 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 互相幫助, 密切了親情關系。然而, 這種生活方式不利於培養年青人的獨立能力。三、社會禮儀的差異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 「吃飯了嗎? 」「到哪兒去? 」「上班呀? 」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但你若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you going? 」他們則會認為, 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 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 通常招呼道: 「Hello! 」「Howdo you do! 」「Nice day, isn』tit? 」對於別人的贊揚, 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 並有一套謙虛之詞, 像「慚愧」「哪裡」「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 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掛在嘴邊, 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 看也不看( 生怕人家說貪心) 。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並連聲稱好。中國人殷勤好客, 一杯杯地斟酒, 一遍遍地上菜, 客人不吃不行, 不喝也不行, 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國人送客人時, 主人與客人常說: 「慢走! 」「小心點! 」「再見, 走好啊! 」「你們進去吧! 」「請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說: 「Bye-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next time ! 」「Good night! 」四、社會習俗的差異1. 對女性的態度美國婦女和中國婦女都有可能受到隱性的歧視。但美國婦女卻有幸能享受許多表面的尊重。尊重婦女的禮節在美國社會隨處可見: 男士為女士開門; 扶女士下車; 在馬路上, 男士走外側, 女士走內側, 以給女士提供保護; 女士進餐廳時, 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 餐桌前, 男士要為女士拉開椅子, 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後, 請她就坐。中國社會對女性的照顧和禮節似乎要少一些, 且有一些專家注意到: 漢字中帶「女」字旁的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貶義, 如「妖、奸、奴、嫉、妒」等。2. 對婚姻的態度西方人的婚姻觀與中國人的婚姻觀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他們認為, 婚姻純屬個人私事, 任何人不能幹涉。比如, 美國離婚比較普遍。一個人有權選擇和他/ 她最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 一旦發現現有的婚姻是一個錯誤, 他/ 她有權作第二次選擇。在他們看來, 強迫兩個不相愛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殘忍的。中國人的婚姻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這是因為中國人把婚姻當作人生的頭等大事, 每個人都謹慎對待, 認真選擇,一旦決定了, 就不會輕易改變。而且, 中國人一向把婚姻當作一個嚴肅的道德問題, 喜新厭舊被認為是極不道德的。五、生存環境方面語言的產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 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 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比喻花錢浪費,大手大腳, 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漢語是「揮金如土」。英語中有許多關於船和水的習語, 在漢語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對應習語, 如to rest on one』soars( 暫時歇一歇) ,to keep one』shead above water( 奮力圖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 「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 北溫帶,海洋性氣候, 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 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英國的夏季正是溫馨宜人的季節, 常與「可愛」「溫和」「美好」相連。莎士比亞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中把愛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sday? /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六、宗教信仰方面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很多人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 與此有關的語言很多, 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 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許多國家, 特別是在英美, 人們信奉基督教, 相關的有「God helps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幫助自助的人。) 「Go tohell.」( 下地獄吧! ) 這樣的詛咒。七、歷史典故方面英漢兩種語言中有大量的詞語是由歷史典故形成的。這些習語結構簡單, 意義深遠, 往往是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 如「東施效顰」「名落孫山」「葉公好龍」等。英語中Achilles』heel( 致命傷, 最大的弱點) , meet one』swaterloo ( 一敗塗地) , Penelope』sweb ( 永遠完不成的工作)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災難, 麻煩, 禍害的根源) 等。總之,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教學中, 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 也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 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 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❷ 想知道中西方文化背景差異

中西方文化差異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差異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體現在詞彙的含義方面:比如,Dog一詞,很多英語初學者聽到自己被別人稱為a lucky dog時,以為自己被稱為「狗」而感到很不舒服,因為在我們中國的文化中,「狗」總是不好的意思,有奴僕,低賤的追隨者之意,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勢」之說。其實在英語中,dog是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Love me, love my dog」,而a lucky dog和「狗」更沒有絲毫的聯系,很多外國朋友在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時,末了總忘不了加上他們的狗的名字,在他們的眼裡,狗相當於自己的家庭成員。他們對狗的呵護不亞於我們很多人對自己小孩的照顧。再如,在美國有這樣一個盡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 但是許多英語初學者由於不了解這句話的文化背景而對其含義不甚了了。其實,這原是一句拳擊術語,在拳擊比賽中拳擊手若被對方擊倒,裁判數到10還不能起來則被判輸。但在很多情況下不等裁判數到10,倒地的拳擊手便能爬起來再戰。因此,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當你被人擊倒,並不意味著輸了這場比賽。其寓意為:當你遇到挫折,並不一定喪失了成功的機會。

其次體現在隱私意識方面:隱私意識在英語中是Privacy, 指private business, private affairs 以及private concerns。這和西方的歷史淵源有關,在西方國家,原先典型的家庭都是獨門獨戶,住宅周圍有相當的空間,院子或是花園,而且,西方人崇尚的個體主義價值觀,「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是西方人生活信條。他們特別強調對個人私生活的保護和尊重,不允許對之進行刺探、干擾和侵犯。所以他們對於年齡、個人收入、財產狀況、婚姻狀況、宗教信仰、政治傾向以及個人所購商品的價格等都是視為自己的絕對隱私,特別是女士年齡,英語有句諺語「A women is as old as she admits」(女人的年齡由她自己說)。除非特別熟識,千萬不要打聽他們的隱私問題,否則會招來Keep your big nose out of our business(我們的事不要你管); Mind your own business(別管閑事);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這不關你的事)或者 Put not your hand between the bark and the tree(別管別人的家務事)的抗議和警告。而我們中國人長期以來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和集體主義價值觀念的熏陶,為了表示對別人的關心,常常會問及這些問題,對外國人也不例外,不經意就問出: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e dress? 等等這樣的問題來,侵犯了別人隱私(privacy),激起對方的反感。據說,一位英國教授應邀出席一次晚會,期間被一位中國人問到一年拿多少薪水時,感到十分尷尬,本想含糊其詞,又恐失禮,最後只得如實相告,回來後長嘆一聲「I had a most bizarre day」(我過了一個希奇古怪的日子)。

第三體現在交際語言和行為方面:例如,我們中國人接受禮物時一般不會當著送禮物人的面看禮物;而外國人往往會當面打開禮物,並高興地向人家連聲稱謝「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還有我們見面打招呼習慣於問:「你吃飯了嗎?」, 「去哪裡?」, 「干什麼去啊?」等。而英語國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情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如果我們問英美人「Have you eaten yet?」他們會認為我們是想請他吃飯, 如果問「Where are you going? 」他們會很不高興,很可能會說「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如果我們問「 Are you going to the film?」他們會認為這是明知顧問,感到很奇怪。再如,在中國的文化中,大人摸摸、拍拍、摟摟,甚至親親孩子,只是表示親近很愛撫。但在西方人的觀念中,這些舉動會被認為是無禮的,有時會引起對方強烈的反感和厭惡。親吻和擁抱是西方公開的常見禮節,而在中國,則是情侶間不公開的一種親密方式。

有學者把中國人與英語國家人士初交時談話的禁忌歸納為四個詞:I, WARM, where, meal。 I代表income;第二個詞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問」:不問對方收入,不問體重,不問年齡,不問宗教信仰,不問婚姻狀況,不問「去哪兒」,不問「吃了嗎」。

這里有資料
http://www.paper800.com/N114/9F0C90FF/

❸ 中西方文化差異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中西方禮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環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國的人民有著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標准體系和價值觀。

梁啟超在有名的《勸學篇》裡面講到:「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致身心,西學應世事。」在禮儀的表現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為、語言的面上。

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的,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西方文明它的歷史較短,而它的人民是從各個地方移民而來的,眾多不同民族和種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強。他們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義和獻身精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一、思維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辯理性分析實證,剖析整體再加以綜合;在西方哲人看來,只有思辯性的東西才是最真實、最完善、最美好的。 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不是通過歸納推理,演繹推導,而是基於事實。

二、價值取向: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中國人的價值觀,強調群體意識,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當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只有整個社會得到發展,個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3)如何解釋東西方文化背景差異擴展閱讀:

西方相對於東方文化起步比較晚,但在他們內部之間,比如:南歐和北歐,西歐和東歐,就是英國,德國內部也有著異處,然而體現著本質差異的無疑還是東西方文化間的差異。

而中國不是沒有民主,而是,它的「立體民主」與西方不一樣。何況,在朝廷之內,有諸如祖制與御史對皇權的實際約束,以及皇帝通常必須有臣子之奏摺方有機會批示以表達皇室「諭旨」之傳統慣例,這等於是現代政治學中的一種橫面之分權與牽制。

這種種形式上的差異,正好是由於文化與歷史背景不同所致。而其民主實質與精神,不應因形式有異而否定它的存在。

❹ 你如何看待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

我認為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並合理的,我們應該以包容的心態面對文化的差異。

在許多中國人能夠迅速的接受西方文化,反而對中國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有著不恰當的定義。但我們應該始終記得,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存在是因為歷史的潮流導致的,沒有對錯與高低之分,這是一種差異,而並非是一種差距。

❺ 關於中西文化差異及原因分析

論文關鍵詞:中西 文化 差異比較原因分析
論文摘要:中西文化差異一直是制約中國人與講英語國家的人進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對中西文化差異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際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造成誤解或陷入尷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異的表現及找出其深層次的原因,避免文化沖突顯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異和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和比較。

前言

近年來,文化差異研究正在引起專家學者以及普通語言文化 教育 者的普遍關注。這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和要求。文化差異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養人們對文化差異的積極理解的態度,是培養不同文化接觸時的適應能力和文化交際的技能。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走 出國 門或留在國內參與跨文化交際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需要學習、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時的實際技能。正是基於這一點,本文就中西文化差異的主要表現和產生差異的原因作簡單的論述和比較。

一、中西文化差異的表現

1、思維模式的異同
中國人喜歡站在生命的更高處思考問題,跳出現實,重視對生命的思考,在對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界之間,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的關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於 邏輯思維 或者 理性思維 ;中國人屬於 抽象思維 或者感性思維。而西方人更注重於從物質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證問題的本源。
2、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異同
中國人更看重集體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國家利益,主張控制自己的慾望,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往往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聯系在一起,富於愛國和獻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視個體利益,追求人權,崇尚自由,認為如果連個體利益都無法保障,更談何集體利益,正是這樣的思想認識,最終推動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
3、民主觀念的異同
中國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權貴的賞賜。所以我們的人民總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現為民謀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認為,政出於民,一切的政權只是人民授予,讓政府來行使的一種公權力。
4、科學觀的異同
中國人更相信先人的 經驗 和權威,相信古人甚至超過相信今人,迷信權威,缺乏創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視實踐和理論,富於探險精神,倡導理性思維。通過正規的學院式教育對科學成果進行普及和推廣,極大的促進了科學的發展,也最終建立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觀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強調個體本位,而中國人提倡群體本位。中西方道德觀的不同,使中西方的倫理體系和道德規范具有了不同的特點:西方重契約,中國重人倫;西方重理智,中國重人情;西方倫理重於競爭,中國則偏重於中庸、和諧;西方的倫理道德是以人性惡為出發點,強調個體的道德教育,中國儒家是從人性善的觀點出發,強調個體的道德修養。
6、法制觀念的異同
中國人主張用禮、道德來約束,通過先賢的教誨和學習提高自己的修養,講究克己復禮,導致了人格的缺陷,喪失了獨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認為人的原欲是不應該被壓制的,對於社會和個人的規范,主張用“法制”,通過制度,如三權分立的組織、政治機構來約束制約,道德則處於從屬的地位。
7、在為人處世方面的異同
中國人內斂、自省,喜歡“每日三省吾身”,為的是合於先王之道,把修養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導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創新和開拓進取精神。西方人更熱心於公益事業,把服務社會當成自己的職責。
二、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因

從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大區域。導致它們文化差異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歸納為三個方面:

1 、受經濟制度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經濟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人們比較安分保守。因為他們依靠一塊土地可以活一輩子,文化比較內向。而且中國的古代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屬於農業文明,“農業文明性格”造就了東方人注重倫理道德,求同求穩,以“和為貴,忍為高”為處世原則。
西方的古希臘文明,發源於愛琴海沿岸,屬於海洋文明,況且歐洲的農耕遠不像中國的農耕在古代社會那樣重要,所以歐洲人喜歡向外探索,文化比較外向。而且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很早就進入了工業經濟時代,“工業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較強的斗爭精神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識,以獨立、自由、平等為處世原則。
2 、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境使中國人的思維局限在本土之內,善於 總結 前人的經驗教訓,喜歡“以史為鏡”,而空間意識較弱。這種內向型思維導致了中國人求穩好靜的性格,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對未知事物缺乏興趣。
而西方國家大多數則處於開放的海洋型地理環境,工商業、航海業發達,自古希臘時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體,探索自然奧秘的傳統。同時,海洋環境的山風海嘯、動盪不安,也構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間拓展和武力征服的個性。

三、結 語

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是由於各自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審美心理的不同而產生的,是在社會的發展、歷史的沉澱中約定俗成的,是一種永久性的文化現象。我們應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居住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來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異,提高文化適應性,對於現代人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利於我們實現從感性到理性質的飛躍,排除東方思維負遷移的影響,進而使我們的跨文化交際更有效,更順暢。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2]鄧炎昌.語言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4]鄒廣文.人類文化的流變與整合[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❻ 如何理解中外文化差異

文化具有多樣性,不同的文化共同組成了世界文化繁華豐富的文化盛宴。中外文化差異來源於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有共性,也有沖突。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並且是唯一從古至今未斷代未消失的文化,中國文化深受歷史因素影響。崇尚和合中庸,良善謙信;天道自然;強調個人修養;愛家愛國等。華夏炎黃,一脈相承。
中外文化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要抱著正確的對待態度,對於本國文化,要繼承發展,傳承傳播;對於別國文化,要有一定了解,學習好的地方,不排斥,不盲從。
總之,文化差異是重要的,不倫中國文化,還是世界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部分,共同組成絢爛的世界文化。

❼ 如何正確認識對待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價值觀的表現形式.文化差異也就是價值觀的差異。

1、中美文化差異是一個存在,不管你認識到還是沒有認識到,都改變不了這個存在的事實。

2、當中美文化差異同處一個時空,必定會相互影響,或正面或負面,甚至產生沖突。

3、如果想達到和諧共處的目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相互了解,求同存異。

4 、求同存異的關鍵是避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對方。

(7)如何解釋東西方文化背景差異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民俗風情各異,涉及到: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禮儀規范、娛樂愛好、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世界文化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點。

文化的內容——體現了世界文化的豐富性

包括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價值觀、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

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①不同的國家飲食習慣、服飾、民俗民情、建築風格等各不相同;

②不同國家的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各不相同;

③世界宗教多種多樣。

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使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們可以共同分享相同的事物,造就了為所有人共享的國際文化,使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受到沖擊。在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受到沖擊的今天,保持自己的個性與特徵,凸現獨特的魅力。

是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進入21世紀後,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有利於促進文化的交流。

❽ 如何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摘要】由於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存環境、宗教信仰等不同, 導致了中西方語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從而出現了文化學習與交流的多種困擾因素。為克服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交際障礙,教師應了解和掌握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差異性。 【關鍵詞】文化差異; 文化教育語言是社會的產物, 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徵。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 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的文化差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直接反映著文化的差異。因此, 教師應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這有助於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質量。下面例舉一些供大家參考使用。一、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1. 個人榮譽感與謙虛謹慎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 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後的狂喜。相反, 中國文化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 而是提倡謙虛,反對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 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No, I don』tthink so. It』s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這種謙虛, 在西方人看來, 不僅否定了自己, 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2. 自我中心與無私奉獻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 主要表現在:(1) 自己為自己負責。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因此, 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斗, 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 不習慣關心他人, 幫助他人, 不過問他人的事情。(3) 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 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中國人的行為准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在中國, 主動關心別人, 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 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願主動關心, 而這在西方會被視為「多管閑事」。3. 創新精神與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勵人們開拓創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過的、傑出超凡的事業。而傳統的中國文化則要求人們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 中國人善於預見未來的危險性, 更願意維持現狀, 保持和諧。4. 個性自由與團結協作西方人十分珍視個人自由, 喜歡隨心所欲, 獨往獨行,不願受限制。中國文化則更多地強調集體主義, 主張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主張同甘共苦, 團結合作, 步調一致。二、社會關系的差別1. 平等意識與等級觀念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 無論貧富, 人人都會尊重自己, 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權利。同時,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國, 很少有人以自己顯赫的家庭背景為榮, 也很少有人以自己貧寒出身為恥。因為他們都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 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國一句流行的諺語所言: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當總統。」( If working hard,even a cowboy can be a president.)新中國雖已成立了五十多年, 但傳統的等級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仍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著絕對的權威, 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2. 核心家庭與四世同堂美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簡單: 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稱之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結婚, 就得搬出去住, 經濟上也必須獨立。父母不再有義務資助子女。這種做法給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並培養其獨立生活的能力, 但同時也疏遠了親屬之間的關系。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 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這樣的家庭中, 老人幫助照看小孩, 兒孫們長大後幫助扶養老人, 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 互相幫助, 密切了親情關系。然而, 這種生活方式不利於培養年青人的獨立能力。三、社會禮儀的差異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 「吃飯了嗎? 」「到哪兒去? 」「上班呀? 」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但你若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you going? 」他們則會認為, 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 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 通常招呼道: 「Hello! 」「Howdo you do! 」「Nice day, isn』tit? 」對於別人的贊揚, 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 並有一套謙虛之詞, 像「慚愧」「哪裡」「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 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掛在嘴邊, 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 看也不看( 生怕人家說貪心) 。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並連聲稱好。中國人殷勤好客, 一杯杯地斟酒, 一遍遍地上菜, 客人不吃不行, 不喝也不行, 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國人送客人時, 主人與客人常說: 「慢走! 」「小心點! 」「再見, 走好啊! 」「你們進去吧! 」「請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說: 「Bye-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next time ! 」「Good night! 」四、社會習俗的差異1. 對女性的態度美國婦女和中國婦女都有可能受到隱性的歧視。但美國婦女卻有幸能享受許多表面的尊重。尊重婦女的禮節在美國社會隨處可見: 男士為女士開門; 扶女士下車; 在馬路上, 男士走外側, 女士走內側, 以給女士提供保護; 女士進餐廳時, 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 餐桌前, 男士要為女士拉開椅子, 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後, 請她就坐。中國社會對女性的照顧和禮節似乎要少一些, 且有一些專家注意到: 漢字中帶「女」字旁的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貶義, 如「妖、奸、奴、嫉、妒」等。2. 對婚姻的態度西方人的婚姻觀與中國人的婚姻觀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他們認為, 婚姻純屬個人私事, 任何人不能幹涉。比如, 美國離婚比較普遍。一個人有權選擇和他/ 她最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 一旦發現現有的婚姻是一個錯誤, 他/ 她有權作第二次選擇。在他們看來, 強迫兩個不相愛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殘忍的。中國人的婚姻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這是因為中國人把婚姻當作人生的頭等大事, 每個人都謹慎對待, 認真選擇,一旦決定了, 就不會輕易改變。而且, 中國人一向把婚姻當作一個嚴肅的道德問題, 喜新厭舊被認為是極不道德的。五、生存環境方面語言的產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 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 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比喻花錢浪費,大手大腳, 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漢語是「揮金如土」。英語中有許多關於船和水的習語, 在漢語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對應習語, 如to rest on one』soars( 暫時歇一歇) ,to keep one』shead above water( 奮力圖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 「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 北溫帶,海洋性氣候, 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 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英國的夏季正是溫馨宜人的季節, 常與「可愛」「溫和」「美好」相連。莎士比亞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中把愛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sday? /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六、宗教信仰方面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很多人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 與此有關的語言很多, 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 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許多國家, 特別是在英美, 人們信奉基督教, 相關的有「God helps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幫助自助的人。) 「Go tohell.」( 下地獄吧! ) 這樣的詛咒。七、歷史典故方面英漢兩種語言中有大量的詞語是由歷史典故形成的。這些習語結構簡單, 意義深遠, 往往是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 如「東施效顰」「名落孫山」「葉公好龍」等。英語中Achilles』heel( 致命傷, 最大的弱點) , meet one』swaterloo ( 一敗塗地) , Penelope』sweb ( 永遠完不成的工作)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災難, 麻煩, 禍害的根源) 等。總之,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教學中, 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 也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 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 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❾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分別是什麼

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是有文化差異的,這點不可否認。那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分別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分別是什麼

1語言方面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代表著東方,但中國的語言和西方的語言差異不小。在稱呼、問候、表達上等有明顯的差異。

例如:漢語和英語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說法,請別人幫忙前,也要先說點什麼,例如漢語里“謝謝”、“對不起”、“請…”,英語里的 Thank you, I’m sorry, Excuse me等。總的來說,這些表達方式十分相近,不會造成什麼麻煩。但是,盡管相近,仍有差異。

英語里的 Thank you和 Please比漢語的“謝謝”和“請…”用得更加廣泛。如果求人幫點小忙,比如借支鉛筆,問個路,傳個話,叫人來接電話等,中國人常常不說這些客氣話,特別是對親屬和好朋友,更不用這樣客氣。許多中國人認為,西方人過於喜歡說Thank you和 Please,沒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煩。另一方面,中國人相信對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來,不說這些客氣話就有些失禮,對別人不夠尊重。

由此也可看出,東西方的語言差異,因此,當我們外出到其他西方國家時,應該先了解西方國家的語言在表達上、問候、稱呼等的方式,才能更好的進行溝通與交流。

2教育方面

西方的教育的主導思想則是:每個人都是特殊人才。不能因為某學生數學不好,就認定其笨,或許該生會是生物、體育、或音樂、文學等領域的奇才。西式教學,給予所有學生機會去充分發揮個人所長,並鍛煉將來在社會上實用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適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如此培養的學生,越往高處走,才幹越能得到發揮。這也是為何西方的高等教育和國家科技水平能領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三缺一因而不算全面,這也是為何東(中國)西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學生都會有缺陷。應該把“教、學、做”三階段統一起來,教育全過程才算完整,培養出的人才也比較全面。目前西方教育界已認識到問題,因此正在加強中小學基礎知識教學和考核。而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在向另一方面努力,台灣取消聯考,而大陸提倡所謂“素質教育”,都旨在補充純知識教育之外的內容。如果東西方的教育方式能夠融會貫通,相得益彰,那將是比較理想的。

如今的中港台地區,科舉制早不存在,高考制也面臨挑戰與改革,那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方式早晚會被更科學的方法取代,我們頭腦中的傳統教育觀念也應該改變

3:飲食方面

吃中餐時,食客們圍坐在餐桌旁等飯菜,全過程是:廚師將飯菜做好以後端到餐桌之上,圍坐在餐桌旁的進餐人各取所需,各自根據各自的喜好選取相應的飯菜;餐桌上的任何一種飯菜都不屬於任何一個食客,大家為了相同的目的聚在同一張餐桌旁,面對相同的飯菜各取所需,解決飢餓問題和生存問題。

吃西餐時,食客們圍坐在餐桌旁等飯菜,廚師將做好的飯菜分成相應的幾份,將每一份飯菜端到相應的食客面前,每個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飯菜。

不同的飲食文化,歸根結底就是文化的不同。

4:建築方面

東西建築風格的不同,從本質上看是因東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國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國文化重道德和藝術,西方則較重視科學與宗教

在此我們總結出了3點比較明顯的差異

1)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區別是在製造空間的方法上。在西方,確立室內的空間,牆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先通過牆確立空間,上面加頂就像一個蓋子,只是一個覆蓋物而已。在東方正好相反,屋頂是最重要的建立空間的因素。通過由柱子支撐的屋頂確立空間而後再填充牆。

2) 第二個區別在於空間本身的狀態。西方世界強調的是積極空間,即發揮建築物本身作用的內部空間。然而在東方主要強調的卻是消極空間即建築物周圍的外部空間。

3)第三個區別在於東方的基本建築原則和風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而西方的風格卻得以進步。在東方,一種建築風格只是簡單的重復。而西方卻越來越強調建築物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個性,其結果就是建築風格和特點的持續改變。

東西方由於民族風格、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種種差異,造成了建築風格的迥異

5 音樂方面

中西音樂之差異中西音樂之淵源各異,除了因民族性所產生的色彩差異之外,主要表現於中國音樂注重的是情韻,而西洋音樂注重的是和諧?

溯本求源,西洋的和諧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數學與幾何學的科學性及數理協調性;而中國的情韻則可說是源於先秦諸子的哲學,甚或是源於古代鍾鼎的花紋及原始壁畫的動物飛騰之象?因為,“飛舞躍動”之美始終是中國諸藝術的主要特色,當代美學巨擘宗白華也認為:“舞”是中國藝術意境的靈魂?

歸根結底,中西方的宇宙觀?世界觀的不同,是中西音樂風格形成各異的根本原因。

6 繪畫方面

西方繪畫十分講究透視法,所謂透視法,簡單地說,就是用線條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的方法。世界是立體的,西方人沒法不觀察到這一點,然後他們聰明的大腦指揮他們靈巧的雙手在白紙、畫布和牆壁上如實地記錄下他們看到的一切。西方寫實主義繪畫尤其強調對細節的刻畫和還原生活的特性。他們嚴格地按照物體在同一空間中的大小比例進行描繪,也就是說,是按照近大遠小,近高遠矮的基本原理進行創作的。所以物體在平面上也能呈現出具有長、寬、高三維空間感覺的立體效果,給人以生動、逼真、身臨其境的感覺

中國繪畫傳統,則以“形神兼備”為皈依,重在抒發主體精神,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與把握,由表及裡,強調其精神特徵的理解,將畫家的主觀精神因素,包括修養、品德、秉性與客觀世界相融合,從而創造出具有深刻內涵的美的形象和境界。在長期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區別於西方繪畫的種種技法,如毛筆的皴擦、點染,運用線描或色、墨的變化來表達形神,且擅詩、書、畫、印結合,富於東方特色。

中西方繪畫發展至今,由於彼此的借鑒、交流,均可根據材料工具分為水墨畫、油畫、版畫、壁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等。許多畫種還可細分,如版畫有木刻、銅版、石版、膠版、絲網版等;中國畫又有寫意、工筆、兼工帶寫等樣式;油畫可分無光和有光;壁畫則除傳統濕壁畫、鑲嵌畫外,更發展了眾多材料和技術各異的新型壁畫。

學習傳統文化為什麼變得越來越重要

當今社會,人倫混亂,人與人之間爭斗算計,國與國之間同樣爭斗算計,導致現代大部分人喪失人性,以丑為美,以惡為能。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不正確的道德觀,尤其是對老祖宗留下的:“百善孝為先”有很多理解不全面的地方,試想如果我們連最根本的孝都做不到如何做到對朋友信,他人愛,一個心胸沒有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會有諸多不順,不順之後就會有抱怨。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現在的生活不滿意,都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我們卻不知道自己的命運由何而來又該如何改變。今天的學習讓我知道了命由心造,由我的思想意識決定,如果我每天做善事,那回報我的會是善報,如果我每天做惡事那回報我的就會是惡報,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相通的,我首先要改變,歸正自己的德行,敬老,愛老,孝老,做順應大自然規律的事,做善事,積累福報,這樣好運會降臨我的身上。

我相信,我的改變,我的作為同時也能影響我周圍的人,喚醒他們心裡深處的“人性”,反思自己的道德觀,價值觀是否是正確的。如果人人都能夠反思自己,我堅信,未來我們一定可以過上和諧的生活。

改變自己很重要,改正自己的思想很重要,所以我一定要學傳統文化,我們一定要學傳統文化,首先糾正自己錯誤的道德觀,擦凈自己身上的污漬,發散出人性的光亮,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閱讀全文

與如何解釋東西方文化背景差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