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正確看待西方文化史

如何正確看待西方文化史

發布時間:2022-12-21 17:10:10

1.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園藝學在英語為Horticulture),後引申為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提了出來,並表述為「文化是一種復雜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由此可見,文化的覆蓋面極為廣泛,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談的差異
在中國,對別人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是有教養、有禮貌的表現。但對西方人的健康表示關心,就不能按中國的傳統方式了。一個中國學生得知其美籍教師生病後,會關切地說「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應該到醫院看看)。」不料,這句體貼的話反而使這位教師很不高興。因為在這位教師看來,有病看醫生這種簡單的事情連小孩都知道,用不著任何人來指教。如果就某種小事給人以忠告,那顯然是對其能力的懷疑,從而大大傷害其自尊心。中國人在飯桌上的熱情好客經常被西方人誤解為不文明的行為。因西方人認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決定,用不著主人為他加菜添酒,而且飲食過量是極不體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飯後,主人不必勸他再吃。一位美國客人看到中國主人不斷地給他夾菜很不安,事後他抱怨說「主人把我當豬一樣看待。」 中國人路遇熟人時,往往會無所顧忌地說:「啊呀,老兄,你近來又發福了!」或者以關切的口吻說:「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而西方人若聽你說「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和難以作答。
二、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
1.個人榮譽感與謙虛謹慎

2. 怎樣對待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尊重人、尊重人的權利的人文主
義傳統,在西方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

文化並無高低之分,差異也並非無溝通之法。對待文化,正確的態度是持
一種兼容並包的精神,需要共同學習和包容,而不是封閉和詆毀

3. 如何看待西方歷史文化

一,「西方」和「西方文明」的概論

中國近代史上產生的許多新詞彙,大多與兩個人相關,一個是嚴復,一個就是梁啟超。如果說嚴復創造的許多新詞彙後來還基本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話,那麼,梁啟超在清朝末期創造出的許多新詞彙,語義則往往是飄忽不確定的。梁啟超早在30歲之前就因為參與變法運動而聞名中外,他當時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召感力是十分大的。但是,他這樣的年紀,常常使他自我把握不準一些詞彙的語義內涵,這,可以通過他的許多著作看得很清楚,大概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吧,通過梁啟超的創造而後來在中國社會中廣泛流行的許多新詞彙,曾經給中國思想文化界造成過許多麻煩,這一點,現在的人們應該高度注意到。
「西方」一詞在中國語境中本是個純粹的地理概念,並不指國家文明文化。19世紀末期,張之洞等人將歐洲地區的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文化稱之為「西學」,大意是指「西邊國家的文化」的意思。
1896年,23歲的梁啟超開始在《時務報》上發表長篇連載時評《變法通議》,當時,他將我們現在所說的歐洲定名為「泰西」,「泰西諸國並立,大小以數十計,狡焉思啟,互相猜忌,稍不自振,則滅亡隨之矣。」(梁啟超:《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但是,他又在該文中說:「然則吾所謂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實為西人所改造,改而施之西方,與改而施之東方,其情形不殊,蓋無疑矣。」(同上),他這里說的「西方」,同樣是指的歐洲國家的意思,這樣,「泰西」和「西方」的指意就重復了。後來,人們在傳播梁啟超思想的時候,慢慢的約定俗成,就將「西方」指意成為了「歐美國家文明」。這就是說,我們現在從文明文化角度所說的「西方」,是由梁啟超最先創造的。
也許令許多人所想不到的是,現在中國文化人經常掛在嘴裡的「西方文明」,無論在中國詞典里還是外國詞典里,都是沒有的,這個組合詞彙至今尚還「年輕」!
我們中國人現在常常說的「西方文明」,主要產生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這與當時中國留學日本的人員受到日本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人物福澤諭吉的《文明論概略》影響相關。日本的「文明(ぶんみぃ)」一詞,是直接從中國《易經》里取出來的漢字,仿漢語發音,意思也與中國易經中說的「文明」涵義相近。但是,中國歷史上很少使用「文明」一詞,而福澤諭吉在他的著作中使用的「文明」一詞,則主要是指與一種文化相應的歷史社會形態,當時一些留學日本的中國人將「文明」詞彙引入進了中國,這真可謂是「出口轉內銷」。之所以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熱衷於談論「西方文明」,這和當時社會上的文化人普遍關注和比較中國與歐美國家的文明文化的異同性質問題直接相關。但是,當時人們常說的「西方文明」,卻與西語中的occident(歐美國家)還不是一回事情,卻與外國人說的hesperiacivilization(西方的文明,意指希臘語境中的「羅馬社會,此語境產生在公元前3世紀的希臘化時代)很相似。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一些崇拜西方的中國人接受了一些妄自尊大的西方學者的思想價值觀,所以,他們往往認為「西方文明」這個詞彙指意著人類的「先進文明文化」內涵,這就如同德國哈拉爾德•米勒說的那樣:什麼是「西方文明」?對於一些具有冷戰思維的西方人來說,這個答案是清楚的,「『西方文明』的特徵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人權、市場經濟、現代化技術、典型的民主制度、公民權。『西方文明』所代表的是文化的多元性、政教分離、自由和寬容。……但是,現代所謂標準的西方民族國家,原先其實也是個人化的武力壟斷,直到後來才變成現行的民主政體。」(哈拉爾德•米勒:《文明的共存•文明是誰—從「西方文明」的起源說起》 新華出版社)。這就是說,將「西方文明」指意成為「先進、政教分離、民主、人權、現代化技術」等這樣的概念,這純粹是一些具有典型的冷戰和霸權思想的西方人的思想,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明文化」的概念,這,是今人所應該弄清楚的!
英國的羅素是個大智慧者,他曾經於1920年來中國講學一年,1922年,他在他的《中國的問題》中曾經對西方文明的性質有個很准確的概論,他說:「西歐和美國實際上帶有類似的精神生活,這精神生活可以追溯其三個來源:1,希臘文化;2,猶太宗教及其倫理;3,現代工業主義——它是現代科學的一個成果。」(《羅素文集•東西方文明比較》 改革出版社)。羅素這里說的「西歐和美國」,就是我們中國人現在說的「西方文明」。由此可見,無論是西方社會中的學者的嚴謹看法,還是我們中國人從文明文化學的角度去審視「西方文明」這個概念,「西方文明」都應該是指意著西歐和美國的歷史社會文化形態,而不是指意著其他。
那麼,為什麼羅素會將西歐和美國單獨列出來作為一個文明文化概念和范疇呢?羅素為什麼又會將西方文明的來源說成為是希臘文化、猶太宗教及倫理、工業主義這三者呢?這是因為:
1,歷史上,歐洲是個荒蠻之地,即使是現在歐洲地區的考古也無情證明了這點。這就是說,歐洲文明,其中當然也包括羅素所說的「西方文明」(即西歐和美國的文明),其源頭直接和歐洲蠻族文明相關,卻與希臘和羅馬文明沒有直接關系。羅素之所以在1922年的文章中將西方文明與希臘文明相聯系,當然不是他個人的臆造,而這是自17世紀以來的西歐歷史學家們所共同的一種認可,因為,在這些歷史學者說的「文藝復興」時期,西歐人曾經通過阿拉伯文明和基督教教會而繼承了希臘文明中的一些文化傳統,所以,17世紀以後,西歐知識分子開始普遍將自己的文明和希臘文化聯系了起來,而之前,西歐人從不認為自己與希臘文化有什麼聯系。但是,這里不能不指出一個事實,歐洲歷史上,真正大量繼承了希臘文化的,不是西歐文明(西歐文明是在西羅馬帝國的版圖上建立起來的),而應該是「拜占廷文明」,既公元2世紀到5世紀時代的東羅馬帝國的遺留文明,既現在的東歐和小亞細亞地區的國家文明的前身。
另外,在歷史上,西方文明與當年的西羅馬帝國有一定的聯系,而羅馬文明的源頭,按照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分析法,則是來自於希臘文化。但是,希臘文化則不屬於歐洲文化,而是應該屬於東方文化的范疇,按照美國歷史學家維爾•杜侖的說法就是:「我們的敘述之所以從東方開始,不僅僅因為亞洲是我們已知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發祥地,而且還因為它奠定了希臘與羅馬文明的背景和基礎,一個叫亨利•梅因爵士的人錯誤地認為希臘與羅馬文明是現代文明的根源,令我們驚訝的是,我們大多數的發明,我們的經濟與政治組織,我們的科學與文學,我們的哲學與宗教,都是來自於埃及和東方。」(維爾•杜侖:《東方的文明•前言》 青海人民出版社)。由此可見,如此溯源下去,西方文明主要與歐洲蠻族文明有關系,也與羅馬文明有一定關系,而羅馬文明又與希臘文化有一定關系,希臘文化則又來自於東方埃及。這樣的歷史衍化次序,我們是應該搞清楚的;
2,西方文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歐洲西部本土上的蠻族文明形態,就是由愷撒在《高盧戰記》中說的「他們的全部生活只有狩獵和追逐戰爭」(《高盧戰記》 P142 商務印書館)的日爾曼人所創造的文明。這些蠻族文明形態在羅馬時代尚處於被羅馬政權的統治和壓制中,但是,到了公元1世紀以後,這些蠻族便不斷騷擾已經衰敗的羅馬人佔領區域,公元5世紀,他們在部族首領克洛維的帶領下佔領了羅馬人的土地,建立了覆蓋西部歐洲的法蘭克帝國。按照20世紀英國湯因比對世界歷史文明的劃分,這個法蘭克帝國,才真正算是現代西方文明的直接源頭,這就是說,我們現在說的西方文明,實際上是在西羅馬帝國被蠻族的法蘭克人滅亡以後才真正算起的。而法蘭克文明之所以後來能夠逐步發展壯大,並演化出了今天西方的各民族國家社會形態,則又直接與克洛維在公元496年帶領自己的士兵和部落集體皈依了基督教相關。克洛維建立的法蘭克政權皈依基督教以後,法蘭克軍事政權開始與基督教文化相結合,並逐步接受了基督教的文化同化,從而將西方文明引入到一個政教合一的時代,這樣的政教合一政權在西歐歷史上維持了1100年之久,一直到了16世紀出現了宗教改革運動,西方文明才開始逐步走出政教合一時代。而西方文明真正建立起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文明形態,按照現在世界上的歷史學家的共同認可,則應該是從法國1789年的資產階級大革命算起的。這就是說。西方現代意義上國家文明,至今僅有220年時間;
近代以來,許多西方人出於對西方科學和西方現代民主政體的褒獎,他們習慣將歐洲中世紀描繪成為十分黑暗的時代,這樣的理念對中國人的影響特別大,但是,事實上是,真正的西方文明,恰好孕育於這個所謂的黑暗中世紀,否則,西方文明還將在「狩獵和追逐戰爭」的歷史惡性循環中不能夠自拔和進化。公元8世紀的後期至9世紀初期,法蘭克的政教合一帝國在查理大帝時期進入極盛時代,這個查理王朝直接奠基了現在西歐各民族國家形態的誕生。這就是說,西方文明的另一個重要起源,是西歐歷史上的基督教文化。細心的讀者們應該注意到,當今世界上所有描述西方歷史的書籍,特別是西方人自己著作的的歷史書籍和思想史,幾乎都是將西方文明和基督教歷史混合起來講述的,就是因為該歷史原因所致。因此,一向缺乏宗教文化歷史知識素養的中國人在閱讀西方歷史的時候,應該高度警惕自己的歷史知識習慣,不要使用中國歷史上的世俗歷史文明觀去看待西方的歷史,這就是說,我們看待西方的歷史,一定要將西方的歷史和西方的基督教歷史混合起來進行考察,如果不這樣,我們將很難看清楚西方文明文化的本質
3,沒有基督教文化,就沒有西方文明。但是,基督教文化的最早起源,的確與猶太教有相當關系,所以,西方文明中的文化內涵,有猶太教成分。羅素當年之所以將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說成為是猶太教,而不是說成為是基督教,這可能與兩方面原因相關,一是他希望將西方文明的源頭追溯得更遠一點,二是他可能是在迴避當時名聲不太好的基督教;羅素寫作《中國的問題》的時候,中國知識界正在全國發起一場「非基督教化運動」,即使在西方,當時的基督教也以阻擋科學和民主的名聲而口碑不好,所以,羅素可能是有意識的在迴避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直接源流問題。
4,工業主義,也就是以物理學和數學為基礎規范的現代科學技術及其以科技商業發展為主導動力的工業社會,的確主要發源於西歐地區,而不是最早產生在其他地方,所以,羅素將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強調成「工業主義」,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縱觀歐亞大陸,就可以發現,現在人們常說的中華文明(註:我認為西方近代學者從自己宗教文化習慣角度,去將中國歷史文明文化看成為是單純的儒家文明,這顯然是一種歷史誤會,所以,我在這里將中國歷史上的文明稱之為「中華文明」,這個「中華文明」包含了中國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所共同創造的文明文化內涵),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幾乎是從東到西的一字線的排列。古印度文明中產生的佛教文化,現在已經基本上在其本土上消滅了(注,20世紀以來,印度本土的少數人開始復興佛教,但是,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至今為止,印度的佛教發展並不順利,教徒至今甚少,我認為,今後,佛教在印度大規模的復興也是沒有什麼希望的),佛教文化的主體已經轉移到中華文明中,也就是中華文明中的漢傳佛教文化和藏傳佛教文化。而一直具有擴張性質的西方文明則因為伊斯蘭文明的阻隔,他們始終沒有從陸地上進入東部亞洲的中國,一直到了近代,他們才從海上將自己的基督教和經濟及其政治軍事力量擴張到了東部亞洲地區。而西方基督教文化在中國本土上的最大一次擴張行為,就當屬洪秀全發起的太平天國運動了。

4. 對於西方文化,你是怎麼看待它的

西方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西方文化為人類從農業社會邁入工業社會的階段,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營養成分,也構成了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動力。但是,從辯證角度來看,西方文化中的不少缺點,也構成了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的阻力。因此,我們國人必須從正反兩方面看待西方文化,既不應對它盲目崇拜,也不應無視它的存在。我們應當借鑒包含西方文化在內的人類文明發展成果、擯棄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來充實自己的文明體系,更穩健地走好自己的路。

在人類文明進入新階段後,西方文化的缺陷顯得更為明顯。新冠疫情爆發後,西方文化的自由散漫、利己孤立等因素,給西方國家的防疫帶來了重大的困難,也給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典型的反面教材。總體來說,我們可以充分吸收借鑒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不斷充實自己的文明體系,並以西方的教訓為例子,避免走西方文明走過的彎路。因此,我們不宜對西方文化過度崇拜,更要保持好自己的文化自信。

5. 如何正確對待中西文化問題,結合五四新文化運動史實

一、現代化意識的曲折顯現—— 從「中體西用」到「西化」、「中西互補」 現代化並不是一個單向的歷史過程,而是近代西方的沖擊與東方國家內部回應兩者相結合的一個錯綜復雜過程。對於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的東方國家來說,自強圖存的第一個回應是強烈的民族主義的,它的具體措施就是模仿西方的先進技藝。對於像中國這樣一個悠久的東亞文明傳播中心來說,西方沖擊在傳統知識分子思想中激起的最大反響是文化回應,即東西兩種不同文化體系的沖突,這就是關於東西文化觀的論戰的由來。 從自強運動(即洋務運動)到「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化運動的初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居於領導地位的士大夫階層應付「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的最早的現代化口號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從哲學上來看,這種兩分法可能是謬誤的,但中體西用論的基本精神是以西學來補中學之不足,承認中學不是完美無缺而有可補之處,這畢竟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思想界的一個進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統治階級包括它的知識精英從御夷圖強到變法圖強,都是一種「防禦性現代化」,其中心思想都是突出一個「保」字——保種、保教、保國、保民。在「保」的前提下進行「變」,就是在中國的舊「體」的框架內引進西方的器用。這種現代化模式在世界上也是有而且獲得成功的,那就是東鄰日本在「尊王攘夷」、「和魂洋才」的口號下進行的明治維新。中國的維新運動就是學日本的維新而來。日本的成功並不是丟棄自己東方文化而全力推行「西化」,而是在發揚狂熱的「神國主義」保持自己的國本的條件下,急速建設「軍國主義的工業制度」,建立了一個可與西方匹敵的准現代國家,通過侵略戰爭贏得世界聲譽。「日本精神加西方知識」的畸形現代化打敗了「中體西用」的現代化,固然證明中國現代化的失敗,但如果把失敗完全歸之於中體西用論的失誤,那就把復雜的歷史過於簡單化了。 「西化」論的主流思潮並非「全盤西化」 維新運動失敗之後,社會進化論的輸入為革新志士提供了新的思想武裝,於是激進的革命派提出種族革命的理論(孫中山、章炳麟等),維新派思想家梁啟超則從保國保種的思想轉向根本改造國民素質的「新民」理倫。「新之義有二,一曰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梁氏這種除舊布新的「新化」思想中,已包含中國處在過渡時代的意識、現代競爭意識等現代化思想的閃光。這顯然已開始突破了中體西用論的框框。他為現代國家的國民設計的新德性,諸如自由、自治、進步、自尊、合群、尚武、進取冒險、權利思想、國家思想、義務思想等等,與當代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在《人的現代化》一書中開列的現代人特徵比較,有許多觀點是吻合的。新民運動就是人的「新化」運動,是從「中體西用」觀向「西化」觀過渡的橋梁。 在辛亥革命以後,中體西用的思潮日趨衰落,但是主張中西調和的觀點仍一直占居上風。到「五四」前後,陳獨秀、胡適等人在報刊上以毫不妥協精神向封建舊文化挑戰,在思想界才激起了軒然大波。陳獨秀以毫不調和的立場來對待中西文明的沖突,旗幟鮮明地主張接受近代西洋文明來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就徹底否定了「中體西用」論。他寫道:「吾人倘以新輸入之歐化為是,則不得不以舊有之孔教為非;倘以舊有之禮教為非,則不得不以新輸入之歐化為是,新舊之間絕無調和兩存之餘地。」(《答佩劍青年》)陳獨秀所說「歐化」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西化」,即梁啟超所說的「新化」,這是二十世紀初中國思想界對現代化的理解,其內涵就是科學化和民主化。對此胡適加以發揮,提出了東方落後民族應當以西化方式實現追趕型的現化化觀點(《讀梁漱溟先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後來他在《我們對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一文中,又進一步提出要打破所謂東西方有「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之對立這種流行成見,並充分肯定西洋文明是理想主義的。清末以來,對西方文明的估價從器物層次上升到制度層次,現在又從制度層次上升到精神領域,不能不說是一個大進步。在十餘年內中國現代啟蒙思想的猛進,由此可見一斑。總之,五四時期的西化論的主流思想是輸入西方的民主與科學精神,通過激進的文化革命來徹底改造中國舊文化,以爭取中國的文藝復興。 從「西化」論到「中西互補」論 有關中西文化問題的論戰在「五四」前後歷時達十餘年,在這場論戰中徹底反傳統的西化派到底取得多大成果,還有待於深入研究。從近百年中國啟蒙思想運動來看,「五四」新文化運動所引起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主要並不在於已經批倒了各種舊禮教和舊道德,而在於破除了對自由探索的各種桎梏,形成了一個各種新思潮百家爭鳴的局面。只有在這樣的思想黃金時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才得以迅速傳播。在「五四」前後發生的形形色色的思想論戰中,圍繞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21年)一書展開的論戰,是後斯關於東西文化問題討論的一個新的熱點。 近代中國涌現的所有新思潮都是世界思潮的某種反映,世界思潮的變化也必然影響中國思潮的轉變。「五四」以前,中國維新志士倡導的新學,留學生提倡的新文化,實際上都是十九世紀的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各種問題,才引起了西方信仰危機,使西方思潮發生了大變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新形勢下,從俄國和西方輸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持激進的觀點批判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從西方、印度、日本輸入中國的羅素、泰戈爾等人的思想,則持溫和的觀點重新估價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這樣,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東西文化的論戰,都面臨全新的復雜形勢。曾經謳歌過西方文明的梁啟超到歐洲旅遊歸來,對西歐文明的幻想破滅了。曾經鼓吹過西方的民主自由的陳獨秀轉向了俄國社會主義新文明。梁啟超號召青年以「孔老墨三位大聖」和「東方文明」去拯救西方文明的最新觀點是:「拿西洋的文明來擴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補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來成一種新文明」(《歐游心影錄》)。這一觀點可以稱之為「中西互補」論,但其骨子裡卻是「以中補西」,也就是以重新「孔化」來代替「歐化」。從「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種開倒車的思潮。但這一思潮中包含了對西方現代化的批判的審視,從這個角度來看,又有其合理的內核。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接受並全面發揮了梁啟超的觀點,並把它歸結成為一個新的命題:東方化還是西方化,也就是孔化還是歐化的問題。該書的特色是不局限於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之比較,而是第一次從更廣闊的視野把中國、印度與西洋三種文明放在一起加以比較,主要是從人生哲學的角度分析研究。該書以獨創的文化多元論來反對當時西化論的文化一元論,即認為中國、印度、西方三種文化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發展「路向」,各自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倫理哲學,而否認東西文化屬於人類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因此,中國人無論走多久也走不到西方人可達到的地點。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西化論的理論根據。另一方面,作者又認為這三條路向是可以穿行的,並提出了西洋文明、中國文明、印度文明三大文明循序演化的世界文化觀,認為在最近未來將有「中國文化復興」,將來繼之以「印度文化復興」。在當時,這本書確是從世界比較文化這個新角度來探討中西化問題的一部論著,引起思想界的轟動並非虛妄。這是儒學現代化的一部開路之作,而且是在反儒學的高潮中誕生的。西化派高呼打倒的儒學轉眼之間就披著振興世界文化的道袍重新登場,這說明對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單靠猛烈的文字討伐是無濟於事的。 在「五四」後期關於中西文化觀論戰的新爭論中,有必要提醒注意一部長期被人遺忘的書,那就是楊明齋寫的《評中西文化觀》。楊在十月革命前就到過俄國,加入過布爾什維克黨,後來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有數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家之一。《評中西文化觀》出版於1924年初,全書共分四部分:第一卷評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二卷評梁啟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三卷評章士釗的《農國辨》,第四卷總解釋,從理論與歷史的結合來闡明一種新的文化觀。如果說《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反映文化折衷論觀點的集大成之作,那麼,《評中西文化觀》就是從廣闊的視野對各種折衷論觀點進行較系統地分析批判的獨一無二的著作。此書通篇沒有引用馬克思的詞句,而是用「大多數社會的事實及其歷史」來研究文化問題,「從大多數平民生活方面觀察中國文化」,然後對歷史的復雜現象進行理論概括。作者把人類社會的演進分為漁獵、畜牧、農業、工業四個階段,指出長期生活在農業生產組織下的社會的經濟變遷是依靠於「自然轉機的大流」,從而長期停止了進化。他用這個觀點,對中國文化的特徵、儒家的學說和人生觀,孔老墨的思想發展背景、實行儒家文化的後果等,提出了新解釋。指出「儒家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倫理等在中國之所以能生存不變至二千餘年的原因,便是全憑農業生產組織」。農業生產方法進到工業生產方法,才能引起生產力的大變動,這樣,最重要的就是產生了資本、知識、教育、組織、秩序五種新生產之要求。「有了以上五種新生產之要求的設備,這便是由農漸化為工,於是『新世界』生。」這里所通俗表述的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進化史觀,實際上是關於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進化的現代化理論的最基本觀點。這在當時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轉向一種嶄新的世界觀和歷史觀來研究中國與世界的演進歷程,《評中西文化觀》大概是這方面最早的一部系統性論著。這是早期馬克思主義啟蒙運動、中國現代化啟蒙思想運動留下的珍貴遺產。 必須指出,關於中國文化復興的思想,並不始於梁漱溟,在梁啟超、蔡元培的文章中早已提出,嚴復的後期言論也露此端倪,孫中山更是一貫有此思想。正如蔡元培所說:孫氏「是為國粹與歐化的折中」(《中華民族與中庸之道》)。孫中山沒有參加東西文化觀的論戰,但他熱情贊揚「五四」新文化運動。由於他早就深知近代西方文明的弊端,所以一貫主張把中國固有文明與近代西方新文明相結合,認為這樣才能使中國「駕乎歐美之上」。他一貫反對盲目抄襲西方,在他制定的第一個現代化綱領《建國方略》的「物質建設計劃」中,講完總的建設計劃之後,特別指出中國建設不能追隨「西方文明之舊路徑」。他打了一個比喻,哥倫布航行美洲時,從歐洲繞道極遠而到美洲,而現在則可採取「直捷方向」航行。我國的經濟建設也要取得「最直捷之途徑」。他一再提倡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用日本學習歐美文化取得成功的經驗來鼓勵國人的現代化的鬥志。在這方面,他顯然高出於同時代的那些啟蒙思想家。但孫中山以為中國對於外國的長處只要能夠「迎頭去學,十年過後,雖然不能超過外國,一定可以和他們並駕齊驅」(《三民主義》)。很顯然,這一估計失誤是與他對中國封建文化傳統的深層結構缺乏認識,對於舊體制改造的艱巨性缺乏深刻理解是分不開的。 二、現代化概念的初步形成—— 「中國本位」與「全盤西化」之爭 過去審視30年代中國社會思潮的起伏變化,局限在文化「圍剿」與「反圍剿」的框架之中,這里擴大視角,提出探索中國現代化概念的形成問題。 「現代化」一詞,在「五四」前後東西文化觀的爭論中,已偶爾出現,如有所謂「近代化的孔家思想」的提法。1929年胡適為英文《基督教年鑒》寫的《文化的沖突》一文,正式使用了「一心一意的現代化」的提法。但「現代化」一詞作為一個新的詞彙在報刊上使用是在30年代。1933年7月《申報月刊》為創刊周年紀念發行特大號,刊出「中國現代化問題號」徵文特輯,大概是這個新概念運用的正式開端。這次徵文是在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國民經濟衰落和東四省喪失的背景下舉行的,重點討論兩個問題:一,中國現代化的困難和障礙是什麼;二、中國現代化應當採取的方式以及實現這個方式的步驟。 這次討論會共收到10篇短論和16篇專論,作者包括了當時學術界知名之士如陶孟和、吳澤霖、金仲華等人。徵文提出的觀點五花八門,論述深淺不一;但對中國現代化問題的總的趨向性意見,多數人都是一致的,即認為在當時中國的現狀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主張走受節制的資本主義或非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如大體作一統計:完全贊成走私人資本主義道路的,只有1篇;認為應采某種社會主義形式或以社會主義作為終極目標的,約有5篇;認為應兼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者之長,或主張採取非資本主義形式、統制經濟、節制資本的,約有9篇;未正面回答採取何種方式而強調或專論工業化、產業革命、國民經濟改造為先決條件的文章,約有5篇;沒有明確回答問題或討論其他問題的,有3篇。雖然論者對現代化缺乏統一認識,但認為應「著重於經濟之改造與生產力提高」以及類似的論文,在討論中明顯占上風。這次徵文討論可以看作是知識界一次小型的民意測驗,對民族危機和世界經濟危機的思想回應,較之20年代東西文化之爭時對西方文明進行抽象而空洞的辯護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中國思想界對世界潮流的趨向認識的講步。 在這次討論之後不久,1935年初,陶希聖等十位教授發表了一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這是當時國民黨授意作的一篇洋洋大文,實際上盡是浮詞和同語反復,空洞無物,「宣言」的未宣之言是要用三民主義文化統一中國。無論它的政治用意如何,「宣言」一經拋出,就立即引起全國文化界的熱烈討論。這是繼「五四」前後那場大爭論之後思想界的又一場大爭論。涉及的不只是文化問題,而是由此引出中國的出路即社會發展道路的問題。 所謂本位文化建設,從中西文化沖突的角度來看,是本位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嚴重沖擊而引起的「重整反應」。20年代有過一次,30年代是第二次。在這場論戰之初,站在「宣言」即中國文化本位論的對立面、觀點最激烈的是主張全盤西化論的陳序經。他在《中國文化的出路》一書(1934年1月出版)中首先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指明是針對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觀點而發,因此實際上是20年代論戰的繼續與發展,於是對十教授宣言的評論也引起對全盤西化論的觀點的評論。 胡適的「文化惰性」理論 在這里,有一學術公案必須予以澄清。近年來,海內外學者都有人根據胡適在這場論戰中偶爾使用「全盤西化」一詞,把他劃為「全盤西化派」。事情是這樣的:在討論開展之初,陳序經或別的論戰者都沒有把胡適歸入全盤西化派,而是歸入「折衷派中之一支流」。這是有案可查的。胡適由於被人說成是折衷論者,就在陳序經逼他明確表態之後,在《獨立評論》142號的《編輯後記》中聲明:「我很明白的指出文化折衷論的不可能。我是主張全盤西化的」。這一聲明為全盤西化論大為張目,一時群起而攻之。胡適察覺到「全盤」一詞不妥,於是很快就承認了自己「用字的疏忽」,聲明「全盤」的意思不過是「充分」而已,提出改用「充分世界化」一詞來代替「全盤西化」(《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從新文化運動以來,胡適始終是近代西方文明最積極的鼓吹者和傳播者,他對西方文明的政治制度和道德價值觀的推崇簡直是五體投地,甚至否認有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存在,但是對祖國的文化遺產從未採取過否定一切的態度。早在「五四」時期,他就提出「研究學問,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口號,就是用科學的精神、批判的態度去重新估定文化遺產的價值。因此,只能說胡適是一位「一心一意的西化」派或「充分的西化」派,決不能說他是全盤西化派。 胡適之所以一心一意鼓吹「西化」,是由於他持激進的文化革命觀,其基礎是他有一套獨特的「文化惰性」理論。胡適認為,在多種文化沖突中進行自我調整,絕不能採取折衷態度。因為舊文化有一種「惰性」,這種惰性的根子可能在於某種固有環境與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生活習慣,構成為某一文化的「本位」,即使物質生活驟變,思想學術改觀,政治制度翻造,那個本位都不會有毀滅危險。因此有遠見的領袖們不應焦慮中國本位的動搖,而應焦慮那固有文化的惰性太大。要改造中國,「只有努力全盤接受這個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盤接受了,舊文化的『惰性』自然會使他成為一個折衷調和的中國本位的新文化」(《編輯後記》)。胡適的這種獨特的西化理論,當時就有人稱之為「文化的自然折衷論」。我認為這就是胡適堅持必須盡量接受西方文明的重要根由。這種看來非常過火的西化觀,同我們常說的「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其精神是一致的。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看,可說是一種頗有獨到之見的文化的「涵化」理論。拚命走極端,再讓文化的惰性拉向折衷調和,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倡導此說還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看看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經歷了多次大革命的震盪仍未能徹底沖掉舊文化的惰性,就知道此說確有某些可取之處。不管怎樣,這一激進文化革命觀決沒有意思要根本否定祖國的歷史文化。這一點,在胡適對中國本位文化觀提出尖銳批評的同時,有明確的表白。他認為應該虛心接受西方科學工藝的世界文化的朝氣銳氣來打掉我國「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氣」;中國本位文化中「那一部分不可磨滅的文化將來自然會因這一番科學文化的淘洗而格外發輝光大的」(《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這些觀點,胡適幾年前就在《文化的沖突》一文中闡明過。如果認為胡適為了政治上倒向國民黨而修改自己的觀點以與十教授調和,那是完全錯誤的。 現代化概念:中國思想界自身認識深化的產物 1935年關於中國文化出路的討論,實質上是關於如何重建中國文化問題的討論。這次討論較之「五四」前後中西文化觀的討論和1933年中國現代化問題的討論,廣度與深度都前進了一大步,學院習氣也要少得多。在幾個月中就留下大約150多篇論文,參加討論者包括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各種觀點都自由地暢抒己見,看法非常分歧,有主張資本主義化的,有主張非資本主義化的,有主張民族資本主義性的文化即三民主義的文化,也有主張介紹社會主義文化的,但這場大爭論仍反映了當時思想界的一般動向。 一、在這場爭論中,全盤西化論剛亮出旗幟,就遭到從西化派到中國文化本位派的批評與責難,可見其立論之脆弱。有人指出,既然全盤西化最終也仍要折衷和妥協,這實際上已從根本上否定了全盤西化論的觀點(張佛泉:《西化問題之批判》)。胡適也在討論中收回了自己支持全盤西化的提法。也有人在討論中提出「西學為體,中學為用」,並解釋為「全盤吸取西洋文化之根本精神」來「調整中國固有之優美文化」,這可視為是「全盤西化」論的修正觀點(熊夢飛:《談「中國本位文化建設」之閑天》)。但總的說來,在這次討論之後,「全盤西化」這個曇花一現的口號,在中國思想界幾乎完全無人再提起了。 二、「五四」以來中西文化之爭,辯論的雙方大多是持僵硬的文化觀,採用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好就絕對的好,壞就絕對的壞。胡適對近代西方文化的執迷態度是一個突出的表現。在這次討論中,對如何認識西方文化的問題,持分析態度的意見顯然占上風,不論對資本主義文化或社會主義文化,都提倡進行客觀的科學研究。就是大力支持西化論的人也客觀地分析了西方生活方式之缺陷,指出西方文化也有歷史的惰性,特別是指出現代資本主義文明是「奢侈文明」、「拜金主義」,以及階級斗爭、國際斗爭之殘酷;指出中西文明之不同是農業經濟文明與現代工業文明之不同,中西文化比較從文化層次擴大到經濟層次。 三、「中國本位文化」論與西化論的兩極對立,在討論中逐步接近,或者說是互相吸收。西化派放棄了「全盤」的提法,而本位派也不斷充實對「本位」的闡釋,提出建立「中國本位意識」的觀點。一是要徹底檢討我們自己民族的優點與缺點,這叫作「認識自己工作」;二是須盡量探索歐美各強的實情和歐美文化的本質,這叫作「認識他人工作」;三是多多研究各民族各文化過去的盛衰興亡史實,發現其所以興盛、所以衰亡的因果法則,以衡量我民族文化的生存能力,這叫作「比較認識工作」(劉jié@①敖:《中國本位意識與中國本位文化》)。這較之東西文化討論時的泛泛空論,有明顯的進步。 四、在討論中,不論是主張西化論者還是主張中國本位論者,都逐步產生一種新認識,即用「現代化」這個新概念來取代「西化」或「中國化」等概念。「現代化可以包括西化,西化卻不能包括現代化」。中國現代化的努力方向:第一,發展自然科學,這是現代化的根本基礎。第二,促進工業發展,一個國家若無現代工業,平時無法生活,戰時無法進攻。第三,提倡各種現代學術,沒有現代學術也不能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第四,思想方面的科學化,以使我們的思想、態度和做事的方法都現代化、效率化、合理化(張熙若:《全盤西化與中國本位》)。 30年代的文化爭論是20年代文化爭論的繼續和擴大。從「東方化」引出「中國本位」觀點,從「西化」引出「現代化」的觀點,表明中國思想界對中國發展道路的思想認識在逐步深化中。把現代化的基本概念確定為工業化、科學化、合理化、社會化,在這些年中也基本形成。中國知識界通過自身的思想論辯與探索得出的現代化概念,與戰後西方學者根據馬克斯·韋伯的觀點提出的現代化概念是基本一致的。到40年代初,現代化一詞引起哲學家討論的興趣。馮友蘭曾指出「西化」改為「現代化」是一種見解上的改變:「這表示,一般人已漸覺得以前所謂西洋文化之所以是優越的,並不是因為它是西洋底,而是因為它是近代底或現代底。我們近百年之所以到處吃虧,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國底,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古底,這一覺悟是很大底」(《新事論》)。 近年來西方流行的一種現代化理論,是二次大戰後美國學術界提出來的,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舶來品。實際上中國從自己的實踐中提出現代化的概念和觀點,早於西方的現代化理論約20年。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國理論界對於自己的豐富歷史經驗的總結和對於現代化理論的探索都遠遠地落後了!

6. 如何對待西方文化

1,不迷信,不媚外。
2,不排斥,不貶斥。
3,學其長,改其短。
4,重創新,勿照搬。
5,采眾長,創獨家。
6,廣胸懷,耀中華。

7. 一般中國人如何看待西方文化

關於中西方文化差異和互補是我們常談的話題,時到今日,在文化差異後面所反映的歷史,經濟,觀念上的變革已是日新月異,下面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討論:

第一,是義利關系問題。

一般來說,西方人重利輕義,東方人重義輕利或義利兼顧。東方人的意識就是義字當先,古時的關羽不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義氣英豪.也被當時的人們大加贊賞,我想這也是由於古時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種文化意識.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這種重禮的不可忽視的原因.相對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這也正是現實主義的表現,從侵華戰爭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可以稱為不虛偽,實事求是的作風。當然,這也只是針對東方的絕大多數而言的。在東方比如中國人的生活中,謙讓是一種美德,而西方人對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數時候為了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義。

第二,是整體性和個體性問題。

東方人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而西方人則重視個體性。比如中醫和西醫,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西醫不一樣,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它重視整體中的局部。整體思維和個體思維之間差異還表現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報導中,一為中國人到西方人家吃飯,當主人問今天吃中餐還是西餐時,客人很客氣的說道:「隨便。」「客隨主便。」西方人對這樣的答復難以理解,他們說一聽到這個詞就頭疼,不知道怎麼弄好,不好操作。我們思維方式深處,認為客隨主便是禮貌的表現,是對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這樣看,這就是區別。反過來看看,歐洲人到中國來,你問他今天干什麼,他一定不會說「隨便」,一定會明確表明自己的願望。

第四,是東西方感情表達方式的差異。

在很多問題上中西方的差異是的,西方人看《梁山伯與祝英台》不一定看不得懂,這里頭最大的問題就是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從而造成了中國人細膩含蓄的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中國古代的大家閨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無想像,更不必說中國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時的家法等一切束縛主義的思想。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表現在諸多方面,但簡單加以概括其實並不復雜:反映到思維方式上是抽象和具象的差別,反映到生活態度上則似乎可以理解為西方人更加實用,中國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比如把法語單詞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較,這一點就很明顯。中國文字造詞多注重形象,而法文里更多地考慮第三是對象的實用價值。象中文裡的名片,法文里直譯就是訪問用的卡片,而航空母艦在法文里叫載飛機的軍艦等等,都是從實際用途出發來造詞的,這就是文化的差異。但是,差異帶來的並不總是分歧,它恰恰給文化藝術大師們留下了廣闊的創作空間,如能從中找到一個准確的結合點,那不僅會給兩個民族,而且也會給整個世界帶來一種更具包涵意義的和諧與美麗,

中西方的文化有著很多的差異,也存在著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習俗也產生了很多笑話。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點就是這些都為人類的文化發展歷程,這些東西文化的差異不能說誰優誰劣,這是客觀形成的,它們的存在必將引起人類文化的繼續發展,在當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國家都不可能丟掉或擺脫自己的傳統文化。因此,來自外部的強加或內部的叛離,都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讓我們共同來維護各種文化的發展,維護國家的安定,東西方的文化互相促進,互相學習,這樣,我相信,人類的文化歷程會走得更好。

語文是社會的產物,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徵。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傳統,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的文化差異。語文是文化的載體,詞彙是文化信息的濃縮,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著文化的發展和變化,同時也直接反映著文化的差異。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的過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據著根深蒂固的弦統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自我貶仰的思想作為處世經典,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為行為的基本准則。「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處世要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道德觀念作為每個人的行為指南,接人待物,舉止言談要考慮溫、良、恭、儉、讓,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群體性的文化特徵,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徵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的。

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即以崇尚個人為中心,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展自己表現自我。「謙虛」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價值是忽略不計的。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出個體文化特徵,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徵崇尚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

正因為如此,中西兩種文化在對某些單詞所帶有褒貶色彩上有差異。如:ambition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雄心壯志」。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鬥」,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

我國的群體性文化,非常重視家庭親友關系,把它視為組成社會的細胞;而在西方國家,崇尚獨立自主自強自立。中國人重視傳統的君臣,父子,論資排輩,等級森嚴,而在英美國家,長輩與晚輩間地位平等,不計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處。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歷來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團圓」,自古就有「父母在,不遠游」的良言古訓;而在英美國家,18歲的子女仍住在家裡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去獨立生活。同樣,年齡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會拖累子女,他們往往要住進老人院,由社會關照。

文化的不同帶來價值觀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詞,中國人歷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老」在中文裡表達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爺爺,老先生等。「老張」,「老王」,透著尊敬和親熱,「張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國人往往以年齡大為榮。和別人談話時,年齡越大,資格越老,也就越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姜還是老的辣」。在我們看來,長者不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徵。然而,西方國家極少有人願意倚老賣老而自稱」old」。在他們看來,「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詞,是和「不合潮流」「老而無用」的含義連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更不會倚老賣老。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把年齡作為個人極為重要的隱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諱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即使願意談論自己的年齡,也要別人猜測其年齡,而此時,他們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別人恭維他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是多麼年輕。又如,英美人忌諱莫深的fat一詞,見人說fat會令人沮喪不快而且反感。說到fat meat(肥肉)多半會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該扔掉的廢物。而中國人見了小孩子說「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對孩子的喜愛,對成年男子說fat有「發福」之義,對成年女子講fat有「豐滿」之義,都有贊美恭維之意。日常生活工作中,也經常聽到人們說某種東西是塊「肥肉」或某差使是個「肥缺」的話語,言下之意是不可多得的東西或是求之不得的位置。中國人不但不討厭fat,而且對其贊美有加。

同樣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影,看法大相徑庭。中國人蔑視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東西」「賴皮狗」「狗急跳牆」「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等說法。而在西方國家,人們則欣賞狗的勇敢和忠誠,對狗的贊譽也屢見不鮮,並把人比作狗。如aluckdog(幸運兒),love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厲害」用sickas a dog.。「累極了」是dog—tired.與此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

8. 試用辯證的否定觀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西方文化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走兩條道路。

1. 泓揚傳統文化。那該怎樣泓揚傳統文化呢?八榮八恥就是在泓揚傳統優秀文化。傳統文化是需要發展的,沒有發展文化就會停滯,就會滅亡。土地和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消亡了就不會再興起。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復興了沒有?消亡了就消亡了,神靈是不會保佑哪種文化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首先要從各方面消除國人崇洋媚外的意識,崇洋媚外不是一種暫時的表面現象,它深刻暴露了中華文明面臨的危機。上次叫囂取消中醫的事就非常典型。中醫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西醫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在醫學這個領域發生的激烈碰撞,並不是偶然的。在中醫走向世界卻在本國慢慢凋零的同時,西醫又為什麼一定對中醫趕盡殺絕呢?事實上並沒有任何證據來證明中醫無效。當你的孩子從小習慣了西醫治療後,他能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嗎?之後開展新儒家運動,這是件好事,但不要走入岐途。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儒家並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更不是唯一。古為今用,並不是要我們彎曲歷史,而是不要重蹈履轍。取其精華剔其糟粕,才是正確的態度。最讓人欣喜的是,新儒家運動、兒童讀經運動是民間自發興起的,這表明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理性回歸。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對港台網路語言對文化的毒化不可輕視。網路語言總在不斷更新,如果任由語言毒瘤橫行,我們不必等到被英語打敗,自我毀滅就夠了。

2.國人要正確對待,吸收西方文化。中國要合理融入世界,學習西方文化的科學性與先進性。西方文化中還有大量屬於自然科學內容的東西。這種自然科學內容方面的西方文化,要建設我們的國家,當然必須努力學習和吸收。不融入世界,是絕對沒有出路的。但一味強調融入世界的共性,卻不強調本國民族文化的個性,是極其危險的。所以在融入世界,在學習,吸收西方文化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保持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性。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要端正國人的文化思想,讓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要讓他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對國家而言究竟是什麼。我們一定要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根和西方文化的關系。

我們在接受洋文化時不能捨本逐末,讓我們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在我們手裡旁落他家。振興民族文化才是我們現在最大的責任所在。但我相信對於我們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裡,在漢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里,外民族文化只會讓我們的思想更加開放。中國文化一定會更加繁榮。

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時, 我們難免會有誤區。為此,我們一定要盡量避免。首先是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要防止兩個傾向:一是民族虛無主義,認為中國現實的發展可以割裂和歷史的聯系,否定傳統文化的價值。二是復古主義,片面台高傳統文化,用傳統的價值觀點來看待、衡量、評價現實的實際,否定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本質的區別。對待外來文化也要防止兩個傾向:一是閉關自守,絕對的排斥外來文化,特別是對體現現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這實際上是不思變革,抱殘守缺。 二是全盤西化,一方面把現代化等與西方化,另一方面把現代化和中國固有文化對立起來,因而把現代化的過程看作是西畫文化的移植於我們民族的過程。

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批判其錯誤的東西,繼承其積極的東西,並加以改造;對待外來文化,應該有鑒別的,有選擇的學習,努力走出一條既能體現現代世界文明水準又能有自己民族特點的現代化道路

9. 如何辯證看待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特點: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科學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競爭意識等。

中西文化區別:

  1. 中國傳統文化講求天人合一、天人互應、天地人為一體,強調中庸,強調人和自然的和睦共處。而西方文化強調對自然的思考,把人與自然割裂,把自然界當作純客觀的物質存在沒有命,只有規律。

  2. 中國文化深深植根於小農經濟的土壤中,「民以食為天」、「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國文化首先追求的是公平—這與善本文化相適應。小農經濟賦與中國文化的屬性必然表現為「重農輕商,厭惡競爭、平均主義以及清心寡慾。而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西方文化則恰恰相反,市場經濟機制就是在最大限度內給人們提供追求利益的方便,因此西方文化的屬性表現為:商品經濟的擴大再生產,促使工商迅猛發展,提倡競爭以反對平均主義,商品生產使社會成員物慾橫流而力求進取創新。

  3. 中國古老文化附麗於宗法政治,中國文化以善為本,官本位,具有德主刑輔的人治傳統,求長治久安,以人際的和諧來企求社會的穩定,為鞏固政權而提倡「學而優則仕」,提倡尚同精神,西方的社會政治是西方文化的產物,稱文化超越政治,不一定要為政治服務,「為藝術而藝術」,其主要功能是發展科學、發展生產。以功利為社會道德標准,輕仁義,當然,完全超越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4. 社會目標不同中國文化是大一統的,強調天下一統,定於一尊,重集權而輕分權,重中央輕地方。「天下太平,長治久安」是中國文化迫求的理想社會目標,為此,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體化。而西方的多元沖突性文化必須導致多元並存的社會,從古希臘開始,城邦林立,近代西方更是多元林立,在個體與社會的關繫上,西方文化強調個體,認為個體乃國家之本,社會應該是人人都充分發展的社會,因而社會應該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

  5. 文化性質不同中國文化屬於人文文化。重人倫、輕器物,價值取向以道德為本位。重綜合、輕分析。重意會、輕言傳。講求一種靜觀、玄覽、格物致知。崇尚群體意識、強調同一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西方文化屬於理性文化。重物質,輕人倫,價值取向以功利為本位。重分析,輕綜合。重概念,忌籠統,強調人權,主張個人至上,重視特殊的辨識,·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人對自然的索取。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一方面要批判地繼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並在此基礎上予以創新,另一方面全方位開放,大膽吸收外來先進科學文化技術和進步的價值觀。不能盲目地繼承傳統,也不能無批判地「西化」。在對待文化的伺題上,「實事求是」和「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和「推陳出新」。鄧小平同志也一再闡明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必須學習和借鑒我國傳統文化與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切先進的東西,同時又必須堅決反對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堅決清除來自這一方面的精神污染。他說:社會主義的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而不是剝削。由於社會主義制度的這些特點,我國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經濟社會理想,共同的道德標准,以上這些,資本主義社會永遠不可能有。」他還說:「資本主義已經有了幾百年歷史,各國人民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所發展的科學和技術,所積累的有益的知識和經驗都是我們必須繼承和學習的,我們要有計劃丫有選擇地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其他對我們有益的東西,但是我們決不能學習和引進資本主義制度,決不能學習和引起丑惡頹廢的東西。」

10.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如何看待和理解西方文化

首先一點,不能帶著有色眼鏡來看事物,否則先入為主的思想一定讓你失去了正確判斷的能力!
其次,自己探求真理的腳步,除了真實的歷史以外,其他人的評論只能做為參考,要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觀察西方的文化歷史,這樣才能了解西方歷史。
最後是比較,假如你對東西方歷史都有深入的研究,你可以對他們進行比較,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比較,假如這你也能辦到的話,歡迎你加入中國社會科學院!

閱讀全文

與如何正確看待西方文化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