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禮儀文化有哪些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卧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這里的「禮」包含了禮制的精神原則與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系密切。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禮儀擇要介紹:
行走之禮——
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系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古代常行「趨禮」,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這就是「趨禮」。行走禮儀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這樣既表示對尊者的禮敬,又可避讓行人。
見面之禮——
人們日常見面既要態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如何與不同身份的人相見,都有一定的規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禮。拱手禮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儀,方式是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加於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為「揖讓」。作揖同樣是兩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時低頭,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為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託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身份高的人對身份低人的回禮也常行作揖禮。社會對至尊者還有跪拜禮,即雙膝著地,頭手有節奏觸地叩拜,即所謂叩首。現今跪拜禮只在偏遠鄉村的拜年活動能夠見到,一般不再施行。在當今社會人們相見,一般慣用西方社會傳入的握手禮。
入坐之禮——
社會禮儀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種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規,如果盲目坐錯席位,不僅主人不爽,自己事後也會為失禮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種席次,最好的辦法是聽從主人安排。室內座次以東向為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規矩是,飲食時人體盡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盡量靠後,所謂「虛坐盡後」。有貴客光臨,應該立刻起身致意。
飲食之禮——
飲食禮儀在中國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後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活劇。迎賓的宴飲稱為「接風」、「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為「餞行」。宴飲之禮無論迎送都離不開酒品,「無酒不成禮儀」。宴席上飲酒有許多禮節,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後,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客人如果要表達對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謝意,也可在宴飲的中間舉杯向主人敬酒。在進食過程中,同樣先有主人執筷勸食,客人方可動筷。所謂:「與人共食,慎莫先嘗」。古代還有一列進食規則,如「當食不嘆」、「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投骨於狗」等,主客相互敬重,營造和諧進食、文明進食的良好氛圍。
拜賀慶吊之禮——
中國自古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相互關懷、相互體恤,在拜賀慶吊中有許多儀禮俗規。拜賀禮一般行於節慶期間,是晚輩或低級地位的人向尊長的禮敬,同輩之間也有相互的拜賀。如古代元旦官員朝賀,民間新年拜年之禮。行拜賀禮時,不僅態度恭敬,口誦賀詞,俯首叩拜,同時也得有賀禮奉上。慶吊之禮,主要行於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經歷誕生、成年、婚嫁、壽慶、死亡等若干階段,圍繞著這些人生節點,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禮儀。子孫繁衍是家族大事,誕生禮自然隆重熱鬧。嬰兒滿月時,親戚朋友紛紛上門恭賀,並饋贈營養食品與幼兒鞋帽衣物。小孩長大成人時要行成年禮,成年禮在中國社會稱為冠笄之禮。男子20歲行加冠禮,重新取一個名號,表示該男子具有了結婚、承擔社事務的資格。女子15歲行綰發加笄禮,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齡。現代成年禮的年齡在18周歲,學校舉行集體的成年宣誓儀式,強調青年人的成年意識。婚嫁是人生的大事,社會十分看重。婚禮有六道程序,所謂「周公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宋代簡化為納采、納幣、親迎三禮。
中國人的禮制精神是親親愛人,禮儀原則是自卑尊人。在與人交往時要放低姿態,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禮節就成為了虛套,這就不符合的禮義標准。禮俗中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禮義原則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當然現在我們對禮俗的繼承是一個復雜問題,需認真辨析,擇善而從。
② 中國古代禮制的基礎
據《周禮》記載,禮劃分為吉、凶、軍、賓、嘉五等,合稱"五禮"。
一、吉禮
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古人將祭祀看作為"國之大事",所以列位於五禮之首。主要形式有三類:
1、祀天神
祀天就是對天帝的侍奉、享獻的儀式。祀天是虞舜時期祭天的典禮。殷商時期,天神是「帝」,他是自然和下國的主宰。他的周圍還有日、月、風、雨等臣工使者。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有「天子」的稱謂。周王是作為天帝之子在人間統治人民的,他也要像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天帝。
圜(同圓)丘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漢高祖時期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負責。
後漢時期在洛陽城陽建圜丘,壇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天地之位,下層分設五帝之位,壇外有兩重圍牆。隋唐時期圜丘制度與東漢時期相似。
隋代將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祗、神州社稷、宗廟定為犬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為中祀,祭司命、司中、風師、雨師、山川等定為小祀。
清世祖定都北京後即恢復修建正陽門南天壇各種配套建築,後經乾隆時改修,成為今天所見到的天壇古建築群。它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極殿、齋宮、井亭、宰牲亭等。
大雩:大雩是求雨之祭,在無風旱災害發生時例行之祭,於仲夏舉行。
日月:相傳古代帝祭日於壇,祭月於坎。日壇稱為"王宮",也稱"大明",月壇稱為"夜明"。祭月在秋分之夕;祭日於東,祭月於西,這是日月的正祭。
明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壇,遷都後在北京朝陽門外建日壇,在阜成門外建月壇;每逢天干為甲、丙、戊、庚、壬之年,皇帝親自祭日,余則由文臣代祀。每逢地支為丑、辰、未、戌之年時,皇帝親自祭月,余則由武臣代祀。
星辰: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所謂的五星是東方歲星,南方熒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鎮(填)星;
二十八宿是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方丘祭地:祭地是對土地的崇拜,主要目的是祈求農作物的豐收。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國都北效水澤之中的方丘上舉行的祭典。
比如說祭天、祭地。比方說在北京南郊有天壇,北郊有地壇,東郊有日壇,西郊有月壇。那就說這四個地方它是一年當中的四等分,也就是講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然後春分祭日,日壇,秋分祭月,它是四等分。這個祭天,它是一種農業社會產生的,一種祭祀形式。
但它不是為了渴望豐收。因為中國歷代的帝王以為君權神授,就說他的權利是獲於天的。所以他通過祭天達到他和上天能夠有一個對話,從而得到上天的眷屬。而且通過這種形式,也表達他代天行政的這種巨大形象。所以在古代社會,祭天是皇帝的專利,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是不能祭天的。
二、凶禮
凶禮是喪葬之禮。對於亡者治喪以及對天災人禍的哀弔都屬於此。
五服就指的一個人,死了後在這個喪禮上穿的服裝,五種服裝,你根據這個服裝就能看清這個人跟死者的關系,從而能推證出你跟這個人之間的關系。這個五服,在電視劇里頭也經常出現這個喪禮,但是它這個喪禮只是一律都是白的,喪服之間它沒有差距。
實際上這個喪禮,一個人死了以後,這個喪禮上的喪服它是有差距的。那就是第一個是斬縗,第二個是齊縗,第三是大功,第四是小功,第五個是緦麻。第一個斬縗,指的就是,它是用什麼做的?生麻做的。
這個縗就是衣服邊,也就是衣服邊不縫制散著,剪了以後就穿上了,披麻了。齊縗現在咱們寫成,這個字怎麼寫的,就是整齊的齊,念齊縗,就是熟麻做的。邊齊了,縫制了。大功是粗白布,小功是細白布,緦麻是更細的白布。
這個等於是五服。因為五服穿著是不一樣的,他的守喪的時間也不一樣的。比如說最重的斬縗他是等於是子為父母。他是三年的喪,這三年的喪實際上就是二十七個月。這個齊縗是一年的喪。大功是九個月,小功是五個月,緦麻是三個月。
三、軍禮
軍禮是與軍事活動有關的戰事之禮,包括田獵、校閱、獻俘、出師等。
出師祭祀:軍隊出征,有天子親征與命將出征之不同,軍隊出征前有許多祭祀活動,主要是祭天、祭地、告廟和祭軍神。出征前祭天叫類祭;出征前祭地叫宜社。
誓師:祭祀禮畢,出征的軍隊有誓師典禮,一般是將出征的目的與意義告知將士,揭露敵人的罪惡,強調紀律與作風。
凱旋:軍隊獲勝而歸,謂之"凱旋",皇帝會親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勞;有時則派遣大臣出城迎接,這稱為「郊勞」。軍隊凱旋後要在太廟、太社告奠天地祖先,並有獻捷獻俘之禮,即報告勝利,獻上鹵獲的戰利品。
四、賓禮
賓禮: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也是諸侯對王朝的朝見、各諸侯之間的聘問和會盟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
射禮有四種。一是大射,是天子、諸侯祭祀前選擇參加祭祀人而舉行的射祀;二是賓射,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相會時舉行的射禮;三是燕射,是平時燕息之日舉行的射禮;四是鄉射,是地方官為薦賢舉士而舉行的射禮;射禮前後,常有燕飲,鄉射禮也常與鄉飲酒禮同時舉行。
五、嘉禮
嘉禮: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
嘉禮則是喜慶之禮,包括冠笄、婚嫁、饗燕和親朋之間的慶賀活動等。
冠禮:冠禮是成人禮,是給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禮儀。笄禮: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歲許嫁之時舉行笄禮,結發加笄,也要取"字"。
結發是將頭發梳成發髻,盤在頭頂,以區別童年時代的發式。笄禮始加冠笄,笄禮在宮中殿庭舉行,皇帝親臨。祝辭及取字之辭也都套用男子冠禮。禮畢,公主拜見君父,聆聽訓辭。
饗燕禮:饗禮規模宏大,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燕禮有一定的禮儀規范,但重點是吃喝。明代宴會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大祀天地後之次日、正旦、冬至及萬壽節為大宴。大宴行酒九爵,中宴七爵,常宴三、五爵。
鄉飲酒禮是敬賢尊老之禮。鄉飲酒禮的意義有四項:一是選拔賢能;二是敬老尊長;三是鄉射,即州長習射飲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國中賢者。
與這些禮儀活動相適應,便出現了各種冠服制度。如祭祀有祭服、朝會有朝服,婚嫁有吉服,從戎有軍服,服喪有凶服等。
(2)禮制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禮」的起源:
中國是擁有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戰國孔子時期,就積極推行「禮」,「禮」與「仁」成為了孔子的代表思想,周代是中國古代禮制最興盛的時期。所謂「禮制」,就是從王侯到平民在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規范准則。
人們平時的衣食住行,乃至婚嫁喪葬,都有嚴格的禮制約束,禮儀被認為能「通神明,立人倫,正情性,節萬事」。
在國家產生之後,人們由「法」和「禮」還有道德等各種規范共同約束,封建社會一直是父系社會,男子在社會中佔主導地位,「禮」在「法」之外處處滲透於人們生活之中。人們的吃穿住行都受相應禮制的約束。
比如天子衣飾紋龍才可綉五爪,男子的配飾也是極有講究,按身份等級的不同佩戴不同的配飾。就連做衣服的材料也要按身份等級不同採用。
對於女子的約束就更多了,「三從四德」就是「禮」對女子約束的最典型例子。吃飯有講究,座位的順序要有尊卑長幼,建築也和「禮」有關系,建築的布局以故宮為例,皇城居中,然後百姓生活的城鎮以圍繞的方式一層一層環繞皇城。
禮是古人為社會活動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規定以及貫穿其間的思想概念和他們共同遵循的禮節儀式。各個時代或地區的禮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演變有密切的關系。目前能夠研究的禮制,最早只能上溯到周代。
周人的禮是後代禮制的淵源。傳統的觀點認為禮分「五禮」,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吉禮,就是祭祀的典禮。祭祀是國之大事,所以列為五禮之首。祭祀的對象可以是上帝祖先,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林澤、風雨雷電、神鬼怪魔等等。
凶禮,一般理解是指喪葬。除此之外,還應包括對飢饉、戰亂等天災人禍的哀弔。
軍禮,指戰事和與戰事有關的活動,如校閱、田獵、出師、獻捷、獻俘、築城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動。
賓禮,指諸侯對王朝的朝見、各諸侯之間的聘問和會盟等。
嘉禮,內容較為復雜,婚禮、冠禮、饗宴、立儲、慶賀、交遊等都在此列。
早期的禮與法律、官制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許多政治、法律方面的規定都見於禮的內容。到了秦、漢以後,官制、法律等與禮的界限才逐漸分明起來,而禮就專指「儀式」了,與現代的觀念趨於一致。
在階級社會中,禮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禮規定了社會了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區分,規定了社會各個等級的尊卑貴賤,因而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如《禮記·曲禮上》:「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貧苦,整日從事農業勞動,不能依照當時的禮制舉行或參加各種典禮,所以禮制的內容就不能把他們包括在內。大夫是統治者,是禮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即禮是維護當時社會等級和統治階級利益的有力工具。
《禮記·坊記》:「治國不過千乘,都城不過百雉,家富不過百乘。」分封的諸侯國不可以有超過千乘的軍力,城牆不可以有超過高一丈、長三百丈的規模,卿大夫之家不可以有超過百乘的財力。類似這樣的許多規定,就是維護君主利益的等級堤防。
只有遵循禮才能治理天下,這便體現了禮的重要性。
③ 古代封建禮制是什麼
古代封建禮制指的是通過禮儀定式與禮制規范塑造人們的行為與思想;通過法律的懲罰維護禮法的絕對權威。
中國歷史悠久,擁有五千年文明,號稱禮儀之邦。古代社會與國家管理方式既非法制社會,也非通常人們認定的人治社會,而是禮法社會。禮法是禮制與法律相結合的概念,融入哲學家的思想,法學家的智慧和政治家的實踐。
(3)禮制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禮制的目的:
封建禮制最終的目的是通過規定人與人的之間的關系禮法,來維護一個穩定的社會統治秩序,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其成功之處是在於用較小的投資換來了較大規模的領土和人口,通過樹立皇帝的絕對權威從而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雖然現在中國進入了法治社會,可是在任何地方,我們還可以看見禮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禮制有它的成功的地方,可以也有它的局限性。
過多的強調禮制,會削弱個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拋棄了傳統等級觀念的禮制才能真正起到和諧社會和人際關系的作用,同時不會扼殺社會的整體創造性。
④ 禮制是什麼意思
禮制的意思是禮儀制度。
禮制是禮儀制度的簡稱,是德治夢想的具體化。
3、解州關帝廟是典型的封建禮制性建築,採用「前廟後寢」的格局。
4、璁對日臣考禮制,衣不掩裳,與聖意允合。
⑤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
指禮制,古代五禮是漢族禮儀總稱。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中國古代五禮就是古代最重要的五種禮制,也是最主要的五種禮制,延續至今依舊有著很多地方沿襲。
五禮內容:
一、吉禮: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主要內容:
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師。
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即諸小神。主要包括:方丘祭地,四望山川;封禪;祭祀社稷之神。
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嘗、享祭先王、先祖。主要有祭祀帶帝先王;祭祀先聖先師;籍田與享祀先農之禮,親桑和享祀先蠶之禮;享祀先醫,高禖(祈子之禮);臘祭等。
二、嘉禮: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
三、賓禮:賓禮是接待賓客的禮儀。《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賓禮親邦國」,這里講天子與諸侯以及諸侯國之間交際之禮。賓禮包括:
春見曰朝,夏見曰親,秋見月覲,東見曰遇,時見(有事而會)曰會,殷見(諸侯同聚)曰同,時聘(有事而派遣使者存問看望)曰問,殷覜(多國使者同時聘問)曰視。具體而言,大致包括:朝覲之禮,會同(會盟)之禮,諸侯聘於天子之禮,諸侯遣使交聘之禮,相見禮。
四、軍禮: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軍禮是師旅操濱、征伐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軍禮同邦國」,這里講的是對那些叛逆不馴的諸侯要用軍禮使其服從和同。
⑥ 古代禮樂文化
禮樂文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由我給大家整理了古代禮樂 文化 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古代禮樂文化簡介
禮樂文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明特徵,通過制禮作樂,利用“禮”教與“樂”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禮樂制度,維護封建等級秩序。對後來歷代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 。
禮樂是指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2] 。
禮
原本是古人事神祈福的一種原始宗教儀式,在這種儀式上,獻祭、頌神、祈福的各項活動都按照一定的規程進行。西周初年,經過周公等人的改造,禮便從宗教的制度轉換成了基本的社會典章制度,規定著貴族社會生活和國家 政治 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便是 歷史 上著名的周公“制禮作樂”。據《儀禮》記載,周初的禮,內容有十七項,包括士冠禮、婚禮、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聘禮、朝覲禮、喪禮、祭禮、凶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等。[1]
樂
原本是一種輔助性的原始宗教儀式,是古人將“頌神娛神”的願望以舞和樂的形式“送達天聽”的手段。周初,經過周公等人的改造,樂便成了人們在宗廟中,在族長鄉里之間,在父子長幼閨門之內等等社交場合溝通情感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喚起血緣親情,增進社會成員之間的親近感,從而化解因為禮的等級化、秩序化而引起的種種對立感和心理矛盾。荀子把樂的這種功能恰當地稱之為“和”。[1]
古代禮樂文化釋義
禮樂文明是指“周公之典”。《尚書》曰:“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候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製作的禮樂是處理等級社會上下貴淺之間的人際關系的倫理規范[2] 。
禮的本質是差異,也就是說貴與賤,尊與卑,長與幼,
2008名演員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擊缶而歌
親與疏的各種人之間,必須遵守各自的行為規范,絕對不可混餚。這種有差異的秩序叫“禮”,不可僭越。所以孔子曰:“非禮忽視,非禮忽聽,非禮忽言,非禮忽動”。但是社會只講差異,不講大同,社會就不會和諧。因而周公“制禮”的同時又“作樂".樂講和同,樂當然是指音樂,但已超越了音樂,以音樂激起人們相同的共鳴的喜怒哀樂的情緒[2] 。
禮和樂不可偏廢,“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禮樂文明是國家和諧的基礎。春秋魯人孔丘發揚了儒行。其所謂儒,其有不灰心喪志,不得意忘形,有上尊下慈的美德。無怪乎孔子對禮樂崩潰時,發出如此的感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一生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就是恢復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2] 。
孔子招受學生開經講學,整理《詩》·《書》·《易》·《禮》·《樂》·《春秋》。他死後,他的學生把的他言行整理成《論語》。上述著作構成儒家博大精深的政治倫理體系。孔子主張“仁愛”,“克己復禮為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准則;“節用愛人,伺使民於時",是對執政的要求。在孔子看來,仁是禮的基礎,禮是貴淺有序,樂是對禮的調度。禮樂不僭越,就會形成和諧社會。所以,一個有文化的人要以“格物·致遠·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 天下 ”作為最高理想[2] 。
古代禮樂文化要義
禮之所以合理,正如孔子所說,“禮緣人情而作”,它是基於人情而制定的。儒家從人本主義出發,提出治理人民的前提是尊重人性。只有充分注意到人民的好惡之情,社會才能長治久安。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人性可以不受制約,可以縱情放任,那樣無異於將人類等同於 動物 。人的好惡之情的缺乏或者過度,同樣不利於社會的安定。只有 健康 的情感,是社會和諧、進步的保證。人的情感應該與天道(大 自然 )一樣,處在陰陽和諧的“至中”境界。但是人性不能自發企及於至中之地,因此需要禮(各種儀式節文)來引導人性,使之合於天道,這是儒家禮治主義的根本要旨之所在[4] 。
中華禮樂文明
禮樂的表達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薦獻、進退揖讓;黃鍾大呂、干戚羽旄是禮樂之美,但是欣賞盛美的儀式並不只是為了滿足耳目之歡,更重要的是要體會禮樂文明引領人向善的本義。孔子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論語・陽貨》)《禮記・樂記》說:“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這些論述旨在說明,禮樂文明美的形式是為了表達善的內容,而其中美是次要的,善才是主要的。孔子說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在這里,他就是把仁愛作為禮樂引領人向善的一個目標提出來的。因此,認識禮樂文明,重要的在於把握其中的要義[6] 。
禮
禮樂文明中“禮”的要義有數端。其一,“禮”是人性的基礎。《禮記・曲禮》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把“禮”作為區別人與動物、文明與野蠻的標准,所以“禮”是人類文明社會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其二,“禮”的重要作用在於規范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關系。禮使人明確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謙讓;使人區別事物或行為的是非,懂得什麼是該做和不該做的。“禮”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維護了社會的秩序和正義。其三,“禮”也是一種道德規范,引導人們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因此,禮樂文明更強調通過禮教,使社會規則內化為人的內心尺度。其四,通過知禮、守禮,達到社會和諧的境界。《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既強調了“和為貴”的願望,又指出“和”不能單純為和而和,不能是無原則的和,這個原則就是守禮。在彼此遵守社會秩序的情況下達到和諧,才是最美的境界[6] 。
樂
禮樂文明中“樂”的要義也有數端。其一,“樂”的社會作用重在和諧精神。《禮記・樂記》曰:“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所不能免也。”指出“樂”是協調世間萬物的綱紀,它的作用是使人們各安其位,和諧相處。其二,“樂”注重有秩序的協調。《樂記》說:“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chì)之音矣。”其用五音比喻各種人物,說明要有序協調,才能奏出和諧之樂。其三,“樂”也有陶冶情操,移風易俗的功用。《樂記》曰:“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孝經》也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即樂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樂安寧,生命長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們要聽雅樂,遠淫音[6] 。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秩序也。”(《禮記・樂記》)秩序與和諧是禮樂文明的主旨。《樂記》說:“樂者為同,禮者為異。”是說樂的作用在於協調上下,禮的作用在於區別次序。然而,禮和樂雖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卻是相輔相成的。在遠古傳統中,“禮”即人文,是涵蓋一切,包括“樂”在內的。到了周代,禮、樂雖各有制度,但是“樂”畢竟仍是禮制的一個方面,“樂”的“和”也是為實現“禮”而輔助、服從於“禮”的。《樂記》說人受外物的引誘會喪失天性,產生貪婪、殘暴、欺詐等邪念,於是先王制禮樂,用以調節人心。“禮節民心,樂和民聲”,就是用“樂”之“和”,彌合“禮”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將“禮”、“樂”相提並論,就是因二者之結合,能起到平衡與調和的作用[6] 。
二者關系的認識。“樂者為同,禮者為異。”禮和樂雖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本質上是相通的。《樂記・樂論》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禮樂在儒家的體系中得到規范。禮”先“樂”後,禮是樂的基礎,樂為禮定,樂為禮用。不僅選用樂,要按禮的規定,評價樂,也要以禮為標准。禮和樂不可偏廢,禮樂不潛越,平衡與調和,就會形成和諧社會“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禮是貴賤有序,樂是對禮的調度[4] 。
禮樂思想的升華
“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對周朝禮樂制度的欣賞與留戀溢於言表,但並不是袋周禮作為不可變化的教條來崇拜、遵守。當時孔子所面臨的客觀社會的形勢是:一方面作為國家典章、制度、儀式的禮樂遭到破壞;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國家、社會又不能沒有一定的禮樂典章制度,否則人們就無所遵循。這就需要對舊的禮樂典章制度加以改造,尋求新的理論根據和心性道德的支撐,於是孔子擔負了這個時代的任務,對禮樂作出新的解釋和理解。“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在這里,仁是統領禮樂的靈魂,他把仁愛作為禮樂引領人向善的一個目標提出來的,用“仁”的理念來調適自我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孔子把禮樂制度這種外在的形式與主體人的內在道德修養和行為的仁、不仁直接聯系起來,不仁的人是不能正確對待禮樂典章制度或遵守禮樂典章制度的,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覺的仁人,其行為才能自覺地遵守禮樂或合乎禮樂制度。個體應該注重約束自己,加強自我道德修養,成為具有道德理性的仁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仁便成為禮樂制度的本質義蘊,這是孔子對於禮樂制度這種外在形式、儀式的後面所以然的追根究底,是對於禮樂典章制度理論基礎的尋求,亦是對傳統禮樂制度的新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