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才能更好的建設校園文化,給同學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一、大學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大學校園是一群朝氣蓬勃、思想活躍的年輕人學習、生活的場所,這些年輕人將在這個空間里度過他們的身體和思想成長中最為劇烈的時期,可能四年或者更長的時間。這個園區內的每一幢建築、每一個雕塑、每一個花壇、每一棵樹木都可能讓他們駐足,讓他們在以後很長的時間里仍記憶猶新。例如北大學生一談起自己美麗的校園,就首先想起「一塔湖圖」,未名湖岸邊的博雅塔的身影映在湖中,每個到北大的人都嚮往看到湖光塔影的圖畫。
環境藝術的核心應是生活藝術,美化環境,最大程度上是美化生活。大學校園環境是師生們的露天「起居室」,從課間休息、室外閱讀,到聚合交往、散步休息等等都與之息息相關。
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更加活躍,比以往的大學生更渴望人際交流,更需要廣闊的自然空間,而這些空間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築空間以外,校園內的小樹林,林蔭路,池塘邊,往往是學生停留的地方,或交談,或散步,或靜靜的讀書。
課堂上的學習只是人學生接受教育的一個方面,校園環境對培養大學生的修養、情操、品德更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校園環境就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因此,在現代人學校園建設中應該重視大學校園環境文化藝術建設,以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二、大學校園環境建設的方法
大學校園環境建設有很多的表現手法,下面簡單列舉一些常用的方法,這些方法組合在一起使用更能創造出完美空間環境。
雕塑,無論在教育上、人文上和知識上,雕塑都可以作為一個標志性的景觀,從中引出的寓意應該是積極的、向上的。如貴州工業大學毛主席塑像,毛老衣著簡朴,淡泊寧靜的身姿及神志,凝重中不失慈祥,深刻中不失質朴,襯托出當年中國領導人的正直不阿、寬厚善良的人格力量。讓許多的學生與毛老有心靈上的交流。
水景,自然狀態湖泊和小的人工池塘,無論大小,其中的水體都能給予環境以生氣,相對與體型巨人的建築,它可以軟化環境,增添親切感。無論動態和靜態,水都能賦予空間靈氣。池塘水表現為靜,水體反射四周建築,展現空間融合於自然的特點。噴泉水體表現為動,或面形、或線形、或點形。一動一靜的結合,對比勾勒出豐富多彩的學習、休憩空間氛圍。
綠色植物,大面積草地、富有造型的灌木、成排的樹木圍合成一個又一個生態空間,綠色植物被人們成為「有生命的建築材料」,綠色可以使長時間從事腦力和視力活動疲勞的人腦和眼睛得以恢復,並且達到改善校園小環境、小氣候的作用。隨著冷季型植物的引入,現在大學校園也正在逐步形成四季長綠、三季有花的校園環境,為學習、教學、科研和生活在這里的師生員工營造了更具恬靜、怡心、自然的環境。
廣場,適當的校園廣場建設,可以豐富校園內的院落感,現代小的教學組團型的教學模式人多有一個圍合的空間,這個空間很適合建設一個小刑的廣場,供學生舉辦小刑活動使用。
三、新老大學校園環境建設
老大學校園在校園環境改造中進行環境文化建設;以往的大學校園建設很多隻是著重教學、科研、辦公、生活、體育等各個職能建築的設計,對於校園環境,僅規劃好校園道路和路兩側種植些簡單的樹木。對於校園小環境的建設從來沒有提升到象重視建築設計一樣高的層次。這就形成了一個現狀,很多建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大學校園環境都是圍繞校園主要建築簡單的路網,簡單的樹木綠化,點綴其間的是一些紀念性的雕塑,很少看到綠地和成片的景觀區域。舊校園環境的重新整合改造,會使老校閱煥發新的生命力。
老人學校園環境現在正在逐步進行改造,以適應新時代的大學教學、生活需求,這種改造往往需要不懈努力和精心雕琢,充分利用各種空間進行文化環境建設。例如可以將陳舊的、淘汰的建築拆除,建設校園景觀;還可以見縫插針的進行小區域景觀建設:在保留年久的樹木的情況下,增加小范圍綠地,減少裸露黃土地,在一些建築上增加藤類植物或浮雕,從平面上和空間上增加綠色景觀和文化景觀。
新大學校園在規劃中充分考慮環境文化建設;現在新規劃建設的大學校園,都將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作為一個設計條件加以重視,並且突出了生態景觀、人文景觀設計。新大學校園規劃職能分區更加科學合理,在各分區之間又有各種文化景觀分布其間。新的大學校園規劃,很多都吸納了生態設計、人文設計。
在校園環境充分進行文化景觀設計,使新的校園有更為寬暢的室外自然空間,給師生以舒適、健康、自然、藝術的享受。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建設就突出的表達了一個新的大學規劃理念:大學園林。
這個新概念已經引起了很多校園規劃專家的興趣。紫金港校區的布局將園林概念融入到規劃設計中,以「園」為特徵,形成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化、網路化的校園環境。在校園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有主有次的園林組團,使園林包圍建築,建築建在園中,按地貌自然分布,形成人、建築、自然的和諧氛圍。現在該校區已經建成投入使用,大小十餘個園林組團已經建成,園林化格局初步形成。
四、大學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的幾點問題
要因地制宜進行校園環境文化藝術建設,不能盲日追求效果,將不適宜校園的作品搬入校園。在一些校園環境建設中,盡量避免照搬景觀,將一些已有的景觀或放大、或縮小、或原狀搬入校園,會使人產生抄襲之嫌,從而淡化它的美感。文化景觀重在創新,新穎、自然和符合地域環境才具有活力。在北方入學校園建設南方大學校園的景觀也是違背地域特點,所產生的感染效果也不能達到建設目標。
要考慮大學生的心理需求,要建出人學生能夠接受的環境。現代大學生對文化景觀環境要求具有知識性、和諧性、對比性等一般審美范疇外,還要求有新奇性,豐富性和多樣性。他們追求開闊視野、思想深化的東西。不能簡單的隨便做個塑像就算環境建設,要使塑像與大學校園的氛圍想適合,大小比例體現美感,並與周圍環境相適應。
要因材而建,量力而行,不盲目耗巨資進行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校園環境建設要根據學校的財力、物力來建沒,不能因為追求美觀而擠占教學、科研上的資金。有些人學為了追求新、大、特等要求,在校園內建設佔地幾十畝的大廣場和大湖面,雖然環境景色壯麗,給人與沖擊力,但壯麗的背後往往是造成了投資較人、維護成本過高的後果。
五、結語
大學校園環境設計是當前大學校園規劃建設的一個新課題,要在不斷探索中進行建設,而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宜人的學習生活環境,使他們在這里學習的更加舒適、愉快,從而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這樣的校園環境,也才是最美的
㈡ 如何建設校園文化
高等院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建設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建設校園文化,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以人為本,創建校園文化應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任務聯系起來;二是建設校園文化必須注重內涵發展。從領導班子建設、教學條件改善、推進大學生黨建工作、開展各種生動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凝煉提升大學精神等多渠道、多方位進行,從而在高校里營造一種和諧、團結、進取、創新的良好學習、生活、工作氛圍,促進高校順利發展。
㈢ 如何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校園文化建設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在內,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
首先要抓好校園的環境建設。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可以開展校園景觀文化、文化牆、校園VI導視系統等建設。
其次注重校風教風學風等建設。這需要學校領導者註定相關實施措施。
最後多開展大學社團活動,注重社團文化建設。
㈣ 怎樣做好校園文化建設
時下各學校均已開展轟轟烈烈的校園活動,從某種程度上的確豐富了校園文化,但同時也暴露了活動單一,流於形式的弊病,即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紅頭文件下實施所謂的校園文化建設。如此被動的開展則有很大的制約性成分,反而成效不大,失去了校園文化的實際意義。校園文化涵蓋面極廣,意義深遠,既包括校園物質文化又包含校園精神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又是德育的有利平台。做好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更加重大,意義更加深遠。如何避免校園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弊病,讓其更好的服務於教學呢?首先,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要到位。認識校園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意義,清楚地知道它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目的地開展相關的活動,重視活動的效果。每一項活動的開展都明確其意義,不僅抓好過程,更要注重效果,加強調研。比如「三化」工作的開展,旨在通過校園的凈化、綠化、美化,給師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實施上形成計劃、制度,落實上師生人人參與,共同監督。成效上培養一種良好習慣,地面紙屑有人撿,公物損壞有人管,形成長效機制。另外對每項活動還應有總結反思,提出優化措施。其次,理清思路有步驟地開展活動。一是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從凈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因地制宜地設計和規劃校園環境建設。如校園廣播站,名人宣傳欄、評比欄、校園新聞、警示牌,科學家掛像、班級圖書角、美術作品宣傳欄,學校大門、操場圍牆圖文等。二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1)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校園藝術節、讀書節,六一兒童節以及各種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利用班隊會,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小型的文化娛樂活動,興趣小組、第二課堂、古詩誦讀賽、朗讀比賽、演講比賽等;每學年一至兩次校園運動會。(2)開展校園文化教育。組織學生到革命烈士紀念園、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利用各種紀念日,組織開展讀書宣傳活動,敬老院慰問活動;新團隊員宣誓。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或演講會等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直觀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同時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等。第三,打造特色文化校園。校園文化涵蓋面廣,不可能也不能面面俱到,故此要有所側重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結合學校實際創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比如讀書育人特色、安全教育特色、衛生文明特色等,打造思想道德建設、法制教育、書香校園等名校工程。校園文化建設要著眼於廣大學生的未來,著眼於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㈤ 結合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談談如何建設大學校園文化,促進我國文化繁榮
要是滿意請採納~~~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突出強調了文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再一次在黨的綱領性文件中確立了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為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指明了方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並在實踐中全面貫徹這一重要思想,對於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等院校,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項系統工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是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集群,它以青年學生為主體,以大學校園為主要空間,以社會主義文化為根基。優良的校園文化氛圍一旦形成,將和社會主導文化一樣,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對青年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和精神狀態起到良好的輻射作用,成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素質教育的強勁動力。顯而易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一、校園文化建設應把握正確指導思想
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建設什麼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因此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充分體現我們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基本要求,保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武器,是全黨的智慧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因此,它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這個復雜系統中的核心和靈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標志,決定著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只有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文化建設,才能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既立足於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又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大業;既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又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既努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又積極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有益文化成果。同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價值尺度。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就是要求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體現「三個代表」的本質要求和價值取向。高等學校是意識形態領域最活躍的地方,是思想、學術、文化交匯的重要場所,也是西方敵對勢力同我們爭奪青少年一代交鋒最激烈的陣地。所以在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允許各種學術觀點討論的同時,必須堅持以四項基本原則為前提,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認真做好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進」工作,決不允許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校文化建設的正確發展方向,為高校的改革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二、校園文化建設應大力弘揚民族精神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明,歸根到底是建設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深刻的體現。民族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遺產,從根本上規定著民族文化的內涵和特性。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歷史活動中表現出來最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具有對內動員民族力量,對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培育和弘揚
我們的民族精神,使全國各族人民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把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和新時期形成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當前要著重增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意識、團結意識和自強意識,強化青年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牢固樹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觀念。所以,我們在構造校園文化建設總體規劃時,要注意民族精神的傳承,並積極探索適合青年學生特點的教育形式,選擇各種重要節目,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我校有著悠久光榮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如嘉庚愛國主義精神、校訓誠毅精神、革命傳統精神等,都值的進一步深入發掘整理,不斷擴充內涵,提高宣傳教育成效。學村的各種紀念場館、校史陳列室是獨具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陶冶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操是不可多得的教材。學村原有許多建築樓群的命名,也沉澱著十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以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三、校園文化建設應重視優化育人環境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撐,也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必須建設文明、整潔、優美、有序的校園環境,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規劃必須充分考慮到整體化、生活化、人性化、開放化、多樣化和現代化,實現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有機統一,協調發展。尤其在校園建設風格的設計上,校園審美色彩的鋪墊上,校園音樂的選擇上,師生著裝的規定上,教室空間的布置上等都應充分考慮自然與人文兼顧,活潑與莊重兼顧,整齊劃一與體現個性兼顧。同時要注意精心選擇製作一些有典型教育紀念意義的雕塑,畫像、名言警句、標語口號等,以襯托校園的整體育人氛圍。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築,和諧的人文景觀,能夠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並在求知、求美、求樂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有助於陶冶校園人的情操,對師生員工塑造美好心靈,激發開拓進取精神,約束不良風氣行為,促進身心健康,調節情趣和心理狀態等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校園文化建設應主動適應時代要求
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符合時代要求,體現時代的特徵,成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策源地,這是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必然要求。因此,校園文化建設要重視營造尊重科學、崇尚真理的校園精神和民主、開放、豐富、生動的校園文明,從而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起到支持、引導、幅射的作用。同時,校園文化建設要有利於加強對學生個體的引導,用健康向上的主流校園文化去熏陶教育學生。要注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交際協調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成才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要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以後能夠滿足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和先進文化的弘揚者。
五、校園文化建設應積極體現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切先進文化的基本特質。任何一個時代都產生、孕育自己時代的文化,任何一種先進文化都反映著社會進步的目標和方向,既是前人思想認識的升華,又是時代精神的凝聚,既是一個批判繼承前人文化的過程,又是一個不斷超越、創新的過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當代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技術更新不斷加速,一個國家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後的局面。技術創新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學校。大學校園是人才薈萃地方,校園文化建設應充分體現強烈的開放性、先導性、前瞻性和獨特性,以創新思想為先導,以創新制度為保證,以創新內容為核心,以創新實踐為動力。以改革的精神,積極探索各種有利於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式、方法、途徑,努力構造有利於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校園創新系統。在更高和更新的層次上發展校園文化,使校園文化充滿勃勃生機與活力,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沃土和催化劑。
校園文化建設滲透於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校園活動的方方面面,在學校教育中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內涵,是學校育人工作的一個重要領域。只要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統攬全局,相信校園文化建設必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㈥ 如何營造良好的大學校園文化1000字
摘要:大學校園文化切實關繫到我們每一個人。一個好的校園文化會給在校大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等。具體應該從校園精神文化和校園物質文化兩個方面進行建設。從多個方面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
關鍵字:精神文化生活、校園物質文化、大學生活、道德品質
大學校園文化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大學校園為主要空間的反映大學生精神面貌的一種群體文化。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當今大學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也應為此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以下我將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㈦ 大學校園怎麼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包括學校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1.在現有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之上,完善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實用和美化的前提下,補充和完善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其中包括理念、行為、視覺、環境
2. 抓好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
學校應營造各種校園文化形式:物質的或精神的,顯性的或隱性的。雕塑、文化設施、綠地,鮮花、廣場的設計、報欄和櫥窗等布置無不體現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
學校環境的凈化、美化、綠化、校風校貌,「寢室文化」、「食堂文化」。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藝術節、美術展以及學校向社區文化延伸等無不顯示出學校「探索、追求、創新」個性。
3.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和校風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隱性的課程,對學生成長大到理想道德,個性品德,小到行為習慣,言談舉止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精以思考,精心設計以景育人,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繫上。
4.加強社團文化建設
㈧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設想和建議有什麼
1. 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引導,樹立校園文化全員共建意識。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從凈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感染和熏陶,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
2. 加強校園文化精神文化建設,以先進文化為指導,把握校園文化建設是思想內涵。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情操塑造人
3. 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物質文化是一種顯性的校園文化,良好的物質文化建設,對校園文化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 加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通過輿論宣傳,擴大教育效果,有意識地進行正面引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並最終成為制度的執行者和傳播者。
5. 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6. 確立面向現代化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形成開放的校園文化建設觀念。在社會文化的整體發展中形成有助於青年學生社會化的文化氛圍,形成青年發展、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關系,推動校園文化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7. 完善各種咨詢服務。大學時期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此,正確引導大學生對一些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的看法,培養他們判斷事物的能力是重要的。
㈨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哪幾個方面
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中國夢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鼓勵學生有理想有夢想,引導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形成良好的大學校園文化。
2、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向導力量,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氣氛為終極目標,服務於高校的人才培養。
在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校園文化,自覺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注意頂層設計,堅持科學性與方向性、主導型與多樣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中國夢引領高校校園文化,把正面的教育內容通過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有效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高校校園文化通過校園環境中人們共同的觀念追求、價值標准、行為規范,不斷影響和作用於大學生群體,從而實現教育人、服務人的功能。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既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
(9)如何建設大學校園文化擴展閱讀:
校園文化在當今高等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夠保持永恆魅力的,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心靈的,是能夠激發青年學生激情,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優秀的校園文化能賦予師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不斷反思、不斷超越。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
㈩ 如何建設高品位的高校校園文化
校園是師生學習、工作的空間,校園文化體現在學校內部則形成其獨特的校園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共同的思想作風和行為准則,它是這一時空存在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文化形態上看,校園文化表現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學校德育工作不能僅僅局限於簡單的政治說教,更應充分發揮德育工作的育人內涵,努力做到教書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
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育人環境,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
育人離不開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校園建築,鳥語花香的校園小景,寬敞明潔的校園道路,萬紫千紅的綠化景觀,明亮寬敞的教室、圖書館,這些都能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學習、生活,增進了他們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僅局限於綠化、美化校園,應有重點地搞好校園主要景點的建設,辦好宣傳櫥窗、閱報欄、標語牌等,讓校園的每一個景點都發揮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規范學生的行為,使他們形成自律,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的行為操守更加規范。
二、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和校風建設
校園文化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體現了校園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一個學校良好的校風,體現在自由的學術氛圍、多學科交匯的氛圍、寬容失敗的氛圍、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的氛圍等幾個方面。校園文化的最大特點在於它在潛移默化地、有意無意中影響、同化環境中的每一個人,人們都在自覺與不自覺地經受著這種文化的熏陶。在校園文化的作用下,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圖變成一種精神化的形式溶於文化氛圍中,出神入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是一種高超的德育教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