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自信立場上中國武術如何發展

文化自信立場上中國武術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2-12-22 23:49:05

A. 中國武術的發展前景怎樣

中國武術的發展前景
中國武術具有哲理性,技擊性、健身性、娛樂性等文化特徵並與世界體育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它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對大眾體育、哲學、美學、醫學、語言、文化藝術等世界體育文化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已逐步形成獨立的、龐大的文化體系--武術文化。事實證明,武術是最能適應人類發展趨勢的,從而也容易成為世界人民熱烈追求的未來體育文化。武術推向世界的先決條件已經具備,武術走向國際化已成為發展趨勢。
為了加快武術走向世界,中國武術的發展應採取如下的措施:
1.把式術納入完善的正規教育體系
武術的文化特性是使它自古流傳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而任何一種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都離不開教育。要想使中國武太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術納入完善的正規教育體系不可。我國雖已從60年代開始,就把武術列入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但實踐並不成功,武術教育很開健全,甚至落空。究其原因,主要是武術在學校體育的地位很低,武術師資嚴重不足。為了扭轉這種落後狀態,首先要確立武術的應的地位,把武術作為受教育者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要樹立武術教育的長遠目標:第一步是使武術成為國家的體育文化體系,逐步把武術納入完善的正規教育體系,成為大、中、小學和軍事訓練必不可少的體育內容,使每個學生和每個戰士都懂得武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步是逐步使武術成為國際的體育文化體系,大力推廣武術,使它成為中華民族走向世界、向奧運會貢獻的第一個體育項目。還有,要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來加強武術教育。例如採用多種形式辦學來大力培訓武術師資,適當增加武術教學時數和改革武術教學內容,創辦高等武術院系,加強學校武術研究等等。
2.切實做好國內各項基礎工作
武術走向世界,國內是基礎。努力做到「武術技術要規范化、武術理論要科學化、武術活動要社會化「。
3.套落運動與技擊運動同時並舉
套路演練、技術格鬥這兩種武術運動形式都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都應繼承和發展。中國武術今後的發展,應採取套路運動與技擊運動同時並舉的方針,在積極發展套路形式的同時,加強技擊格鬥的研究,走國內普及、國際推廣的道路。在武術散手、推手等對抗性項目中,許多武術格鬥的技擊方法還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今後應在技術傳統化、規則合理化,器材服裝民族化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以能早日列入奧運會或世界運動會的競賽項目。武術套路形式的今後發展,則應努力做到:動作套路規范化、理論科學化、訓練系統化、競賽制度化。
4.通過多種辦法大力推廣武術
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武術要走向世界還需要一個推廣過程。今後要利用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多種方位、多種層次,大力推廣中國武術。例如舉辦各種武術節、比賽、培訓班,派遣優秀運動隊在國內外巡迴表演,優秀教練員外出講學、指導,以及刊、圖書、廣播、影視、聲像等傳播媒介進行宣傳、推廣武術。

B. 當前應該如何推動我國民間傳統武術的發展

一: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武術需要一個推廣過程。要利用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多種方位、多種層次,大力推廣中國武術。
二:舉辦各種武術節、比賽、培訓班,派遣優秀運動隊在國內外巡迴表演,優秀教練員外出講學、指導,以及報刊、圖書、廣播、影視、聲像等傳播媒介進行宣傳、推廣武術。
三:中國武術紮根於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土壤中,幾千年來一直發展延續,結出了累累碩果。時代的腳步進入21世紀,中國武術這種古老的藝術,也以全新的面貌,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C. 作為中國五千年文化的代表,如何才能復興中國武術

如果要宣傳武術文化,復興中華武術。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目標,需要很長時間慢慢積累。最關鍵的就是要提高全民參與度。

明星效應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就好像現在新興的行業,主播和電競選手。一個出圈的明星對行業的帶動性是非常巨大的。這樣就會使很多喜歡他的粉絲愛屋及烏,喜歡上武術這項運動,從事這項運動。也可以利用明星效應對武術做推廣。但是,千萬不要過度誇大武術的作用,像一些大師雖然也很紅,但是口碑非常差,對宣傳武術文化,復興中華武術並不會起到好的作用。

中華武術是充滿魅力的一項運動,也是我們重要的傳統文化。希望之後武術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廣,讓更多的人認識武術,愛上武術,傳承武術文化。

D. 我國的武術文化是如何起源和發展到如今的

一、武術的起源。

武術起源於中國,中國武術的起源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時期,自然環境惡劣,獸多人少,人與自然斗爭過程中,產生了指抓掌擊、拳打腳踢、跳躍翻滾等攻防手段,所產生的使用器械和徒手的搏鬥捕殺技能就是武術的萌芽。

E. 中國傳統武術該怎樣發展

中國傳統武術發展要改革,適應現代社會。
有了火葯,現代的武器,傳統武術的實用價值,只在某個環境下才有用。更多要轉化為健身,或是從武術訓練中提煉出適合競技擂台的技術。要把傳統武術的內涵更多轉化成實際操作的訓練形式。迎合青少年的喜愛。

F. 根據武術專項的學習和現在社會的發展,論述一下中國武術未來應如何傳承和發展

首先,要做好中國武術和傳統文化優秀遺產的繼承,發掘其中的精髓。如技法、功法,技擊理念和傳統思想的精神內涵等方面。
其次,在繼承基礎上要發揚武術,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科研工具和研究理念、方法,深入研究人體結構、生理構造同武術活動的關系,將武術科學化、系統化、理論化。
第三,要將武術同時代精神結合,其實優秀的武術傳統中有很多精神是超越時代的,不局限於武術的,如尚武精神、行俠仗義、合而不同、狹路相逢勇者勝等等。將之當今時代的特色相結合,有助於武術走出一條前人沒走過的新路。比如在倡導全民健身社會,根據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的要求,在武術的技擊和專業性外,探索武術健身養生價值和向社會大眾普及的方式方法。
第四,武術應當走出國門,在世界范圍廣為傳播,這是武術的發展的最高境界。在熱兵器時代,武術作為工具作為手段的用途已經不大,但是作為文化,在國民教化和傳播優秀思想的載體方面則大有可為。尤其是在傳播優秀思想的文化載體上,武術可以超越意識形態的束縛,跨越不同人種的限制,作為文化傳播、溝通聯系的一個紐帶。
現在武術走出國門已經是事實,但是武術文化內涵的推廣和普及即使在國內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都要求武術人自身要提高文化修養,提高武術技能,開拓思維視界,不斷創新探索。

G. 如何使傳統武術文化具體

在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武術文化

保護武術文化遺產,讓武術文化薪火相傳,建立對武術文化和傳統武術的自信和自覺的繼承性,是當前武術發展必須亟得解決的問題。
一、武術在世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自身價值
武術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直到今天也沒有被歷史淘汰,說明武術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武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其運動形式、技術特徵、價值理念、發展歷史,無不折射出我國社會發展變遷的過程。而在當代社會,隨著西方體育文化的侵入,休閑體育時代的到來,武術的價值更加不容忽視。武術的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修心、健身價值。
近年來,在相關太極拳運動等常見健身項目的對比研究中,得出太極拳運動優於其他項目的結果。武術運動對場地、器材要求較低,較少受氣候與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武術運動追求的「尚武崇德」、「剛柔並濟」等除了可以健身強體外,還可以修心養性調心。
2. 教育、觀賞價值。
武術文化內涵豐富,不僅在練習中培養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等優良品質,而且可體驗人生哲理,提高個人修養,具有很強的教育價值;同時,武術運動還是一項動作優美,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民族體育運動,有著較強的觀賞價值。
3. 經濟價值。
一方面,武術文化的傳播可以直接為傳播者帶來經濟收入;另一方面,武術運動的職業化、產業化等可以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4. 超越價值。
武術運動被公認為是一項「綠色運動」,它以人體自身的和諧發展為目的,以達到「天人合一」的終極目標為最高追求,突出以人為本的健身理念,體現出很強的人文關懷。
二、武術為融合西方體育文化做出的改變
1.武術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的變遷
明清兩代,是整個世界格局發生巨變的重要時期,當封建王朝封閉國門,陶醉於「十全武功」之時,遠在西方的歐洲諸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工業革命正悄然興起。產業革命催化社會分工,資本以其魔力無窮的巨掌將全世界捲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農業社會的中國在劫難逃成為必然。東西方的經濟沖突、政治沖突、文化沖突勢所必然。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以血與火的形式把中國文化推入了一個蛻變與新生並存的新的歷史階段。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這場沖突中,中國很多文化遭到沖擊,甚至毀滅。中國武術文化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進入現代社會。
現代工業的發展,直接挑戰武術用於軍事的技擊價值,武術言傳身授、坐以論道等傳承方式,以及武術運動注重和諧、注重過程等的文化價值,加之近代以來西方體育的強勢侵入,武術發展戰略的一再失誤,使中國武術的生存方式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生存的根基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
2. 西方體育文化主流地位的確立與沖擊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自身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也在不斷地增強。所以,今天我們討論武術的生存危機,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比較西方體育快速發展而言。
縱觀近代西方體育史,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探索中,逐漸形成的以奧林匹克為核心的競技體育,不論是從運動形式、產業形態還是文化理念上,都迅速地蔓延到世界各地,並為世界各個民族所接受、所推崇。這種由體育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體育文化全球化趨勢,是我們所無法抵制和避免的,在這種西方體育受到普遍認同的全球化環境下,我國的民族武術何去何從,必然會成為困擾國人的嚴峻話題。
3. 武術自身傳承方式的制約
長期以來,「重文輕武」主導著我國「修身」的主要價值趨向,悠閑、平靜的農耕生活形成了武術「坐以論道」、「言傳身授」的師徒式的傳播方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門派林立、相對保守封閉的狹隘傳承模式。所以,在我國古代社會里,武術的傳承方式較為保守和原始,從而導致得到武術「真傳」的人又不一定有文化知識,並把武術的一切寶貴文獻得以記錄傳承,這種傳統直到近代仍然沒能得到根本的改變。
所以,武術的傳播方式極為不利於武術文化的世代傳承。以武術文字的記載為例,就是一個零散、動盪、不穩定的歷史。具體總結,在中國古代武術文獻的記載方面,大致經歷了先秦和明清兩個黃金發展期、秦漢至宋元期間的低迷期,以及近代中華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動盪期。縱觀全局,僅僅是一個斷斷續續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古代文獻中,武術文獻資料相當匱乏,正如馬明達先生指出:「在素稱浩瀚的我國古代文獻中,武術書籍寥若星辰,而零星材料散藏在書海之中,研究者不勝翻檢搜求之苦,所得總是很有限。在有限的文獻資料里,當你比較系統地接觸了武術文獻後,你一定會發現,屬於技術性的問題,比如訛傳、錯亂、缺漏、自相矛盾之類;屬於觀念性的問題,比如附會、誇大、怪誕之類,比比皆是,隨處可見。而且種種情形大有越往近代越嚴重的趨勢。」
正是由於武術的這種自身傳承方式的制約,武術在進入近代社會,就顯得多爭議、缺支撐,特別是在全球化快速變換的趨勢面前,日益顯現出自身的力不從心或莫衷一是。
4. 武術與奧運會融合的艱難性
中華武術從20世紀90年代後為進入奧運會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是應該肯定的。奧運會作為西方現代競技體育的代表,其發展機制相當成功,中國武術作為具有重要影響的世界體育大家庭中的一員,渴望通過奧運會的平台展示自己,加強自身的發展,其用意無可厚非。但當我們回過頭來,面對我國傳統武術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統一的競技化模式所造成武術發展前景的撲朔迷離時,往往會有一種得不償失的感覺。當前,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武術與現代西方競技體育的交融,確實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一方面,中國傳統武術以完整的運動技術系統、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著稱於世。中國武術追求「和諧」,講究人體各部位上下、前後、內外、表裡的緊密配合;講究動作之間的對立制約、互相作用、消長平衡,從而在「精、氣、形、神」等方面達到高度的協調一致,達到身心兼修的鍛煉目的。而現代西方競技體育則是以人體生理學為基礎,把復雜的生命活動簡單歸結為機械運動或物理運動、化學的變化,追求量化、市場化和可操作化。這兩種不同體系的體育文化可以說是區別明顯、各有所長,實現兩者的融合與對接,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尚需商榷。
另一方面,奧運會是現代西方工業化社會發展的產物,在項目的形成過程中,其他民族體育參與的較少,有著非常強烈的西方特色,而且現在正處於鼎盛的發展時期。中國武術要想成功地融入奧運會,就必然對奧運會原有的競賽規則提出挑戰。而現實卻只能是中國武術大幅度的讓步。
所以,中國武術與奧運會運動項目之間,不論在運動技術特點、文化理念,還是在最終的價值追求上,都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中國武術與奧運會要想融合在一起,就必須對奧運會的放大,需要兩者都做出讓步。這在目前來說,有著相當大的難度。
因此,中華武術想藉助「奧運快車」實現自身跨越發展的願望,在現實中是很難實現的,一方面是武術自身運動形式的制約,另一方面是世界對中華武術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對「競賽規則」這一杠桿的跨越。
三、對武術文化發展的評價
西方體育思想在不斷地張揚的過程中,摧毀著我們民族體育傳統的思想,改變著從前的傳承方式、訓練方式和方法,甚至武術文化理念的更新。
一個世紀以來,由於西方教育、科學、體育思想的影響,從世紀之初武術就被「改良和創新、異化」所鞭策,就被「游戲化、簡單化、規范化」的西方體育原則所控制。回眸一個世紀的武術發展,「現代武術、競技武術」已經成為中華武術的商標,武術文化中的那些賴以生存「感悟、修身、自娛」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被逐漸地舍棄和淘汰,帶之而來的是「錦標和利益」慾望的強化。武術從內容到形式的多樣性,正被整齊劃一的西方體育指導下發展起來的新式武術所掩埋和替代。現代武術發展已經到了必須反思的「脫胎換骨」的時刻。
總之,今天的武術,其本身的存在已基本完成了由完全的民族文化向保持民族特色滿足世界民族需求的改良,成為世界性的現代體育與區域民族傳統體育並存的「新生兒」,具有涵蓋東方體育文化內涵和世界體育文化層面功能的一項全球化的以運動為表現形式的復合型運動項目。如何平衡傳統拳種和競賽套路的關系,如何拉近中西競賽的理念的差距,都是擺在我們武術人面前的新課題。

H. 新中國成立後武術的發展情況如何

9.新中國武術運動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運動發展非常迅速。

1950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召開了武術工作座談會,倡導發展武術運動。1953年在天津舉行了以武術為主要內容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1957年國家體委將武術列為體育競賽項目,並組織整理出版了「簡化太極拳」和一大批長拳類拳、械套路。這些套路成為在群眾和學校中普及武術的基本教材,促進了技術規格的統一。1958年,中國武術協會在北京成立,並於同年起草制定了第一部《武術競賽規則》,編定了拳、刀、槍、劍、棍五種競賽規定套路。這推進了武術訓練的系統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促進了武術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在國家體委統一指導下,各地相繼建立了各種武術組織,形成了一個廣泛的群眾性的武術活動網。武術社會化程度極大提高。

然而由於缺乏經驗、組織不健全等原因,建國後不久武術界也出現過一些混亂現象。在1955年對武術運動「整理研究」的方針指導下,武術運動發展比較謹慎。後來的十年動亂對武術運動的發展更是一次嚴酷的摧殘,致使許多拳種和流派出現消退和失傳的趨向。與此同時,競技武術由於過分追求空中動作和藝術效果,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武術的風格特點與套路結構,沒有真正地繼承和發展傳統武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武術運動帶來了新的生機。1979年,國家體委發出了《關於發掘整理武術遺產的通知》在隨後幾年對武術的調查研究和挖掘整理中,查明了全國「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達129個。這項挖掘工作對武術事業的繼承與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982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首次全國武術工作會議,這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武術會議。會議總結了三十幾年來武術工作的經驗,提出了武術的方針任務和措施,為武術工作指明了方向。其後,各種武術組織蓬勃興起,據不完全統計,各種形式的武術館、站、社、校就有一萬多個,各種形式的輔導站、教拳點數以萬計,全國參加武校活動的群眾約6000萬人。國家體委還於1991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評選「武術之鄉」的活動,進一步推動了群眾性武術活動的開展。武術運動進入大、中、小學課堂,走進軍營、農村的武術活動也日益活躍。不少地方甚至「武術搭台,經貿唱戲」,積極開發武術資源,如1988年在杭州舉行的中國國際武術節,就是融體育、文化、貿易、旅遊於一體的國際盛會,展示了武術豐富的內涵和迷人的魅力。本著「積極、穩妥」的精神,散打運動通過十年定點試驗,於1989年也被批准為體育正式競賽項目,使武術的攻防格鬥技術在比賽的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為了適應「全民健身」的需求,1994年,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出台了「中國武術段位制」,並於1998年正式全面啟動。與此同時,武術的學術研究也蒸蒸日上。自1987年首屆全國武術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後,每年都有這樣的一次研討會,極大地促進了武術理論研究廣泛而深入地開展。

最令人可喜的是,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於1996年正式批准體育學設立武術學科專業方向博士學位點。這標志著武術作為一門學科已邁入學術領域的研究殿堂,作為民族傳統體育,它與體育運動訓練專業、體育教育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以及社會體育專業並列為體育學科的五大專業門類。可以相信,今後武術運動必將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向科學化方向發展。

武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和發展

把武術推向世界,擴大中華武術在海外的影響,這對顯示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和力量,發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增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1960年,中國武術隊出訪了前捷克斯洛伐克,揭開了武術對外交流的序幕。隨後,國家和地方曾多次派武術團、隊到國外表演訪問,為新中國的外交工作作出了貢獻。這些活動無疑對擴大武術在國際上的影響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武術真正走上國際化進程是在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

閱讀全文

與文化自信立場上中國武術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