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農村民俗文化怎麼做

農村民俗文化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12-23 00:33:17

A. 鄉村文化振興怎麼做

1、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2、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軟體設施建設,促進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鄉村寬頻通信網、移動互聯網、數字電視網建設,推進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鄉村文化基礎設施體系。

3、培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傳承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村地區應依附本地的資源稟賦,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傳統文化符號,盤活地方特色傳統文化資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傳統文化產業品牌。

(1)農村民俗文化怎麼做擴展閱讀:

鄉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豐富農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不斷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同時,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與城市居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這是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現。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是要補短板、強弱項。為此,我們亟須加快鄉村文化建設,補齊鄉村文化發展短板,這是滿足農村居民文化需要、增強農村居民精神力量的客觀需要。

B. 我國之傳統民俗傳承問題該怎樣解決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如果從狹義上去理解,民俗文化就是非物質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就是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也是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具體體現。為充分挖掘當地優秀民俗文化資源,總結近幾年仙居民俗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做法與經驗,促進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競爭力,仙居縣專門成立課題組,對本地民俗文化傳承與保護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展開調研,並對如何進一步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作了思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仙居縣民俗文化的基本情況

(一)歷史概況: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生息繁衍。北宋景德四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而多神仙之宅",詔改縣名為仙居,意為"仙人居住的地方"。 立縣至今已有1660餘年。在幾千年的悠悠歲月中,世世代代的先人們在這塊土地上創造出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二)民俗文化遺存狀況

一是民俗文化資源遺存豐富。仙居有著悠久的歷史。境內的下湯新石器遺址考證,距今已有4-7千年的歷史。就已完成的全縣民間藝術資源普查看,就多達331個,現正在進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情況看,民俗文化資源量更是巨大。

二是文化形態獨特多樣。仙居地理四面環山,與外界山水阻隔,交往不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文化發展環境。境內的文化形態特色鮮明,個性突出,兼具山地文化的純朴和河川文化的靈氣,交融中原文化的傳承和甌越文化的淵源。仙居境內山系綿延、溪流縱橫,形成了諸多相對獨立的居民集聚區。且地域廣闊,居住分散,諸多獨立的文化小環境又形成了"百里不通風,十里不同俗"的文化形態多樣性特徵。

三是文化門類品種繁多。歷史上,仙居是浙東南沿海聯接浙西南腹地的一條重要通道,境內的永安溪水道和蒼嶺古道構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浙東鹽道,繁榮的商業流通活動帶來了豐富的文化交流,大量原非當地的文化形式、文化體裁源源不斷地流入當地,融入仙居的文化生活,使當地的文化存在不斷豐富,文化門類不斷擴張,形成了一個以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民間醫葯等眾多門類的民族民間文化體系為基礎的民俗文化大型框架。

二、仙居縣民俗文化傳承的基本做法

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搞了幾次有關民俗文化的普查。特別是近幾年完成的民族民間藝術和正在進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也可以說是對民俗文化進行了一次大普查。期間以及延續的保護工作,就是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

1、立足普查,摸清家底,建立體系。查清資源、明確方向、搞好建設、規范管理,是歷次普查工作的重要目標。投入大量普查力量,按照"不漏村鎮、不漏線索、不漏種類"的普查要求,走村串戶,訪問座談,進行了全覆蓋的調查和登記,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各類民俗文化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情況、生存環境和保護現狀。一是建立項目檔案,系統保存。對普查出的項目,建立了融聲、畫、文為一體的電子文庫,包括文字資料,TV資料,圖像資料等。

二是建立名錄體系,公布了32個項目的仙居縣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公布了仙居縣首批縣級民族民間藝術保護重點項目。公布了7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及民族民間藝術品牌活動項目、民族民間藝術旅遊經典景區、民族民間藝術生態保護區、民族民間藝術展示場館、民族民間藝術產業基地等相關重點項目。

三是建立保護體系,著手制訂仙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范(目前正在修訂階段),對仙居花燈等一批重點保護項目,也分別制訂了專門保護方案和五年保護計劃,將分期分批分階段實施。

2、立足保護,做好開發,積極申報。對具有重要價值的項目,分批著次的將以整理,理清淵源,理清技藝,理清特色,理清價值。對特色鮮明,價值突出的項目,認真做好規劃,做好包裝,積極逐級申報。目前,已成功申報市級名錄6個,省級名錄8個,國家級名錄1個(仙居花燈)。正在積極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有5個,同時在積極加強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形成系統的保護體系。例如仙居花燈,從發現花燈到挖掘花燈, 經過20多年的艱辛,至目前已成功挖掘出27個傳統品種,52個分支品種,造型小巧、美觀,曾多次獲省級、國家級金獎。2006年3月,無骨花燈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2006年6月,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2005年作品龍鳳燈,於2006年被國家郵政總局入選為"中國燈彩"特種郵票,在台州屬首例。同時,皤灘無骨花燈被拍成藝術宣傳片,贈送給各國大使館、領事館和各國來訪的文化官員,使它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特別"使者"。

3、立足活動,搭建平台,做好傳承。一是重視傳統民族節日。傳統節日是民俗文化中傳承至今的一宗重大的優秀文化遺產。注重以多媒體方式記錄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具有重要價值的傳統節日習俗,藝人在傳統節日中的表演、製作過程,以文字、錄音、錄像等方式進行有形記錄。將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文化遺產的"成品",以"有形化"的方式記錄或保存下來。其次,依託傳統節日,積極開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點的民俗文化展示活動。如2002年10 月,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浙江省文化廳、台州市政府共同主辦,仙居縣委政府承辦的仙居 · 首屆中國南北民歌擂台賽,2007年舉辦的千年慶典系列文化活動,2007年初舉辦的"百傢俱樂部鬧新春",使其真正成為老百姓的節日。同時,我們緊抓民間藝術場館建設,如:花燈展覽館、民間服飾展覽館,使其成為傳承和展示民俗文化的中心。

二是加強傳承隊伍與基地建設。傳承是民俗文化保護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民俗文化傳承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在注重軟環境建設同時,我們也積極建設硬體環境。我們將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與旅遊業相結合,挖掘並提升旅遊景點的文化含量;與教育培訓相結合,開設各類專業培訓班,造就一大批民族民間藝術傳承人。如為了進一步做好"唐燈"的挖掘搶救和傳承,皤灘鄉黨委通過花燈協會招收12名高中畢業生作為針刺無骨花燈的學員,手把手地培訓,一邊又不斷挖掘,開發"唐燈"的各類品種。從1984年至今的20餘年裡,皤灘鄉共挖掘、開發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計10大類27個品種。

三是活動展示展演。近年,仙居的文化工作者積極創新工作組織方法與手段,以"文化五聯動"帶動傳統節日活動、民間藝術展示展演,讓傳承有了活動平台,找到了開展繁榮文化活動與傳承民俗結合點,開創一個部門聯合動、城鄉一起動、鄉鎮都在動、村村有行動、常年有活動的農村文化生活新局面。豐富多彩的活動更好地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促進群眾性活動的活躍和文藝創作的繁榮。

三、仙居民俗文化傳承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一方面形勢看好,方興未艾,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效;另一方面,挑戰嚴峻,不容樂觀,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加快推進的形勢下,在市場經濟的利益驅動下,人們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都在變化,民俗文化賴以生存的環境和土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仙居的民俗文化和國內大環境的民俗文化一樣,存在著傳承的斷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內冷外熱的民俗文化。村落、鄉鎮,有著完全迥異於都市生活經驗的生活場景,如:服飾、建築、生活習俗、節日慶典、文體游戲等承載著獨特的民俗。一些被挖掘與包裝的民間藝術表演非常盛行,但數不勝數的民俗文化正隨著不可抗拒的現代化而黯然遠去。許多的民俗文化越來越脫離其存在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從生存狀態中被抽取出來,成為了一種戲劇化、儀式化、觀賞性的文化商品,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力。

2、傳統節日在逐漸冷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世界文化交融加劇,傳統節日所承擔的傳統功能大大弱化,逐漸失去了其深厚的傳統歷史文化內涵。

3、民俗文化逐漸消失。解放後,很多的民俗被冠以"四舊"走出了我們的生活。改革開放後,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加劇,民俗淡化,民間藝術傳承後繼乏人,傳統節日的表演日漸式微。在現代化大潮中,民間文化正面臨困境:民間藝人急劇消失,民間文化形態迅速消亡,民間藝術日漸衰落。一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正隨著一些老藝人的相繼離去,慢慢地遺失。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態的民間文化和歷經萬千年的鄉土藝術、民俗器物,沒有得到完整記錄和保存,一旦毀滅,就無法再生。

四、進一步做好民俗文化傳承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由於歷史原因和時代發展的原因,仙居民俗文化資源的現狀和保護開發存在這樣幾個主要問題:大多處於原始狀態;分散性強,缺乏規模;社會保護意識比較淡薄;挖掘、研究民俗文化資源所需經費匱乏;許多資源處於封閉式保護狀態,沒有加以合理地開發利用。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需要大量的人、財、物等資源,需要形成一系列的法規與機制等等,我們將進一步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來確保仙居縣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順利開展。

1、建立有效組織工作機制。組織工作機制是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仙居的民俗文化資源要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著手制定《仙居縣民俗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規劃》,出台《仙居縣文物保護辦法》、《仙居縣非物質文化保護辦法》,逐步建立比較完備、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遺產保護制度。成立縣級民俗文化保護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成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與民俗文化相關的專家庫,成立"仙居縣民俗文化資源保護管理委員會",發揮其綜合協調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民俗文化保護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加強各鄉鎮之間、文物與建設、旅遊等部門之間的合作溝通,加大民俗文化資源合理利用的范圍、規模和力度,把各區塊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資源共享的機制。

2、科學制定保護工程規劃。加強對民俗保護工作的領導,將保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協調機制,實施有效保護;制定民俗文化保護規劃,將民俗文化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根據民俗文化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加強保護管理工作機構和專業隊伍建設;根據需要設立保護專項資金;進一步認識抓好民俗文化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結合本地實際,以高度負責精神和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按照保護工程規劃認真組織實施。在《仙居縣民俗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規劃》的指導下,先期開發具有較大影響的民俗文化遺跡,或進行環境整治,或加以復原,或深度挖掘其文化內涵加以展示;實施文物古跡"化零為整"、"連點成線"的開發工程。如城關東門一帶,我們可按照"三塔兩門(兩個城門)兩池(孔廟泮池、城隍廟石池)一燈(石燈柱)"的線路,連成仙城文物古跡群,然後進行整理包裝,適度開發。籌建"項斯公園"、"柯九思紀念館",塑造仙居歷代名人群像於福應山,使古塔、園林、雕像相映成輝。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要經過深度開發,改善照明與包裝,使其形成商品,走進千家萬戶。

3、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仙居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要分輕重緩急,確立重點保護和挖掘利用項目,縣財政要保證"十一五"期間的文化遺產保護經費投入比"十五"時期有較大幅度增加,同時,每年要增設"仙居民俗文化研究"專項事業經費,以保證民俗文化資源挖掘工作的正常性開展。以縣、鄉兩級財政為主,同是吸納社會資金,逐步形成"以縣為主,分級負責"的投入機制。

4、建立名錄體系。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出來的民俗文化項目,進行挖掘、整理、分類、包裝,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形成縣、鄉兩級完整的名錄體系。

5、建立傳承機制。對我縣列入國家和省級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採取表彰獎勵、資助扶持等方式,鼓勵代表作傳承人進行傳習活動和積極申報民間藝術家。

6、形成社會合力。充分發揮文聯、專業協會、老字型大小、民間藝術研究會、新聞媒體和文化單位在培養人才方面的積極性,積極培育民俗文化人才與骨幹隊伍。編纂民俗文化系列叢書,建立縣級民俗文化保護網站;鼓勵和支持運用各種媒體對民俗文化及其保護工作進行宣傳展示。普及保護知識,培養保護意識,增進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促進社會共享。

7、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從仙居縣民俗文化傳承活動的特點的出發,結合新形勢對民俗文化傳承的要求,積極開拓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走出一條即符合民俗文化發展規律又適合仙居實際情況的新路子8、做大一批民俗文化品牌活動項目。以各地形成規模的民俗文化活動為基礎,進一步突出主題,弘揚特色,形成品牌效應,推動民俗文化遺產的保護。進一步做大做強民俗文化活動品牌,使之成為區域性、全省性乃至全國性民俗文化展示交流平台。

9、建立一批民俗文化產業基地。合理開發利用民俗文化資源,以傳承為核心,以產業為紐帶,建設一批民俗文化產業基地,弘揚傳統文化。加強政策服務和引導,扶持民俗文化特別是手工藝生產企業走向市場,吸引社會資金投資開發民俗文化產業,促進民俗文化產業化發展。加快形成富有仙居特色和優勢的民俗文化產品系列,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

C. 鄉村的民俗是什麼

1、祈壽祝福習俗。

起乳名、掛長壽鎖。一些農村地區的嬰兒還有乳名,大多意思就是說代表著長壽,比如「銀鎖」等等。

每當孩子出生滿月的時候,外婆家就會贈送給孩子銀質的長壽鎖,項圈、手鐲、腳鐲,並且給孩子佩戴上。長壽鎖的反面刻有壽字,正面刻有「長命百歲」四字,再搭配銀項鏈。手鐲和腳鐲上也都有著銀鈴鐺。

(3)農村民俗文化怎麼做擴展閱讀:

民俗的由來: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勞動時有生產勞動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傳統節日中有傳統節日的民俗,社會組織有社會組織民俗;

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也需要民俗進行規范,結婚人們需要有結婚典禮或儀式來求得社會認同,在人的精神意識領域也有民俗,許多生活中的禁忌也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許掃地,如果進行打掃就會破壞來年的財運等。

D. 石棋峪的鄉村民俗文化都有什麼

石棋峪地處井陘縣城微水西北三公里處,村莊坐北朝南,土質肥沃,地理位置優越民間藝術習俗之民間戲劇 。石棋峪的鄉村民俗文化與井陘鄉村民俗文化差不多。
井陘的民間戲劇流派繁多,劇目豐富。傳統的劇種有秧歌、絲弦、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評劇、京劇、老調等。井陘俗稱「戲窩子」,全縣318個村,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曾有197個農村業余劇團,盛極之時「村村鑼鼓響,處處有戲唱」,有些人口較多的大村莊,多者有三四個劇團,拼著勁地往好處辦。有些幾戶人家的小村莊,也有劇團,幾乎家家有唱戲的,有的戶全家參與。
舊社會,井陘民間的劇團一種是久行班,一種是子弟班,也稱「自在班」。建國之後有專業劇團、半農半藝劇團、聯合劇團、個人投資辦團和老藝人搭
跑燈
「跑燈」是在民間社火四角套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場地燈會藝術。它形象逼真,套路多變,造型優美,氣勢磅礴,再加上茫茫夜色,隆隆戰鼓,儼然一個壯觀的古戰場展現在觀眾眼前,給人以美的享受。
「跑燈」的道具有旗燈、虎牌燈、傘燈、桃子燈和花瓶煤等五種象形花燈組成。「跑燈」的演員不少於30人,多者不限,越多越佳。演員要按照手持的旗燈、虎牌燈、傘燈、花瓶燈、桃子燈由高到低(桃燈除外)的順序排列成一條龍。表演時,演員以鼙鼓的輕、重、緩、急、停為步點節奏,以旗燈為向導,變中求齊,齊中求變,完成各種套子。傳統的套子有「二龍戲珠」、「四門斗敵」、「八方鐵壁」、「四季平安」、「一路歡歌」以及「天下太平」的文字組合。
井陘「跑燈」一般僅在燈節期間的晚上活動。他們不僅在自己的村裡跑,而且還要到鄰村跑一跑,這就起到了村與村之間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作用。
焰火與燈會
焰火,舊時井陘稱之為「放火」。放火與燈會是元宵節期間傳統的喜慶習俗。民彩紛呈的焰火和千姿百態的華燈,把節日裝點的更加嫵媚動人。
「放火」是井陘民間非常普遍的一種慶賀元宵佳節的習俗。現在,井陘保留著最古老的「葯發傀儡」式的「斗火龍」,也有獨具一格的「點火竿」、「打鐵花」,更有令觀者傾倒的融「花會」與「焰火」為一體的「跑火馬」、「劃火般」等。
井陘各村「放火」的日期各有不同,有的選在元宵夜,也有的選在正月二十五、六。但因過去所放的「火」均為百姓自製,所以准備工作一般在臘月就已開始。製作「火」的地方,俗稱「火房」。待製作完成後,便將「火」移寄在「火神廟」、「老母廟」之類被當地人尊奉的神廟內,而等待「放火」的佳日。
「放火」對於百姓來說,是一個激動的日子。這天一早,村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以及被邀請來的文武花會有的手舉「帥」字大纛、羅傘幢、龍鳳旗、狼牙旗,有的敲鑼打鼓,有的燃鞭放炮,簇擁闐「神駕」、「金山」、「銀山」、「金斗」、「銀斗」(紙扎品)等前往神廟取火。隊伍往往綿延數里,別有一番風味。此舉動,民間「接火」。
入夜,路如河,人如潮……
民間棋類競技
民間棋類競技。民間棋類競技類似圍棋、跳棋,俗稱「石子棋」。雙方用不同的石塊互相擺陣、走陣以決勝負。就地取材,用具方便,玩法樣式很多。
(1)安山。甲乙雙方各選區別於對方顏色的顆石子在手,其走法是:甲乙雙方在「安山」圖上依次安子,一次一子,三子相沖不分縱橫即為鏈。先成鏈者,令對對方自拔去一子,依次循環漸進無論怎樣走法如成雙鏈時,令對方自個拔去二子,直到一方不足三子不能成鏈時為止。
安山其規則由甲乙雙方事先規定,一般不準「走回子」,俗語叫「哄塌方」。是否允許「走回子」,可不可以壓山(三子在一線為山)均須互相共守。
(2)走茅坑。甲乙方各取不同於對方顏色的兩顆石子,直接各擺四子於兩邊相對方向上,無論誰先走均可,甲子沖(對沖)乙子時,去掉乙方一子(反之亦然)。規則要求:甲乙雙方各有兩子在同一線上時互不侵犯;如甲方在一線上有三個子,乙方在同一線上布有一子時,甲方也不準吃乙方,反之亦然;當兩子對沖時必須以此單子的後方無子才有效。
(3)老虎吃羊。甲乙為虎,持兩顆大子;乙方為羊群,持顆小子。走法是:乙方先在羊圈中央安九顆子,其餘子布防在羊圈四周;甲方在兩頭虎窩(城樓)中央各安一虎。規則要求:A.老虎先走,可任意走,只能「隔子跳吃」;B.乙方必須在把老虎逼進虎窩才為贏;待兩子阻擋,使虎無法再走著吃時才為勝;C.老虎吃羊吃得無法阻擋時虎為贏。
(6)老虎串羊。共設四個虎窩四隻虎子;圈羊48隻。走法是:在單線上走,老虎對單子或三子均可以吃;如中央安一羊子,逼虎進窩,虎為輸;中央不安羊子,將虎逼到那,虎即死在那。
社會生活習俗之精糧細做類
1、油果(現在叫油條)。相傳古時候井陘民間過年時,把油果炸成兩條腿的人形,稱「油炸鬼」,以嚇唬鬼怪過年時不敢到家侵害家人。南宋之後,人們痛恨奸臣秦檜殘害民族英雄岳飛,因「鬼」與「檜」音相近,有叫「油炸檜」者。炸油果用「頭籮面」為原料,白礬、食鹽、食用鹼面各適量,開水化開摻入水和面。和好面後醒面兩三小時即可「炸油果」。炸出的油果因形狀不同而名稱各異。傳統的油果為雙股圓環狀;在南陘、北陘一帶,將油果炸成人字形,俗稱「油炸鬼」;將油果炸成餅狀稱「油餅」;上面塗一層飴糖(俗稱「餳」)再炸成「油餅」狀的叫「麻糖」。把油果面切成長方形,中間用刀點8到10刀,抻開後放入鍋中,炸熟後中間為竹筷粗的條狀,酥脆好吃,在舊城關一帶叫「饊子」,在南北陘、楊家溝一帶叫「麻葉」,在微水一帶叫「脆油餅」。現在流行炸「油條」,把兩片油果面疊起,邊抻邊擰成「麻花」狀,炸著省時快熟,炸熟後分開成單股條狀,稱「油條」,攜帶、食用都方便。
2、 燒餅。井陘燒餅以「缸爐燒餅」為主,做法獨特,在建國前遠近聞名。首先要做爐燒餅用的「缸爐」,即把一個盛糧用的陶瓷在瓮下部鑿去底的「二斗瓮」,使之上口收小,爐肚較大。其次,備好爐燒餅用的碳,一般用煙煤燃燒後無煙的乏炭,俗稱「蘭炭」,以使火力適中切無煤煙味。第三要和好面,用「頭籮」或「二籮」面,以適量食用油把面拌成饊子狀,加入食鹽和溫水和成硬面,在面案上做成面團兒,擀成圓餅,折成方形,再擀開折起,反復三至五次,最後折成長方形,光面向上,抹上清水,撒上脫皮的白芝麻,翻轉微拍使芝麻粘牢在面上,即可貼到「缸爐」壁上烤熟食用。和面時適量減少水的比例,增加食用油的比例,即成這「油酥燒餅」,食時咸香酥脆。擀燒餅片時折擀次數越多,燒餅內的層數越多,食用時也就越酥軟可口。
近年有在「缸爐燒餅」中加入雞蛋做成燒餅的,味道更鮮美,營養價值更高,可稱是時代的創新。
社會生活之飲茶習俗
昔日井陘人民生活艱苦,除少數富裕人家外,一般群眾皆無飲茶習慣。有些集鎮上有少數開茶館的,也只限於集日營業,能進茶館的除少數富人外,也有個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及附庸風雅者光顧。多數勞苦民眾非口渴難忍而不得已飲用,但無暇細品皆是快速吞飲而下。
井陘的茶棚兒 昔日在井的古驛路和通衢大道旁,有一種集茶館和店房功能為一體的「茶棚兒」。與茶館和店房不同的是在此喝水、住宿不收錢,屬施捨性的慈善設施它是由當地人募捐錢帛、物料,自願出工興建,免費為過往行人提供喝水、住宿、歇息方便的處所使行人免受口乾舌燥之苦,緩解向疲力乏之難,體現了井陘人憨厚朴實的好客之心和慈善樂施的懿德良風。古驛路白石嶺和鳳凰嶺龍崗寺均有「施茶棚」的記載。南障城村南橋頭有地名曰「茶棚兒廊」亦是建茶棚之處。
社會生活習俗之服飾習俗
一、衣服款式
舊社會的井陘人民衣著簡朴。清末至民國初年,無論男女老幼,衣服多以青、蘭、黑色為主,夏季穿白色和土花色衣衫。衣服用料,富裕戶(俗稱財主家)多穿綢緞、皮、紗等,有時還鄉上圖案。衣服樣式多為長袍、長衫,出門做客時外套馬褂,以示莊重。也是以洋布料製作的。廣大農民多用土布做衣料,用土法煮染,看上去粗糙,但結實耐穿。衣服的樣式,上衣主論是長衫、大袍,還是短襖和內襯外罩,一般都是長圓領和大襟,從脖領處向右橫開,在右臂膠斜至腑下,綴5個銅扣或蒜疙瘩扣(用薄布剪窄條,用線縫成圓筒形細繩結成)。下嶴一般穿寬腿大襠褲,褲襠上面縫尺寬的褲腰,掩住手用褲帶系住,俗稱「掩腰褲」或打褶褲「,前後不分,可兩面輪換穿。一般勞動者除夏季外,多穿短襖、長褲。大襟式的上譾有長形的,棉的叫袍子,單的叫衫子(或大衫);也有短形的,棉的叫襖 ,單的叫褂子。
民國後至建國初,衣服的款式變化不大,除少數富戶男子穿綢緞和細洋布長衫、馬褂外,一般貧民的衣料多以自織自產的粗布為主(俗稱土布)。本縣種植棉花極少,多數村莊無紡棉的習俗,只有北部領近平山縣的南、北陘,防口、洛陽等少數村莊的婦女閑時紡棉,個別戶架機織土布,絕大多數農戶在平山、獲鹿等鄰縣市場購買土布做新衣。也是購買估衣(富裕戶穿過的舊衣服)穿用或改制的。貧苦農民男人夏季上身大部分光膀子(俗稱赤膀子),春末秋初穿單褂,樣式為小圓領、對開襟(沿襲清代偏大襟的越來越少,至建國初期基本絕跡),綴5個蒜疙瘩扣,口袋明縫於前襟下部,多為左右各一,略呈方形,上口平直,稍圓。也有暗縫於腋下開口,腑手向前斜下伸入取物的「插手口袋」,這種樣式的上衣,後背兩片從正中對縫起來,和前邊的兩片寬度相等,俗稱「四片齊」。女褂仍為清代流傳下來的款式,小圓領,偏大襟(一般偏向右側),自領口至右前肩斜向腋下,沿大襟綴5對蒜疙瘩扣或銅扣,並在大襟覆蓋的小襟上縫個口袋,在右側自腋下向前下斜插裝取東西。單褲男女同式,寬腿大襠,另上5寸左右寬的褲腰。男子夏季的服裝多為本白色或土花色;女子兼有淺藍色、藍色或白底夾青藍線條,青藍方格等花色。冬季穿棉襖、棉褲,內絮新棉或舊套,肥大臃腫,男女款式悉如夏裝,顏色多為藍黑色,口供縫於前襟內層左右兩則(女子有時只留一個),開口於腋下的順手部位,插手很方便。有時男子外面套件偏掩大補票,長至腳踝的棉大袍,或是較小棉襖稍肥大點,而前後左右留四個衩口的對襟「扼領帶」,老年人還習慣在棉袍或「扼領帶」之外系一條寬而長的布腰帶,俗稱「戰帶」。經常推車、挑擔、從事體力勞動者還好穿一種衩褲,其式樣如棉褲,不做褲腰,而為兩條單腿,腰部服帶子系在腰間,後臀全部暴露,穿此褲者必須內套夾褲。女子常在棉襖外面套件布衫,其顏色多為淺藍色或靛藍色。春秋穿夾襖 、夾褲,其顏色、樣式增色和冬裝相似。夏季年輕人一般不綁腿,其他季節,人們均習慣用1寸左右寬,2尺半長的黑色綁腿帶裝褲腿的下端纏扎,俗稱「綁腿」,貧苦農民也有用布條或麻繩綁腿的。
一至兩周歲以下的嬰兒夏季多穿「兜肚」,冬季的棉衣或春秋夾衣穿露屁股的連衣褲,肩部相連,沒有袖子,紐扣綴在背後正中,俗稱「搭搭兒褲」、「留襠褲」,褲腿下部做長一點,上襪底,稱「連腳褲」,腳腕部綴兩根帶子,將腳部捆住,既保暖腳水易脫出,便於學走路。上衣後襟帶個能護住臀部的大尾巴,或另做一塊護臀布系於腰部;至三、四歲間,夏季上身穿小褂,下穿帶松緊帶的開襠褲衩;有時將半袖衫和褲衩的腰部連在一起,俗稱「驢打滾」;春秋的夾衣或冬季的棉衣,下身仍穿開襠的連衣褲,另穿小夾襖或小襖。兩三周歲以下的嬰幼兒多數帶「圍咀」,即用布做成寬約4至5寸的月牙狀,帶在脖子上,後背綴扣或綁帶,另隔住嬰兒的口水,冬天不至於把棉衣浸濕。有條件的家甚至做兩三個換戴。三周以上能自己吃飯的兒童戴「遮護」(獲huò),下部為半圓形,肩部約2寸寬,套在肩上,背後綴扣或綁帶,以防止掉上飯菜污染臟了上衣,近幾年變成帶袖子的「罩衣」。到五、六歲以後開始學縲腰,穿「掩腰褲」,對襟上衣,和成年人服飾大體相同,公顏色較之鮮艷,有時壓「絛子」等裝飾物。

E. 家鄉民俗文化調查報告

家鄉民俗文化調查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家鄉民俗文化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民俗文化調查報告1

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調查地點:

xx省xx市xx區

調查方法:

在互聯網上收集資料。問長輩

調查人:

xx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

貼窗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一一一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家鄉民俗文化調查報告2

調查目的:

了解本地節日傳統及風土人情,弘揚祖國傳統文化

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

調查地點:

臨泉以及周邊縣市

調查對象:

老鄉、教師以及專家、學者

調查方式:

走訪、查閱資料、網路等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臨泉地區,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最為熱鬧和隆重。

一、傳統流程與習俗

臘月初八

農村有句俗話:「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所謂「臘八飯」,即一種粥,因此「臘八飯」又被稱作「臘八粥」。製作很簡單,即將五穀雜糧一起煮,預示春節將近,寓意;來年五穀豐登。過了臘八,年味就逐漸濃起來。

祭灶

所謂「祭灶」,即祭祀灶神,灶王爺。俗語有:「君祭三,臣祭四,王八祭五,鱉祭六。」(這後兩句帶有玩笑罵人之意)因此,臨泉地區祭灶在臘月二十四,祭灶的貢品以當日晚餐為主,輔以必不可少的糖和蜜棗。農村地區做飯用的灶稱為「地鍋」,灶台稱為「鍋台」,主人做好晚餐後須先盛一份放在鍋台上,再擺上事先准備好的糖和蜜棗。據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

各家專管監視的,臘月二十三這天他要上天匯報這家的表現。給他糖和蜜棗吃,就可以讓他嘴巴變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說好話,以保來年富貴與平安。貢給灶王爺的吃食,家裡人人不許碰,只有在晚飯過後才可以吃,若小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便會遭到大人的訓斥。

有的人家會在灶台上供奉灶王爺的神像,神像兩邊也通常有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在這一日,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燃起了垛香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香氣。從此,鞭炮聲便接連不斷。時不時還有誰家放的焰火,劃破夜空,在空中爆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們發出陣陣歡呼。

家鄉民俗文化調查報告3

一、活動目的: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家鄉民俗文化的探究興趣,增強對家鄉的自豪感;讓學生知道保護家鄉的民俗文化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2、能力目標:通過活動,學生能隊家鄉的民俗文化進行簡單的考察,並寫成簡單的考察報告。通過觀察、查閱、走訪、調查、體驗等一系列時間活動,鍛煉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提煉觀點的能力。

3、知識目標: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民俗文化、民間工藝等方面的知識。

二、活動方式:

1.到圖書館查書;

2.把資料抄好;

3.製成一本活動成果錄。

三、活動內容:

分頭行動,部分人上網查資料,部分人到圖書館查資料。

四、活動准備:

我們先確定今天誰應該查名人,誰應該查民族風俗。然後再分別查資料。

五、行動過程:

我們准備好後,就各自出發,我查名人名事,湯思寧查湖南古城,葉雙查民族風俗……

(一)活動過程與活動方式

1.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①引導學生調查了解家鄉特有節慶、傳統習俗,傳統文化藝術及淵源.②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傳統的詩歌、散文、小說,並初步了解家鄉古代農桑文化、軍事文化、工商文化和科技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節令文化等傳統文化形式。

2.開展考察活動

①考察家鄉的著名建築及其特點與由來。

②考察家鄉的歷史名人和遺跡。

③考察家鄉某些地名的由來。

④考察家鄉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特點。

⑤訪問民間藝人,了解傳統工藝。

3.組織學生為宣傳家鄉的傳統文化開展實踐活動。

以下一些活動形式可供參考:

①學生編寫《家鄉民間故事》、《家鄉風俗習慣》、《家鄉風味小吃》、《家鄉名人故事》等小冊子,提供給有關文化部門&旅遊點。

②與有關部門合作,製作廣告牌張掛在家鄉顯眼處,宣傳自己的家鄉。

③為社區群眾策劃一次家鄉文化藝術表演或傳統游藝活動。

④開展題為「家鄉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的討論會,引導學生從民族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的角度對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變進行探討。

4.就「如何利用家鄉的傳統文化為家鄉服務」寫一份方案。

(二)總結方式

可在個人自我總結、小組內總結的基礎上,再在班級內進行交流活動。總結形式可多樣,可是個人的日記、作文,實踐活動中的反思與建議,也可是在班級討論中的發言和資料展示。

家鄉民俗文化調查報告4

摘要: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要了解一個地方,首先要了解它的民俗文化。文化因地而異,因人而異,那麼,我們各自眼中自己家鄉的民俗和風情又是怎樣的呢?本文通過從「風味小吃」和「名族風情」兩個方面來介紹自己家鄉清鎮市的民俗文化,希望通細致的描述,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鄉,讓家鄉的民俗文化廣為傳播。

關鍵詞:

家鄉,民俗文化,風味小吃,民族風情

家鄉簡介: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喀斯特地貌雲貴高原上的清鎮市,這里位於貴州省中部,距省城貴陽22公里,面積1492平方公里。轄內有四個鎮六個鄉,現在有彝族、白族、壯族、苗族、回族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

清鎮市氣候溫和濕潤,能源、礦產、生物、旅遊資源豐富,被人們譽為「珠聯璧合之地」。著名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紅楓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百花湖和東風湖,就是鑲嵌在這塊寶地上的三顆璀璨的明珠。

家鄉的民俗文化

我的家鄉清鎮歷史悠久,是一個文化豐富,底蘊深厚的古老城市。據史記載:清鎮縣地,古為牂牁、夜郎境,唐宋時屬蠻州清州地。下面,我從「風味小吃」和「民族風情」兩方面淺談家鄉清鎮市的民俗文化。

一、清鎮風味小吃

(1)劉姨媽黃粑

劉姨媽黃粑是清鎮市的著名商標,也是上百年的歷史的著名小吃,黃粑又名黃糕粑,主要成分是黏米、糯米、黃豆、白糖等原料。從20xx年開始,劉姨媽食品廠對傳統產品進行了創新改進,在保持黃粑原有糯香味的同時加入五仁、糯玉米、鮮肉等,於是有了現在的糯米、小米、玉米、五仁、甜蕎、八珍、鮮肉、熏肉、黑糯米、竹葉粑等來個品種。

說到黃粑的起源,還有個難以考證的小故事。三國時期,貴州被稱作夜郎。據說諸葛亮當時正率兵征戰孟獲,在夜郎國與黔國洞主作戰。一日,蜀軍正埋鍋造飯,突然探子來報,說有蠻軍臨陣。諸葛亮一聽,下令出戰,沒幾下,便打退了黔國洞主的人馬。也不知這諸葛軍師是何用意,下令大軍乘勢窮追蠻軍上百餘里。可就急壞了這軍中的火頭軍了,久等部隊不歸,可這煮著的豆汁兒和米飯不能浪費呀,本來就沒帶多少糧草,怎麼辦呢?諸葛軍師一看這情形,命

火頭軍士把未用的豆汁兒與米飯摻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內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餿。等大捷而歸的士兵回營,被豆汁兒摻和過的米飯已足足蒸煮近兩日,又累又餓的士兵們急忙分食,誰料這米飯已成另一番模樣,不但色澤黃潤,而且味道甘甜香軟,吃起來更有一番滋味。三下兩下便吃了個精光,當地百姓也仿此手法製作,世世代代延續下來,貴州便又多了這么一道風味小吃———黃粑。

(2)羊肉粉

這里主要是指當地回民的吃法,流傳開來,以清湯羊肉粉為主,不放一點辣椒,味道鮮美無比,但是用於佐餐的炸朝天椒,那是奇辣,一般外地人,吃一個小小的紅辣椒,就受不了,而當地人,要吃一碟。每天早上排隊吃羊肉粉的清鎮人以學生為主。

(3)三角花園小吃一條街

清鎮市區人口不多,入夜,市中心的三角花園廣場卻熱鬧非凡,小吃檔口一直擺到路中間,有各式燒雞,烤肉、絡鍋土豆、湯園、冰粉冰漿,一直要吃到零晨4點,人群才散去。

二、民族風情

(1)苗族四月八(跳花場):每年的正月初八或農歷四月初八,清鎮各個支系的苗族同胞們都會成千上萬地聚集在草坡上,大家吹著蘆笙、踩著舞步、載歌載舞。花坡上除了苗族青年跳花之外,還有地戲表演、少男少女對歌等,是一個民族大聯歡的節日。

(2)布依族六月六:農歷六月初六,是布依族同胞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布依族同胞會身著節日的盛裝,大家紛紛聚在一起,以對歌、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風情風貌。同時,布依族姑娘會唱起優美動聽的《敬酒歌》,請您品嘗她們親手釀造的米酒。

(3)彝族火把節:清鎮彝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是日夜,男女老少皆手持青杠柴、松枝、干竹等火把,遊行村寨、田間,以壩子作為節日活動場所,堆砌寶塔形火炬,選一根青松柱立在中間,點燃後,全民歌舞,通宵達旦。節日期間,殺豬宰羊祭諸神。

(4)仡佬族吃新節:「吃新節」是仡佬族最講究的節日之一,每年農歷七月的龍日或八月的蛇日,新谷即將收割時,摘取谷穗,回家炒干,去殼成米,將新米煮成飯,一是為祭奠祖先,二是為供奉穀神。每逢節日還邀請地戲班子演唱地戲,歡送祖宗神靈和五穀之神。

家鄉民俗文化調查報告5

題目:體驗民間文化,感受節日氣氛

系部名稱:中文系專業:漢語言文學年級:大二班級:漢語言《1》姓名:xxx

實踐單位:周口淮陽鄉村

實踐時間:20xx年2月3日至20xx年2月25日共22天

實踐目的:為響應我院對此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要求,改變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拓寬發展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生活的體驗;形成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在農村體驗民俗文化,感受節日氣氛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新春佳節來臨的契機,依靠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個人生活的家庭背景,我順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會實踐作業。

實踐內容:在開展活動之前,根據我對農村的了解進行了如下分配。我首先對美食方面比較感興趣,因此我在朋友的幫助下,了解了我們那個地區的飲食文化習俗。我又和朋友調查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然後對節日進行了記錄。

在調查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們周口的文化習俗時,我們採取先農村後城市的方法進行調查,在此期間我們發現我們農村的過年習俗其實和城市過年的習俗差不多。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特別多。

有民謠道出過年的習俗: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滿街走

小年祭灶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我們過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爺」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時用的是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帶些酸味兒。掃塵

臘月二十四,為掃塵之時,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在年前將房間里外打掃干凈,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掃除,也叫除舊迎新,徹底清理粉刷干凈迎接新年。

春節的准備

蒸饅頭:舊時為了春節期間來客人做飯鍋不夠之備,所以要提前蒸幾鍋饅頭備用,也為春節祭祖用,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即指此,也有稱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辦年貨:采購春節用品,如無論家裡已經多出多少碗筷,為了人丁興旺所以每年春節都要買幾個;給孩子買新衣服,以圖喜慶;春節期間出去給長輩拜年的禮物等等。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 「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貼春聯時間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貼窗花、掛年畫

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農村還有一些地方喜歡把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寫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請財神

每家為了來年財源廣進,春節都要請財神,有的是送上門的,說是請都要花錢買,但是絕對不能說買。

祭神祭祖

春節時,我們那裡祭神祭祖一般用糕點,有蜜供、水果等,這些不僅是我們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的食品。我們那還有除夕夜吃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就和「吉慶有餘」、「連年有餘」相聯系。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傳下家譜的就要給祖宗供奉豐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燒紙送「錢」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結束。守歲與「年夜飯」

我們那裡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過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須要有魚(年年有餘),有雞(大吉大利),其他的隨自己喜歡的定。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

主食是餃子,餃子的說道很多,最好是豬肉芹菜的,要選兩個餃子一個放硬幣,一個放糖,看誰能吃到,誰吃到了就祝福來年一年財源廣進,幸福甜蜜。其實這個祝福很好,誰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氣。餃子煮好了要從鍋心澇第一下幾個丟外面去,據說是為了敬給過路鬼魂。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過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過年還會備很多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就是現在的什錦果脯。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閑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放鞭炮

年夜飯做好還沒吃之前要放煙花鞭炮,這是孩子門最喜歡的節目了。其實煙花春節一般要放兩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飯和年夜飯前,初一早中晚飯前都要放,還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掃地

大年初

一、初二這兩天,孝感人不掃地、不挑水、不生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大初一早上我們那個地方,要起的很早。起來之後要放鞭炮,燒香,吃飯,拜年。

拜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孩子要給長輩拜年,給爸媽、爺爺奶奶、叔叔伯伯拜年,一般情況下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要給老人磕頭的。然後大人准備紅包,成年人也要給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長壽、健康。然後就是從初一上午開始要帶上禮物給親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戶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攜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過年,初二初三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門、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說。

串親戚

從初二開始大家都要走親串友了。初二我們有外甥要去給舅舅拜年,在我們那裡舅舅說話是比較有權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去給舅舅拜年。在初三閨女回娘家,在這一天。大家都會帶很多東西去娘家拜年。初四要去姑姑家或者阿姨。 「破五」吃餃子,吃面片

「破五」也就是初五。初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戶戶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腳」被稱作「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吃面片,是為了補去年所有的不好,今年把不好留在昨年。正月初六是財神爺的生日

正月初六,是我國自古就有的一種很有特色的過年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早在宋朝時,送窮風俗已相當普遍。宋以後,送窮風俗依然流行。在正月初六的早上大家起來的比較早,因為正月初六是搶財的好日子。大家起的早就是為了今年生意興隆,多掙點錢。

正月初九是老天爺的生日

在這一天,大家也都很重視。起來洗刷完之後要燒香,祈福希望老天爺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幸福健康快樂。

從初九一直到元宵佳節。大家似乎沒有什麼大事,就是吃吃喝喝串親戚。元宵佳節

在元宵節時,家家都做面燈,而燈形如碗盞,俗稱燈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燈,用白面做成的叫銀燈,用蕎麥面做成的叫鐵燈,做成型後上鍋蒸熟後,插上用棉絮纏裹的蘆葦做成的燈芯,面燈碗里倒滿燈油,面燈就算做成了。然後依次把這些面燈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倉庫、牛馬圈、井台、碾磨房等處,送到大門旁、大路口。還有在元宵節大家都喜歡放煙花,吃元宵。吃元宵代表著團團圓圓。

然後要把這面燈送到墓地,放在已故親人的每個墳頭上。而現在大多採用紅色的蠟燭來代替原來的面燈,油燈了,紅色蠟燭表示喜慶,天剛剛黑的時候,家裡的男人帶著燈,紙到自家的祖宗的墳頭前,給先輩燒紙,在塋門口點燃蠟燭,即為送燈,然後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點一支燈,女人在家裡給家裡灶台,豬羊圈,井口,糧倉旁,牲口圈都要點上燈,而且在屋內要點上一家人的屬相以示一家平安,至於送燈的意義不同的地方傳說也不一樣,有一說是:送燈是給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燈是要老祖宗回家過燈節能找到回家的路,當然送燈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夠保佑自己家族能夠人丁興旺,後代千萬。但是呢!現在生活都在變化好多風俗都已經被遺忘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大人才能記得。

實踐總結:春節,全國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習俗外,各個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我們的春節習俗除了和北方許多地區一樣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習俗。近些年來,我們的過年的風俗文化在慢慢的發生著變化。一些細微的變化使我們的春節文化,慢慢越來越淡。社會上關於傳統民間習俗問題的爭論不少。有人認為應該移風易俗,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反對者認為,如果把以前的習俗都改了,節日就會不像節日,不利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麼過年還像過年嗎?正因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後,又改為有條件的開禁。

由於價值觀的取向不一樣,喜好不一樣,遇到具體事物時,我們要具體分析。對於傳統習俗,我們不妨採取包容的態度,允許大家保留各自的觀點和做法。隨著社會的發展,當絕大多數人的認識趨於一致時,自然而然就實現了與時俱進。如果不顧現實和民眾心理,單憑理想就去推行所謂的新政策、新觀念,那會遭到群眾抵制的。而我們的傳統習俗的形式和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我們只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

F. 農村的年輕人很多都去城市發展,農村的民俗活動要怎麼傳承

不會,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永遠不會因為農村青年進城發展而消失!現在隨著國家對「三農」的重視,大力發展實施建設美麗農村、農村和農村民族風俗文化等一系列農業政策,越來越受到重視和認同。

經過一年的努力,年輕人可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甚至有些人也有自己的事業,但他們每年談論的話題都不一樣。通常,定製的方向和目標每年都會改變。有時我們會談論一個很沉重的話題,那就是今年的收入。總的來說,我們有很多收入,但最終能有多少。一小杯酒是知己,但當我們年輕人一起總結時,我們常常發現一年賺了很多錢,卻所剩無幾,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也很多,得出的結論是,雖然沒有多少錢,但是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家庭來說增加了很多。雖然今年很辛苦,但父母的健康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但當我身邊一個非常誠實的人伸出手來時,你可以看到,今年確實不容易,掙點錢也不錯,但他手上的傷疤每年冬天都會出現。

G. 如何傳承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時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

我國有濃厚的民俗文化底蘊,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如喜氣洋洋過春節、張燈結綵過元宵、懷鄉祭祖過清明、紀念屈原過端午等各種節慶紀念活動。每個地方又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動,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的凈街、錦雞源廟會、紀念文天祥誕辰節、鄉村皮影戲、民間剪紙;粵港地區的舞獅、舞龍燈、逛花市;關中耍社火,陝北扭秧歌;彝族的火把節、跳虎等等,都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資源。

在今天對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傳統民俗文化教育,對營造和諧文明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都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民俗文化傳承發展中要突出以下幾點:

一、創新理念。
要把優秀的民俗文化與促進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機結合起來,與地方經濟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在傳播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時推動地方特色經濟的發展。

二、建立隊伍。
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民俗文化的專業工作隊伍,在加強配備、合理使用、精心培養上下功夫,使其成為民俗文化發掘的行家裡手。

三、鞏固陣地。
要充分利用和發揮當地文化場館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對幹部群眾進行民俗文化教育,開展民俗文化技能傳承培訓,對民俗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通過褒揚新風尚,鞭撻假、丑、惡。

四、發展經濟。
當今社會,文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最高層次競爭力的戰略資源,要提升地區的品位,提高當地發展的競爭力,必須要在發掘文化資源,發揮文化影響力上下功夫。通過創意因子,把發展文化作為提升綜合實力的突破口。比如說香包,過去只有在端午節時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現在則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裝飾品,寓意也拓展為給小孩祈福、給老人祝壽、替男女傳情等,可以按不同對象、不同節令、不同場合製作出不同的香包。這都是為了適應市場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H. 面對傳統民俗習慣我們應該怎麼做

尊重的同時去糟存精。
民族風俗習慣是各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具體表現在飲食、服飾、居住、婚慶、節日、禁忌、禮儀等許多方面。民族風俗習慣與一個民族的心理、文化、思想感情有著密切聯系,具有敏感性的特點,一個民族往往會把其他民族對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態度看作是對自己民族的態度。因此,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關繫到堅持民族平等原則,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問題。
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就是要從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原則出發,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權利,不能因某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就歧視或侮辱他們;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的保持或改革,應由該民族的幹部群眾去決定,別的民族或個人不能強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自己民族風俗習慣為標准,去衡量和要求別的民族,也不能以個人的好惡去對待民族風俗習慣,去處理同風俗習慣有關的事情。
國家在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方面有許多具體而明確的規定。比如:對從事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的企業,給予政策上的優惠; 對具有清真飲食習慣的民族給予充分的尊重,還從政策上扶助清真食品業的發展; 對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給予相應的假期; 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給予尊重並提供必要的幫助;刑法規定,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情節嚴重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國對少數民族平等權利和合法權益的保護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除了以上所講的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風俗習慣之外,還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政治權利的保護。保障各民族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使各民族公民都能平等地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務。其中對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給予了特別的保護。比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都至少有一名以上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選舉法規定,在代表名額的分配上,對少數民族代表的選舉給予特別的安排,其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選民人數可以適當降低。法律保護少數民族擔任公職的權利,少數民族人員競爭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民族事務機構的公務員崗位時給予適當照顧。
二是經濟權利的保護。對經濟權利的保護,就是對生存權利和發展權利的保護。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為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改善生活採取了許多特殊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設立專項資金、實行政策傾斜、組織對口支援、進行扶貧開發,等等,保證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各地區共同富裕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三是文化權利的保護。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徵,與民族的歷史、情感、心理緊緊聯系在一起,也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國家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支持少數民族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發展,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四是接受教育的權利。各民族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為了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國家採取多方面措施,如:舉辦主要為少數民族服務的各類學校如民族學院、民族中小學; 實行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辦學體制,在貧困和偏僻的地區設立寄宿制學校; 推廣「雙語」教學。在大中專學校招生時,對少數民族考生適當降分錄取等等。
五是其他權利的保護。如少數民族人身權利、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婚姻家庭權利、健康權利、就業等等,都給予了全面的保護。
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基石。只有堅持民族平等原則,充分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切實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

I. 傳統民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猜燈謎、貼春聯、畫燈籠、京劇、花燈報元夜、踩高蹺、舞龍、舞獅等。具體介紹以下幾種:

1、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2、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3、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踩高蹺

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

5、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

J. 如何做好農村文化工作

一、努力完善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制度,使約束法制化、要求規范化

(1)完善文化工作制度。形成整套明顯的目標規劃、有強力的組織實施、有明確的規范管理和有積極的投入制度。在群眾中形成一股不斷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組織活動的優良風尚,發揚主人翁精神,弘揚當代先進文化的主旋律。
(2)約束法制化。要充分發揮文化工作為宣傳教育服務的作用和功能,切實增強農村思想文化工作實施行為的剛性;制約和完善農村群眾文化觀念、道德行為,使農村群眾的文化思想、德行操守逐步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3)要求規范化。要加強對當前農村群眾文化工作中一些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問題進行規范和界定。比如在節日活動中,對傳統節日民俗活動和封建迷信、宗教活動如何界定;在進行宣傳動員、文化思想教育中,對腐朽和健康的文化如何把握;在道德建設中,對傳統美德、新道德觀念概括的方方面面等,通過行之有效的實踐和探索,使其更加明確、科學和具體。

二、開展多種文化活動,提升群眾文化生活品質

(1)通過開展棋類比賽、舞蹈、書畫等活動,活躍農村文化氛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既能開闊群眾眼界,陶冶情操,又能戒除賭博等陋習,還能挖掘各類優秀人才,並積極培養選拔一批農村文化帶頭人,發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組織,確保文化工作有人管、管得好、有成效、見實效。
(2)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鄉鎮文化部門要根據廣大農民的需要,積極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我鄉是彝族少數民族鄉,有中國弦子舞之鄉的美譽,在舉辦民族文化活動方面我們有優勢,可以由鄉政府主導,文化站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結合我鄉的民族特點,精心策劃、推陳出新,加大宣傳力度,把我鄉傳統的彝族弦子舞(俗稱三步弦)、鬥牛、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節推廣出去,可以把這些民間傳統作為一個產業抓起來,這樣既弘揚了傳統,開發了旅遊資源,又開展了廣大群眾喜聞樂見,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動,可謂是一舉雙得。
(3)積極開展農民讀書活動。倡導農民多讀書,既是傳播科學知識,是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需要、也是實施反對邪教,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以當前各個村委會建立的「農家書屋」為契機,開展讀書活動,組織農民學習各種法律法規、科學文化知識及各種農村實用科技知識,引導農民用科技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並能學以致用,並教導農民群眾,只有學用相結合,才能發家致富。

三、鞏固強化文化陣地建設

(1)為保證文化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加強黨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的領導地位,使機構、人員、措施等都得到充分的落實。採取有效措施,優化農村文化隊伍結構,並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經過組織各種文化業務培訓,努力提高現有人才的專業知識水平,藝術素質和工作創新能力來切實解決好農村文化機構,隊伍穩定,人員待遇等問題。
(2)要促進農村社會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必須以鄉鎮文化部門為龍頭,充分發揮鄉鎮文化部門紐帶作用。著重圍繞發揮鄉鎮文化部門「宣傳、培訓、活動載體」的職能作用開展具體工作。
(3)鄉鎮文化站、村民委員會農家書屋、村小組文化活動室等文化設施,是開展農村文化活動的有效載體,這些設施的建立是文化事業得到發展的重要標志,是農村基層文化工作重要的網路和舉行文化活動的陣地。
(4)積極整合資源,建立和完善農村文化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好文化設施作用;村文化設施不僅要建好,而且要管好、用好,結合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和「農家書屋」等農村文化公益工程,提升文化工作品質,認真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充分發揮文化設施所具有和作用。

四、緊緊抓住思想道德建設

在農村群眾文化工作中,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意識、把農村文化建設目標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始終不渝地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這一重點,深入貫徹「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用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推進愛國主義、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建設。

閱讀全文

與農村民俗文化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