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陝西榆林有什麼優秀的文化旅遊景點
隨著西安市在我國西北地區的華麗崛起,它不僅成為了一座萬眾矚目的“新一線城市”,而且強勢地發揮出了陝西省在我國歷史文化上的優勢,在文化旅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一成功的典範使得陝西省其他城市所擁有的美麗景區也一座座被發掘了出來,原本冷門小眾的景點開始迎接越來越多的省內外遊客,陝西省的美麗風光與文化底蘊得到了廣泛地傳播。
今天小編再次帶領大家來到陝西省,眼看一年中的旅遊旺季來了,我們怎麼可以待在家裡宅著呢,大好的時光必須花費在旅行的道路以及目的地上。
下面我們就來陝西榆林的美麗旅遊村看一看,這里不僅有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華麗壯觀的石窟藝術,每一個節目每一處風景都給遊客送去了出人意料的驚喜,我們快快前來領略這里的風土人情吧。
聽小編說了這么多,你是不是更加堅定了去陝西旅遊的想法呢?
『貳』 陝北榆林有哪些特色風景、文化聖地
劉家峁村,解放前歸米脂東區印斗管轄,解放後劃歸現橋河岔鄉。
姜氏莊院主人姜耀祖,祖父姜安邦是楊家溝馬氏財主的女婿,在馬家的支助下,姜耀祖以賣沙鍋起家,成了當地的首富。他於1869年從外地請人設計,親自監修的這部集陝北窯洞和四合院為一體的別具風格的莊院,整個修建時間用了15到16年,於光緒12年(1886)竣工落成。
古長城最大的烽火台——鎮北台鎮北台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紅山頂上。距離紅石峽僅2公里,距離榆林市區僅7公里,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067年),台依山踞險,居高臨下,控南北咽喉,鎖長城要口,是古時重要關隘和軍事瞭望台。台南額題「向明」二字,為萬曆時巡撫塗宗睿書。所以兩地可以放在同一個上午或者下午游覽。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鎖扼邊關要隘,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要塞之一。 台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台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64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台之各層均青磚包砌,各層台頂外側磚砌約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設有瞭望口,各層垛口內四周相通。其第一層周圍有屋宇環列,乃當年守台將卒營房,至今基座尚存。緊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磚城,名款貢城,是當年蒙漢官員接待洽談及舉行獻納貢品儀式的場所。 鎮北台建於明代,有「萬里長城第一台」的稱號,屬於萬里長城防禦體系之一的觀察所,是明長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可以想見它的雄偉了。登上鎮北台台頂,可以欣賞方圓幾十里內的塞外風光,沙漠、戈壁、草灘、黃河以及三北防護林,也可以看到距離它不遠的紅石峽。 鎮北台是明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磅礴的建築之一,是長城三大奇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
榆陽首屆杏樹紅葉文化節「秋染南山、紅葉傳情」為主題的杏樹觀葉活動正式啟動,與此同時榆陽區韓家梁、卧雲山、木瓜峁等杏樹紅葉觀景點也隨之迎來了第一批遊客。
統萬城位於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則村,陝北邊境納林河南,無定河北岸原頭上。地理座標為東經109度9分,北緯37度59分之間,城址內外被流沙所淹,周圍植被稀少。
城址由外城廓和內城構成,,內城又分為東城和西城兩部分,東西城中間由一道牆分開。外廓城周長約4696米,東西周長2566米,面積0.3985平方公里,西城周長2470米,面積0.3813平方公里。
統萬城是北朝十六國之一「夏」的國都。建於公元413年,毀棄於公元994年。
二郎山,俗稱西山,位於神木縣城西1公里的窟野河與芹河交匯處,因其山上有二郎廟延名。文人墨客視其貌似駝峰,又多稱「駝峰山」。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巡行駐蹕,賜名「筆架山」。
2003年9月二郎山廟群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自成行宮在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上。相傳為古代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公元1606至1646年)回鄉省親而建的行宮,造型古雅,氣勢壯觀。米脂縣博物館設在行宮內,館內陳列本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和其它歷史文物。李自成,本名鴻基,陝西米脂李繼遷寨人。出身農民家庭,童年放牧,曾為銀川驛卒。李自成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八年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領袖的贊同,聲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犧牲,他繼稱闖王。
紅石峽大型摩崖石刻群,位於榆林城北5公里處、明長城口紅山腳下的榆溪河谷。因山皆為紅石,故得名為紅石峽。兩山虎峙,石峽中開,一注清流,綠洲而來。紅石峽東壁原來建有紅山寺,據《創建石佛殿碑記》記載:「為宋、元間古剎」,故紅石峽最早開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有近千年的歷史。
紅鹼淖風景名勝區位於神木縣西北部神府、東勝 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紅鹼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意思是水泊、湖泊。景 區似三角形,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長處12公里,水面面積67平方公里。屬高原性內陸湖,足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白雲山廟位於佳縣城南5公里的白雲山,東距黃河西岸約1公里。據《州志》雲,白雲山因峰頂常有白雲繚繞,故名。山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直抵黃河西岸,依山建廟,故名白雲山廟,也稱白雲觀。據《葭州志》和廟內石碑記載,廟由道人李玉風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玉風道人雲游到白雲山,見這里孤峰聳立,霧靄飄浮,猶如仙境,就住在山上,靜心修煉,同時還采葯為當地百姓治病。他死後,人們便在山上修廟來紀念他。白雲山共建廟宇房屋五十三座,建築面積八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是陝西省明、清建築中比較龐大的一組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