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美國是如何成為文化強國

美國是如何成為文化強國

發布時間:2022-12-23 08:11:26

❶ 哪個國家實現了文化強國

雖然無奈,但得承認,真正實現了文化強國的國家是美國。
據稱美國的文化產業佔到其GDP的1/4(2010年美國GDP為14.7萬億),四分之一也許誇張了點,但數千億美元肯定是有的(具體數字待考)。從目前美國文化產品出口額看,在所有行業、產業中排第三,從產業規模看,僅次於軍工產業,為美國國內提供了1700多萬個就業崗位。每年約有上百億美元的資金在文化市場中流通。就文化影響力而言,在世界范圍內無出其右者,且不說美國生產的娛樂性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就連美國的科教節目(例如探索頻道)都能紅遍全球,這一點不服不行。所以,對於美國文化的強勢,現在有個新考語——「文化帝國主義」。

❷ 美國文化的影響力。一千多字

美國只有二百多年歷史,既沒那麼多文物,也沒那麼多文化典籍。但是,它的文化影響力、文化軟實力,在當今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研究美國的文化現象,並不是要崇洋媚外,不是簡單地肯定美國文化,而是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文化建設有什麼規律,建設文化強國應該有什麼樣正確的途徑。如果不研究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提出的建設文化強國這個目標,很可能就變為一種口號。

美國文化現象有以下幾點可以供我們參考:

一、美國很重視文化的創新。

我們有幾千年的文化傳統是好事,但是好事背後也有一種隱患,那就是背上了文化的「包袱」,缺少文化創新的內在需求和動力。

文化是我們一個民族血管里的血液,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則就意味著生命的衰退。所以,一個民族文化有沒有一種持續發展的能力,取決於它能不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能不能創新。美國文化現象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重視創新。

二、美國重視文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文化是靠人去塑造的,是要靠有創新能力的人去推動的。人才問題在文化建設中間事關全局,必須高度重視。文化人才和其他人才不一樣,它不是靠那些聽話、循規蹈矩的思維方式來處理人和事,而是靠求新求變來給社會提供崇高追求的精神力量。

所以,一個國家文化要發展,首先要有一大批創新人才。

美國重視文化創新人才的培養,同它具有一種多樣性的包容文化環境是有聯系的。也就是說,在文化創新過程中間,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看法。是包容,還是扼殺,將會影響到創新人才的成長,更會影響這個國家文化的繁榮發展。如果沒有這種包容性,就不可能有創新型的人才,就不可能有文化的繁榮。

三、美國十分重視通過市場的力量來推動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文化的影響力是在傳播中實現的,在一個商業社會里,市場是文化傳播的良好渠道。所以,美國的文化影響力就是同它的文化傳播力相聯系的,而文化的傳播力又同它的文化市場的發展相聯系的。

比如一部《阿凡達》可以有十幾億的收入,就是靠市場。而市場帶給美國的不僅僅是美元,而且是美國的文化影響力、美國的軟實力。

美國的文化現象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去很好的思考和總結的,我們不要去感嘆美國的文化為什麼那麼強勢,要去研究我們的文化怎麼樣也能夠按照文化發展的規律而繁榮發展起來。中華民族要在文化上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❸ 美國的興起對後來英語發展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影響巨大。結合所學說明美國是如何一步步成長並發展為強國的

頂級問題。
強國,跟強人類似,不是想強就強的,要有那個基因!沒有,基本白費勁,能強一點點而已。
美國的立國,不是四百年,而是傳承了歐洲美洲幾千年的文化積淀。美國立國者包括了歐洲美洲的當世高手,既要自己活,也要人民活;自己強,人民也強;既要自己有槍,也要人民有槍。政府跟人民互相制約,而不是政府管人民。政府強,人民也強,方成為強國。
而語言,有早期英國的貢獻,1588年打敗無敵艦隊,形成日不落帝國,英語遍及世界。後期,才是美國,大片,科技,文化理念,管理理念,不用有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什麼的,也就是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不局限於哪個國家,才能遍及世界,等等,特別是原殖民地,用殖民主的語言爭得解放,再用殖民者的語言做官方語言,英語成為日不落語言。
再就是全世界的文字不過三千,語言也不過六千。其中,字母文字的佔3/4,非字母的佔1/4,中文佔1/5。另英語所屬的印歐語系幾乎佔1/2。使得除去非字母文字的,學起英語來非常容易。因此,英語才有世界通用語言的說法。
還需要什麼呢?

❹ 文化強國的途徑是什麼

一、制定和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既是中國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來的需要
現在,我們文化的狀況(我這里說的是文化深層的狀況),實在讓人擔憂。進入近代以後,我們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由於對自己幾千年文化傳統研究得不深,更由於禁錮過久,面對西方強大的工業、武力,曾錯誤地認為自己的文化一無是處,應該徹底拋棄,於是大口大口地吞食西方文化食品。但是,西方文化食品中,既有豐富的營養,也有過量的激素,食之過久,浸透了我們文化肌體的每個器官,造成了文化肌體的「亞健康」。其主要表現是:在社會層面上表現為對科學技術的迷信,對物質享受的崇拜,對倒退文化的贊賞;在思想領域充斥著二元對立、工具理性、機械論。現在,我們所遇到的種種社會、環境、心理問題,彌漫在各個領域的「三浮」現象(浮躁、浮誇、浮淺),無不與這種激素在文化肌體里發生作用有著密切關系。這種「亞健康」的文化肌體,需要扶正祛邪,為此,必須下很大的力氣,費很長的時間。
那麼,當今世界上的情況又如何呢?現在,我們可以說:曾經給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西方文化已基本走到了盡頭,它對解放人類思想、對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對社會進步的貢獻和推動力、它的再生機能,都已經枯竭,再也無法給人類做出新的貢獻。人類未來的出路,在於各個民族和國家恢復被西方文化沖毀的自身傳統,以多元文化交融代替一元獨大。這一點已經成為西方思想界許多學者的共識。還有許多西方學者雖然在努力批判他們自己三百年來的文化傳統,而且得出的結論逐漸接近中國文化的理念,但是由於不了解中華文化,所以還是在「隔山唱歌」,雖與中國有所呼應,但並不真切,更沒有聯起手來。因此可以說,中國制定和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既是我們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來的需要。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確有促進世界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自身和諧的豐富內容,其體系之完整、論述之細密、人性之飽滿,為世所罕見。但由於以前我們曾妄自菲薄,毀壞過重,因而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優秀內容不為國人和世界所知。今天,我們思考文化戰略,必須要有歷史的眼光、世界的視野、自信的胸懷、創新的膽略。
二、思考文化戰略必須遵循文化發生、發展、壯大以及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規律
我們應該和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文化長期戰略?這似乎既不是我一時能夠回答的,就學界來說,也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我只想說,思考文化戰略必須遵循文化發生、發展、壯大以及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規律;必須對症下葯,針對當前文化的狀況和走勢以及未來的可能性。我認為,認識當前文化的狀況和走勢,可以從以下幾個有關文化發展規律的問題入手。
1、文化的長期性和堅韌性
文化的發生與人類的出現同時,因為有了文化,人類才成為人類。文化,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標志。孟子說:「人之與禽獸也,幾希。飽食暖衣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他所說的「教」,就是教化、文化、人化——獲得人之成為人的品質。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中華民族的文化比中華民族的歷史記載更悠久。從文化發展史來看,文字發生得較晚,即使最早的文獻中有「口傳歷史」的內容,但實際的文化歷史要比這些記載還要早得多,因為更早的傳說已經不可得知了。所以,後人所有對文化最終之源的追尋,都是猜測多於證據,永遠成不了「信史」。
文化的堅韌性決定了文化的長期性,而堅韌性則來源於文化,也就是人類生活的方式、內容、習慣以及風俗,它一旦形成,就成為人們(部落、部族、民族)生產、生活、相處的基礎和條件,因而必然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對之無可奈何。雖然在傳承的過程中也必然有所豐富、變異、發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們生產、生活、相處的需要,特別是如果形成了人們的信仰和哲學,而這種信仰和哲學又已經浸透在其它種種文化形式之中,就不會被顛覆。在人類古代四大文明中(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只有中華文明歷盡滄桑而從未中斷,原因就在於此。任何時代的文化都只能在前代文化的基礎上發展,絕不可能突然種植出或移栽來一種全新的文化,原因也在於此。文化的培育是個長久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原因還是在此。
2、教育系統是維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主幹
民族文化一代一代傳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樣的,但其主幹則只有一個:教育。
從世界歷史來看,人類在蒙昧時期,教育只限於部落、部族中的生活訓練或長輩的教導;出現家庭後,則主要是父祖輩親人的言傳身教;一旦形成國家,一般都會出現學校性質的機構體系,對年輕人進行正規的系統教育。在工業革命之前,世界各國的學校幾乎都是以傳授道德、信仰以及書寫、計算知識為主(韓愈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就是對這一階段教育內容和性質所做的概括),生產技能則主要是由長輩進行「現場教學」,手把手,口傳心授;工業革命之後,傳授知識和技能變為學校的主要職能,特別是在政教分離之後,西方學校不再主要承擔培養倫理、信仰的職責,「純知識」、「純技能」成為其主要特徵。
我國從1906年正式開始廢除舊學,興辦「洋學堂」,但是中國人從來重視發揮學校在文化傳承、道德培養中的作用,所以在洋學堂里也講究「德、智、體」的培養,於是學校就成為傳承文化的主要場所(在西方社會,雖然學校不承擔對學生進行德化教育,但是宗教和社區發揮著極其巨大的教化功能,再加上媒體、影視等工具,補充了學校的不足)。
學校對人進行教育具有系統、綜合與形成獨特環境的優勢,所以雖然家庭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但還是要「易子而教」,把孩子送到私學(如村塾、家塾或學校)和公學去學習。
所謂「系統」,即根據學生的年齡施以相應的教育,先重感性教育,漸重理性教育,由淺入深,自成體系。這一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正常的公民,即社會所需要、所歡迎的人,也就是一個完整的人。所謂「綜合」,即文理工法、音體美等課程和課余活動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全面、整體的教育。所謂獨特的環境,即讓受教育者進入一個小社會,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這是一個「自然人」、「家庭人」轉變為一個「社會人」的准備;過群體生活就要接受群體生活規則的約束,這對於將來進入社會是必不可少的訓練;學校進行教學或其它活動,都會有相應的教具和設施,這是家庭難以具備的;另外,學校里獨有的學習、思考、辯論、合作、歡樂的氛圍,也在悄然地對受教育者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
教育的本質功能是留存、傳承、創造文化的基地。毋庸諱言,我國教育的這一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遭到過扭曲乃至摧殘,這在教學領域的突出表現就是沒有把學生和教師當作一個「人」來培養和提高,而是當作了機器——將來生產物質產品或從事某項業務的機器。機器只能生產,只有「人」——具備了優秀文化的「人」才能創造。如果學生在16年(從小學到大學本科)或24年(從幼兒園到博士)中成長為一個「全人」、一個可以進行創造的人、一個符合他所處的時代所需要的人,那時學校的本質功能就實現了。
3、社區文化+家庭文化的巨大滲透作用
在現代社會,我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建設中不能忽視了家庭和社區對人的影響。廣義的社區包括行業,例如學校、軍營、企業等。這里所說的社區是狹義的,指農村的鄉鎮、城市的街道或居民小區。舊式的街道弄巷,左鄰右舍相處多年甚至成為幾代世交,彼此熟識;融洽的關系、共同的愛好、互助的風氣,已經構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小區」,這對人的成長有著無形而巨大的影響。我國城市和農村的現代化和城鎮化,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居住條件的質量,但也把固有的社區打散了;新的社區成了缺乏文化的聚居地。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能夠從中獲得文化營養的,「八小時之外」就只有家庭了。試想,現在當一家人要從這個小區的大樓中遷往另外一個小區的時候,還會像從小巷子里遷出時那樣對鄰居戀戀不舍嗎?社區文化和人的關系,亦即社區文化與家庭日常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一個社區文化的形成,在自覺營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區在文化建設與傳播中的作用以及對人的道德養成、培育良好習慣的功能,是很大的損失。
4、考察文化的狀況
我認為,考察一種文化的狀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情況;二是學術研究的情況;三是百姓在認識上、實踐上認同的程度。
文物,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文物遺存,當然傳世文獻也在其中。這些是傳統文化的物化形式。雖然我們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劫難,但是現在地上的原有文物,基本恢復了過去的規模;新發掘的文物日益增多,保護得也很好,在文物的適當利用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學術研究,因為曾經停頓多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不僅落後於鄰國如日、韓,即使和台灣地區比,也有相當差距。近二十年,這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研究的范圍、研究隊伍的規模、經費支持的力度和成果的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高。雖然在有些領域和國外還有差距,但就總體而言正在接近國際水平。我設想,再給我們十年二十年,一定會整體達到國際水平。
百姓認同情況,實際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程度的體現,也可以說是優秀傳統文化生活化的反映,是自身文化強不強的最重要的反映。但這卻是當前最讓人憂心的一點。我想這似乎無需我來論證,人們可以舉出生活中的無數實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探究和論證起來可以寫若干本書。我只從一個學人的職責角度說,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擺設,不是只供學者研究的對象,而是養成民族靈魂的最好營養。如果一種文化產品,只存在於博物館中,一種文藝形式,只存在於舞台上,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它們已經死亡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傳統文化只存在於學者的書齋里或研討會上,那麼我們也可以說,它已經死亡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純學術化」是件極為可怕的事情。避免之道,就學者而言,能夠並應該做的,就是應該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中小學校,走進城市社區,走進村村寨寨,做些傳統文化「掃盲」的工作,喚醒實際還存在於人們心中的文化基因;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為工人、農民、學生寫些通俗的讀物,並和文化創意工作者合作,把看似深奧的道理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用人人能懂的話語展現出來。話又說回來,普及、通俗化的工作並不好做——只有深入,才能淺出;唯有淺出,才能繼續深入。
5、宗教的補充作用
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那麼,如何看待宗教在當今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呢?
從宗教發展史來看,宗教幾乎和人類同齡。宗教起源於人類對未知領域(人的自身和宇宙的奧妙、事物的不可預測)的恐懼和敬畏。當人自知是人而不是其他什麼的時候,即自覺到自身存在的時候,生與死就成了他最關心的問題。於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了宗教,給上述問題以種種解答,目的是給自己以安慰、寄託和期望。
例如猶太教和由它直接地和間接地派生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信奉一個超靈驗的、絕對的、創造了除其自己之外的一切的神,神要求人信仰它,按它的啟示行善,懺悔自己的罪惡,死後就可以進入天國,回到神的身邊,否則就要淪入地獄經受種種苦難。這樣,宗教對其信眾而言就具有了無比的神聖性和吸引力。
又如佛教,不重在說明宇宙的起源,所以佛經上常說「無始無終」,一再講述「無始以來」的事。釋迦牟尼不是神,而是古印度迦毗羅國凈飯王的太子,名悉達多,生於迦毗羅城的嵐毗尼園,母親名摩耶,產後七天去世,太子由其姨媽波闍波提撫養。釋迦牟尼出生在人間,成長在人間,求法於人間,悟道於人間,涅槃在人間,遺骨(舍利)留傳在人間。所謂「佛」,即覺悟之義。悟什麼?即參悟人生和宇宙的規律,把握正確對待生與死、己與他的態度和方法。在佛教看來,萬事萬物俱有因果,即「緣起論」,無無因之果,也無無果之因。由此要人們看透人生之苦的原因,把握消除苦的方法。可見,佛教是重視現世的,不同於完全寄託於彼岸的猶太教等。
不管是「神啟」式的宗教,還是「覺者」教導的宗教,歸根結蒂都是對人的關懷,只不過它們都「聚焦」於「終極關懷」,即對人生最大的事——生與死的思考和從苦中解脫,以及與此密不可分的對宇宙終極的關注,並給出本教本宗的答案。各個宗教的所有教義,幾乎都是從這一點引申出來的。為了到達天國或解脫生老病死之苦,就需明了天人之理,需要行善,需要和平。
歷史上,各種宗教在長期佈道、發展、變革過程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論體系,積累了大量經典和歷代智者對經典的解釋,同時極大地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的發展,以致深深地根植於人們的生活和心裡。因而可以說,宗教是一種文化,是直接作用於人心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就起源而論,沒有宗教也就沒有文化。中國也不例外。因而在弘揚、發展中華文化的時候,不能忽視宗教。
我國固有的宗教只有道教;佛教經過自漢至唐與中土文化的磨合,已經中國化了,也應該視為中國原有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進入中國短則數百年,長則上千年,也已經適應了中國的國情。因而中華文化中的包容、和合、尊祖敬宗、利己利他,以及仁、義、禮、智等觀念已經不同程度地被外來宗教所吸收。而宗教的哲學思辨、對自然的敬畏、對死亡的相對淡定(包括薄葬),也在融入中華文化。
但是,宗教從來具有兩面性,即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面和不利於和諧的一面。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凡是盛世王朝,都是既充分發揮了宗教積極的一面,又制約和限制其消極的一面。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對宗教的種種誤解和懷疑(其中有些則是宗教自身建設不足造成的),影響了對宗教特質的深入研究,在制約它和使它發揮作用兩方面都有加強的空間。如果我們能以史為鑒,總結、借鑒歷史上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把宗教作為補充,對管理的方法做必要的調整,那麼也必將有利於新文化的建設。總之,在考慮文化戰略的時候,不能忘記了宗教這一領域。
6、文學藝術的優越性和局限性
當人們談到文化的時候,首先就會想到文學藝術。因為文學藝術能夠形象地、生動地顯現時代精神以及人們的願望和對過往的記憶,「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因此,人們普遍喜愛文學藝術,需要文學藝術,因而文學藝術對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能起到很大作用。這就是它的優越之處。
但是,文學藝術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創作周期比較長,往往是回憶式的敘事。二是反映時代精神的方式是曲折的,它拒絕直白式的說教,所以對創作者和欣賞者的知識、文化水平有較高的要求。雖然娛樂性的藝術常常能為一般大眾所歡迎,但是如果創作者沒有對生活和時代的深刻理解,沒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就容易走到媚俗的路上去,不僅不能提高受眾,反而會適得其反。三是成本相對於其它文化傳播方式普遍較高,有時難免受到一些客觀條件限制。
文學和藝術本屬於人民大眾,人民的生活和創造是文學藝術的源泉,也應為大眾所享用,但是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中,容易成為「小眾文學和藝術」。如何盡量迴避文學藝術的局限,在大眾文化的發展中逐步創造、豐富新文化,這是個極其重要的課題。
當前,我國正在積極進行的文化體制改革和各級政府強調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在這一領域所採取的戰略措施,就是為讓所有人民能夠享有文化,為未來開辟道路。
三、一旦中華文化能夠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著中華文化之身已經強健了
任何文化的弘揚、發展,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兩件事:一件事情是牢固地樹立文化的主體性,這種主體性應該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另一件事情是自覺地與異質文化進行接觸,通過接觸,了解、理解、欣賞、學習對方。
文化的開放性和主體性,是辯證統一的。沒有主體性,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就沒有根基,沒有主見,在與異質文化接觸時,就可能或發生不應有的沖撞、抵制,或者走向另一端,良莠不分,囫圇吞棗,盲目信從,最後失去自我,不知「『我』是誰」。反過來說,如果文化不開放,不自覺地與異質文化接觸,就會故步自封,久而久之,文化就要凋敝;而文化不強,國家也將衰落,近三百年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說明。
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覺的集中體現。從19世紀後半期起,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都是因為接觸了西方文化而催生的,但都是外國人或國人介紹進來的,包括馬克思主義,也是俄國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的,我們是被動中的主動或主動中的被動。現在,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這可能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第一次把「文化走出去」提到全體國人的面前,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其根本的原因是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強了,我們的文化開始自覺了。
當前,中華文化「走出去」,還面臨著諸多困難。一是現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已經統治了全世界,中華文化別具一格,是個「例外」,常常被視為「異類」加以拒絕。二是西方對中華文化的偏見根深蒂固,動輒說我們在搞「價值觀輸出」(這本來是個偽命題,在此不詳述),刁難、抵制層出不窮。這種情況一時難以改變。三是我們還不善於用外國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話語,客觀地介紹中華文化以及當今中國。最近幾年,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情況有所好轉,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孔子學院已經遍布五大洲的105個國家。西方評論說:這是西方主流社會能夠接受的中國唯一的文化產品。這一經驗值得認真總結,以便讓它在中華文化和各國進行綜合交流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中華文化「走出去」,自古就有,但那不是自覺的,是隨著商品、移民或戰爭自然流出的。當中國積貧積弱,或在世界經濟中沒有地位的時候,即使自覺地向外介紹,也不會引人注意。現在開始自覺地向外走了,但還不是「大踏步」,只是「小碎步」。要想「大踏步」,還要走相當長的路:一是要等中國真正強大起來,中華文化強大起來;二是要學會「大踏步」。
文化交流大體有三個層次和渠道。第一個是政府間的交流,主要是因時、因地、因人(對象),圍繞著國家間的利益進行。這種交流決定著國家間的政治關系。第二個是學者間的交流,這種交流學術性強,參與者寡,但卻直插文化根底,接觸彼此的價值觀、世界觀、倫理觀,其影響久遠。這種接觸的成果可以觀照文化的所有領域,真正了解對方的「心」和「根」。第三個是大眾間的交流,也就是現在開始常提到的「公共外交」。商貿、旅遊、留學、演出、體育競賽等都屬此類。
我認為,在這三個層次或渠道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個。因為學界的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識形態;上可以影響各自的決策者,下可以影響大眾,而且是在文化的根本上產生影響。現在,我們的情況恰恰是這方面薄弱。因為我們對自己文化的研究還不夠深廣,同時,研究文化的學者90%以上不能用他國語言進行交流,即使交流,也缺乏與異質文化交流的話語技巧和應對方法。這都是長期封閉的後果。最難的是第三個層次或渠道。在大眾交流(公共外交)方面,現在參與的人不少,但是懂得或精熟某種形態文化的較多,了解文化與交流規律的較少。這是由於一般遊客、文化工作者曾經受到教育體制的局限。
總之,在我看來,中華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勢,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目前一個重要的任務就要把這件事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上,加大力量。但是,以前我們並沒有做好相應的准備,因此,近年我提出了「固本強身,走向世界」和「小步快走」的想法。其意思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速度可能決定於國家經濟實力和在文化「走出去」投入的多或少;而效果的大小、影響的深淺,則基本上決定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建設和研究的水平。有前一點,所以可以快,有後一點,所以只能是小碎步,不是我們不想大踏步,而是大不起來。一旦中華文化能夠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著中華文化之身已經強健了;而「走出去」也會影響和促進「固本強身」。
(作者為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❺ 是什麼原因使美國在沒有任何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基礎的情況下300年間壯大成世界一流強國

第一,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遠離歐洲大陸的列強紛爭,瑪雅帝國早已煙消雲散,附近沒有強鄰。19實際20年代開始的」西進運動」是美國的國土擴張至太平洋沿岸,通過屠殺印第安人和侵佔墨西哥的土地,它逐漸在地理上成為真正的大國。
第二,數次戰爭整合了美國。南北戰爭使得美國真正擺脫了最後一點歐洲封建制度的色彩,從此工業托拉斯們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美國在經濟上逐漸強大起來;美西戰爭和美墨戰爭滿足了美國當時國內的擴張主義情緒和門羅主義帶來的使命觀,美國軍事工業的現代化也在這其中起步;一戰中美國先是作為最大的貿易商遊走於兩方之間大肆賺錢,後來又看準時機對德宣戰撈取了很多勝利國的利益,從而在戰後成為實質上的世界第一強國。二戰中真正讓美利堅民族的概念成為了現實,南北方人的矛盾,種族矛盾等都逐漸緩解,更讓美國的科技井噴,奠定了後來全球霸主的基礎。同時,兩次大戰中美國本土一直免於戰火,不僅吸引了大量躲避戰亂的人才,也避免了國力遭到直接的破壞。
最後,美國的真正統治階層——財團們,出於自己的經濟利益的考量,不斷引導美國進行全球戰略布局為他們的資本擴張鋪路,這也是美國的總體戰略向來以「大手筆」而著稱的原因。

❻ 西方國家是如何建設文化強國

西方國家好像沒有所謂的建設文化強國這一說啊。他們搞的應該是文化輸出,軟實力什麼的。最典型的就是好萊屋的電影啦。你看現在所有的美國電影里都是美國人在拯救世界,各種牛人都在美國,各種高科技滿天飛,美國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自由、最民主、最正義、軍事實力最強、科技水平最高、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國家。這個就是軟實力輸出,用電影來告訴和影響全世界的觀眾「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最最牛逼的國家,她代表了自由和正義,她就是救世主。如果少了美國,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的很可怕」。而現在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對美國的印象也就是電影中的美國形象了。一提起美國,人們心中就會很自然的浮現出一個自由、民主、正義、強大到不可戰勝的美國的形象。現實中的美國是否真的如同電影中所描述的那般美好,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現在一說美國,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強大、先進、自由。這就是軟實力了,這就是所謂的文化輸出。我們國家現在也在著手做這些事情,比如孔子學院、中國武術等就是典型的文化輸出了。不過這些也只能是輸出一下中華文化,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和喜歡中國。但要是說靠文化強國我個人覺得不太靠普。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更是淵遠流長,靠文化就能強國的話現在最牛逼的國家應該是我們中國了。所以說強國還要靠科技、經濟和強大的軍力,這些和教育是分不開的。而我們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委實是讓人不敢恭維,所以我國現在的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是非常巨大的,這也就導致了我國在很多領域里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們現在的要務就是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這才是強國之道。至於文化,就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作為我國的軟實力向外輸出,影響更多的外國人,讓他們了解我們,認同中華文化,喜愛和嚮往中華文化。

閱讀全文

與美國是如何成為文化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