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對社會文化形態的關注是什麼

對社會文化形態的關注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24 04:41:38

㈠ 現代社會的主要文化形態是什麼三足鼎立

現代社會的主要文化形態是主流文化、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三足鼎立。

當代中國大眾文化作為大眾文化的具體形態,既具有世俗化、市場化、消費化、娛樂化和技術化等大眾文化的一般特徵,還具有價值取向的社會主義性、創新性、現實發展的不均衡性等中國的本土色彩。大眾文化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而言,猶如一柄雙刃劍,利弊共存。

(1)對社會文化形態的關注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形態的演變共分為三個階段:

1、革命文化時期(一體化的文化時代 1950-1970)

抗戰時期,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分子,秉承革命理想,克服重重阻礙奔赴延安,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探討關乎近代中國革命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

2、啟蒙文化時期(二元化的文化時代 1980)

主要為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並逐漸解除一體化20世紀80年代,與政治領域的思想解放運動相互呼應,文化思想領域發動了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人們將其稱之為「新啟蒙運動」。

作為「新啟蒙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啟蒙主義文學思潮,在當代中國社會轉型變革的歷史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文化思想「啟蒙」作用。

3、大眾文化時期(三足鼎立的文化時代 1980年以後)期間主要文化形態發生變化。

大眾文化作為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文化現象,是與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並駕齊驅的文化形態之一,深刻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㈡ 意識形態與文化的關系

意識形態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有政治的、社會的、知識論的、倫理的等等。

在社會研究中,政治意識形態是一組用來解釋社會應當如何運作的觀念與原則,並且提供了某些社會秩序的藍圖。政治意識形態大量關注如何劃分權力,以及這些權力應該被運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說,20世紀中最具有影響力與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之一就是共產主義,它是以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學說為其基礎。其他的例子有:無政府主義、資本主義、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企業自由主義(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義(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義、君主主義、民族主義、納粹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social-democracy)。「系統意識形態」(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將意識型態當作意識形態來進行研究(而非研究個別的意識形態)。(參見條目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型態。)

意識形態受歡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業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響,他們常常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政治意識形態是指提出某種政治與文化計畫作為參考的社會運動、機構、階級或大團體,他們的整體觀念、原則、教條、迷思或符號。它也可以是通常用來界定某個政黨及其政策的一整個政治思想結構。

通常是某些道德觀形塑了意識形態的基礎。
關於文化的分類 H. H. Stern(1992:208)根據文化的結構和范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文化即大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狹義的文化即小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為信息文化、行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語者所掌握的關於社會、地理、歷史、等知識;行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實際行為、態度、價值等,它是成功交際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藝術和文學成就,它是傳統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類學家將文化分為三個層次: 高級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指習俗、儀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際關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層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價值觀的美醜定義,時間取向、生活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與性別、階層、職業、親屬關系相關的個人角色。 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均植根於深層文化,而深層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種習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眾文化中,以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學主題反映在高級文化中。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自20世紀初以來,不少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據統計,有關 「文化」 的各種不同的定義至少有二百多種。人們對「文化」一詞的理解差異之大,足以說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難度。

意識形態與文化的關系(非對稱):(一)文化和意識形態呈二元結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是文化結構四面相,反映 出文化結構的多維性。觀念文化的核心,是社會的特殊文化系統——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 階級、政黨的精神文化體系,對整個社會文化具有支配作用。觀念和思想的體系及功能制約著文化諸體系的發 展,後者可以不及前者,但不能超越前者。文化諸形式的經驗表達,不是純粹的符號行為,而是與觀念和思想 體系的價值規定相關的社會行為。文化反映社會生活,意識形態制約規范著文化的表現形式的內容。因此,文 化和意識形態在社會精神文化體系中是二元結構。
(二)文化和意識形態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作為人類經驗生活的總結,文化符號、文化信息、文化類型 、文化模式和文化交流都是它的一般反映。意識形態符號系統是人類經驗生活的特殊表現形式,具有強烈的集 團意識、集團價值和集團模式成份,因而意識形態常常導致產生與文化相異,甚至相對立的文化形式。阿爾都 塞認為,生產關系決定文化,生產關系是人類經驗生活的一個特殊領域,它產生的特殊的文化,就是意識形態 ,即在這個物質環境里思考的問題,是階級意識的文化,所以文化是一般經驗形態,意識形態是特殊經驗形態 。
(三)文化和意識形態是現象和本質的關系。在文化體系內,文化和意識形態先有因果關系。文化是先於 意識形態的人類經驗的符號表徵。一定歷史階段內,符號表徵圖示發生了質的變化,一種理性的經驗抽象符號 圖示成為社會生活中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觀念形態,在文化體系中居核心地位,多元結構的文化客體受制於一 元結構的意識形態主體,二者的因果關系轉換為現象和本質的關系。文化作為觀念形態的原因,反映著觀念形 態制約的生活現象;意識形態作為文化理性抽象的結果,表現了文化生活和社會觀念生活的本質。意識形態神 聖化過程取代文化經驗的世俗化過程。觀念形態的文化歷史,一般文化成為世界的經驗性表象觀念,意識形態 則成為世界的文化性本質觀念。「重組和再解人類經驗和觀念,不能從舊的框架出發展望世界,而應從新觀念 對現存價值觀念體系挑戰的解釋出發。」(註:黃龍保:《領袖文化》,第44頁。)這即是對文化理解的意識 形態詮釋。關於文化類型的馬克思的三大類型說、斯賓格勒的九大類型說、湯因比的二十六大類型說,都具有 鮮明的意識形態因素(註: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133頁。)。還有貝爾等人的「意識形態終結」( 註:D·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第3頁。)、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註:魏曉鋒、朱月潭:《亨廷 頓『文化沖突論』剖析》,《國外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等觀點,以及後現代主義、後保守主義的理論或 社會主張,都是溶文化研究和意識形態分析為一體,而其中意識形態因素顯然超越單純的文化因素而佔有很大 比重。
(四)文化中心與意識形態中心。在文化模式的評價問題上,文化相對主義認為,各個文化模式賴以生存 的環境決定了該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特殊性,因而是不能評價和比較的。文化中心主義則認為自己的文化模式 是唯一的,其「依據方式、信仰、價值觀、行為規范」優於其它文化模式,是評價衡量的中心和標准,如「西 方中心論」和「東方中心論」就是如此(註: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98頁。)。這兩種觀點均失之 偏頗。文化中心主義的絕對性,不免封閉;文化相對主義的靈活性,又難免缺乏穩定。但實踐中,文化中心主 義仍然是每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生存標准。根本問題不是文化本身決定的。文化中心主義起主要決定作用的價 值評判標準是意識形態。觀念形態中,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申張自己的社會中心價值觀,文化因素對社會的 作用,受到意識形態的篩選,各個文化模式的中心論傾向,是該文化模式中意識形態中心論的折射。例如作為 意識形態的宗教,在文化模式的經驗主義操作中就具有很強大的塑造性,從早期圖騰崇拜到當今世界三大宗教 ,它們對文化、文化模式以及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以致於傑姆遜認為「沒有宗教 ,便沒有文化;今天的文化不成其為文化,就是因為沒有了宗教」(註:F·傑姆遜:《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第30頁。)。根據韋伯的分析,新教倫理對資本主義的形成有重大的促進作用(註:M·韋伯:《新教倫理 與資本主義精神》,第32頁。)。「禁慾苦行主義」的「宗教沖動力」和「貪婪攫取性」的「經濟沖動力」的 矛盾及歷史發展與資本主義歷史是分不開的(註:D·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第13頁。)。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可以說既是一種文化模式,也是一種意識形態模式,後者的中心成份大於 前者。傑姆遜關於意識形態七種模式的分析(註:F·傑姆遜:《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第206頁。)和泰 爾朋關於意識形態的八種命題(註:G·泰爾朋:《政權的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政權》,台灣遠流出版社出版 ,第51頁。),對文化中心與意識形態中心有詳細的解釋。
(五)文化整合與意識形態整合。文化整合即是個人、民族和國家通過各種不同方式,將文化物質、文化 叢賦予一定的結構而展示文化整體意義的行為。「文化與個人互動整合」、「個人選擇整合」和「社會整合」 三種觀點是文化整合中較有代表性的。「文化與個人互動整合」觀認為,文化是非理性的情緒叢結的產物並受 制於情緒叢結。個人與文化和互動關系中,文化得到整合。文化交流及文化傳播和人對文化的經驗體認,使文 化整合得到明確的意義。「個人選擇整合」觀認為,文化整合的始創力量,是個人對文化的選擇、排斥和修正 ,個人也要受到文化客體的制約。文化整合模式是偶然的反復的重新組合發展。文化差異是文化整合的內在根 據。故文化整合是相異的,文化整合過程的完成決定於整體對部分的取捨。「社會整合」觀認為,社會規范著 個人,社會文化的事實的集合,強制性地限制著個人,即社會本身整合著社會,維持著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集 體意識和集體良心是社會整合的力量(註:張翼、陳富強:《再論社會整合和文化整合》,《蘭州商學院學報 》1995年第2期。)。意識形態整合是非個人性的選擇,某種意義上,個人生來就在意識形態的框架內,因此, 意識形態對個人、階層皆有先在的意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和內容是一種理性的肯定,意識形態整合具有強制性 ,其目的是理順並規范個人意識的行為遵從意識形態的範式。文化整合允許個人和社會互動互補,相互選擇。 意識形態整合卻不容個人選擇適合的成份和內容,它是自上而下的層級整合和自下而上的遞從整合相結合的控 制形式和操縱結果。意識形態整合包括觀念整合、制度整合、價值整合和行為整合。其目的是保證社會整體導 向性的合法化——確立文化和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因此,意識形態整合是觀念、信念和價值統一的「上層建築 」,文化整合是觀念、信念和價值統一的「基礎」,意識形態整合最終反映文化整合和意識形態整合的最佳選 擇。
(六)文化沖突與意識形態沖突。基於一定歷史環境而形成的文化構建,內涵著特殊的文化特質、文化叢 ,由此組合成文化模式。但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模式、其結構的形式不一,在文化交流過程中,必然產生沖 突。文化沖突的核心是文化中心主義、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文化價值的信念和它們的主導地位。文化沖突是相 同或不同文化類型或文化模式中,主文化控制、牽引或消蝕亞文化,特別是反文化的矛盾形式。一定時期,亞 文化與主文化並不相左,反而是一定程度上對前者的補充和完善,二者是互動互補的傳遞變化關系。主文化一 般難容反文化,但反文化並非一律是反動文化,一定條件下,反文化卻可能代表著歷史發展和社會的方向(文 藝復興和「五四」新文化運動)。文化沖突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文化批判,即對傳統文化模式的內容、價值和根 基等確定性的文化因素和圖示的辯證理性思考與批判。正因為如此,文化批判的鋒芒和結果、甚至導致激烈地 社會沖突,乃至社會革命。這種狀況已明顯地超出了單純的文化沖突范圍,集中地表現了意識形態的意義。現 時代,文化沖突的實質大都是意識形態幽靈作祟。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生活方式、現代 價值觀念與傳統價值觀念、現代社會發展目標與傳統社會發展目標、現代的與傳統的民主觀、法制觀、經濟體 制與經濟增長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等重大時代課題,無不具有深深的意識形態烙印,反射出意識形態沖突的社會 影響。「前喻文化」和「後喻文化」的沖突是值得研究的問題(註:李森洋、張華全:《當代西方思潮辭典》 ,第190、345頁。)。當前發展中國家在宏觀層面致力社會現代化,在微觀層面致力經濟增長,比較恰當的有 效方式,是找到一條既不脫離意識形態又不拘泥於意識形態的理論和實踐途徑,超越舊意識形態局限,求得意 識形態協調平衡。發達工業化國家的文化批判、意識形態批判、大眾文化批判諸社會批判理論和實踐,對遲發 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文化沖突與意識形態沖突有警示意義,敵對意識形態間的沖突,不僅是不同觀念形態的理 論學說、價值觀念間的矛盾,而且也反映出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間的斗爭,這是意識形態沖突的根本利 害所在。
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是文化問題也是意識形態問題。概言之,文化是基 礎和前提,意識形態是核心和樞紐,文化研究是發現社會發展的經驗機制,意識形態研究是發現社會發展的政 治觀念和社會心理機制。從傳統文化到現代文化的流變,符合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自身規律,從舊意識形態到新 意識形態的超越和確立,既符合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也反映出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意識形態化因素。這兩種研 究對處於社會轉型、體制轉軌的現代化過程中的中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㈢ 文化在社會形態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在社會形態中的重要作用

古往今來,先進文化像熊熊燃燒的火炬照亮人們的心靈,像高高飄揚的旗幟引領社會前進的方向。任何一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偉大的政黨,都毫無例外地高度重視先進文化建設,都滿腔熱情地用先進文化團結教育人民,推動社會進步。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文化可以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
,增強凝聚力。如果忽視文化建設,經濟建設是難以搞上去的,即使一時上去了,最終也要掉下來。國不強不行,民不富不行,民族沒有凝聚力也不行。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是我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搞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高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先進文化旗幟,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改革開放後,我們黨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並把它作為我國發展戰略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面對新的世紀、新的任務,如何創造性地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是我們黨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先進文化始終是社會進步的靈魂。正如有了共產主義理論,才有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樣,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把我們的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好。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原因錯綜復雜,但首先是資產階級從思想文化領域打開了缺口。建設先進文化,實質上就是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胡錦濤同志一再強調,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歷史經驗證明,一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既要靠堅強的政治領導,靠雄厚的經濟基礎,靠完備的法治,同時社會成員思想的統一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條件。我們要自覺地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

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就必須重視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要增強黨的思想理論工作的創造力、說服力、感召力、親和力。列寧指出:沒有理論,黨就會失去生存的權力,而且遲早要在政治上破產。要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要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就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不斷用先進理論武裝人民。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發展和強盛,民族的獨立和振興,都離不開先進文化的支撐。在現代社會,意識形態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通過調控意識形態,整合社會思想,形成社會共識,保持社會穩定,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管理的一個基本途徑。

由此可知,先進文化建設可以為執政黨打造堅實的精神基礎,可以增強國家和民族的競爭力,是我們黨執政的一個重要法寶。其一,先進文化對弘揚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有著極大的激勵和促進作用。世界上每一個成熟的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有的文化形態和文化個性,而這特有的文化就成為民族親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了刻苦耐勞、勤儉持家、不畏強暴等民族性格和愛國主義精神,在歷史上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穩定和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樣離不開先進文化的凝聚和激勵作用。其二,先進文化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先進文化可以使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激勵人們團結一致,克服困難,爭取各項事業取得更大勝利。其三,先進文化是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深層支撐,也是我黨夯實執政基礎、鞏固執政地位的核心內容。我們黨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局勢下如何執好政,並長期執政,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只有準確把握先進文化的發展規律,不斷在執政實踐中提高發展先進文化的本領和能力,才能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先進文化的需求,夯實執政的文化基礎。

建設和諧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

―――和諧文化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這幾個方面相互促進、相互依存,有機統一於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過程,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不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僅表現在經濟政治方面,表現在能夠創造出高度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上,而且表現在能夠創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建設和諧文化上;社會主義社會不僅要使人民物質生活豐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實,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精神空虛、文化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實踐證明,只有建設更加絢麗多彩的和諧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形成民族凝聚力。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如果沒有民族凝聚力,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更談不上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具有強大的社會凝聚力和社會整合功能,是維系民族團結、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礎,是維護國家穩定、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提高創造力。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實力以及國民創造力的競爭。和諧文化作為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既是強大的精神力量,又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建設和諧文化能夠創造和激發社會生產力。全社會和諧文化的大弘揚,全民族認知能力的大開發,能夠為社會和諧、民族振興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個宏偉而艱巨的任務。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任務艱巨而繁重。特別是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種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給我們既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巨大活力,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問題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建設和諧文化不僅具有明確的價值取向,有利於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且它所蘊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將鼓舞和推動我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

㈣ 什麼是社會文化觀

全面落實社會文化觀,科學發展觀,樹立既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的文化發展觀。這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關鍵是要從理論與實踐 的結合上,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的發展方向、發展途徑、發展模式、發展目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推動人們轉變觀念,統一思想,增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思想觀念是個總開關。只有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才能正確認識新形勢下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科學分析當前我國文化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准確把握新時期文化發展的規律和要求,明確改革方向,抓住薄弱環節,找准改革的突破口。 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就要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有新的認識。當今世界,社會文化觀對經濟、政治和社會建設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在經濟建設上,文化生產力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方面,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政治文明建設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善黨的執政方式,必須把提高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作為重要內容。在社會建設上,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等,都與文化建設息息相關。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文化建設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使全民族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國家競爭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我們要充分認識文化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作用,克服那種認為文化只是蹦蹦跳跳、可有可無的思想,把文化建設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就要堅決破除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一些阻礙文化發展的傳統觀念,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一致的新觀念。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人們對市場作用的認識不充分,對文化領域引入市場機制存在疑慮;習慣於把經營性的文化產業等同於公益性的文化事業,沒有產業概念,不重視發展文化產業;把文化建設主要當做政府的事,文化單位等、靠、要思想嚴重,結果事業不像事業,產業不像產業,等等。實踐證明,這些觀念嚴重阻礙了文化的繁榮發展。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條件下,市場已經成為文化資源配置中的重要手段,人民群眾越來越多地通過市場交換進行文化消費,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既要高度重視市場經濟條件下公益性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通過政府主導,加大投入,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又要高度重視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推動作用,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放手發展文化產業,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文化建設,實現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更大繁榮,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必須正確認識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與產業屬性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產品既有引導社會、教育人民的功能,又有商品和產業的屬性,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我們既要高度重視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同時,也要正確認識文化的產業屬性,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是緊密相聯的,不講文化生產的投入產出,不把經營性文化產業推向市場,文化建設就無法維持再生產,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也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我們強調對文化建設的重新認識,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的關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既是解放思想的過程,也是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要敢於在實踐中開拓創新,沖破一切妨礙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改變一切束縛文化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革除一切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弊端。

㈤ 文化形態怎麼理解

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優勝劣汰,新生事物取代落後的舊事物。但事物的優勝劣汰並不是對事物價值的絕對否定,發展是對舊的不合理因素的改造與重組,而不是毀滅。舊的物質形態雖然不復存在,但是其中的各種資源與要素並沒有隨之消亡,而是成為新物質形態發展的資源與養分,而獲得新生。應該說發展是舊的物質形態轉化為新的物質形態的過程。要為舊事物的轉變創造條件,而不是將它們完全拋棄。

發展並不是對事物的簡單否定,而是建設性、創造性的發展。發展是與創新相統一的。只有通過新的文化的建設才能夠否定、取代舊的文化,只有通過新的科學理論才能夠否定、取代舊的科學理論,只有通過新的產品與技術才能夠否定、取代舊的產品與技術。沒有創新與實踐、建設,就沒有發展。
中國的文化今天也確實處於這么一個特定階段,即新舊文化相交替,東西文化相交融,衍生的結果是以一種完全的新的文化體系取代舊的文化體系的這么一個運動過程中的漸進和過渡階段。在這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必然地會表現出大量的、局部的、暫時的量上的"無序性"變化狀態,而這些又必然地會導致一種方向確定的、完完整整的質變。新的文化的質必然是以民族文化之最深層、最本質、最核心的東西為內在規定,同時又以一切普遍適用的、先進的人類共同文化成果為補充,從而表現出一種貫通古今、融匯東西特徵的新文化。
每當社會制度發生新舊更替時,文化也會經歷一個新的文化形態取代舊的文化形態的過程,代表新的政治,經濟力量的新文化,通過法對代表舊的政治,經濟力量的舊文化的斗爭,有力地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㈥ 什麼是文化文化與社會有怎樣的關系

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行為方式、思考習慣、價值觀念、文學藝術等包羅萬象。文化有優劣之別,而無高下之分。簡單地說:文化就是知識。
文化是(拉丁語:cultura;英語:culture;德語:Kultur)指生物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跟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是其適應自然或周圍環境的體現,是其認識自身與其它生物的體現。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定義,廣義上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知識、習俗、藝術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對於文化的構成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最常見的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層次說」
有學者提出區別,文明偏在外,凡是政治、法律、經濟、教育等生活上的表現,以及工藝與科學的成果;文化偏在內,偏重於精神方面,包含了宗教、哲學、藝術等思想與習俗。
文化是多樣性的。應該包含某一種或多種社會關系的內在表現。
經濟、政治和文化共同組成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領域。其中,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於政治和經濟。文化有古今、地域、民族、階級之分,也有先進、落後與腐朽之別。不同性質的文化對政治、經濟的影響不同。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而落後、腐朽的文化則阻礙社會的發展。不同民族文化對該民族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㈦ 如何理解當下社會形態中的文化

當今社會,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深深地熔鑄於社會生產力之中,影響著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助推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文化經濟由此應運而生。文化經濟為何能夠如此蓬勃發展?究其原因,是文化力及文化生產力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簡單地說,文化力作為一個明確的概念,是近年來隨著文化作用的彰顯而逐漸被人們認識的。但如果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文化力其實從人類社會產生伊始便已客觀地存在。人類社會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人類為滿足自身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而改造世界的實踐過程。文化是這一過程的產物,並隨著這個過程發展而演化,同時又反過來支配和影響這個過程,顯示出文化力的作用。
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產物,無論這種活動是自覺的還是自發的。文化的形成、發生、發展、變化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演化一樣,都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文化廣泛地影響著人類的精神世界、物質世界以及自然界,深深滲透並作用於人們的經濟、政治、軍事等活動中,甚至於影響人的個性和習慣。從個人到家庭,從族群到區域,從地區到國家,文化力都在發揮著或大或小、或快或慢的作用。
一般來說,文化力對社會發展具有普遍的積極推動作用,同時要看到,一定歷史條件下某種文化力對社會發展具有的消極阻礙作用。積極的文化力可起到推動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例如歐洲文化史上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我國文化史上的「百家爭鳴」、「五四新文化運動」等;消極的文化力可起到阻礙和破壞社會發展的作用,例如西方中世紀的神學,我國文化史上的迷信等等。在現今這個文化經濟日益壯大,文化產品生產日益豐富的時代,文化力同樣也顯現出其消極的一面。如文化市場上的一些非法出版物、一些不法文化經營活動甚至部分具有消極傾向的電影電視劇等等。生產經營者為了滿足追逐暴利的私慾,打著文化的旗號,大肆渲染色情、暴力,給社會穩定及社會公德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隱憂,對人類進步形成了一種破壞性的力量。綜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所有的社會形態中都無可避免地會出現某種消極文化力,它直接或間接地對社會發展產生負作用
目前,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勞動對象、生產對象。文化通過生產環節,已經無可辯駁地轉化為文化產品、文化服務,通過交換、消費環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財富。撇開美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等文化產業發達國家不說,在我國的不少省區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部GDP的比重已超過了5%,成為事實上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即使從傳統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說,文化力本身也已成了經濟增長的一個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文化力不再是一種羞羞答答的「軟實力」,而是一種有著充分「硬實力」特徵的經濟力。

閱讀全文

與對社會文化形態的關注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