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福州的茶文化有多少年

福州的茶文化有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4-21 01:51:57

A. 請詳細介紹茶的歷史

茶的最早發現與利用,是從葯用開始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晉張華《博物志》也同樣有「飲真茶,令人少眠」的說法。陶弘景《雜錄》中所說「茗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君服之」。其實對丹丘子飲茶的記載還有早於此的漢代的《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棲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丹丘子為漢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個道家人物,歷史上的餘姚瀑布山為產茶名山。因此「大茗」與「仙茗」的記載亦完全一致。這幾則記錄中的「荼」與「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早在晉代郭璞在註解《爾雅》時,即解說:(茶)樹小如梔子,冬生葉,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謂「蜀人」之記載,即可視為飲茶習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還有西漢壺居士在《食忌》中所說:「苦荼,久食羽化。」都說明茶開始時被利用是和葯聯系起來的。

B. 茶文化的歷史

1、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2、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後喪禮要盡量節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干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並要「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裡,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騷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南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於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發展,以致出現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後來,清談之風漸漸發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濟條件也不允許。於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裡,飲茶已經被當作精神現象來對待。 隨著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系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盡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4、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後,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過於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裡,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於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後,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於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於是仍懷礪節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為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6、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C. 閩鄉茶文化有怎樣的歷史背景

我國被稱為「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著名的蓮花峰及其蓮花茶構築了一道獨特的閩鄉茶文化風景線。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

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梁,文明的象徵,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

福建茶文化凝聚著地理靈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制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福建茶葉在我國茶葉發展乃至世界茶葉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刻於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300餘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峰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峰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岩寺。

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峰茶的生產情景。

建茶、鬥茶在宋元二朝蔚然成風,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嘗試烏龍茶製作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蘊。

後世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制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占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

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岩縫茶香」。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戴忱題刻於蓮花石上的詩中有「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而得。

不老亭因全亭的樑柱、屋蓋及所有的構件都是花崗石雕刻成的,俗稱「石亭」。自此蓮花峰茶改稱石亭綠茶。

至清道光年間蓮花峰下種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帶渡海謀生的人較多,石亭綠漸成為僑鄉送祝「順風」的禮品,久而久之,華僑嗜飲,隨後,石亭綠暢銷南洋諸島,甚至遠銷歐洲。

遊子思鄉,石亭寄意,茶與亭與人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後世古鎮煥彩,新樓成片,但山門楹聯依然:茶綠峰青,開放幾更今古;

亭高蓮傲,醉醒一樣乾坤。

建茶因產於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記載的是在南北朝時期,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日與僧道異人往還,每至冬時,即溪敲其冰精壺煮建茗,共賓客飲之。」表明建茶歷史悠久。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為茗戰」,說明閩人鬥茶習俗始於唐。

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寫道: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鬥茶活動聞名於世,開創了一代鬥茶比藝的茗飲之風,並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庭,鬥茶比藝創時興。

北宋丁謂《詠茶》;北宋.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蔡襄撰《茶錄》;宋子安撰《東溪試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熊蕃撰《宣和北苑貢茶錄》……都詳盡記載和研究了當時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術及飲茶風習。

據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宋代武夷茶為建茶組成的一部分,至1302年創立焙局,設置御茶園於九曲溪之四曲畔,每年制「龍團」五千餅。從此,武夷茶大量單獨入貢,元朝鼎盛,至御茶園解體長達260年之久。

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徵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我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徵閩茶在我國茶葉的特殊地位。

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鬥茶之後的又一次輝煌。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武夷茶歌》、《安溪茶歌》;陸廷燦《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說》;董天工編《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

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和同治年間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後大批茶商接踵而來,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

在福建境內,還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稱為福建三大工夫紅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約始於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較明朝又有發展,並開始出現大量的商品茶,清咸豐年間,茉莉花茶大量生產,暢銷華北各地。

1890年前後,各地茶葉運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為花茶窨制中心。

創新茶科技,豐富茶種類,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此時茶葉貿易漸盛,在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成了中國茶的代稱。

《崇安縣新志》記載:「武夷茶,始於唐,盛於宋元,衰於明,而復興於清。……」

武夷茶文化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武夷山是儒、釋、道三教同山之處,有人曾贊道:「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茶與三教有不解之緣,茶中蘊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華也豐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內涵。

古典美學認為:「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貴周流而不凝滯。」

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體化,是我國古典山水美學的精粹之所聚者,自然風光獨樹一幟,「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與「六六奇峰翠插天」的36峰、99岩的絕妙結合,它異於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為特徵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園林。

武夷岩茶與武夷山堪稱一體,「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

安溪產茶有字可考於唐。唐末,閬苑岩岩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並有規模出口量。

種茶、制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占據了安溪茶鄉人的生活內容。制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他們沿襲「沒有三杯不成禮數」的風習,勸茶款款,言笑晏晏。

安溪茶藝的推出,總結了歷代的品茶經驗,結合地方品茶習俗,簡古純美,主要以鐵觀音的特殊茶韻為本體茶性,闡明其沏泡技藝和茶藝精神內涵。

其茶藝流程有: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瑤池出盞、觀音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甌里醞香、三龍護鼎、行雲流水、觀音出海、點水流香、香茗敬賓、欣賞湯色、細聞幽香、品香尋韻。

通過茶藝,傳達了「純、雅、禮、和」的精神追求。頗有嫩柳池塘初拂水,簡古純美問春風之美。

D. 茶道文化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意思就是:喝茶,飲茶等茶道被廣泛的推行,風靡一時,王公貴族朝臣沒有不喝茶的人。)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簡潔,韻高致靜……」

E. 福建的茶文化你了解多少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一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比《茶經》早300餘年,著名的蓮花峰及其蓮花茶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線。建茶、鬥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風,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烏龍制茶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韻。現代福建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制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占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

制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構成獨特的福建區域人文特徵。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梁,文明的象徵,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

連綿中國茶文化歷史,福建茶文化凝聚著地理靈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制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福建茶葉在中國茶葉發展乃至世界茶葉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蓮花茶襟書東晉,南洋思鄉憶石亭

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公元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三百餘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峰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峰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岩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峰茶的生產情景。公元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岩縫茶香」至今尚存。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戴忱題詩(詩刻於蓮花石上),詩中有「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而得。不老亭因全亭的樑柱、屋蓋及所有的構件都是花崗石雕刻成的,俗稱「石亭」。自此蓮花峰茶改稱石亭綠茶。至清道光年間蓮花峰下種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帶渡海謀生的人較多,石亭綠漸成為僑鄉送祝「順風」的禮品,久而久之,華僑嗜飲,隨後,石亭綠暢銷南洋諸島,甚至遠銷英倫。

遊子思鄉,石亭寄意,茶與亭與人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如今古鎮煥彩,新樓成片,但山門楹聯依然:「茶綠峰青,開放幾更今古;亭高蓮傲,醉醒一樣乾坤。」

宋詞偏愛建溪春,元曲令興武夷風

建茶因產於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記載的是在南北朝時期(479-502),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713-755)《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今陝西寶雞市南部)日與僧道異人往還,每至冬時,即溪敲其冰(以)精壺煮建茗,共賓客飲之。」表明建茶歷史悠久。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寫道「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為茗戰」,說明閩人鬥茶習俗始於唐。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鬥茶活動聞名於世,開創了一代鬥茶比藝的茗飲之風,並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庭,鬥茶比藝創時興。北宋·丁謂(962-1033)《詠茶》;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宋·蔡襄撰(1049-1053) 《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前後)《東溪試茶錄》;宋·黃儒撰(1075前後)《品茶要錄》;宋·徽宗趙佶撰(1107)《大觀茶論》;宋·熊蕃撰(1121-25).熊克增補(1158)《宣和北苑貢茶錄》;宋·趙汝礪撰(1186)《北苑別錄》等詳盡記載和研究了當時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術及飲茶風習。據報道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宋代武夷茶為建茶組成的一部分,至元大德六年(1302年)創立焙局,設置御茶園於九曲溪之四曲畔,每年制「龍團」五千餅。從此,武夷茶大量單獨入貢,元朝鼎盛,至御茶園解體長達二百六十年之久。

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徵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徵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殊地位。

明清有心話工夫,咸豐無意問茉莉

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鬥茶之後的又一次輝煌。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說》;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烏龍茶問世後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出現了適於烏龍茶的獨特品飲方式,俗稱工夫茶。清·彭光斗(1766) 《閩瑣記》、袁枚撰(十八世紀八十年代或稍後亦注1786)《隨園食單》、梁章鉅撰(1845)《歸田瑣記》、施鴻保撰(1857)《閩雜記》、徐珂《清稗類鈔》;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記載。此間,烏龍茶也傳入了台灣。

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後大批茶商接踵而來,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在福建境內,還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稱為福建三大工夫紅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約始於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較明朝又有發展,並開始出現大量的商品茶,清咸豐年間(1851-1861),茉莉花茶大量生產,暢銷華北各地。1890年前後各地茶葉運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為花茶窨制中心。

創新茶科技,豐富茶種類,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此時茶葉貿易漸盛,在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Bohea)成了中國茶的代稱。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福建烏龍茶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日本飲料市場,可謂是櫻花時節念水仙(指:水仙茶等),烏龍東渡創奇跡。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

劉超然、鄭豐稔在《崇安縣新志》(1940年)記載:「武夷茶,始於唐,盛於宋元,衰於明,而復興於清。……然孫樵《送茶焦刑部書》雲:「甘晚候十五人遺侍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丹山碧水為武夷之特種,唐時崇安本設縣,武夷尚屬建陽故雲。然則此茶之出於武夷,已無疑義。……武夷茶最古之文獻其在斯乎。宋時范仲淹、歐陽修、梅聖俞、蘇軾、蔡襄、丁謂、劉子翚、朱熹等從而張之,武夷茶遂馳名天下。」 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曾經給予 「武夷茶歷經宋、元、明、清四朝,制茶技術不斷革新,創造了馳名中外的名茶,歷次輸出外銷。譽滿全球,為提高我國茶業科學技術水平作出了貢獻。」的高度評價。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元代始成為皇室貢品,並在武夷創辦御茶園,茶文化遺址遍布武夷山中。有唐至民國古茶園、宋遇林亭窯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園、明大紅袍名叢、清龐公吃茶處、明至民國古茶廠、清茶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釋、道三教同山之處,著名史學家蔡尚思教授曾贊道:「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1962年冬郭沫若游武夷詩雲:「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清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茶與三教有不解之緣,茶中蘊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華也豐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內涵。

古典美學認為:「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貴周流而不凝滯。」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體化,是中國古典山水美學的精粹之所聚者,自然風光獨樹一幟,「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與「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絕妙結合,它異於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為特徵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園林。武夷岩茶與武夷山堪稱一體,「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

當今武夷山人在挖掘繼承歷代品茶藝術的基礎上,總結整理出一套《武夷茶藝》,其程序:恭請上座 焚香凈氣 絲竹和鳴 葉嘉酬賓 山泉初沸 孟臣沐霖 烏龍入宮 懸壺高沖 春風拂面 重洗仙顏 若琛出浴 玉液回春 關公巡城 韓信點兵 三龍護鼎 鑒賞三色 喜聞幽香 初品奇茗 再斟流霞 品啜甘露 三斟石乳 領悟岩韻 自斟慢飲 敬獻茶點 欣賞茶歌 游龍戲水 盡杯謝茶。把品茗、觀景、賞藝融為一體。蔡鎮楚教授在《武夷山茶韻》中贊美道:「武夷山——我心中的山水茶緣,我夢中的千古茶神,我筆底流轉如珠的曠世茶韻。」

武夷茶文化已成為武夷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尋香首推茶,品茗此為都

安溪產茶有字可考於唐。唐末,閬苑岩岩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並有規模出口量。如今是烏龍茶出口基地,中國名茶(烏龍茶)之鄉。

種茶、制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占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制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是如今安溪茶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蘇淑勉在《大坪,我為你祝福》一文中描述過:只見紅磚粉牆的樓房裡,隨處可見一袋袋焙熟包裝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青一色白不銹銅的巨形茶盤,配上古銅紫砂茶壺茶盞,別具一格茶鄉特色。他們沿襲「沒有三杯不成禮數」的風習,勸茶款款,言笑晏晏。安溪茶藝的推出,總結了古人的品茶經驗,結合地方品茶習俗,簡古純美,主要以鐵觀音的特殊茶韻為本體茶性,闡明其沏泡技藝和茶藝精神內涵。其茶藝流程有: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瑤池出盞、觀音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甌里醞香、三龍護鼎、行雲流水、觀音出海、點水流香、香茗敬賓、欣賞湯色、細聞幽香、品香尋韻。通過茶藝,傳達了「純、雅、禮、和」的精神追求。頗有嫩柳池塘初拂水,簡古純美問春風之美。

「志寄茶韻,筆喚鄉情」是茶鄉人對茶文化的特殊理解。在吳小猛的《給老父》詩文中寫道:「一壟壟茶園爬上山坡/爬上額頭/綠色的彌漫/把日子染得金黃金黃……嫩芽上的白毫/什麼時候/悄然爬上雙鬢/爬滿你的頭」老茶師的辛勞和執著,都真實地溶入了茶葉,而當人們品飲時領略的是清香和甘醇。在長坑鄉工作的龔伏龍題的「觀音茗韻醉人香,陸羽當年惜未先,茶葉文化大手筆,烏龍雲嶺譜新篇。」把茶、茶文化、茶鄉事業連在一起。

蘇宇霖的「茶王百克成天價,極品一甌滿座香。」 鄭夢集的「似詩似畫安溪縣,如露如泉鐵觀音。」安溪大觀園門聯的「清風陶醉歸來客,溪茶溫暖故人心。」(安溪古稱清溪)。無不體現茶鄉人鍾愛自己的鳳山、蘭溪、茶林、茶師、茶都。甚至一個地名,長坑,也有賦聯,「長滋雨露茶園綠,坑作硯池墨寶香」(長坑陳文信題)傾注了茶鄉人對茶和文化的鍾愛與抱負。在溪源茶廠的品茶室有一副對聯「八表無垠騰峻馬,溪山盡處問清源」,上聯嵌入「八馬」商標,下聯嵌入「溪源」廠名,可見品牌文化建設正在成為新的亮點。

F. 茶的發展歷史

一、茶的起源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

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

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

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

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

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

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其實到底在哪裡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說並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說法: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

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里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

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

"�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飲茶發源的地點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1.西南說:"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范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說: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

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麼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說: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

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說: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

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說: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

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

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

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

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葯

用",最終成為飲料。

2.葯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葯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葯料飲用。"這幾種方式

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

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制。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

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雲"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

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

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

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

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於何時?必是遠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後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

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

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

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

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干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群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

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

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和

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布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布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

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占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

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

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群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

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里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

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

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

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二、茶的傳播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

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

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1.茶在國內的傳播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於南方。

(1)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先秦兩漢)

顧炎武曾經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即認為中國的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慢慢傳播開來,也就是說,中國

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這一說法,已為現在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之一。

關於巴蜀茶業在我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

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後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了如"武陽"一類

的茶葉市場。

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

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2)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三國西晉)

秦漢統一中國後,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而增強。尤其是茶的加工、種植,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

就很能說明問題。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

粵、贛毗鄰地區。

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

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現在蘇、皖、贛、鄂、湘、桂一部分和廣東、福建、浙江全部陸地的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我國

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范圍有很大的發展,而已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

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說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

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3)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東晉南朝)

西晉南渡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我國南方的政治中心。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

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

現今溫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

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

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4)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後,如《膳夫經手錄》所載"

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

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

唐代中葉後,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這種高水準的結果,就是湖

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七八。現在贛東北、浙

西和皖南一帶,在唐代時,其茶業確實有一個特大的發展。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制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

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

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陝西、湖北、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

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我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5)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宋代)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

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

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溫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

較暖,如歐陽修所說"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採制,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

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 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

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范圍相符。明清以後,只是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2.茶在國外的傳播

由於我國茶葉生產及人們飲茶風尚的發展,還對外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專門設立市舶司管理海

上貿易,包括茶葉貿易,准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自己的國土。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從我國研究佛學回國,把帶回的茶種

種在近江(滋賀縣)。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賀縣梵釋寺,寺僧便獻上香噴噴的茶水。天皇飲後非常高興,遂大力推廣飲茶,於

是茶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栽培。在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學習佛經,歸國時不僅帶回茶籽播種,並根據我國寺院的飲茶方法,制

訂了自己的飲茶儀式。他晚年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被稱為日本第一部茶書。書中稱茶是"聖葯"、"萬靈長壽劑",這對推動日本

社會飲茶風尚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間,我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處,這時的陶瓷和茶葉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尤其明代,政府採取積極的對

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他游遍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直達非洲東岸,加強了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聯系與貿易,使茶葉輸出量

大量增加。

在此期間,西歐各國的商人先後東來,從這些地區轉運中國茶葉,並在本國上層社會推廣飲茶。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我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我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以後,茶葉

成為荷蘭人最時髦的飲料。由於荷蘭人的宣傳與影響,飲茶之風迅速波及英、法等國。

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清朝之後,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其視為"貢品"和奢侈品。

後來,隨著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為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後,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其茶種源於中國。

印度雖也有野生茶樹,但是印度人不知種茶和飲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國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現今,最

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1835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

技術。後發明了切茶機,紅碎茶才開始出現,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到了19世紀,我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葉出口量達268萬擔。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於當時海上貿

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說,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

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總之,我國是茶葉的故鄉,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給世界人民創造了茶葉這一香美的飲料,這

是值得我們後人引以自豪的。

三、茶的發展

隨著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加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因此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居世界之首。我國地跨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台灣基

隆,南沿海南瓊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達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茶葉,全國大致可分為四大茶區,包括江南茶區、江

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全國茶葉產區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浙江和湖南產量最多,其次為四川和安徽。甘肅、

西藏和山東是新發展的茶區,年產量還不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00多萬畝,年產茶葉40萬噸左右,茶葉出口量達13.5萬

噸左右。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網路,大

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科學種茶、科學制茶和茶業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這為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並成為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個國家種植

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佔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

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

與此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著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伴侶。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

神農時代傳說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說,當為茶葉葯用之始。

◆西周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園前490年)"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餚湯料,供人食

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

《僮約》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葯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後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人們競相采之,並逐漸由葯用演變成社交飲料,

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並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徵收茶稅。

公元8世紀後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發布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

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

察茶葉產制,並購得部分制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製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制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制茶業。

四、飲茶史

中國飲茶歷史最早,陸羽《茶經》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早在神農時期,茶及其葯用價值已被發現,並由

葯用逐漸演變成日常生活飲料。我國歷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嘗方法都頗為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

采、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本文旨在簡單敘述飲茶方式和習俗的發展和演變,其大體可分為幾個階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葯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

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說是茶之為飲的前奏。

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凈後,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

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

然而,茶由葯用發展為日常飲料,經過了食用階段作為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

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一是作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

《爾雅》中,"苦荼"一詞注釋雲"葉可炙作羹飲";《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此時,茶葉利用

方法前進了一步,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並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

秦漢時期,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干或烘乾以存放,飲用時,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

注入開水並加上蔥姜和桔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葯品,且成為待客之食品。另,由於秦統一了巴蜀(我國較早傳播

飲茶的地區),促進了飲茶知識與風俗向東延伸。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王褒《童約》已有"武陽買茶"的

記載。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時出現"以茶當酒"的習俗(見《三國志.吳志》),說明華中地

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到了兩晉、南北朝,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隋唐時,茶葉多加工成餅茶。飲用時,加調味品烹煮湯飲。隨著茶事的興旺,貢茶的出現加速了茶葉栽培和加工技術的發展,涌

現了許多名茶,品飲之法也有較大的改進。尤其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飲茶方式有較大之進步。此時,為改善茶葉苦澀味,開始

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此外,已使用專門烹茶器具,論茶之專著已出現。陸羽《茶經》三篇,備言茶事,更對茶之飲之煮有詳細

的論述。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時人視

回答者:全心全意888 - 助理 三級 3-24 22:03

G. 茶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

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7)福州的茶文化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喝茶的好處

1、幫助散熱

在現在這樣炎熱的天氣里,很多人都會喜歡喝冷飲來解暑,但其實喝涼的東西會把熱給遏制住,不容易散出體外,導致生病,多疑在夏天想要好好地解渴消暑散熱的話,應該喝些熱茶,發一發汗,很快就將體內的熱散走。

2、防曬

綠茶含有一種叫兒茶素的成分,有著很強的抗氧化的功效,將綠茶中的兒茶素提取出來支撐護膚品,塗在肌膚上,可以幫助肌膚抵抗陽光照射的傷害。當然直接喝綠茶也有著防曬的效果。

3、止瀉

茶能和蒜瓣一起配合,幫助止瀉。大蒜有著解毒消炎的功效,而茶水能夠起到抑菌的作用,尤其是對於腸道中有害細菌的抑制,將茶和大蒜配合在一起,能很好地止瀉。

H. 中國茶文化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茶文化有4700多年的歷史。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譜、茶詩、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茶文化起源

茶文化在漢民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

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茶文化

I. 茶文化至今傳承了多少年

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都喜愛品茗。有的地方把飲茶品茗作為一種藝術享受來推廣。各國的飲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國人民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習慣,這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禮貌。茶文化概念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茶的發現和利用,在中國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一家」。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漢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漢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

J. 請問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中國的唐代是近五千年中氣溫最為溫暖的一個時期,所以,茶樹的栽培北限可以擴展到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一帶。但是,到了宋代,氣溫要比唐代低2-3℃,因此,南方的茶葉生產優勢就更加突出了。宋朝茶業的發展著重反映在福建茶業的崛起,茶類生產的演變。宋元茶葉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與茶葉生產的關系非常密切,而且,更具有自己的時代特色。

1、宋代茶業的發展

⑴茶業重心南移

宋代貢焙從顧渚改為建安,主要是為保證清明前能送到京城,以趕上皇室的清明郊祭並賜享國戚近臣,而宜興、長興的茶樹因氣溫較低而發芽推遲,很難保證在清明前貢到汴京。歐陽修有詩句說"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正說明建茶萌發時間很早。

建茶作為貢物,最早是從五代閩和南唐時開始的,而且很有地方特色。根據吳任臣《十國春秋.閩康宗本紀》中記載: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國人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命建州制的乳茶,號曰京挺臘茶之貢。……始罷陽羨茶。"因而可以說,貢焙南遷,宋朝罷顧渚紫筍改貢建安、臘麵茶,是宋朝沿承南唐的舊制,是一個歷史過程。

隨著貢焙的南遷,閩南和嶺南一帶的茶葉生產明顯發展了起來。《太平寰宇記》中對南方產茶的記載要比唐朝詳細和豐富。其"江南東道"一節中記載:"福州土產茶,南劍州土產茶,有六般白乳、金字、蠟面、骨子、山挺、銀字;建州土產茶,……出茶"。

這些記載,比陸羽《茶經》中有關南國產茶的資料要詳細得多。這正反映了由於氣候轉寒,促使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地發展了起來。

⑵茶類的演變

宋元茶葉生產發展中的一個特點,是由團餅為主趨向於以片茶、散茶的為主。北宋前期,茶葉生產主要是以團茶、餅茶為主,這是屬於緊壓茶類,特別是在北苑貢茶中,這類團餅茶的製作技術和技巧,日趨精湛,不斷創新,無論是在外形和內質上,都達到了團餅茶 的最高峰。

由於宮廷用茶要求,煮茶方式和品飲方式與民間鄉飲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所以團餅茶在作為宮廷之用時,有其獨特的價值。但是,團餅茶的製作工藝和煮飲方式都比較繁瑣,對於一般的普通飲用者來說,則多有不適合的地方。他們總是希望價值低廉且煮飲方便。於是,在過去團餅茶工藝的基礎上,就出現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

宋朝時,對那些團狀、餅狀的緊壓茶常稱之為"片茶",而對那些散狀的茶葉,當時又稱為"草茶",或"散茶"。

到元代,散茶明顯超過團餅茶,成為主要的生產茶類,元代中期的《王禎農書》中,記載當時的茶葉有"茗茶"、"末茶"和"臘茶"三種。"茗茶"就是有的史籍中所說的芽茶或葉茶;"末茶"是把散茶碾成碎末的產品,而"臘茶"則是臘麵茶的簡稱,就是團餅茶。"臘茶"在元代"惟充貢茶,民間罕之"。所以說,在元朝,至少在元朝中期以前,由《王禎農書》記述的實際情況來看,除貢茶仍採用緊壓茶之外,我國大多數地區和大多數民族中,一般只採制和飲用葉茶或末茶。

到了元末明初,"民間止用江西末茶,各處葉茶"(葉子奇《草木子》。宋元時期的茶類中,團餅代表著一種傳統工藝的產品,而散茶則是一種新興的產品。散茶的技術在民間也發展得很快,它與團餅茶的工藝技術,其實是並行而存在,並行而發展的。在北宋團餅茶生產占統治地位時,散茶的生產和技術仍然取得了明顯的發展。

宋元茶類的改制,是順應多數茶葉消費者,為簡化制茶,減少烹飲過程需要的一種自然的發展結果。宋元時期的茶類轉型,為後來轉入明清的散茶大生產,進而走向近代發展之路,奠定了技術基礎。

2、宋代茶文化的發展

宋代茶葉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深化,並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與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燦爛篇章。

⑴茶學的深入

宋代茶學與唐代茶學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樹。由於茶業的南移,貢茶以建安北苑為最,所以不少的茶學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傾向於建茶,特別是對北苑貢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學術專題上形成了強烈的時代和地域色彩。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傳下來後,為當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在宋代茶葉著作中,比較著名的有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趙佶的《大觀茶論》等。

在宋代茶學作者中,有作為一國之主的宋徽宗趙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學家丁謂、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沈括,更有鄉儒、進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實姓名的隱士"審安老人"。從這些作者的身份來看,宋代茶學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層次都很豐富。在研究內容上包括茶葉產地的比較、烹茶技藝、茶葉型制、原料與成茶的關系、飲茶器具、鬥茶過程及欣賞、茶葉質量檢評、北苑貢茶名實等等。

宋代茶學由於比較專注於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展。

⑵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疇內,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展。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後,通過精工改制後,在形式和品質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捨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為"綉茶"。

⑶各種茶飲方式活動的興盛

宋代是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在以貢茶一路衍生出來的有"綉茶"、"鬥茶";作為文人自娛自樂的有"分茶";作為民間的茶樓、飯館中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

宋代民間飲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時期的臨安(今杭州)。南宋建都臨安之時,由於南北飲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為中心的茶館文化嶄露頭角。現在的茶館在南宋時被稱為茶肆。據吳自牧《夢粱錄》卷16中記載,臨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調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茶肆張掛名人書畫、陳列花架、插上四季鮮花。一年四季"賣奇茶異湯,冬月賣七寶擂茶、饊子、蔥茶……",到晚上,還推出流動的車鋪,作應遊客的點茶之需。當時的臨安城,茶飲買賣晝夜不絕,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後也還有人來提瓶賣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層次,以適應不同的消費者,一般作為飲茶之所的茶樓茶店,顧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當時稱此為"掛牌兒"。有的茶肆,"本非以茶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時稱"人情茶肆",有的"專是五好打聚處,亦有諸行借工賣會人會聚行老",時稱"市買"。再有一些茶肆,專門是士大夫期朋會友的約會場所,著名的如"蹴球茶坊"、"蔣檢閱茶肆"等。還有一種稱為"花茶坊"的茶樓,樓上專門安置妓女誘客,這些茶肆名為茶坊,實為色情場所。

"綉茶"的藝術是宮廷內的秘玩。據南宋周密的《乾淳風時記》中記載,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貢的第一綱茶就列到了宮中,這種茶的包裝很精美,共有百誇,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據說一隻可沖泡幾盞。大概是太珍貴的緣故,一般捨不得飲用,於是一種只供觀賞的玩茶藝術就產生了。這種綉茶方法,據周密記載為:"禁中大慶會,則用大鍍金,以五色韻果簇�龍鳳,謂之綉茶,不過悅目。亦有專其工者,外人罕見"。

另一種稱為"漏影春"的玩茶藝術,是先觀賞,後品嘗。"漏影春"的玩法大約出現於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時,已作為一種較為時髦的茶飲方式。宋代陶谷《清異錄》中,比較詳細地記錄了這種做法:"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綉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為主的造型藝術,相對於此,"鬥茶"和"分茶"則是一種茶葉沖泡藝術。

"鬥茶"是一種茶葉品質的相互比較方法,有著極強的功利性,它最早是應用於貢茶的選送和市場價格品位的競爭。一個"斗"字,已經概括了這種活動的激烈程度,因而"鬥茶"也被稱為"茗戰"。

如果說"鬥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的話,那麼"分茶"就有一種淡雅的文人氣息。"分茶"亦稱"茶百戲"、"湯戲"。善於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脈,創造許多善於變化的書畫來,從這些碗中圖案里,觀賞者和創作者能得到許多美的享受。

3、元代的茶飲和茶文化

南宋時期,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繼續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的北方金人統治區域中,卻相對冷落。

元代統治者雖非漢族,在統一過程中也有不少傷農行為,但於此同時也推行過一些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編印《農桑輯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別二部書《農書》和《農桑撮要》中,把茶樹栽培和茶葉製造作為重要內容來介紹。這表明元朝統治者對茶業還是支持和倡導的。

元代茶飲中,除了民間的散茶繼續發展,貢茶仍然延用團餅之外,在烹煮和調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產生,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漢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在茶葉飲用時,特別是在朝廷的日常飲用中,茶葉添加輔料,似乎已經相當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集中地記述了當時的各種茶飲。

與加料茶飲相比,漢族文人們的清飲仍然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在飲茶方式上他們也與蒙古人有很大的差別,他們仍然鍾情於茶的本色本味,鍾情於古鼎清泉,鍾情於幽雅的環境。

如趙孟頫雖仕官元朝,但他畫的《鬥茶圖》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時的景象。他的許多詩句也毫無"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萬籟寂無聞,曉看平階展素菌。茗碗縱寒終有韻,梅花雖冷自知春……"

元代的文人們,特別是由宋入元的漢族文人,在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貢獻。追求清飲,不僅是漢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當熱衷於此道,特別是耶律楚材,他有詩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飲茶審美觀:"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

閱讀全文

與福州的茶文化有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