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怎麼找學校文化魂

怎麼找學校文化魂

發布時間:2022-12-25 19:13:37

❶ 校園文化的內涵及意義

校園文化是體現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精神和風氣的一種群體性文化,是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積淀而成的育人條件、歷史傳統和校園氛圍等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的總和。良好的校園文化對整合育人資源、拓寬育人渠道、強化育人效果、提升學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舉措。

作為一位基礎教育工作者,從基礎教育的實際出發,對中小學校園文化這樣定義:中小學校園文化是一種以社會文化為背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員工組成的校園人為主體,以校園環境和師生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統一的一種具有時代特徵的群體文化。

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對於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校園文化,將以鮮明、正確的輿論引導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熏陶學生;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於抵禦各種消極、頹廢文化對學生的侵襲,有利於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積極作用,使學生潛移默化地了解社會、認識人生。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學校教育不單是知識的簡單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化氣質、行為習慣和道德風貌,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以中小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努力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淀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必將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校園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對塑造思想、陶冶心靈、發展個性、促進師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激發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和奮進的精神,形成學校活力,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

❷ 如何打造特色的校園文化

以下是整理的回答:
首先,要知道學校文化,就要先了解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它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准則。

而學校文化包含於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其中個體,綜上我們可以知道校園文化大部分在於文化之呈現,是校園對文化的不同表達方式,其中包括物質硬體和人文的精神文明

但由於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學校共同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精神追溯、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由此形成了學校文化。但這其中還包含了學校專屬的特色文化歷史溯源,大到地區,小到個人。

由此可以從地區到個人追溯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到環境建設,最終達到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師生)
希望能幫到。

❸ 尋找學校文化載體

      一所學校的文化要結合本校的歷史、校情精心設計出來,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

    既有環境布置、校園綠化、文體活動,但更多的是體現在思想理念、師生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上。

    硬實力的東西需要,軟實力的更具有說服力。

      學校文化是推進學校發展的核心要素和原動力,更決定學校能否贏得社會信任和尊重的軟實力。

    文化渲染校園建設氛圍,文化提升師生內涵品質,文化旗幟高高飄揚,引領學校迅猛發展,成績一路攀升,贏得社會的信任和尊重。

    文化的形成需要有相應的載體,從具體的行為、事件、故事、活動或者人物入手,漸進式地存在。班級板報、班級簡報、班級刊物、學校網站、學校舉辦的各種儀式和典禮、畢業冊等。

    軟內容落地,需要媒介,軟內容生根,需要具體行動落實。抽象的實在化。

  精心設計的每一項活動都要體現學校的辦學思想和理念,要突出育人目標。

❹ 文化,為學校立魂

                              蔡店鄉中心小學  吳雲鳳

        我校地處蔡店村中部,創辦於1935年,服務於蔡店鄉3個行政村的小學義務教育,覆蓋人口1萬餘人。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036人,六年制教學班17個,教師45人,學校佔地面積4398 平方米,建築面積有4600平方米。「七彩陽光,童心飛翔」,這是我們學校的文化理念,她代表著:老師的愛就像七彩陽光,孩子們每一天都要積極向上,讓夢想飛翔!學校圍繞七彩陽光教育,開展多彩育人環境,以「七彩虹」構建七彩德育,開設七彩課程,以優秀的傳統經典文化,浸潤孩子們的心靈;以「七色花兒朵朵開」為評價手段,激勵孩子們做最好的自己。

       

      朱永新教授說,「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學校的文化之魂,新教育其實就是一種新文化。對新教育實驗而言,個體生命和共同體生命的良好狀態,是一個絕對的原點。而倡導「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實現這種良好的生命狀態。我們把它作為學校的立校之魂、強校之基。

一、精神文化,浸潤心靈。

        為了打造「七彩」教育品牌,走上內涵發展之路,我們定下了學校的三風一訓:學風:樂學善思 ,自主向上。教風:關愛負責, 敬業奉獻。校風:勤奮文明 ,團結創新。校訓:誠實做人,認真做事。這看是簡單的幾句話,卻是我們學校的大政方針。

        學校以「誦讀經典,做高尚人」為導向設計教學樓的文化特色。走進每一層樓,你都會有與眾不同的收獲。在這里,傳統道德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健康生活教育等在學校里一一呈現,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快樂幸福的智慧,並將其點染在本無溫度的建築與校園的自然環境中,一切便有了色彩,有了溫度。學校的每一處建築,每一朵花草都在訴說著學校的「七彩教育」文化,給學生以無聲的熏陶。

      今年開學伊始,新教育就在我校17個班級中全面鋪開。首先從時間上保證新教育實驗的順利開展,每周安排2次課前20分鍾的晨誦和午讀時間,每到預定的時間,學校的鈴聲就會提醒老師和同學們開始晨誦和午讀。(1) 晨誦,開啟黎明。班級的晨誦課由語文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每天清晨的晨誦活動,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晨誦內容由班級自定,大家分工明確,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不同的晨誦內容,有激人奮進的班詩,有反復吟誦的新詩,有傳承文明的節日詩,有學生生日的祝福詩;晨誦形式多樣,有領誦,有齊誦,有配樂誦,有表演誦,有師生共誦……每天清晨,師生與美文相伴,與黎明共舞。孩子們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思索,在讀中進步,在讀中成長。(2) 午讀:午讀時間,數學老師根據提前安排好的讀書進度,組織指導學生認真午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把精彩的詞句、段落摘抄在摘抄本上,之後反復琢磨體味,為寫作積累素材,達到了讓經典走進學生記憶,流淌到筆尖的效果。開學2個月,全校各班午讀的書籍均達到兩本以上。(3)學生讀書匯報:開學至今我們舉行了2次讀書匯報,師生共同設計製作讀書小報模板,學生認真書寫自己一個月來的讀書收獲,並且設計好書推薦卡,給更多的同學推薦好書。

二、制度文化,剛柔並濟。

        學校的制度文化體現人性化,將軟文化與硬制度融為一體,在人文精神的輝映下建章立制,用科學的規章制度保障人文關懷。制度要講求冷熱相容,剛柔並濟。在管理中,學校將制度作為剛性管理來規范教師行為,將情感作為柔性管理來凝聚教師心靈,終致幸福快樂的理念在師生身上知行合一。學校建立了以校為本、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制度》、《績效考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把每一項制度分解,分項目細化管理,責任到人。使一切有章可循,還建立了《蔡店小學學生文明禮儀規范》《學生日常行為考評細則》《蔡店小學學生一日常規》等一系列學生規范。

三、課程文化,幸福課程,快樂課堂

        朱永新教授說:「課程是一所學校提供給學生以獲取知識、能力、人格以及學習經歷等一切活動的總和,是學校實施教育活動最基本、最有效的載體。課程文化就是學生在主動學習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特有的價值認同與價值追求,是學校辦學特色和個性發展的集中體現,是學生增長知識、增長本領的園地。課程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核心部分,它決定了學校辦學長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開展多種多樣的社團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增長知識,在快樂中獲得學習的自信心。學校手工製作室里,學生的作品有折紙、剪紙、紐扣畫、泥塑作品等等,手工活動不僅培養孩子們創作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書法藝術教育是學校藝術教育的一大特色,根據老師、學生的愛好,有柳體、顏體、還有隸書,「學生每日一練字,班級每周一展示」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規范化書寫也是我校長期以來堅持的一個特色教育,午間的15分鍾靜心寫字,既讓學生養成書寫的正確姿勢,更能練出一手漂亮的字體,終生受益;圖書室里,目前有圖書近2萬冊。自開展新教育實驗以來,學校以打造「書香校園」為己任,班班有圖書角,人人都有讀書卡。每個班級每學期都會制定全面的閱讀計劃,為了營造書香校園,締造完美教室,每個班級都設計了班級文化牆、作品展示欄,每個班級都各有特色地進行了班級名片設置和班級文化布置。師生們在這濃厚的班級氛圍里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學校還在樓梯間,設計布置校園讀書角,如今已經變成了孩子們靜心悅讀的樂園。舞蹈音樂室,孩子們在這里學習民族舞,現代舞,街舞,口風琴、打擊樂、電子琴等;棋藝室,這里是很多男孩的最愛,我們請了校外汝陽縣象棋協會會員作為課外輔導老師,這里有象棋、軍旗、圍棋、五子棋,孩子們很感謝興趣!校園面積不大,但它是學生唯一的活動場地,雖然不能滿足孩子們運動的需要,但是同學們可以盡情的享受陽光大課間活動,乒乓球操、韻律操,讓「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理念深入心中,伴隨孩子們一生。

四、班級文化: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

        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辦牆報,都將從審美的角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出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讓教室的每一面牆壁、每一個角落都富有教育意義。每一間教室寫就一段幸福快樂的人生,讓每個班級充滿活力、充滿人情味,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專欄的每個版塊都是由班主任指導,任課教師和學生自主構思、設計、布置,突顯文化氛圍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動活潑、更符合小學生的特點。班級教室前有國旗班風,後有主題鮮明、色彩豐富的黑板報、圖書櫃等板塊,讓學生自主設計版頭、版面、插圖,內容也是根據每個班級特色文化建設主體而創新形式,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和班級的特色。

        學校文化就是講述,和為了講述一個關於我們自己的傳奇故事。應該通過「底線+榜樣」的新教育管理方式,讓那些優秀的師生個體,成為學校的英雄與榜樣,只有用榜樣的精緻引來更多精緻,用榜樣的精彩引來更多精彩,用榜樣的專注引來更多專注,新教育才會像滾雪球一樣不斷發展。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和對「榜樣」的理解,值得我們學校借鑒。我們需要有自己的榜樣、自己的故事。我們應該用心去發現榜樣,用情去宣傳榜樣,用力去推廣榜樣,使榜樣的價值在學校內得到凸顯,「牆內開花牆內香」。我們決定通過評選「創新型教師」「創新型班主任」等,讓每位教師在適合自己的領域內成為不同層次的名師,評優樹先,培養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讓老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❺ 高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什麼

高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大學精神。

大學文化的根基在學術,大學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在精神。精神很多方面來源於學術,和學術有密切聯系。

大學精神具有群體凝聚、價值導向、精神陶冶和引領文化的眾多品質和功能,它以無形的力量,深刻地影響著有形的存在和未來。大學精神是大學在辦學實踐中受到辦學規律和社會主導文化的雙重影響,經過歷史的積淀,逐步形成的生命信念、價值追求、道德准則和思維方式。

校園文化簡介:

是人們為了保證學校中教育活動順利進行而創立和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文化形態。

一、校園文化可以分為顯性和隱性兩個不同的方面。就是說,「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構成校園文化的基本內容。

從定義上說,顯性文化可以通過觀察直接描述出來,是直接、明確和具體的,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學校中的隱性文化要素,需要經過反復的觀察並進行恰當的抽象才能得出,具有間接、相對模糊和抽象的特點。

隱性文化是非直觀性的,而彌散於人們的具體行為和交往關系之中,是人們處理事物的一般准則、態度、情緒反應和心理傾向。它既不獨立存在,又無處不在,具有彌漫性的特點。

二、按照不同的層次和標准,可以再細分為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校園制度文化等。

1、校園物質文化

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空間物態形式,是校園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又分為校園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

2、校園精神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包括:辦學宗旨、教育理念、共同願望、道德觀念、共有價值觀、班風、教風、學風、校旗、校歌、校徽、校報等。

3、校園制度文化(規範文化)

主要指保證校園運行的組織形態、規章制度和角色規范。它包括教育方針政策、校園規章制度、管理體制、道德規范、行為准則、行為取向、典禮儀式、節日活動、公共關系、文化傳播等。

❻ 文化為學校立魂

——談談我的理解

      關於外中文化的解讀,從《說說外中》到《博學雅行,詩書外中》寫了五篇,還寫了一篇《重視文化的力量》,放在我的書《走過外中的歲月》的最後一篇,這一篇也在河南教育上發表了,本想拿出來讀一讀,但是呂主任不同意,要我結合朱永新教授的報告再談。就再整理思緒,認真的談一談對《文化為學校立魂》的理解,自己的做法。希望對我們有啟發和幫助。也感謝這個機會,讓我再次細致梳理外中文化的形成。因為時間和篇幅的關系,我只能擇其某一點來談看法和做法。

      什麼是學校文化?朱永新教授這樣解釋:學校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特質,又具有自身的規定性。它是一種特殊的組織文化,是學校精神的活生生的體現,是學校進而也是學生與教師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之道。皮特森(Kent D.Peterson)指出:「學校文化是一組規范、價值和信念、典禮和儀式、象徵和事跡,這些因素構成了一所學校不同於其他學校的個性,正是這些不成文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流逝促使教師、管理者、家長和學生一起工作,一起解決問題,共同迎接挑戰和面對失敗。」據此,我們認為,學校文化是學校組織成員的精神皈依,是他們認同的信念、觀念、語言、禮儀和生活的聚合體。它決定著人們的使命擔當、價值追求和發展目標,同時顯現在學校的一切教育行為(學校的節日、儀式、慶典、教學,以及各種具體的行為規則等)、各種物質載體(建築、logo、色彩、綠化、教室、課桌、座椅、裝飾、校服、網站甚至校徽、紙杯等)和全部的符號體系(校訓、校歌、校徽、學校吉祥物,以及校風、教風、學風的語言表達)之中。

      同時,朱永新教授也指出當前學校文化建設中的形式主義問題:在一些學校,我們看到了一些虛假的、停留在口頭和紙面上的「學校文化」。它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物表化、文本化和標語化。(1)物表化。我們看到,許多學校的建築非常豪華現代,富麗堂皇,與賓館無異。但是,如果學校的建築、走廊、牆壁、庭院、塔亭、鍾樓、綠化等景物,沒有真正成為「文化」標識,沒有真正成為師生生命和記憶的組成部分、沒有具備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教育意蘊,它們就只是一個建築、一個圖案、一個景物或者只是一種裝飾或擺設。(2)文本化。我們還看到,許多學校在應付各種檢查的時候能夠拿出完完整整的台賬、制度文本。但是,如果這些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層面,只是供檢查參觀之用,只是紙上談兵,沒有真正地成為規范學校成員行動的力量,它們也只是沒有靈魂的台賬、紙張。(3)標語化。我們也看到,許多學校努力讓每一堵牆壁能夠「說話」,寫滿了各種標語口號,琳琅滿目。但是,如果這些標語只是掛在嘴上、貼在牆上、印在宣傳冊上,沒有成為師生的自覺追求,甚至行動方向與標語內涵南轅北轍,就只能是游離於學校文化的外在之物。

      外中是怎麼來建設學校文化的?按照文化層次論,文化層次結構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結合朱永新教授的解讀,以外中文化建設例,來做分析。首先是精神文化建設。從一無所有到一個文化品牌的確立,外中走過了6年的艱辛歷程。每當我迎著朝陽站在校園,看翠竹掩映下「博學雅行,詩書外中」這八個大字,我總是心潮澎湃。這八個字,我們用了四個階段,走了6年。首先是目標體系的確立,標志著外中有了骨架。「文理兼長,外語突出,均衡發展有創新能力的儒雅之士」的培養目標的確立,使外中的發展明確了方向;「思想引領卓越,團隊成就輝煌」的管理理念的確立,使外中有了發展的動力支撐;「健康、進步、幸福」的教師發展目標的確立,使外中有了溫度。第二步是校訓體系的生成,三年的發展為外中積淀下了濃厚的底蘊,最初根據培養目標提出的「博雅善思,智創仁勇」八個字確立為學校校訓,這是外中的發展有了靈魂。外中校訓符合朱永新教授所說的:「校訓要有警示作用,要有詩意表達,要寓意深遠,與中國精神文化內涵相一致。」的指導要求。第三步是精神體系的確立,發展到第五年的外中已是聲名鵲起,所有師生共同投票確立了「雅緻有序,勵志篤行」為校風、「團結協作,樂於奉獻,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為學校精神的「三風」和「學校精神」。至此,外中的文化建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有血有肉,有骨架有靈魂。第四步是「博學雅行,詩書外中」文化品牌的確立,一個學校的文化品牌是全體師生的影子。是學生成績的展現,是學生行為的展現,是學生發展的樣子,是老師成長的樣子。至此,外中文化建設的精神文化層面全部完成,當然,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也在同步進行。

      在精神文化形成的同時,行為文化也被引領快速形成,我們開始了「博課程」和「雅課程」的開發建設。我看到了學生在校刊《三月風》上書寫出的青春英姿;看到劍霞校長、旭荷、燦鋒、艷峰、智通筆下流出的優美的文字;看到清嬌、旭荷拿到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資質,看到她倆義務在學校心理咨詢室里,每周為學生成長解惑答疑;這種自主自覺的成長,都在慢慢成為美好。我們的「博課程」形成了以「智慧課堂」為總引領,以「四環異構、板塊教學、整進整出」為特色的不同課堂模式。我們針對學生成長的「雅課程」開發更加有聲有色,促使師生行為習慣的形成。在「知行合一,優雅成長」的「雅課程」核心理念指導下,我們專注的做了很多。從路隊建設到「入樓即靜,入班即學」;從「人人有事做」的自主管理到「誠信書架」的誠信教育;從「餐前誦讀」到每天下午的「經典誦讀」;從德育讀本的開發到家校教材的開發使用;從「每周德育作業」到「每周家長開放日」;從「博雅藍調廣播站」和「博雅音樂社團」;從「籃球社團」到「足球社團」;從「陽光大課間」到「每月的主題教育活動」;從「班級對抗」到「年級養成教育主題」。這些課程的開發使外中的德育教育極具特色又不斷創新,尤其是大操場投入使用後,「舞動青春,千人律動」陽光大課間被舍棄,換成「魔幻外中」陽光大課間,場面震撼,極具運動效果和視覺效果,得到一致好評和肯定,充分展示了「體育就是德育、體育就是美育、體育就是管理」的新教育理念。「誠信書架」、「書法愛好練習台」的投入運營為營造書香校園增添了具體魅力。其實最值得提出的還是開學課程、畢業課程、升旗儀式課程,我們更是做的有聲有色。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說:「我們要先將一個孩子培養成合格公民,培養成丈夫、妻子、孩子,然後再去培養他們成為醫生、工程師、科學家。」外中一直在做,讓一個孩子守規矩、懂感恩、會學習、有情懷、有良好習慣,帶上外中的印記出發,成就孩子幸福一生,這是這幾年我們的「雅課程」的目標,也是成功之處,更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正是這些努力,每一天的努力,我們的「行為文化」尤其出色,成就了「雅緻有序」的美好校園。校風可能就是「行為文化」最有力的體現,

      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建設相匹配。物質文化建設,外中也是費盡心思,從大環境的營造到小景觀的細雕,我們極力做到「處處有景皆育人,時時有語為潤心」的環境育人氛圍。校園大環境的營造緊扣學校校訓主題,我曾寫過一篇「雅園小記」來描述外中的美景,不再贅述。我們設計了「博雅藍」為主色調校園色調體系,從校服到檔案盒、筆記本、校本教材封面、文化牆、校旗、班旗等等,都按照學校色調建立;我們設計七年級為「行為規范」文化主題,八年級為「感恩孝道」文化主題,九年級為「青春勵志」文化主題,分別用「淺藍、藍、深藍」代表每個年級的不同顏色;我們從校徽設計到校歌譜寫都是從師生中徵集獲得;我們打造誠信書架、教室儲物架、樓道盆景角、衛生角、書法練習台等等,從每一個細節上精雕學校小環境,讓學校物質文化充分顯示學校精神文化,促使行為文化形成。

      當精神文化確立,行為文化形成,物質文化彰顯,制度文化肯定已經豐滿健全並完善了。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外中的文化建設,避免了朱永新教授所說的「物表化,文本化,標語化」的誤區;避免了文化建設形式主義的出現,避免了文化和行為割裂的「兩張皮」現象。使「精神、行為、物質、制度」文化相互融合,共生發展,相互支撐,使「博學雅行,詩書外中」成為每個外中人的追求,成為學校願景。

    當然,外中文化建設還有待更加周密細致、深入完善的地方,比如詩書校園的打造,雖然我們的晨誦和午讀分別讀了「初中生必備古詩詞」、「論語」、「道德經」和「弟子規」,但是還處於低級階段,還有待深入開發挖掘,比如舉辦「詩詞大會」等活動來促進學生愛上詩詞,愛上讀書。「博課程」的開發更是任重道遠。總之,一個學校的發展史就是一個學文化的形成史,只有開端,沒有盡頭。文化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有文化的學校神采飛揚,沒文化的學校的行屍走肉。外中文化形成是由下而上,逐步形成的。當然也可以先做好頂層設計,由上而下,逐步實施,但不管怎麼去做,必須做到有機統一,對師生有所引領,有所指導,而不是牆上的標語。

❼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學校精神,為什麼說學校精神是學校文化力的靈魂

如果把和諧學校比做一棵參天大樹,那麼,優美和諧的環境和完善的硬體設施是這棵大樹的繁枝密葉,良好的行為文化是樹的枝幹,全面和規范的制度是樹的莖脈,豐富的校園文化是樹的深根,而學校精神則毋庸置疑是大樹的靈魂所在。

學校精神是一所學校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學校群體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淀起來的,在共同的心理和行為中體現出來的理念、價值體系、群體心理特徵及精神價值傳統。它構成了學校文化的內核,決定著學校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態度,決定著學校的校風、學風和教風,歸根到底決定並制約著學校文化系統的取向和性質。這種精神是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經驗的文化積淀,它植根於其悠久的歷史進程與深厚的校園文化內涵之中,是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一種群體意識,是學校的一種「教育場」,是學校的「精、氣、神」。它賦予學校特有的個性魅力,是學校群體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的「核動力」。

一言以蔽之,一所譽滿社會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來的教育充滿深入骨髓的力量。當精神站立起來時,所有的努力都變得自覺、自動和自發。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每個人都傾其所能,傾其所力。這樣的努力中充滿奮斗的激情,充滿體恤的關愛,也充滿人性的光輝。有了這樣的精神作為支撐,教育質量、學校聲譽、社會評價,一切盡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這里有一種魔力,一種能夠讓教師工作到腰酸背痛,但心裡卻不感疲憊的魔力;一種能夠讓學生「不待揚鞭自奮蹄」,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而永不停止的魔力!

❽ 校園文化內涵應該包括哪些

❾ 追溯學校的根文化

今天上午,我參加了經開區「校園長素養提升工程」4月份的培訓,北京市八一學校黨委書記牛震雲作了題為《以文化為核心,開展多樣化黨建品牌活動》的主題分享。兩個小時的學習,使我猶如置身於北京市八一學校,對學校獨特的環境文化、精神文化、團隊文化、管理文化印象深刻,也記住了他們半血特色的12字訣——軍魂鑄人、科技育人、生態立人,對他們的京西稻農耕園和《玉泉山下的農耕文化》和生態麗人特色頗有共鳴。

校園文化建設,是當下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一道大題。物型空間和外顯文化,理應從學校一貫的內顯文化中生長出來,而非展板、畫面、色彩等的簡單堆砌與疊加。北京八一學校建校之初的定位就是部隊子弟學校,所以軍隊元素、紅色文化是學校的根文化,其他各方面自此衍生出來的子文化,都是自然而然、順勢而為。

作為建校117年歷史的百年老校——東降實驗,我們學校的根文化是什麼?追溯到117年前那個當下,創辦這所學校出行的初衷是什麼?最初的學校得以生存和延續核心原因和根本精神是什麼?周舜卿先生以培養什麼樣的人為目標?他和他的後人是怎麼克服了重重困難,使學校得以延續的?有沒有關於當時早期校友的記錄或故事?如果挖不到更多的原始資料,我們應該調整策略,從哪裡入手去探究學校的根文化呢?

若干年後學校蓬勃發展起來時,學校團隊關於教育的共同價值認同是什麼?育人目標是什麼?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是什麼?學校發展的共同願景是什麼?組織內部和外界評價的特色定位是什麼?鼎盛時期,學校共同的價值認同、育人目標、行為規范、發展願景、特色定位、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呢?

100多年來,歷任校長或學校決策者,是否可以列具詳單?是否可以探尋到管理、教育或生活故事?目前輾轉於其他崗位的校長,會以怎樣的視角、語言和評價來講述東絳故事?這些故事串起來,有沒有核心的精神或靈魂?對於學校,他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和目前尚存遺憾的事情是什麼?他們也是學校根文化的一部分。

100多年來,在這所學校工作過的教師其人其事可以搜集多少?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們共同的教育理念、育人目標和價值追求是什麼?他們是怎麼理解這所學校的?他們是怎麼評價創辦人周舜卿先生的?他們對這所學校現在仍抱有怎樣的期待?他們認為這所學校不同於其他學校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100多年來不同時期、不同發展階段,學校最突出的共同特點是什麼?這特點和誠勤創善的關系是什麼?從100多年的校友中,能夠追溯出多少廷弼之才?一二十年前鼎盛時期培養的那一波校友,現在可追蹤到的廷弼之才有多少?分別在哪裡?他們對母校的評價如何?是否可以建立校友錄、校友人才庫?

要想讓學校文化形成體系,必須能夠自圓其說,必須找到學校的根文化。這必然要先去問很多人,聽很多故事,收集很多畫面,然後加以分析、篩選、提煉、整合,形成體系。再以此去豐盈「開誠立本」、「誠勤創善」,再把這種精神融入學校的血脈,融入師生的故事當中,待他們充分消化吸收後,重新加工成更有生命張力的故事,分享出來。

今晚聽完成尚榮講座後,追加以下思考:

學校將朝向怎樣的未來?未來時代召喚學校要貢獻什麼力量?我們要向未來輸送怎樣的人才?我們該繪就一幅怎樣的學校樣貌、教育樣態和人才樣本藍圖?從現在怎麼走向未來?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目標是什麼?誰來實現這個目標?如何形成共同的價值認同?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更多的力量?如何將教育理想變現為可操作的教育行為?如何激勵?如何評價階段性成果?如何提煉、凝練成准確的語言?如何讓其根植於師生心中?如何物化、外顯於形?

……太燒腦了,歇歇吧……

❿ 如何打造有品味的校園文化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學生的進步有賴於精神的成長。校園文化能夠凝聚人心,明確方向,統整教育,推進學校創新發展。然而,學校文化是一個宏大的概念,它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動,是一種願景,也是一種環境。校園文化不是生搬硬套的簡單移植,不是口號標語式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種系統化、立體化、內涵化的整體設計,需要學校立足校情,本土創生,凝聚智慧,主動挖掘,全力打造,精心呵護。

突出校園文化特色應當著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校園文化要突出核心理念

校園文化不是校長心血來潮的個人意志,不是憑空臆造的空穴來風,不是毫無章法的任意而為。文化的核心是理念,是精神,是學校發展的共同願景,因而,要整體設計校園文化,需要確立學校發展的核心理念。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這是國家的教育目標,也是每一所學校的教育方向。然而,具體表現每一所學校,這樣的教育方針與教育目標,需要個性化的解讀、本土化的表達,這是支撐校園文化的靈魂所在。

二、設計校園文化首先需要提煉學校的精神與靈魂

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學校的歷史,積極發掘學校的文化積淀,努力發現學校發展的潛力與優勢,並在此基礎上,找到具有學校實際特點、順應教師心理需要、指引學校發展方向的精神符號。這就是核心理念生成與凝結的過程,就是校園文化的尋根過程。核心理念就如校園文化大廈之基,有了基於校本特色的核心理念,才能使校園文化入土、紮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成長為枝繁葉茂的濃郁森林,構建立體化的校園文化體系。

三、校園文化要突出以人為本

校園文化的創造者是師生,服務的對象也是師生。文化的核心是人,只有突出以人為本,才能使校園文化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校園文化得到師生的充分認同,獲得足夠的生長與延展。任何脫離師生,無視人存在價值與意義的校園文化,都只能徒有虛表,只能是華而不實的空殼子與花架子。校園文化應當將師生放在第一位,充分的尊重教師,尊重學生,尊重校園里的每一個生命,讓每一個生命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都能在文化的氛圍與環境中獲得心靈的享受,獲得生長的自由,釋放個性的魅力,展現存在的價值。

四、校園文化要突出呈現方式

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氣息,一種場域。深層次的文化雖然是一種體驗,一種感覺,一種心靈的碰撞,但也有呈現的方式。校園文化的呈現方式是多樣的,不僅體現在物化的景緻上,通過校園景觀的設計,透視一種精神,傳達一種品位,釋放一種訊息,營造一種環境,「讓每面牆壁都說話,每處景物皆育人」。而且體現在系統的課程上,包括顯性的課堂文化和隱性的活動文化,使學校的核心理念貫穿到教育的實處,融入到教育的每個環節,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文化的包容與豁達,感受到校園文化的滋養與浸潤。不管怎樣,文化是一種品位,一種精緻,一種講究,需要管理者統籌規劃,精心設計,潛心打磨才行。(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閱讀全文

與怎麼找學校文化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