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都五個最有魅力的古鎮,你去過哪幾個呢
巴蜀大地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人文底蘊深厚、古跡眾多。僅拿成都周邊的古鎮來說,就多達20餘個。如果你是一個懷舊者或想放鬆自我,選擇到古色古香的古鎮去遊玩、品嘗一下當地的 美食 ,體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那絕對是一次不錯的選擇。現從中選擇五個最有魅力的古鎮介紹給大家:
(一)新場古鎮。位於成都平原西部,地處山區、丘陵、平壩交融地帶。距大邑縣城10公里,東距成都58公里,北與西嶺雪山相連,其水資源相當豐富。源源不斷的䢺江河水,沿古鎮穿流而過,素有『一主河、三灌口』之美譽。
新場古鎮始建於東漢時期,興盛於明朝嘉靖年間。始稱『清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 歷史 。是四川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鎮,佔地面積34.9平方公里,為國家4A級景區。
古鎮擁有古街道七條、大小巷子六條,按二縱二橫井字型布局。房屋大多為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建築。具有木結構穿斗式梁架、青瓦坡屋面,臨街立柱、木板式鋪面、前屋後院、廊樓結合、巷道引入院內等特點。
古鎮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豐富多彩。每逢春節或廟會日,都要舉辦鬧元宵、逛燈會等各種民俗活動。千百年來,古鎮一直還保持著逢場和趕集的習俗。
古鎮景點有:(1)位於下正街,三進四合式院落,佔地面積340平方米的『劉成勛故居』。(2)始建於明朝末年的古剎寺廟『壁山寺』。(3)橫跨於䢺江河,與邛崍茶園鄉相連的『永安廊橋』。(4)位於下場口,俗稱江源第一橋,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公元1867年)的『九洞橋』。(5)位於思安廣場入口處,兩棟相同、高大的碉樓等。
美食 有:周血旺、肥腸血旺、麻油雞、張鴨子、九龍王大包、豆花玉米飯、清源面館、謝油糕、向羊肉、葉兒粑等。特別是血旺這道菜,在古鎮是比較有名的。
交通:第一種方式,可在成都西站乘城際列車,到達大邑縣換乘去新場古鎮的公交車。第二種方式,可在成都新南門 汽車 站,搭乘去新場古鎮的班車。
(二)街子古鎮。位於崇州市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毗鄰青城後山和九龍山,距成都58公里。
古鎮 歷史 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五代時極其繁榮,它是四川省五大名鎮之一,國家4A級景區。素有『川西水鄉』、『青城後花園』之美譽。
發源於六頂山的味江,沿古鎮緩緩流過。因一巨石橫擋中流,在這里形成一泓碧潭,潭水深深、晶瑩剔透。
與古鎮一江相隔的『鳳棲山』,因山形似鳳而得名。在鳳棲山的深處,隱藏著一處晉代古剎『光嚴禪院』。四周雲霧繚繞、古木參天、百鳥爭鳴、山花爛漫。這里環境幽深、寧靜秀美,有不少隱居人士在此隱居。明代皇帝朱元璋之孫朱悅炆,就在古寺附近山上居住,長達10年之久。
街子的『蘭草』遠近聞名,家家都栽種蘭草;素有『蘭花之鄉』的美譽。盛產的蘭草品種繁多,比較有名的銀桿素、春劍素、西蜀道光等。每年的正月十九日,都要舉辦蘭花博覽會、西部民間傳統小吃展和焰火晚會等活動;其場面盛世空前。
以江城街道為主線,兩側分布著縱橫交錯、青石板鋪成的大小街道六條。古鎮內水流不斷,各個街道、屋前院後,都有清澈小溪流過。
房屋以明清時期的建築,木結構穿木樑架式吊腳樓、單檐青瓦屋面為主。為前鋪後舍、巷道引入院內式的格局。
橫跨於味江上,有三座特別的橋。它們是:(1)『瑞龍橋』,橋長12米、寬2米;為五開間廊道,單檐人字形、翹角飛檐屋頂;青色溝瓦、筒瓦式屋面的廊橋。(2)『御龍橋』,仿古鋼索橋,始建於清乾隆初年,全長60.3米,由橋亭、鋼索、木板所組成。它是通往兩河鄉、泰安鄉、青城後山和外山、鳳棲山的重要橋梁。(3)『仿古渡槽』廊橋,2009年改建的,將亭台樓閣、廊閣飛檐融於一體,賦予古渡槽全新景觀元素的廊橋。
古鎮景點還有:(1)唐代詩人唐求故居、唐公祠。(2)位於銀杏廣場內,清咸豐二年(1852年)的字型檔塔;四棵千年高大的銀杏樹;一座三開四柱三重檐,上方中間兩面皆刻有『街子古鎮』匾額的牌樓等。
古鎮 美食 有:湯麻餅、何鴨子、黃豆花、天主堂雞片、葉兒粑、老臘肉、古井老灶菜等。『黃豆花』這道 美食 ,味道還不錯,值得推薦。
交通:第一種方式,可在成都市茶店子客運站,坐到崇州市客運站班車,大約1個半小時。第二種方式,可在成都西站搭乘城際列車,大約16分鍾到達崇州站。坐崇州市104公交車至崇州市客運站,再乘坐去街子古鎮的車,大約20分鍾即到。
(三)唐昌古鎮。位於都江堰、彭州、郫都交界處,面積48.1平方公里,柏條河穿鎮流過。這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曾經天府之國最富裕的『溫江、郫都、崇寧、新繁、灌縣』中的崇寧縣,就是現在的唐昌鎮。
唐昌古鎮,始建於唐高宗儀鳳二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 歷史 。崇文尚儒在唐昌尤為突出,早在明清時就設有『書院』,孕育出一大批先賢聖人、名流大家。以羅錦文為代表的蔡時田、蔡智源、蔡繚、徐忠勵、米錦等六翰林。
早在唐代,這里就是遠通西域的重要要塞,集市貿易繁榮。唐咸通年間,唐昌集鎮逐漸形成。至明永樂年間,朱元璋之孫朱悅燇為崇寧王時,大興土木修建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四條大街,唐昌城建初見規模;到了清末民初達到鼎盛。
明末清初,大量的移民來到四川。他們在此定居興業、繁衍生息,同時也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地方文化。至清末民初,各省移民相繼建起自已的會館,談生意、從事商貿活動。一些富俗起來的望族大戶,也紛紛建起自家的公館或豪宅大院。在唐昌眾多公館或豪宅中,北正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極具代表性。
古鎮景點有:(1)始建於宋代,後因戰火損毀;至清光緒年間得以修繕的『文廟』。(2)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朱悅燇,受封做崇寧縣的崇寧王時修建的『城牆』。(3)崇文尚儒而設立的眾多『書院』,如岷陽書院、翰林院等。(4)素有『小寬窄巷子』美譽,建於清乾隆年間,佔地兩畝的『文昌宮巷』和深約300米長的『大椿巷』;以及位於兩個巷子內眾多的名人『故居』和『公館』。(5)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的『崇寧公園』,公園內的『崇寧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古鎮 美食 有:施鴨子、蔣排骨、朱牛肉、楊抄手、梆梆糕、譚豆腐、羅橋面、艾餑等。獲得我國非遺的郫縣豆瓣、唐昌板鴨、唐昌糖畫、小平布鞋最為盛名。
交通:在成都市區乘地鐵6號線,在郫都區望叢祠下車,坐P112路公交車至郫都區客運中心,搭乘去唐昌鎮的公交車前往。
(四)城廂古鎮。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距成都市大約31公里。舊時的金堂縣縣衙署,民國時期的縣政府所在地,自古就是小北川道上的商貿重鎮,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的縣衙史。
城廂鎮作為古縣城治所,宋代時即築土為城,明代時改築石城。至清代時,多次的進行了培修。到了民國初期,又對其加以修茸。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依然保持著城池的格局和規范完整的舊貌。
明末清初,大量的移民來到四川。他們在此定居興業、繁衍生息,同時也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地方文化。至清中晚期,各省移民相繼建起自已會館,做生意、從事商貿活動。富裕起來的望族大戶,也紛紛建起自家的宗祠、祠堂。就拿陳姓家族來說,所建的祠堂就達28座之多。
歷經千年,『西街』是至今保存比較完好、全長280米的唯一古街。現存的民居,大多是清代與民國時期建造的;多為一層青瓦坡屋面、木結構穿斗式梁架或磚混結構的平房;少數為二層或帶閣樓的房子。臨街的民居,多為前鋪後舍、巷道引入院內式格局。
古鎮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每逢春節或廟會日,都要舉辦各式各樣的,如:板凳龍、過街蓮簫等民俗表演活動。
古鎮景點有:(1)位於西街,始建於宋代的道教『三清觀』;湖廣客家陳氏先祖入川所建的『陳氏宗祠』;還有民國時期的『縣衙署』。(2)氣勢恢宏的古剎寺廟『文武廟』。(3)培養出一大批文人墨客和賢良才俊的『銹川書院』。(4) 歷史 最為久遠的『明教寺』。(5)余家灣深處的『廖氏宗祠』和『夏家宗祠』,奎門巷裡的『陳家花園』。(6)位於『家珍公園』的辛亥革命烈士的『彭家珍專祠』等。
美食 有:雙麻餅、曾鍋盔、鄭記酸辣粉、陳記甜水麵、老字型大小田喔味、苗苗魚、黃辣丁、白果燉雞、黃燜雞等。比較有名的要數,網紅 美食 『陳記甜水麵』。
交通:從成都市區乘1號線至成都醫學院站下車,再換乘679路公交車至馬鞍村站下車,步行大約300米。
(五)海窩子古鎮。位於彭州市新興鎮境內,鄰居湔江河畔,倚靠龍門山脈,彭白國道旁。這里氣候宜人,夏季早晚涼爽。曾經是古蜀國王柏灌,尊基立業之所在地。最早建於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至今已有231年的 歷史 ,與三星堆、金沙遺址一脈同源。
景點有:(1)全長1500米的老街、神話般傳說的『海眼』遺址。(2)氣勢恢宏的古剎寺廟『佛林寺』。(3)始建於東漢末年、中國道教二十四治之首的陽賓士道觀。
美食 有:老麻餅、玉米餅、周鍋盔、餘味面、趙鵝肉、川菜等。具有當地特色的『老麻餅』在鎮上,是比較有名的。
古鎮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川劇文旅小鎮』之美譽。一個戲劇小鎮,一個戲劇融入了小鎮人們生活的地方。
交通:可在成都市犀浦站,搭乘到彭州站的城際列車。到達彭州站後下車,坐203路公交車至彭州市 汽車 客運站,再乘坐去老窩子古鎮的大巴車,大約40分鍾即到。
以上是跳蚤游記為大家盤點的五個最有魅力的古鎮,你都去過哪幾個?你還知道哪些最有魅力的古鎮呢?歡迎關注跳蚤游記!
『貳』 成都當地有什麼比較有特色的習俗傳統嗎
1、飲食
川菜,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特別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成都出產的郫縣豆瓣被譽為「川菜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2、手工藝
蜀綉,又稱「川綉」,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刺綉品總稱。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蜀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合稱中國四大名綉。據文獻記載,蜀國最早的君王蠶叢已經懂得養殖桑蠶。漢末三國時,蜀錦蜀綉就已經馳名天下,作為珍稀而昂貴的絲織品。
蜀錦,成都所出產的錦類絲織品。蜀錦因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有中國四大名錦之首的美譽。因為漢朝時成都蜀錦織造業便已經十分發達,朝廷在成都設有專管織錦的官員,因此成都被稱為「錦官城」,簡稱「錦城」。
3、端午的粽子春節包
過年的粽子,多為肉粽子。剛做好的臘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將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將透心的紅豆和切成顆粒的半肥瘦的臘肉,拌入鹽和花椒面即可。
4、麻將,國粹,但四川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全民普及。少不入川,四川人懂得生活,平日里湊湊熱鬧聊聊八卦品品清茶,擺上幾桌麻將,四川人將時光消耗在方桌之上卻甚是自得其樂。
(2)四川哪裡民俗文化繁榮擴展閱讀:
1、成都擁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樓、青羊宮、文殊院、明蜀王陵、昭覺寺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成都也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擁有大熊貓基地。
2、成都市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5種宗教。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五斗米教於成都大邑鶴鳴山,為中國道教之始。佛教傳入也很早,東漢末即已傳入成都。伊斯蘭教於明代傳入成都,至今也有600多年歷史。
『叄』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紹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紹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紹,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 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之一,外地的遊客每次提起四川成都,都會想起熊貓、火鍋、麻將,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特色,傳統的民俗風情才是這座城市的靈魂,下面就來看看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紹。
四川的幾大文化特色
1.麻將文化:四川人愛打麻將是全國出了名的,作為一名四川人,不會打麻將那是相當遺憾的!人生最快樂逍遙的事莫過於不受世事干擾地打一下午麻將。一個清一色帶一個勾,庫包頭就揣起一兩百了,旁邊觀戰買你馬的心裡也美滋滋的!
2.茶文化:到四川來耍,不來這兒喝茶的話,你就感受不了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很愛喝茶,尤其是喝壩壩茶,和幾個老表或者鄰居朋友們喝茶擺龍門陣,還有就是鬥地主或者打一下長牌(我們這兒喊kao ker)旁邊都要整一杯茶,這真的巴適得板!
3.火鍋文化:這個火鍋啊,先不說四川人愛吃,就是外地人來這邊耍的或者來四川讀書的一般都愛吃火鍋,真是無辣不歡,無火鍋不四川。據我了解的就是,有幾家火鍋店那是真的味道不錯,每天客人都很多!這里給大家推薦一下小天鵝榮盛和火鍋和那個吳銘火鍋。
4.蜀綉文化:蜀綉,四川省成都市特產,又名「川綉」 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蜀綉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除以古代名家畫作如蘇東坡的怪石叢條、鄭板橋的竹石、陳老蓮的人物等為粉本,又請當時名畫家設計綉稿,由刺綉工藝師加工再創造的一幅佳作。
5.川劇文化: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
6.酒文化:當提到四川比較出名的酒的時候,肯定大家都會想到瀘州老窖,宜賓五糧液,豐谷,郎酒歪嘴等。這些酒在過年的時候,經常會在團年飯飯桌上出現!
成都傳統文化特色
1、茶文化
成都人尤其愛喝茶,愛泡茶館,
點一杯茶打個盹兒或看閑書,
要麼就湊在一塊兒鬥地主,
這就是我們的茶文化,
而且,很多嗨生意就在茶館談成的!
2、三國文化
「三國文化」覆蓋了全世界,
劉備、關羽、張飛的形象深入人心。
武侯祠、趙雲墓等三國文化,
讓人們了解了中國,了解了成都。
3、熊貓文化
中國國寶大熊貓是四川的符號之一,
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
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
萌寶大熊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深受世界各國的喜愛。
4、麻將文化
成都人愛麻將全國第一!對成都人來說,
人生最快意之事莫過不受世事煩擾他打一下午的麻將,連杠三次最後再來一個「杠上花」。
坐飛機聽到一陣麻將聲,就知道到成都了
5、道教文化
道教創教地點在四川成都的鶴鳴山,
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被譽為東方文化的瑰寶。
青城山和青羊宮,成為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
6、蜀綉文化
蜀綉又稱川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秀之一。
羊年春晚,蜀綉文化傳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輪美奐的《蜀綉》至今餘音繞梁。
7、川劇文化
川劇,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
川劇最著名的當屬變臉,變臉享譽國內外,
劉德華還專程為學習變臉到成都拜師。
成都生活文化
方言
成都話是西南官話極具代表性的口音之一,屬西南官話—川黔片—成渝小片,主要分布於成都市中心城區及青白江、金堂等成都東部地區。全市范圍還存在屬於西南官話—西蜀片—岷赤小片的方言,以及客家話、土湘語等方言。短語/俗語:藏貓兒=捉迷藏、打牙祭=吃肉、打摔手=空著手、吃晌午=吃午飯
節日
成都是座休閑的'城市,這座城市有很多特有的知名的節日和活動。正月十五成都燈會匯聚民間曲藝、雜技、雜技表演以及各種風味小吃,每屆燈會遊人都在百萬人次以上;成都花會始於唐宋,每年農歷二月在青羊宮舉行;武侯大廟會是成都傳統新年中不可或缺的廟會,廟會形式多樣,年初一的游喜神放、三國主題燈會和美食是亮點……
嫁娶
在成都結婚之前一般要兩次正式會面。第一次是認識確定關系(名曰定親),男方需為女方准備討彩頭的見面禮;第二次見面男方要買十個十斤的禮物去女方家拜訪(名曰要人),確定婚期及婚禮規模。成都結婚傳統習俗有傳袋、撒谷豆及掀蓋頭、金盆洗手並祈福、交換信物、拜堂、合酒、花好月圓(切蛋糕)、結發和拋綉球等。
飲食
特殊的平民意識已經成為成都飲食文化的一個代表性特徵,上到富豪官員,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愛吃。成都歷來便有「小吃之都」的美譽,與經典大菜相比,成都各色小吃更能感知濃郁的地方風情與生活真味。成都小吃種類繁多且有明顯的品牌意識,吃麻婆豆腐要吃陳麻婆豆腐,吃兔肉要吃二姐兔丁,而鍾水餃,韓包子,賴湯圓,川北涼粉亦聞名遐邇。
成都特色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源遠流長已有5000餘年發展歷程,在中國上古三大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與齊魯文化、三晉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構成輝煌燦爛的中國文明。巴蜀文化綿長久遠、神秘而燦爛,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無為逍遙,更因刀劍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釋道,以道,注川人風骨;以儒,舉川人仕進;以釋,去川人彷徨;進退之間,死生契闊。
蜀綉
蜀綉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多種刺綉的總稱,主要產於成都和綿陽等地。蜀綉、湘綉、蘇綉、粵綉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綉。蜀綉具有形象生動、色彩艷麗、富有立體感、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的特點。蜀綉技藝嚴謹精密,講究施針,針法變化多樣,針腳整齊、摻色輕柔、虛實合度、變化豐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2006年蜀綉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蜀錦
蜀錦與杭州織錦、南京雲錦、蘇州宋錦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錦。蜀錦大都以經向的彩條作為基礎起彩,並作彩條添花,使其織紋精細、圖案繁華、配色典雅、獨具一格,成為了一種最具地方風格與民族特色的五彩織錦。蜀錦質量堅韌而飽滿,彩紋風格秀美,配色不失典雅而又不落俗套。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瓷胎竹編
瓷胎竹編是成都地區獨特的傳統手工藝品,起源於清代中葉,瓷胎竹編產品技藝獨特,以精細見長,具有"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五彩圖"的技藝特色。工藝小花瓶以及功夫茶具等小巧玲瓏、便於攜帶的瓷胎竹編產品中外廣受遊客的青睞。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肆』 成都的民俗文化
成都的民俗文化
成都的民俗文化,成都是一個擁有著「天府之國」美稱的城市,它的歷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到現在積累了許多的傳統民俗文化,這些文化在當地居民的手中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下面是成都的民俗文化。
1、端午的粽子春節包
過年的粽子,多為肉粽子。剛做好的臘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將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將透心的紅豆和切成顆粒的半肥瘦的臘肉,拌入鹽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戶
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習俗,起源於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為成都人游覽草堂,緬懷詩聖杜甫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戀人「偷青」
根據成都傳統習俗,小夥子喜歡上了鄰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幾把青菜以表達愛意。而姑娘發現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後,便知道有小夥子戀上了自己,心中便會充滿喜悅和憧憬。
4、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5、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第一、川劇
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及雲南、貴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區,是中國西南部影響最大的地方劇種。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彈戲、崑曲、燈調五種聲腔,是明末清初以來中國戲曲聲腔劇種演變歷史的一個縮影。
明末清初,崑曲、弋陽腔、青陽腔、陝西梆子、湖北漢調、徽調等聲腔流入四川,乾隆、嘉慶年間與當地的薅秧調、川江號子、地方小調、宗教音樂等逐漸融合,基本完成了外來聲腔「四川化」的演變過程。辛亥革命前後,高腔、崑曲、胡琴、彈戲及四川本土的燈戲在同台演出過程中融為一體,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劇,一直延續至今。
第二、延續2000多年的清明放水節(古代又稱「開水節」)
源於4000年前的江神信仰和2000多年前對江水的祭祀。據1974年在都江堰渠首出土的李冰石刻像的銘文考證,至少在漢建寧元年(公元168年),都江堰市民間就改祭祀江神和江水為祭祀李冰的春秋祭祀活動,形成輻射整個四川盆地的歲時節令民俗清明放水節。
第三、成都糖畫
民間曾稱其為倒糖餅兒、糖粑粑兒、糖燈影兒,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畫的一種手工技藝,主要流傳於四川省成都市極其周邊地區,是一種既能品嘗又能觀賞的傳統工藝品。2008年,成都糖畫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第四、達摩會
每年農歷十月初十,達摩會作為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成都民俗風情,與青羊宮廟會(打金章)、花會等共同形成了成都廟會。
第五、「九斗碗」
清代、民國時期以來,每逢新春佳節或有紅白喜事,在川西農村常常可以看到這么一幅景象:數十上百人聚在一處,在一陣鞭炮響後,於漫天青煙中按男女的區別,輩分的高低,分散坐於一張張八仙桌旁,伸箸暢食,舉杯暢飲。不遠的地方,隨地而挖的土灶上疊著高高的蒸籠,熱氣騰藤,簡易的案板上堆滿菜餚、餐具。
腰拴一截油跡斑斑圍裙的廚師飛快的揮舞手中的鍋鏟或菜刀,一碗碗菜流水一樣的端上桌子,主人家不停的招呼客人說人手少,菜不好,大家多多原諒……這就是川西壩子農村吃「九斗碗」
1、成都燈會
正月十五。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從1962年起成都恢復春節燈會,會期一個月。燈會期間,公園內有民間曲藝、雜技、雜耍表演;有各種地方風味小吃;還有鑄糖人的擔子,賣風車的草把子,每屆燈會遊人都在百萬人次以上。
2、成都花會
每年一月。成都花會始於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花會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門外的青羊宮,傳說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農歷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來,民間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廟會。
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氣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開的季節,故又傳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這里舉辦花會。
3、新津龍舟會
端午節。賽龍舟是我國南方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成都雖在長江以北,但也是水鄉之地,所以賽龍舟的歷史也很久遠。直到本世紀60年代,成都的賽龍舟活動還在望江公園邊的錦江河段進行。
但70年代以後,市區的河道已不適宜再舉辦龍舟競渡。因此成都新津縣的南河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將龍舟盛會越辦越紅火。龍舟會除龍舟競渡等傳統節目,還增加了龍舟造型表演,綵船夜遊。
4、天彭牡丹會
清明前後。位於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稱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唐宋以來,當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開時節聚會賞花的習俗,並把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日定為勘花節。
為發揚這一民俗傳統,彭州市定於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辦一年一度的牡丹盛會。牡丹會期間,除展銷名貴牡丹花卉,游丹景山。
5、新都桂花會
中秋節前後。新都桂湖桂花飄香時,又正是滿湖荷花盛開時,值此良辰美景,遊人如織。於是,新都縣政府決定在每年的中秋節前後舉辦桂花會。
桂花會期間,除邀集人們游園賞桂、瞻仰升庵詞、參觀文物書畫展覽等文化活動外,城內還同時舉辦物資交流會,展銷地方名小吃,舉辦富有方地特色的歌舞、戲劇表演。
『伍』 成都民俗文化有哪些
1、端午的粽子春節包
過年的粽子,多為肉粽子。剛做好的臘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將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將透心的紅豆和切成顆粒的半肥瘦的臘肉,拌入鹽和花椒面即可。
『陸』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四川文化的傳承是非常久遠的,很多民族都在四川這一片美麗的地方繁衍生息,所以具有很多種的文化特色,下面為大家分享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1、祭杜主
相傳,蜀國開國國王杜宇,號望帝,歸隱西山後化為杜鵑。杜鵑為提醒人們不忘農時而號鳴,直至「啼血」。人們感今他教民務農有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縣城南有他和叢帝的陵墓,稱望叢祠。每到祭之日,人們便紛紛趕來開展祭祀活動,同時,賽歌跳舞,演戲娛樂,十分熱鬧。在川西平原等地,當杜鵑鳴叫時,人們便認為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誤農時。
2、祭蠶蟲
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蠶,每年做金蠶數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後,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3、葯王菩薩
葯王是民間對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尊稱。孫思邈本是京兆華原人。精通醫葯,醫德高尚。所著《備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論5300首,被喻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網路全書之一。孫思邈兩次入川行醫並采葯煉丹,其影響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間供祀葯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國頗為著名。許多著名中葯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葯王塑像。
4、寶光寺數羅漢
位於縣城的寶光寺羅漢堂內有各種塑像577尊。來此上香和瀏覽的人們,都習慣要去數羅漢。踏進門檻第一步若為左腳,便從左數起,如為右腳,便從右腳數起。數到與自己年齡數字相同的那尊羅漢,以它的善惡美醜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福。
5、賄耳目神
耳目神即灶神。民間以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職責是專門觀察人間發生的事情,然後上奏天庭。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給人間帶來禍殃,人們每逢農歷臘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點燭,賄以酒肉,計好於他。
6、除夕祭樹
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飯菜端上桌後,首先敬神供祖,接著將每樣飯菜取一點出來,切細和勻後,由家長用盤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樹前祭樹。據說,這樣來年果樹能花繁果豐,帶來滾滾財源。祭樹後,全家才圍著桌子吃團年飯。
必去景點:
1、武侯祠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2、杜甫草堂
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現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3、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以及街道之間的居民宅院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里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
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寬窄巷子所在的區域在清朝時為八旗居住之地,目前有多種文化、餐飲、休閑商鋪在此營業。老成都的`閑適、新成都的時尚、都在巷子里。
1、吃壩壩宴
四川民間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喜事或喪事。辦喜事或喪事的人,會擺上幾天流水席。受邀的人會帶上伴禮,去吃上一頓。因為是在場壩里進行,所以俗稱吃吃壩壩宴。
2、走人戶
走人戶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3、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4、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5、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四川節日活動主要有:
元旦——龍池冰雪節
春節——自貢恐龍燈會、瓦屋山冰雪節
農歷2月15日——成都花會
清明節——都江堰放水會
4月1日——龍泉桃花會
5月份——天彭牡丹會、瓦屋山杜鵑節
6月24日——涼山火把節農歷
農歷6月10日——黃龍廟會
8月1日——塔公草原賽馬會
8月31日—— 合江荔枝節
9月9日——瀘州名酒節
10月中旬——米亞羅紅葉節
四川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萬年以前。
在四川東部的巫山縣( 現屬 重慶市),科學家發現了距今202—204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在川中的資陽縣,出土了著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
在川東的銅梁縣(現屬重慶市)、川中的資陽鯉魚橋、川西平原的成都羊子山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的漢源縣,發現了大量古人遺留下來的生產工具和獸類遺骨,時代大致在幾十萬年到一二萬年前。這些考古遺存和遺跡,便是四川先民生息勞動的最早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