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使酷文化能夠充實化,正義化
「酷」文化本身與西方現代社會、政治與文化的變遷息息相關。在很大程度上,它都扮演著一種來自邊緣的或是非主流的力量。
而存在於當下諸多文化圈中的「酷」文化則大都在消費主義的體認有限中殘存寥寥。那些在韓國練習生公司接受培訓的明星們或許對如何擺「酷」的姿勢了如指掌;而在rap圈這一被認為懂得「酷」的群體中,我們卻發現侵略性男性氣質的蔓延,以及他們對於「酷」文化的符號式運用;在各種如抖音、快手或小紅書中的「酷男酷女」們,與其說他們展現著自己的某種個性與氣質,不如說在這些極具商業利益的大眾平台中,「酷」文化早已經走到其背面,成為機械復制時代大批量生產的文化模式。而我們對其的了解也總是隔著一面屏幕以及陷入其對點贊的需求之中。
在當下光怪陸離的社交媒體上,正充滿了這樣的沖突。當曾經的反叛走向它的反面,我們該如何思考一種流行文化的興起、挪用與再造?
「酷」的當代形象
西方現代的「酷」文化最終隨著全球化以及西方發達的文化工業而迅速地蔓延到其他文化之中,並且因其迷人的特質而往往會受到眾多年輕群體的歡迎。「酷」與年輕人的親密關系大都因為二者在主流社會文化與結構中的位置所決定,正統文化本身就蘊含著強烈的父權形象,因此我們才會看到隱藏在「酷」文化中十分鮮明的「弒父」情結。
② 問一下!謝謝!!!!!!!
按過去的理解,小資就是小資產階級,小情小調;按現在理解,它是一種依附在人身上的精神標志。
首先大部分小資是有文化有修養的人,他們一般都受過高等教育,受過一些歐美文化的熏染英文未必很棒,但口頭禪里一定時常夾帶幾句。
其次,小資的經濟基礎在中產階級邊緣,高於普通民眾,一般工薪階層是肯定的。但也沒超過中產階級的上限,在這個邊緣的人最多。小資們未必都有車有房,但也是要住公寓,打出租的。大部分小資有比較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來源。
小資們是喜歡穿休閑服的,在非工作狀態和非正式場合,而且是品牌服裝,但很少有人會穿Adidas和NIKE那樣招搖的大眾名牌,正像《格調》那本書里所說的,小資們認為,只有貧民才喜歡那樣標榜自己,小資們是有格調的,小資不是城市貧民,所以小資不選大眾名牌,他們選擇的是一流品牌的二線產品,這不僅是他們的服飾標准,也是他們選擇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標准。既要躍升於大眾之上,又儼然與暴富分子劃清界限,限於經濟基礎,又無力追逐超一流品牌。這正是是典型的小資情調之一。
小資們一般都會有些固定的喜好與習慣,有些人喜歡咖啡,有些人喜歡雞尾酒。無論是哪一種,他們的喜好通常固執而與眾不同,"我只喝那種放冰塊的苦咖啡","這種Pisa我只在一家店裡才吃",這是小資常用的句式。典型的小資要麼對星巴克、三里屯酒巴街喜愛到依戀與沉溺,要麼厭惡到不屑與不齒。都是固執與狂熱的心態,不過是兩個極端而已。
小資們是比較鍾情於藝術的。他們喜歡珍藏經典的DVD,喜歡看美片,而且只看英文原聲的,絕不看中文配音的。資深的小資則只願意談談黑澤明,說說《紅》《藍》《黑》三部曲,討論一下法國義大利的藝術片,而不屑談好萊塢。對暢銷書和大眾藝術他們是不屑一顧的,他們只談村上春樹,懷舊的會翻出梅里美和瑪雅文化。他們未必懂歌劇,但他們總愛說起《公主徹夜無眠》,他們總是站在主流與大眾的邊緣和角落裡。
小資不屑與流行為伍,在流行到來的前夜,他們是著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巔峰到來之時,他們又成為流行的唾棄者。
小資們也要為生計奔波的,但絕不會把這些掛在嘴邊,所以小資們大多是憂郁和含蓄的,他們本質上嚮往穩定的生活,但又經常把自己裝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
小資其實就是一種固執與狂熱,邊緣與非主流,憂郁與含蓄,並以此來標榜他們的與眾不同。
這就是小資……
這里有小資的生活方方面面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266/1/
也許作為新新人類的父母,從孩子口中不時冒出的這句話早已讓他們感覺麻木。但是新新人類的確喜歡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受各種框框條條的限制,想做就做,想說就說,如果因此而大吃檸檬時,他們撇嘴就走,懶於爭論。他們不願管別人的事,也不願別人來管他們的事情。從某種角度來看,新新人類獨立的能力比較強,有自己的主見,敢於嘗試新的事物,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當他們覺得自己的言行並沒有傷害或妨礙到別人卻受到管制時,他們就會沖口而出:不關你事。
最要緊好玩
新新人類覺得好玩的事情,通常光聽名字就能感受到刺激與冒險:攀岩、笨豬跳、自由滑雪、孤身野營、高速沖浪等等。高爾夫?太老氣橫秋了。去唱卡拉0K?沒勁透了。保齡球?大白領了吧!新新人類不喜歡這些,他們有的是活力,有的是青春,在高舉個性的旗幟下,他們更喜歡那些常人不喜歡或是不能做的事情,這些事情本身就充滿了挑戰性與危險。生命如此短暫,也許真的需要一點瘋狂才能變得好玩。
當然,好玩不只局限於運動,這種追求樂趣的精神貫穿了新新人類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休閑等所有領域。只有好玩的內容,才能夠吸引他們的興趣,才能夠讓他們為之狂熱地進行、執著地投入。
酷是一種智慧
沒有一個字能像「酷」一樣能夠讓新新人類百用不厭的了,醋代表時尚、前衛、叛逆、另類、冷漠、清醒、刺激、好玩,也代表一種智慧,一種建立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的智慧。如果說某些事物在20世紀中後期時的主流文化中是另類,是前衛,只存在嘻皮士和朋克當中的話,那麼它們在今天的新新人類中則已不再是一道道突兀的風景。也許,現在的主流社會也會覺得新新人類的言行思想不著邊際,但當新新人類成為日後的主流社會力量時,他們所倡導的酷文化、酷生活、酷工作、醋運動、酷藝術就會成為主流的醋時尚。
比起嘻皮土的極端反叛、朋克的否定一切,新新人類是一代比較成熟的群體,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傳統,但卻沒有盲目地打倒一切,就像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不贊同,但不會因此就全盤否定。新新人類不憤怒、不極端、不頹廢,自信而充滿生氣,進取而快樂,他們適應這個現實社會,同時又能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創造力與游戲精神,因此獲得了沉穩的社會基礎與廣泛的文化支持。
酷,就是新新人類反抗平庸生命的藝術與智慧。
參考資料:轉載
③ 有哪些很「酷」的中國流行文化
有的人說中國的文化跟西方差距很大,有的人輸中國是世界的新的領導者,無論是政治還是文化,若是真的,你覺得中國有哪些很酷的文化?
還有一個很酷的事情,在世界范圍內都有的就是孔子學院。傳播儒家文化,讓世界上的人都知道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世界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國度,這樣的國度里,才有很多的優秀的人物,傳播仁義禮智信,宣揚中庸之道,讓每一個人的惡行為符合禮儀規范,讓大家都能更好的遵從內心,從而做到不忘初心。
這些就是我認為的很酷的文化,而西方說沒有的。西方的價值觀念與我們的有一些事不同的,我們應該採取的就是和而不同的態度,你的好,學習一下;你的不好,忽略一下。我的酷文化,想不想了解一下?
④ 誰知道什麼叫「酷咖文化」啊這個詞現在貌似很火啊。
酷咖的Logo酷咖(Cool Cafe):一個全新概念的經濟型咖啡品牌,以「酷」為元素打造的網吧咖啡品牌,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網吧消費者的追捧,成為當下最受青少年歡迎的現磨咖啡品牌!被消費者親切的成其為「網吧里的星巴克」。
酷咖(Cool Cafe):流行於各大網吧的最新經濟型5元現磨咖啡,它渲染著一種酷酷的咖啡新文化。它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國際最新流行的一種咖啡業態,最早誕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後傳入台灣,迅速成為台灣最新的一種網吧咖啡品牌,酷咖(Cool Cafe)注重個性與時尚,通過手工現磨打造「醇」咖啡,深受網吧一族的青睞。「Create yourself coffee」(打造自己的咖啡)是酷咖(Cool Cafe)的靈魂所在,每一杯咖啡都經過精心調制,其醇厚的口感、快捷便利的服務、低廉的價格,已經成為網吧迷、撞球迷的上上之選!
⑤ 什麼是酷吏文化
「原初」的酷吏與今天人們心目中的酷吏實際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後來的「酷」是施之於平民百姓,而原初的「酷」是施之於作姦犯科的官員。
漢朝時的酷吏大致有三個特點:一是清廉。據司馬遷所記,堪稱有史以來酷吏第一人的郅都十分「公廉」,熟人的饋贈不受,親戚的請托拒絕。《後漢書》記載酷吏董宣死的時候,「唯見布被覆屍,妻子對哭,有大麥數斛,敝車一乘」。二是喜用重典不畏豪強,對不服從法律的人甚至豪門貴族敢於痛下辣手。郅都執法嚴酷,甚至連列侯宗室都畏之如虎,稱其為「蒼鷹」。董宣更厲害,皇帝妹妹的家奴殺人受庇護,董宣硬是在路上攔住了公主的車將兇手正法,公主投訴,皇帝要董宣道個歉算了,董宣寧死不從。三是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不計個人得失,不怕得罪人,執法勇往直前。
酷吏雖有其局限性,但其操守廉潔和不畏權勢的精神畢竟還是值得人們尊敬的,司馬遷、班固等人為他們專門作傳也有所肯定。漢朝以後,「酷吏」這一名目開始從正史上消失(另一類將「酷」施之於人民的酷吏卻應運而生)。
反觀今天的廉政建設,正是缺少象漢朝的酷吏和酷吏精神。現在的廉政建設怕得罪人,不敢對貪官污吏下辣手(少數被人頂著告、撞上槍口的除外)。大家想想,這幾年雲夢查處了幾個副科、科級幹部(這不能說明這些幹部全是廉潔的好乾部)?我數不出三個。但既然設有紀委、監察局,就不能不做事,於是出現了廉政責任書、廉政簡訊、廉政檔案、廉政宣傳等名堂,且取美名曰廉政文化建設等等。
這些軟措施也許有一定的作用,但微乎其微。如果不挖蛀蟲,不辦案件,只做思想和教育工作,就起不到震懾作用。如果查辦一批案件,同樣也有教育作用,且教育作用更好。
廉政建設如果不重典治貪而相信官員的廉政自覺性,你覺得會有好的效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