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傳承禮儀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的歷史長河,閃耀著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的璀燦文明。 中華禮儀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於世。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要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 在禮儀源遠流長的中華大地,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小學生,我們更應把這屬於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在這春意濃濃、生機勃勃的陽春三月,意味著我們該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我們小學生要著裝得體,符合學生身份,我們的穿著要樸素、整潔、大方。 我們要按照學校的要求統一穿著校服,不要追求名牌、高檔、華麗的衣著,要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 同學是朝夕相處的親密夥伴,攜手成長的友好同路人。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 在日常生活中,要熱心助人、熱愛勞動、謙虛謹慎。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全中國都彌漫著文明禮貌的芳香,而這些芳香正來自於各種花朵,你我都是他們中的一朵。 同學們,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讓我們為著同一個目標,為著同一個願望,從現在做起,無負於未來,無負於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讓我們迎著和煦的春風,共同為學校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㈡ 「禮」的傳承與創新
------學習《論語》收獲之二
80多歲的父親是一位退休老教師,記憶中他對我們三位子女的教育就貫穿了儒家「禮」的元素。小時候每逢過年都要給老人行叩首禮,之後才可收老人贈予的壓歲錢。當時對此我非常反感,但出於守禮,也只能勉強在春節時不讓家人掃興。後來,我們漸漸長大了,父親也不再讓我們行此「厚禮」,改為問「過年好!」即可,這著實讓我感到高興。現在想起來,「禮」之用和為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適合的,恰到好處的才是值得用真心和行動傳承的。這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也是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的。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我們要把美好的禮節傳承下去。例如:
「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我們要過一種倡儉的生活,不要太奢侈。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競爭的事務或活動,我們要積極參與,但要重視禮節,爭也君子。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人處事,我們要以德為先,要注重以禮節約束自己。
「君使臣以禮,臣視君以忠。」我們對待下屬要以禮相待,對待我們的領導要以忠為根本。
「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學習孔子在眾人面前不說領導的「不是」,這是對領導的尊重,對待任何一個普通大眾也要遵守這個禮節。
「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寧固。」生活好了,也不能奢侈,節儉不僅是守禮的表現,也是一種美德。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對自己的親戚要常關心、關愛,要施人以仁愛;不忘記自己的朋友,經常保持聯系,這就是對禮的恪守與傳承。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學習與積累詩會使人振奮,做一個知禮、守禮的人能在社會上更好地立足,然後努力讓自己為人處事恰到好處。
如何把這些中華民族之禮在傳承中創新發展下去呢?我想,要把如上提到的這些「禮」應用到實際之中,與各種儀式和活動結合起來,融入現代元素,讓禮的文化在傳承中更好地滋養我們的生活。
㈢ 如何讓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全民更持久的熱捧和傳承
首先,要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必須首先明確要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指什麼樣的文化,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一方面,我們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文化要有全面深入的認識,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真正優秀的部分甄別出來進行傳承。另一方面,傳統文化與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一樣,它存在著兩個不同的層面,一是傳統文化的形式和載體,如文化典籍,文化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一是傳統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等。前者屬於優秀傳統文化的「體」,後者屬於優秀傳統文化的「魂」。這要求我們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時,要對傳統文化的這兩個層面進行區分,搞清楚什麼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什麼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式載體,不至於一提起傳承傳統文化,就僅僅想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戲曲,恢復傳統節日等等,而忽視了我們傳統的自然觀、天人觀、倫理價值觀等等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反之亦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既要保護優秀傳統文化之「體」,更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之「魂」。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首先明確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指什麼,這就要求我們在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全面深入把握的基礎上,對那些真正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進行發掘、闡發,使它們進入到我們的當下生活中,化為我們精神的血脈,指導我們的實踐生活;對那些真正優秀的傳統文化形式進行整理、保護,使它們得以延續和傳承,使當下的人們擁有進入傳統的現實渠道和方式。第二,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還應考慮為什麼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或者說我們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我們僅僅是為了傳統延續而傳承傳統文化,還是為了解決當今中國甚至人類世界中存在的問題而傳承傳統文化?為了傳統延續而傳承傳統文化固然必要,但傳承優秀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參與到我們的當下生活中,為解決現實中的中國乃至人類世界的問題提供啟示,而不是讓它進入歷史博物館供人瞻仰,告訴後人我們曾經擁有這些東西。傳統要成為活的傳統,它必須與當下生活中的問題發生關系。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中國的現實,分析當下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現實中存在的問題,確立文化建設的方向,根據文化建設的方向,來反觀中國的傳統文化,看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哪些精神理念,能為解決當下問題提供啟發和思路。我們知道,在當今世界存在著許多嚴重的問題,生態環境危機,精神心理疾患,道德滑坡,貧富加劇等等。面對現實世界中的這些問題,我們的黨先後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偉大目標,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應該考慮能否為解決或改善現實中的這些問題,能否促進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啟發和思路。當然,研究中國當下的「現實」,不僅指研究當下的生活世界的現實,還指研究當今中國的文化現狀的現實,如果我們能夠清楚地了解當今的文化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更好地判斷我們傳統文化中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另外,關注文化現狀的現實,也包括關注當下文化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諸如在文化開發、文化保護、文化園區建設和文學經典改編中出現的一些失誤等。對於這些文化現實的關注,可以避免在文化傳承體系建設中繼續走一些彎路。第三,在搞清楚了要傳承什麼樣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為什麼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之後,面臨的一個最現實、最艱巨的任務也就是怎樣傳承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有很多,具體要採取哪一種途徑,應依據要傳承的主要是哪一層面的傳統文化而定。我們前面提到,傳統文化存在兩個層面:即精神理念層面和形式載體層面。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理念的傳承來說,系統的教育應是一個最基本的途徑。這里的教育既指由國家和政府主的各個水平層級上的國民教育,也指受國家教育部門主管的擔當著基礎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國家和政府主的教育。無論是國家和政府的,還是私人團體或個人的這類教育,他們都有責任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了使學校更好地履行這一教育職責,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做出全面規劃,可以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保障無論是政府主的還是非政府主的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都要傳授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方面的內容。通過系統的教育,可以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義、誠信、愛人、敬業、合和等等倫理價值觀念,滲透進人們的心中,化為人們的血脈,成為人們自覺的行為規范和精神價值追求。但這些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並不是赤裸裸地存在的,它存在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文化遺存、傳統藝術、傳統技能、傳統節日以及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等等文化形式或文化載體之中。我們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自然也不能憑空進行傳承,而是要藉助各種文化形式。雖然各種傳統的文化形式都能體現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但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在不同的文化形式中的顯現程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如在文化典籍中體現的傳統文化精神理念無疑是更加直接、更加明顯的,因此在中小學的傳統文化課程學習中,可根據中小學生心理認知特點,運用適當的方式地引入一些哲學、文學、文化的經典名篇的學習內容,而不是像現在一些小學的《傳統文化》課本那樣主要以介紹傳統節日、風俗習慣之類的傳統文化形式為主。學生對於形式載體層面上的傳統文化的學習,如對各種文化遺存、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種傳統節日的了解,則可以通過課堂外的教育和生活實踐來進行。但無論是以何種方式接近傳統文化形式,前提是必須有可被接近的「實在」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對優秀的文化典籍進行整理,對文化遺存,對傳統的民俗活動、表演藝術、知識技能、節日慶典等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發現保護。這就是說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形式的傳承,我們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規劃,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之能夠有保障地進行。最後,要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應注意的是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推陳出新,把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結合起來,創造一種新時代的以生態和諧和審美生存為指向的生態審美文化。而要進行文化創新,則不能僅僅依賴中國傳統的文化。它需要我們站在中國當下現實的基點上,從中國問題出發,既要批判繼承本民族的優秀的文化傳統,又要批判地汲取世界上的優秀文化遺產。我們相信,在以「自然」為根本,以混沌「中和」為境界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潛藏著代表了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的、能對人類的未來發展產生良性作用的文化基因,但我們並不能由此滑入對民族文化的自炫,陷入拋棄他者視角、無視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的危險。
㈣ 論禮儀文化的傳承
漫談禮文化的傳承與借鑒
一、傳統文化中「禮」的內涵
(一)
《論語》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就是說,僅僅用政令來禁止,用刑法來懲治,百姓會因害怕而避免受罰,卻沒有廉恥之心;但以德來引導,以禮來規范,百姓會因知廉恥而遵守法規。在儒家看來,用禮樂文化來培養人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意識,比單純用禁止、懲治來解決社會問題要好得多。《禮記·曲禮》中說:「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強調的則是以「禮」體現人的身份,用以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所說中國的禮從本質上說是為了從自我約束的層面讓人們去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從制度的層面來維護社會等級。因此,傳統文化的「禮」,是以禮治為核心,由禮儀、禮制、禮教、禮器、禮學等諸方面內容融匯的一種文化集合體,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社會治理方法。
如果我們從長期的封建制度一直在利用禮治來加強統治的角度看,禮似乎是對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反動。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盡管我們現在觀念上提倡自由平等,但我們的社會基礎仍然沒有達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的「大同」社會,經濟文化上的不平衡所造成的仍然是一個事實上等級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的人身份上的尊卑雖然不被承認,但社會角色上的分工、階層的不同仍然存在,而且需要相對穩定。盡管我們在致力於「公平」和「公正」,但這種公平和公正仍然是競爭狀態下的平等,結果仍然是在爭一個角色,維護這種等級,而這些也恰恰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必要方式。我們所說的法制,也是在促進平等的原則下維護著社會的穩定,而社會的穩定就是意味著等級的穩定。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又回到了「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無法取代「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社會狀態上去了。
(二)
所以,傳統文化中的禮雖然起源於「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禮記-禮運》)的「小康」社會,但它的真正內涵則是為了維護這種「大同」社會遠去或遠未到來的等級社會的和諧和秩序。是為了對人進行行為規范的的教育,修養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一種有效的社會控制手段。這些內涵對今天的社會仍然具有價值,仍然是一種社會道德的外化,仍然是可以與法制並行和相互交織、配合的社會治理方法。如果我們把傳統的道德內涵置換為現代的道德內涵,把過去的生產關系置換為現代的生產關系,把封建專制的制度背景置換為現代政治文明的的背景,把傳統的聖人治天下置換為民主,把固有的等級觀念置換為可公平競爭的角色觀念,加上平等和崇尚人的尊嚴,再保留一些我們應該保留的如父慈子孝,長幼有序,師道尊嚴,敬畏先輩和與自然和諧等核心傳統價值觀,再借鑒世界先進文明成果,那麼這些禮內涵就完全可以成為我們今天重建中國特色禮文化的基礎。如果再將禮中不能適應現代社會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的禮治、禮教、禮學加以揚棄,將重點放在禮儀和相關文化的建設上,重振禮儀之邦就有了一條可靠行的途徑。
二、儒家的禮樂文化中的人文理念
(一)
也許有人會問:「你上述的那一大堆『置換』之後,你所說的內涵還存在嗎?這些內涵對中國禮文化的『重建』還有多少實質上的意義?」
在等級社會中要保持各階層的和諧相處,使之相互關照,進而不斷促進社會的平等,就是要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保持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價值觀,而禮的作用正好如此。這不僅表現為禮的內涵古今一脈相承,更是因為傳統的禮樂文化有許多方面與現代人文理念相契合。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所以治理社會就要從教育人開始。現實社會中很多問題歸根結底都出在人的素質問題上,不從這個根本入手,就不會長治久安。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治國的最基礎的地位。所以說,在一方面要下大力氣解決當前最突出的社會問題同時,另一方面也要抓治理社會的基礎問題——人的素質問題。
(二)
《中庸》說「天命之謂性」,意思是說情和欲等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中庸》又說「率性之謂道」,頗有承認自由的意思。但自由不是絕對的,必須把它控制在人與人能夠和諧相處的程度。否則貪婪、殘暴等人性的弱點就會危害社會的和諧,這就要用一些辦法來規范,所以《中庸》又說「修道之謂教」。儒家的禮樂文化,就是用來培養人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意識的。
例如我國傳統的成年禮、婚禮、相見禮等等,都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理念,讓你在這些儀式中感受親情,感覺責任。又如平時對師長、對父母、對老人尊重等等,都是要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人們尊老敬長的意識和修養。中國歷來認為禮儀制度的建設是治理國家的基礎工程,古代有很多制度就是通過「禮樂」來達到行教化和相互溝通的目的的。例如先秦與漢代的的「采詩」、「獻詩」就屬於一種典型的「禮樂」制度,它為下情上達、防止民情的言路中間阻塞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像對待弱勢群體,《禮記》說「雖負販者必有尊也」,即使是肩負擔挑走街穿巷的小販,也應享有人的尊嚴,得到社會的尊重。如果公民普遍有這樣的素養,對制度的實施就會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這些做法今天仍值得借鑒,這些做法的作用在防範犯罪方面也是法律懲處所不容易起到的。
三、禮文化傳承與借鑒方面所面臨的問題
我們要重建自己的禮儀文化,不僅需要傳承,也需要借鑒。只有借鑒世界先進文化,才能保證禮儀的先進性和時代性,同時體現一種世界共同的行為語言。事實上我們今天的許多約定俗成的禮節和儀式已經融合甚至是照搬了西方的禮儀。這種照搬雖然表現出了新的時代面貌,但要將其真正轉變為自己的東西,與我們自己的民族特色相契合則需要解決許多問題,需要與新文化的建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首先:我們今天要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禮儀系統,其困難並不在於如何編好一個大家在社會舞台上表演的通用腳本,形成一種外在的形式,而是能不能在這個形式中注入我們民族靈魂性的東西,會不會跟我們潛在的民族信仰、價值觀發生經常性和沖突,它能不能成為一種能讓我們身心合一,自覺與不自覺都可以遵守的東西。如果能,那我們就可以在與世界和諧相處的同時也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和尊嚴。如果不能,那要麼被別人同化,要麼就會讓傳統成為我們與世界溝通的障礙。
其次:今天國際通行的禮節基本上是西方禮節。這種現象的原因並不僅僅是西方的實力強勢,深層的原因在於其價值體系的完整與自洽,在於西方人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深刻的覺悟。盡管在世界變化日新月異的背景下西方人也有迷罔與反叛,但從整體上看,他們能夠從容應對各種思潮的挑戰,以致在行為表現上保持一貫和身心合一,能夠自信地堅持自己的禮儀與修養。而這一切又與基督教的社會基礎密切相關,因為儀規是宗教的重要活動方式,對傳統宗教的虔誠信仰,就意味在要從小接受這種儀規的教育與熏陶,使得禮儀能夠自然地滲透在人的行為表現之中。精神與物質、政治與文化的高度契合,自然會使人獲得高度的自信與優越感,正是西方人依託實力表現出的自信與優越感賦予了西方文化強大的感染力,使其禮儀被視為了世界標准。對照我們現在的社會文化狀,我們與西方的差距也是明顯的。
第三:我們今天無論是借鑒還是「拿來」西方的禮儀,或者是我們是自創一套自己的禮儀系統,這在形式上都不難。難的是我們也能有一個完整而自洽的價值體系,有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深刻的覺悟。上世紀的近百年的革命挽救了民族,使中國獲得了新生。革命必然要破,舊文化的消亡是應該的。但如同在革命後的廢墟上要建立新的經濟一樣,文化的廢墟也需要重建,這就是一個艱巨的工程。所以我們借鑒西方,不僅僅是要借鑒它的形式,更應當借鑒其精神與物質、政治與文化的高度契合的狀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優越感,才能確立我們的感染力。民族的復興不僅是實力的復興,更是一種標準的復興。只有別人也認同我們的標准,才能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建立先進的中華文化是重振禮儀之邦的根本,解決禮儀的問題實際上也是在解決文化問題,禮儀文化的重建實質上就是一個新的中華文化的重建部分,認清了這一點才能把握其正確的方向。
㈤ 如何讓中國文化更好的傳承
文化傳承創新是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基本規律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其中諸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強調和諧,重視教育,倡導德治等等,在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建設中,仍然是重要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對於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國人民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先進文化是健康的科學的向上的,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推動社會前進的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它影響人的精神和靈魂,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是否擁有先進文化,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決定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的素質、能力和興衰。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繁榮的經濟,也應該有繁榮的文化。中國先進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家園,體現了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傳統,就如同浮萍,沒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園。文化認同與文化傳承是民族賴以生存的基礎和繼續發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然,人類已經進入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沖擊,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競爭中生存與發展,核心是文化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種文化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即使是優秀的文化傳統,也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實現現代性的創造性轉化,同時融入民主精神、科學精神、市場精神、法治精神、競爭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遠保持創新精神,才能譜寫新時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賦予其新的內涵與活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在這里,悠悠古韻與勃勃生機是有機結合的,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是內在統一的。傳承是基礎,創新是生命,兩者不可偏廢。對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
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著力推進文化建設的現代化、生活化、社會化、教育化、網路化
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有一套具體的做法和合適的路徑。中華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是五四以來在文化方面總的看是破的多,立的少,從近百年來的文化討論來看,一些相同的主題幾乎過幾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傳統——重建傳統——再批判傳統——再重建傳統里兜圈子。結果是,在如何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再猶豫彷徨了。要從娃娃抓起,從最基礎的典籍著手,從最基本的文明禮儀和規范做起,在文化建設方面多做扎扎實實的工作——
現代化。這里的現代化主要指的是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文化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加強規劃,加大投入,特別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認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實保護我們的文化瑰寶。
生活化。逐步使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成為日常生活規范。培育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道德情感,見利思義、顧全大局的行為准則,形成相互尊重、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互諒互讓、友好協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創造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維護公平、伸張正義的社會氛圍。
社會化。使中華文化走入社區和社會,改造和發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風俗禮儀,開展豐富多樣、健康有益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保持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記憶和文化傳承。
教育化。使中華文化成為小學、中學的重要課程。要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全國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典籍誦讀活動。
網路化。要把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與現代數字、網路技術結合起來,使網路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
傳統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需要具體分析。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
㈥ 中國傳統文化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傳承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有很多方式都進行傳承,主要包括兩方面:思想上的傳承以及行動上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特別廣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傳統文化思想,同時還包括傳統工藝。或許很多人都覺得這些事情不是我們普通人的行動所能夠影響的,認為這應該是一些專業人士的責任。然而,殊不知每一位中國人都有著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對於這件事情,只要我們注意身邊的一些細節,就是能夠做好的。
在我看來,我們身邊很多小事其實都是繼承傳統文化的一種,所以人們不要忽略身邊的小細節。盡管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是一件大事情,但是在我們每個人的一點一點的努力下,這件事情也是很容易實現的。
㈦ 傳統文化正在消失,我們如何做到文化的傳承與保留
對於個人,應當積極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對於社會,應當開展一系列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動,對於國家,應當積極的引導公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1、作為中國的公民,我們應當尊重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迄今為止已經有了5000年的歷史積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的推陳出新對於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至今保留在現在。所以說對於每一個公民而言,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對自身是一個提高,更有利於國家文化的傳承。綜上所述,身為公民我們要擺清楚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應當逐漸的培養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這樣對於自己不僅是一種提高,而且對於弘揚中國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㈧ 為何說文化傳承教育需要儀式感
當代大學儀式通過重演歷史傳統,使學生重新體驗文化情景,並在原有的理解程度上升華文化記憶,將過去的文化記憶通過儀式操演傳遞給學生,最終實現文化傳承、文化認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儀式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與傳統對話的平台,大學生在儀式中直觀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道德、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教育,從而喚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希望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得到傳承!
㈨ 如何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在五千年的悠長歲月里,中國文化曾有過各種各樣的輝煌。先秦時期已經有百家爭鳴,此後更有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小說,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各個輝煌時期的代表。而無論形式如何,其深層次的文化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形式的不同只是這種精神在不同時代形勢下的反映。
中國文明垂世而獨立,可以說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創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擊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戰後,整體性亡於蒙元,我們文明的發展的積累被破壞,可以說,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時常想,古中華遺風,究竟會有何等的團結與彪悍,連相對柔弱的南宋,都有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這樣的氣節,何時能再次擁有?
宋朝的滅亡,絕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而是中國第一次亡國。「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句話,真是血淚斑斑的警句。宋朝覆亡,崖山海戰中國整個精英階層全部殉國,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
其後蒙元和滿清交替的異族入侵,帶給華夏人民極大災難和深重殺戮,這是二個野蠻對文明血腥征服的朝代;中間一個明朝,又是以保守自大、喪心病狂且腐朽墮落聞名的(如海禁、如明太祖誅盡開國功臣、 明成祖夷方孝孺十族、明思宗碎磔剛剛血戰解了京師圍的袁崇煥)。
宋以後,特別是宋明相繼覆亡於蒙元和後金滿清手中時,漢人在經歷了多次異族入侵、改朝換代的血腥殺戮後,華夏文明陽剛進取的民族脊樑基本被打斷,勇烈誠信的人群幾被殺絕,民族最優秀成分基本喪失,存活下來的都是「劣幣淘汰良幣」法則衍生出來的奴化人群,因此宋後社會總是充滿太多圓滑世故的保命哲學。再經歷宋明理學特別是明代以來的文化自我閹割後,剩下的古老中華文明基本屬於一種散發著腐朽氣息的文明,雖然古老,卻是戧害著最優秀成份的一種老人黃昏式智慧。雖不無可取之處,卻於歷史大格局深有妨礙。
經過幾千年的原地打轉,中華民族陷入了一個循環的怪圈不能超脫,終於在清末成為一個政治經濟落後的民族。而後又經歷了十年文化浩劫,徹底西學東漸,原有的文化幾乎被完全拋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從此割斷。仁義禮信都不在!在當今中國社會,可以說是存在著兩種思想,一種是變異的傳統文化的思想,這種文化是精華和糟粕並存。而另一種是一種超越現實條件的超前思想。無論哪一種,都不符合當今中國人的形象和精神。
一句話,當前中國文化的弱勢,正是由於缺乏一種與世俱進,能夠展現當今中國人真正面貌的文化精神,中國人缺乏一個總體的抽象的正面形象。在文化的各種形式中,缺乏真正能代表當代中國人的形象。
沒有這樣的精神,沒有這樣的形象,造成不少人崇洋媚外,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要圓。這是悲哀,五千年沉澱下的悲哀。正如拿破崙所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而直到現在,這頭雄獅還沒有真正地蘇醒。中國沒有強大到一覽眾山小,也不是一些盲目崇洋的人眼中的弱者,它的潛力巨大,但要真正贏得自己應得的地位,任重而道遠。看清自己的地位,確定自己的目標,才是中國人現在最需要做的。
自二十世紀以來,中國人已經創造了很多奇跡,但這遠遠不是中國人所有的實力,中國可以更強。最關鍵之處,就在於要從文化上重塑中華民族的精神,重新獲得對自己文化的信心。我堅信,真正代表人類發展方向的,還得數中國人,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堅持的信條。
西方文化在現今的確算是優秀,但絕對代表不了未來。真正代表未來的,是中國人的文化。但是,這並不代表排斥一切外來文化。一種文明的文化,不僅僅要要強大的影響力,既能影響到本國人民,更具有世界性,而且需要有兼容性,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都可以吸收,繼而融合到本國文化中。中國古代文化曾具有這樣的特點,但從近代以來,這種特點漸漸消失了。首先是在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上,不僅要將傳統文化的精華拋棄糟粕後繼承,更要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形成一種新的文化所謂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和盲目地接受其他文化是截然不同的,關鍵處就在於吸收者要有自己的核心的文化精神。就象一棵大樹,要想枝繁葉茂,主幹的粗壯結實是必不可少的。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近年來屢屢創造的奇跡,都證明中國人是有著這樣一種精神的,但遺憾的是,這樣的精神現在並沒有通過各種藝術形式,也就是文化的各種具體表現而呈現出來。
這種文化,這種精神,那將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歸根結底,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的根和凝聚力所在。
文化的興盛,自然不是一個人所能決定的,那至少需要一代甚至是數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當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為自己真正的國家自豪和努力的時候,中華民族的強大也就指日可待了。
現在國外的華人(唐人)正在復興中國傳統文化,你要出國的話應該看到和知道!!!很美的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