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展示中國文化差異

如何展示中國文化差異

發布時間:2022-04-21 09:46:56

Ⅰ 如何將中西方文化差異以海報形式展現

一、文化的差異性與同一性

文化不是一個固化的概念,文化的形態繁復多變,各民族的文化也各具特色,並且隨著內外因的作用不斷產生變化,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文化形態入手,把握各民族、各時代文化間的聯系點和共同性。文化是共享的,是某個特定群體成員共享的理想、價值以及行為准則。然而文化也是可以習得的,人們與文化一起成長,不同群體之間的文化也可以形成交集。我們總是強調現在處於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各民族間的文化伴隨著這一轉變也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這種文化的交流最終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是,盡管中西方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別,大部分中國人不懂得基督教的教義,這並不妨礙我們以聖誕節的名義過一次節日;盡管西方人很可能不太清楚公歷與農歷的區別,這也不影響他們與遍布全球的華人華僑一起,享受春節的喜慶氣氛。

二、海報設計中所體現的文化差異性與同一性

海報也叫做「招貼」、「宣傳畫」,英文名為「poster」,意指張貼於紙板、牆、大木板或車輛上的印刷廣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廣告,它是戶外廣告的主要形式,廣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也有人根據poster的詞根結構及掌故來剖釋招貼的詞義,認為poster是從「post」轉用而來,「post」詞義為柱子,故poster是指所有張貼於柱子上的告示。沒有一本中文詞典對「海報」一詞作過專門解釋,但據傳說我國清朝時期有洋人以海船載洋貨於我國沿海碼頭停泊,並將poster張貼於碼頭沿街各醒目處,以促銷其船貨,沿海市民稱這種poster為海報。依此而發展,以後凡是類似海報目的及其他有傳遞消息作用的張貼物都稱之為「海報」。

(一)海報中的文化同一現象

文化的傳遞是以符號為基礎的,比如語言文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符號,藉助語言文字,文化得以代代傳遞,也能夠傳播到更廣闊的范圍中去。符號按照感官不同可分為聽覺符號、視覺符號與觸覺符號,語言屬於聽覺符號,而文字則屬於視覺符號,圖形圖像也是重要的視覺符號。海報具有畫面大、宣傳內容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以及遠距離視覺效果強烈等特點,是極好的文化傳播載體,也是平面設計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涵蓋內容豐富、主題表達明確、傳播途徑多樣、展示簡便、對於環境道具並沒有過多限制,所以廣為流傳。我們熟知的許多國際平面設計師都在這一領域都有突出的代表作品。眾多國際性的平面設計比賽也是通過這一表現形式來進行的。連續舉辦了七屆的國際大學生反對皮草海報設計大賽,要求參賽者需要用原創海報作品引導消費者思考皮草服裝的道德問題。欣賞最終獲獎的優秀設計作品時我們不難發現,不同國家的海報作品中往往會運用到相似的構想或者相似的圖形元素,也就是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長環境的大學生們,在立意和素材的選取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例如,2007年的第五屆比賽,大賽主題為:「FashionVictims」時尚的犧牲品。中國賽區獲獎作品中有三件出現了衣架這一元素,美國和加拿大的獲獎作品中各有一件是以衣架為創意元素的。這一現象說明,在設計之初,中外學生選擇海報創作元素時,都不約而同地從時尚聯想到了衣架,並採用了或實物拍攝或手繪勾勒或異圖形構成等表現形式運用在自己的海報設計作品中。

在全球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歷史進程中,各國人民間政治文化交流也愈加頻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互依賴的關系。作為一名設計師,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最廣泛范圍地傳播,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常常會採用大部分人可以接受並理解的圖形元素。第二屆「東+西」大學生國際海報雙年展中的金獎作品是一幅名為「暖」的反戰海報,背景中央寫著戰爭的英文單詞「war」,旁邊是一顆破碎的心,看起來猶如一對小小的翅膀,翅膀上頂著一個光環,如同血色天使一般。畫面下方有一排主題語:請不要讓這對翅膀飛走。整幅畫面色彩斑駁,讓人聯想到戰爭帶給人們的創傷,而在這一片蕭索之中,這顆小小的紅心溫暖了觀者的心靈,讓人在沉重之中悟出些別樣的味道。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卻是國際通用語言;大部分中國人並不篤信基督教,但是大多能夠識別天使的典型特徵。因此,這幅作品能被國內外大部分觀者解讀。由此可見,盡管在不同的文化環境和教育背景下成長,國際間的交流卻日益密切,如今東西方的年青一代在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甚至思維方式上有著逐漸趨同的態勢。這既是設計師們的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採用國際通用的視覺元素創作作品可以提高作品傳播的廣度,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數觀者的理解與認同;另一方面,僅僅利用文化同一性設計海報,難免存在太多創意「撞車」的風險。因此,兩者間「度」的把握相當重要。

(二)海報中包含的文化差異使其各具特色

縱觀海報設計發展歷程,國際知名平面設計師們的海報作品大多含有和本國背景文化相關的、獨特而具有個性化特色的視覺語言,並逐漸將其發展轉化為強烈的個人風格,讓觀者一看到海報畫面就能夠明白是設計者是誰。老一輩日本著名設計師田中一光為日本傳統戲劇———能劇所創作的一系列海報流傳甚廣。能劇是日本民族戲劇的第一個劇種,它是由從寺院神社節目助興表演中脫胎出來的「猿樂能」演變而來,在日本戲劇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能劇出場人物較少,以劇情的表演為中心,是一種象徵劇。扮演劇中人物的演員都戴假面具,這是能劇區別於其它戲劇的一個重要特徵,能劇就是從選擇面具開始的。田中一光的能劇海報大部分都採用了面具作為主體圖形,在表現手法上,他用大面積的幾何色塊將原本復雜具象的面具與頭飾進行歸納,概括其主要特徵,並採用高純度補色,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除了利用幾何色塊塑造能劇面具來創作海報之外,還有一部分能劇海報則是將文字甚至筆畫作為主要創作元素。這些文字往往是戲劇中某章回的內容,通過陣列的方式排布在畫面上;或者是將劇名的筆畫在不影響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拆分,分布在畫面中;有時還會用相應的色彩區分不同的劇目。

田中一光在海報設計中採用了大量日本傳統形象和民族元素,而這些元素卻是通過相對較為現代的幾何形態表現出來;海報中補色的應用營造了一個五彩斑斕的華麗能劇世界,又通過巧妙地劃分與間隔體現了層次地交疊,使得海報畫面形成了類似西方透視效果的空間感。這是傳統與現代、文化差異與同一性的極好體現。也許有人會說,現如今距離田中一光的全盛時期已經相隔甚遠,而能劇本身就是較為傳統的文化領域,難免在海報中會出現一些獨有的民族文化符號。那麼,新銳伊朗設計師Me-hdiSaeedi則是另外一個鮮活的例子。MehdiSaeedi的作品中總是包含著波斯文字和傳統人物形象等民族元素。比如他為三位伊朗女性藝術家油畫展所作的海報《三種伊朗人的面貌》,利用波斯文的大小以及書寫角度的變化組成三張相互聯系的女性側臉,完美契合了主題。他認為,波斯文與拉丁文字在結構上非常不同,拉丁文字處於兩條平行線之間,方塊字的結構更容易處理好平衡的問題。而波斯文字則比較機動,字母的組合更為隨意,設計師們可以用更加創新的方式進行設計,圖形化效果較拉丁文字更為明顯。他另一幅海報作品《伊朗印象》是為伊朗攝影師作品展而作的:畫面主體圖形是一名纏頭的伊朗傳統男子的形象,表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作為一名曾留學英、法兩地的設計師,MehdiSaeedi明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波斯文的識別性有限,所以,他的作品中總會出現以英文標注的主題,並與原有的波斯文字有機結合,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努力將這兩種文字的特點結合起來」。MehdiSaeedi通過他成功的海報設計作品告訴我們,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往往能夠擦出意料之外的火花。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所產生的「化學效應」

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設計的海報設計作品,有許多充滿了濃郁的中國文化元素,而這種中國味兒,又通過簡潔易懂的現代設計手法表現出來。他本人對此謙虛地回應:「基本上我的東西都是很表面的。但是為什麼我弄得這么好,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文化用什麼形式來表達,好讓中國人和老外都覺得有味道。但並不代表我對中國文化了解多深,你只要多問我一句,我未必可給你一個更深入的答案。」而採用這樣不同文化融匯的設計理念來完成作品就是希望通過國際性活動「表達中國文化與品位,通過這種展現,將中國人的尊嚴在國際舞台上拿回來」。觀其1990年在東京舉辦的「EastMeetsWest(東方匯合西方)」個展海報設計,畫面主體為一個書寫於沙地上的篆體「東」字,細看可以發現,這個充滿傳統味道的東方文字筆畫結構卻被拆分為四個英文字母「EAST」,這正是英文中「東方」的意思。如果換一個角度,將海報倒置,文字筆畫則又組成了「WEST」,變成「西方」的意思。他將英文單詞中的「東方」與「西方」巧妙融合在同一個古老的中國文字中,既將此次個展「EastMeetsWest(東方匯合西方)」的主題涵蓋在內,又體現了東西方的交融匯聚。畫面整體為暖黃色調,砂礫中的字體刻畫體現了古老東方文化歷史的神秘與滄桑。

陳幼堅為「香港東西」之香港設計師七人展所設計的海報,也同樣充滿了不同文化碰撞而產生的靈感火花。淺色的畫面中心位置放著一杯熱茶,那是一隻由寥寥幾筆毛筆筆觸勾勒出的典型中式瓷製茶杯,杯中卻泡著袋泡紅茶。紅黃兩色組成的標簽讓人聯想到有著「世界紅茶之王」美名的英國經典品牌———「立頓」,只不過標簽上的文字已經替換為此次展覽的主題內容。杯中的茶水冒著熱氣,這升騰的氣體由彩色線條組成,似乎意味著在東西方文化共同熏陶滲透下成長起來的香港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必將通過此次展覽的呈現,在設計界大放異彩。海報色彩素凈,畫面主體突出,簡潔而不簡單,蘊含內容豐富而雋永。糅合東方文化傳統和西方設計美學並不只是香港設計師的「專利」,大陸設計師們同樣有感於東西合璧的獨特設計韻味,創作出許多優秀的海報設計作品。深圳平面設計師劉永清設計的一組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海報設計中,他巧妙地將中西方文字融合在了一起。畫面中「百花齊放」與傳統花卉圖形結合,「百家爭鳴」四個字與孔子像結合在一起,體現了這八個字的字面含義。兩幅海報乍一看平平無奇,仔細回味時則發現主題文字另有乾坤———漢字的筆畫是由英文字母組成的,不同英文字體也使得中文字體呈現出類似宋體和黑體般不一樣的字體效果。東西方文字通過設計師的處理,巧妙結合在一起,在畫面中表現出出人意料的和諧視覺效果。

三、結語

文化是一個寬泛而抽象的概念,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又難以將其精準定義。在海報設計這一領域,設計師們將其濃縮為視覺元素集中體現在畫面中,在設計創意與設計表現時既要考慮到最廣泛范圍內受眾的接受程度,又要保證作品的獨有的文化內涵和個性特色,適度把握文化差異性與同一性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國設計作品致力於走向國際化的同時又保有中國特色所需要長期研究課題之一。

Ⅱ 能舉幾個例子說明中美文化間的差異嗎越多越好喔!

中美文化基本差異:中國觀念與美國觀念對比分析
作者:

集體主義:一般而言,中國和其他亞洲文化反映了社會科學家稱為「集體主義」的取向。這些文化比較注重群體合作和個人謙虛。
個人主義:相反,美國人通常表現出一種個人主義取向。他們更重視獨立性。自我實現即使不是一種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們接受。美國人更重視不受外部制約的「自由」。
社會關系:中國人的社會關系比美國人更加正式,等級更分明。中國人似乎非常習慣於等級分明的結構,他們可基於自己在結構中的位置和慣例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 美國人則更側重於非正式和平等關系。美國人通常和社會地位相同的人在一起最自在;他們不太重視社會等級。
友誼:與美國人相比,中國人更可能擁有少數終生摯交,他們彼此之間交情深厚,願意相互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 美國人可能有許多「朋友」和熟人,這些朋友和熟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換,彼此之間承諾的義務有限。
義務 在中國人之間,與他人的關系通常意味著彼此之間的義務。 與此相反,美國人傾向於迴避相互依賴的關系以及可能導致長期義務的局面。
任務取向與關系取向:中國人側重於關系取向。保持和諧的關系比完成任務更重要。 相比之下,美國人側重於任務取向。完成工作通常比關系更重要。
和諧與「事實」:中國人所受的教育通常是避免直接沖突、公開批評和具有爭議的話題。他們希望在周圍的人中保持和諧,給別人留「面子」。相反,美國人通常願意直接面對問題、提出批評、討論具有爭議的問題,並堅持自己認為是「事實」的意見。他們對「面子」並不在意。
法律、規章和條例的作用: 在交往方面,中國人通常更信任人際關系,而不太信任書面規則和程序。 而美國人一般認為書面規則適用於每一個人,並且能夠產生公正、合理的程序和決定。
時間觀念:中國人比較懷舊,也比較注重未來。 美國人通常對過去不太感興趣,他們注重的是眼前的情況。
指定身份與獲取身份:在中國的傳統中,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基於繼承特徵,例如年齡、性別和家庭,但這種情形正在發生變化。 對於大多數美國人,個人地位主要基於自己的成就,包括受教育程度和事業上的成功。

此篇作為我的「中國文化漫談」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希望能夠把淺顯的道理與實際的問題結合起來,讓我們了解什麼是中國文化的價值所在。洋洋大觀,才疏學淺;一家之言,不成敬意。

今天我們首先談一談什麼是文化。之後對中美文化進行一個簡要的對比,從而看出文化對於一個社會的巨大影響。

什麼是文化(Culture)?
簡單的說來,文化是那些你不知道原因但還願意接受的,來自上輩的規則與認識,在實踐中大多數人能夠體會帶來的益處,或者相信可以帶來益處,使得這些規則與認識又成為當代大多數人的選擇,此時就構成文化主體內容。但是如果這條規則或認識已經完全被客觀實踐證明不可行的時候也不會堅持,也是文化具有的更新能力。所以文化主要是那些難以給予定論的規則與認識(屬於價值觀和哲學層面),並具有主觀性,延續性,群體性,有益性四個特點。

比如說過春節,每個人都認為應該過春節,而且習慣於此,很難說出過大家一定要過春節有什麼必要性,但都能說出一些好處,所以就自然延續下來。但就是這種自然的慣性,具有強大的社會力量,除非社會發生巨變,或者徹底被外族文化所侵蝕壓迫。後面的過程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不是沒有而且不止一次,但是都被中國文化自身具有的理性和強大的凝聚力所征服。這里提出兩個中國文化的特點,理性和凝聚力。

文化的延續性不等於失去其合理性。實際上文化合理性的辯論雖然是全民參與的,但是往往由被認可的社會精英層給出答案。但是社會價值觀的爭論需要長期和大量的社會實踐,所以其變化是緩慢的而且有反復的。一個時代的精英們往往難以對眾多課題給出答案,即使可以可以通過若干簡單原則推導出來的規則,也需要長期實踐來證實,而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厚重之處。儒家文化不是從今天才被質疑的,而是從其誕生的第一天就受到駁斥,歷史上也始終有人質疑甚至提出尖刻的批評,但是儒家成為最終的選擇是因為這是社會的選擇,被大量實踐所驗證。

中美文化解讀
對於中國和美國的社會結構我有一個簡單的描述。
US stays on rules.(美國建立在規則上)
China stays on culture.(中國建立在文化上)

美國是最早開始實踐把所有各種文明成果變成具體文字條文的國家,因而現在其擁有最完善的法律體系,政策制度,公共程序等,在規則之上享有個人自由,或者規則體現為個人自由之間的妥協。當規則變成條文以後,一切可以變成秩序,如果規則符合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那麼自然產生較高的執行效率,美國社會非常依賴於良好的成文的規定。

但是規則體現的只是制度層面的東西,價值觀才是推動制度建立的基石。美國的價值觀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在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另一方面則是西方傳統基督教文化的移植。美國是一種來去自由的聯盟體制,他們的力量也經常來自散漫而自由的創造。

中國沒有成熟的制度,法律,政策等成文固定的規則,但是中國社會依然從整體上運轉良好快速發展,而且具有強大的自省力量,就是因為中國有強大和有生機的文化。文化可以在每時每刻約束著每個人的行為,促成社會的合作。這種文化來自歷史的積淀,與智慧的碰撞。

中國社會的構成依然遵從這個原則,價值觀才是推動制度建立的基石。中國社會發展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使得在文化層面遠比美國深遠,智慧更加深邃。但是中國發展的制度基礎,經常遭受君主與外族的輪番破壞。中國成熟的文化智慧,始終處於和專制制度及外族野蠻馴化的斗爭中。中國歷史上的開明時期,往往能夠把文化的成果確定為一些好的規則,但是隨後又很容易在君王體制下遭到破壞。宋朝開始的文人朝政與新興思想又迅速被外族侵略所破壞殆盡,造成之後上千年的思想桎梏。

文化在一個社會中是無可替代的。因為社會發展進程不可能被中斷,然後被設計構造出來。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演進的不可終止,無可選擇的過程。中國如何進步,就是應該鑒別正確且適合自己的傳統,把他們由文化上升為規則,同時利用自己的智慧,從實踐中獲得新的真知,並使之與傳統一起共同成為社會建立的基礎制度。

中美文化之對比
從歷史上看,美國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只是一個新興的利益的聯邦,而且由於歷史短仍然處於發展過程,社會的興衰周期還沒有在美國身上充分體現。因此把它與傳統意義的國家進行對比,有很多不可比性。一旦其形成一些固有的難以改變的自身文化屬性後,才能算作一個成熟的國家。

文化層面的對比
根據對文化的理解,美國所能夠繼承的東西主要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思想成果,以及傳統西方的基督教義。上帝成為其與西方文明共有的共主,雖然誰也沒見過。耶穌不過是用來宣傳這種思想的一個教案或者工具。上帝的文明准則有什麼呢,就是黑暗,欺騙,掠奪,弱肉強食。所謂的慈善,道德只是用來寬恕惡人和惡行的,偶爾的光明都是上帝帶來的而不是人帶來的。從這點可以看出,雖然他們繼承了法國大革命的優秀成果,但是沒有脫離傳統西方文明的框架。從自詡傳統美國人的布希的所作所為中可以看出其秉承的傳統價值觀,布希可以說是近代以來,與法國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最遠的一個總統了,因而也更能充分體現美國傳統價值觀的另一面。

中國的文化相比是上千年變遷中歷經滄桑沉澱下來的,其中不僅是一些價值觀原則,還包括很多獨有的智慧。這種文化積淀是在多元化(而不是一元化)的中國歷史中,不同思想流派互相鬥爭的結果,並為長期實踐所證明。我們往往說歷史總是不斷地重復,就是說現在的各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上大都發生過了。因此其對中國人自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對中國社會也有極強的適應力。

中國文化的理性與凝聚力是核心。儒家的思想如果從孔子算起(實際上更早,從多部落共處和農業生產中逐漸產生),也已經經歷過很多變革與思想征戰了,之所以其能夠很好的存在下來,就是因為自身具有的極強的理性。孔子在總結前人智慧中,最重要的選擇就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孔子在論述社會制度建設的核心是「和」。在社會制度層面強調放棄征戰,文明共處,依靠理論解決紛爭。而對於個人而言,孔子強調「仁」和「學」,通過「仁」構建和諧的講理的環境,通過「學」來提高自己的認識,避免為無意義的錯誤目標去爭,且能夠參與理論的過程中。智是學的成果,信是相處的境界,勇是個人進取的勇氣,義是個人對大眾責任的推行。禮儀不過是基於這些建立的合情合理的需要共同遵守的規則,是思想與智慧的表現形式。如果看孔子或者儒家文化,只知「仁」「禮」就會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難堪境地。

中國的智慧來自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恩賜。中國的自然環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相對獨立,又能夠不斷吸納新鮮力量的大陸。從地理上說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周圍大多是不毛之地,而中原地區獨享最佳的地理位置,因而自然形成趨於中央的向心力。從氣候上說,中國的溫帶氣候最適合人類居住發展,而且充分表現出氣候循環反復周而復始的規律,體現出整個大陸相對一致的氣候環境,這使得各個部族之間容易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產生共識,利於融合與遷移。在融合中不同部落各自的鬼神崇拜已經不再重要,也無法存在下去,代之以祖先崇拜,文化崇拜,智慧崇拜。這些才是中國文化的根。

中國大陸這種作為海納百川的文化終極站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構成了中國文化相對獨立又能吸取其他種族文化營養,注重整體、穩定、和諧、長久。總結為開放而又獨立,吸收而又高貴的特點。中國大陸上的社會變遷是一個完整的世界運轉變化的縮影。現在很多所謂國際外交爭端可以從當時的中國內部諸侯各國之間的爭端中都可以看到相似性。有了上面的條件,「易」思想的產生也就不足為奇了,以「易」作為智慧的發端與歸宿,很好的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哲學觀。

中美文化差異

中國跟美國在有些文化及社會差異上是根深蒂固的,下文提出我觀察到的一些例子。筆者在這里要強調這些觀點是一般性的,當然仍有個別之特例。

一、個人主義

美國人相當崇尚個人主義,東方社會 (當然包括中國人) 則強調家族及階級層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及有影響力的分別。美國人崇尚個人特質的例子很多,父母較少伸手干預子女的發展。

二、隱私權

美國人通常很尊重別人的隱私。就是知己之間也很少問到別人太"切身"的問題,例如年齡、薪水及婚姻狀況等。也應當少談論第三者的事情。不請自來的訪客(包括父母親)是絕對不受歡迎的。

三、不拘禮

美國人在衣著娛樂方面,都比較隨便。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比較不拘禮,即使雙方在年紀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別也不例外。這方面的例子多不勝數,例如很多學生對教授,及晚輩對老人家都直接稱呼first name可見一斑。這種"越代","越身份"的不拘禮表現,在很多東方人眼中則認為是失禮的行為。

四、開放與直接

美國人是相當開放和直接的,尤其在專業的討論,往往秉持著不同意見而爭論(注意:是爭論,不是拍桌子,摔麥克風的吵架)。相反地,東方人往往不會直接沖突,而是婉轉地通過地位比較高的第三者來疏通。

五、獨立性

美國人通常較不喜歡依靠別人,甚至父母的幫忙也不一定樂於接受,而父母亦鼓勵子女早早離家,獨立地生活與發展。我國青少年在這方面就發展得較慢。對留學生來說,要注意到指導教授非常重視研究生能夠獨立做研究的能力。而對英文不靈光的留學生來說,當你向美國人借筆記時如被拒絕,不一定表示他們討厭你,極有可能是他們將心比心,認為你應該獨立而已。

六、競爭性

美國社會的發展依靠競爭來作為推動力。"Work hard, play hard"是大部分人的作風。他們在言語爭辯時都喜歡壓倒對手,這種"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風當然是競爭性的一種表現。他們的競爭挑戰精神也顯露在體育比賽方面,即使是他們所謂的"playing for fun"時也是蠻認真的。一般美國人對於一個球隊都十分狂熱,往往藉此發泄情緒。例如校隊比賽時校警常常要檢查進場的觀眾,不讓他們帶酒進場。球賽比賽時,觀眾都喧嘩沖天,往往亂拋東西。有些助興表演也有點莫名其妙,例如有一招是將一個女啦啦隊員,從觀眾席的底層拋起,一級級的人將她接著又再拋上去,直到最高層又再拋下來;偶然也有失手受傷的事情發生。筆者也算是球迷,但都是在家看電視,免得在現場活受罪。而且要算準時間,當球賽完時避免走在路上,因為球迷在贏球時歡天喜地(如果你看到開車的人在亂按喇叭,你不用聽報告就知道贏球),輸球時則沮喪憤怒,兩種結果都是瘋狂畢露。有些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更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有一點要強調的是,如果不是在發泄情況下,絕大部分的美國人都是很守規矩、不騷擾別人的。

七、公眾場合應有的禮數

美國人通常都能尊重別人的安寧。在歌劇院不用說,就是在戲院也都能噤聲欣賞。在餐廳吃飯時的交談聲音也相當低,跟中國有劃拳斗酒的吵鬧大不相同。排隊時都很守秩序,插隊是不被接受的,蜂擁上車的事情絕對很少發生。開車的人通常很守交通規則,例如在夜深無人時也不闖紅燈,尊重行人,讓路人先過馬路等。來自較不遵守交通規則國家的留美學生尤其要特別小心。

八、朋友模式

美國人囗中的朋友定義比較廣泛,而且有區隔性;譬如說工作上的朋友、打球的朋友、學校的朋友、喝酒的朋友等等。 另外美國地域廣大,人口流動性也高,而且朋友之間絕少吐露私人的事情,所以友情是比較"溫水"性。中國人的友情通常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言不合就盡量避免跟對方碰面,"起落"性比較大。中國人朋友之間借錢是相當普遍的,而美國人朋友之間借錢是鳳毛麟角的。

九、金錢的運用模式

中國人通常做的預算都比較保守,而美國的預算則比較接近"極限",而且往往有消費超過預算的傾向(跟美國社會大量使用信用卡也有關系)。美國人很捨得買東西,尤其是在購房及汽車上,對於吃喝方面,尤其是請客,則比較"猶太";而中國人則比較捨得花錢在請客方面。

十、世界觀

可能因為美國多年來的興盛及教育重點在某方面仍有偏頗,美國人多數 "以本國為中心",對於別國的認識十分膚淺。美國人對世界地理的無知是令美國國家地理學會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十分痛心的事情。在美國流傳一個笑話:東北部的某一個州的某居民,寫信去州政府詢問關於New Mexico的情形,答復居然是:關於別國的情況我們不大熟悉,無可奉告。

對中美文化對比的初步認識
最近認識了一個美國人。談了很多東西。突然對美國很有興趣。 關於教育,美國16歲之前是必須要去學校的。全部免費,不去都不可以。可中國的9年義務教育還是需要錢的,國情原因沒有辦法。美國的教育資金是稅的一部分。她們從來不知道還有希望學校這回事,上學還需要捐款,無法想像。 關於環境,在中國,他們覺得無法呼吸,有煙的味道,不能跑步。路上雖然我們已經覺得干凈多了比以前,但他們覺得為什麼到處都是垃圾,sigh。覺得我們不注重public。還有公共產所吸煙等。 關於自由,她們會感覺到很多網站都會被屏蔽,美國網站很多上不了。他們對很多事情看法比較隨意,原因在於沒有歷史,只有300年,而我們是受長期傳統影響的。 關於婚姻,在美國3個結婚就有1個離婚,所以step father or mather 是十分normal的。但在中國她們很奇怪,為什麼有人要離婚,還有人會勸她們不要離。他們比較注重隱私,最多兩個人一個宿舍,要不覺得很不舒服,還是人少啊。他們不會有兩個人想開房間還要出去,都在自己的宿舍里,所有人都明白。我們還是需要找學生旅館的呵呵。 關於來了之後的改變,原來在美國總會受到中國是敵人的說法,說中國發展很快,馬上就要趕上美國了,但來了中國後,他們覺得確實還有很大的差距,根本不是一個類型的事情,怎麼能放到以前說能不能趕上。還有中國很傳統,中國對女人會不公平,這都是人權方面的問題,但來了覺得不是這樣的,還是比想像中要開放得多,男女也很平等。 關於種族歧視,美國確實存在種族歧視現象,有很多人就是看不慣其他膚色的人,還有就是會有隻允許白人參加的party。 關於家庭,美國很多人只要不要孩子,就不結婚,只生活在一起,因為知道也會離婚的,反正不要孩子,就省事一點得了。他們難以想像我們還需要考慮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從18歲開始就被趕出家門,所以他們根本不會管她們的父母,當父母老的時候。所以當我說,我要為父母做什麼的時候,他們覺得很奇怪。 關於開玩笑,他們真是什麼玩笑都開,男女一起,就取消別人自慰,模仿異性自慰,談論最喜歡的做愛姿勢,都才20歲。和我們真是有差別啊。平均第一次年齡在18、19歲。 關於娛樂,周末我們大都在宿舍待著,他們是一定會去bar或者club的。 還有等等等等,總之太多方面有差別,但是本質都在於歷史,我還是比較喜歡她們的自由和觀念的開放的。我一定會去美國一次,見識見識。當看到transporter2里的邁阿密海灘時,她說她家就在佛羅里達的海灘邊,簡直太美了。還有個體會,他們出生很多都不在美國,還碰到一個小時候和我老家在幾個地方的,但都相處得很好,沒有任何異樣感。真是移民國家

中美文化對比清單
發表時間: 2006-4-23 12:56 作者: 白丁 來源: 漯河信息港·藍沸空間

字體: 小 中 大 | 列印

(美國) (中國)
「我的」,「你的」 「我們的」,「你們的」
享受服務 請求批准
制服厭惡 制服崇拜
東西各就各位 人各就各位
收信人地址在信封下方 收信人地址在信封上方
底層樓 一層樓
黑色的葬禮 白色的葬禮
地圖上法國是世界中心 地圖上中國是世界中心
「亞洲人長的全一個模樣」 「歐洲人長的全一個模樣」
「我」(手勢指胸脯) 「我」(手勢指鼻子)
巴黎人瞧不起外省人 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
曬黑 美白
抬手叫計程車 抬胳膊叫計程車
走在狗屎成堆的大街上 吃狗肉
刀叉和麵包 筷子和米飯
向墳墓上送鮮花 向墳墓送食品
甜早點 咸早點
安靜而灰暗的餐館 吵鬧而明亮的餐館
「你好,走得好嗎?」 「你好,吃了嗎?」
勤洗澡 勤洗衣服
讓別人丟面子 保全自己的面子
吹噓所送禮物的價值 貶低所送禮物的價值
當客人面大呼小叫拆禮物 客人走後悄悄地看禮物
穿體恤杉旅遊 穿西裝旅遊
「新年好」 「恭喜發財」
溜狗 遛鳥
照景物相 照人物相
坐在地上 蹲在地上
汽車為責備他人而鳴笛 汽車為警告他人而鳴笛
女人吸煙時尚 男人吸煙時尚

中美文化對比

中國

只用動嘴說好聽的話。。。(假)

相聲:吹捧的游戲

小品:呼喲的把戲

武俠:掛上鋼絲飛來飛去,其實什麼功夫都不會,任何人都可以模仿,優勢背台詞。

美國

行為藝術(要付出行動)加上競技哲學理念(真)

橄欖球:強壯男人的游戲

冰球:體驗速度與激情

籃球:技巧和配合,速度與對抗

棒球:聰明人的游戲

動作片:都是真功夫,哥們夠強壯嗎?在健身房練過嗎?人家是從小就練起來的,為什麼你會覺得不真實呢?因為你模仿不了。

UFC:真人無限流格鬥,誰的精神意志強?誰是真正的英雄,先簽生死狀。地球上最危險最真實的格鬥,幾乎場場KO,場場受傷。

美試摔跤:也是強壯男人的游戲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熱愛競技強身建體的,並且爭強好勝的男人都比較真實。

中國人需要鍛煉身體,強壯自己,讓自己勇敢起來,自信起來。中國人需要爭第一,而不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中國人需要尋找目標,認識自己追求理想。去改造社會。而不是為了生存論為奴隸。

而那些喜歡朗誦詩歌的男人就很假,因為他總是拿古代和現代做對比。其實我們更應該學習現代學,而不是古文學。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Ⅲ 中國南北方文化差異

中國南北文化大致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屬於北方文化,長江以南屬於南方文化,南北文化上的差異克分為南北性格差異,南北飲食差異,南北藝術差異,南北方言差異,南北建築差異。。。

1:性格差異---北方方生活條件惡劣,人們的心思會被盡量用於和自然斗爭,和生存斗爭。因此他們的思想比較單一,質朴,直率,或者說是純真的傻,思維善於走直線,不愛拐彎抹角。因為在大自然面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於是北方人習慣於簡單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他們身材高大,粗獷彪悍,性躁好鬥,思想上比較保守,進步雖遲然得寸守寸,敗之不易。

南方生活條件良好,人們的心思在滿足生活所需的同時會有大量剩餘,於是他們會對自身和自然進行冥思,於是藝術,文學,人際關系,社會關系在南方得到迅速發展,他們逐漸養成了曲線思維的習慣,做事含蓄委婉,再考慮自己的情況下還會考慮別人怎麼想,因此精通事故,頭腦發達,相對的,南方人習慣安逸,勤於休養,身體柔脆退化,性溫喜和,比較開放,但感官敏銳,恐懼死亡。

魯迅曾說過:"北人的優點是厚重,但厚重之弊也愚;南人的優點是機靈,但機靈之弊也狡。"南北性格迥異,之間免不了發生沖突,摩擦,歷朝歷代,北打南贏多輸微,久而久之,養成一種大大咧咧,滿不在乎,昂視闊步的氣勢,他們認為這就是男子氣概,做事快捷簡單,鄙視南方男子柔弱,沒有男性陽剛一面,說話做事磨唧;南方人同樣鄙視北方人,認為北方人沒有文化,粗魯,君子應動口不動手。

2:飲食差異---北方人與南人性格上的迥異同樣造就出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北人吃面,南人吃米;北人喜歡大塊吃肉,南人要把肉切得細細的,煨的爛爛的,炒的嫩嫩的;北人愛大碗喝酒,甚至冬天也喝冰啤酒,南人則要把酒燙的溫溫的,甚至喝煮出來的"黃酒";南人愛吃青葉子菜,幾天不吃就不能如廁,北人無所謂,光吃肉也不影響;北人愛吃餃子,南人喜歡混沌,餃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個,餛燉要湯碗、調料齊全,一口只咬半個;南人喜歡吃蔥,北人喜歡吃蒜;南人吃泡菜,北人吃鹹菜;南人吃辣椒是為了祛濕,北人吃辣椒是為了驅寒,南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人是干辣、酸辣;北人把吃讀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人把吃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夾",叫"塞",南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吃各種各樣的茶,北人只喝花茶就夠了,覺得花茶既香且濃,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人不懂欣賞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龍井、碧螺春,因為太淡,要細抿慢嚼才似乎有那麼點味,不適合牛飲。

Ⅳ 參考 中國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如何體現與西方文化存在哪些差異你認為應該如何

西方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裡面有一個基礎的信仰是非常好的,是我們中國人所沒有的,就是不承認人有等級之分,在主神的下面我們都是他的兒女.所以說主內兄弟,就是因為大家完全相等.這個平等觀念在基督教里是信仰的基礎.假如否定了主內還有弟兄的話,你就一個人是老大,這就不是基督的信仰,是另外一種信仰.在中國沒有這個思想,在儒家思想里人是分等級的.中國文化里缺少一個東西,就是中國人沒有終極的關懷.我們活著為什麼?我們到底愛什麼?真正愛自己的君王嗎?那是假的唉!所以中國人不誠實,愛自己的父母這是真的,愛自己的孩子、愛自己,不能超過自己的血緣.中國人的愛不能超過血緣,中國人的能力也不能超過血緣.一旦超過血緣,你的事業你的學問都崩潰了.因為我們沒有終極的關懷,我到底是為什麼?西式的話就是我到底為誰而戰,我為誰而活著,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基督徒很簡單,我榮耀上帝.你可以笑他,但是他有終極的關懷. 上帝的使者們卻默默地將生命獻給了中國.『』
中國傳統的農業文明裡,儒家文化主講究上下尊卑的.是大家努力爭當人上人,出人頭地,取得高於他人的身份地位,然後相應取得一種剝奪與侮辱他人的資格.在這樣的人際關系中,欺負與被欺負,凌辱與被凌辱,壓迫與被壓迫,就是人際的常態.所以,在中國即使還在幼兒園里,父母們對孩子的關注不是要求孩子為他人服務,而是如何防止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在成年世界,欺負與被人欺負的問題仍然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所謂的禮儀,也只是鞏固與強化這種上下尊卑的秩序之用的工具.通過這種禮儀,讓在上者耀武揚威、趾高氣揚;讓在下者卑躬屈膝、奴顏婢膝.在這種社會里,一旦跳出了血緣關系與熟人圈子,人與人之間就會變得十分冷漠,嚴重缺乏誠信.在傳統的農業文明裡,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非常單一落後,社交范圍非常小的情況下,這是可能實現的生存方式.然而,在今天的社會,已經不同於過去的傳統農業社會,而是進入到市場經濟與商業文明裡.然而,經濟上部分進入商業文明與政治上的傳統等級專制,使得中國社會進退維谷,傳統的道德觀念與禮儀制度因其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不得不被人們丟棄.

Ⅳ 你如何看待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

我認為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並合理的,我們應該以包容的心態面對文化的差異。

在許多中國人能夠迅速的接受西方文化,反而對中國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有著不恰當的定義。但我們應該始終記得,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存在是因為歷史的潮流導致的,沒有對錯與高低之分,這是一種差異,而並非是一種差距。

Ⅵ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

1、思維模式的不同

中國:思維模式是宏觀的,使中國人能更好地把握全局,中方一般都比較的注重儒家思想,注重禮義廉恥,在平常的時候比較的含蓄,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更加註重禮節問題。

西方:善於微觀思考,嚴謹的思考,這是由於微觀化的思維模式,也使西方更早地進入科學社會。一般崇尚開放思維,思維方式很直接,思考的方式更加註重一些利益性的問題,略帶個人主義。

2、中西之間的科學文化呈現的文明底色不同

科學文化誕生於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自由民對純粹知識、對「無用之用」學問的追求,就培育塑造了西方文化中探究自然秘密的好奇心和理性傳統。形而上學的建立、發展與完善,為進一步追求建立嚴整自洽的邏輯體系,提供了有益的思維訓練。

基督教經院哲學唯名論與唯實論之爭,更是直接醞釀促進了近代科學的誕生。近代科學以求真、實驗、證偽、定量等範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傳統,逐漸成為科學共同體的倫理規范和精神追求。此後,近代科學以具有強大解釋力、說服力的豐碩成果,生動彰顯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豐富內涵。

同樣,中國人在認識並改造自然世界的進程中,也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文明傳統。順應自然,注重整體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強調天人合一、生命感悟、欲辯忘言,是以儒釋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點。

她指導中國人有效地與人相處、與社會相處、與自然相處,並造就了歷學、農學、醫學、天文學等方面的卓越成就。重視整體、關聯、綜合、包容、感念的中國傳統文化特點,與強調理性、批判、分析、實驗、精確的西方科學文化有著不同的底色。

在不同底色上建立起來的科學文化必然有所差別,各有特點,各有所長,需要交流互鑒,相互學習。必須承認,就近代科學而言,中國是落後的,中國尤其需要向先進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弘揚近代科學精神,要虛心,要誠心,要甘當小學生。

3、家庭文化的不同

中國社會極為注重家庭概念,家國同構可謂是其典型特徵。中國更加重視家庭生活而缺少集體生活,在集體和個人之間有所選擇時候,往往以集體理念為重,同構倫理來對社會進行相應組織,也正是因為此,我們國家被稱為「倫理本位」社會。

西方社會則更加推崇個性發展,堅持以個人作為發展的根基,國家的形成則更加註重契約的作用。西方人比東方人更為注重集體生活,但是對於家庭的概念則相對淡薄,通過宗教來對個人形成威懾、凝聚社會,來確保個人的獨立地位與自由權利,所以被稱為「個人本位」社會。

Ⅶ 中國文化的南北差異

中國南北方文化差異全方位比較

本篇為筆者想了解南北方的差異,通過搜集相關文獻資料,整理的南北方文化差異對比,希望能給帶來大家一些啟發或茶餘飯後的談資。


作為56個民族的中國文化,地域性的文化差別是非常大的。按照地理,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淮河是中國結冰的河流中最靠南的一條大河)把中國劃分為南北兩大塊。

01

一方水土


巴克爾說:有四個主要自然因素決定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這就是:氣候、食物、土壤、地形。除此之外,長期性的文化基因傳承和沉澱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

北方遼闊的黃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壯麗,氣候乾燥寒冷,天空高曠凄涼,植被貧乏,在這種環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強悍、豪爽、嚴謹。而南方水流縱橫,山色清華,植物華麗,氣候溫暖濕潤,雲霞低垂清靈,在這種環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細膩、靈捷、浪漫、精明。

北方人的主食是高粱、大豆與白面,所以培育出了北方人魁偉與剛健的體魄,同時,這些作物的耕作需要人們之間的協作,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與政治意識就突出出來了。而南方人以稻米為主食,所以有著靈巧的心性,同時,「水稻栽培往往促進分散的離心力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喬伊斯·懷特),所以南方人散淡的漠視政治的個性就較為突出。

感覺中,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樣崇高、庄嚴、敦厚、朴實、壯闊,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樣靈秀、柔情、細膩、飄逸、夢幻。這實際上是同一文化的兩種異質,就像一個英偉豪爽的大丈夫和一個溫婉美麗的柔女子,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家庭(看到這里得你,是不是想找一個異質的伴侶呢?)。

若以區域文化詳細劃分中國文化的話,可以劃分出很多,主要類型有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關東文化、荊楚文化、草原文化、嶺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雲文化、西域文化、台灣文化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每個人一生的行為都受到背後一隻無形大手的控制,這支大手就是長期以來積淀在傳統中具有文化同構特徵的綜合價值觀念,它是人文地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02

性格差異

北方生活條件惡劣,人們的心思會被盡量用於和自然斗爭,和生存斗爭。因此他們的思想比較單一,質朴,直率,或者說是純真的傻,思維善於走直線,不愛拐彎抹角。因為在大自然面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於是北方人習慣於簡單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他們身材高大,粗獷彪悍,性躁好鬥,思想上比較

Ⅷ 與西方文化相比,中國的文化差異最明顯有哪些

和西方文化相比,這里的西方文化是指以歐美為代表的天主教文化圈。中國和西方文化的差異表現在方方面面,文化和價值觀、宗教因子、思維方式等。


中西方文化其實相差巨大,只不過因為近代中國國力衰落,西歐文化趁殖民主義將自己的文化傳播於世界,中國也深受其影響。因為過於熟悉,導致我們一時具體說出。但是我們終歸是知道,我們跟西方人不同。

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責任是我國永遠不變的話題,這簡短的幾個字就說盡了國人骨子裡的責任。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贍養他們終老。對孩子負責,養育他們成長,提供最好的。對另一半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


中國和西方的區別有很多,一兩句是說不完的。但是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自然清楚我們跟別人是不同的。今天我們負重前行是為了告訴世人,中華民族將重回世界之巔。

Ⅸ 中國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如何體現 與西方文化存在哪些差異 你認為應該如何發揚

1.
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
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
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
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閱讀全文

與如何展示中國文化差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