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娛樂化怎麼看待

文化娛樂化怎麼看待

發布時間:2022-12-30 21:00:11

『壹』 如何評價當今社會盛行的文化娛樂風氣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娛樂至死」。曾經這個詞引起過大家的高度關注,但是慢慢的好像又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現在的信息更替太快了,每天都是鋪天蓋地的娛樂信息,圍繞在我們周圍。很多時候,其實我們並不想每天僅僅只關注娛樂消息,但是經常是被迫式的接受。

當天,發生了什麼國家大事不知道,但是哪個明星出了點皮毛事情,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記得之前某音上有個16歲的女孩曬出自己的孕婦照,和自己一般年紀大的老公,幸福地笑著。

沒有想到這個視頻炸出了一堆18歲以下的孕婦,最小的一個只有14歲。大家紛紛跟著曬照片,曬視頻,曬娃。所以,這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嗎?

『貳』 如何看待當代的娛樂化

當代的娛樂化有利有弊。

對於泛娛樂化的大眾傳媒,尤其是對於受眾面最廣、泛娛樂化程度較高的電視等媒體而言,其降低的,不僅僅是受眾的文化品位,連受眾的基本判斷能力都將受到了損害。受眾不斷地受到泛娛樂化傳媒產品潛移默化的影響。

久而久之,在濃厚的娛樂氛圍下受眾對善惡美醜的概念都會變得模糊不清,怎麼區分高雅與低俗的能力都將喪失。而大眾傳媒將會用更低俗的產品佔領市場,取悅受眾。這將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惡性循環。

泛娛樂化影響:

首先,市場化競爭帶來的壓力迫使新聞媒體千方百計迎合受眾的各種需求,甚至是格調不高的需求。

多年來全國各地的電視台掀起了「選秀造星」的熱潮,這些「選秀」節目的成功至少從兩個方面對公眾進行了消極引導:一是對「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肯定、刺激與鼓勵;二是對「追星族」狂熱的追捧行為予以積極的評價和贊賞。

第二,媒體對收視率、發行量的過分追求使得新聞策劃逐漸走入了「誤區」。高收視率、高發行量意味著豐厚的廣告回報,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利益的驅使下,「新聞策劃」這個被廣大媒體所運用藉以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避免新聞活動盲目性的合法行為,成為個別媒體進行商業行為的擋箭牌。從對新聞事件的導演、參與到對娛樂節目的低俗炒作,無所不用其極。

第三,在新的形勢下,原有的傳媒管理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工作要求,在媒體節目泛娛樂化、泛低俗化的風潮中愈來愈顯示出它的蒼白與乏力。我們需要一個能保證中國新聞媒體健康發展、引領群眾積極向上、和諧共處的制度體系。

通過制度體系建設、完善國家法律法規,通過他律與自律全面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自身修養。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需要新聞傳媒發揮其作為輿論引導的作用,承擔起營造和諧社會氛圍的責任。

『叄』 如何看待如今的泛娛樂化

一、什麼是「娛樂」與「泛娛樂」

首先,我想先明確兩個概念:

「娛樂」是指人民群眾閑暇時的一種打發時間方式,是基本精神需求之一。比如工作忙了一天,約上三五知己喝兩杯,回家聊聊天打打游戲,看看綜藝。

「泛娛樂」是指的將那些原本並不是以娛樂大眾為出發點的事物,改造成娛樂大眾。比如前面說的,新聞、文章、教育。新聞是給大家傳遞信息,而不是討好觀眾的;文章是表達觀點,而不是嘩眾取巧的;教育是傳遞知識,而不應該是吸引注意的。

二、為什麼從「娛樂」走向了「泛娛樂」

事實上,這是近代全世界的風潮,而引領這個風潮的正是很多國人都嚮往的先進國家——「美國」。

1966年,美國記者彼德·馬丁與哈拉特·舒曼在《全球化陷阱》首次提出了「奶頭樂」(tittytainment)概念,大意就是讓人向嬰兒含著奶頭一樣「樂不思蜀」;

1995年,美國召開全世界500多名經濟政治界精英的會議,正式提出並開始進行了奶頭樂戰略,大致內容是「隨著生產力和人口的不斷提升,只需20%人生產物質,即可滿足所有人需求,80%人將被邊緣化,他們不必也無法參與產品的生產和服務;因為這個原因,80%的財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為了安慰社會中「被遺棄」的人,避免階層沖突,精英們准備的方法是製造大量的「奶頭」— —讓令人沉迷的消遣娛樂和充滿感官刺激的產品(比如:網路、電視和游戲)填滿人們的生活、轉移其注意力和不滿情緒,令其沉浸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喪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能力。」

進入21世紀之後,尤其是智能化製造的開啟(機械臂,工廠機器取代工人),全世界的娛樂化更加明顯,原本很多的非娛樂行業都開始娛樂化以「取悅」觀眾,有些詞很反應這種現象,如「吸睛」、「標題黨」等等。

可以說,由於21世紀生產力的繼續發展,導致社會環境又發生了變化:社會並不需要那麼多人從事直接物質生產,更多的人只能轉而從事娛樂生產(門檻相對較低),產出增多的同時,也必然需要引導大家需求增多,於是便「泛娛樂」了。

三、如何正確看待「泛娛樂」?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泛娛樂將會是必然的結果。生產力發展之後,社會關系一定是要與其相適應的,所以過於恐懼或者說排斥「泛娛樂」化,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而且從結果上也改變不了什麼。例如:以前認為的玩游戲不好,看動畫片不好等等,現在已經變成巨大的產業,很多人在享受,也有很多人在依靠它吃飯。

閱讀全文

與文化娛樂化怎麼看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