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北辰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好。
1、大公司,有發展。山西北宸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是一家以從事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為主的企業。
2、待遇好。公司有專業的培訓人員,扶持新人,有獎金,補助。
Ⅱ 圍棋的發源地是哪個國家啊,最早可以追索到那一年
圍棋,起源於中國,它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從古文獻來看,圍棋最早被人
稱為「弈」或「棋」。據說,這是各地方言不同的緣故。北人稱「弈」,南人謂「棋」。
後來,有人根據下棋時黑白雙方總是互相攻擊,互相包圍的特點,稱「下棋」是「圍棋」。
漢代,圍棋雖已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出現,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圍棋」還是被當作動
賓片語使用。如古詩中「溪頭烘葯煙霞暖,花下圍棋日月長」,「昂頭說《易》當閑客,
落手圍棋對俗人」都是明顯的例證。到了佛道盛行的南北朝時期,圍棋活動極為普遍,
文人學士中有的已嗜弈成癖,有些遁跡沙門的佛門弟子也樂此不疲。這期間,圍棋又得
了兩個富有時代特點的別名。
東晉高僧支道林與頗負棋名的輔國重臣謝安等人相交甚篤,他長期枰邊觀戰見棋手
交鋒時緘口不語,手起棋落,意蘊其中,「共藏多少意,不語兩相和」,於是說圍棋是
「手談」。意思是對弈的雙方通過一遞一著進行著無言的交談,同樣達到了交流思想、
融洽情感的目的。稍後,王坦之把弈者正襟危坐、運神凝思時毫無喜怒哀樂表情的那副
神態,比作是僧人參禪入定,故又稱圍棋為「坐隱」。
晉人的神話小說中有則故事,說有個名叫王質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遇見仙者對弈,
因在旁側觀棋入迷,雖歲移月逝斧柯爛盡猶不自知,待一局棋罷,「及歸故里,無復時人」,
王質回到故居方知同輩之人皆已作古……
由於這段故事流傳極廣,後人遂將「爛柯」戲作圍棋的別稱。至今,爛柯一詞不僅在國
內圍棋書刊上還是屢見不鮮,甚至在日本,也有高段棋手特意將爛柯兩字書於扇面,用此饋
贈海內外弈友。
圍棋的棋子呈黑白兩色,古代文人對此曾有一番別出心裁的比喻。「引如征鴻赴沼,布
若群鵲依枝」。黑白子被喻為鵲鳥、鴻雁。五代時,有位年僅十歲的孩童名叫廖凝,他隨長
者一起觀棋,且賦詩一首以記其事,其中形容白棋優勢「滿汀漚不散,一局黑全輸」一句,
尤使聞者嘆服。
「玉子聲乾,紋楸色凈,星點連還直。……全似落浦斜暉,寒鴉游鷺,亂點沙汀磧。」把
黑白子比作羽色玄素的飛禽,這在宋詞中更見神采。王之道有《蝶戀花》詞:「玉子紋楸頻
較路。勝負等閑,休冶黃金注。黑白斑斑烏間鷺,明窗凈幾誰知處。fu剝聲中人不語,見可
知難,步武來還去,何日掛冠宮一畝,相從識取棋中趣。」
「烏鷺」目前在國內用得不多,但在日本的《ji》周刊上每期可見。法,喜劇性的人物形象及時反映日本圍棋新聞
大賽的最新戰況,其作品專欄名就叫「烏鷺戲評」。
唐代詩人張說曾雲:「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元稹《酬段元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
十四韻》詩有「異日玄黃隊,今宵黑白棋」,宋王安石也有「戰罷兩奩收黑白」,所以後人亦
有用「方圓」、「黑白」泛指圍棋。
自古以來,嗜棋成痴者沉湎枰中竟會廢寢忘食,故而人說棋枰是「木野狐」,迷得人忘乎
所以。
弈者對壘,「三尺之局兮作戰場」,投子於枰,布陣列勢,宛若將帥在調動兵馬,布置攻
防。然而棋子畢竟是沒有生命力的靜物,所以竟有稱棋為「鬼陣」者。
明清的古典小說中多有圍棋場面的描述,如《西遊記》中唐太宗召魏徵對棋、《紅樓夢》
中賈政命清客詹光陪弈。但那裡都用「大棋」相稱。至今,木野狐、鬼陣、大棋這些別名人們
久已不用,漸漸淡忘了。
中國圍棋史話(一)----眾說紛紜的圍棋起源
第一章 眾說紛紜的圍棋起源
堯舜以棋教子
琴棋書畫,中國古代四大藝術,源遠流長。
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
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還提到,舜
覺得兒子商均不甚聰慧,也曾製作圍棋教子。
《路史後記》寫得更為詳細。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朱,兒子行為不好,堯
很難過,特地製作了圍棋,「以閑其情。」(注一)
按照這種說法,製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慧,純潔性情的。
「鼻祖」弈秋
圍棋見於我國史籍最早的記載,是春秋時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歷史了。
弈秋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國之善弈者」。關於他的記載,最早見於《孟子》。由此推測,弈秋可能是與盂於同時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大約生活在戰國初期。
弈秋是當時諸侯列國都知曉的國手,棋藝高超,《弈旦評》推崇他為國棋「鼻祖」。
由於弈秋棋術高明,當時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師。弈秋收下了兩個學生。一個學生誠心學藝,聽先生講課從不敢怠慢,十分專心。另一個學生大概只圖弈秋的名氣,雖拜在門下,並不下功夫。弈秋講棋時,他心不在焉,探頭探腦地朝窗外看,想著鴻鵠什麼時候才能飛來。飛來了好張弓搭箭射兩下試試。兩個學生同在學
棋,同拜一個師,前者學有所成,後者未能領悟棋藝。(注一)
學棋要專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這樣的大師,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從旁邊路過。悠悠的笙樂,飄飄忽忽的,如從雲中撒下。弈秋一時走了神,側著身子傾心聆聽。此時,正是棋下到決定勝負的時候,笙突然不響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請教圍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對答。不是弈秋
不明圍棋奧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注二)
這兩則小故事都記載在史書上。人們把它記下來,大概是想告誡後人,專心致志是下好圍棋的先決條件。
出現弈秋這樣的高手,說明當時圍棋己相當普及,可以肯定,象弈秋這樣的國手不只一人。弈秋是幸運的,春秋戰國延續五百年,他是留下名字的唯一的一位棋手,也是我們所知的第一位棋手。
舉棋不定不得勝
圍棋在春秋戰國時代,不僅出現了許多下棋高手,而且引起諸子百家的注意。春秋戰國正值我國奴隸社會解體、封建社會確立之時,諸子百家各執己見,到處游說,出現百家爭嗚的局面。已經十分風行的圍棋開始在諸子百家的言論中出現,或褒,或貶,或以圍棋為例,或直接論述圍棋。其中有不少有價值的論點,圍棋的理
論開始形成。這對圍棋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士大夫階層最初是瞧不起圍棋的。孔夫子在《論語》里說,下圍棋的都是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是成不了賢人達士的。(注三)他把圍棋看做無聊消遣的東西了。他的這一觀點影響深遠,以後有人攻擊圍棋時,常說些類似的話。
孟子師承孔子,在這方面持同樣見解。他曾說:「下圍棋的人嗜好飲酒,甚至能夠不顧父母養育之恩,不盡孝敬之義。」他把下圍棋算作五不孝之一。(注四)和孔子不同的是,他不認為下棋可以「無所用心」。《孟子》里有這么一段話:
「學習圍棋如果不專心於自己立足的一方並致力於攻克對方,就不能領會圍棋的精髓。」(注五)
這里,孟子不僅承認圍棋是門深奧的藝術,必須專心致志才能學會,同時又指出這種奧秘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當時提出這種觀點是很有意義的。
以後,圍棋的地位逐漸提高。《關尹子》里指出:「射箭,駕車,操琴,學棋,沒有一件事是能夠輕而易舉學會的。」(注六)顯然,圍棋這時已提高到與射箭,駕車、操琴同樣的地位了。
圍棋地位提高了,下棋的某些規律也慢慢被總結出來。《尹文子》一書中寫道:
「象圍棋這樣以智力取勝的游戲,進與退,取與舍,攻與守,縱與收,主動權都在我。」(注七)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尹文子能夠提出主動權問題是很難得的。主動權在圍棋實戰中作用重大。到今天,始終掌握棋局的主動權依然是每一個圍棋愛好者必須牢記的。
「舉棋不定」是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形容一個人猶豫不定,不能決斷的狀態。這個成語是和圍棋聯系在一起的。最早提出這一說法的,是《左傳》上太叔文子的一段話:
「下圍棋而舉棋不定,不能戰勝對方。」(注八)
太叔文子總結出一條著棋的重要經驗,這就是,思考要周密,落棋要果斷,猶猶豫豫者必輸。「舉棋不定」四字,簡潔,生動,形象而且准確,它和圍棋一起流傳下來,並超越了圍棋本身,成為人們的常用語。
太叔文子的觀點影響深遠。漢代馬融的《圍棋賦》和應揚的《弈勢》,明代張擬(一說張靖)的《棋經》,都論述和發揮了這一觀點。
春秋戰國時,出現這么精粹的圍棋理論,出現如弈秋那樣的「通國之善弈者」,這在圍棋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標志著圍棋發展到了新的階段。
朝時,圍棋發展還較緩慢。目前見於史籍的棋手,都是西漢時期的。
據說,西漢時人稱杜陵人杜夫子為「天下第一名手。」他棋藝高強,好棋如命。有人譏笑他在下棋上亂花功夫浪費時間,誰知道他卻回答說:「我精通了圍棋之道,可以彌補孔夫子之不足。」一個封建大大夫,竟敢說這樣的話,可見他確實是把圍棋當作一種藝術,當作一門不在儒家經典之下的學問來研究的。而且,杜夫子看來還是位有膽氣的漢子。(注一)
西漢時,以棋揚名的還有劉去和陳逐。傳說,陳逐因陪漢宣帝下棋,討得天子歡心,後來還得了太原太守的官職。(注二)
漢代宮中盛行圍棋。據《西京雜記》記載,每年八月四日這一天,戚夫人總要陪高祖劉邦下圍棋。(注三)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八月四日下圍棋成了漢宮中的風俗,晉人干寶在其《搜神記》中說,這天下棋,贏家可以終年有福,輸家可能遭疾病之災,要免除災難,只能取一縷發絲,面朝北辰星,乞求它賜予長命百歲,給這
一風俗塗上了神秘色彩。 但不管怎麼說, 漢代朝野皆下圍棋是有據可查的事實。
(注四)
善詐的曹操也善弈
圍棋到了三國時,出現一個大發展的局面,涌現出大批優秀棋手。
曹操是三國時眾所周知的政治家、軍事家,計謀多端。據《三國志·太祖紀》記載,曹操的棋力也不弱。他與當時魏國的著名棋手山子道、王九真、郭凱都交過手,棋術即使不在其上,也堪稱對手,旗鼓相當。
《三國志》中還提道,孔桂棋力也很強,他被推薦給曹操,曹操見他通曉圍棋之道,很是喜愛。以後孔桂常伴在曹操左右,隨從出入。
魏國還有一位大棋家,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局亂了,王粲憑著記憶,重新擺出了原來的棋局。下棋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用布把復盤的棋局蓋起來,請王粲再重擺一遍。王粲胸有成竹,第二次擺出了打亂前的棋局。下棋者揭開罩布,兩下一對,不錯一子。(注五)王粲因此
為《弈旦評》譽為「弈中神人」。
圍棋在魏國還掩飾了一個政治陰謀,一樁人命案子。此事也發生在曹氏門中。曹操的第三子曹彰驍勇善戰,隨軍北伐時,曾獨自率領百餘人追趕敵寇,喜得曹操連聲說:「我兒真是有用之材啊!」後曹丕當了皇帝,對剛勇的弟弟總存有戒心。為消除後患,一日,曹丕邀曹彰到卞太後宮中下圍棋,邊下棋邊吃著棗兒,兄弟情義融融。其實,曹丕早已在一些棗兒里下了毒,自己揀好的吃,曹彰卻識不出好壞。不多會,曹彰中毒。卞太後見狀驚恐萬分,趕緊喊人弄一罐水來。但文帝已事先命人打碎了水罐。一時太後宮中亂作一團,太後不知如何保住愛子性命,赤足奔至井邊,然而無法汲水,曹彰終於暴死在卞太後懷中,黑白分明的圍棋盤沾上了一滴鮮紅的血跡。
「一燈明暗復吳圖」
三國之中,蜀國下圍棋的人相對少些,但也不無名家。《三國志費煒傳》中說,費煒很喜歡下圍棋。後主延熙七年間,魏軍大舉侵犯蜀國,費煒率兵抵擋。當時,形勢很緊張,敵人大兵壓境,蜀軍隨時都有戰敗的可能。費煒卻指揮若定,穩坐軍帳之中,與光祿大夫來敏專心致志地下圍棋很有大將風度。據說,在這戰亂之秋,
費煒常下圍棋,勞逸結合,從不影響戰事。
在吳國,圍棋流行的程度不亞於魏國,甚至還出現「棋聖」、」弈聖」。
嚴子卿、馬綏明是吳國最有名的棋手也就是被稱為「棋聖」(注六)、「弈聖」(注七)的人物。可以說在當時是天下無敵了。相比之下嚴子卿的棋力可能更強一些。據《吳錄》說,他名叫嚴武,當時棋手中沒有他的對手,他和書法家皇象、畫家戴不興等人被人稱為吳國「八絕」。
吳國上層人物中,好弈者甚多。孫策、呂范、諸葛謹、陸遜等都是圍棋好手。
《三國志呂范傳》上講了這么件事:呂范攻打山越回來,准備向孫策匯報戰績。孫策並不讓呂范站著干講,兩人 是一邊下圍棋一邊談論戰事的。
諸葛謹和陸遜這兩位棋迷則一急一溫,性情差異很大。據《三國志·陸遜傳》記載,吳嘉樂五年時,孫權令陸遜和諸葛瑾率軍攻打魏國的襄陽。因軍情泄露,形勢嚴峻。諸葛瑾有些緊張了,坐卧不安,更無心對弈。陸遜則不然,依舊不慌不忙地下棋。
圍棋在吳國風行,最後竟使孫權的兒子孫和緊張起來。因為,他的幕僚如蔡穎一班人都喜歡圍棋,常因下棋耽誤公事。為此,孫和特地找來一個叫韋曜的文人,命他寫了篇《博弈論》,批評這些下棋誤事的人。文章說,當時的人大多不講究孔孟之道,卻喜歡圍棋,荒廢了事業,忘記了飲食休息。為在棋局上爭一雄雌,攪盡
腦汁,甚至可以夜以繼日,弄得身心廢瘁,事業放著不管,客人擱著不招待。雖有美味佳餚,優雅音樂,都無暇顧及。文章說,這不符合孫吳的治軍之理,也不符合孔孟的為人之道。
圍棋風行到這種程度,名手自然越來越多,精彩的對局也隨之出現。以後,好的對局慢慢被人收集起來合成集子, 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 在隋唐之前的敦煌本《棋經》中,曾兩次提到「吳圖二十四盤」,指的就是吳國流傳下來的棋譜。在後代大詩人杜牧詩中,尚有」一燈明暗復吳圖」的優美詩句,可見吳國棋譜影響之深
遠。
聲東擊西,應此攻彼
前面已提到,漢、三國期間,社會賢達中喜歡圍棋的不少,「高品」也不乏其人。他們對圍棋的造詣很深,加上他們的學識和社會地位,他們對圍棋的論述,其深刻性、系統性、全面性和影響面,較之春秋、戰國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期間,還出現了一些有關圍棋的專著。
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寫有《弈旨》一文,其部分段落散於《藝文英聚》、《古文苑》和《太平御覽》之中,這是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圍棋理論文章。班固對圍棋作了細致、深刻的論述。他指出:一個好棋手要有雄才大略有「蘇(秦)、張(儀)之姿,固本自廣」,方能使「敵人恐懼」。此外,要有全局觀念,計劃要周密,「有似夏禹治水之勢」。否則,」一孔有闕(打破缺口)壞敗不振。」在對局中,作者提出了聲東擊西,應此攻彼的戰術,提出「曹(劌)子之威,作伏設詐,實圍橫行」,「田單之奇,要厄相劫,割地取償」。在自己棋勢比較孤弱時,應取守勢,這樣,」既有過失,能量強弱,巡邏需行,保角依旁,卻自補續,雖敗不之。」
班固的學生馬融,寫了一篇《圍棋賦》,內容比《弈旨》更豐富,對棋藝的理解更加深刻,當時馬融的名聲已很大了,門徒千人。朝廷的要官馬日碲、盧植,經學大師鄭玄都是他的學生。他對圍棋的見解,博得好評。
馬融說,圍棋的勝負策略,猶如頭發那樣細微;黑白雙方的布局,則象麻那樣錯綜復雜。他認為,攻守各有法則,守要堅固,攻則應前後呼應,上下聯絡,不能「唐突」。否則敵軍將深入自方,殺子佔地,自己的棋子就會處於上下離異、四面隔絕,圍包不住、梗咽不暢的狀態之中,這就很危險了。
與馬融同時的李尤,也著有一篇專門論述圍棋的短文《圍棋銘》,短短三十二個字,就使圍棋對局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銘中寫道:
「詩人幽憶,感物則思,忘之空閑,玩弄游意,局為憲矩,棋法陰陽。道為徑緯,方錯列張。」
精通棋藝棋理的黃憲,曾撰有《機論》,專門論述圍棋的虛實形勢。他所說的「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布局,那時黃憲已提出,布局要著重解決虛實問題,布局好,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才能取勝。這一理論為我國圍棋布局的戰略思想奠定了基礎。
「建安七子」中的應揚也寫過圍棋專著,他的《弈勢》至今仍保存完好。文中論述的圍棋臨局爭斗時的得失,很有見地。
漢魏三國時,也有一些反對圍棋的議論。這些議論大都沿襲孔孟的偏見。西漢人賈誼說:「失禮迷風,圍棋是也。」他覺得封建等級制和帝王的尊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封建禮教是治邦安民之本。然而當時圍棋風行,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被圍棋迷住了,一下棋往往就忘了尊卑,失了「禮」。
迷亂風氣之物,不足取。
還有一種看法,如西漢劉安在《淮南子》中提到,下圍棋太浪費時間,如果用下棋的時間去讀書求學問,「聞者必廣矣。」
由於圍棋本身的魅力,只要下得適度,非但不浪費時間,而且能夠啟發智力,磨礪思維,加強人們彼此間的情感,那些反對的言論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十九條線棋盤問世
圍棋的發展,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棋藝的提高,一是棋盤的改進,二者是相互關聯的。棋藝提高了,就要求進一步改進棋盤,棋盤改進後,又對棋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圍棋縱橫十六道線的棋盤保持了相當長時間,漢魏三國時,圍棋呈現出發展趨勢,圍棋高手,很可能不滿足十六道棋盤。至於我們現在使用的十九道線,三百六十一路棋盤出現於何時,尚無定論。
《孫子算經》上有句話:「今有棋局方十九道,問用棋幾何?答日:三百六十一。術曰:置十九道,自相來之,即得。」問題是,《孫子算經》作於何時,歷來看法有分歧。清朱彝尊認為是春秋時孫武所著。清阮元則認為是周朝時的著作。但因《漢書·藝文志》未錄,至《隋書·經籍志》上才有記載,也有人就認為是兩晉
南北朝的著作。近人又考據論證,它可能是東漢時的作品——如果此推斷不錯,那就是說,東漢時圍棋盤已是縱橫十九道了。
東漢人馬融、蔡洪在《圍棋賦》中,有「棋錐」、「五嶽」的提法,對這些布局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十九道線,三百六十一路的棋盤才可能形成。這再次說明這種棋盤是東漢時問世的。
但三國時魏國邯鄲淳的《藝經》里寫著,「棋局縱橫各十六道,自黑棋各五十枚。」而且從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村的古墓中,人們發現初唐時彩色圍棋仕女圖,畫的圍棋盤是十六道。
與此相關聯的是著名的《孫策詔呂范弈棋局面》的真偽問題。這一棋局見於來人李逸民編的《忘憂清樂集》,多少年來影響很大,但因為這局棋是在縱橫十九道的棋盤上展開的,和三國時邯鄲淳的記載相違,從清朝人錢大昕開始,對它的真實性發生了疑問,百餘年來爭論不休。這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局棋。
我們認為,棋盤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這種變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認可,不可能在一時一處完成。新形式總是由局部到全面,逐漸推廣完善的,而老形式也不可能一夜間在地球上完全消失。我們可以這么設想,縱橫十九道圍棋盤,最早出現於東漢,完成於隋唐,而縱橫十六道圍棋盤,到初唐時尚未完全消失,還在
部分地區流行。如果這個設想得到證實,那麼《孫策詔呂范弈棋局面》的真偽就不難分辨了。
圍棋盤由縱橫十七道二百八十九路,改為縱橫十九道三百六十一路,在圍棋發展史上是一飛躍性的變化,從此以後的全部圍棋史都將證明這個飛躍具有重大意義。
第十章 我國圍棋的外傳
佛經勸誡莫戲圍棋
在漫長的歲月中,圍棋漸漸流傳到國外,逐漸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現在,
圍棋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項目。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文化交往的一個組成部分。
早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我國與中亞細亞各國往來就開始了。古印度等國的
文化傳入中國的同時,中國古代的文化也向那些國家傳播,其中包括圍棋的外傳。
據後秦和尚道朗翻譯的《大般涅盤經·現病品第六》記載,在印度諸國流行著
中國古老游戲,如圍棋、彈棋、六博、投壺等。佛經勸告人們不要玩這些游戲。可
見圍棋在印度流傳甚廣。
現在在孟加拉、不丹、尼泊爾等國,還流行著十五道和十六道圍棋。走法和我
國圍棋基本相同,只有個別地方稍有差異,比如叫吃後不能馬上提子,須待對方在
他處走過一子,自己不應後才可提子,和我國圍棋的打劫差不多。
高麗好圍棋之戲
中國與朝鮮的文化交流也是從漢朝就開始了。當時朝鮮尚未統一,分為高句麗、
戚、韓等部。漢光武帝時,高句麗王派使者來中國,帶回樂器、衣冠、服飾等。戚
人與漢人雜居,受漢人文化影響更大。韓又分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部分。漢光武
帝時,馬韓就開始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後來,在馬韓的故土上建立了百濟國,在辰
韓、弁韓的故土上建立了新羅國。在《北史·百濟傳》上,有「百濟之國……尤尚
圍棋」的記載。百濟在朝鮮半島的西南部,和中國的文化交流最為密切,所以圍棋
首先傳入百濟國。
以後,圍棋在朝鮮半島廣為流傳,《舊唐書·高麗傳》已有「高麗好圍棋之戲」
的記載了。朝鮮的圍棋棋盤也是縱橫十九道的。
公元七世紀,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從此更多地吸收了唐文化,並經常派遣一些
貴族子弟來中國留學。這時的圍棋,在朝鮮已相當普及了。《新唐書·東夷傳》上
說:「(新羅王興光)二十五年死,帝尤悼之,贈太子太保,命邢濤以鴻臚少卿吊
祭…又以國人善棋,詔率府兵曹參軍楊季鷹為副,國高弈旨出其下,於是厚遺使者
金寶」,可見圍棋在朝鮮是非常受重視的。
經過中國、新羅兩國棋手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新羅也出現了不少棋藝水平
較高的棋手。唐末詩人張喬《送棋待詔朴球歸新羅》一詩提到的新羅優秀棋手朴球
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中國居住多年,並擔任了棋待詔。
圍棋一一一日本的「國技」
圍棋傳人日本,是圍棋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圍棋能有今天這個繁榮昌盛的局
面,與日本人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日中文化交往,最早也在西漢時,公元五十七年,日本遣使來中國。《後漢書》
、《三國志》都比較詳細地記載了當時中日文化和經濟交流的情況。公元六世紀末
以後,中日交往愈加密切。尤其是我國唐朝時,日本多次派遣使者來中國。
隨同遣唐使者來中國的留學生吉備真備、阿部仲麻呂等,以及最澄、空海、園
仁等和尚,回國後都積極傳播中國文化。他們中間,吉備真備留華十九年,辯正法
師留華三十年,兩人都是圍棋愛好者。吉備真備回國後,廣為傳播圍棋技藝。那時
距今已有一千二百餘年了。後來的留學生和來華人員中,也有不少學得一手好棋的,
有名的少勝雄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派往日本的使節和隨行人員中,也有會下圍棋
的,他們都對圍棋的傳播起了積極作用。
關於中國圍棋傳入日本,還有另一種說法。這種說法出自日本平山菊次郎所著
的《簡明日本圍棋史》。他說:「圍棋經過朝鮮半島傳到日本,約在一千五百年前
的大和朝初期(相當於我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一般認為,前一種說法證據充足,
《美國網路全書》(1977年版)、德國《布洛克豪斯網路全書》(第十六版),都
同意我們詳述的那種看法。
圍棋傳人日本後,取消了對局以前先固定四個勢子的舊框框。這一打破勢子布
局的革新,推進了圍棋的發展,圍棋在日本特別興盛,是從德川幕府時代(相當於
我國明末清初時)開始的,當時往來於兩國間的棋手認為,中日兩國棋手的水平已
不相上下了。
中日兩國圍棋界的交往,推動了圍棋的發展。公元十六世紀的日本棋手僧中虛
來華,與中國棋手林應龍合著棋書《適情錄》就是一例,但後來德川幕府開始執行
「鎖國政策」,使這種有益的交往中斷了,這不能不說是圍棋發展過程中的一大憾
事。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圍棋逐漸發展到了全盛時代。本因坊秀策創「一、三、
五」布局,被譽為圍棋的金字塔,1928年,中國十四歲的棋手吳清源到日本。1933
年夏,他和日本棋手木谷實共同研究了「新布局」。從而掀開了圍棋的新篇章。
圍棋在日本被譽為「國技」。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圍棋最發達的國家。
圍棋在東南亞和西方
我國圍棋在明代以前,就已傳入東南亞各國。據隨同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在《瀛
涯勝覽》中記載:「三佛齊國俗好……弈棋」,三佛齊國即今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
葡萄牙航海家門德斯·平托在他的《費南·門德斯·平托航海記》中說,十六
世紀時,葡萄牙航海人員曾在日本學過圍棋,並將它帶到了歐洲。如果這話可靠,
則那時歐洲已有圍棋了。不過,一般認為,十九世紀圍棋才在歐洲流行。
最早的一本英文圍棋書,題為《圍棋手冊》副題是《為歐洲棋手所編寫的東亞
古老的軍事戰斗的游戲》,1911年在英國倫敦出版,書中介紹了中國和日本的圍棋,
其中還有一幅我國古代女子下圍棋的圖。
目前,圍棋在西方各國己相當流行,有許多棋手,經常舉行比賽
Ⅲ 圍棋是我國的發明嗎
圍棋,起源於中國,它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從古文獻來看,圍棋最早被人
稱為「弈」或「棋」。據說,這是各地方言不同的緣故。北人稱「弈」,南人謂「棋」。
後來,有人根據下棋時黑白雙方總是互相攻擊,互相包圍的特點,稱「下棋」是「圍棋」。
漢代,圍棋雖已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出現,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圍棋」還是被當作動
賓片語使用。如古詩中「溪頭烘葯煙霞暖,花下圍棋日月長」,「昂頭說《易》當閑客,
落手圍棋對俗人」都是明顯的例證。到了佛道盛行的南北朝時期,圍棋活動極為普遍,
文人學士中有的已嗜弈成癖,有些遁跡沙門的佛門弟子也樂此不疲。這期間,圍棋又得
了兩個富有時代特點的別名。
東晉高僧支道林與頗負棋名的輔國重臣謝安等人相交甚篤,他長期枰邊觀戰見棋手
交鋒時緘口不語,手起棋落,意蘊其中,「共藏多少意,不語兩相和」,於是說圍棋是
「手談」。意思是對弈的雙方通過一遞一著進行著無言的交談,同樣達到了交流思想、
融洽情感的目的。稍後,王坦之把弈者正襟危坐、運神凝思時毫無喜怒哀樂表情的那副
神態,比作是僧人參禪入定,故又稱圍棋為「坐隱」。
晉人的神話小說中有則故事,說有個名叫王質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遇見仙者對弈,
因在旁側觀棋入迷,雖歲移月逝斧柯爛盡猶不自知,待一局棋罷,「及歸故里,無復時人」,
王質回到故居方知同輩之人皆已作古……
由於這段故事流傳極廣,後人遂將「爛柯」戲作圍棋的別稱。至今,爛柯一詞不僅在國
內圍棋書刊上還是屢見不鮮,甚至在日本,也有高段棋手特意將爛柯兩字書於扇面,用此饋
贈海內外弈友。
圍棋的棋子呈黑白兩色,古代文人對此曾有一番別出心裁的比喻。「引如征鴻赴沼,布
若群鵲依枝」。黑白子被喻為鵲鳥、鴻雁。五代時,有位年僅十歲的孩童名叫廖凝,他隨長
者一起觀棋,且賦詩一首以記其事,其中形容白棋優勢「滿汀漚不散,一局黑全輸」一句,
尤使聞者嘆服。
「玉子聲乾,紋楸色凈,星點連還直。……全似落浦斜暉,寒鴉游鷺,亂點沙汀磧。」把
黑白子比作羽色玄素的飛禽,這在宋詞中更見神采。王之道有《蝶戀花》詞:「玉子紋楸頻
較路。勝負等閑,休冶黃金注。黑白斑斑烏間鷺,明窗凈幾誰知處。fu剝聲中人不語,見可
知難,步武來還去,何日掛冠宮一畝,相從識取棋中趣。」
「烏鷺」目前在國內用得不多,但在日本的《ji》周刊上每期可見。法,喜劇性的人物形象及時反映日本圍棋新聞
大賽的最新戰況,其作品專欄名就叫「烏鷺戲評」。
唐代詩人張說曾雲:「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元稹《酬段元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
十四韻》詩有「異日玄黃隊,今宵黑白棋」,宋王安石也有「戰罷兩奩收黑白」,所以後人亦
有用「方圓」、「黑白」泛指圍棋。
自古以來,嗜棋成痴者沉湎枰中竟會廢寢忘食,故而人說棋枰是「木野狐」,迷得人忘乎
所以。
弈者對壘,「三尺之局兮作戰場」,投子於枰,布陣列勢,宛若將帥在調動兵馬,布置攻
防。然而棋子畢竟是沒有生命力的靜物,所以竟有稱棋為「鬼陣」者。
明清的古典小說中多有圍棋場面的描述,如《西遊記》中唐太宗召魏徵對棋、《紅樓夢》
中賈政命清客詹光陪弈。但那裡都用「大棋」相稱。至今,木野狐、鬼陣、大棋這些別名人們
久已不用,漸漸淡忘了。
中國圍棋史話(一)----眾說紛紜的圍棋起源
第一章 眾說紛紜的圍棋起源
堯舜以棋教子
琴棋書畫,中國古代四大藝術,源遠流長。
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
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還提到,舜
覺得兒子商均不甚聰慧,也曾製作圍棋教子。
《路史後記》寫得更為詳細。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朱,兒子行為不好,堯
很難過,特地製作了圍棋,「以閑其情。」(注一)
按照這種說法,製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慧,純潔性情的。
「鼻祖」弈秋
圍棋見於我國史籍最早的記載,是春秋時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歷史了。
弈秋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國之善弈者」。關於他的記載,最早見於《孟子》。由此推測,弈秋可能是與盂於同時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大約生活在戰國初期。
弈秋是當時諸侯列國都知曉的國手,棋藝高超,《弈旦評》推崇他為國棋「鼻祖」。
由於弈秋棋術高明,當時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師。弈秋收下了兩個學生。一個學生誠心學藝,聽先生講課從不敢怠慢,十分專心。另一個學生大概只圖弈秋的名氣,雖拜在門下,並不下功夫。弈秋講棋時,他心不在焉,探頭探腦地朝窗外看,想著鴻鵠什麼時候才能飛來。飛來了好張弓搭箭射兩下試試。兩個學生同在學
棋,同拜一個師,前者學有所成,後者未能領悟棋藝。(注一)
學棋要專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這樣的大師,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從旁邊路過。悠悠的笙樂,飄飄忽忽的,如從雲中撒下。弈秋一時走了神,側著身子傾心聆聽。此時,正是棋下到決定勝負的時候,笙突然不響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請教圍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對答。不是弈秋
不明圍棋奧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注二)
這兩則小故事都記載在史書上。人們把它記下來,大概是想告誡後人,專心致志是下好圍棋的先決條件。
出現弈秋這樣的高手,說明當時圍棋己相當普及,可以肯定,象弈秋這樣的國手不只一人。弈秋是幸運的,春秋戰國延續五百年,他是留下名字的唯一的一位棋手,也是我們所知的第一位棋手。
舉棋不定不得勝
圍棋在春秋戰國時代,不僅出現了許多下棋高手,而且引起諸子百家的注意。春秋戰國正值我國奴隸社會解體、封建社會確立之時,諸子百家各執己見,到處游說,出現百家爭嗚的局面。已經十分風行的圍棋開始在諸子百家的言論中出現,或褒,或貶,或以圍棋為例,或直接論述圍棋。其中有不少有價值的論點,圍棋的理
論開始形成。這對圍棋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士大夫階層最初是瞧不起圍棋的。孔夫子在《論語》里說,下圍棋的都是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是成不了賢人達士的。(注三)他把圍棋看做無聊消遣的東西了。他的這一觀點影響深遠,以後有人攻擊圍棋時,常說些類似的話。
孟子師承孔子,在這方面持同樣見解。他曾說:「下圍棋的人嗜好飲酒,甚至能夠不顧父母養育之恩,不盡孝敬之義。」他把下圍棋算作五不孝之一。(注四)和孔子不同的是,他不認為下棋可以「無所用心」。《孟子》里有這么一段話:
「學習圍棋如果不專心於自己立足的一方並致力於攻克對方,就不能領會圍棋的精髓。」(注五)
這里,孟子不僅承認圍棋是門深奧的藝術,必須專心致志才能學會,同時又指出這種奧秘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當時提出這種觀點是很有意義的。
以後,圍棋的地位逐漸提高。《關尹子》里指出:「射箭,駕車,操琴,學棋,沒有一件事是能夠輕而易舉學會的。」(注六)顯然,圍棋這時已提高到與射箭,駕車、操琴同樣的地位了。
圍棋地位提高了,下棋的某些規律也慢慢被總結出來。《尹文子》一書中寫道:
「象圍棋這樣以智力取勝的游戲,進與退,取與舍,攻與守,縱與收,主動權都在我。」(注七)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尹文子能夠提出主動權問題是很難得的。主動權在圍棋實戰中作用重大。到今天,始終掌握棋局的主動權依然是每一個圍棋愛好者必須牢記的。
「舉棋不定」是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形容一個人猶豫不定,不能決斷的狀態。這個成語是和圍棋聯系在一起的。最早提出這一說法的,是《左傳》上太叔文子的一段話:
「下圍棋而舉棋不定,不能戰勝對方。」(注八)
太叔文子總結出一條著棋的重要經驗,這就是,思考要周密,落棋要果斷,猶猶豫豫者必輸。「舉棋不定」四字,簡潔,生動,形象而且准確,它和圍棋一起流傳下來,並超越了圍棋本身,成為人們的常用語。
太叔文子的觀點影響深遠。漢代馬融的《圍棋賦》和應揚的《弈勢》,明代張擬(一說張靖)的《棋經》,都論述和發揮了這一觀點。
春秋戰國時,出現這么精粹的圍棋理論,出現如弈秋那樣的「通國之善弈者」,這在圍棋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標志著圍棋發展到了新的階段。
朝時,圍棋發展還較緩慢。目前見於史籍的棋手,都是西漢時期的。
據說,西漢時人稱杜陵人杜夫子為「天下第一名手。」他棋藝高強,好棋如命。有人譏笑他在下棋上亂花功夫浪費時間,誰知道他卻回答說:「我精通了圍棋之道,可以彌補孔夫子之不足。」一個封建大大夫,竟敢說這樣的話,可見他確實是把圍棋當作一種藝術,當作一門不在儒家經典之下的學問來研究的。而且,杜夫子看來還是位有膽氣的漢子。(注一)
西漢時,以棋揚名的還有劉去和陳逐。傳說,陳逐因陪漢宣帝下棋,討得天子歡心,後來還得了太原太守的官職。(注二)
漢代宮中盛行圍棋。據《西京雜記》記載,每年八月四日這一天,戚夫人總要陪高祖劉邦下圍棋。(注三)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八月四日下圍棋成了漢宮中的風俗,晉人干寶在其《搜神記》中說,這天下棋,贏家可以終年有福,輸家可能遭疾病之災,要免除災難,只能取一縷發絲,面朝北辰星,乞求它賜予長命百歲,給這
一風俗塗上了神秘色彩。 但不管怎麼說, 漢代朝野皆下圍棋是有據可查的事實。
(注四)
善詐的曹操也善弈
圍棋到了三國時,出現一個大發展的局面,涌現出大批優秀棋手。
曹操是三國時眾所周知的政治家、軍事家,計謀多端。據《三國志·太祖紀》記載,曹操的棋力也不弱。他與當時魏國的著名棋手山子道、王九真、郭凱都交過手,棋術即使不在其上,也堪稱對手,旗鼓相當。
《三國志》中還提道,孔桂棋力也很強,他被推薦給曹操,曹操見他通曉圍棋之道,很是喜愛。以後孔桂常伴在曹操左右,隨從出入。
魏國還有一位大棋家,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局亂了,王粲憑著記憶,重新擺出了原來的棋局。下棋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用布把復盤的棋局蓋起來,請王粲再重擺一遍。王粲胸有成竹,第二次擺出了打亂前的棋局。下棋者揭開罩布,兩下一對,不錯一子。(注五)王粲因此
為《弈旦評》譽為「弈中神人」。
圍棋在魏國還掩飾了一個政治陰謀,一樁人命案子。此事也發生在曹氏門中。曹操的第三子曹彰驍勇善戰,隨軍北伐時,曾獨自率領百餘人追趕敵寇,喜得曹操連聲說:「我兒真是有用之材啊!」後曹丕當了皇帝,對剛勇的弟弟總存有戒心。為消除後患,一日,曹丕邀曹彰到卞太後宮中下圍棋,邊下棋邊吃著棗兒,兄弟情義融融。其實,曹丕早已在一些棗兒里下了毒,自己揀好的吃,曹彰卻識不出好壞。不多會,曹彰中毒。卞太後見狀驚恐萬分,趕緊喊人弄一罐水來。但文帝已事先命人打碎了水罐。一時太後宮中亂作一團,太後不知如何保住愛子性命,赤足奔至井邊,然而無法汲水,曹彰終於暴死在卞太後懷中,黑白分明的圍棋盤沾上了一滴鮮紅的血跡。
「一燈明暗復吳圖」
三國之中,蜀國下圍棋的人相對少些,但也不無名家。《三國志費煒傳》中說,費煒很喜歡下圍棋。後主延熙七年間,魏軍大舉侵犯蜀國,費煒率兵抵擋。當時,形勢很緊張,敵人大兵壓境,蜀軍隨時都有戰敗的可能。費煒卻指揮若定,穩坐軍帳之中,與光祿大夫來敏專心致志地下圍棋很有大將風度。據說,在這戰亂之秋,
費煒常下圍棋,勞逸結合,從不影響戰事。
在吳國,圍棋流行的程度不亞於魏國,甚至還出現「棋聖」、」弈聖」。
嚴子卿、馬綏明是吳國最有名的棋手也就是被稱為「棋聖」(注六)、「弈聖」(注七)的人物。可以說在當時是天下無敵了。相比之下嚴子卿的棋力可能更強一些。據《吳錄》說,他名叫嚴武,當時棋手中沒有他的對手,他和書法家皇象、畫家戴不興等人被人稱為吳國「八絕」。
吳國上層人物中,好弈者甚多。孫策、呂范、諸葛謹、陸遜等都是圍棋好手。
《三國志呂范傳》上講了這么件事:呂范攻打山越回來,准備向孫策匯報戰績。孫策並不讓呂范站著干講,兩人 是一邊下圍棋一邊談論戰事的。
諸葛謹和陸遜這兩位棋迷則一急一溫,性情差異很大。據《三國志·陸遜傳》記載,吳嘉樂五年時,孫權令陸遜和諸葛瑾率軍攻打魏國的襄陽。因軍情泄露,形勢嚴峻。諸葛瑾有些緊張了,坐卧不安,更無心對弈。陸遜則不然,依舊不慌不忙地下棋。
圍棋在吳國風行,最後竟使孫權的兒子孫和緊張起來。因為,他的幕僚如蔡穎一班人都喜歡圍棋,常因下棋耽誤公事。為此,孫和特地找來一個叫韋曜的文人,命他寫了篇《博弈論》,批評這些下棋誤事的人。文章說,當時的人大多不講究孔孟之道,卻喜歡圍棋,荒廢了事業,忘記了飲食休息。為在棋局上爭一雄雌,攪盡
腦汁,甚至可以夜以繼日,弄得身心廢瘁,事業放著不管,客人擱著不招待。雖有美味佳餚,優雅音樂,都無暇顧及。文章說,這不符合孫吳的治軍之理,也不符合孔孟的為人之道。
圍棋風行到這種程度,名手自然越來越多,精彩的對局也隨之出現。以後,好的對局慢慢被人收集起來合成集子, 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 在隋唐之前的敦煌本《棋經》中,曾兩次提到「吳圖二十四盤」,指的就是吳國流傳下來的棋譜。在後代大詩人杜牧詩中,尚有」一燈明暗復吳圖」的優美詩句,可見吳國棋譜影響之深
遠。
聲東擊西,應此攻彼
前面已提到,漢、三國期間,社會賢達中喜歡圍棋的不少,「高品」也不乏其人。他們對圍棋的造詣很深,加上他們的學識和社會地位,他們對圍棋的論述,其深刻性、系統性、全面性和影響面,較之春秋、戰國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期間,還出現了一些有關圍棋的專著。
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寫有《弈旨》一文,其部分段落散於《藝文英聚》、《古文苑》和《太平御覽》之中,這是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圍棋理論文章。班固對圍棋作了細致、深刻的論述。他指出:一個好棋手要有雄才大略有「蘇(秦)、張(儀)之姿,固本自廣」,方能使「敵人恐懼」。此外,要有全局觀念,計劃要周密,「有似夏禹治水之勢」。否則,」一孔有闕(打破缺口)壞敗不振。」在對局中,作者提出了聲東擊西,應此攻彼的戰術,提出「曹(劌)子之威,作伏設詐,實圍橫行」,「田單之奇,要厄相劫,割地取償」。在自己棋勢比較孤弱時,應取守勢,這樣,」既有過失,能量強弱,巡邏需行,保角依旁,卻自補續,雖敗不之。」
班固的學生馬融,寫了一篇《圍棋賦》,內容比《弈旨》更豐富,對棋藝的理解更加深刻,當時馬融的名聲已很大了,門徒千人。朝廷的要官馬日碲、盧植,經學大師鄭玄都是他的學生。他對圍棋的見解,博得好評。
馬融說,圍棋的勝負策略,猶如頭發那樣細微;黑白雙方的布局,則象麻那樣錯綜復雜。他認為,攻守各有法則,守要堅固,攻則應前後呼應,上下聯絡,不能「唐突」。否則敵軍將深入自方,殺子佔地,自己的棋子就會處於上下離異、四面隔絕,圍包不住、梗咽不暢的狀態之中,這就很危險了。
與馬融同時的李尤,也著有一篇專門論述圍棋的短文《圍棋銘》,短短三十二個字,就使圍棋對局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銘中寫道:
「詩人幽憶,感物則思,忘之空閑,玩弄游意,局為憲矩,棋法陰陽。道為徑緯,方錯列張。」
精通棋藝棋理的黃憲,曾撰有《機論》,專門論述圍棋的虛實形勢。他所說的「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布局,那時黃憲已提出,布局要著重解決虛實問題,布局好,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才能取勝。這一理論為我國圍棋布局的戰略思想奠定了基礎。
「建安七子」中的應揚也寫過圍棋專著,他的《弈勢》至今仍保存完好。文中論述的圍棋臨局爭斗時的得失,很有見地。
漢魏三國時,也有一些反對圍棋的議論。這些議論大都沿襲孔孟的偏見。西漢人賈誼說:「失禮迷風,圍棋是也。」他覺得封建等級制和帝王的尊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封建禮教是治邦安民之本。然而當時圍棋風行,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被圍棋迷住了,一下棋往往就忘了尊卑,失了「禮」。
迷亂風氣之物,不足取。
還有一種看法,如西漢劉安在《淮南子》中提到,下圍棋太浪費時間,如果用下棋的時間去讀書求學問,「聞者必廣矣。」
由於圍棋本身的魅力,只要下得適度,非但不浪費時間,而且能夠啟發智力,磨礪思維,加強人們彼此間的情感,那些反對的言論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十九條線棋盤問世
圍棋的發展,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棋藝的提高,一是棋盤的改進,二者是相互關聯的。棋藝提高了,就要求進一步改進棋盤,棋盤改進後,又對棋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圍棋縱橫十六道線的棋盤保持了相當長時間,漢魏三國時,圍棋呈現出發展趨勢,圍棋高手,很可能不滿足十六道棋盤。至於我們現在使用的十九道線,三百六十一路棋盤出現於何時,尚無定論。
《孫子算經》上有句話:「今有棋局方十九道,問用棋幾何?答日:三百六十一。術曰:置十九道,自相來之,即得。」問題是,《孫子算經》作於何時,歷來看法有分歧。清朱彝尊認為是春秋時孫武所著。清阮元則認為是周朝時的著作。但因《漢書·藝文志》未錄,至《隋書·經籍志》上才有記載,也有人就認為是兩晉
南北朝的著作。近人又考據論證,它可能是東漢時的作品——如果此推斷不錯,那就是說,東漢時圍棋盤已是縱橫十九道了。
東漢人馬融、蔡洪在《圍棋賦》中,有「棋錐」、「五嶽」的提法,對這些布局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十九道線,三百六十一路的棋盤才可能形成。這再次說明這種棋盤是東漢時問世的。
但三國時魏國邯鄲淳的《藝經》里寫著,「棋局縱橫各十六道,自黑棋各五十枚。」而且從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村的古墓中,人們發現初唐時彩色圍棋仕女圖,畫的圍棋盤是十六道。
與此相關聯的是著名的《孫策詔呂范弈棋局面》的真偽問題。這一棋局見於來人李逸民編的《忘憂清樂集》,多少年來影響很大,但因為這局棋是在縱橫十九道的棋盤上展開的,和三國時邯鄲淳的記載相違,從清朝人錢大昕開始,對它的真實性發生了疑問,百餘年來爭論不休。這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局棋。
我們認為,棋盤的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這種變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認可,不可能在一時一處完成。新形式總是由局部到全面,逐漸推廣完善的,而老形式也不可能一夜間在地球上完全消失。我們可以這么設想,縱橫十九道圍棋盤,最早出現於東漢,完成於隋唐,而縱橫十六道圍棋盤,到初唐時尚未完全消失,還在
部分地區流行。如果這個設想得到證實,那麼《孫策詔呂范弈棋局面》的真偽就不難分辨了。
圍棋盤由縱橫十七道二百八十九路,改為縱橫十九道三百六十一路,在圍棋發展史上是一飛躍性的變化,從此以後的全部圍棋史都將證明這個飛躍具有重大意義。
第十章 我國圍棋的外傳
佛經勸誡莫戲圍棋
在漫長的歲月中,圍棋漸漸流傳到國外,逐漸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現在,
圍棋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項目。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文化交往的一個組成部分。
早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我國與中亞細亞各國往來就開始了。古印度等國的
文化傳入中國的同時,中國古代的文化也向那些國家傳播,其中包括圍棋的外傳。
據後秦和尚道朗翻譯的《大般涅盤經·現病品第六》記載,在印度諸國流行著
中國古老游戲,如圍棋、彈棋、六博、投壺等。佛經勸告人們不要玩這些游戲。可
見圍棋在印度流傳甚廣。
現在在孟加拉、不丹、尼泊爾等國,還流行著十五道和十六道圍棋。走法和我
國圍棋基本相同,只有個別地方稍有差異,比如叫吃後不能馬上提子,須待對方在
他處走過一子,自己不應後才可提子,和我國圍棋的打劫差不多。
高麗好圍棋之戲
中國與朝鮮的文化交流也是從漢朝就開始了。當時朝鮮尚未統一,分為高句麗、
戚、韓等部。漢光武帝時,高句麗王派使者來中國,帶回樂器、衣冠、服飾等。戚
人與漢人雜居,受漢人文化影響更大。韓又分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部分。漢光武
帝時,馬韓就開始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後來,在馬韓的故土上建立了百濟國,在辰
韓、弁韓的故土上建立了新羅國。在《北史·百濟傳》上,有「百濟之國……尤尚
圍棋」的記載。百濟在朝鮮半島的西南部,和中國的文化交流最為密切,所以圍棋
首先傳入百濟國。
以後,圍棋在朝鮮半島廣為流傳,《舊唐書·高麗傳》已有「高麗好圍棋之戲」
的記載了。朝鮮的圍棋棋盤也是縱橫十九道的。
公元七世紀,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從此更多地吸收了唐文化,並經常派遣一些
貴族子弟來中國留學。這時的圍棋,在朝鮮已相當普及了。《新唐書·東夷傳》上
說:「(新羅王興光)二十五年死,帝尤悼之,贈太子太保,命邢濤以鴻臚少卿吊
祭…又以國人善棋,詔率府兵曹參軍楊季鷹為副,國高弈旨出其下,於是厚遺使者
金寶」,可見圍棋在朝鮮是非常受重視的。
經過中國、新羅兩國棋手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新羅也出現了不少棋藝水平
較高的棋手。唐末詩人張喬《送棋待詔朴球歸新羅》一詩提到的新羅優秀棋手朴球
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中國居住多年,並擔任了棋待詔。
圍棋一一一日本的「國技」
圍棋傳人日本,是圍棋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圍棋能有今天這個繁榮昌盛的局
面,與日本人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日中文化交往,最早也在西漢時,公元五十七年,日本遣使來中國。《後漢書》
、《三國志》都比較詳細地記載了當時中日文化和經濟交流的情況。公元六世紀末
以後,中日交往愈加密切。尤其是我國唐朝時,日本多次派遣使者來中國。
隨同遣唐使者來中國的留學生吉備真備、阿部仲麻呂等,以及最澄、空海、園
仁等和尚,回國後都積極傳播中國文化。他們中間,吉備真備留華十九年,辯正法
師留華三十年,兩人都是圍棋愛好者。吉備真備回國後,廣為傳播圍棋技藝。那時
距今已有一千二百餘年了。後來的留學生和來華人員中,也有不少學得一手好棋的,
有名的少勝雄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派往日本的使節和隨行人員中,也有會下圍棋
的,他們都對圍棋的傳播起了積極作用。
關於中國圍棋傳入日本,還有另一種說法。這種說法出自日本平山菊次郎所著
的《簡明日本圍棋史》。他說:「圍棋經過朝鮮半島傳到日本,約在一千五百年前
的大和朝初期(相當於我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一般認為,前一種說法證據充足,
《美國網路全書》(1977年版)、德國《布洛克豪斯網路全書》(第十六版),都
同意我們詳述的那種看法。
圍棋傳人日本後,取消了對局以前先固定四個勢子的舊框框。這一打破勢子布
局的革新,推進了圍棋的發展,圍棋在日本特別興盛,是從德川幕府時代(相當於
我國明末清初時)開始的,當時往來於兩國間的棋手認為,中日兩國棋手的水平已
不相上下了。
中日兩國圍棋界的交往,推動了圍棋的發展。公元十六世紀的日本棋手僧中虛
來華,與中國棋手林應龍合著棋書《適情錄》就是一例,但後來德川幕府開始執行
「鎖國政策」,使這種有益的交往中斷了,這不能不說是圍棋發展過程中的一大憾
事。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圍棋逐漸發展到了全盛時代。本因坊秀策創「一、三、
五」布局,被譽為圍棋的金字塔,1928年,中國十四歲的棋手吳清源到日本。1933
年夏,他和日本棋手木谷實共同研究了「新布局」。從而掀開了圍棋的新篇章。
圍棋在日本被譽為「國技」。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圍棋最發達的國家。
圍棋在東南亞和西方
我國圍棋在明代以前,就已傳入東南亞各國。據隨同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在《瀛
涯勝覽》中記載:「三佛齊國俗好……弈棋」,三佛齊國即今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
葡萄牙航海家門德斯·平托在他的《費南·門德斯·平托航海記》中說,十六
世紀時,葡萄牙航海人員曾在日本學過圍棋,並將它帶到了歐洲。如果這話可靠,
則那時歐洲已有圍棋了。不過,一般認為,十九世紀圍棋才在歐洲流行。
最早的一本英文圍棋書,題為《圍棋手冊》副題是《為歐洲棋手所編寫的東亞
古老的軍事戰斗的游戲》,1911年在英國倫敦出版,書中介紹了中國和日本的圍棋,
其中還有一幅我國古代女子下圍棋的圖。
目前,圍棋在西方各國己相當流行,有許多棋手,經常舉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