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敦煌文化的特點 送給喜歡的你
1、敦煌,一個神聖的名字。敦煌是多種文化融匯與撞擊的交叉點,是藝術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紀的壁畫與雕塑,帶給人們極具震撼力的藝術感受。敦煌又是文獻的寶庫。在這數以萬計的赤軸黃卷中,蘊藏著豐富的文獻,漢文、古藏文、於闐文、龜茲文、粟特文、梵文,文種繁多。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宗教、文學、民族、民俗、語言、歷史、科技等廣泛領域。
2、1900年農歷5月26日,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這個藏經洞,那些古代文獻赫然堆滿整個窟室。由此,產生了一門世界性的學科--敦煌學。1910年,敦煌藏經洞劫餘文獻運藏京師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前身)。而今,藏經洞發現已經整整100年了,中國國家圖書館作為世界上收藏敦煌遺書最多的單位,以其豐富的館藏,為敦煌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3、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舉辦的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主題文獻展覽,旨在揭示敦煌遺書的流散歷史,展示敦煌遺書的風采,介紹敦煌遺書的保護與研究現狀。這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推動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敦煌學的研究。對於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遺產,帶動我國西部地區文化事業發展,以及激發社會公眾的愛國熱情,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❷ 敦煌文化從1949年到現在如何弘揚的
敦煌文化從1949年不斷的弘揚和發展。在弘揚和發展的過程當中,利用現在的數字技術,對敦煌文化的一些壁畫進行了保護和合理的開發。
❸ 對世界文化遺產我國的敦煌莫高窟有那些保護措施
▲蒙難的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在經歷了千百年漫長歲月後,石窟和壁畫彩塑在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15世紀以後,明朝政府封閉了嘉峪關,敦煌遂成為荒蕪之地,莫高窟也隨之被棄而人跡罕至,很少有人維護。19世紀末,道士王圓籙來到莫高窟定居後,香火漸盛,他把信徒們施捨的錢財節省下來,開始按照自己對道教的理解來重修和改造莫高窟。他所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清除底層洞窟中的積沙。光緒二十六年(1900)農歷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積沙時,偶然發現了藏經洞(今編號為第17窟)。但敦煌當地的富紳無人認識洞內這批古物的價值,腐敗的清政府也未能對其進行應有的保護,致使藏經洞中的大批敦煌遺書和文物先後被外國探險隊捆載而去,分散於世界各地。劫餘部分被清政府運至北京入藏京師圖書館。莫高窟的壁畫和塑像也遭到劫奪與破壞。1914年至1915年,俄國奧登堡率考察隊到敦煌和莫高窟,不僅收集到大批敦煌寫本,還掠走了第263窟的多塊壁畫。1921年,在蘇俄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白匪軍逃竄到莫高窟,他們在壁畫上任意塗抹、刻畫,並在洞窟內燒炕做飯,致使大批壁畫被火燎煙熏。1924年,美國華爾納曾到莫高窟盜剝了大面積的壁畫,並掠走彩塑。敦煌文獻的被盜,是中國近代學術文化史上的最大損失之一。 ▲莫高窟保衛戰 自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起,中國的歷史學、考古學和美術工作者到敦煌進行考察的人逐漸增多。經過他們的研究和宣傳,敦煌莫高窟在文化界的知名度逐漸提高。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擔負起了保護洞窟臨摹、研究敦煌壁畫的職責。1951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8月,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基礎上,擴大建立了敦煌研究院。1986年12月,敦煌被國家列為歷史文化名城。同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自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特別是建國以後,在政府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幾次大的搶修工作,使莫高窟的危機狀況有所改觀,危岩的加固解除了崖壁和洞窟崩塌的危險,保證了石窟群的安全;對大面積脫落壁畫的近600多平方米壁畫進行了搶救性加固;對部分有煙熏的壁畫進行了壁畫清洗的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給壁畫診病 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歲月後,精美的敦煌壁畫出現了多種病害:酥鹼、空鼓、起甲等,而且每個洞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壁畫的病情惡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毫無疑問將會繼續下去,甚至加速,就在人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沒有停止。壁畫的很多問題是肉眼不可見的,譬如壁畫里的鹽分在水汽滲透進來後會溶解,然後重新結晶,對壁畫造成破壞。壁畫是畫在一層用碎麥秸、細麻刀合好的泥皮上的,泥皮直接粘在岩石上,泥上再抹一層薄如蛋殼的白石灰加以打磨。敦煌歷經千年歲月,壁畫逐漸從岩石上脫離,形成了壁畫與岩石之間的空隙。如果發生地震,壁畫就很容易脫落,從而堵死洞窟。空鼓的問題可能是壁畫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 分析病情,制定治療方案 科學家在給壁畫治病也就是對壁畫進行修復之前,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從資料收集、調查、價值評估和壁畫現狀入手,採取化學、物理、地學等多學科相結合,將壁畫病害產生原因和形成的機理及其相關的地質水文和空氣環境結合,進行綜合研究。專家們分析認為,引起壁畫病害最活躍的因素是水,水的來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大氣降水引起洞窟內空氣濕度的急劇升高,二是大氣降水沿岩體裂隙或岩體軟弱層向洞窟內入滲,三是窟前園林澆灌水向洞窟入滲。此外,壁畫地仗層(草泥層加石灰)嚴重酥鹼,壁畫顏料層脫落,與它們含有大量鹽分,在相對濕度變化影響下膨脹和收縮造成的破壞有關;敦煌地處大漠之腹,因此風沙也是危害壁畫的關鍵。 根據病因科學家們已經制定出對敦煌壁畫的保護規劃和措施,其中包括防風治沙;准確探明水分來源,摸清水汽運轉規律,以防止水分對壁畫的破壞;改變窟前園林的灌溉方式,將漫灌變為滲灌,以減少水分入滲;窟前設置防水牆,阻止水分向洞窟方向的入滲;製作阻擋空氣對流的密封門,大氣降水時立即關閉,阻止潮濕空氣進入,晴天時打開窟門,加快窟內空氣的流通和濕氣的排出;對空鼓壁畫進行灌漿材料與工藝的篩選試驗,進行酥鹼起甲壁畫修復材料與工藝的篩選試驗,以維持壁畫的穩定狀態等。 攔住風沙 風沙之害應該是敦煌保護中最持久而沉重的話題。經過數年監測和計算,科學家們終於掌握了風的來蹤去跡,繪出了風沙流向的分布圖。在風沙主力的必經之路——鳴沙山腳下,建起了一道由5種沙生植物組成的防護帶。在植物防護帶的後面,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文物保護所聯手合作,設置了一張A字型尼龍網。這道延伸數千米的地網既能在主害風向上阻沙,又能在次害風向上導沙。根據測量,每年能擋住窟區積沙的75%。 手工檢測壁畫起鼓 位於莫高窟底層的第85號洞窟,這里的壁畫集中了所有敦煌壁畫病害的種類。現在洞窟內搭滿了紅色腳手架,所有腳手架的接頭部位全部用塑料罩包裹,地面鋪設了厚厚的黑色橡膠墊,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走路的震動給壁畫帶來的損害。對「起鼓」這種病害的治理:帶白手套的工作人員用手在牆壁上輕敲,憑聲音判斷壁畫是否起鼓,背面是否有空洞,然後將起鼓的部位和面積在圖紙上標注,等待修理。研究人員曾實驗用各種高科技方法檢測壁畫起鼓的部位,但是後來發現,還是用手工輕敲的方法最准確也最簡便。 給壁畫「打針」 檢測出起鼓的壁畫後,工作人員換上淺藍色的橡膠手套,在起鼓部位打一個小小的孔洞,給壁畫打針。為什麼要給敦煌壁畫打針?打什麼「葯物」?所謂打針,就是用注射器,將黏合劑注射到壁畫中,將有脫落危險的壁畫牢牢粘合在牆壁上。一邊注射,工人還要一邊用棉球滾粘壓牢,然後在用綿紙在上面吸附。別小看打針,這可是一個復雜的工種,需要長期訓練。用棉球滾粘壁畫的時候,力量太輕不起作用,力量大了就會把壁畫粘下來,或者把顏料層壓碎。 給壁畫打針用的黏合劑可不是一般的黏合劑,它是敦煌研究院經過多年反復比較實驗研製出來的,這種黏合劑看起來像是稀泥。為了配製出這種「泥」,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分析了壁畫後面和洞窟中乃至敦煌周邊土壤和水的成分、氣候變化,花了兩年時間配製出80多種泥,最後發現第81號泥漿用於灌漿最合適,這才廣泛使用。專家們在這種泥漿中加入了雞蛋清,這是為了在不降低強度的情況下減輕泥的分量。壁畫被灌漿後,還要把一種特製的白色吸濕墊用木板固定在壁畫上吸潮。這種吸濕墊也是特製的,原來實驗過很多高科技材料,連嬰兒的尿不濕都用過了,但效果都不理想。 殲滅害蟲 研究結果表明,危害敦煌壁畫的昆蟲主要有6種:中華按蚊、白紋蚊、家蠅、麗蠅、仿愛夜蛾和清隘夜蛾,其中仿愛夜蛾生存能力最強、數量最多。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昆蟲的成蟲在飛行時會碰撞壁畫,使已經起皮、酥化的壁畫脫落;昆蟲身上的鱗粉和成蟲的排泄物撒落在壁畫表面,也會嚴重污染壁畫。更為嚴重的是,昆蟲排泄物中的水分、有機物質與壁畫的顏料成分起化學反應,引起局部壁畫顏料褪色、變色,甚至導致顏料層翹起、脫落,加速了壁畫病害的發生。根據對這些昆蟲生存、活動規律的研究,專家提出了物理機械防治與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案。物理機械防治主要包括在洞窟上安裝門窗、紗網等防護設施,集中捕殺,利用成蟲趨光性的特點在洞窟外用20瓦黑光燈誘殺羽化期成蟲等,這些措施不但簡便易行,效果也較好。生物化學防治主要包括惡化昆蟲生存條件,清除寄主植物;培養天敵,控制有害昆蟲;選用特別配置的葯液在6月上旬對幼蟲噴灑防治等,這些方法在長久防治方面效果顯著。這些防治措施是在不危害石窟與壁畫文物同時又不能破壞生態系統的前提下進行的。 經過修復的古老的壁畫能重現當年的容貌嗎 不能。人們的努力只能讓壁畫在目前的狀況下穩定下來,避免進一步惡化的發生。對壁畫的保護工作和復原是有區別的。復原實際上是改變壁畫的真實性,保護則是在現有的情況下對它進行修復而不是要修改它,完全復原。最低程度干預是文物古跡保護的一個重要原則。因為文物是特別珍貴的,就是一次,毀壞了永遠沒有了,特別像敦煌全世界唯一僅有的,修壞了,等於保護性破壞,所以修復工作必須保證修好,不同的壁畫會用不同的材料,特別是不同地方的文物要用不同的工藝,不同的材料,不能用一個辦法。文化遺產是不可更新的資源,一旦被破壞,就不能夠恢復原樣。
麻煩採納,謝謝!
❹ 如何將敦煌文化進行創造創新性發展
將傳統的敦煌古老文化與現代新型潮流文化元素相結合,打造創新敦煌特色,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創新敦煌文化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