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尚書為什麼能成為文化元典

尚書為什麼能成為文化元典

發布時間:2023-01-02 15:58:51

Ⅰ 讀《尚書》

從正月里開始配合著《史記》讀《尚書》,到上周末為止,終於一字一句地讀完了。雖說自己讀的效果沒有學友們那麼好,但能磕磕絆絆地跟著老師讀下來,我還是要為自己點贊的,因為之前我從沒想過我能讀並且讀完這本書。

歷時九個多月的讀書後,我對《尚書》有了以下幾點了解:

一、《尚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尚書》是流傳至今歷史最為久遠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是現存比較古老的,而且具有體系性的一部歷史文獻的匯編。其作者應該是歷朝歷代的史官。

我國自古以來就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史官制度。最早的史官實際上是夏商時期占卜祭祀的人員,他要把占卜的文字記錄下來。到了周代,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史官制度,並且一直流傳了下來。當時的史官主要是記錄君王的一言一行,所以後來史官的佐史右史制度也是這么流傳下來的。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一般認為言為《尚書》,事為《春秋》,這兩者可以互證。

歷朝歷代史官的記錄匯編成冊就成了《尚書》,它是我國古代整個文明發展歷史的見證,記錄了大約兩千多年間,包括禹、夏、商、西周,還有東周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內容,其中涉及到政治的、宗教的、哲學的、思想的、立法的、典章的、法律的、文字的、文學的、地理的、軍事的等等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彌足珍貴的文獻資料。所以他成為研究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乃至封建社會的一部重要典籍。曾經有學者贊譽它是中國自有歷史以來第一部信史,即有文字記載的值得相信的中國的文明史歷史。所以它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首選典籍之一,其中更多的是治國方略。

二、《尚書》之名

《尚書》原名是《書》,書在古代是簡冊的泛稱,就是記錄在竹簡上的文字。後來在《書》的前面加上朝代的名字,就成了朝代之書,如《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尚書》這個名稱大概最早出現在西漢中期,「尚」就是「以之為尚」。後來又稱它為《書經》,漢武帝尊稱它為五經博士,就是說《尚書》這部書它原來是泛指的書,是專門記錄帝王和臣子的言論的。是儒家把《書》改成為《尚書》。

為什麼儒家要把書改成為尚書呢?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在古代,「尚」和「上」是同義、同音、通用的。古漢語的兩條法則:第一個是單音獨體,就是一字一音一義,第二是音近義通,即讀音相近,它的意義它往往可以通用。

這種說法認為上是上古的意思,所以《尚書》就是上古之書,上古的史書。

第二種,「尚」有高尚、崇尚、尊崇之意,所以《尚書》就是人們所尊崇的書。它為什麼會成為人們所尊崇的書呢?這跟第三種說法有關。

第三種,認為「尚」同「上」,「上」代表君上,就是古代的帝王、君主。因為《尚書》是記載帝王和大臣的言論集的,是君上的書,所以它被人們所尊崇。

從名稱上來說,《尚書》是上古時代就流傳下來、後來散佚不全,經過儒家學派的增刪整理,最後成為受到儒家尊崇的賢君聖王的書,它在流傳過程當中,經歷了時代更迭,戰火焚燒,風雲變化。

三、內容分類

今天一般學者把它分為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

所謂今文,就是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基本上這些作品沒有保留下來,但是曾經讀過這些經典的大儒還在,漢代想復興傳統文化的時候,就請這些宿儒、大儒口述,然後他們用今天流傳的文字記錄下來。漢代流傳的文字是隸書,所以這叫今文尚書。後來文化風氣開始逐漸興起的時候,就有各處的所謂的子孫後代在各個地方挖掘到了由古代文字流傳下來的經書,稱之為古文經。所謂古代文字,就是指秦朝以前的文字。秦朝實行的是小篆,秦朝以前的是大篆,又叫古籀文,一般來說是今文經早出,古文經晚出。今文經被列為五經博士。古文經和今文經最大的區別是解釋有差別,今文經一般用的是微言大義,古文經一般是還原歷史,兩者的學術路子不同。

今文尚書相對於古文尚書而言,更古老,更佶屈聱牙,更古奧,更晦澀難懂。而古文尚書讀起來反而更順口,因為它的整齊句式多、對仗句多,它所講的道理更容易理解。

四、尚書的體例

唐初經學家孔穎達把尚書的文體分為典、謨、貢、歌、誓、誥、訓、命、征、范十種,漢代的孔安國是把它分成了6種文體:典、謨、訓、誥、誓、命。

所謂典,是記載被後世所尊奉為君王的言論和事跡,像《堯典》和《舜典》。

所謂謨,就是謀略,是臣子的謀略,它也記載君臣之間的談話,策謀、謀略、謀議大事為內容,如《皋陶謨》《大禹謨》。

誥是君王對臣下的告諭,基本上是商周的天子對臣民、大臣的勸告、戒教。《尚書》的主要內容,比較多的是歷史檔案的匯編,歷史資料的匯編主要是史官把它記錄下來。

訓是臣子對君王的勸告之詞,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勸導當今的天子要以史為鑒,要改惡從善,如《伊訓》、《高宗肜日》等。

誓是君王、諸侯在征伐交戰之前整頓軍隊的誓師之辭,如《甘誓》《湯誓》《泰誓》。所以我們到現在還有一個詞流傳了下來,叫誓師,

第六個是命,命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者賞賜諸侯時的冊命之辭,如《畢命》《冏命》《文侯之命》,《君陳》《君牙》也都屬於這一類。

五、思想變化

聖君賢王推行德政。從商代到周代,神權思想慢慢轉化為人權思想。

六、大量名言金句

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堯典》

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舜典》

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咸寧。稽於眾,舍己從人,不虐無告,不廢困窮。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大禹謨》

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皋陶謨》

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已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仲虺之誥》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太甲中》

天難諶,命靡常。——《咸有一德》

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泰誓上》

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凶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泰誓中》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泰誓中》

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酒誥》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五子之歌》

驕淫矜侉,將由惡終。——《畢命》

……

《尚書》中不僅有很多名言金句,而且是很多成語、詞語的最早出處。

總之,讀完《尚書》,就算沒達到老師的要求,沒跟上優秀學友的腳步,以蝸牛的速度慢慢走下來,也留下了不少的讀書痕跡。

忙碌並收獲著,是讀《尚書》的快樂。

Ⅱ 《尚書》又稱為《書》,因何是古代帝王政治的百科全書

《資治通鑒》是宋朝史學家司馬光在其關鍵小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等人的幫助下,歷時十九年進行的一部歷史時間經典著作。在我國地方誌的撰寫方法,一般選用人物傳記體、文本文檔末體和編年體三種。《資治通鑒》是選用的編年體,處起公元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年959年(周世宗顯德六年),共1362年。本書分二百九十四卷,約三百萬字。

《資治通鑒》是宋朝思想家、作家司馬光組織編集的,這一部書的成形緣故是在宋英宗時,司馬光將《通志》以《史記》為主導,編寫成《周紀》5卷,《秦紀》3卷,共8卷,進呈英宗,英宗看後大幅稱贊,並讓司馬光再次向下編撰,神宗時,因抵制王安石變法,上疏為要求就職西京特大留司御史台,再次編寫《通鑒》,時長將近15年。《資治通鑒》完成後宋神宗因其書「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標題《資治通鑒》,並親為寫序。《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一時間為綱事情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前959年)征淮南市停筆,包含16朝1362年的歷史時間。

Ⅲ 向典藉學語文|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

每天10分鍾,輕松學語文!

導讀:《尚書》 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有著怎樣的歷史故事? 一分鍾了解典籍綱要

,三分鍾積累歷史素材,五分鍾記住精華詞彙

《尚書》又稱《書》、《書經》,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主要記錄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先賢的言行。

相傳 孔子晚年白頭整理 《尚書》,讓 上古美德 得以 流傳後世 (孔子刪述六經為中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六經為《詩》、《書》、《禮》、《易》、《樂》、《春秋》)。他從3000多篇各種上古重要文獻資料中,選出精髓100篇,為百篇《尚書》。

孔子為何選書?何為精髓呢?國際《尚書》學會會長錢宗武老師作了精闢的總結:讓後世 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

選擇尚書作為第一本推薦的典籍,與《尚書》在中華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有關。

首先,其作為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流傳了兩千年,記載著華夏文明的源頭。被稱為 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其次,尚書構建了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無論是堯舜禹的 上古德政,鼎定九州 ,還是夏商周的 民望興替,禮德治邦 ,都在講述著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構建著古老文明的知識體系。

另外,尚書中有很多文化的第一,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提及統一音律和度量衡,第一次制定歷法等等,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 原點 。

                                                                      民 | 本 | 思 | 想 | 的 | 起 | 源

民本思想最早來源於《尚書·夏書·五子之歌》,原文是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孔子曰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孟子曰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到後來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都是講的民本思想。

《尚書》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傾向,是以天命觀念解釋歷史興亡,以為現實提供借鑒。這種天命觀念 具有理性的內核 :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最 | 早 | 出 | 現 | 「中 | 國」

                                                                                禹劃九州

《尚書》的「梓材」篇中,有「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譯:天神已經把中國的人民和他們的土地託付給周朝的先王),為最早出現「中國」的文獻。

《尚書》之開篇《堯典》中記載,堯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意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古代先賢的典範和標准。

《禹貢》中記載了大禹治水,定九州的功績: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譯:禹劃分土地的疆界,順著山勢行走時,砍削樹木作為路標,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這就是 「禹劃九州」 。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

                                                                         伏 | 生 | 以 | 命 | 護 | 書

                                                      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義

「塵囂其上竟焚書,劫後壁藏方有餘。」 《尚書》歷經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以及之後兵荒馬亂的日子,得以保存並流傳後世,有一個人非常重要,那就是秦朝博士伏生。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達焚書令後,伏生為了將珍貴的典籍《尚書》保存下來,冒著被殺的危險,在自己家中的牆壁中,偷偷開鑿了一個夾層,私自藏了這本書。直到公元前191年,漢惠帝劉盈下令,廢除從秦朝繼承下來的《挾書律》。伏生才趕回老家,取出《尚書》,但大部分已經損毀,只餘下29篇保存完好。

漢文帝劉恆聽聞伏生的事跡後,驚喜萬分,很迫切地想要見到《尚書》,於是,派了太常掌故晁錯前往章丘,將《尚書》破譯之後再回來。經過這樣一番波折,孤本《尚書》才算是真正地保存下來。

後人評價 「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義。」 並將他和發揚光大了儒家的董仲舒並列,史稱「董伏」。

中華傳統文化在如伏生一般的眾多先賢保護和傳承下, 不絕如縷,薪火相傳 。

經 | 典 | 名 | 句

《尚書》中有很多經典名句,把它們運用到作文中,是不是很有高級感?

01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尚書·虞書·堯典》

【譯】能夠彰顯(自己本來)崇高的品德,使同族人都能親和團結。

【適用范圍】保持崇高品德;發揮領導力,帶好團隊;以德服人等

0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尚書·虞書·大禹謨》

【譯】人心危險,道心衰微。只有用精純和專一,才能真切地在內心裡守住道心,區分開人心。

【適用范圍】工匠精神;勵精圖治;保持初心;追求真理;心無旁騖等

03(九德)寬而栗,柔而立,願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尚書·虞書·皋陶謨》

【譯】(九德就是)態度豁達,毫不拘束,又能恭敬謹慎;性情溫和,又有主見;行為謙遜而又嚴肅認真;雖有才幹,但辦事不馬虎疏忽;能夠接受別人的意見,又不為紛雜的意見所迷惑,而能剛毅果斷;行為正直而態度溫和;做事能從大處著眼又能從小處入手;剛正而不魯莽;勇敢而又善良。

【適用范圍】皋陶認為君子要具有九種品德,即豁達而又謹慎,溫和而有主見,謙遜而又嚴肅,才華橫溢而認真,從善如流而又不迷惑,正直而溫文,辦事能從大處著眼又能從小處入手,剛正不魯莽,勇敢且善良。

04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尚書·夏書·五子之歌》

【譯】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鞏固了,國家才會安寧。

【適用范圍】民本思想,政府與人民的關系,家國關系等等

05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尚書·商書·盤庚上》

【譯】綱:網上的大結。譬如把網結在綱上,有條理而不至於紊亂。

【適用范圍】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注意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和重點,抓住事物的本質,而不能只注意那些無關緊要的次要方面和事物的表象。只有「提綱挈領」,才能把握住事物的主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06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尚書·周書·泰誓下》

【譯】培植美好的德行,務求滋長;鏟除邪惡,務求除根。

【適用范圍】個人品德修養、個人成長、三省吾身、務以惡小而為之、不姑息養奸等等

07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 《尚書·周書·洪範》

【譯】態度要恭敬,說話要合乎道理,觀察要清楚明白,聽取意見要聰敏,思考問題要通達。

【適用范圍】「敬用五事」,即容貌、言語、觀察、傾聽、思考。

08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尚書·周書·康誥》

【譯】民怨的可怕不在大,也不在小。(如果認真對待,民怨雖大也不可怕;如果不認真對待,民怨雖小也是可怕的。)

【適用范圍】了解民情、體察民意,制定的政策能很好地反映百姓的想法。政策失當,出現百姓的抱怨時,能認真對待,仔細調查,適時做出調整,積極化解民眾的怨聲。

Ⅳ 《典籍里的中國》觀後感

《典籍里的中國》觀後感是:

《典籍里的中國》同樣立足於優秀傳統文化。其聚焦在典籍中的經典名篇,第一期選擇解讀《尚書》用意深遠,讓這部雖然詰屈聱牙但位列「五經」之中,實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的經典古籍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

同時,節目綜合運用了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輔以舞台分區的形式,實現古今讀書人的跨時空相見。這種將書中文字可視化,典籍精華故事化,達到視覺、情感沖擊直觀化的表現形式,可以說是妙不可言。

節目特色:

作為一檔文化類節目,《典籍里的中國》獨辟蹊徑,聚焦《尚書》《論語》《道德經》《傳習錄》《天工開物》《紅樓夢》《本草綱目》《孫子兵法》《史記》《詩經》《楚辭》等經典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表現方法。

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的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其中,穿越古今的戲劇化呈現方式,成為節目一大亮點。節目牽引著觀眾的思緒和情感,讓人們能夠在收獲知識的同時產生共情。

Ⅳ 關於《尚書》的介紹

最早的史書《尚書》介紹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歷史典籍之一。古人「尚」與「上」通用,「書」原來就是史,上古時,史為記事之官,書為史官所記之史,由於這部書所記載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書》。《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故謂之《尚書》。」(王充《論衡?正說篇》)

《尚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件匯編,它的「典」、「謨」、「訓」、「誥」、「誓」、「命」六體,有的是講演辭,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談話記錄。《尚書》記事的內容,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尚書》按時代先後,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個部分,共100篇。

《尚書》是由誰編纂的呢?歷來有不同的說法,但司馬遷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編纂的。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承上啟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禮、樂廢,《詩》、《書》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遊列國之後回到魯國,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編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上面,還為《尚書》寫了序。司馬遷說,孔子「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史記?孔子世家》)因此,《尚書》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

孔子收徒講學時,還選用了這些典籍作為教材。他認為這六種教材,可以使人「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 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禮記?經解》)這說明了「六經」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 《尚書》是我國上古時代歷史文獻的匯集。因為它廣泛記敘了我國當時的政治歷史與社會情況,所以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史學的發軔之作。

在先秦時代,《尚書》只稱為《書》,有時也加上時代名稱,分別稱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到了漢代才稱為《尚書》,表示它是上古時代的書。相傳孔子曾經對於《書》的各篇加以刪定,「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而為之序」,並且將《書》作為教授弟子的一種教本。大約到戰國時期《書》才正式編定。秦代禁止民間私藏《詩》、《書》,但秦王朝任博士之職者仍可以擁有。

經秦博士整理寫定的《書》約有百篇。漢代所流行的伏生本《尚書》「可能是秦的官本,乃經秦博士加以部分的編理的」(陳夢家《尚書通論》第111頁,中華書局1985年版)。經過秦漢之際的社會大動盪,《書》漸漸亡佚。據說秦博士伏生把《書》藏在牆壁里,但還是丟了數十篇,到漢惠帝時,他才找到二十九篇,用以在齊、魯地區教授學生。伏生所傳授的《尚書》用漢代隸書寫定,後來便被稱為《今文尚書》。另外,漢代還有用先秦時代的古文所寫定的《尚書》被稱為《古文尚書》。這部書「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這部書又稱為孔壁《尚書》,它比《今文尚書》多出十六篇。經漢魏之際的社會動亂以後,這部《尚書》亡佚殆盡。東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奏上《古文尚書傳》五十八篇,說是漢代孔安國為之作傳的《尚書》傳本,比《今文尚書》多出二十五篇。自唐以後,對於梅賾所獻的這部書不斷有人懷疑,據《朱子語類》載,宋代朱熹曾疑此書「平易易曉」,與伏生書「艱澀難曉」殊不類,所以懷疑其為「假書」,並且所謂的「孔傳」也非孔安國所作,亦是「偽書」。此後學術界疑此書的人漸多。清代閻若璩著《尚書古文疏證》八卷,列舉證據,反復辨析此書之偽,自此定讞,此後這部在學術界即被稱為《偽古文尚書》,其註解亦被稱為「偽孔傳」。

《尚書》在中國學術史的重大影響,特別表現在由它引起的長時期的經今文學與經古文學的斗爭和宋元明清時代的辨偽求實學風的發展這樣兩個方面。

《尚書》在中國學術史上有著極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保存了我國上古時代最為重要的政治歷史文獻,所以成為歷代人們了解和研究上古歷史的最重要的文獻依據。早在先秦時代,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大師,以及《左傳》、《國語》、《韓非子》、《呂氏春秋》、《禮記》等書,都曾引用《尚書》來闡述歷史和自己的理論。漢代自武帝時《尚書》被立為《五經》之一,並設立博士以後,官學和私家研討《尚書》之風都十分興盛。大史學家司馬遷撰寫堯舜禹及夏商周時代的歷史,許多地方都是以《尚書》的記載為藍本的,直到今天我們認識古代歷史,《尚書》仍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正由於它無比重要,所以對於《尚書》的研討態度及方法,就成為構成不同學派(特別是經今文學與經古文學)的主要依據,並且隨著時代演進,學派間相互辨難,這就大大促進我國古代經學、史學等的發展。一部書能夠影響整個中國古代學風,並引起歷代人們研讀的巨大興趣,無出《尚書》其右者。

《尚書》各篇的撰寫與編定時代不一,但可以看出,其編寫者已經有了越來越自覺的史學意識。成書於殷周時代的《盤庚》及周初八誥,不僅史料價值最高,而且其記事、記言與寫人都已粗具規模,行文述事亦很有邏輯。《盤庚》三篇除記載王誥辭以外,還以簡略的語言記載了遷都的過程。《召誥》記載周營建東都雒邑事,開始就說:「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於豐,惟太保先周公相宅」,已經完整地記載了事情的時間地點和經過。《多士》、《多方》兩篇記載周公對於殷遺民和諸方國首領的誥辭,也都是先簡略寫事情原委,再寫誥辭內容。而《洛誥》則將所述事情的時間地點記於文末,最後言「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指明這是周公攝政稱王第七年十二月的事情。時代比殷盤周誥稍晚的《顧命》篇則以精煉的語言將武王逝世、周公攝政、還政成王繁瑣雜亂的史事細節寫得清清楚楚,還營造出靜穆肅庄的王室大事的氛圍。總之,《尚書》各篇在記事方面雖然還處於初步發展的階段,但已具備記事本末的雛形。此外,在史學語言的應用上,《尚書》諸篇也多獨具匠心。雖然由於時代懸隔今天讀起來有佶屈聱牙之感,但在當時卻是十分生動的。

《尚書》不僅為後世人們認識我國上古時代的歷史提供了極為寶貴資料,而且其寫作為後世史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今天研讀《尚書》的時候,應當了解其成書源流,分辨今、古文《尚書》的不同。《偽古文尚書》的價值雖然遠遠趕不上今文《尚書》,但是它畢竟為時代較早的魏晉時代所編撰,其所依據的材料有不少現在已經見不到了,所以它也是有重要價值的篇章。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把《尚書》列為禁書,規定民間所藏的《尚書》均需燒毀。此後,引起了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的爭論。秦焚書時,濟南有個名叫勝的博士伏生,他秘密地把《尚書》藏在宅中的牆壁間。漢初局勢穩定之後,他從壁中取出藏書時,書已散亂不堪,只得28篇。伏生用這28篇的不全《尚書》,講學於齊魯之間。由於這些篇章是用當時的隸書寫成的,故稱為今文《尚書》。這部書被漢朝政府列於學官,據多數學者的考證,認為它是真的。

漢武帝時,魯恭王劉余為了擴大自己的宮殿范圍,拆毀了孔子的舊宅,並從孔宅牆壁中發現了許多用蝌蚪文字(漢以前的大篆或籀文)寫成的竹簡,為古文《尚書》。當時的學者孔安國(孔子的後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書》互相校讀了一遍,多出了16篇。這部古文《尚書》一直沒有被漢朝所重視,也沒有列於學官,又沒有人傳授。到王莽時才把這部古文《尚書》列於學官。到東漢時,才逐漸盛行,當時的大學者馬融、鄭玄等人並為它作注釋,於是才盛行於世。但它與今文《尚書》相比較,還是不如今文《尚書》被人重視。

東晉元帝(司馬睿)時,豫章內史梅賾曾經向朝廷獻上25篇的古文《尚書》(它與漢代的古文《尚書》也不同),還有偽造的孔安國《尚書傳》。東晉政府把它列於學官,影響較大,在社會上流傳了很長的時間。到唐朝貞觀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經正義,孔穎達作《尚書正義》和陸德明寫《經典釋文》時,都是根據梅跡所獻的這個本子。於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標准本,以後又收入《十三經註疏》中,廣為流行。

到了南宋初年,朱熹等學者開始懷疑梅賾這部書,認為從文字看,不像周秦時的文詞。到明清時,有更多的學者繼續指責梅跡這部書。明梅鷟作《尚書考異》,清閻若璩作《古文尚書疏證》,清惠棟作《古文尚書考》,都認為梅賾的《尚書》為偽書。這一來,梅賾的古文《尚書》其真偽,便成定論。

由於漢朝時從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書》早已散失,東晉梅跡的古文《尚書》雖被認為是偽書,但它們被收入《十三經註疏》中,廣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們今天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尚書》,即今文《尚書》與梅氏所獻的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共58篇,即《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

《尚書》為我們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如《堯典》記載著堯、舜、禹的「禪讓」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權位繼承情況。《禹貢》是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文獻。《盤庚》記述商朝遷都情況。

《尚書》是難讀的。司馬遷寫《史記》時,採用了《尚書》的材料,或錄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運用了「以訓詁代經文」的原則,把《尚書》的原文翻譯了一遍,使先秦的古書,變成為漢代通行的語言文字。例如《尚書?堯典》中有「欽若昊天」的話,《史記?五帝本紀》便寫為「敬順昊天」。又如《堯典》中的「瞽子」,《五帝本紀》中改作「盲者」。所以我們可以把《尚書》和《史記》中的《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等對照來讀。

歷代研究、注釋《尚書》的著作很多,最通行的是《十三經註疏》本的《尚書正義》,由於它是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的合編,其中真偽參半,我們必須予以分辨。即使是偽造的那一部分,也是出於魏晉人之手,對於研究《尚書》來說,也是有參考價值的。清代學者孫星衍的《尚書今古文註疏》,是比較好的注本,它吸收了清代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

近人曾運乾的《尚書正讀》和牟庭的《同文尚書》等,也可供我們參考。

《四庫提要·尚書正義》

舊本題「漢孔安國傳」,其書至晉豫章內史梅賾始奏於朝。唐貞觀十六年孔穎達等為之疏,永徽四年長孫無忌等又加刊定。孔《傳》之依託,自朱子以來遞有論辯。至國朝閻若璩作《尚書古文疏證》,其事愈明。其灼然可據者:梅鷟《尚書考異》攻其注《禹貢》「瀍水出河南北山」一條、「積石山在金城西南羌中」一條,地名皆在安國後。朱彝尊《經義考》攻其注《書序》「東海駒驪、扶餘馯貊之屬」一條,謂駒驪王朱蒙至漢元帝建昭二年始建國,安國武帝時人,亦不及見。若璩則攻其注《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與所注《論語》相反。又安國《傳》有《湯誓》,而注《論語》「予小子履」一節乃以為《墨子》所引《湯誓》之文(案安國《論語》注今佚,此條乃何晏《集解》所引)。皆證佐分明,更無疑義。至若璩謂定從孔《傳》,以孔穎達之故,則不盡然。考《漢書?藝文志敘》,《古文尚書》但稱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立於學官,不雲作《傳》。而《經典釋文敘錄》乃稱《藝文志》雲安國獻《尚書傳》,遭巫蠱事,未立於學官,始增入一「傳」字,以證實其事。又稱今以孔氏為正,則定從孔《傳》者乃陸德明,非自穎達。惟德明於《舜典》下注雲:「孔氏《傳》亡《舜典》一篇,時以王肅《注》頗類孔氏,故取王《注》從『慎徽五典』以下為《舜典》,以續孔《傳》。」又雲:「『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於帝』十二字,是姚方興所上,孔氏《傳》本無。阮孝緒《七錄》亦雲,方興本或此下更有『睿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升聞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異,聊出之,於王《注》無施也。」則開皇中雖增入此文,尚未增入孔《傳》中,故德明雲爾。今本二十八字當為穎達增入耳。梅賾之時,去古未遠,其《傳》實據王肅之《注》而附益以舊訓,故《釋文》稱王肅亦注今文,所解大與古文相類,或肅私見孔《傳》而秘之乎?此雖以末為本,未免倒置,亦足見其根據古義,非盡無稽矣。穎達之《疏》,晁公武《讀書志》謂因梁費�《疏》廣之。然穎達原《序》稱為《正義》者蔡大寶、巢猗、費甝、顧彪、劉焯、劉炫六家,而以劉焯、劉炫最為詳雅。其書實因二劉,非因費氏。公武或以《經典釋文》所列義疏僅�一家,故雲然歟?《朱子語錄》謂「《五經》疏《周禮》最好,《詩》、《禮記》次之,《易》、《書》為下」,其言良允。然名物訓故究賴之以有考,亦何可輕也!

Ⅵ 《觀典籍》里的中國有感什麼

《典籍里的中國》的讀後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自己的想法談一談,例如:

最近幾天,央視頻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觀後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又稱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歷法。《尚書》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裡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後,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南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後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彷彿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里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Ⅶ 尚書的影響

《尚書》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皇室文獻,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話。也有記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說法,那記事的幾篇,大都是戰國末年人製作的,應該分別看待。那些號令多稱為「誓」或「誥」,後人便用「誓」、「誥」的名字來代表這一類。平時的號令叫「誥」,有關軍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話多稱為「命」;臣告君的話卻似乎並無定名,偶然有稱為「謨」②的。這些辭有的是當代史官所記,有的是後代史官追記;當代史官也許根據新聞,後代史官便只能根據傳聞了。這些辭原來似乎只是說的話,並非寫出的文告;史官紀錄,意在存作檔案,備後來查考之用。這種古代的檔案,想來很多,留下來的卻很少。漢代傳有《書序》,來歷不詳,也許是周、秦間人所作。有人說,孔子刪《書》為百篇,每篇有序,說明作意。這卻缺乏可信的證據。孔子教學生的典籍里有《書》,倒是真的。那時代的《書》是個什麼樣子,已經無從知道。「書」原是紀錄的意思③;大約那所謂「書」只是指當時留存著的一些古代的檔案而言;那些檔案恐怕還是一件件的,並未結集成書。成書也許是在漢人手裡。那時候這些檔案留存著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漢人便將它們編輯起來,改稱《尚書》。「尚」,「上」也;《尚書》據說就是「上古帝王的書」④。「書」上加一「尚」字,無疑的是表示尊信的意味。至於《書》稱為「經」,始於《荀子》⑤;只是到漢代才普遍罷了。
儒家所傳的五經中,《尚書》殘缺最多,因而問題也最多。秦始皇燒天下詩書及諸侯史記,並禁止民間私藏一切書。到漢惠帝時,才開了書禁;文帝接著更鼓勵人民獻書。書才漸漸見得著了。那時傳《尚書》的只有一個濟南伏生⑥。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詔燒詩書的時候,他將《書》藏在牆壁里。後來兵亂,他流亡在外。漢定天下,才回家;檢查所藏的《書》,已失去數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著這一些,私自教授於齊、魯之間。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時他已九十多歲,不能遠行到京師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錯來從他學。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書》流傳開來。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寫的,還是用秦篆寫的,不得而知;他的學生卻只用當時的隸書鈔錄流布。這就是東漢以來所謂《今尚書》或《今文尚書》。漢武帝提倡儒學,立五經博士;宣帝時每經又都分家數立官,共立了十四博士,每一博士各有弟子若幹人。每家有所謂「師法」或「家法」,從學者必須嚴守。這時候經學已成利祿的途徑,治經學的自然就多起來了。《尚書》也立下歐陽(和伯)、大小夏侯(夏侯勝、夏侯建)三博士,都是伏生一派分出來的。當時去伏生已久,傳經的儒者為使人尊信的緣故,竟有硬說《尚書》完整無缺的。他們說,二十九篇是取法天象的,一座北斗星加上二十八宿,不正是二十九嗎⑦!這二十九篇,東漢經學大師馬融、鄭玄都給作過注;可是那些注如今亡失殆盡了。
漢景帝時,魯恭王為了擴展自己的宮殿,去拆毀孔子的舊宅,在牆壁里得著「古文」經傳數十篇,其中有《書》。這些經傳都是用「古文」寫的;所謂「古文」,其實只是晚周民間別體字。那時恭王肅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並且將這些書都交還孔子的後人孔安國。安國加以整理,發見其中的《書》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這稱為《古文尚書》。武帝時,安國將這部書獻上去。因為語言和字體的兩重困難,一時竟無人能通讀那些「逸書」,所以便一直壓在皇家圖書館里。成帝時,劉向、劉歆父子先後領校皇家藏書。劉向開始用《古文尚書》校勘今文本子,校出今文脫簡及異文各若干。哀帝時,劉歆想將《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及《古文尚書》立博士;這些都是所謂「古文」經典。當時的五經博士不以為然,劉歆寫了長信和他們爭辯⑧。這便是後來所謂的今古之爭。
今古文字之爭是西漢經學一大史跡。所爭的雖然只在幾種經書,他們卻以為關系孔子之道即古代聖帝明王之道甚大。「道」其實也是幌子,骨子裡所爭的還在祿位與聲勢;當時今古文派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不過兩派的學風確也有不同處。大致今文派繼承先秦諸子的風氣,「思以其道易天下」⑨,所以主張通經致用。他們解經,只重微言大義;而所謂微言大義,其實只是他們自己的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古文派不重哲學而重歷史,他們要負起保存和傳布文獻的責任;所留心的是在章句、訓詁、典禮、名物之間。他們各得了孔子的一端,各有偏畸的地方。到了東漢,書籍流傳漸多,民間私學日盛。私學壓倒了官學,古文經學壓倒了今文經學;學者也以兼通為貴,不再專主一家。但是這時候「古文」經典中《逸禮》即《禮》古經已經亡佚,《尚書》之學,也不昌盛。
東漢初,杜林曾在西州(今新疆境)得漆書《古文尚書》一卷,非常寶愛,流離兵亂中,老是隨身帶著。他是怕「《古文尚書》學」會絕傳,所以這般珍惜。當時經師賈逵、馬融、鄭玄都給那一卷《古文尚書》作注,從此《古文尚書》才顯於世⑩。原來「《古文尚書》學」直到賈逵才直正開始;從前是沒有什麼師說的。而杜林所得只一卷,決不如孔壁所出的多。學者竟愛重到那般地步。大約孔安國獻的那部《古文尚書》,一直埋沒在皇家圖書館里,民間也始終沒有盛行,經過西漢末年的兵亂,便無聲無息的亡佚了罷。杜林的那一卷,雖經諸大師作注,卻也沒傳到後世;這許又是三國兵亂的緣故。《古文尚書》的運氣真夠壞的,不但沒有能夠露頭角,還一而再地遭到了些冒名頂替的事兒。這在西漢就有。漢成帝時,因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無人通曉,下詔徵求能夠通曉的人。東萊有個張霸,不知孔壁的書還在,便根據《書序》,將伏生二十九篇分為數十,作為中段,又采《左氏傳》及《書序》所說,補作首尾,共成《古文尚書百二篇》。每篇都很簡短,文意又淺陋。他將這偽書獻上去。成帝教用皇家圖書館藏著的孔壁《尚書》對看,結果完全不是。成帝便將張霸投入獄中,卻還存著他的書,並且聽它流傳世間。後來張霸的再傳弟子樊並謀反,朝廷才將那書毀廢;這第一部偽《古文尚書》就從此失傳了。
到了三國末年,魏國出了個王肅,是個博學而有野心的人。他偽作了《孔子家語》、《孔叢子》⑾,又偽作了一部孔安國的《古文尚書》,還帶著孔安國的傳。他是個聰明人,偽造這部《古文尚書》孔傳,是很費了一番心思的。他采輯群籍中所引「逸書」,以及歷代嘉言,改頭換面,巧為聯綴,成功了這部書。他是參照漢儒的成法,先將伏生二十九篇分割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⑿,以合於東漢儒者如桓譚、班固所記的《古文尚書》篇數。所增各篇,用力闡明儒家的「德治主義」,滿紙都是仁義道德的格言。這是漢武帝罷黜百家,專崇儒學以來的正統思想,所謂大經、大法,足以取信於人。只看宋以來儒者所口誦心維的「十六字心傳」⒀,正是他偽作的《大禹謨》里,便見出這部偽書影響之大。其實《尚書》里的主要思想,該是「鬼治主義」,像《盤庚》等篇所表現的。「原來西周以前,君主即教主,可以唯所欲為,不受什麼政治道德的約束。逢到臣民不聽話的時候,只要抬出上帝和先祖來,自然一切解決。」這叫做「鬼治主義」。「西周以後,因疆域的開拓,交通的便利,財富的增加,文化大為開方。自孔子以至荀卿、韓非,他們的政治學說都是建築在人性上面。尤其是儒家,把人性擴張得極大。他們覺得良好的政治只在誠信的感應;只要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風從,用不著威力和鬼神的壓迫。」這叫作「德治主義」⒁。看古代的檔案,包含著「鬼治主義」思想的,自然比包含著「德治主義」思想的可信得多。但是王肅的時代早已是「德治主義」的時代;他的偽書所以專從這里下手。他果然成功了。只是詞旨坦明,毫無詰屈聱牙之處,卻不免露出了馬腳。
晉武帝時候,孔安國的《古文尚書》曾立過博士⒂;這《古文尚書》大概就是王肅偽造的。王肅是武帝的外祖父,當時即使有懷疑的人,也不敢說話。可是後來經過懷帝永嘉之亂,這部偽書也散失了,知道的人很少。東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發現了它,便拿來獻給朝廷。這時候偽《古文尚書》孔傳便和馬、鄭注的《尚書》並行起來。大約北方的學者還是信馬、鄭的多,南方的學者卻是信偽孔的多。等到隋統一了天下,南學壓倒北學,馬、鄭《尚書》,習者漸少。唐太宗時,因章句繁雜,詔令孔穎達等編撰《五經正義》;高宗永徽四年(西元653年),頒行天下,考試必用此本。《正義》居了標準的官書,經學從此大統一。那《尚書正義》用的便是偽《古文尚書》孔傳。偽孔定於一尊,馬、鄭便沒人理睬了;日子一久,自然就殘缺了,宋以來差不多就算亡了。偽《古文尚書》孔傳如此這般冒名頂替了一千年,直到清初的時候。
這一千年中間,卻也有懷疑偽《古文尚書》孔傳的人。南宋的吳棫首先發難。他有《書裨傳》十三卷⒃,可惜不傳了。朱子因孔安國的「古文」字句皆完整,又平順易讀,也覺得可疑⒄。但是他們似乎都還沒有去找出確切的證據。至少朱子還不免疑信參半;他還採取偽《大禹謨》里「人心」、「道心」的話解釋四書,建立道統呢。元代的吳澄才斷然的將伏生今文從偽古文分出;他的《尚書纂言》只註解今文,將偽古文除外。明代梅鷟著《尚書考異》,更力排偽孔,並找出了相當的證據。但是嚴密鉤稽決疑定讞的人,還得等待清代的學者。這里該提出三個可尊敬的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閻若璩,著《尚書古文疏證》,第二是惠棟,著《古文尚書考》;兩書辨析詳明,證據確鑿,教偽孔體無完膚,真相畢露。但將作偽的罪名加在梅賾頭上,還不免未達一間。第三是清中葉的丁晏,著《尚書餘論》,才將真正的罪人王肅找出來。千年公案,從此可以定論。這以後等著動手的,便是搜輯漢人的伏生《尚書》說和馬、鄭注。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績也斐然可觀;不過所能作到的,也只是抱殘守缺的工作罷了。伏生《尚書》從千年迷霧中重露出真面目,清代諸大師的功績是不朽的。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其中也還應該分別看待。照近人的意見,《周書》大都是當時史官所記,只有一、二篇像是戰國時人托古之作。《商書》究竟是當時史官所記,還是周史官追記,尚在然疑之間。《虞、夏書》大約是戰國末年人托古之作,只《甘誓》那一篇許是後代史官追記的。如此看來,《今文尚書》里便也有了真偽之分了。
文中注釋
①「雅言」:標準的言語。見《論語·述而》。
②《說文》言部:「謨,議謀也」。
③《說文》書部:「書,著也。」按:漢朝時出現「漢字」一詞。秦及秦以前,相當於「漢字」的詞是「書」、「書契」。「尚書」的「書」,指「文字」、「文字記錄」。
④《論衡·正說篇》。
⑤《勸學篇》。
⑥裴駰《史記集解》引張晏曰:「伏生名勝,《伏氏碑》雲。」
⑦《論衡·正說篇》。
⑧《漢書》本傳。
⑨語見章學誠《文史通義·言公》上。
⑩《後漢書·楊倫傳》。
⑾《家語》託名孔安國,《孔叢子》託名孔鮒。
⑿桓譚《新論》作五十八,《漢書·藝文志》自注作五十七。
⒀見真德秀《大學衍義》。所謂十六字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偽《大禹謨》里,是舜對禹的話。
⒁以上引顧頡剛《盤庚中篇今譯》(《古史辯》第二冊)。
⒂《晉書·荀崧傳》。
⒃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四。
⒄見《朱子語類》七十八。
(朱自清《經典常談》,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Ⅷ 《尚書》為什麼被奉為古代社會的政治哲學經典

《尚書》,又稱《書經》、《書》,我國 最古老的一部史書,是研究我國原始社會 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的珍貴資 料。後被奉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哲學經^ 典,成為歷代帝王教科書,還是貴族子弟文 和士大夫必遵的「大經大法」。關於此書 ! 的作者及成書時間目前無定論,相傳是孔 S 子由編訂的,目的是將此書作為教授弟子 的教材,但今人對此說法頗有爭議。


所謂的古文《尚書》是西漢景帝時的魯恭王毀壞孔子舊宅時,無意間在牆壁中 發現的。這部《尚書》是用「古文」寫成 的。今、古文《尚書》在篇數、字數、經 學解釋等方面有所不同。

Ⅸ 《尚書》是我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這部著作有著怎樣的意義

《尚書》,字面意思是「遠古之書」或「高貴的書」,原稱《書經》,也能單稱之為《書》。它是國內最歷史悠久的一部史籍,在其中儲存了多個殷周時期的歷史時間文檔和初始原材料。《尚書》是第一部用文本記述的中國上古史。古代人「尚」與「上」通用性,「書」原先便是史。上古時候,史為懂事之官,書為史官所記之史,因為這一部書所記述的是遠古的史事,因此叫做《尚書》。它在其中含有的文體活動十分復雜,里邊有正兒八百的歷史數據,也是有王、重臣、知名人士的人物傳記、采訪和發言稿,乃至也有當然課程中的畢業論文和專業書籍,總而言之是一切有價值的古時候材料的集部。

今存於《十三經註疏》的《古文尚書》有58篇,在其中的33篇與漢朝傳本文本大多同樣(僅有極少數章節的合分、命名不一樣),此外25篇是晉代人的偽作。草窗孫星衍作《尚書今古文註疏》,普遍吸取先人考訂成效,革除25篇偽作,將書目再次釐定為29卷,大多修復了漢朝《尚書》傳本。

Ⅹ 撒貝南與秦朝博士共讀《尚書》,為何這本書值得人反復品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們對於現在的教育有著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教育是為自己以後良好的發展做准備,而然有些人認為教育是為了更好的了解以前的中國,對於《尚書》這本書主要記錄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但是這裡面可以看到以前人們的思想傾向。所以說這是一本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我們以前中國的一本書。

《尚書》是中國古代散文已經形成的標志。撒貝南於秦朝博士共讀《尚書》,為什麼他們不一起讀別的書,就選擇《尚書》呢?就是因為《尚書》是我國古代散文已經形成的標志,而且本書結構是比較完整的,有一定的層次。在這本書當中我們就是可以看見它有自己的文字特色還是比較適合品讀的。

上面不僅僅是講述了古代的一些事情,在這裡面更重要的是裡面反映的思想,所以說這本書是值得人反復品讀的。

閱讀全文

與尚書為什麼能成為文化元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