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蘇州同里有哪些文化名人

蘇州同里有哪些文化名人

發布時間:2022-03-01 15:31:04

❶ 蘇州同里古鎮的故事(急需)

同里是江南六大名鎮之一,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的蘇州市吳江區。她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全鎮面積33公頃,水面佔五分之一以上,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同里鎮內自成水網,水河橋比比皆是,悠悠綠水,水活水清,「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形成「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柳橋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獨特景觀,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
同里,舊稱"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為"銅里",宋代,又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中橫斷,拆字為"同里",沿用至今。
同里的特點在於明清建築多,水鄉小橋多,名人志士多。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有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古鎮原有"前八景"、"後八景"、"續四景"等二十多處自然景觀,今尚存"東溪望月"、"南市曉煙"、"北山春眺"、"水村漁笛"、"長山嵐翠"諸景。同里人世代勤奮苦讀,知書達理,教育發達,人文薈萃。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後出狀元一人,進士四十二人,文武舉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同里人有葉茵、徐純夫、莫旦、鄒益、梁時、何源、計成、王寵、朱鶴齡、沈桂芬、陸廉夫、袁龍、陳沂震、顧我錡、黃增康、黃增祿、任預等。近世著名同里人有陳去病、金松岑、嚴寶禮、費鞏、王紹鏊、藍公武、馮新德、楊天驥、費以復、劉汝醴、范煙橋、金國寶、沈善炯、馮英子等。 倪瓚、顧瑛、韓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潛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會創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同里的景點有:退思園,三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珍珠塔景區,松石悟園,王紹鏊紀念館,三堂(崇本堂婚俗博物館,耕樂堂木雕,嘉蔭堂古代亭台樓閣),古風園、陳去病故居、羅星洲等。

❷ 同里有哪些著名的風光詳細介紹

靜思園。
園中建築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奇石館陳列著大量靈璧石,尤其「 慶雲峰」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其佔地一百多畝。園中建築小巧別致,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詩廊等景點。「慶雲峰」高逾九米,重一百三十六噸,創靈璧石基尼斯之最記錄。此園為民營企業家陳金根先生之私家園林,始建於1993年,歷時10年建成,園名「靜思」乃寧靜思遠之意。靜思園建築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開拓創新。既有蘇州園林的小巧別致,又有皇家園林的宏大氣派。九曲迴廊,湖光山色,亭台樓閣,水榭石舫,假山奇石,曲徑通幽。園內著名景點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碑廊等。600餘平方米的「奇石館」內陳列著大量靈璧奇石,著名的「慶雲峰」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退思園。
退思園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字畹香,號南雲。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內閣學士周德潤彈劾任蘭生盤踞利津、營私肥已。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處分,旋因查所勛都不實,部議革職位。任蘭生落職回鄉,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題取退思期補過,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見園名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巧妙利用不到十畝面積,設計了坐春望月書樓、琴房、退思草堂、鬧紅一舸、眠雲亭等建築,它凝聚了漢族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和智慧,蘊涵了儒釋道等哲學、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漢族傳統藝術,步移景異,令人流連。
同里明清街。
同里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水鄉風格的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

❸ 同里古鎮的古鎮名人

同里鎮自宋淳祐四年至清末,先後出狀元一名、進士四十二名、文武舉人九十餘名。
計成:字無杏,號否道人,明代傑出的造園藝術家,生明萬曆壬午年(1582年),自幼傾心藝術,擅長書畫。
葉茵:中國宋代著名詩人。葉茵善詩文,詩格清矯,著有《順適堂吟稿》五卷,存有《苙澤從書》和《甫里集》。同里古橋之一思本橋,為他出資建造。
陳王道:(1526-1576),明嘉靖44年(1565年)進士,官至南京監察御史。據說,民間傳說的《珍珠塔》,說是就是陳王道嫁女的故事。
朱鶴齡(1601-1683),著有《愚庵詩文集》、《松陵文集》、《杜工部集輯注》、《寒山集》、《春秋集說》。還有經書註疏和儒家理學研究成果《易廣議略》,研究漢學、宋學成果《尚書埤傳》。此外,與本邑陳啟源共同撰寫《詩經通義》。
陸恢(廉夫)1851-1920,清朝人,是吳門畫壇一代客運量。早年從嚴承德、任厘瓚、陶奎等人研習書法,各取所長,後專工漢隸,逐自成一家。又工畫,山水、人物、花鳥、果品無所不能,少從劉德六,中年居蘇州,曾作「衡山高游」八幅,系生平傑作。曾與吳昌碩、倪田、吳大澄、王同愈、顧麟士等結畫社於顧氏怡園,潛心經事,為明末清初江南著名畫師。

陳去病(1874-1933)原名慶林,字佩忍,號巢南,別署病倩、勤樸老人,工書尤撤擅行、楷,所書對聯筆力渾厚(市文保會有書法藏品)。組織過「神交社」和「秋社」。革命文學團體「南社」的創始人之一。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1917年隨孫中山赴粵「護法」。是辛亥革命的「風雲人物」、近代愛國詩人,著有《浩歌堂詩鈔》、《續鈔》、《五石脂》、《百尺樓叢書》等。
金松岑(1874-1947年),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號壯游、鶴望,筆名天放樓主人、愛自由者、金一、麒麟等,青年時期曾熱心於鼓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范煙橋(1894-1967 ),乳名愛蓮,學名鏞,字味韶,號煙橋,別署含涼生、鴟夷、萬年橋、愁城俠客。著名作家、南社社員。

❹ 需要同里的古代故事

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 同里鎮
在江蘇吳江縣東十二里,康名銅里,宋改今名,港交錯,水道四達,元明以後,皆置巡司於此。

來源人民網:清幽朴雅的同里古鎮
江南水鄉古鎮,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有獨具特色的小橋流水人家風情,因而成為休閑旅遊者的新寵。日前,記者隨中國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赴江南采風,發現千年古鎮同里,是一塊難得的休閑旅遊勝地。

同里,屬太湖流域典型的水鄉古鎮。鎮外四面環水,古鎮鑲嵌在同里、九里、葉澤、南星、龐山五湖之中。鎮區被「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7個小島,49座古橋又將小島串為一個整體。它位於江蘇吳江市的東南端,距蘇州18公里,南京250公里,上海80公里,杭州130公里,地理位置極其優越。

同里的名字,好記又好聽。其實同里曾名「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為銅里。宋代又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中橫斷,拆字為「同里」,沿用至今。據清嘉慶《同里志》記載,從宋元明代起,同里已是吳中重鎮。由於它與外界只通舟楫,很少遭受兵亂之災,便成為富紳豪商避亂安居的理想之地。不難看出,同里名字的變更,取決於當地人含而不露的傳統觀念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我們走進依水而建,總面積133.7平方公里的同里古鎮,滿眼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情。特別是在方圓1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內,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與悠閑生活著的近萬居民,儼然一幅恬靜淡雅的畫卷,舒展在遊客面前。
與其它江南水鄉相比,同里令遊人感觸最深的是三多。一是水多橋多,鎮區水面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在全長6公里的15條交叉河流上,共架起49座古橋,所建之橋因時代不同,意義迥然,體現不同的寓意。如宋代著名詩人葉茵所建的思本橋,意為萬事民為本。明代的東溪橋,記錄了文人雅士雲集的讀書之風,並以橋聯為證:「一泓月色含規影,兩岸書聲接榜歌」。最受遊人矚目的要數建於清代,位於鎮中心呈三足鼎立姿態的太平、吉利、長慶三橋,人稱橋中之寶。不僅外觀小巧玲瓏、古樸典雅,而且富有極濃的民俗內涵。凡古鎮上的居民遇到婚娶、滿月或生日賀壽等人生大事,都要走一趟「三橋」,圖個大吉大利。到同里的遊客,也會入鄉隨俗,饒有興趣地走一回「三橋」,歡快地感受當地人的民俗樂趣。

二是深宅大院多,自公元1271年至1911年,同里鎮先後建成私家宅園38處,還不包括47處寺、觀、祠、宇等。這其中既有莊重古樸的深宅大院,也有精巧玲瓏的園林小築。因此,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教授曾稱同里是一座古代建築的博物館。目前,遊客看到的主要是20多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築。如明代的五鶴門樓、仁濟道院;清代的退思園、耕樂堂、嘉蔭堂等。要說最經典的傑作,當數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退思園。別看此園僅佔地9畝多,卻因構思巧妙使得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園中景點既獨立成景,同時也是另一景點的陪襯,並與周圍蔥郁的花木、曲折的池岸、清澈的碧水相映成趣。走在其中,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意境。更重要的是退思園主人借景抒懷的思想內涵,為前去游覽的客人或多或少帶來不同的感悟。

三是文化名人多。據同里鎮志記載,自宋淳�四年至清末先後出狀元1人,進士42人,文武舉人93人,其中包括宋代著名詩人葉茵、明代著名造園藝術家《園冶》的作者計成、清代畫家陸廉夫等。辛亥革命時期的風雲人物陳去病、我國近代統計學奠基人之一金國寶等。眾多的文化名人,為同里的歷史書寫出一篇篇耐人尋味的故事。比如,光緒三十二年,小鎮上曾創辦過女子學校——麗則女學,開女子教育之先河,如今遺址已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試想,近百年前一個區區小鎮竟能開辦女子學校,足以印證了同里開明的文化底蘊。

抵達同里古鎮的第二天清晨,細雨蒙蒙。我撐起雨傘,沿著河岸,獨自漫步,邊走邊觀賞一座座緊緊相依的老房子。見一位長者正在擺弄老式煤火爐,上前問候。長者姓何,年屆七旬。得知我遠道而來,熱情地介紹道:我們這里是一座街河並行、橋路相接的小鎮。東西走河,南北架橋,以河道為骨架,依水成街,傍水成園,巧妙而自然地把河、橋、街、路、宅、園融為一體。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是一種福分,我們感謝先人。盡管我們的生活沒有你們大城市的現代化程度高,但這里的清幽、古樸和住慣了的老房子,都讓我們難以割捨。不信,你多留幾日,穿穿巷子,走走小橋,多看看古老的建築,蠻有意思的。

冒著細雨我繼續緩步而行,過小橋,穿街巷,觀民居,聽雨聲,靜心地感悟「民居多古樸,住宅盡清幽」的意境,仔細地尋覓著都市裡所沒有的那種悠閑自得的幽靜,別樣的風韻。

❺ 同里古鎮內的文化典故。就是什麼高攀不起 祭祀 等

明代御史陳王道家史。陳王道,字孟甫,明嘉靖五年(1526年)出生在同里鎮,當過浙江鄞縣·山東信陽縣知縣,後升任南京道監御史。續弦方氏,同里九里湖南側小廂村(今屬屯村)人。生一女取名翠娥,自幼與方家聯姻,並以「珍珠塔」作陪嫁。陳御史五十壽辰,大擺壽宴。方家姑爺前往慶賀,見正門外人來車往,壽禮接踵,道路壅塞,即令隨從挑禮擔由邊門備弄進府。方家姑爺常到陳府請安,平日正門緊閉,邊門備弄出入習以為常,本無可非議。誰料人多嘴雜,看見的誤認為方氏輕視鄉間至親,拒由正門迎進。丑話傳千里,愈傳愈烈,面目全非。後來,評彈藝人據此訛編成彈詞《珍珠塔》,譏諷勢利姑母。弱彈詞中所涉「御史府」·「翠娥閨房」·「方卿書房」·「白雲庵」·「九松亭」等地方,同里都有。

❻ 同里鎮的名人

計成
計成:字無杏,號否道人,明代傑出的造園藝術家,生於明萬曆壬午年(1582年)。天啟三年(1623年),計成到武進為罷官文人吳玄造園,名為「東第園」,並先後設計建造了常州的「吳園」,揚州的「影園」,儀征「寤園」。
葉茵
葉茵:中國宋代著名詩人。葉茵善詩文,詩格清矯,著有《順適堂吟稿》五卷,存有《苙澤從書》和《甫里集》。同里古橋之一思本橋,為他出資建造。
陳王道
陳王道:(1526-1576),明嘉靖44年(1565年)進士,官至南京監察御史。據說,民間傳說的《珍珠塔》,說是就是陳王道嫁女的故事。
朱鶴齡
朱鶴齡(1601-1683),著有《愚庵詩文集》、《松陵文集》、《杜工部集輯注》、《寒山集》、《春秋集說》。還有經書註疏和儒家理學研究成果《易廣議略》,研究漢學、宋學成果《尚書埤傳》。此外,與本邑陳啟源共同撰寫《詩經通義》。
陸恢
陸恢(廉夫)1851-1920,曾與吳昌碩、倪田、吳大澄、王同愈、顧麟士等結畫社於顧氏怡園,潛心經事,為清末民初江南著名畫師。
陳去病
陳去病(1874-1933),革命文學團體「南社」的創始人之一,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1917年隨孫中山赴粵「護法」。是辛亥革命的「風雲人物」、近代愛國詩人,著有《浩歌堂詩鈔》、《續鈔》、《五石脂》、《百尺樓叢書》等。
金松岑
金松岑(1874-1947年),青年時期曾熱心於鼓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抗戰爆發後為擺脫漢奸糾纏,旋致力於教育、詩文創作和學術研究,被譽為國學大師,與陳去病、柳亞子並稱為清末民初吳江三傑。主要著作有《孽海花》等。金松岑先生桃李滿天下,柳亞子、潘光旦、費孝通、王紹鏊、王佩錚、范煙橋等,都是他的學生,金松岑先生的故居存有他從事教育工作的辦公樓天放樓,民國十三年建造,現為鎮級文物控制單位。
金國寶
金國寶(1894-1963),是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中國近代統計學的奠基人之一,最早翻譯列寧著作的譯作者,著作有《統計學大綱》、《中國經濟問題》、《工業統計學原理》等著作。曾任復旦大學、暨南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上海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委員等職。

❼ 同里簡介

同里,對很多人來說仍很陌生,但在江南一帶,她已是顆燦爛耀目的水鄉明珠、旅遊新熱點。

如果你一起嚮往周庄那東方威尼斯的韻味,那就更加不能錯過同里。

同里鎮位於太湖邊、運河旁,四周為五湖環抱。她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她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目前正積極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里,絕對是塊不可多得的江南「富土」。

歷史上,同里鎮真的稱為「富土」。但「富土」之名,過於招搖,故把「富」字不出頭,去掉一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為「里」,同里之名,由此而來。

現在的同里,在「保護古鎮,開發旅遊」的規劃下,先後完成了「一園」、「二堂」、「三橋」和同里湖旅遊度假村的項目。目前正積極恢復耕樂堂、計成故居、丁字河道、南園茶樓、珍珠塔等景點,務求以最佳旅遊風貌,重現千年古鎮的風姿。

歸納各景點特色,同里主要有三多:橋多,明、清建築多和名人雅士多。我們不妨逐一尋訪……

❽ 急需同里的故事

同里距蘇州約二十公里,半個小時就到了。車到同里庄頭停下,眼前是一座高高的石牌坊,牌坊下是一條用長方形石頭鋪成麥穗狀的石街,街的兩側是商店。也許就是這座牌坊,一下子將同里與蘇州隔開了數百年,全不見上海南京路的繁華,南京夫子廟的熱鬧,也不見蘇州園林超乎想像的現代人力點綴。與其說是江南的一個水鄉,到不如說是一所讓人驚詫的古樸的桃花源。可是要進「桃花源」必須先過橋,橋成了必由之路。

構合同里魅力是「小橋,流水,人家」。像大手筆繪就的一幅山水畫,將溫柔的流水、多姿多彩的小橋與細細長長的小巷人家組合在一起,不多不少,朗朗的稀疏和匝密凝聚有序的排列在運河邊上。

同里最耐讀的是園,最讓人流連忘返和看不夠的是有特色的橋。同里河道總長只有五公里多,平均不到十米就有一座橋,抬頭見橋,走路過橋,真的是一步一橋,無橋便是家,有路就有橋的水鄉風光了,橋的密集度,亦可稱得上中國之最了。

同里最古老的橋是「思本橋」,據說建與南宋,七百餘年來,歷經風風雨雨,像一名忠實的衛士,至今默默的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橋港上,可惜沒有時間去一睹這橋的風采,領略浸透在橋體里的歷史,只是記住了「思本」的含義,「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跨橋思本,或許就是這橋的意義了。

同里人建橋似乎並不全在於實用,而是要將心底的一種嚮往與追求或者寄託嵌在橋里,告之日月。在翠花山莊荷花池上有一座極玲瓏的橋,橋長大約不足二米,橋寬也只有一米,在一步能跨過去的窄窄的河上,精心修築小橋,誰能探究出修橋人的初衷?橋名也很直白,就叫「獨步橋」。獨步者,一步也。一步之橋即一步之遙的諧音,一步,在人生旅途中是那麼微乎其微,然而同里人是極其重視這為人忽略的一步,走好了一步,就是走好了一生中的一步,由此不也看出同里人的那種細膩之心,追求的堅韌和對後人的期盼?或是這種蘊涵豐富的地域文化的養育和無聲的教誨,沿著同里的橋走出水鄉的名人又有多少?我翻動著《同里歷代名人》的冊子,宋代的葉茵,元代的倪瓚,明代計成、梁時,清代的陳沂震、顧我琪、周羲,還有近代赫赫有名的陳去病,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副主席王紹鏖,近代統計學的奠基人之一金國寶,我不想再抄錄下去了,在這方圓六十平方公里的古運河之畔,人口不足四萬的小鎮,為什麼歷代總有一顆乃至數顆璀璨的星升騰於令人仰視的星空,這本身不就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景外之色?橋,不但是一部厚厚的無字書,只要細心和謙虛的請教,還會引導著去尋找藏之於水藏之於地藏之於人家的答案。

在麗則女學的東北側,有一座古老的單孔拱形橋,四周綠樹掩映,遠遠望去,像一彎鉤月卧在清清的河上。這是建於明正德元年的小東溪橋,也叫普安橋。橋普通極了,但橋壁上那幅斑駁而又清晰的對聯則傳示著一種深思的聲音:

一弘月色含規影

兩岸書聲接榜歌

對聯有些舊,舊景色里則淌著古色古香的執著和寫真,似橋下的河水,永遠如吳語溫柔的流著,在月色潤書聲,規影接榜歌的氣氛里,歷代走出些精英與豪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同里有三座同跨一條河,形成三角對稱的橋,它們隔河相望承受著日月的洗禮,憨厚平等得對待走向它的每一個顯貴和平民。它們鼎立在同里的中心,當我沿著橋走過的時候,有個念頭猛得跑了出來,河是一種流動,橋是一種平衡,在流動中平衡,在平衡中流動,走過的時候是一種不可言狀的新鮮,再走過的時候,新鮮就成為他人眼中的歷史風景。河的這邊是岸,河的那邊依舊是岸,從岸的這邊到岸的那邊依然是在岸上走,三角是穩固的,將三角圍起來則是一個有趣的圓,三角、橋、流水是在向你向我向一切走近它的人講解什麼?同里這顆古典的明珠躲過一次次劫難,是三角的作用,還是橋與流水的作用?

三座橋的名字很吉祥: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三座橋的模樣很相象,彷彿是同胞三兄弟一起降落在這充滿韻味的南國水鄉。遠遠望去,凌飄在悠然的河上,虛無縹緲的感覺和印象寫在了實實在在的河上,構成了喜愛有加的獨特風景。

同里人非常看重「走三橋」,而且演變成了一種祈盼的習俗。他們說,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好,走過吉利橋,生意興隆步步高(官運亨通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而且不同的人對橋都有不同的祈盼,孩子走三橋,是聰明伶俐學習好,小夥子走三橋是平步青雲前程好,豆蔻年華的姑娘走三橋期望天生麗質又苗條,老人走三橋是希望家庭和睦身體好,橋在這里又有了另一種功能,不但將走過它的人送到彼岸,而且用自己的厚實的脊樑承載著美好的寄託。難怪這里的人結婚時,新人都要在橋上走三圈,一圈生活步步高,二圈生子懷中抱,三圈恩愛白頭同偕老。聽著這吉祥的祝福和心中的企盼,再看被夕陽塗上一層金燦燦的橋,那「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和「吉利橋橫形半月,太平梁峙映雙虹」的橋聯正在那裡輝映著。

❾ 同里的名人叫什麼名字

同里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始建於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
名人:
同里鎮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先後出狀元一名、進士四十二名、文武舉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葉茵、徐純夫、莫旦、鄒益、梁時、何源、計成、王寵、朱鶴齡、沈桂芬、陸廉夫、袁龍、陳沂震、顧我錡、任預等。近世以來,著名里人有陳去病、金松岑、嚴寶禮、費鞏、王紹鏊、藍公武、馮新德、楊天驥、費以復、劉汝醴、范煙橋、金國寶、沈善炯、馮英子等。倪瓚、顧瑛、韓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潛等。

閱讀全文

與蘇州同里有哪些文化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