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是如何撫慰心靈

文化是如何撫慰心靈

發布時間:2023-01-02 23:06:19

A. 文化潤澤心靈什麼意思

意思是指讀書可以讓心靈變得純凈
意思是通過不斷的讀書能夠讓你整個人變得更優秀,讓你能夠從這個世界之中尋找到更多的美好

B. 文化是如何影響人的行為的

文化這個概念非常寬泛,它是人類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而找尋的關於社會各類事物的規律,然後總結出來形成現在的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植根於中國人民的內心。所以說文化如何影響人的行為?因為文化會產生一種概念,人類會衡量這種概念的正確與否,如果這個概念是正確的話,那麼便會不自覺的去追尋。

三、文化的意義

隨著現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人們也在擔心中國的傳統文化會不會因為碰撞而導致破滅,所以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呼喊聲。這就是文化帶給我們的意義,它讓我們明白中國傳統文化是國家的一部分,我們骨子裡的愛國精神呼籲著國家要弘揚傳統文化。

C. 讀書能沁潤心靈

      書,是一泓清澈的溪水,是一片充滿生機的芳草地。讀書能讓孩子的心變得寧靜、詩意、豁達。在美好年紀,美好的時光里,我們要創造一切可以創造的機會,讓孩子去遨遊浩瀚的書海,浸潤美好的人生。

      每個早晨,一股花草的清香撲了個滿懷,清脆的讀書聲響徹了整個校園,回盪在空中久久不能停息。自然界的清韻聲音有:鳥鳴聲、溪流聲、松風聲、雨打芭蕉聲,而惟讀書聲最為動聽。孩子們的讀書聲,混和著樹上的鳥鳴聲,還有微風吹動竹葉的聲音,這些聲音構成了自然界一曲天成的音樂。

    學校里濃厚的讀書氣氛也蔓延到了每個家庭。每天回家晚上孩子依然徜徉在書的海洋中,班級和學校的讀書資源都可以履行手續後帶回家看,讓孩子們不僅在學校能夠沁潤在書香中,回到家中也能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分享讀書的樂趣。老師還利用家長會和班級群向家長推薦好書,大力宣傳親子閱讀的益處。

        讀書可以充盈人生,可以撫慰心靈。我喜歡讀書,也喜歡帶領孩子們一起讀書。晨讀也叫「與黎明共舞」,用讀書開啟一天的生活,與日出同步,沐浴著晨光讀書,這成了孩子們的一種習慣。

      每一本書都會讓他們感受祖國文化和文字的魅力。小學時期是孩子們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多讀書,多誦讀經典能夠傳承民族精神,還能讓提升孩子的智慧。 午間,孩子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去閱讀,繪本,有趣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勵志故事,兒童詩淺顯易懂,充滿了童真童趣,適合孩子喜歡幻象的特點。它用美的語言啟發孩子們的想像力,滋潤孩子們的心靈。兒童詩中充滿了真、善、美,孩子們讀了兒童詩之後,對我說,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原來生活這么美好。他們的眼睛裡閃爍著一種智慧的光芒,我看到了知識的力量。

    書能給人知識,給人力量,給人營養,是開啟智慧的鑰匙。閱讀,不僅能展示班級讀書活動豐富多彩的景象,更讓我們看到了廣泛閱讀給全體師生帶來的快樂與變化,同時加深了教師對課外閱讀指導的理解,促進我校讀書活動的扎實有效開展。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美麗容顏。新教育理念里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為此,我愛讀書,並且還會和孩子們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

D. 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如何理解

1、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2、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種先進文化總是給人以無窮的精神力量,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優秀兒女,譜寫一曲又曲威武雄壯的人生樂章。

E. 中國傳統文化"內傾"性品質,以及"內聖外王"原則,給了多少人以心靈慰藉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積淀,保留健康的傳統文化原因如下:
1.傳統文化的價值
(1)特定意義
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具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實踐過程本身,而不是過分看重當下的功利性的結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這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文化動力。在科學已經成為群體和社會的取向的氛圍下,在群體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學也就成為了約束自己行為的道德自律的真實內容。修身養性的自我品格鍛煉可以轉化為樹立、培養和堅守對科學文明的嚮往和信念。在某種意義上,當代中國的科學熱情前所未有地高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倫理在促成和助長這一趨勢過程中的積極的作用。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主張求變,《周易》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以說中國文化的現代價值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它大張旗鼓地宣揚通過變革以求發展的精神。可以說,變革與發展的互動,在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實踐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如此的"正氣"塑造出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維系著綿延不絕的文化傳統。但傳統文化並非不重視物質生命的價值。以物質生命承傳為基礎的孝道思想,使承載於生命的道德意識和自然知識的傳播推廣受到重視,不論是為功名、為財富、為名聲,它都鼓勵人的積極努力。盡管這個"為"的有意識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後成為"人慾",但作為一種內在的動力機制,它實際上支配著人的日常生活實踐和價值追求。中國文化的核心范疇和中國人追求的終極的價值理想就是"聞道"。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它既是傳統的,迄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同時又是現代的,甚至與後現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陰一陽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維傳統的產物。無論是陰是陽,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發展,就需要異性的補充,就需要外來之性與自性的親和與轉化。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為中西互補提供的最為重要的理論依據。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價值的觀點來說,中國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簡單地一體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補。天人合一緣起於人與自然的原始親和關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無為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儒家的天人合一則主要是作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發生作用,是儒家學者以倫理為本位建構自己的世界圖景的產物。認識人與自然的差別並進行合理的調節,考慮和尊重人的價值,並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是天人有分思想最為重要的特點。正因為中國哲學是合一與有分的統一,所以並不缺乏作為哲學的基礎的主體性的觀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體能夠把握客體,既是天人之際思辨的最合理的內容,也為今天中國的現代化所必需。
(2)思想信仰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人本主義色彩。中國最早擺脫了神的權威控制。盡管中國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樣門類繁多的宗教儀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學真正在思想信仰層面對人的控制或曰束縛是極少的。「子不語亂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國傳統文化對鬼神採取的是「敬而遠之」的態度;相反它更關注人,關心凡身肉體所構成的芸芸眾生,子曰:「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提倡對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精華。這一點,與我們當代社會提倡的以人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極強的時代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品質,以及燦爛的傳統文化,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稱道。這不僅對於樹立中國的自信心,也對於世界文化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當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日益侵蝕著人們的心靈,當人們面臨「後工業化」、「後現代」的心靈荒原,當人們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再也找不到價值信仰。中國傳統文化「內傾」性品質,以及「內聖外王」原則,給了多少人以心靈慰藉。當人們不再相信正義、善良,不再相信博愛和同情;當人們專注於愛情的肉慾性愛中,當人們只干著「損人利己」、「惟利是圖」時,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的純粹性,給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則,不再讓他們在現代社會中找不到自我。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許多外國人所仰慕和傾倒,故宮、長城總會贏得外國人贊嘆。這種真正屬於中國的東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義。英國著名歷史學者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允許他自由選擇時間和國度的話,他說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公元1世紀的中國人。可見,中國古代文化對外國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萊塢,頻頻從中國古代歷史故事中取材,拍攝電影,這都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性。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在開發和利用資源的過程中,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為其提供了准則。
2.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及其現代意義
(1)仁者的關懷: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本色彩
相對於以宗教為主導的西方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人本主義色彩。中國最早擺脫了神的權威控制。盡管中國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樣門類繁多的宗教儀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學真正在思想信仰層面對人的控制或曰束縛是極少的。「子不語亂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國傳統文化對鬼神採取的是「敬而遠之」的態度;相反它更關注人,關心凡身肉體所構成的芸芸眾生,子曰:「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提倡對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精華。這一點,與我們當代社會提倡的以人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極強的時代意義。
(2)道德的教化:構建文明的必然途徑
除了對個體意義上的人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外,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對群體,倫理意義上的人的道德規范與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規范體系,概括起來就是忠孝仁義。這種品德規范對於個體來說,內化為個人人格的修養,外化為在人倫關系中實踐道德上的義務:尊老、愛幼、忠君等等。
這一點也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爭議頗大的一點:過去我們在批判傳統文化時,總習慣於把封建文化中的三綱五常等作為首要批判對象,然後不計其餘地把整個傳統文化打入冷宮。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思路,不難發現這一整套道德體系在某種程度上是促進了而非阻礙了當時社會的「和諧」與發展的。只是對於當代社會來說,我們需要的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現的不合理成分,去偽存真,弘揚一種現代社會正常動作所需的道德規范。而這種注重對人的道德教化,「以德治國」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們今天構建精神文明所繼承和發揚的。
(3)和諧: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大精華所在,便是和諧的思想。「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天人合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待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多方面關系的時候,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和諧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強調不偏不倚,及而不過,強調一種中和之美,協調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在中國傳統哲學看來,人的品性與天地合一,四肢對四季,五臟對五行,中國傳統文化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種合諧的境界,更是一種詩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對於當代中國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所強調的和諧,不僅具有極大的社會意義,更具有強烈的美學意義,哲學的況味,它所能涵蓋的不僅僅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人與環境關系的范疇,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疇,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彌補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遠而廣泛的意義。

F.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以及給我們的啟示

中國文論傳統及其現代命運
中國古代文論話語體系與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徵密切相關。可以說,作為文學觀念之理論化形態的文論話語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體現。具體言之,與古代士人「社會導師」的文化認同直接相關,形成了儒家工具主義文論話語系統;與古代士人維護個體精神自由與超越意識直接相關,形成了以道家、佛釋之學為思想依託的審美主義文論話語系統;與士大夫詩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關,形成了以文本分析為核心的詩文評話語系統。

儒家的工具主義文論系統

儒家的工具主義文論系統,是中國古代居於主導地位或者官方意識形態地位的文論話語。就其產生的動因而言,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遺存。我們知道,西周是政文合一的社會,文化系統與政治系統密不可分,國家意識形態直接表現為政治的與文化的制度以及人們的行為方式。所以,詩歌在西周時期乃是作為國家意識形態話語系統與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受到尊崇的。
就現存《詩經》作品來看,西周詩歌的功能首先是溝通人與神的關系,那些以祭祀上帝、山川日月之神以及祖先神靈為目的的頌詩和部分「大雅」之作就屬於這類作品。其意識形態功能在於:向天下諸侯證明周人統治的合法性,向周人證明貴族等級制的合法性。對神的祭祀從來都是一種特權,因此,祭祀活動本身就已經具有意識形態功能了。西周詩歌的第二個重要功能是溝通君臣關系。這里又分為「美」、「刺」兩個部分。「美」是臣下對君主的肯定性評價;「刺」是臣下對君主的批評與規諫。根據鄭玄《六藝論》和《毛詩序》等漢儒的記載我們知道,西周時期之所以採用詩歌的形式來溝通君臣關系,主要是因為這種形式比較委婉文雅,便於言說與傾聽。現在看來,這大約是貴族社會一種言說的特殊方式或權力——可以「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根據《詩經》可以知道,在西周後期,詩的這種功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實現。對於詩歌這種功能,我們可以理解為國家意識形態內部的自我調節機制。十分清楚,西周時期詩歌的這兩種主要功能都是意識形態性質的。這意味著,西周詩歌本來就是彼時國家意識形態的話語形式。這對於以繼承和弘揚西周禮樂文化為天職的儒家思想家來說自然會產生莫大的影響——在他們看來,詩歌具有意識形態功能就像母雞有下蛋的功能一樣是天經地義的。
促成儒家工具主義文論觀形成的另一個主要動因則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認同。儒家士人作為一個知識群體, 自產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復禮」——通過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改造社會的政治目的為最高任務的。他們的一切話語建構與闡釋活動無不以這一目的為核心。對詩歌的闡釋自然也不例外。從現存的《論語》、《孟子》、《荀子》和被定名為《孔子詩論》的楚簡等涉及詩歌的論述來看,先秦儒家已經在詩歌闡釋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工具主義文論話語系統。從孔子的「興觀群怨」說到孟子的「知人論世」、「以意逆志」說,再到荀子的「詩言是,其志也」之說,都不離「克己復禮」之宗旨。
儒家的工具主義文論從產生之日起就成為中國古代文論話語的主流,其影響至為深遠。漢代是儒家知識群體擎著儒學大旗與統治集團討價還價、形成「共謀關系」,從而建立起新型官方意識形態的關鍵時期。所謂經學,實際上乃是統治集團與知識階層在政治上終於形成聯盟關系的話語表徵,是知識階層進入權力系統的意識形態保證,也是權力集團獲得合法性的直接產物。經學是政治權力正式承認知識階層話語之權威性的標志,是「勢」對「道」的妥協;經學也是知識階層話語壓制了其固有的烏托邦精神之後的結果,是「道」向「勢」的讓步。因此,經學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它最終確定了中國主流文化始終在政治與知識之緊密聯系中發展的基本格局,從而也決定了這種文化始終不能獲得純粹的知識形態而向自然領域拓展的命運。
在經學語境中的文論話語自然是徹底的工具主義的。從《毛詩序》和鄭玄的《詩譜序》、《六藝論》等文論話語來看,在漢儒的心目中,詩歌直接就是一種規范君權、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詩歌存在的合法性依據不能在個體情感世界中去尋找,而必須在人倫關系,特別是君臣關系中去尋找。漢儒說詩,非美即刺。無論美或刺,都是一種具有明顯政治性的話語建構,是對儒家給出的價值秩序的維護與闡揚。漢代《詩》學四家,無論存在怎樣的差異,其主旨都是用工具主義的眼光來解說《詩經》作品,其目的都是藉助於對古代詩歌的解說來實施對現實君主的約束與引導。總之,是出於現實的政治策略。手段是文化的,目的是政治的——這就是經學語境中文論話語的根本特徵。
隋唐之時,儒家工具主義文論大體上繼承了漢儒傳統。但由於詩文自身的發展,文論話語也相應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經過了魏晉六朝的詩文創作大繁榮局面之後,儒家文論家所面臨的問題早已不再是如何闡釋已有的詩文作品,而是如何創作新的作品。因此,隋唐儒家不再滿足於通過闡釋古代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工具主義文論觀點。他們直接提出詩文要為現實政治服務的觀點。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之說,乃是此期工具主義文論的典型口號。這是一種典型的實用主義或功利主義文論觀。在這時的價值坐標中,建功立業乃居於最高位置。因此,「有補時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工具主義文論的基本宗旨。
宋代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此期的儒家已經不再把建功立業視為人生最高理想,因此也就不再滿足於僅僅賦予詩文直接的政治功能。從社會地位看,宋儒與漢唐儒者根本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有幸成為君主集團唯一的合作和依靠對象;而漢唐時代的功臣、外戚、宦官、世族才是君主集團最重要的依靠對象,文人士大夫常常處於被壓制與被排擠的地位。宋儒的這種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不再以進入仕途、建功立業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遠的目標。一般說來,成聖成賢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如此,則宋儒所主張的工具主義文論觀也就有別於漢唐儒者。其根本之處是宋儒不僅僅要詩文服務於社會政治,而且更要服務於具有形而上學色彩的「道」。宋儒的文論處處離不開對「道」的闡揚。這個「道」可以說乃是宋儒烏托邦精神的話語表徵而不是現實社會秩序。這種將「道」視為「文」之本體、將「文」視為「道」之發用的觀點,本來是唐代中後期韓愈等人提出來的,是所謂「古文運動」的核心主張。但是這種觀點在唐代並沒有被發揚光大,而只是曇花一現。只是到了宋代,由於言說者的社會境遇發生了變化,才成為人人言之的普遍性的文論觀點。
這樣一來,在中國古代儒家的工具主義文論觀內部就出現了兩種傾向:一是要求詩文直接服務於現實政治,成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詩文從屬於某種超驗的精神價值,成為載道之具。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緊張關系:為現實政治服務與為某種高遠難達的理想服務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說,這種不同就是意識形態與烏托邦的差異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義文論觀的發展即是這兩種傾向的此消彼長。

以老莊、佛釋為依託的審美主義文論系統

老莊之學與佛釋之學從根本學理上來說都是否定詩文存在價值的,但是這兩種思想系統卻又都對古代詩文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是什麼原因呢? 毫無疑問,這只能說明無論老莊之學還是佛釋之學都與詩文價值具有某種相通之處。在我看來,這種相通之處是一種超越的精神品格,是對物慾橫流之現實世界的否定。對此,人們名之曰審美主義。這是在康德的意義上使用「審美」這個概念的,即無直接的功利目的,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老莊、佛釋之學當然有諸多差異,它們各自在學理上也是頭緒繁多。但究其主旨,可以說正在於否定一切現實世界所奉行的價值觀念,將人的心靈提升到一個無知無識、無利無害的價值真空之中。所謂掙脫「名韁利鎖」,也就是否棄現實生活中人人信奉的價值觀念之意。老莊之「無」,佛釋之「空」,根本言之即是將通行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統統盪滌之後剩下的空靈心境,也可以說是一種心靈在消除了一切內在與外在強制之後的絕對自由的精神狀態。老莊的「體道」、「達道」,佛禪的「頓悟」,大約就是指進入這種精神狀態之中了。這種精神狀態究竟如何,以平常心境自然很難真正體會得到,但根據老莊、佛釋之學的言說以意度之,則這種精神狀態與人人都可以體會到的「審美體驗」大約有某種重要的相似之處。或者可以說, 「達道」或「悟」的境界是恆常的審美體驗;審美體驗是瞬間的「達道」或「悟」的境界。老莊、佛釋之學追求的是這種超越境界的恆常性故而否定詩文之價值。然而詩文和其他審美活動卻是在現實中體驗老莊、佛釋境界的方便形式,故而對其多有汲取。正如人們不能在現實中成為英雄豪傑,就願意藉助於想像在虛擬的世界中實現這一理想一樣,老莊之學以自然為指歸,但是絕大多數現實社會的人卻是無法真正回歸自然之中,於是吟詠自然山水與田園生活的詩文就來滿足人們這種精神需求了;佛釋之學以「四大皆空」為人生至上境界,然而現實生活的人絕大多數都在追求「實」而逃避「空」,於是描繪靜謐、空靈、清幽的詩文就來滿足人們這種對「空」的嚮往了。簡言之,老莊、佛釋之學在現實生活的實際實現是難以確知的,但其於文學審美領域的實現卻是有目共睹的。審美主義文論觀念於是成為中國古代堪與儒家工具主義文論相媲美的話語系統。
這種審美主義文論觀念是在魏晉六朝時期才形成的。此期主流文化的承擔者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人士大夫,而是其變體——士族文人。士族文人是具有實際貴族身份的文人。他們與傳統文人士大夫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無須依靠個人奮斗就可以獲得社會上、政治上、經濟上的優勢地位,這一切都來自家族門第。再加上這個時代的世家大族與君主集團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利益沖突,所以他們自然就將家族利益看得遠遠高於社稷利益,以至於可以說,在士族文人心目中是有家無國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中國古代十分獨特的文化場域——以談論哲理、品藻人物、賞析詩文書畫為主要內容的言說空間形成了,即所謂「清談」。這個文化空間的形成實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一個時代的精神風尚、價值觀念、審美趣味、詩文風格都是在這個文化空間中形成並充分發展起來的。這個文化空間是士族文人開拓出來的,體現了一種貴族化的精神傾向;反過來,它又大大強化和孕育了主流文化的貴族氣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開掘出一個具有超越性的、極為精密細微、高遠深湛的精神之域。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各個門類都是在這個時期臻於成熟的。
在這樣一種貴族氣息濃厚的文化空間中產生出來的詩文價值觀,當然也不再是兩漢經學語境中的詩學觀念,「經世致用」的口號也被「詩賦欲麗」、「詩緣情而綺靡」所取代。審美主義文論觀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先秦時期道家那種自然主義的社會烏托邦與個體精神烏托邦在這時都成功地轉化為詩文書畫的審美風格與藝術境界了。
我們可以隨意挑選幾個文論概念來說明這種審美主義文論觀的基本特徵: (1) 自然。在六朝的文論話語系統中,自然這個概念是指詩文作品看上去像自然生成的一樣,沒有絲毫人為痕跡。這個概念的深層文化內涵是老莊崇尚自然無為、否定一切人為的文化建構的精神。在玄學風尚熏陶下,六朝文人極為欣賞自然山水,但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總是生活在山水之間,於是他們一方面大造園林,將山水林木搬到自家庭院中來,另一方面又大量創造表現自然山水的詩文及繪畫作品,以寄託嚮往自然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種以自然為上、雕琢為下的審美價值觀就形成了,於是, 「自然」就成為文論話語中的核心范疇之一。(2) 遠。這個概念在六朝時期正式成為重要文論范疇。「遠」本來指空間距離之大,後來引申為時間距離之大。在《老子》一書中曾用來指「道」循環往復的運行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即所謂「逝曰遠,遠曰返」。六朝文人借這個概念意指精神對現實的超越,是詩文的一種重要審美境界。諸如「淡遠」、「清遠」、「高遠」、「玄遠」、「深遠」以及「意遠」、「心遠」等等,其文化內涵都是指詩文所言說描繪的意象、意境對現實政治生活或通行的價值觀念的超越與背離,是指精神對物質、靈魂對肉體、無對有、無為對有為、超驗之物對經驗之物的超越與背離。(3)韻。這個概念本是關於聲音的,由於有韻之音能夠令人回味無窮,所以後來引申為言辭表面之意背後隱含的余意、餘味。六朝文人將這個概念用之於詩文書畫的評價,有神韻、氣韻以及風神氣韻等用法。老莊之學有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說,認為能夠用通常言辭說出的東西不是那個真正有意義的東西。老莊又有「大象無形」、「大音稀聲」之說,意指真正的「象」與「聲」是不可以用通常的感官把握的。這樣,老莊就給出了一種具有闡釋學意義的觀念:應該重視沒有說出的東西。六朝士族文人秉承了老莊這種精神,在人物品藻上崇尚內涵與風骨,在書畫鑒賞上標舉「氣韻生動」與「傳神」,在詩文評價上則講究「滋味」與「言不盡意」。總之,就是主張含蓄蘊藉而反對淺陋直白,這也是老莊之學在審美層面的顯現。
經過六朝時期的張揚,自隋唐以降,審美主義文論觀已然成為堪與儒家工具主義文論觀相抗衡的文論話語系統了。以王昌齡(託名)《詩格》、釋皎然《詩式》、司空圖《詩品》為代表的審美主義文論觀與元白的新樂府運動、韓柳的古文運動的工具主義文論觀並行不悖,足見這種文論觀已經深入人心,獲得了言說的合法性。宋、元、明、清同樣如此。這說明在長期的碰撞磨合之後,在古代文化場域之中,儒、釋、道三家學說已經找到了共存的方式;它們之間的互相滲透、觸發,已經構成了彼此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從更深層的原因來看,儒學與道、釋之學的同時共存現象表徵著古代文人士大夫階層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們建立起了一種將出世與入世、建功立業與心靈自由、博施濟眾與人格提升融為一體的新型文化人格。在中國古代,文論或詩學話語、哲學或學術話語、文人士大夫文化人格三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同構關系,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

以文本分析為核心的詩文評話語系統

專門關注詩文的文本構成、語言形式、表現技巧等等方面的文論話語在中國古代同樣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傳統,對此以往的古代文論研究重視不夠。這個文論話語系統並不直接與某種意識形態或烏托邦精神發生聯系,因此可以說是「價值中立」的,也可以說是關於「形式」或「技藝」的言說。《易傳》中關於言、象、意關系的論說,可以看作是這種文論話語的濫觴。在六朝時期,這種詩文評話語系統才正式形成並蓬勃發展起來。自隋唐以至清季,形成了內容豐富的文論話語系統。概而言之,這種文論話語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文體論。中國古代文體意識成熟較晚,漢儒劉歆《七略》與班固《漢書·藝文志》的分類標准只能算是文體意識的萌芽狀態。只是到了六朝時期,文體意識才算比較成熟起來。曹丕有「四科八體」之分,首次從文體角度將「詩賦」與奏、議、書、論等實用文體區分開來;陸機《文賦》有「體有萬殊,物無一量」之說,是講詩文文體的復雜多樣;到了劉勰的《文心雕龍》,則進一步以專篇論述文體之流變與特徵,自《明詩》至《書記》凡二十篇,論及文體三十餘類。而且對這些文體中所包含的更細微的文體差別也言之甚詳。因此, 《文心雕龍》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體觀念成熟的標志。此後,文體論的演變基本上都離不開劉勰給出的范圍。當然,按照現代文學的定義和分類標准,劉勰依然存在著文學與非文學渾然不分的問題。因為從審美角度看,古代文體幾乎沒有不講究審美性的。即使是一封書信,也要寫得情文兼至才行。對他們來說,無往而非文學;相比之下,倒是現代人的審美范圍縮小了。另外,六朝時期的「言、意之辨」、「文、筆之辨」都是文體意識成熟的表現。
二是創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兩漢時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誠實在胸臆,文章著竹帛」的觀點,不大重視詩文的寫作技巧問題。同樣也是在六朝時代,由於精神生活成為士族文人首要關注的事情,並且因此而在各個精神生活門類中都形成了獨立而細致的評價系統,於是各種「技藝」也就被空前地重視起來了。劉勰根據各種文體的特徵,分別提出了具體的寫作要求,已經涉及到寫作技法問題。沈約等人更進一步提出「四聲八病」之說,從聲律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詩歌創作技法方面的原則。隋唐之時,詩人沿著六朝開創的創作習慣寫作,並在理論和實踐上發展和豐富了創作技法與技巧。到了宋代,詩人們開始關注所謂「詩法」、「句法」問題。由於宋代新產生了「詩話」這種文論體裁,所以宋、元、明、清幾代關於「體」、「格」、「音律」、「句法」等詩歌寫作技巧和修辭方式的議論大大發展起來。涉及這方面的文字遠遠超過了那些工具主義和審美主義的文論。
三是關於詩文發展源流的觀點。這也是這派文論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鍾嶸《詩品》分析魏晉六朝時期詩人們的淵源,雖多有牽強附會之處,但注意到詩歌創作的前後繼承關系應該是一項重要貢獻。唐宋以後的詩文評,都把梳理詩人對前人的承繼關系作為重要內容。例如,宋人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梳理江西詩派源流關系;明人許學夷《詩源辯體》從體制、格律、風格等角度入手,對自《詩經》以迄宋代的詩歌發展演變源流進行梳理,等等。這種著眼於形式諸因素的源流辨析並不屬於工具主義或審美主義文論話語系統,而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論說,故而應歸於詩文評系統。

傳統文論的現代命運

現代以來,中國傳統文論陷於窘境。由於現代漢語的言說方式代替了古代漢語的言說方式,面對現代漢語語境中的文學創作,傳統文論似乎失去了闡釋能力。但是,傳統文論畢竟是曾經延綿千百年的主流話語,事實上,它們構成了現代文論話語形成的基礎,並且以改頭換面的方式進入到現代文論話語系統之中。如果說中國現代文論的形成過程也就是中國現代知識階層接受西方文論話語的過程,那麼,古代文論話語也就自然而然地構成了這一接受過程的「前理解」或「前結構」,從而對接受對象的選擇、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傳統的工具主義文論話語在現代以來一直擁有很大市場。無論是「啟蒙」、「救亡」,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建構,都需要將文學這種具有莫大社會效果的言說方式當作影響社會、改造社會的工具來看待。於是,現代文論就與傳統工具主義文論建立起極為親密的關系——後者成為前者最有力的話語資源之一,前者則成為後者合乎邏輯的現代發展。從晚清改良主義者對文學社會功用的空前闡揚,到自由主義者主張的「為人生的藝術」、左翼作家主張的「文學革命論」,再到20 世紀50 —70 年代一系列文藝政策的推出,其間無論存在著多大的差異,有一條一以貫之的精神卻是比較鮮明的,這就是文學應該服務於社會。可以說,正是由於有根深蒂固的傳統工具主義文論做基礎,才使得這種以現實服務為宗旨的現代文論話語以壓倒性優勢獲得主導地位。從1980 年代至今,由於來自中國傳統與西方的工具主義文論話語資源在一個時期內被過度使用,導致了文論話語主流地位先後被唯美主義、形式主義、精神分析主義等等五花八門的西方文論話語所佔據;倡導文學社會功用的言論空間受到擠壓,日益被淡化和邊緣化了。
傳統的審美主義文論在現代文論話語中的影響則比較微妙,現代只有那些具有唯美主義傾向的文論家才與之結緣。審美主義文論雖然以老莊佛釋之學為理論依託,但它並不一定直接體現具體的老莊、佛釋思想,後者只是為前者提供了進入純精神、無功利的意義空間的階梯而已。對於那些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奉行老莊清靜自然或佛釋無住無執修身原則的大多數文人士大夫來說,偶爾躲進空靈、超越的審美境界之中小憩一刻,也是對心靈的撫慰與凈化了。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傳統文人士大夫,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幾乎人人對這種審美境界鍾愛有加。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積淀,審美主義文論在現代知識階層那裡也依然時時有所顯露,這也就是他們接受西方唯美主義文論話語的文化心理基礎。我們知道,西方唯美主義文藝思潮是在德國古典美學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其核心口號就是「為藝術而藝術」。20 世紀20 年代,中國文學界有不少作家、文論家(主要是創造社成員)接受了這個口號,成為與「為生活而藝術」相對立的重要文藝主張。從表面來看,這種主張毫無疑問是從西方唯美主義文論話語「拿」過來的,但是如果細加考察就不難發現,他們所「唯」之「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傳統審美主義文論的東西。例如,周作人、林語堂、宗白華、朱光潛等人的文論觀點就是如此。再看看那些在「為藝術而藝術」口號下進行的創作實績,例如小品文、抒情詩之類,所表現的藝術境界也同樣帶有明清小品文的鮮明印記。這就足以說明,中國傳統的審美主義文論觀在現代唯美主義思潮中實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傳統詩文評可以說是中國式的文本中心主義文論,它只關注文學文本構成方面的事情。這種文論傳統構成了中國現代文論對西方以「新批評」和「意象批評」為代表的文本中心主義文論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礎。例如,英美「新批評」的代表人物燕卜蓀20 世紀三四十年代先後兩次來中國任教,他的詩歌批評方法對當時中國詩歌創作與批評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人對燕氏提出的著名的「含混七型」說頗能心領神會,因為他們是從中國傳統文論中固有的「含蓄蘊藉」角度來接受這種觀點的。20 世紀80 年代,俄國形式主義批評、英美「新批評」、法國結構主義批評在中國文論界掀起熱潮,將人們的眼光從社會歷史拉向文本自身,這當然主要是當時文化歷史語境所決定的,但是中國傳統文論對於文本分析的重視以及積累的大量經驗肯定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G. 優秀文化是如何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的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交往方式,以及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這種影響有好也有壞。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這些文化影響既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又是人們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結果。
因此,要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與文化是如何撫慰心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