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愛與孝和西方文化哪個好

愛與孝和西方文化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4-21 16:28:15

⑴ 為什麼東方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強調要孩子聽話,孝順

「孝」被如此放大,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在於「孝」在傳統文化中的一些行為要求跟權力的統治需求是一致的。
在古代,一般民眾的意識形態完全是由當權者決定的,知識分子中間產生的各種思想和文化中的道德部分都會經過權力的刪選後才向民眾傳播,經過數個朝代的灌輸後,任何一種思想的影響力都可能會被數倍的放大,「孝」的影響放大基本就是如上過程。
而權力選擇「孝」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傳統文化中的「孝」對「服從」看得很重,從「孝順」這個詞就能明顯的看出來。而「服從」和服從產生的「秩序」對於權力的統治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有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這樣的道德要求。
至於西方為什麼沒有產生這樣的文化,簡而言之,還是文化差異的問題,至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是什麼,這些差異會導致人們的行為產生怎樣的差異,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⑵ 請問西方和我們相比,有沒有孝文化,西方子女,會不會和我們一樣義務,養父母

西方沒有孝文化,所以父母只養兒女到18周歲,之後兒女就自謀職業、經濟獨立、住宿獨立啦。如果父母看子女,或要抱孫子,在子女家吃飯,是要開飯票的,也就是自費。所以在西方,子女是不需要盡養父母的義務的。。。但是自覺、自願的探視父母,還是有的;但不是盡義務。。。。

⑶ 中國倫理的「仁愛」與西方倫理的「博愛」的文化比較

對中西方倫理價值觀進行比較的一個難點是,應作全面系統和動態中的考察分析,不應該是片面、局部和靜態中的比較。比較的目的主要不是了解它們之間的相同點,而是辯明它們之間的差異性。探明這種差異性的緣由,帶著批判的眼光,毫不留情地審視本民族倫理價值觀中的弊端和西方價值觀中的偏頗與缺失,在此基礎上繼承和弘揚自己民族文化精華,吸取西方文化的積極因素,尋求在克服弊端、偏頗與缺失的過程中,貫通古今、融合中西的路徑。
一、仁愛與博愛
仁愛思想具有深刻的人性意識和豐富的社會觀念。仁愛思想首先建立在突出和尊重人的地位的基礎上。孟子認為人與禽獸(即人的自然狀態)的區別之關鍵在於人的「人倫」關系,也就是人的社會性,就是人化本質。仁愛思想的不竭生命力在於將人視為目的而不是手段。它強調的是人性的正面,是道德創造的精神本源。這種可以稱作維系文明社會人際關系的原則,發端於「孝悌」這種基本的人倫感情,所謂「親親為仁」。父母兄弟是人類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孝悌」既具有很強的自然血緣特徵,又使父母兄弟的關系具有了人文特徵。仁愛思想要求人們首先要將愛施予有血緣關系的人,一個人只有實現了「孝悌」這種基本的人倫感情之後,才能將愛推及到其他人身上。仁愛的向外展開,就是「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尊敬、敬重、忠恕與誠信為仁愛之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美人之美,暗含了對別人的尊敬、誠信和寬容心,暗含了對人的獨立價值的肯定。仁愛思想在長達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它使孔子榮獲世界上公認的十大思想家之首的美譽。在國與國、宗教與宗教、社群與社群之間矛盾沖突、局部戰爭頻仍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正在將仁愛思想當作全球的普遍倫理,作為解決人類紛爭的准繩,作為建立人類行為規范的共同基礎。仁愛思想的超時代價值和意義不僅在於它能建立一套人倫道德規范(當然要注入時代精神),成為協調社會倫理關系的准則,使社會在保持穩定中求得發展,而且能為日趨多元化的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和平與幸福,實現人類社會「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真正的和諧理想。然而,仁愛思想也具有難以消解的兩大弊端:其一,這種崇高的道德理想原則並不能在操作層面上不受經濟條件和其他條件的制約,而具有超越國界和時代的特性。在封建專制主義的利用下,統治階級盡可以利用它向民眾廣泛地倡揚,而真正能身體力行者幾許?有人認為這種道德理想主義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孕育了一個虛假的官宦群體,尤其是倡揚者本身,多是些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封建偽君子,造就了為數眾多的雙重人格,他們用雙重價值和道德標准行事,導致社會倫理關系的惡化。其二,「親親為仁」的仁愛思想是以人倫為基礎,以情感、情理為法則,對事物的判斷往往不是依據原則或公道,而是囿於人倫、人情,生怕對不起與自己關系近的人。這樣的邏輯運作往往造成人們法律觀念的淡薄、民主意識的匱乏,情感浸蝕法律,導致我國社會長期以來權大於法,有法制而無法治的局面難以徹底改觀。
「博愛」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提出的口號,指對人類普遍的愛。其實,在中西方傳統倫理文化中早就有這個詞,泛指愛一切人。韓愈《原道》中有「博愛之謂仁」,與仁愛很相近。「愛」在西方文化中的大多數場合下,指「性愛」或「情愛」。西方人認為,「愛」由自然本能慾望而產生,不僅人會產生愛這種情感,野獸同樣彼此相愛,無論空中的鳥、水中的魚、沙漠里的獸,都有愛這種感情。「愛是萬物之主宰,對萬物很公平,不差分毫。」(維吉爾:《田園詩篇》)這也可看作是對博愛的一種解說。西方人相信愛的力量,認為愛能征服一切,也能毀滅一切,這是因為愛有正邪之分。但丁在《神曲·煉獄》中說,「自然的愛是從沒有過錯的,但理性的愛卻由於對象邪惡,或由於活力不足,或過勝而犯過錯」。因此,「愛必定是你身上的美德的種子,也必定是你每一種值得懲戒的行為的種子」。由此可知,西方人的博愛的情感是建立在對人性的負面的認識基礎上。在中國人看來,人的自然本能慾望屬於人性惡的范疇。動物性的愛與人倫之愛大相徑庭。西方的博愛的人性基石乃是一半為善、一半為惡,「善」與「惡」的原型即上帝和魔鬼,要想去除魔鬼那一半,使天使那一半不斷得以完善,就必須對上帝的恩典充滿信心,希望得到上帝的拯救。在奧古斯丁看來,博愛就是建立在這種對上帝的信心和希望上,要得到上帝的拯救,就要愛上帝、愛真理,並由此出發愛世人,不僅愛自己的朋友、愛自己的鄰人,還要愛自己的仇敵。基督教神學認為上帝創造並「愛」一切人,人的最高的愛也應當是對上帝的愛,而這種「愛」又需表現為對世人普遍的「憐憫」、「仁慈」,為此甚至應當蔑視、否定自愛和世俗的肉體生活。中世紀之後,這種神聖化的博愛雖受到沖擊,但對歐洲人愛的觀念仍有很大影響。至於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提出的博愛體現了人性從「神性」中的解放。博愛建立在人性惡的基礎之上,西方人不認為惡是一種必須加以清除的異質內容,而是當成自身文化中血肉相連的存在部分以構成一種以毒攻毒的機能。博愛不像仁愛靠「善」自身的一種茫然的努力,而是藉助於惡,依賴「惡」的成分的消長使自己產生力量。由於中國的仁愛完全建立在善的基礎之上,對人性的陰暗面發掘不夠,盡管仁愛的思想體系完備巨大,社會現實的「惡」的現狀卻難以(甚至從未)改進。「這實質上是一個失去了『半壁江山』的文化漏洞,失卻了『惡』,使中國文化對於『善』的追索過程也難以完成。這形成了完全的『善』與完全的『惡』的對立,致使中國的傳統在完全虛偽的『惡』的形象和極端的『善』的革命中很難把真正的民族性的瑰寶觀念繼承下來,往往在魚龍混雜中被一概否定了。」(苟小泉:《試論中西善惡觀的差異》)這樣,使中華民族真正的「善」,真正的精華也不能得以深入。西方的博愛由於建立在惡的基礎之上,善與惡的張力、惡與惡的運作,不斷指向新的「善」的目標,由於善和惡都不可能被自身所評價,而要求一種普遍性,於是,博愛的孿生兄弟——平等、自由和人權便產生了。當然,博愛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對所有人都施以愛,完全無差等的愛實際上是不可能也不存在的。至於資產階級的博愛、自由的虛偽性早已昭然若揭,此不贅言。
二、整體與自我
重整體輕自我是中國傳統倫理的一個基本的價值取向。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先民們長期束縛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形成了重土輕遷,父母在不遠游,眷念家園國土的情懷。其社會結構是家國一體模式,家成了國的縮影,國成了一個擴大的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使中國人自然而然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事就是天命,人道即天道。人倫、人情與人緣三位一體,使個體成為這個網路上的一個紐結,個體的價值只能依存於群體的實現而實現。在中國人看來,血緣關系是人際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君臣、朋友等關系均由此推出,個人在這些群體的關系中是一依存的分子,幾乎沒有「自我」的空間和餘地。中國人習慣於將個人稱為角色而不稱個體,是具有群體生存需要,有倫理道德自覺的主動的個體,並且認識到其行為是由行動者知覺到這個關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動所決定的。因此,每個人都是他所屬關系的派生物,只有自我被放在合適的社會關系中時,才是最有意義、最完全的。中國人的修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自我的修養踐履是為了父母親人、光宗耀祖。作為年輕的父母,是為傳宗接代、養育出色的孩子,為團體、為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費孝通先生說「中國文化的活力我想在世代之間」〔1〕,這是很深刻的。從古至今,這一倫理價值取向引導中國人重視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社會利益。「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以公滅私」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中華一體的凝聚精神,鑄就了中華民族為國為民、伸張正義、堅貞不屈、歷劫不覆、臨難不懼、捨生取義、天下為公的民族精神。這種整體主義價值觀念自古至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正直的中國人發奮向上,不屈服惡勢力,堅持與外來的壓迫作斗爭;這種整體主義價值觀念使海內外包括香港、台灣、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及歐美各國所有華人團結一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親和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強心,真正實現了中華形神一體。
但是整體主義價值取向的弊端也是不容迴避的。其一,封建時代的整體主義是「民本」與「尊君」一體兩翼的整體。愛國與忠君是一回事,自我名義上為國家、民族的利益而奮斗,實際常常被專制主義所愚弄,自我在為實現「整體」利益的過程中被專制主義幾乎泯滅。其二,整體主義使「自我」無法生長,個體考慮的是如何在「二人」關系中「安心」、「安身」,自我人格受到壓抑,「不敢為天下先」成為人際關系的基本規范,創造力在自我的壓抑下難以得到培養和釋放。其三,整體主義價值取向使個人難以在調節公開的行為時承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當這種行為隱含著重要的他人時。這種情況我們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可以十分明顯地感受到,它容易導致權威主義,而不易產生真正的民主。這種負面效應對社會倫理關系的破壞,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兩次失去與當今發達國家並行發展的機會。一次是明清時期;另一次是戰後50年代至70後代,這兩次落伍的原因十分復雜,但與過分強調整體而壓抑了自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無關系。
崇尚個人與自我是西方倫理價值觀的一個基本取向。 早在公元前6世紀的雅典民主制,在強調城邦的利益的同時就十分強調個人的作用。西方民族的生產方式以工商航海為主,決定了其生活方式不可能長期保持聚族而居,血緣紐帶比較鬆散。在社會變遷中,地域性的國家代替了血緣性民族,個人本位代替了宗族本位。個體的基本社會角色是公民而不是家族成員。人與人之間不是以血緣為基礎的人倫關系,而主要是國家政治制度規定的法的關系。西方文化將人放在與自然對立的關系中去規定。在這種文化中,個體總是要使自己獨立於他人,自我是獨立自主的,自我表達和實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個人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將自我理解為其行為主要是參照自己內在思想、情感和意志,而不是參照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才是有意義的。因而我們可以把西方的倫理價值觀稱為「重個人」的價值觀。尤其是文藝復興運動之後,崇尚自我的價值取向更加鮮明地突現出來。崇尚自我的價值取向有利於塑造獨立的人格。這種人格善於直接表達自我,為求真而誠實、坦率,信奉靠自我的實力在合法的范圍內運用種種手段和工具,以追求個人的表現和成就,不想依附權貴企圖通過依賴他人壓抑自我來尋求進步;在學習、工作和社會生活中喜歡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尋求各種機會以充分展現自己、實現自身的潛能,不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後以迎合他人,不偏離規范、要求、習俗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崇尚自我的價值觀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開放的個性,這恰恰是發揮天賦才能、迸發創造力火花的前提和源泉。一個人人都有個性的社會是容不得專制和一種聲音的,他們會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使管理國家的過程經常奏出雄混壯美的交響曲。在近代以來的幾百年來,西方世界在崇尚自我的價值觀的倡導下,無論在科學領域還是在思想領域,涌現出無數影響整個世界的偉人,諸如哥白尼、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亞當·斯密、康德、歌德、達爾文、托爾斯泰、馬克斯·韋伯、愛因斯坦等等……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改變整個世界的最最傑出的思想家、理論家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
崇尚自我的倫理價值觀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它使人成為互不相關的孤立、隔絕、人與人處在相互對立中的人。它在催化了資本主義市場並支撐其政治秩序的同時也釀成社會的精神病態,如人異化為謀取功利的工具,喪失了人的目的和生活意義,導致種種社會道德和精神危機。1979年7 月美國總統卡特在電視演說中指出:「這種道德精神危機和信仰危機,觸及民族靈魂,危及社會制度。」今日西方社會的物慾橫流、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思潮不僅在西方社會泛濫成災,而且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嚴重影響社會經濟政治的有序發展,並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巨大的誤導。
中國的整體主義價值觀與西方的崇尚自我的價值觀,體現在倫理文化與思維特質上的差異是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繼承性,西方文化具有突出的求異性。中華文化五千年來從未中斷,儒釋道在交融互補中傳承下來,不僅在典籍文化方面資源極為豐富,傳統文化通過社會行為文化層面使中國人的文化生命延續下來。可以說,世界上還沒有像中國文化的繼承性這么強的文化。中國文化的繼承性強並不等於自我封閉。儒道文化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和開放性,善於汲取和涵攝外來文化的積極成果。眼下的中國青年對新科技、新思想的熱切嚮往與追求,正是促使中國文化的現代化,使之具有更大的兼容性和開放性。但是我們又不能諱言,在中國文化繼承性強的優長中同時包含了它的缺失——求異性思維弱。儒家思想由元典至漢代儒學,從經學而理學,直到現代新儒家,雖然在理論形態上越來越完備,在思想內容上有對各種學說的吸納、涵攝、融匯與改造、創新,但儒家的思想主旨則是一脈相承,幾乎沒有人敢另立爐灶,自創一種新的學說。西方文化雖說也離不開後人對前人的承接,但其流派之紛呈,新思想、新學說的創立具有別開生面,給人以刺激,使思想學說得以碰撞,各種新思想新學說層出不窮。特別是在資本主義逐步戰勝封建神學專制主義的過程中,在思想領域和科學技術方面更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哥白尼把人類居住的地球從宇宙中心的地位謫貶為星際世界的普通一員;達爾文強迫人類放棄自己高貴的血統,讓人們不得不承認自己與鳥獸有兄弟的親屬關系;弗洛依德使人類喪失了對自己理想的驕傲,洞察了人性之底蘊,發現了人的潛意識才是人的精神活動的主體……當然最為輝煌和偉大的功績莫過於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剩餘價值學說,給世界帶來了真正的光明。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偉人都是在求異思維中突破和創新了馬克思主義的元典理論,才使俄國革命、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中國人既要進一步弘揚自己民族文化的優長,努力增強自己的凝聚力,使汗牛充棟的人文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又要努力培養新一代具有很強的求異思維品質,敢於大膽懷疑,富有遠見卓識,有膽略、有魄力地提出新的思想和設計方案,善於突破陳規,創造出可以引以為自豪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來。21世紀是一個呼喚求異思維的世紀,惟有善於創新的民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來自:
http://hi..com/%B8%A1%C9%FA%BA%DE/blog/item/a3bed910d9b7cbf9c3ce7984.html

⑷ 中國人和外國人對於『孝順』的理解

孝順是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下的詞彙,只在中越韓新加坡等地被人們所認識,其他外國人是無法理解的。
所謂「孝順」,首先在子女與長輩的關系定位上是不平等的,強調了輩份帶來的尊卑之別,即子女要順從長輩,但卻沒有明確指出長輩的義務;而西方一般把人與人的關系定位於平等關系,即使長輩與晚輩也是如此,所以根本不用類似「孝順」這樣的概念,而用「愛」,即彼此充滿帶著感情的巨大善意,是相互的而不是單向的,由此派生出關心、關懷、思念等等情感用詞。
孝順與西方的「愛」是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導致的雖然內容有交集卻完全不同的概念,請注意把握。
我的個人觀點是,愛的概念遠比孝順更符合時代要求,在21世紀還強調孝順,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低劣愚昧的表現。

⑸ 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孝道方面的區別是什麼

規范「仁義禮智信」五德,是中華社會堅實的文化基礎。以前每家每戶的堂屋中都掛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每個家庭都會終身敬奉。世界各個民族,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敬天地,主動順應自然,尊敬和順從天地造化對人類的影響;尊君,對帝王實行的使民眾安居樂業的良好政策能遵從和擁護;尊師,對教誨過自己的師長畢恭畢敬,永不忘懷;尊親,孝敬父母,關愛親人,高度重視家庭孝道。

西方文化缺乏「孝道」這個詞,沒有「孝」和「悌」字的對應翻譯。他們沒有像中國文化這樣具有巨系統和分支系統,在精神系統方面的論證和闡述可以說是粗線條式的。但這並不意味整個西方缺少「孝悌」就不具備類同性。西方人是用「愛」字對「孝道」這個中國專有名詞進行了轉換,用「愛」來包羅了這個內容。

也不是用中國孝道文化系統論中的「小孝」「中孝」「大孝」「至孝」這樣一個框架理念來認識「子孝」的范疇,只是用「愛」來進行解釋。西方是用「愛」的子系統感恩心來表達他們的孝意。感恩心中高度概括了「孝」與「悌」的內涵,但是並沒有十分明確和細化。中國的「慈愛」和「孝順」,構成一對和諧的整體;慈愛與感恩,同樣可以構成一對和諧的整體,這是西方文化差異上的變通方法。

⑹ 中西方文化的比較

一,中西方啟蒙教育的認知方式不同
東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心理結構,生產活動方式和發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維,認識方式和風格上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西方民族思維方式以邏輯分析為主要特徵,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民族思維方式則以直觀綜合為基本特徵.中西方不同的認識方式深深影響了本民族理論思維和科學文化沿著不同的路向發展.
西方重唯理,思辯,中方重經驗,直覺 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對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關心世界本源,主客體關系,事物如何發展變化等.雖然他們在簡單儀器下的觀察和實踐缺乏邏輯連貫性,理性的方式並不系統,但人們的這種直接觀察總是彌漫著理性思維的色彩,抽象思辯是西方思維的特徵.而作為東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則以直覺和經驗為特徵.中國古代科學和哲學的各種范疇是靠向內思維得到的,是將各種經驗現象醞釀體會,豁然貫通而提出的概念的.這些概念的理解與西方向外思維邏輯演繹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會而難以言傳,如對中醫醫理和氣功的理解,又如對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國畫的欣賞,只能向內領會,才能領略作者的神韻的起伏.
西方的細節分析與中方的整體綜合
西方文化結構以細節分析居優,東方文化結構則以整體綜合見長.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國姓氏先是宗姓,輩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體.西方國家則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後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時間,地址的書寫表達順序上,中國人習慣以年,月,日從大到小依次為序,地址則是按省,市,縣到門牌號碼排序,突出的是從整體到個別的析出關系,西方人則與中國人的順序表達恰好相反,突出的是個別到整體的合成關系.可見在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識結構中,從整體出發的綜合觀占突出地位,而這種整體綜合觀在考察事物時,通常忽略細節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關於對象模糊整體的圖景.
二,中西方在人與自然關繫上的著眼點與執著不同
杜維民教授認為:"中國文化關注的對象是人".人與人的關系是中國文化關心的核心問題,人們立足於現實人生,所以政治倫理學相當發達.而西方文化較多關注的是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古希臘注重的中心問題,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中國的哲學無論儒,道,佛學都是一種人生哲學.儒學求作為,道學求長生,佛學求悟覺.儒學以孔子思想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何者為"仁" 孔子曰:"仁者愛人!"可見是怎樣做人的學問,興趣在闡發君臣,父子等一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修身養性的目的即實現自己的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純科學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學都成為多數人不屑選擇的行為和興趣.

中國文化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也有著自己的執著.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於自然界之中,人與自然共呼吸的和諧狀態.中國文化的根深植於大地之中,中國文化自始即重農,"四民之中,士之下即為農","民以食為天"即緣由於此.道家思想更是要人們對人生留戀和在大自然中尋求到生命慰籍的傑作.
西方古代科學寓於對自然的探索之中,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現了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得這樣一些名垂千古的專業科學家.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西方文化認為天人處於對立的斗爭狀態,因而產生了與中國文化不同的對自然的態度,即人應征服,控制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把自然看成敵對力量.荷馬史詩純以海外遇險,征服自然為題材,他們的游戲都是在大自然的風浪中鍛煉成長的人物.西方人也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首先關注的不是倫理而是競爭,因而出現了"優勝劣汰"的規律.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第一,中西方人生價值取向不同
儒家給中國人提供的價值觀念,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轉變為一種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作為2000餘年來的中國文化的一根精神支柱的這種人生信念,認為人生的價值就是在現世的作為之中,一個人在社會越有作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義的積極入世思想.在專制社會中權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為最大者莫過於實現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偉理想統治著千百萬中國文人碌碌無為的一生.受這種一元化的人生價值的影響,多數人不願問津自然科學,致使科學被困於萌芽狀態.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權術上,創造了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變幻莫測而實質又超穩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這種特殊的模式中,產生了中國獨有的歷史現象:當官不成,求當聖人;報國不得則退做隱士,或吟詩飲酒自得風浪,於是道教,佛教隨之興起,貪生的自去修道,厭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價值呈多元化.從政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經商也被認為相當有價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職業莫過於律師,醫生.

第二,西方的個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義是在神學背景上產生的,原罪觀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個人向自己負責,通過個人奮斗向上帝贖罪,由此引申出一條基督教義,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當上帝被否定了時西方又產生了社會原子觀念:個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個人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個人本位,自我中心.這種個人本位的思想影響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親人間界線劃分明確,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對孩子也非常尊重,進孩子房間首先要問:"我能進來嗎 "強調以子女脫離父母獨立生活奮斗為榮,樂於談論個人一得之見.而中國以家族為本位.家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生活的港灣,具有至高無上的凝結力.脫離家便是"遊子",強調"父母在,不遠游".家庭中有長幼關系,夫妻關系,要各安其分,各盡義務,即"盡倫"!孟子認為:聖人是"人倫之民",倫的核心是"絕對服從",幼服長,妻服夫.使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國本,國粹,中國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家與孝原本有偉大的理性意義,但由於過分強調,終成了一種過分的家族意識,而忽略了個人自由的發展,"存天理,滅人慾",以個人向群體負責為人生宗旨.
第三,西方講功利,時效,中方講倫理,道德
西方文化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比較重功利和實效,善於算經濟帳.例如:在一個大公司,如果每人節約幾秒,加起來可節約幾個人的時間,可少雇幾個職員,減少多少開支.又如:一個人在寫字,圓珠筆的筆尖向外放還是向內放比較節約拿筆寫字的時間,怎麼放的狀態最有效等.
中國文化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的農業社會,自然科學不發達,著重於人倫關系的調節.禮義規范高於一切,"義","利"之辯的結果使價值觀念產生偏差,提倡人為了符合某種禮義規范應該犧牲自己的利益,"重義輕利"被視為高風亮節,品格高尚.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間,"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對外中國只考慮政治影響,不顧及經濟效益.

⑺ 仁愛與博愛:中西文化比較

仁愛與博愛:中西文化析論三二
「博愛」的呼聲遍天下,卻已很少再聽到「仁愛」之名!「博愛」雖然不是西方文化的專利,更不是基督教的專利,但是,當我們在使用「博愛」這個名詞的時候,常常不自覺地把它與西方文化聯系起來,認為它是一個從西方引進的美好詞語。我們去贊美「博愛」,這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當我們贊美「博愛」的時候忽視、輕視、貶低了「仁愛」,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問題了,因為於此相伴隨著的,是失去對華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
華夏文化講不講「博愛」?《論語》中說「泛愛眾」,這不是「博愛」嗎?《墨子》中說「兼愛」,這不是「博愛」嗎?《周易》中說「厚德載物」、「生生之謂易」,這不是「博愛」嗎?《老子》中說「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不是「博愛」嗎?但是,華夏文化不單純講這種「博愛」,因為這只是「推愛」的必然結果,卻不是途徑。
大家都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卻不可能說對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父母付出完全同樣的愛心,對自己的子女和別人的子女具有完全相等的愛心。孔子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我們要祭祀我們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去祭祀別人的祖先。如果有人不祭祀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別人的祖先,那麼,這個人不是諂媚別人是為了什麼呢?同樣,如果一個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卻去孝敬別人的父母,愛別人的子女,那麼,他的心態能算是正常嗎?因此,愛是有層次的,而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由對自己父母的孝敬到對別人父母的孝敬,由對自己子女的愛心到對別人子女的愛心,需要一個「推及」的過程,沒有這個「推及」的過程,就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只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不尊重別人的父母,只愛自己的子女卻不重視別人的子女,這是自私的「孝」與「愛」,要知道,我的父母、子女對於別人來說,都是「別人」的,都這樣的話,誰的父母、子女還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護呢?另一種是對自己的父母、子女完全相同的對待,這樣可能做到嗎?妻子對公婆的孝敬和對父母的孝敬、丈夫對岳父母的孝敬和對父母的孝敬,兩者能一樣嗎?孝敬父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孝敬公婆或岳父母則是出於理性的修養。
如何實現這個「推及」的過程?第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第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對第一條,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要看我們是否努力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去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在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求的時候,可曾想到過不要影響別人的理想追求?可曾想到過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實現他的理想追求?我們常常看到的是,有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意地在背後污衊、損害別人,這是卑鄙無恥;有的人為了害怕別人超越自己而影響自己的目的,在能幫助別人的情況下也不幫助,甚至在對方遭遇不幸的時候幸災樂禍,這是自私自利。卑鄙無恥的人,會遭到他人的唾棄;自私自利的人,不會有真朋友。
9 O5 a3 O9 Z" C9 x對第二條,大家更熟悉,可是,要做到這一條,比第一條難一些。遇到困難或危險的時候,自己避之惟恐不及,卻把別人推到前面去;在需要擔當風險的時候,自己推脫責任,卻讓別人去承擔責任;看到別人為救天下而周遊列國的時候,譏諷為「喪家之犬」,之後又對被大眾奉為聖賢的人肆意侮辱。這樣的人根本就沒有仁愛之心,如何「推己及人」?這樣的人,根本談不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因為他是把自己不愛做的事專門讓別人去做,甚至別人做了之後還要冷嘲熱諷,或者奪人之功為己有。
( h" v" F: H4 }) V/ J, [* K第三條涉及到推愛的次序問題。《孟子·盡心上》說:「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也就是說,人對於動植物,只有愛惜之情,卻談不到仁心,因為仁是人與人之間的愛,所以說「仁者愛人」,對動植物的愛不能稱之為仁。所以,動植物可以作為我們的食物,我們卻要愛惜,不能為了奢侈享受失去節制,否則就是暴殄天物。官員對於百姓,必須有仁愛之心,卻談不到親近,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因為一旦官員與民太親近就難得保持公正之心,所以說「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官員只要尊重百姓的人格和本性就可以了。子女對於父母,需要親近,卻不是說只是仁愛的問題,因為親近之中包含仁愛,仁愛之中卻不包含親近,所以,父母與子女之間有著天然的關系,一旦這種天然的關系遭到破壞,那麼,家庭也就破裂了,家庭的破裂會動搖社會穩定的基礎。
! }2 t7 j* O& L. c8 P. C有人會說:「如果只要求我去對別人仁愛,別人對我不講仁愛怎麼辦?我的兄弟姐妹不孝敬自己的父母,我憑什麼去孝敬?」華夏文化主張「正己」,就像孔子說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要知道,我們用仁愛之心對待別人,別人才可能對我仁愛;我們對別人不仁愛,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對我們的仁愛?要知道,父母是我與兄弟姐妹一起的父母,但是,更是我的父母,當父母受苦受難的時候,是我的父母在受苦受難,如果我能孝敬父母,那麼,我與兄弟姐妹的父母就都避免了受苦受難,所以,孝不孝敬完全在我,何必攀著別人呢?
, M8 B t! o: d. K# y \' h v r+ _《周易》的「元亨利貞」對應「仁禮義智」,這里所說的「仁」是「五常」之中的一部分,四者合起來則是「生生」的「大道」。孔安國《尚書序》中說:「三皇之書,名為三墳,言大道也;五帝之書,名為五典,言常道也。」「五常」之中的「仁」是「愛人」,屬於「常道」,也就是「據於德」的「德」中的一個方面,在此基礎上「推及」,便可以達到「大道」之中的「仁」的境界,這個「仁」便是「至仁」、「至善」,也就是「無為無不為」、「無私無欲」的「道」。「至仁至善」的境界,就是「博愛」、「兼愛」的境界,但是,如果有了「推及」的過程,它就是我們的理想境界;如果沒有「推及」的過程,只談「博愛」、「兼愛」,卻會導致使人把自己的父母與別人的父母同樣對待的「妄愛」、「濫愛」。
1 [8 H2 e1 m* M* i「仁愛」是由立足點同時又講究推及於人的,「博愛」則沒有立足點而空談愛心的;「仁愛」是實實在在的,「博愛」則具有迷惑性。如果他們不愛自己的民族,莫非能真心去愛其他民族嗎?他們對自己的父母不孝敬,莫非能真心去敬重別人的父母嗎?他們對自己的子女不愛護,莫非能真心去愛護別人的子女嗎?他們不關系自己的親人,莫非能真心去關系朋友嗎?他們對狗與貓特別關愛,關愛的程度超過了自己的親人!不講「仁愛」卻講「博愛」是我們選擇文化的錯誤!

⑻ 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孝道方面的區別

中國文化之所以以家族為本位, 是由於中國社會是一個宗法社會。宗法社會的基本特徵是家國同構、家國一體, 在政治、經濟、道德、教育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以父家長制的家族為本位, 統治者對國家的治理是通過家族來實行的。在這樣的社會中, 是一個宗法社會。宗法社會的基本特徵是家國同構、家國一體, 在政治、經濟、道德、教育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面都以父家長制的家族為本位, 統治者對國家的治理是通過家族來實行的。在這樣的社會中,統治者十分注重維護家族的安定與和諧, 這不僅因為家族的安定是國家安定的基礎, 而且因為在一定意義上國家就是個擴大了家族。只有家齊才能國治,因此, 維護家庭的穩定和諧就成為最為重要的倫理目標和宗旨。而孝作為宗法等級制度的倫理精神基礎, 對維系家族的延續和團結起了很大作用。縱的方面, 孝可以使家族得以延續和發展,「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生兒育女、傳宗接代, 繼志述事、光耀父母與家族。從橫的方面, 幾世同堂的大家族, 復雜的人倫關系, 也需要一定的倫理規范加以調節, 而孝以其敬順與服從的倫理精神維護了家族內部的和睦團結,這對於維護以分散的小農經濟為基礎的中國社會的安定和等級秩序是十分重要的, 故重孝。可以說孝是宗法制的家族本位的產物和家族倫理的核心。

西方文化發源於愛琴海地區。這里的初民由於生存環境的限制(希臘半島多山, 夏季氣候乾旱, 不適宜農業生產) , 很早就致力於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人們聚集在一些城邦中生活, 經常流動和遷移。再加上社會政治的原因, 使得西方社會脫離氏族社會的影響比較徹底, 沒有形成中國那樣的宗法制, 思想上也沒有染上家族主義的色彩。西方的家族組織也比較簡單一般都是以夫婦為中心的核心家庭, 子女婚後便離開父母另立。家庭成員各有自己的財產, 父母死後他們的財產根據遺囑處理, 可以傳給子女, 也可能贈予別人。因此, 西方的家庭要比中國的家庭鬆散得多, 家庭對個人沒有多大的約束力。由於這些原因, 西方人一般不是以家庭的名義而是以個人身份參與社會活動, 他們的倫理與文化觀念是以個人為本位的。這種文化傳統可以說是淵遠流長, 西方文化發端於猶太教和基督教, 在基督教中就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在古希臘羅馬時期, 從哲學與科學思想的角度, 更有強調事物組成部分的「原子論」思想和「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思想, 在中世紀, 雖然是以上帝為中心的, 但並未完全扼殺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和平等權力的傳統。在近代西方, 個人本位的思想則成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則。這種原則倡導人的自由與平等, 這種自由平等在各種人際關系中得到全面體現, 如男女、老幼、上下、同輩同事等等, 在父母子女之間也不能例外, 而西方人親子之間以友愛的倫理相待, 正是這種自由平等的精神的體現。

其次,是老年至上與少年至上的差異所致。中西方在代際價值觀上有一個重要差異就是中國是老年至上或老年本位, 而西方則是少年至上或少年本位。老齡帶來兩個相關的問題: 精神的衰老與經驗的豐富。不同的社會和文化模式, 對此評價不一。例如美國社會更看重老齡的衰老一面, 而中國社會則更看重老齡的經驗豐富一面。選擇的不同, 使評價也就隨之而異。美國因而號稱是兒童的天堂, 青年的戰場,老年的墳墓; 而中國則是兒童的游戲場, 青年的訓練所, 中年的工作間, 老年的王國。「老年的王國」與「兒童的天堂」這種比喻形象地說明了中、西方在代際價值觀上的差異。老人在中國是家族王國的君主、上帝, 他們對子孫具有無上的權力; 是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的支柱和支配者; 是社會的尊者, 連皇帝也要敬重他們、恩惠照顧他們, 似乎他們代表著本民族的經驗、智慧與文化, 否則就是大逆不道。而在西方世界,則恰恰是兒童至上的。美國人類學家許光在對美國人與中國人兩種生活方式進行比較時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那樣重視兒童或對兒童優惠。相比之下, 不誇張地說, 1949 年前的中國是一個最不關心兒童的國家。」「假如一個美國人驕傲於他們國家有許多的保護兒童協會, 那中國人就會有同樣的自豪, 因為在他們民族古老文化遺產中, 儒家學說所說的子女孝順是最高理想。」「美國人不僅向孩子們學習, 且以此為榮。中國人不僅以為孩子不成問題,而且極度輕視兒童的重要性。對於美國人來說, 重要的是他們應該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對於中國人來講,重要的是孩子該為父母做些什麼。有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尊重過去與老人經驗的老年文化, 而西方文化則是一種重視未來與青年創造性的青年文化。這種差異自然有其自然地理環境、經濟模式、文化傳統等多種原因, 這里不再贅述。費孝通先生在其《美國與美國人》一書中記錄了他與一位美國教授的下述對話:「難道年紀不表示經驗豐富, 世故深長, 眼光老到么? 在我們中文裡,『世故』,『老到』, 都是好字眼, 用來恭維人的。一個社會中成敗若取決於經驗的話, 老年人就不致活活地被淘汰了。」「在西洋是講新、講標准化; 在東方是講傳統, 講經驗; 我們就分了家。」上述都說明老年本位與青少年本位的確是中西文化代際價值觀的重要差異。尊老敬老必然講孝,「孝」字按《說文解字》的說法本身就是「子承老」之意, 尊老是孝的基本精神, 甚至還有人認為孝是從尊老中產生的, 起碼孝也是極有利於長上而不利於卑下的。而西方文化以幼少為價值本位, 這最少不會形成長上的特權地位,而會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幼下, 從而容易形成親子之間平等的友愛關系與相待之道。

西方人是用「愛」字對「孝道」這個中國專有名詞進行了轉換,用「愛」來包羅了這個內容。西方國家,孩子十八歲以後,父母就不再監管,甚至孩子在家裡幫忙做家務父母都要按勞付酬。比如,父母讓孩子把房間里邊打掃一下,打掃完了,孩子把手一伸:「給錢。」父母就給他幾塊錢,因為他勞動了、付出了。孩子付出了勞動,父母就要按勞付款,好像很天經地義。孩子超過了十八歲,父母已經沒有養育責任了,子女也會很自覺地付出勞動,索取相應報酬,他們對父母是用愛心來表達自己的愛,而不是用「孝」,不是用奉養的方式,也不是用中國孝道文化系統論中的「小孝」「中孝」「大孝」「至孝」這樣一個框架理念來認識「子孝」的范疇,只是用「愛」來進行解釋。
西方是用「愛」的子系統感恩心來表達他們的孝意。感恩心中高度概括了「孝」與「悌」的內涵,但是並沒有十分明確和細化。中國的「慈愛」和「孝順」,構成一對和諧的整體;慈愛與感恩,同樣可以構成一對和諧的整體,這是西方文化差異上的變通方法。
參考資料http://www.waiwenfanyi.com/fanyi-187.html

⑼ 中國與西方的家庭觀念有什麼區別

中西方家庭觀念的區別為:重視血親程度不同、家族意識不同、子女與父母關系不同。

一、重視血親程度不同

1、中國

中方家庭觀念重視血親關系,中國人的家庭結構的主要特點就是大家庭。包括核心家庭與延伸家庭。

2、西方

西方家庭對於血親關系並不像中國人那麼重視。在西方國家,核心家庭占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延伸家庭微乎其微。

二、家族意識不同

1、中國

中方家庭的家族意識較強烈,親情倫理在腦中根深蒂固,一直奉行敬老的傳統。老人們往往會受到家庭、社會格外的尊敬。

2、西方

西方家庭的家族意識較淡薄,西方的社會的根基在個人,西方文化價值觀以個人主義為核心。贊揚人的價值,提倡人的尊嚴和個性自由發展。父母與子女的關系較為平等。

三、子女與父母關系不同

1、中國

在中國家庭中,子女年幼時依賴父母,父母為家庭做出很多的個人犧牲,但要求子女更多的服從。子女成長後則對父母負有贍養的責任,但在某些情況下會繼續依賴父母。

2、西方

在西方家庭中,子女中學畢業後就不在家裡住,年輕人以獨立自主為榮。而父母老了以後也不以子女為依賴,子女也沒有贍養父母的責任,雙方沒有這么多義務與責任。

(9)愛與孝和西方文化哪個好擴展閱讀

美國法律規定,成年子女對於「貧困」父母有經濟支援的義務,這里的重點在於「貧困」。而在中國文化中,「孝」是個核心概念,且「孝」與「順」並行。「順」老人心意,才是「孝道」。

在英美文化中,贍養父母並沒有作為一種「責任」而被社會強加給個人。不過,大部分子女還是如中國人一樣認真贍養父母的。辭去原本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跑到小鎮上與年邁父母一起居住的也大有人在。

若說不同,倒是今天西方年邁的父母正是「嬰兒潮」的一代,他們中大多更為「獨立」,不願意與兒女住在一起,而更願意享受自由的生活。

⑽ 孝道在中國是怎樣一個存在,與西方的愛父母有哪些區別

一、孝道內涵:

「孝」作為一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義有:

1、尊祖敬宗。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人,這帶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2、傳宗接代。在周朝的人們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總之,西周時期的孝是一種封建宗教倫理。

二、中西區別:

1、傳統不同:

(1)中國的孝講「無違」。魯國大夫孟懿子曾經向孔子請教過關於「孝」的問題,孔子對自己的弟子樊遲說過這件事。孔子的回答,簡單說就兩個字「無違」。意思就是說對於父母盡孝不要超乎禮法,要合乎規矩。

(2)西方親子之間是講平等的,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父母的意志,而且鼓勵孩子要有獨立見解,不人雲亦雲,要自我選擇、自我發展。



2、養老模式不同:

(1)中西孝文化在贍養父母方面存在的差異,主要由養老模式不同所致。傳統的養老模式極大豐富了中國的孝文化。在中國,幾千年來,贍養的義務主要由子女完成。直到現在,由於人口基數龐大,養老的形式仍然以家庭養老為主。在中國,比西方更為強調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

(2)西方國家,子女並沒有突出的贍養老人的義務。尤其是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其父母年邁後,贍養的義務主要靠國家通過社會保障制度來完成。

3、家庭觀念不同:

(1)中國人家庭觀念濃厚,父母在子女身上的付出也是最大的。中國人一般都與父母住得比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旦條件允許,便傾向於把父母接到身邊,以盡孝心。

(2)西方國家,子女一旦已經成年,都必須努力自食其力,不需父母過多的付出。子女成年後要獨立在外闖盪,或上學,或工作,他們租房或買房,不願意與父母同住,其父母也絲毫沒有將子女留在身邊盡孝的念頭。

閱讀全文

與愛與孝和西方文化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