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西周有哪些文化成就

西周有哪些文化成就

發布時間:2023-01-03 21:19:34

⑴ 從西周末到戰國末800多年間音樂文化發展的水平與成就有哪些

從西周到戰國末 800 多年間,音樂文化發展的水平與成就:

一、西周時期形成了我國古代的專業音樂文化,有許多受到嚴格訓練的專業樂師,進行傳授、 表演等音樂活動。

二、歌唱,這個新樂的典型特徵,在社會各階層廣泛流行。 「采風」制度就是採集民間歌謠以 查民情,其產物為《詩經》和《楚辭》 。這個時期也出現了許多民間歌手。

三、器樂在這個時期獲得較大發展。 1.樂器已有約 70 種,有系統化的樂器分類法,稱作「八音」 。 2.器樂合奏相當發展。最重要的形式有以編鍾、鼓為主體的「鍾鼓之樂」 。 3.這個時期的一些樂器發展為獨奏樂器,並出現如「高山」 「流水」 「陽春白雪」等琴曲。

四、這個時期已形成古代樂理觀念。出現了十二律以及計算樂律的三分損益法。

五、西周時期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規定十分嚴格。

六、春秋末至戰國時期,音樂哲學、音樂美學相當發展,有很高的理論水平。

⑵ 周代文化具體有哪些

西周 西周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西周享國近三百年,這一時期創造的文化亦是燦爛多姿。

文化方面的成就

第一、「五行」與《周易》。

西周末年就已出現了對「五行」的認識。《尚書•洪範》把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稱為「五行」,並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認為「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牆;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 「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意思是指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金曰從革」,是指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西周時期的人們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

此外,儒家經典五經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時出現的,其內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氣象、歷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武術、煉丹、養生、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民俗、心理、倫理、軍事、宗教、卜筮、堪輿等諸多方面。《周易》是以八卦構成的,每卦有卦辭,每爻有爻辭。卦辭與爻辭是經文,稱為《易經》,後人對卦辭和爻辭進行說明、解釋,甚至加以發揮,這些文字叫做傳文,稱為《易傳》。現存的《周易》十卷,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

據《史記·周本紀》說:西伯被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原來西伯侯在獄中彈琴之餘將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內含天地造化之妙、陰陽不測之機。因六十四卦為周文王(西伯)所推演,故名《周易》。周易就是後天易學。《史記正義》解釋說:《乾鑿度》雲:「垂黃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易正義》雲:「伏羲制卦,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孔十翼也。」因此,文王益卦是一種較早的記載。

司馬遷曾說:「《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 《說文解字》易部解說道:「日月為易,象,陰陽也。」八卦由陰爻和陽爻組成,「易」字由上日下月組成象,其象也是陰陽。日為陽,月為陰,是以陰陽的消長、盛衰、變化來闡明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之理。先天八卦圖和後天八卦圖都是如此。

《周易》內容豐富切如此,是人們了解宇宙、世界的一個通道。是故深得孔子喜愛,孔子為讀它竟然三次磨斷了扎書簡的繩子。「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就是這么來的。中國儒家的經典是四書五經,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是《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易》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可見儒家對它的看重。

此外,《周易》還是中國傳統醫學之源,二者之間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醫張景岳在其著作《醫易義》中所說:「《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醫不可無賜,《易》不可無醫」。

《周易》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彌久而不衰。

第二、文字與文學

西周流傳下來的甲骨文與青銅銘文,與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時期出土的器物較多,銘文的篇幅也較長,所以成為金文的主要部分。金文的文字內容比甲骨文更豐富。從殷商器上的一兩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數百字,記錄了祭典訓誥、征伐功勛、賞賜策命、盟契誓約、婚嫁家用等史事。跟青銅器一起鑄成的銘文,其形式要求庄嚴,穩重,端肅,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禮於器」的禮儀文化的特點。

較長篇幅的西周金文的代表是陝西岐山出土的有近五百字的毛公鼎,記述了關於西周的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史實,有較高的史料價值。陝西臨潼出土的記述武王伐商的利簋、岐山董家村出土的裘衛諸器等器,都載有銘文。通過這些文字,更加豐富了後人關於西周社會歷史研究的內容。

今人容庚《金文編》 收錄了二十世紀五十代以前出土的銅器銘文近三千單字。此後數十年間中國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銅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這就說明西周時期是中國古文字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世傳周太史籀作大篆,經過長期流傳下來的籀文,在書法上與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處,但在當時是一般比較通行的文字,與銘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西周金文形體演變的主要趨勢是線條化。

現存《尚書》中的「周書」和「逸周書」等,就是經過後人選編而保存下來的西周文獻典籍的一部分。這些篇章是當時的重要歷史文獻,文章結構復雜,文辭簡練,表現了當時嚴謹的文風。

第三、禮樂

周代是最早對「禮」(祭祀、朝饗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出詳細規定的時代,這就是所謂「制定禮樂」。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周代禮樂制,等級森嚴,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 ;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鍾,舞《咸池》」 ;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 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

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單用鼓。鍾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織成肅穆庄麗的音響,加上鼓的配合,確實能造成天子、諸侯「至尊至高」、「威嚴」無比的功效。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還有采風制度。即通過收集民歌,來觀察風俗和民情,因此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時經孔子刪定,匯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可以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

西周所用雅樂的歌唱部分均屬於《詩經》中的《周頌》、《大雅》和《小雅》。而《國風》中只有《周南》、《召南》在西周後期用於等級較低的「禮」。清代學者方玉潤在分析《周南·芣苡》一詩時對詩所表現的情形進行了想像性的描述:「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 今天,我們只能從文字中去品察其中的節奏和韻律。

周代還興辦了音樂機構「大司樂」,在音樂方面系統的訓練貴族子弟。《周禮·春官·大司樂》中記載了大司樂教授樂舞的具體內容: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樂》防民之情,而教以和。」 說明《周禮·地宮·大司徒》已注意到音樂對人情志的影響。
《周禮·春官·大司樂》中提到的《大武》,是西周很著名的樂舞,它表現的是周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據《禮記·樂記》記載,《大武》具有很大的規模,它在春秋時期的演出有六段,有歌唱,有樂隊伴奏。它有著結構完整的曲式,在藝術上有相當高的水平。

西周時的樂器有數十種之多,僅一部《詩經》中,就出現了二十九種樂器。不僅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還有彈弦樂器。根據材料的不同,當時的樂器可分為八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史書稱為「八音」 。另外,被史書稱為「鍾鼓之樂」的大型管弦樂隊也在西周時興起,這種樂隊的主要樂器是編鍾和建鼓。這時的編鍾以由先前的三隻發展而為五隻、八隻。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的柞鍾,總音域已有三個八度,並基本按羽、宮、角、征、羽、宮的次序排列。

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征、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就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征音;征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就得到征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鍾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第四、服飾

中國服飾制度,在周代逐步完善,帝王、諸侯、貴族都依照場合與身份穿著服飾。
周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冕服是男服服飾中最尊貴的一種。冕服主要在祭典中穿著,比如祭祀天地、五帝,享先王、先公,祭祀山川、社稷等,是主要的祭服。但是天子受諸侯朝覲、大婚親迎時也要穿冕服,其服飾主要由冠、衣、裳、蔽膝、革帶、大帶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綉有章紋飾,周代共有九章花紋,即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含義。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

隆重性僅次於冕服的是弁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的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玄端」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古代凡是禮服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但有一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所以被稱為「深衣」。

女服也是與「禮」相合。《周禮·天官》中記載道:「內司服掌王後之六服,禕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祿衣、素紗。辨外內命婦之服,鞠衣、展衣、祿衣、素紗。」王後跟從天子祭先王的祭服是「禕衣」。王後跟從天子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的祭服是「揄狄」,是青色衣,畫揄狄紋十二章紋,揄狄羽色亦為五采。王後跟從天子祭群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的祭服是「闕狄」,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狄紋。王後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是「鞠衣」,也是諸候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王後禮見王及宴請賓客的禮服是「展衣」,也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王後燕居時的常服是「祿衣」,也是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素紗」主要是襯在六服的面,這樣可以顯示出六服的色彩。

可以說,古代的服飾制度與人們的社會禮教是息息相關的。它不僅具有裝飾的意義,而且還是當時人們身分和言行舉止的標志。

科技方面的成就

第一、天文學

西周時,天文學家通過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二十八個星座作為標志,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天文學家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節,這比觀測早晚星象以觀察太陽所在位置而定季節的方法要精確。
關於日食的觀測,《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確的記載。所記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七百七十六年九月六日。這是中國最早的以日月合朔為一月開端的記錄。

中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儀器是用以觀測日影的土圭,而最早裝置圭表的觀測台是周初在陽城建立的周公測景(影)台(遺跡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鎮)。表高八尺,圭是與表相連的座子。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冬至的日影則最長。利用土圭觀測日影,就能比較正確地測定出太陽年的長度。

第二、地理學

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需要,地圖在西周時期已經廣泛應用。如周公在選定洛邑城址時,就事先繪制地圖。《周禮》大司馬的屬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大司徒的屬官有土訓「掌道(解釋)地圖以詔地事」,等等。這些專職官吏各有專用的地圖,說明地圖的繪制已經相當發達。

第三、醫學

西周時,專門的醫學書籍還沒有出現,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多散見於《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山海經》等當時的文獻之中。同商朝相比,此時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有了明顯的進步,對於熱病、昏迷、浮腫、逆產和不孕等疾病已經可以認識,並有了固定的病名。比如《詩經》中就記載了古代一些疾病的病名和癥候,如:瘨(癲狂)、閔(傷癰)、狂(疑)、首疾(頭痛)、噎(氣息不利)、疚(心憂憊之病)、朦(失明)、震(有娠)、身(懷孕)、瞽(盲人)等。《山海經》、《周禮》等也分別記載了多種疾病的名稱和內容,如腫瘍、潰瘍、金瘍、瘧疾、疥、癉疽、足腫病、佝僂病、禿頭、胼脅等。
對疾病的診斷,《周禮·天官》是這樣記載的:「以五氣、五聲、五色視其生死,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

在治療方面,有人提出了「先味而後葯」的治療主張,即先用食療,再用葯治。同時還提出飲食要與四時季節的變化相適應。周代甚至出現了專管王室膳食的官職「棗食醫」,這說明當時關於飲食療法的經驗已有相當的積累。

此外,針灸、按摩、導引等各種治療方法在這個時期也已有所應用。

雖然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迄今並未發現關於葯物的明確表述,但其中已有用魚來散瘀血和用棗治瘧疾的記載。到了西周、春秋時期,葯物品種增加,人們的用葯經驗也日益豐富。很多文獻中都有關於葯物的記載。如《周禮·天官》中記述了初步對葯物分類的「五葯」;記述了對外用腐蝕葯膽礬、丹砂、雄黃、礐石、磁石這「五毒」的煉制過程。再比如《詩經》中也記載了大量的動植物,雖然沒有明確指明這些動植物的葯用作用,但是許多都是後世所使用的葯物,如芣苢(車前)、藚(澤瀉)、葛(葛根)、薇(白薇)、芩(黃芩)、虻(貝母)、荑(白茅)、壺(葫蘆)、木瓜、棗等。《詩經》中對一些植物的採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記載。

西周時期的人們還認識到,季節氣候的變化與人體健康有一定的關系。當時傳染病被稱為癘疾。《周禮·天官·疾醫》中記載了四時的常見病、多發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

周代起專職醫生開始出現,並且有了最初的醫學分科。當時的宮廷醫生分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四科,各有其編制和職責范圍。食醫負責王室的飲食與配膳;疾醫職責是負責百姓疾病的治療;瘍醫相當於今天的外、傷科醫生;獸醫主要負責動物疾病的治療。

周朝還設立了較為完備的醫療制度,其系統是:醫師一人,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醫師是「眾醫之長」,掌管國家的醫葯政令,負責王室和邦內疾病和瘟疫的預防和治療;士是治病的醫生;府掌管葯物、醫療器具和會計事務等;史負責文書和醫案,徒專供驅使並看護病人。周朝還設有完整的醫療考核制度和考核標准。據《周禮》記載:「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也就是說,每到年終,醫師們的級別和俸祿要根據他們的醫療成績的優劣來決定。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病歷記錄和死亡報告制度。也就是可以根據病人不同的患病情況進行分別處理,並對其治病過程全程記錄。對於死亡者,還要作出死亡原因的報告,呈送醫師,作為評定級別的依據。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夏商時期,人們已有洗臉、洗手、洗腳的習慣。到了西周,人們對飲食衛生更加重視。人們「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牛脂);夏行腒(乾雉)鱐(乾魚),膳膏臊(豕膏);秋行犢麛,膳膏腥(雞膏);冬行鱻羽,膳膏膻(羊脂)。」 人們還意識到人的飲食口味必須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變換,《食醫》中記載道「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

另外,從已經挖掘出來的甲骨文中,可以找到關於牛欄、豬圈和室內除蟲的記載,這說明殷商時期的人們已開始注意環境衛生,並實行了人畜分離。到了周代,人們使用了如抹牆、堵洞、葯熏、灑灰、掃房屋及用「焚石」投水中消滅水中病蟲害的方法,對此,《周禮》、《易禮》、《詩經》中都有相關記載。

第四、數學

周代很重視貴族子弟的教育,從幼童開始,就要教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號稱為「六藝」。數學是其中的一門,可見有關數學的知識已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並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周髀算經》 開頭所舉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傳說是周公提出來的。

第五、生活設施

相傳黃帝時代已有水井,夏代則有「伯益作井」的傳說。早期的水井都是土井,即穿地而鑿。到了商周時期,人們逐漸發明了井裙、井蓋、井亭等設施。根據出土的殷墟遺址,發現當時已經有了地下排水管道;在周代城廓的遺址中也發現了比商代更為先進的地下水道。

此外,對於如何防暑降溫,周代較之商朝有了新的發展。夏商時代,人們一般冬季貯藏天然冰以供夏日使用。到了周代,人們普遍在夏季用冰來調節溫度,達到「癘疾不降」的目的,而且還設有專門分管用冰的官職「凌人」。《詩經》、《周禮》中都有藏冰的記載,考古挖掘中也曾發現這一時期修建的冰窖和貯存食物的冷藏井。

⑶ 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的文化成就

夏朝:創立語言;最早的歷法《夏小正》
商朝:開始青銅時代,各種青銅器具(農具,兵器,祭器);創立文字(甲骨文);創立「庠序」,即最初的學校
西周:最早的史書《鬻周》;最早的「共和」(古羅馬式);文字水平提升(金文);創立干支紀年法;最早的日食記錄(武王伐紂之年)以及最早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懿王元年)
東周:封建制度成形(盜跖起義);發明鐵器並在後期普遍化;百家爭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陰陽家、鬼谷家學說出現);數學、物理思想啟蒙

器具製造藝術一直很牛逼。。

⑷ 簡要回答夏、商、西周時期我國的科學文化成就

一、甲骨文和金文
1.殷墟與甲骨文
2.商周金文
二、科學與技術
1.夏商天文歷法
2.商周的科技成就
三、史學和哲學
1.我國最古的史書——《尚書》
2.《周易》及其評價
四、聞名於世的青銅鑄造藝術

⑸ 夏朝商朝與西周分別有什麼成就,夏朝的地位是什麼(๑• . •๑)

夏朝地位: 夏朝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是中國第一個朝代,代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人類的進步,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開始;
成就:1.夏朝:創立語言;最早的歷法《夏小正》
2.商朝:開始青銅時代,各種青銅器具(農具,兵器,祭器);創立文字(甲骨文);創立「庠序」,即最初的學校;燒制出原始瓷器
3.西周:最早的史書《鬻周》;最早的「共和」(古羅馬式);文字水平提升(金文);創立干支紀年法;最早的日食記錄(武王伐紂之年)以及最早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懿王元年)
(夏商西周的成就我不知道你要哪一方面的,一般最多就是文化,大概就這些了)

⑹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主要科技文化成就有哪些簡要歸納,最好有一個表格

(1)出現了甲骨文和金文
(2)歷法:有<夏小正>,<干支紀日法>
(3)天文:有最早的日食月食記錄
(4)有醫葯學常識
(5)生物學:有動植物的名字,對保護環境有初步認識
(6)地理學:<周易>樸素辯證法,有中華民族的精神
(7)雕塑和青銅鑄造藝術達到高峰

⑺ 西周為中國文化貢獻了些啥

西周王朝是繼夏、商兩代之後中原出現的第三個王朝。簡括西周王朝在締造多民族統一中國歷史進程中的貢獻,主要有四點。
首先,創制周禮,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周公把周原優良民風加工整理,並吸收夏、商禮儀的一些形式,借政權力量推行全國,這就是周禮。
周禮分吉禮、嘉禮、凶禮、賓禮、軍禮五類,是使人終身受文明教育的系統方式。人幼年時受幼儀教育;上學後尊師;畢業時參加鄉飲禮和鄉射禮,供選拔走向社會。20歲行冠禮,標志成人; 20歲至 30歲「理男事」,包括參加籍田禮以經營井田,參加大蒐禮以訓農成兵;參軍作戰後要參加誓師、獻捷等軍禮; 30歲左右結婚行婚禮,成為家庭主要成員,遵守內則以和睦家庭,同時在官府中從事具體工作。歷練到 40歲左右,獲得士的爵位,按道義與人交往,行「士見禮」。50歲後可以任大夫,成為主管官員,可以參加朝廷舉行的祭天禮、祭地禮、饗禮、食禮、燕禮、聘禮、覲禮。 50歲後,享受養老禮。人死後,親屬友人為他舉行喪禮和祭祖禮。
周禮體現了周人敬天、孝親、循禮、保民、尚賢、無逸、尊老、重教、明德、慎罰等價值觀念。周禮的各種禮儀都配以自卑敬人的動儀、得體抒意的禮辭,情感高尚的樂舞,使人在舉手投足、揖請拜送之間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人們樂於接受,容易習得,遂把它作為區分野蠻與文明、人類與禽獸、中國與夷狄的標志,成為社會的行為准則和精神風范。
其次,統一黃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區,奠定了後世中國版圖的軸心。周人本來只是涇渭流域的小邦國,當時的商王朝占據著中原廣大地域,無論是國土面積、物力資源還是軍隊,都在周人十倍之上。但周人卻有自己的特殊優勢,這就是周禮。由於有周禮,周人搶佔了文化高地,具有了統一中原的文化力量。
周禮起源於周原謙己尊人為特色的優良民風。早在周文王時,周原已是禮樂文化的示範地。時黃河邊上的虞芮兩國爭奪一塊閑田不能決,西行到周原請文王調停,「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班(斑)白不提攜。」優良的民風讓虞芮國君大為佩服,都歸服了周邦。周人從此看到了文化的力量,遂編成宣傳周禮的詩歌向四方傳播,南方的庸、蜀、羌等國也都歸服,周人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奠定了滅商的基礎。
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率諸侯聯軍伐商,商紂王糾集 70萬兵抵禦,敵眾我寡,戰斗意志成為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周武王在牧野陣前誓師,宣布紂王的四大罪狀和伐商戰爭的正義性,鼓舞了士氣,致紂王大軍前線倒戈,頃刻瓦解。
商王朝被推翻以後,新生的西周政權首先做的工作是「散鹿台之財,發巨橋之粟,以振貧弱萌隸」,同時旌表忠臣商容、比干,恢復戰爭創傷,休養生息。實際上,這些工作都是在踐行周禮,擴大文化影響。
武王在滅商兩年後病逝,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引起管叔鮮勾結武庚及東方各國叛亂。周公平定了叛亂,分封齊、魯、衛、燕、唐等諸侯國鞏固東方。這些諸侯國既是軍事殖民點,同時也是周禮推廣站。各國皆大力推行周禮,從而使中原有了統一的文化基礎。
周公分封的諸侯,東至大海,南越江淮,西達隴西,北至燕遼。由於有周禮作統一的文化基礎,遂逐漸認同為一國,從而奠定了後世中國版圖的軸心。
再次,促成中原各族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華夏族。創建西周王朝的主體民族是姬姓周人,參與創建西周王朝的民族是姜姓羌人。武王滅商和周公東征之後,勢力擴大到廣大的東方。創建西周王朝的姬周和姜羌功臣親貴帶著族人奔赴各地建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起初大者百里,小者五十里,在異民族的包圍中發展。武力征服固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途徑,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周禮使民心逐漸相通。周禮的推行催化民族融合浪潮,山東半島的東夷,江淮流域的淮夷,江漢流域的荊楚,隴西的嬴秦,晉北的赤狄白狄以及中原的殷商族逐漸融為一體,形成華夏族。華夏族兩漢以合稱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
最後,「中國」稱謂始出,奠定我國國名基礎。在殷商時,商人自稱「中土」,而稱東夷為「東土」,南蠻為「南土」,北狄為「北土」,周人和西戎為「西土」。周人也自稱「西土之人」,而稱殷商為「中國」。
武王滅商後,在返鎬京途中曾視察洛河入黃處,指示周公在此建洛邑大城,舉行祭天禮時表示:「余其宅茲中國,自此治民」。「中國」稱謂自此產生。
周公東征勝利後,封康叔於衛,特別告誡他:「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彊土於先王。」所以要向文王、武王那樣實行德治。
以上兩處所說的「中國」都指一定的地域,即中原廣大地區。由於周禮的推行,西周的豐鎬與洛邑王畿及各諸侯國形成周禮文化區,到春秋戰國時人們已稱周禮文化區為「中國」了。時中國一詞包含著三層意思,其地域意義指中原,其民族意義指華夏族,其文化意義指禮樂文化。
中原遼闊物阜,華夏族人文薈萃,禮樂文化文明高雅,所以時人說:「中國者,聰明睿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聖賢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這樣的中國觀的產生,化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華夏族熱愛中國,保衛中國,也召喚著周邊民族嚮往中國,融入中國,才形成今天多民族統一的大中國。周代確實奠定了中國國名形成的基礎。

⑻ 夏、商、西周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成就

原始社會時,我國已有了農、牧業和原始手工業。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由於奴隸階級的辛勤勞動,農牧業和手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商代時,在農牧業生產的推動下,開始了對天文和數學的研究,制定了較好的歷法,並已使用十進位記數法。商代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由於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統治,嚴重
地阻礙了奴隸社會後期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生物學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作物起源中心,許多農作物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最早從野生植物培植選育而成的。我國至少在六、七千年前已經種植粟和蔬菜。四千七百年前已有了粳稻、秈稻等不同品種,而且當時可能已應用了中耕、施肥和人工灌溉等技術。商代甲骨文中有黍、稷(穀子的一種,穀子粘的叫黍,不粘的叫稷)、菽(豆類)、麥、稻、禾等多種農作物的名稱。西周的《詩經·大雅·生民》中有種植大豆的記載。西方到十九世紀才開始種植大豆。 五、六千年前我國已有原始畜牧業,飼養豬、牛、羊、雞、犬等家畜和家禽,當時的養豬技術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養蠶是我國古代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四千多年前我國已經養蠶。商代蠶桑業已有較大的發展。我國的蠶種和養蠶技術於二世紀傳入日本,六世紀傳入歐洲。 商代已經使用牛耕田,牛耕的發明是古代農業生產技術的重大進步,但是由於當時奴隸主大量役使奴隸耕田,牛耕得不到推廣。 商代畜牧業已較發達,周代已設有專職官員管理馬政,已把馬按不同用途分為幾種,還有了馬的飼養、管理技術的記載,並已發明了馬的去勢技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去勢技術的國家。 周代我國勞動人民已掌握利用微生物和酶加工食品的技術。當時已能用澱粉糖化的方法來製造飴糖,也掌握了制曲釀酒的技術,這是世界釀酒史上的重要發明,另外還掌握了制醋和醬的方法。

氣象

商代甲骨文中有大量關於天氣現象的記載,有晴、曇(雲彩密布)、陰、霾(天氣混濁)、霧、虹、霓(副虹)、霜、雪、雷、電、雹等字。

西周初年的《詩經》記載七個月中的自然現象和農事活動的內容,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物候記載。

物理學

西安半坡村等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許多尖底汲水陶罐。這種陶罐兩側系繩,空時傾斜,將滿時直立,水盛滿時自動傾覆,表明當時在實踐中對於物體的重心與平衡已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商代我國人民已能製造石磬和成套的銅鐃等樂器,經過對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出土的商代後期的銅鐃的研究,推測當時已具有十二音律中的九律,並已有了五度諧和的觀念。商周間我國已有"五行說"和"陰陽說"。"五行說"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元素所組成,"陰陽說"認為萬物發展變化的原因是"陰"、"陽"兩種相對抗的力量,這是我國古代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因素的關於物質構成和變化學說。周代我國人民已使用"陽燧"(亦稱"夫燧",即凹面鏡)聚焦陽光取火,這是人類最早利用太陽能的一種方法。

水利

傳說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夏代大禹曾領導人民進行治水,整理黃河河道,疏導洪水入海。這一傳說表明我國人民在很早以前就進行過治河工作。

四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已會鑿井取水,在河北邯鄲澗溝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水井的遺跡。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許多種病的名稱,如疥、瘧、耳病、眼病等。

周朝設置了醫師總管醫葯行政,醫生已有食醫(營養衛生)、疾醫(內科)、瘍醫(外科)和獸醫之分,我國醫學開始分科。

地學

《竹書紀年》載有夏代帝發七年(約公元前1590年)"泰山震",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記錄。我國古代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地震記錄,為地震科學研究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我國人民在商周之際可能已發現天然油氣苗的燃燒現象。

周初為了選建洛陽城址,曾經繪制了洛邑一帶的地圖。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生動地記載了公元前780年陝西一帶地震引起的山崩及地殼變化等現象。。

化工化學

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有彩陶。約四千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已採用快輪制陶技術,製成的黑陶表面光亮,有的黑陶厚度僅1-2毫米,被稱為蛋殼陶。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大量的陶制的專用酒器成組隨葬,表明當時已會釀酒。

河南鄭州二里岡、安陽小屯以及江西清江縣吳城村等地的商代遺址中出土的青釉器,經研究,是用高嶺土製坯,經過1200℃左右的高溫焙燒而成,表面施釉,吸水性低,質地堅硬,其胎質和釉的化學成分同宋、明的瓷器十分接近,已是原始青瓷器。瓷器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建築工程

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六、七千年前的木結構建築遺跡,其中的木結構已加工成樁、柱、梁、板等,並採用了榫卯結構,形式復雜,反映了當時營造技術的水平。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木結構框架建築遺跡中,有些夯土牆已經過火燒硬化處理。四千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已能燒制石灰作建築材料。商代已有城市、宮殿、宗廟等建築,對河南偃師二里頭、湖北黃陂盤龍城等地商代宮殿遺址的發掘表明,當時在建築設計和營造技術方面已有相當的水平。據《詩經·大雅·大明》記載,西周初周文王時曾在渭河上架設浮橋:"親迎於渭,造舟為梁(梁即橋)。"

西周初我國人民已會制瓦,陝西省灃西客省庄出土了西周初期的瓦。

天文

我國古代有世界上最豐富、最系統的天象觀測記錄。《竹書紀年》中載有夏桀十年(約公元前1580年)"夜中星隕如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流星雨的記載。商代甲骨文中還有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日食、月食和新星等的記載。

商代甲骨文中已採用干支記日法。商代制定的歷法中已有閨月。

周代我國已用圭表觀測日影來確定季節,用刻漏(亦稱漏刻)來記時。這兩種儀器在我國古代沿用了很長時期。

西周時我國已用二十八宿(我國古代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體稱為宿)來劃分周天。

數學

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器上,繪有多種幾何圖形,仰韶文化遺址中還出土了六角和九角形的陶環,說明當時已有一些簡單的幾何知識。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制記數的國家之一。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十進制記數,最大數字為三萬。

商和西周時已掌握自然數的簡單運算,已會運用倍數。

冶金

在河北唐山大城山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紅銅製造的銅器。在稍晚的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有單范鑄造和經過冷鍛的紅銅器,表明當時已能冶銅。商代的青銅冶鑄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河南安陽、鄭州等地發現了商代的大規模青銅冶鑄作坊遺跡。各地的商代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對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的早商青銅器的研究表明,當時在鑄造中已採用了多合范。商代的許多青銅器形制宏偉,造型復雜,製作十分精巧。湖南寧鄉溈山出土的商代四羊尊可能已採用"失臘鑄法"。河南安陽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方鼎重達875公斤。商代墓葬中還出土了鍍錫的銅器和錫、鉛、金器。公元前十五-前十三世紀的河北藁城縣商代遺址中出土的鐵刃青銅鉞(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斧),刃部是經過鍛打的隕鐵薄片,表明當時已有一定水平的鍛造技術,並且對鐵的性質有了一些認識。其它技術

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有大量陶制紡輪和骨針,有的陶器上有麻布紋的痕跡,表明當時已有了原始的紡織技術和原始織機。浙江吳興錢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大量精細的絲麻織品,麻布的細密程度約與現代細布相當,表明當時紡織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商代絲織技術有進一步的發展,出土的商代絲織物殘片已有斜紋、花紋等比較復雜的紋樣,有了象綾織這樣相當高水平的織物。西周早期已有了斜紋提花織物,表明商周時已有了原始的提花織機。漆器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發明之一。河北藁城縣商代遺址中出土的漆器殘片已是薄板胎,色彩鮮明,花紋精細,表明當時的漆器工藝已相當發達。河南偃師二里頭早商遺址中出土的一批玉器玉飾,製作十分精緻,已綜合了研磨削切、勾線陰刻、陽刻浮雕、鑽孔和拋光等多種琢制技術,大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經分析,當時已應用旋轉的圓形工具(可能是安裝在簡單的原始車床上)琢磨復雜花紋,用"桿鑽"和"管鑽"來鑽孔。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出土的玉、石工藝品已能巧於運用玉料上的各種自然色澤,雕琢成造型和顏色絕妙配合的"俏色"產品。這些都表明商代的琢玉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商代甲骨文中有不少"車"、"舟""帆"字,說明在商代我國已有車和船,並會使用帆。河南安陽殷墓中有駕四匹馬的戰車的遺跡。周代已使用動物油脂作車軸的潤滑劑。周代我國勞動人民已掌握了絲帛的染色技術,把染色分為煮、曝、染等步驟,已使用礦物及植物染料,能染出深淺不同的色彩層次和用幾種染料套染得到間色和復色的織物。《詩經·鄭風·出其東門》等記載了當時已有多種色彩的織物。周代勞動人民已能利用天然冰來進行冷藏,在冬季儲藏天然冰,到夏季用來冷藏食物和保存屍體。

第五章 覆、商、西周的精神與文化成就
第一節 三代的文字
與典籍《尚書•多士》稱"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是說我國商代
始有典籍或文書檔案。這個說法是符合歷史實際的。雖然我國文字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夏代甚至更前一些時候,但作為運用於檔案記錄和文學創作的文字體系,仍推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這兩種文字體系最早都出現在商代中期,沿用於商周兩代。但商代主要以使用甲骨文著稱,西周則除早期發現有甲骨文字外,主要以金文著稱。不過這兩個朝代都不僅限於有甲骨文和金文,還應有竹簡、帛書、陶文、石刻等。所謂"殷先人"的"典"、"冊",大約主要是用竹木書寫的,特因竹帛一類物質易朽未能保存至今而已。我們今天只能主要依據甲骨文、金文研究當時的文字制度。至於保存至今的我國最早的典籍--《尚書》、《詩經》等,亦相當多地反映了當時的文字制度。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尚書》、《詩經》、《周易》
第三節 三代的科技、文學與藝術
二、文學的產生及《詩經》的藝術成就
文字的發明,為書寫文學的產生提供了條件,但早期史字詞彙貧乏,且受書寫條件限制,還不可能對語言作進一步潤色和加工。商代甲骨文字絕大多數屬於這種性質,只有少數記事之辭使用了簡單的修飾詞語,寫出了事情的規模和氣氛,它們可視作書寫文學的萌芽。
《周易》中的卦爻辭比卜辭更多地運用了文學表現手段,它裡面被用來喻示人事吉凶的短歌民謠、格言警語之類,便充滿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描寫,如《履•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呸人,凶。"言一位瞎而跛之人,不顧自身條件的限制,非要勉強行路,結果踩著虎尾,被虎吃掉。此描寫事情的凶險,可謂形象而生動。又如《大壯•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以羝羊觸藩作比喻,將人之輕舉妄動以至進退失據之窘狀,刻畫得惟妙惟肖。此外,卦爻辭中還廣泛使用了對照、對偶、層遞、警語等文學修辭手段,不煩一一列舉。就其使用的這些文學手段而言,《周易》可稱得上是我國書寫文學的開山。
在書寫文學產生的基礎上,出現了我國最早的一批散文。所謂散文,即是具有文學意味的記敘文或論說文。在我國最早的文獻匯編《尚書》及西周金文中,都有這樣一些具有文學色彩的作品。其中《尚書•盤庚》篇最值得注意,它通過商王盤庚遷殷時向臣民發布的一番話語,反映了商代社會的現實,同時塑造了一位具有政治眼光及開拓精神的統治者形象。盤庚的講話辭情懇切,為了表白遷都之舉是"視民利用遷",他反復申明王室與臣民休戚與共的道理。他用綱和網的關系喻示臣民應該服從自己的命令:"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他告誡煽動浮言反對遷都的人,指出浮言對於人心的蠱惑:"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他還用"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作比喻,告訴不願遷都者將自食惡果。以上比喻、警語都用得十分貼切,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文學效果。周初其他一些誥詞也往往使用這樣的比喻和警語,如《大誥》喻後人應繼承前人事業:"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厥父蕾,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獲?"《梓材》亦以"稽田"、"作室家"、"作梓材"諸事作譬喻,告誡後人應在前人取得成就的基礎上完成未競的事業。西周金文中也有少數長篇使用了形象生動的文學語言,如共王時的《牆盤》銘文,上下篇分別追記歷代周王及自己祖先的業績,層次清楚,言簡意賅,韻散並用,其中對每一位周
王的頌揚,採用排比句式,語多形容與誇飾,可以認為是一篇有相當造詣的歷史散文。
韻文的產生大約在此同時或稍後。其產生的途徑,一是對民間短歌民謠的整理。《周易》中的卦爻辭或被稱作"繇",繇即謠的借字,這是因為《周易》卦爻辭不少借用短歌民謠的緣故。其另一個來源,當是祭祀用的樂歌。這些用於祭祀鬼神的祝禱之辭多數都是有韻律的。西周金文中便有不少這類祭祀祖先的祝禱之辭。學者輯錄的西周金文中的韻讀,合計已達200篇之多,如王國維在《周代金石文韻讀序》中指出的,這些金文的用韻,"與三百篇無乎不合"。當然,韻文不一定都有文學色彩,韻文而再加上文學色彩,那就是詩歌了。
如前所述,《詩》三百篇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反映了我國上古時期,特別是西周文學藝術所達到的最高水平。《詩經》按其內容的不同又分成《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稱《國風》,是各地方的民間歌謠;《雅》是周朝大小貴族所作的詩歌;《頌》則是西周王室和魯、宋兩國公室在廟堂祭祀祖先所用的樂歌。《詩經》在文學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它的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這主要指它深刻而廣泛地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畫面: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情景,包括他們所受剝削和奴役之苦,他們的勞動、家庭、婚姻、愛情和各種習慣風俗,也反映了當時貴族社會的各種狀況,包括他們的家族生活,他們在政治上的各種際遇,他們之間的社會交往和各種禮儀,其中也涉及到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及民族矛盾。文學史家給予《詩經》很高的評價,稱它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石,這種評價是不為過的。
《詩經》的藝術表現方法,前人歸納,主要有賦、比、興三種。其中,賦之言鋪,是直接鋪陳事物的寫作方法。為了鋪陳生動,往往大量使用形容與刻畫。如《小雅•車攻》描述周王狩獵場面之壯觀:
浹拾既飲,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四黃既駕,兩驂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御不驚.大庖不盈。又《雅•采芑》敘宣王南征所命大臣方叔車馬儀容之盛:
其車三千.旃旒央央。方叔率止,約牟氏錯衡。八鸞滄蹌。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殮蔥珩。以上描寫,皆極盡形容鋪飾之能事。學者認為,漢魏時期的許多賦作,便明顯受此創作方法的影響。
比言比喻。這在《詩經》中是運用得更廣泛的藝術手段。其中最常見的是明喻,如《小雅•甫田》:"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小雅•小曼》:"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另有一類不用"如"字的隱喻,也較常見,如《豳風•東山》"倉庚於飛,熠耀其羽",喻新婚婦人之鮮麗;《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喻用賢治國。還有一種擬人化的比喻,如《豳風•鴟鴉》一篇,以吞食小鳥的鴟鶚比擬兇殘之人,以小鳥比擬家中子女,以大鳥比擬家長自己,抒發歌詞作者不避辛勞維護家族利益的感情。以上各種比喻都很自然貼切,說明《詩經》使用比的表現手法是很成功的。
興的手法在《風》詩中最常見,《雅》詩中抑或用之。所謂"興",據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即引起詩歌正題的"開頭"或"引子"。它可以與正題有關,也可以無關。其有關者,多數是起譬喻或象徵作用。如《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以伐柯之事起興,同時以伐柯用斧喻取妻用媒。也有的興句起烘托氣氛,點綴環境的作用,如《小雅•谷風》:"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此為棄婦詩,以山谷中的風起興,渲染其憂患的心情。至於與正文內容無關的興句,則可能只起著聲調上的起韻作用,如《小雅•鹿鳴》:"呦呦鹿嗚,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此外,《詩經》在語言運用(如重言和雙聲疊韻)及章句結構(復沓章法)等方面也很有特色,這些都有助於增強詩的感染力,使《詩經》臻於文學藝術的高峰。
三、美術、音樂
美術,即造型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及裝飾藝術三者。三代的繪畫本自主要圖繪於白色布帛之上,即孔子所謂的"繪事後素"。上世紀50年代曾在洛陽東郊擺駕路
口一座商周之際的墓葬中發現有布質畫幔的痕跡,其上有用紅黃黑白四種顏色畫成的幾何圖形,證明當時確有使用多種色彩進行繪畫之事。特因布帛年久易腐,使我們今日很難再見到其他具體的彩繪實物,故於三代繪畫一事,目前實不能多說。所可考者,一為三代的青銅器裝飾藝術,一為三代用各種材質塑造的雕塑藝術品。
從藝術角度來講青銅器,一在於它精美的紋飾,二是它特殊的藝術造型。青銅紋飾的產生在夏商之際,但其發展的高峰卻在商末周初。其時一些最精緻的花紋採取了類似淺浮雕的三疊花紋的表現方法,即在凸起的用作紋飾主體的粗線條外雕刻上雲雷紋作為底紋,復在這些粗線條上再作勾勒,使整個紋飾繁復而又主次分明。在布局上講究對稱。在表現題材上,則以動物紋飾為主。這些動物,一部分是寫實性的,包括象、虎、牛、羊、兔、蛇、龜、魚、蟬、蟾蜍和各種鳥的形象;另一部分是虛擬的神獸或怪物,主要表現為一種被稱作饕餮紋的有首無身的凶獸的形象、一種被稱作夔紋或夔龍紋的側視的龍的形象,以及被加上華麗花冠和羽毛的鳳鳥的形象。這些紋飾總的看來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顯示了那個時代宗教神權對於社會的主宰。所謂青銅器的特殊藝術造型,主要指一部分鑄造成各種動物形象的酒器,包括各種鳥獸形尊、鳥獸形觥和鳥獸形卣。其所表現的動物主要為象、牛、羊、豕、虎、鶚等。許多器形構思巧妙,如《商周彝器通考》圖697收錄的一件商末象尊,軀體比例適當,象鼻高舉、通體飾夔紋、饕餮紋及四瓣花紋,在象背上又立有一同樣形象的小象作為蓋紐,整個造型顯示出莊重典雅的氣質。又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商末帝辛時之小臣賒犀尊,犀角宛然,犀腹渾圓,四蹄粗短,頗顯出犀牛軀體的特徵及行動遲緩的神情。
此期雕塑首可舉出殷墟安陽發現的各種玉、石、骨、牙等雕刻藝術品。過去在殷墟侯家莊商王大墓中就曾發現過不少圓雕的石刻,包括石鶚、石虎、石鳥、石牛頭、石蟾蜍及石對尾雙獸等,其雕工古樸簡潔,動物形象多有誇飾而頗具神態。在武官村大墓中出土的一件巨型石磬上,則用復線勾勒出一張牙舞爪的蹲虎,亦使用誇張手法,大其頭,裂其口,張其目,顯示出虎的氣勢。近年在小屯發掘的婦好墓中,更出土了大批用玉、石、骨、牙雕刻的藝術l品。其中十餘件人物雕像比例適當,或跽坐,或站立,其中一些衣服冠帶儼然,可以看出商代不同階級人物的衣冠發l式。玉雕中的動物種類尤多,包括寫實性的虎、熊、象、馬、l牛、羊、猴、兔、鶴、鷹、鶚、鸚鵡、鳥、鴿、鸕鶿、燕、鵝、魚、蛙、龜、鱉、蟬、螳螂之類,亦有非寫實性的龍、鳳、怪鳥等。 另一批值得重視的雕塑藝術品是近年在l匹lJ11廣漢三§星堆發掘出的為數頗多的青銅人像、人頭像、人面像及各1種動物(包括神化動物)形象,其時代約在商周之際。其中1-尊身高170厘米、底座90厘米的青銅立人像,身著衣冠,§表情嚴肅,似為方國首領的身份。另一些直徑134厘米到l數十厘米不等的大型青銅人面像則以誇張的造型見長,l有的目睛凸出,有的耳如張翼,似強調其具有類似神話中l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的特徵。這些作品,無疑顯示了古代巴蜀地區的文化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三代的音樂藝術,一則表現在當時所具有的各種樂器上。商代的樂器,見於考古發掘的已有鼓、鐃、磬、塤數種,見於甲骨文字的還有龠、言、穌等。至於笛子之類,則早已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掘所證實。其中鼓有用木質、陶質或青銅製成的三種,鼓面則蒙以皮革。鐃為青銅鑄造,像倒置的鍾形,柄朝下而中空,可插入木橛,用手執之,以木槌敲擊發聲。一般3或5件組成一組,大小相次,聲音亦高低相次,稱為編鐃。1993年湖南寧鄉師古寨出土一組9件的編鐃,經測定,發現敲擊每件的正鼓和側鼓都能發出兩個不同的音。磬為石制之打擊樂器,上有孔,可懸掛,亦以槌敲擊發聲,分特磬與編磬兩種,特磬一般形制較大,單個使用,編磬一般3至5枚,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小而厚者音高,薄而大者音低。塤為陶土製作之吹奏樂器,出現甚早,但早期之塤音孔數少,商代之塤,如安陽、輝縣等地出土的塤皆有5個音孔,前面3個,後面2個,用各種不同的按孔方法,每個塤可發出11個音。龠,據甲骨文此字的寫法,乃像編管吹奏樂器之形,一般認為可能是後世的排簫。穌即和的古字,據《爾雅•釋樂》,乃是一種小形的笙。言,據《爾雅•釋樂》,是一一種大簫,即單管吹奏樂器。
西周講究禮樂,樂器種類大增。《周禮•春官》提到當
時各種樂器可按8種不同的製作材料進行分類,它們是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合稱八音。有人統計,僅見於《詩經》的周代樂器就有20多種,除舊時所有之外,新增加的比較重要的有青銅鍾、鱒,弦樂器琴、瑟,竹製樂器篪、簫、笙等。其中的琴,據《詩經•小雅•車摹》"六轡如琴"句,知為六弦琴。考古發現的西周樂器主要是鍾和縛。它們都是口朝下懸置的打擊樂器。鱒的體形較大,用以節奏樂隊;鍾則相對較小,然每枚鍾可敲擊出兩個音。二般幾枚鍾按聲音高低排列在一起使用,稱為編鍾。西周前期的編鍾一般3枚成組,以後發展成5枚、8枚。由於鍾的音量較大,表現力亦豐富,使之成為周代最重要的樂器。
商周時期的樂律知識,可由上述樂器的實測知之。大致在商代,人們就已有了絕對音高的觀念,此由安陽和輝縣兩地出土陶塤都具有相同的基音這一點得以證明;同時,也已具有一定的對於音程組合或音階結構的知識,如婦好墓所出5枚一套的編鐃及輝縣所出陶塤,都可奏出四聲或六聲音階的序列。西周後期的編鍾,既有按四聲音階(宮、角、徵、羽)排列者,如《仲義鍾》及《柞鍾》,亦有按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排列者,如新發現之《晉侯蘇編鍾》。其中晉侯蘇編鍾共兩組(肆)16枚,出土於一墓之中,經對第1組8枚編鍾的測定,知其具有兩N8度音。有學者認為,我國傳統的七聲音階(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及十二律,在西周亦已形成,1979年陝西扶風出土之《南宮乎鍾》上有無射的律名,傳世《鄭井叔鍾》上有妥賓的律名,殆可作為這方面的佐證。

⑼ 周朝有哪些文明成果

文化方面的成就
第一、「五行」與《周易》。
西周末年就已出現了對「五行」的認識。《尚書•洪範》把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稱為「五行」,並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認為「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牆;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 「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意思是指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金曰從革」,是指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西周時期的人們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
《周易》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彌久而不衰。

第二、文字與文學
西周流傳下來的甲骨文與青銅銘文,與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時期出土的器物較多,銘文的篇幅也較長,所以成為金文的主要部分。金文的文字內容比甲骨文更豐富。從殷商器上的一兩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數百字,記錄了祭典訓誥、征伐功勛、賞賜策命、盟契誓約、婚嫁家用等史事。跟青銅器一起鑄成的銘文,其形式要求庄嚴,穩重,端肅,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禮於器」的禮儀文化的特點。

第三、禮樂

周代是最早對「禮」(祭祀、朝饗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出詳細規定的時代,這就是所謂「制定禮樂」。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第四、服飾

中國服飾制度,在周代逐步完善,帝王、諸侯、貴族都依照場合與身份穿著服飾。
周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科技方面的成就
第一、天文學

西周時,天文學家通過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二十八個星座作為標志,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天文學家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節,這比觀測早晚星象以觀察太陽所在位置而定季節的方法要精確。
關於日食的觀測,《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確的記載。所記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七百七十六年九月六日。這是中國最早的以日月合朔為一月開端的記錄。

第二、地理學
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需要,地圖在西周時期已經廣泛應用。如周公在選定洛邑城址時,就事先繪制地圖。《周禮》大司馬的屬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大司徒的屬官有土訓「掌道(解釋)地圖以詔地事」,等等。這些專職官吏各有專用的地圖,說明地圖的繪制已經相當發達。

第三、醫學
西周時,專門的醫學書籍還沒有出現,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多散見於《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山海經》等當時的文獻之中。同商朝相比,此時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有了明顯的進步,對於熱病、昏迷、浮腫、逆產和不孕等疾病已經可以認識,並有了固定的病名。比如《詩經》中就記載了古代一些疾病的病名和癥候,如:瘨(癲狂)、閔(傷癰)、狂(疑)、首疾(頭痛)、噎(氣息不利)、疚(心憂憊之病)、朦(失明)、震(有娠)、身(懷孕)、瞽(盲人)等。《山海經》、《周禮》等也分別記載了多種疾病的名稱和內容,如腫瘍、潰瘍、金瘍、瘧疾、疥、癉疽、足腫病、佝僂病、禿頭、胼脅等。
對疾病的診斷,《周禮·天官》是這樣記載的:「以五氣、五聲、五色視其生死,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

第四、數學

周代很重視貴族子弟的教育,從幼童開始,就要教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號稱為「六藝」。數學是其中的一門,可見有關數學的知識已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並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第五、生活設施

相傳黃帝時代已有水井,夏代則有「伯益作井」的傳說。早期的水井都是土井,即穿地而鑿。到了商周時期,人們逐漸發明了井裙、井蓋、井亭等設施。根據出土的殷墟遺址,發現當時已經有了地下排水管道;在周代城廓的遺址中也發現了比商代更為先進的地下水道。

閱讀全文

與西周有哪些文化成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