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將文化資本轉換為權力

如何將文化資本轉換為權力

發布時間:2023-01-04 07:28:52

㈠ 文化資本的作用機理

現代企業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企業發展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因果關系網。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時時刻刻與環境相聯系並相互影響。企業從環境中吸收能量、資源和信息,通過有目的地分配和調整,再輸出環境,形成環境與企業的組織系統。因此。研究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還要從系統論的角度考慮企業發展外部環境的影響。
首先,企業內部的文化因素是企業發展的內核,企業內部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內的三個層次的文化要素,它們相互作用形成的企業文化力可以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從而構成了企業的文化資本。而這三個層次的文化因素中,深層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其次,在現代企業理論看來,企業行為是所有企業成員及企業與企業之間博弈的結果,企業被認為是一種「關系契約」 的網路,企業利益為「利益相關者」 (stake—holders)按照正式或非正式的規則共同分享。企業經營理念的「最大化利益原則」 要考慮經濟效益(利潤最大化)、社會效益(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環境效益(人與環境的和諧)的統一。或者說,企業的發展受到人際關系的深刻影響,而不同的人際關系模式根植於不同的文化傳統的社會結構之中。
再者,「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深入人心,它包含環境與發展和諧共生的內涵,由此我們提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倫理觀(Ecological Ethics)。企業生態倫理從文化的角度來思考環境問題,它以價值理念的形式來影響企業發展。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這一作用機理可用下圖1來進行描述: 在企業三個層次的文化中,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主體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反映和維系著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構成的整體。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制度文化在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制度(enterprise system)在一個國家的微觀經濟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主體作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或者說從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過渡,可以說是文化的過渡,觀念的過渡。要造就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必須與傳統的自然經濟、計劃觀念徹底決裂,必須對建立在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基礎上的傳統文化理念進行堅決地改造,培育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型的公司制度文化。制度是形,文化是神,形神兼備是企業長壽的保障。具體來說,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子系統、一個層面,它是指在企業運行中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為所有f或大多數)成員接受或共同享的制度意識形態及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准則。或者說,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規則層面和秩序系統。它包括制度信念、制度倫理和制度價值觀等。其中,企業制度文化的核心是制度倫理。就企業制度文化的層次而言,可分為根本制度文化、具體制度文化和規章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
在企業文化中,企業制度文化是人與物、人與制度的結合點,既是人的意識與觀念形成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構成,即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既是適應物質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機制和載體。正是由於制度文化的這種中介的固定、傳遞功能,它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反映和維系著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構成的整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制度文化在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中發揮著決定,陛的作用。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持久動力。企業的創新動力來源於企業家群體的創新精神。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於推動企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的核心, 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屬於高層次的企業文化范疇。企業家精神涵蓋了企業家能力, 同時又有著更多的內涵。從這個意義上說, 企業家精神是比企業家能力更加稀缺的資源,對企業發展作用也更大。企業家精神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被激發出來,其中制度安排是最重要的原因。
企業家及其創新行為在經濟組織中起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主要在於他們對企業發展戰略和企業行為具有決定 陛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動直接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使得企業的生存能力大大增強,體現在企業內部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帶來的資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和企業對外部競爭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的提高。
具體地講,企業家的創新功能影響企業發展的途徑有:
第一,創新活動使企業能夠領先一步。不論是成本、技術或是組織體系方面的領先使企業成為行業中的領導者, 其後的競爭對手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追趕;
第二, 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知識、人力資本、信息技術等軟性生產要素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企業的生產組織形式從集權到分權、從U型到H型到M型組織結構。都是企業創新的結果,實現了對資源的更有效的整合;
第三, 創新使得企業的適應能力提高。創新並不僅僅是企業根本的、全面的革新,企業的適應性調整也是一種創新。調整後的企業能更適應競爭環境的要求, 有了一個更高的發展起點。為企業的後續發展鋪平了道路;
第四,創新造成產品的差異化,創造出出奇制勝的機會。創新使得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與眾不同,這種差異化優勢是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正如德魯克所說,「創新就是創造一種資源,創造一種新的市場。」 學者們還預言,大量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進步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物質保證。而企業家精神的復甦則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精神准備和支持,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復甦將在下個世紀創造更多的新企業,促進經濟的持續繁榮。
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創新能力和創新文化的集合。芮明傑認為,創新能力是企業所擁有的能夠不斷創新並使之成功的內在特質。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能力的支撐。創新文化是指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 企業在創新及創新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創新精神財富及創新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它包括創新價值觀、創新准則、創新制度、創新的物質文化環境等內容。創新促進企業發展的關系如圖2所示。 近來的研究表明,企業所具有的競爭優勢與它所嵌入的社會關系網路是相關聯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高度的信任感是稀缺的經濟資源,對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經濟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影響著企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一般地說, 可以將企業的人際資本劃分為內部的和外部的人際資本兩個部分。企業的內部人際資本指的是企業內部存在的、有利於推動企業成員信任與合作、促進企業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 從而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的人際關系網路。具體包括存在於員工之間的、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管理者之間的和各部門之間的人際資本。企業的外部人際資本指的是企業外部存在的、有助於企業攝取各種稀缺資源的人際關系網路。它包括企業的縱向聯系(企業與上級領導機關、當地政府部門以及下屬企業、部門間的聯系)和橫向聯系(企業與其他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機構、中介組織等之間的聯系)。
從內部來看, 在一定的技術水平條件下,企業效率的真正來源是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而企業成員間具有良好、密切、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則必然有利於增強組織整體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或「隊的忠誠」,從而普遍地提高組織成員在合作中的積極,陛。企業成員之間的忠誠信任關系提高了企業內部人員間相互熟悉和相互信任的程度,也即積累了人際資本,從而降低了後續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同時,簡化了企業的監督和激勵機制。降低了制度執行成本。保持企業員工的穩定,減少人事上的糾紛。這種約束力量還有助於提高企業內部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的一致性, 克服「搭便車」 成為,解決委託代理成本,降低企業運行過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
從外部來看,存在的各種良好的人際資本同樣也可以節約市場交易中的成本。廣泛的企業外部人際關系網路可以發揮信息收集和傳遞功能。為企業獲取機會利益(它是指在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經濟主體利用相對信息優勢所提供的機會而獲得的經濟凈收益)提供有利條件,克服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所帶來的機會利益損失。在不對稱信息條件下,人際關系往往能夠提供一種信任機制。使經濟交易融入一些情感因素,為「關系網」 內成員間的合作、獲取更大的機會利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企業外部人際關系資本有利於企業攝取參與競爭所需的各種稀缺資源和爭取更多的經營項目,如某個業主只需要掌握單一生產環節的加工技術,並通過人際關系網路的支持,不必需要太多的資金就可以設廠創業。這就大大加速了小企業的形成和發展。熟人之間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間的信任、長期合作而節省討價還價、契約制訂和執行費用。企業外部的人際資本對於市場交易費用的節約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總之、企業人際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節約企業的內部交易成本和市場交易成本,從而促進企業運行效率的提高。我們用圖3來說明這一作用過程: 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 企業對環境的社會責任,就是獲得最大化利潤,衡量企業發展的標準是經濟效益。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等全球性問題對傳統的經濟增長觀提出了挑戰。現代經濟理論則認為,企業的發展取決於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和自然環境的諸種力量的平衡。不考慮資源和環境的保護,經濟增長和自由貿易是不會持久的;企業生產從濫用資源和排放廢物中得到好處而把壞處轉嫁給社會是不公平的。在企業經營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 企業經營理念的「利潤最大化」 應轉變為「利益最大化」, 即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從生態倫理出發,企業發展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企業經營符合生態環境保護,正確處理企業發展與生態倫理的關系。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時時刻刻與環境相聯系並相互影響。企業從環境中吸收能量、資源和信息,通過有目的的分配和調整,再輸出環境, 形成環境與企業的組織系統。恩格斯說過。勞動不是財富的源泉,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向勞動提供材料,而勞動則把材料變成財富。經濟增長、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相互影響,相互依賴。企業與環境的關系如圖4所示。
因此,正確處理好企業與自然的關系,建立和諧的生態倫理。是促進社會和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即在不損害社會利益、後代利益、生命和自然界利益的前提下,謀取企業利潤。積極改善和優化人、企業與自然的關系,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從而能持續地取得物質和精神成果。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與生態破壞等嚴峻的環境問題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應做到物質利益、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的協調發展。這標志著人類進入了既重視讓會經濟發展又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時代」。人們渴望消費安全衛生的產品,享受舒適溫馨的服務,擁有清潔寬敞的工作環境,對隨意排放廢棄物、亂砍亂伐森林資源等各種破壞生態倫理的企業經營行為予以抵制和譴責,並到一定程度時採取法律的制裁措施。建立和諧的生態倫理還可促使人們重新審視過去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促使企業由粗放型經營轉變為集約型經營,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關系中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永保企業的活力,維系企業的競爭力。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文化資本(le capital culturel)是一種已被廣為接受的社會學概念,由皮耶·布迪厄首先提出。布迪厄和讓–克洛德·帕斯隆於《文化再制與社會再制》一書中首次使用到了此一名詞。在本書中,他試圖去說明法國在1960年代間教育支出的不同。之後經過了再次地闡述和發展之後,文化資本在《資本的形式(The Forms of Capital)》中被指為另一個形式的資本,並在《國家貴族(The State Nobility)》中被指為較高等的教育。對於布迪厄來說,資本在一個交易系統中扮演著一種社會關系,而且這一詞並延伸至指所有不論是物質性的或是象徵性的商品,那些商品是稀有的且在特定的社會組成之下是值得去追尋的。而文化資本即是指包含了可以賦予權力和地位的累積文化知識的一種社會關系。[1] 目錄 [隱藏] 1和其他類型的資本之間的關系2文化資本的類型3和布迪厄其他概念之間的關系4參考文獻5另見6相關閱讀

㈡ 如何掌握權力

這個你首先得弄清楚權力的來源和基礎是什麼。我試圖從「資本」的角度給出一種答案:權力的產生和多少取決於你所掌握資本的性質和數量,所謂資本,馬克思的定義是「可以產生剩餘價值的價值」,資本的表現形式主要有這樣幾種: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符號資本。經濟資本向權力的轉化是最常見的,「賣官鬻爵」就是典型;文化資本包括兩方面,一是你的文化素養和能力,二是其制度化的表現形式——學歷和學位;社會資本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就是你所掌握的社會關系網,在中國的人情社會中,這一點尤其重要;符號資本是最為隱匿的,其在傳媒、廣告等之中大量存在,於無形中取得一種實際的操縱權力。四種資本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當然轉化的具體形式和難易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任一方面的積累都有利於權力的實現。當然,資本只是一個基礎,要實現其向權力的實際轉化還是需要一些策略的。

㈢ 試述文化資本、教育與象徵權力的關系

整個資本和教育之間象徵著權利的關系,是權力之間的交替,以及權力之間的金錢的流動

㈣ 文化資本:當文化成為一種資本時,如何影響著我們!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很多的文章中看到一個詞語「文化資本」,文化和資本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他們在教育這個場域中又有著怎樣的生產途徑。

來談及文化資本之前,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歷史追溯。文化在最初並不是作為一種資本而存在,從著名社會學家孔德把資本的概念引入進文化之中,才使文化成為一種資本的概念,他提到:「資本來源於勞動,來源於人類能生產出超出其消費所需的產品的能力,來源於這些剩餘產品中一部分的耐久性,這些耐久性使得它們可以世代相傳和不斷積累,而這就是人類學所謂的「文化」, 這種「積累」的存在對於個人來說就是一種文化上的資本,這就是文化資本概念的最初開端。關於資本的解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問題進行了精彩的解釋和分析,但文化資本處於一種社會學的環境視角中,在這個方面,真正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著名社會學家布爾迪厄,也是由於他,文化資本在學界成為了一種用語,在教育領域也引起了長久的爭論與研究。

作為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布爾迪厄在研究教育問題、文化消費問題和社會階層研究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資本理論,在文化資本的發展歷史中,布迪厄的研究使得文化資本這個概念得到了學界極大的重視。布迪厄第一次提出文化資本理論是在一九八六年的《資本的形式》一文中,文化資本這個理論范疇的提出是對傳統資本概念的一種突破,是對資本的概念進行抽象化而得出的。從本質方面來看,文化資本是屬於具體化的文化資源,人類的勞動實踐活動產生了具體化的文化資源,現存的世界是通過人的勞動積累而成的。布迪厄透徹的認識到了這些情況,認為勞動的積累形成的現實的文化世界。積累是社會的存在原因,才能夠把資本的概念到引入文化積累,布迪厄在《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一文中給「資本」下的定義是:「資本是積累的(以物化的形式或『具體化』的、『肉身化』的形式)勞動,當這種勞動在私人性即排他性的基礎上被行動者或行動者小團體佔有時,這種勞動就使得他們能夠以具體化的或活勞動的形式佔有社會資源」。通過從馬克思的異化學說那裡得到啟發,布爾迪厄也認為,資本能夠通過一些特定的條件異化成一種統治力量,迫使人們遵從資本的規則,「資本是處於客體或主體的結構中的力量,它也是一種強調社會世界的內在規律的原則」。布迪厄認為資本有三個方面,分別是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相互之間能夠轉化,並且把三種資本在社會中得到承認的狀態稱之為符號資本。

那麼,文化資本有何存在形式,布爾迪厄認為有三種存在形式。一是具體化的形式,「即採取了我們稱之為文化、教育、修養的形式,它預先假定了一種具化、實體化的過程。這一過程因為包含了勞動力的變化和同化,所以極費時間,因此它們的獲得必須由投資者來親力親為,衡量文化資本最為精確的途徑,就是獲取收益所需的時間的長度作為其衡量標准」;二是客觀化的形式,客觀化形式的文化資本一大特徵就是能夠具有傳承性,「在物質和信息中被客觀化的文化資本,如文學、繪畫、紀念碑、器械等,在物質性方而是可以傳承的」,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最常見的就是文化產品。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資本,制度化的文化資本最明顯的就是教育文憑,在布迪厄的《國家精英》就分析了這種學生通過進入名牌大學和培養群體精神獲得的學術資格,他認為學術資格「是官方認可的、合法化的能力,它和簡單的文化資本之間確立了一種根本的差別,那種簡單的文化資本則需要不斷去證明自身的合法性。在此情況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體制性權力、自我表達的權力和捍衛信仰的權力的魔力,一言以蔽之,看到強迫他人接受『社會公認性』的權力」( 布爾迪厄著,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

在這三種具體的形式中,再將其納入到教育的領域中進行探討,得出了結論是讓人震驚的。擁有更多資源的學生能夠在家庭和社會中擁有更多的文化資本,比如較為良好的經濟基礎能夠提供較多的文化產品。較為優越的家庭環境能夠影響學生的文化和修養。並且最為重要的是這部分人能夠就讀精英大學的比例更大。換布爾迪厄的話說,就是不同階層的家庭在文化資本的影響下,實現了教育系統中文化的再生產,不同群體的學生再生產的結果很大程度上保持著父輩階層的原貌,這是一種隱藏在教育系統中的不公平。也是由於如此,布爾迪厄也就成為了批判教育學的代表人物,站在批判的角度來看待當前的教育。雖然,這個理論提出後受到諸多的批評,但是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理論,這個誕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理論,在今天的中國仍然是用來觀察教育的視角,很多人也因此藉助這個理論在學術上收獲頗豐。回到理論的提出者布爾迪爾來說,是很讓敬佩的,作為一個從家庭出身並不良好的學生,一步一步進入到法國的巴黎高師就讀,在其著作《國家精英》這本書中就是這種高師的經歷和觀察讓他更加的了解那個社會,他的這種人生經歷使他一直與法國的學術界頂端和上層社會保持一種警惕,對社會保持一種批評。但很巧妙的是他最後也成為法蘭西學院的院士,站在了學術界的鏈條頂端。他個人的這種批判視角落在了教育的不公平、社會的不公平,比如著作《文化再生產》《實踐理性》,當然還有一本關於個人的興趣、愛好和風格之間的不同而導致的人群的區分的《區分》著作。

透過其文化資本理論,能夠解釋諸多的教育問題。比如經濟條件和教育之間的關系,為什麼所有的人都想就讀最好的大學?文憑真的重要嗎?個人的風格和思維與未來的所處的階層究竟有多大的關系?這些都是值得思考。拿文憑來說,這是屬於布爾迪厄所說的制度性質的文化資本,依靠的這個文憑說明了這個人有能力獲得這個文憑,是一種證明方式;在學校中,認識了諸多同樣具有這樣文憑的人,這是一種資源優勢;能夠就讀這類學校,家庭付出或者條件大多數不會太差,這是一種家庭優勢。多方面來看,這種文化資本就構成了一種競爭力。我之前看過一本關於大學生入學情況變化的書籍,以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為例,分析了近三十年新生入學數據的變化。從總的來看,他們的這項研究是比較尷尬的,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和經歷得出了結論並不是很讓人感興趣。他們也分析了學生的家庭來源的變化,也就是之後,才會經常說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比例在下降,然後才會有什麼農村地區專項計劃,這也算是一種貢獻。

其實,從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來看,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這種理論,而是一種批判的方法,看待教育問題要有批判的觀點。特別是作為教育研究者來說,只有站在批判的視角才能夠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這種批評並不是詆毀也不是謾罵,而是一種對問題的發現和思考。很多人不喜歡聽到批判這個詞語,一方面這個詞語很有文革遺風,彷彿像是動不動就批判誰;另一方面誰都不願意聽到自己被批判,教育管理者不希望自己的措施被批判,教育研究者不希望自己的理論被批判,甚至學生也不想聽到有人說自己的錯誤。所以,只能夠是形成批判的思維,換一個讓人舒服的詞語去提出問題,這也體現了學術界風氣的狐狸氣質與圓滑。虛實之間,究竟有沒有批評的話語需要自己去領悟。

㈤ 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化的方式有哪些

按照布迪厄的觀點,資本是積累的勞動,文化資本就是文化資源積累的結果,這種積累的勞動能給行動者帶來潛在的收益。身體化文化資本可以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和生活工作經驗獲取;客觀化文化資本是通過市場交換獲取;體制化文化資本是國家政策取向的結果。

閱讀全文

與如何將文化資本轉換為權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