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化交流的現狀跨文化交流文化交流 青少年應該怎麼做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跨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重要。文化交流涵蓋了旅遊,文藝作品品鑒,文化合作等多方面內容,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中國與海外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深層次交流成為新的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文化交流也呈現出網路化,便捷化,即時化等特徵。
作為青少年,如何融入跨文化交流的洪流,實現自身的健康成長呢?
首先,青少年應當熱愛祖國,保持文化自信。要對自己國家的優秀文化有所了解,這是成為傳播本國文化的使者的首要條件。要學習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像書法,京劇,民族舞等,這些都是能讓外國人眼前一亮的中國招牌。
其次,青少年要尊重外國文化。沒有尊重,就談不上深入理解。外國的文藝有他們的民族特色,雖然並不要求我們一致認同,但我們理應對此保持寬容。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對於優秀的外國文化,我們可以加深學習和了解。像爵士樂,西洋油畫,電影等,我們都不妨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
再次,青少年要保持積極探索的好奇心和動力。出國旅遊不但能增長見識,開闊眼界,也極大地滿足了好奇心,啟發了心智。看到外國先進的東西,我們要善於學習,對於外國的弊病,則要有清醒的認識。英美等發達國家科技領先,我們去到他們的科技館,就要充分利用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領悟他們的智慧。
最後,青少年要做溝通不同文化的橋梁。努力學好外語,可以在翻譯領域有所作為。懷揣絕技,可以在外國人面前大展身手。要積極向外國人展示我們的優秀文化,增進理解互信;同時做好外國文化的介紹者和傳播者,向國人展示你所學習到的優秀的外國知識,外國模式,和外國智慧。
「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世紀的有志青年,只要善於學習,善於溝通,相信一定能夠在跨文化交流中大有作為,展現青少年學子嶄新的風采!
Ⅱ 為什麼跨文化交際交流困難
因為中間有隔閡,所以交流困難。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 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你和外國人打交道(由於存在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應該注意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得體地去交流。
從對外漢語專業的角度,「跨文化交際」的概念可以這樣界定:在特定的交際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際者使用同一種語言(母語或目的語)進行的口語交際。它包含以下幾個要點:
1.交際雙方必須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的差異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既是指不同文化圈之間的差異,也是指同一文化圈內部亞文化之間的差異。不過立足對外漢語專業,文化差異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間的差異,尤其是中國和歐美國家的文化差異。
因為從跨文化交際的實際情形來看,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交際失誤,容易引起沖突的主要是中國和歐美國家的人際交往。中國同亞洲地區國家,如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人際交往,雖然也有文化差異的一面,但要順利的多,這是因為這些國家與中國同屬東方文化圈,彼此之間在文化取向和交際規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2.交際雙方必須使用同一種語言交際
這是顯而易見的,假如一方使用一種語言,而另一方使用另外一種不同的語言,交際是無法進行的。但是,既然交際的雙方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又要使用同一種語言,那麼用來交際的語言對一方來說是母語,而對另一方來說必然是第二語言(習得的「目的語」)。
比如一個中國人與一個美國人交談,他們可以選擇使用漢語,也可以選擇使用英語,這樣他們就可以用同一種語言直接交際,而不需要通過翻譯這個中間環節。這樣界定的著眼點也是由對外漢語專業的特點決定的。
3.交際雙方進行的是實時的口語交際
跨文化交際的途徑多種多樣。可以是語言符號的交際,也可以是非語言符號的交際,如商品、畫報、實物、影像、演出到其他物化形式符號的交際;可以是現場的雙向交際,也可以是通過媒介的單向交際,如電視、廣播、報刊、廣告等傳播方式的交際。
可以是口語交際,也可以是書面交際,如信函、公文等的來往。從對外漢語專業來看,我們著眼的主要是實時的口語交際,即雙方面對面的交談。此外也包括伴隨口語交際而可能發生的書面語交際,即文字傳播方式的交際。
4.交際雙方進行的是直接的言語交際
當前國內的跨文化交際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語教學界。
跨文化交際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是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特定時代產生的新興學科。在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漢語國際推廣戰略決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際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是當代社會科學學科綜合研究的結果,學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言語交際學。
其中文化語言學凸顯「文化」的側面,社會語言學凸顯「社會」的側面,而言語交際學凸顯「交際」的側面,這三個不同的側面都圍繞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的「語用」這個核心。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了這么一門綜合性的語言學科。通俗解釋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這樣一些問題。
許多人在語言交流當中有很多障礙,最早的時候溝通障礙在於你的英語表達不好而產生誤解,這是傳統的看法。
以上參考來源:網路-跨文化交際
Ⅲ 求一些中國文化缺失對跨文化交際影響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要全面一點的 成體系的 好的話 追加分 謝謝
冒著降低採納率的危險,問下LZ。因為我對這個話題也很感興趣。
但是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描述不太合理,LZ是要寫論文嗎?我個人覺得中國文化的缺失對跨文化交際本身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
有一次一個學生問我:為什麼談到和老外的交流總是說因為美國人是什麼什麼樣子的,所以我們要怎麼怎麼去做?為什麼不是他們來中國以後,因為中國人是什麼什麼樣子的,他們應該如何如何去做。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因為現在很大一部分中國人對外國人「太縱容了」。 如果用跨文化交際的專業術語來解釋這個學生的問題的話,應該是中國人的ethnocentrism(民族中心主義,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某一個文化的產物,所以很自然的評判別國文化的時候,標准都是自己的文化,又因為自己就是自己本國文化的產物,這樣必然大多數情況下覺得別人的文化處於劣勢位置。)太弱了。現在的很多人正好是反的,用自己的文化價值觀來衡量別國的文化,反而覺得別國的好。
一個國家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必然很重要,但是這個話題和跨文化交際本身並沒有多大的關系。因為現在的跨文化交際往往是指跨文化交際在 interpersonal setting裡面。就是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或者比較小的群體之間(會議啊,企業管理啊)。在這種情況下,成功的跨文化交際是指沒有沖突的,和平的解決問題的交際。即使我們在交際過程中退一萬步,不考慮民族自豪感,這並不會對跨文化交際的結果有多大消極的影響。民族中心主義越弱,反而跨文化交際的成功率越高。所以跨文化交際成功的要點之一就是克制自己的ethnocentrism。
比如說,你到英國去了,因為英國的飯很難吃,你天天把難吃2字掛在嘴邊,並且時不時的跟別人描述中國的菜餚如何的可口。這樣久而久之,英國人肯定不會對你有好感。 這樣,也就可以說你跨文化交際失敗了。就像你拍別人馬屁肯定要說別人好啊。
另外就是傳媒了。因為在英文裡面交際,交流,交通,傳播,都是一個詞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際翻譯作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如果是在大眾傳媒的背景下。這個問題就太復雜了。比如一個國家形象的包裝。一個國家文化怎樣才能順利的推廣到別國。比如現在世界范圍內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美國了。lady gaga 的歌非洲的小孩都在聽。我們想把中國文化推廣出去的話,一味的軟還能不能起作用?強硬起來的話別人又會不會買賬?等等。
關於中國文化的流失,美國化,美國文化對中國大眾文化影響這些方面的論文倒是很多,lz在學校的電子圖書系統就是知網那些裡面應該可以找到很多。
Ⅳ 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初探
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對外的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各行各業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這也增加了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但同時對各類人才的英語應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課程只重視讀寫能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已無法滿足社會的要求。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不僅僅是傳授語言知識,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跨文化交際中,若不能熟悉對方的文化傳統和習俗,就很容易發生誤解。因此要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
一、跨文化交際意識
有學者在關於語言與文化的研究中曾表示,「文化在語言學習中不是可有可無的第五種技能,排在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教學之後。文化從學習者開始學習外國語的第一天起就始終滲透其整個學習過程中,一不注意它就會使他們心神不寧,使他們在交際能力方面的缺陷暴露無遺。向他們對周圍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戰。」因此,在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時,要充分注重文化因素的影響。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與培養其文化意識是密切相關的。英語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能使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即是為了能無障礙地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因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是當今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如何在英語課程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在英語課程中,除了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培養其文化意識;讓其在學習了解文化的過程中加深對英語的理解。教學過程中要按照不同教學階段進行分層次的文化教育,分析所教知識點中所包含的可能會在交際過程中造成理解偏差和誤解的文化因素,做到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同時進行。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知識傳授過程中的文化引導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要提高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認識。通常,語言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單詞詞義、用語規則及語言結構之上。因此,當在教授學生進行詞彙、用語及語篇的過程中,及時提醒學生其中涉及的文化差異。如由於不同的民族在民俗、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異,又時常會讓詞彙有著截然不同的解釋。再比如一些常用社交的語用規則也會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而大相徑庭。
2.課堂實踐教學活動中的文化引導
學習語言只有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下才能更有效果。因此英語課程離不開生動的課堂教學情景。在創設一個生動、真實、形象的情景的同時,還要提醒學生注意其中的社會文化差異。
3.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文化引導
組織presentations、group discussion等形式自主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社會文化因素,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感受存在跨文化的意識。
4.充分利用網路及多媒體資源
當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網路教學也成為英語教學手段的一個重要手段。互聯網中富含了數量巨大,快速更新的社會文化信息,這些可以彌補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文化信息匱乏的教學資料的缺陷,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社會文化信息,提高學生對社會文化存在的差異及變化的認知度。
5.改進教師教學方式
目前,我國外語教學體系中,多半是以教師為中心並且只在課堂中開展教學。教師只是注重對單詞、課文、句型語法的講解,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我們應該消化吸收現代語言的教學理論,強調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因此,教師需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式,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①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一直以來,英語教學偏向於語言知識的教授上,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們必須改變狀態,積極改進教學的方法,有效充分地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改進教學方式時,一定要把新的內容合理、緊密地融合到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中去,並緊密結合到語言交際實踐。
②重視學生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在交際中,非語言交際也是一種重要的組成,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非語言行為交換信息的過程,但有時候卻能傳達出比語言更有力的含義,一些特定的非語言行為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往往有著不同的、特定的含義。如在某些場合下,在中國和講英語的國家無論微笑還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高興�愉快,但是有時,中國人的笑會引起西方人的反感。
③引導學生廣泛接觸西方文化材料。由於學校里英語教學課時限制,因此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僅僅依靠教師的教學是不夠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大量西方文學作品和雜志等書籍,讓學生從中提高文化素養,汲取西方文化,拓寬國際視野,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結語
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寫照,還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人與人的交際過程中,不僅僅是單純的語言的交流,更是一個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即「跨文化交際」。在實際交際活動中恰當地應用語言,避免因文化差異而造成交際失敗,「跨文化」交際意識必不可少。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單純地學習語言,對於交際需求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熟悉東西方文化間的差異。文化滲透到語言和交際的各個方面,因此語言的學習應當在沉入文化當中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