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西主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儺舞(南豐跳儺、婺源儺舞、樂安儺舞)
江西省南豐縣、婺源縣、樂安縣
2、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縣
3、弋陽腔
江西省弋陽縣
4、青陽腔
江西省湖口縣
5、廣昌孟戲
江西省廣昌縣
6、徽劇
安徽省、黃山市,江西省婺源縣
7、宜黃戲
江西省宜黃縣
8、採茶戲(贛南採茶戲、桂南採茶戲)
江西省贛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
9、萍鄉湘東儺面具
江西省萍鄉市
10、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江西省景德鎮市
11、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
江西省
12、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江西省鉛山縣
13、歙硯製作技藝
安徽省歙縣
江西省婺源縣
14、金星硯製作技藝
江西省星子縣
15、全豐花燈
江西省修水縣
望採納
Ⅱ 新余是哪個省的城市呢有哪些景點和美食呢
說到江西,有些人會想到江西的紅色文化,因為江西的紅色文化馳名中外;有些人會想到南昌這座城市,南昌作為江西的省會,經濟實力強悍,南昌的紅色文化遠近聞名,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譽為軍旗升起的地方。相信有不少人來南昌旅遊了解中國的紅色文化,了解中國的歷史。今天不介紹南昌,想介紹江西的另外一座城市,它就是新余,最近應該有不少人去新余旅遊打卡。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可以趁著假期來新余遊玩一遭,感受新余的文化,走過別人走過的路,感受別人生活過的地方,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Ⅲ 江西主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儺舞(南豐跳儺、婺源儺舞、樂安儺舞) 江西省南豐縣、婺源縣、樂安縣
2、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縣
3、弋陽腔 江西省弋陽縣
4、青陽腔 江西省湖口縣
5、廣昌孟戲 江西省廣昌縣
6、徽劇 安徽省、黃山市,江西省婺源縣
7、宜黃戲 江西省宜黃縣
8、採茶戲(贛南採茶戲、桂南採茶戲) 江西省贛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
9、萍鄉湘東儺面具 江西省萍鄉市
10、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江西省景德鎮市
11、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 江西省
12、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江西省鉛山縣
13、歙硯製作技藝 安徽省歙縣 江西省婺源縣
14、金星硯製作技藝 江西省星子縣
15、全豐花燈 江西省修水縣
望採納
Ⅳ 仙女湖的文化傳說
自古以來,仙女湖就以其山溫水軟,天清地馥而鍾靈毓秀,生機勃發。考古發掘表明,早在20萬年前,仙女湖的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展示了6000多年原始農業文化。1600多年前,東晉文學家干寶在他所著的志怪小說集《搜神記》中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六七位披著羽毛神衣的鳥仙,一邊飛翔,一邊尋找夢中的樂土,當她們飛到豫章新喻縣上空時,立即被這里夢幻般的景色所吸引,於是飄落下來,化作美麗動人的青春少女。嬉戲、玩耍,連臂踏歌,玩到最開心的時候,情不自禁地脫下了身上的羽衣。此情此景恰巧被一位翩翩少年看到,驚嘆之餘,頓生愛慕之情。他悄悄地將其中一件羽衣藏了起來,然後滿懷激情地走了過去。仙女們發覺後,霎那間花容失色,趕緊披上羽衣,騰空飛去。那位找不到羽衣的仙女,卻無法飛離塵世。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她無奈地轉過頭來,用她美麗的雙眼打量著走近的少年時,頓時被少年英俊灑脫的氣質所吸引,兩人一見鍾情,締結了一段仙俗奇緣。這個故事是古籍中關於「羽人」的最早記載,故事發生地就是今天的仙女湖。
大概是因為仙女湖的水質清純,沐浴過仙女湖這片水域母性般光輝的新餘人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歷史第一。江西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盧肇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他從小篤志好學,常常挑燈夜讀,因此得到當時的大學者李德裕的青睞,收為門人。
會昌三年(874年)狀元及第後先後在朝中和地方為官,所到之處,皆有賢聲。他的文章為人所推崇,頗得韓愈文風,袁州知府楊應瑤稱贊曰:「袁州之文章,節義自肇始」。他平生著述甚多,所著《海潮賦》、《漢堤詩》曾得到皇帝的嘉獎。文風綿綿,浩浩不絕,如今,仙女湖風景區內,還保存有當年的盧肇讀書台供後人瞻仰。
自從新余出了江西首位狀元,仙女湖邊的讀書人就爭先恐後,屢躍龍門,且不說歷史上那些數不勝數的新余籍騷人墨客,也不說那些技藝精湛的民間藝人,隨便翻一翻史冊,我們就可以看到宋代學富五車的名臣王欽若、明朝權相嚴嵩、理學家梁寅、寧可被肢解而不侍暴君的黃子澄、清代愛國名將張春發、當代國畫大師傅抱石、醫學巨子何大一……這些燦若星辰的名字足以令人嘖嘖稱贊,嘆服無比——仙女湖水灌溉的這方土地果真孕育了一大批雄才俊傑!文化盛典《冊府元龜》的作用直到今天還在顯現,而它的主要撰著者王欽若更是赫赫有名。大概是由於受仙女湖文化的影響,王欽若一生崇尚仙道,這既成就了他在文化上獨樹一幟的地位,也造就了他關心百姓疾苦的性格,至今,史學家們還在稱頌他在任亳州通判時巧解因陰雨連綿,百姓所收穀物無法按標准收入官倉的難題的故事。王欽若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在於他的著述豐富,影響深遠,除《冊府元龜》之外,《鹵簿記》、《天書儀制》、《列宿萬靈朝真圖》、《羅天大醮儀》、《天禧大理記》等流傳甚廣,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人們流連於仙女湖的山山水水之間時,總不免要吟誦這一抒情的詩句。是啊,仙女湖的景色是迷人的,正是這樣的景色,陶冶了一代代的文人墨客。他們在這里認真讀書,在這里接受心靈的洗禮,進行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藝術熏陶。受到仙女湖文化氣息熏陶的藝術大師傅抱石,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的畫作,在國際市場的拍賣價格屢創新高,為中國畫家和國畫藝術贏得了應有的尊重;他的藝術思想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煥光華。最難得的是,他繼承了仙女湖這片土地上文士熱愛家鄉的拳拳赤子之心,他雖然常年工作、生活在外地,卻時刻不忘自己是仙女湖畔的人,每有新作,必在落款處寫明自己的籍貫。如今,許多仙女湖畔的名人回鄉省親,更有無數才子告別家鄉父老,到遠方開拓新的天地,然而,不論他們走到哪裡,沐浴過仙女湖光輝的人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父老和家鄉的仙女湖。
自然的造化,大地的恩賜,使仙女湖山常綠,水常流。除了人生的修煉,新餘人民歷來重視農業、手工業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重視鋼鐵的冶煉,留下了桂山、鳳凰山的礦冶遺址,留下了許多有關礦冶的地名。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成書於仙女湖這片土地上,絕不是歷史的偶然。重視人生的修煉與重視物質特別是重視鋼鐵的冶煉,也是新余文化中的兩大要素,最終形成了超越、和諧與包容的精神內涵。
仙女湖是母親湖,是情愛湖。在這片秀山麗水之中,千百年來流傳著像毛衣女下凡並與當地青年喜結良緣的大量愛情故事,滋養了赫赫的歷代人傑,書寫了仙女湖獨特而厚重的文化 ,仙女湖的每一個景點都蘊藏和散發著愛情的浪漫氣氛和深厚文化底蘊。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遊客朋友何不走進仙女湖,親身去欣賞她的秀美,去感受她的博大,去體驗她的愛意呢!
Ⅳ 新余有哪些名勝古跡
有個傅抱石故居來著,二中旁邊有個小小的廟,據說有些年頭···其它的貌似沒了
Ⅵ 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第三批非遺
(共計206項)
一、民間文學(共計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Ⅰ-1 南昌蕭峰蕭史吹簫引鳳故事 南昌市新建縣
2Ⅰ-2 歐陽修故事 吉安市
3Ⅰ-3 文天祥故事 吉安市
4Ⅰ-4 安福武功山傳說 吉安市安福縣
5Ⅰ-5 泰和白鳳仙子傳說 吉安市泰和縣
6Ⅰ-6 歐母畫荻教子故事 吉安市永豐縣
7Ⅰ-7 陶母教子故事 吉安市新干縣
8Ⅰ-8 楊萬里故事 吉安市吉水縣
9Ⅰ-9 解縉故事 吉安市吉水縣
10Ⅰ-10 永新石灰腦傳說 吉安市永新縣
11Ⅰ-11 宜春慈化寺傳說 宜春市
12Ⅰ-12 袁州譙樓傳說 宜春市
13Ⅰ-13 宜豐洞山傳說 宜春市宜豐縣
14Ⅰ-14 宜豐恆白話故事 宜春市宜豐縣
15Ⅰ-15 靖安客家童謠 宜春市靖安縣
16Ⅰ-16 豐城許真君傳說 宜春市豐城市
17Ⅰ-17 德安八景傳說 九江市德安縣
18Ⅰ-18 潯陽八景傳說 九江市潯陽區
19Ⅰ-19 都昌老爺廟傳說 九江市都昌縣
20Ⅰ-20 彭澤小姑與彭郎傳說 九江市彭澤縣
二、傳統音樂(共計13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1 Ⅱ-1 南昌胡華鑼鼓十八番 南昌市南昌縣
22 Ⅱ-2 新建得勝鼓 南昌市新建縣
23 Ⅱ-3 井岡客家山歌 吉安市井岡山市
24 Ⅱ-4 鄱陽漁歌 上饒市鄱陽縣
25 Ⅱ-5 鉛山畲族民歌 上饒市鉛山縣
26 Ⅱ-6 崇義竹洞畲族山歌 贛州市崇義縣
27 Ⅱ-7 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道教音樂 鷹潭市
28 Ⅱ-8 奉新山歌 宜春市奉新縣
29 Ⅱ-9 宜春三星鼓 宜春市袁州區
30 Ⅱ-10 九江秧號 九江市九江縣
31 Ⅱ-11 永修吳城排工號子 九江市永修縣
32 Ⅱ-12 瑞昌秧號 九江市瑞昌市
33 Ⅱ-13 楚調唐音歌吟 省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學研究所
三、傳統舞蹈(共計39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4 Ⅲ-1 進賢羅家獅舞 南昌市進賢縣
35 Ⅲ-2 進賢梅庄花棍 南昌市進賢縣
36 Ⅲ-3 臨川火老虎燈 撫州市臨川區
37 Ⅲ-4 東鄉車馬燈 撫州市東鄉縣
38 Ⅲ-5 崇仁相山板凳龍 撫州市崇仁縣
39 Ⅲ-6 蘆溪南坑車湘儺舞 萍鄉市蘆溪縣
40 Ⅲ-7 上栗儺舞 萍鄉市上栗縣
41 Ⅲ-8 永豐儺舞 吉安市永豐縣
42 Ⅲ-9 峽江打蚌殼 吉安市峽江縣
43 Ⅲ-10 吉安茅田花燈 吉安市吉安縣
44 Ⅲ-11 萬年太平跳腳龍燈 上饒市萬年縣
45 Ⅲ-12 崇義告聖 贛州市崇義縣
46 Ⅲ-13 上猶九獅拜象 贛州市上猶縣
47 Ⅲ-14 大余南安羅漢舞 贛州市大余縣
48 Ⅲ-15 於都茶籃燈 贛州市於都縣
49 Ⅲ-16 安遠瑞龍 贛州市安遠縣
50 Ⅲ-17 全南車馬燈 贛州市全南縣
51 Ⅲ-18 貴溪畲族馬燈舞 鷹潭市貴溪市
52 Ⅲ-19 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齋醮科儀 鷹潭市
53 Ⅲ-20 渝水鳳凰舞 新余市渝水區
54 Ⅲ-21 渝水觀巢推車燈 新余市渝水區
55 Ⅲ-22 仰天崗雙獅舞 新余市仰天崗管委會
56 Ⅲ-23 宜豐宋家雙獅舞 宜春市宜豐縣
57 Ⅲ-24 銅鼓跳覡 宜春市銅鼓縣
58 Ⅲ-25 銅鼓七鯉搶蝦 宜春市銅鼓縣
59 Ⅲ-26 銅鼓太平燈 宜春市銅鼓縣
60 Ⅲ-27 銅鼓漁樵耕讀 宜春市銅鼓縣
61 Ⅲ-28 高安上湖燈彩 宜春市高安市
62 Ⅲ-29 宜豐牌樓神獅舞 宜春市宜豐縣
63 Ⅲ-30 上高排字舞 宜春市上高縣
64 Ⅲ-31 都昌打岔傘 九江市都昌縣
65 Ⅲ-32 萬安麒麟獅象燈 吉安市萬安縣
66 Ⅲ-33 泰和蝦蚣燈 吉安市泰和縣
67 Ⅲ-34 遂川五龍下海 吉安市遂川縣
68 Ⅲ-35 萬安股子燈 吉安市萬安縣
69 Ⅲ-36 吉安東園龍 吉安市吉安縣
70 Ⅲ-37 青原箍俚龍 吉安市青原區
71 Ⅲ-38 吉水鰲魚燈 吉安市吉水縣
72 Ⅲ-39 吉水長龍 吉安市吉水縣
四、傳統戲劇(共計1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73 Ⅳ-1 萍鄉採茶戲 萍鄉市
74 Ⅳ-2 蘆溪上埠牛帶 茶萍鄉市蘆溪縣
75 Ⅳ-3 吉安採茶戲 吉安市
76 Ⅳ-4 鄱陽饒河戲 上饒市鄱陽縣
77 Ⅳ-5 玉山提線木偶戲 上饒市玉山縣
78 Ⅳ-6 安遠九龍山採茶戲 贛州市安遠縣
79 Ⅳ-7 興國提線木偶 贛州市興國縣
80 Ⅳ-8 袁河鑼鼓戲 宜春市袁州區
81 Ⅳ-9 永修丫丫戲 九江市永修縣
82 Ⅳ-10 德安西河大戲 九江市德安縣
83 Ⅳ-11 武寧戲社火 九江市武寧縣
五、曲藝(共計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4 Ⅴ-1 南昌清音 南昌市東湖區
85 Ⅴ-2 進賢李渡道情 南昌市進賢縣
86 Ⅴ-3 萍鄉蓮花落 萍鄉市
87 Ⅴ-4 萬年串堂班 上饒市萬年縣
88 Ⅴ-5 南康古文 贛州市南康市
89 Ⅴ-6 宜春春鑼 宜春市袁州區
90 Ⅴ-7 都昌鼓書 九江市都昌縣
六、雜技與競技(共計5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1 Ⅵ-1 井岡山全堂獅燈 吉安市井岡山市
92 Ⅵ-2 分宜洋江賽龍舟 新余市分宜縣
93 Ⅵ-3 袁州南廟武術 宜春市袁州區
94 Ⅵ-4 高安字門拳 宜春市高安市
95 Ⅵ-5 蘆溪年豐獅 萍鄉市蘆溪縣
七、傳統美術(共計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6 Ⅶ-1 進賢文港微雕 南昌市進賢縣
97 Ⅶ-2 南豐儺面具雕刻 撫州市南豐縣
98 Ⅶ-3 章貢客家竹雕 贛州市章貢區
99 Ⅶ-4 大余核微雕技藝 贛州市大余縣
100 Ⅶ-5 宜豐根雕 宜春市宜豐縣
101 Ⅶ-6 樟樹剪紙 宜春市樟樹市
102 Ⅶ-7 豐城掛聯剪紙 宜春市豐城市
103 Ⅶ-8 豐城木雕 省博物館
八、傳統技藝(共計6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4 Ⅷ-1 南昌汪山土庫古建營造技藝 南昌市
105 Ⅷ-2 進賢張公夏布製作技藝 南昌市進賢縣
106 Ⅷ-3 進賢白圩木板活字印譜 南昌市進賢縣
107 Ⅷ-4 南昌塔城豆豉製作技藝 南昌市南昌縣
108 Ⅷ-5 東湖贛發綉技藝 南昌市東湖區
109 Ⅷ-6 臨川篾編技藝 撫州市臨川區
110 Ⅷ-7 金溪滸灣油麵製作技藝 撫州市金溪縣
111 Ⅷ-8 永新牛田草席製作技藝 吉安市永新縣
112 Ⅷ-9 遂川珊田架花製作技藝 吉安市遂川縣
113 Ⅷ-10 吉州窯木葉紋黑釉瓷製作技藝 吉安市吉安縣
114 Ⅷ-11 井岡翠綠茶製作技藝 吉安市井岡山市
115 Ⅷ-12 井岡山竹編技藝 吉安市井岡山市
116 Ⅷ-13 吉安堆花酒釀造技藝 吉安市吉州區
117 Ⅷ-14 永豐玉扣紙製作技藝 吉安市永豐縣
118 Ⅷ-15 鉛山河紅茶製作技藝 上饒市鉛山縣
119 Ⅷ-16 鄱陽灌芯糖製作技藝 上饒市鄱陽縣
120 Ⅷ-17 弋陽大禾米粿製作技藝 上饒市弋陽縣
121 Ⅷ-18 鉛山柳木蒸籠製作技藝 上饒市鉛山縣
122 Ⅷ-19 橫峰葛粉製作技藝 上饒市橫峰縣
123 Ⅷ-20 橫峰興安酥製作技藝 上饒市橫峰縣
124 Ⅷ-21 龍南楊村米酒釀造技藝 贛州市龍南縣
125 Ⅷ-22 定南客家酸酒鴨製作技藝 贛州市定南縣
126 Ⅷ-23 定南客家酸菜製作技藝 贛州市定南縣
127 Ⅷ-24 定南客家灰水粄製作技藝 贛州市定南縣
128 Ⅷ-25 大余南安板鴨製作技藝 贛州市大余縣
129 Ⅷ-26 崇義黃姜豆腐製作技藝 贛州市崇義縣
130 Ⅷ-27 崇義米酒釀制技藝 贛州市崇義縣
131 Ⅷ-28 全南客家熏雞製作技藝 贛州市全南縣
132 Ⅷ-29 全南藍巾帕製作技藝 贛州市全南縣
133 Ⅷ-30 興國魚絲製作技藝 贛州市興國縣
134 Ⅷ-31 崇義龍燈製作技藝 贛州市崇義縣
135 Ⅷ-32 贛縣田村花燈製作技藝 贛州市贛縣
136 Ⅷ-33 南康天車製作技藝 贛州市南康市
137 Ⅷ-34 瑞金魚圓製作技藝 贛州市瑞金市
138 Ⅷ-35 瑞金岡面車燈製作技藝 贛州市瑞金市
139 Ⅷ-36 石城肉丸製作技藝 贛州市石城縣
140 Ⅷ-37 景德鎮傳統粉彩瓷製作技藝 景德鎮市
141 Ⅷ-38 景德鎮傳統顏色釉瓷燒制技藝 景德鎮市
142 Ⅷ-39 景德鎮雕塑瓷手工製作技藝 景德鎮市
143 Ⅷ-40 景德鎮瓷用毛筆製作技藝 景德鎮市
144 Ⅷ-41 貴溪捺菜 鷹潭市貴溪市
145 Ⅷ-42 貴溪燈芯糕 鷹潭市貴溪市
146 Ⅷ-43 新余夏布刺綉 新余市渝州綉坊
147 Ⅷ-44 分宜夏布製作技藝 新余市分宜縣
148 Ⅷ-45 分宜湖澤木礱製作技藝 新余市分宜縣
149 Ⅷ-46 樟樹四特酒製作技藝 宜春市樟樹市
150 Ⅷ-47 宜豐天寶羅酒製作技藝 宜春市宜豐縣
151 Ⅷ-48 宜豐霉豆腐製作技藝 宜春市宜豐縣
152 Ⅷ-49 袁州松花皮蛋製作技藝 宜春市袁州區
153 Ⅷ-50 袁州夏布製作技藝 宜春市袁州區
154 Ⅷ-51 豐城凍米糖製作技藝 宜春市豐城市
155 Ⅷ-52 萬載羅城扎粉製作技藝 宜春市萬載縣
156 Ⅷ-53 高安腐竹製作技藝 宜春市高安市
157 Ⅷ-54 奉新釀飯坨製作技藝 宜春市奉新縣
158 Ⅷ-55 永修楊氏彈花技藝 九江市永修縣
159 Ⅷ-56 九江桂花茶餅製作技藝 九江市
160 Ⅷ-57 星子鐫石技藝 九江市星子縣
161 Ⅷ-58 湖口豆豉製作技藝 九江市湖口縣
162 Ⅷ-59 修水哨子製作技藝 九江市修水縣
163 Ⅷ-60 修水貢硯製作技藝 九江市修水縣
164 Ⅷ-61 蓮花血鴨烹調技藝 萍鄉市蓮花縣
165 Ⅷ-62 傳統水力機械和手工技藝制茶 江西省中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九、傳統醫葯(共計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6 Ⅸ-1 萬年張氏中醫葯燒燙療法 上饒市萬年縣
167 Ⅸ-2 信州火針 上饒市信州區
168 Ⅸ-3 於都敦本堂熊氏民間中醫 贛州市於都縣
169 Ⅸ-4 定南挑積 贛州市定南縣
170 Ⅸ-5 豐城諶母醫葯療法 宜春市豐城市
171 Ⅸ-6 樟樹中葯材炮製技藝 宜春市樟樹市
172 Ⅸ-7 樟樹葯都葯膳製作技藝 宜春市樟樹市
173 Ⅸ-8 九江王萬和中醫葯療法 九江市九江開發區
十、民俗(共計33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74 Ⅹ-1 新建石崗梅燭燈 南昌市新建縣
175 Ⅹ-2 青雲譜舨王廟龍舟賽 南昌市青雲譜區
176 Ⅹ-3 安義安家開大爐踩金磚 南昌市安義縣
177 Ⅹ-4 南豐妝迎 撫州市南豐縣
178 Ⅹ-5 樂安羅陂廟會 撫州市樂安縣
179 Ⅹ-6 資溪畲族祭祀儀式 撫州市資溪縣
180 Ⅹ-7 吉安敦厚元宵燈會 吉安市吉安縣
181 Ⅹ-8 吉安干麥船 吉安市吉安縣
182 Ⅹ-9 青原渼陂彩擎 吉安市青原區
183 Ⅹ-10 青原喊船 吉安市青原區
184 Ⅹ-11 安福垇雲火把節 吉安市安福縣
185 Ⅹ-12 安福中秋燒塔 吉安市安福縣
186 Ⅹ-13 上饒石人殿廟會 上饒市上饒縣
187 Ⅹ-14 上饒石人橋燈 上饒市上饒縣
188 Ⅹ-15 鉛山石塘橋燈 上饒市鉛山縣
189 Ⅹ-16 鄱陽湖鸕鶿捕魚習俗 上饒市余干縣
190 Ⅹ-17 婺源豆腐架 上饒市婺源縣
191 Ⅹ-18 婺源抬閣 上饒市婺源縣
192 Ⅹ-19 廣豐五都蠟燭會 上饒市廣豐縣
193 Ⅹ-20 定南客家哭嫁習俗 贛州市定南縣
194 Ⅹ-21 龍南楊村龍舟賽 贛州市龍南縣
195 Ⅹ-22 寧都石上割雞擔燈 贛州市寧都縣
196 Ⅹ-23 南康鯉魚燈 贛州市南康市
197 Ⅹ-24 安遠欣山上刀山 贛州市安遠市
198 Ⅹ-25 全南中寨香火龍 贛州市全南縣
199 Ⅹ-26 崇義舞春牛 贛州市崇義縣
200 Ⅹ-27 定南客家服飾 贛州市定南縣
201 Ⅹ-28 章貢客家菜 贛州市章貢區
202 Ⅹ-29 鷹潭水曲果仂 鷹潭市月湖區
203 Ⅹ-30 宜豐風水獅 宜春市宜豐縣
204 Ⅹ-31 高安土城鬥牛 宜春市高安市
205 Ⅹ-32 靖安草龍燈習俗 宜春市靖安縣
206 Ⅹ-33 彭澤板龍 九江市彭澤縣
Ⅶ 江西主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如下:
1、儺舞(南豐、婺源、樂安、萍鄉),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採茶戲(贛南、高安、撫州、吉安),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4、廬山市金星硯製作技藝,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修水縣全豐花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6、興國山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7、永新盾牌舞,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8、弋陽腔,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9、湖口縣青陽腔,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廣昌孟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1、婺源徽劇,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2、宜黃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3、徽州三雕(婺源三雕),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4、萍鄉湘東儺面具,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5、南昌瓷板畫,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6、煙花、爆竹製作技藝(萬載、上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7、南昌西山萬壽宮廟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8、贛劇,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9、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道教音樂,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新余夏布綉,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1、吉安中秋燒塔習俗,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