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大古典音樂書籍
九大古典音樂書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為您整理的九大古典音樂書籍,希望您喜歡!
九大古典音樂書籍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作者: (美)保羅•亨利•朗
譯者: 張洪島 / 楊燕迪 / 湯亞汀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我推薦丨一部經典的音樂通史。作者僅用寥寥數語便能一針見血地勾勒出作曲家與作品的藝術理念和審美本質。對追求音樂審美和心靈感受的愛樂者來說時常有醍醐灌頂、一語中的之感。
作者簡介丨保羅•亨利•朗(Paul HenryLang,1901--1991)原籍匈牙利。少年時代曾學習大管、研習作曲,但天生多方面的文化興趣使他最終轉向音樂學。青年時代,眼看右翼政治勢力上台,社會形勢惡化,同時受到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貝拉•巴托克的鼓勵,轉道去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音樂學、比較文學和文化史)和法國巴黎大學(學習文學、音樂學、藝術史和美學)求學。雖然最後的博士學位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但整體的知識背景和思想基礎均源自歐洲。這種對西方(尤其是歐洲)文化傳統全方位的透徹了解和博聞強記其實是他日後撰寫《西方文明中的音樂》的直接前奏。
《音樂的極境》
作者: (美)愛德華·薩義德
譯者: 彭淮棟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我推薦丨寫樂評絕對是件傷腦筋的事,需要把聲音的表意符號翻譯成文字,然後再告訴讀者你聽到了什麼。另外,要想讓你的樂評有趣、不枯燥,又得需要一種綜合的、抽象的轉化能力。樂評人要能夠從評論對象身上找到適合的話題,然後做一些探索,將其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在這一方面,有一個人做得很好,他就是薩義德。
作者簡介丨愛德華·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年生於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接受過英式教育,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英文系與比較文學系教授,擔任The Nation雜志樂評,著作等身,包括《鄉關何處》(又譯《格格不入》)、《文化與帝國主義》、《東方主義》。他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包括《康拉德與自傳小說》、《人文主義與民主的批評》、《開始:意圖與方法》、《音樂的闡釋》及《並行與吊詭》。2003年逝於紐約。
《古典風格》
作者: (美)查爾斯·羅森
譯者: 楊燕迪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我推薦丨查爾斯•羅森的《古典風格: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分為八個部分。前兩卷是對18世紀音樂語言和古典風格的概貌總覽,為後面更為具體的作品分析和批評提供背景和前提。中間五卷,分別對古典風格最有代表性的體裁和作品進行鞭辟入裡的點評和剖析——海頓的弦樂四重奏、交響曲、鋼琴三重奏,莫扎特的協奏曲、弦樂五重奏、喜歌劇,貝多芬的代表性鋼琴作品和他最突出的風格語言特徵,以及古典時期的其他音樂體裁如嚴肅歌劇和教堂音樂等。最後的“尾語”點明古典風格原則在舒曼創作中的瓦解和在舒伯特作品中短暫的迴光返照。
作者簡介丨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 美國鋼琴家,作家。他出生於紐約的一個建築師之家,自幼習琴,少年時拜鋼琴家羅森塔爾(Moriz Rosenthal,1862—1946)為師,可算是李斯特顯赫譜系的“嫡傳”。他的正式職業身份是音樂會鋼琴家,成名後頻頻在歐美各重要音樂舞台和音樂節上亮相,並留下為數甚多的唱片錄音。傅聰先生曾經用“音樂中的錢鍾書”來定位羅森。
《秋籟居憶舊》
作者: 成公亮/口述 & 嚴曉星/執筆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5-03-01
我推薦丨本書是成先生的口述回憶錄,敘述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的經歷與耳目所接的當代中國社會,以及新中國藝術院校的師生們在藝術與政治中的選擇。本書內容豐富生動,既是一位古琴家的個人回憶,也是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一代音樂家經歷的縮影。書末附錄《人生就是一瞬間的過程——關於“口述”的對話》長文,可藉以了解成先生做此口述的初衷,以及八十年代以來傳承古琴藝術的經過。
作者簡介丨成公亮,1940 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當代古琴大家。1965 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理論作曲系。“「」”期間在北京中國京劇團、山東省京劇團參與《紅燈記》《奇襲白虎團》等京劇現代戲的音樂創作。1984 年調入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工作,任音樂理論、作曲、古琴教師。1997 年提前退休。2011 年12 月返聘於南京藝術學院之音樂學院,任琴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秋籟居琴話》(三聯書店,2009年)、《秋籟居琴課》(三聯書店,2012年)、《秋籟居閑話》(中華書局,2014年)、《秋籟居琴譜》(中華書局,2015年)等。
嚴曉星,江蘇南通人,媒體人、學者,近年尤致力於古琴文獻的整理與研究。著有《近世古琴逸話》、《梅庵琴人傳》、《金庸識小錄》、《條暢小集》、《七弦古意:古琴歷史與文獻叢考》等,編有《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與古琴相遇》(將出版)、《徐立孫先生琴學著作集》(將出版)、《梅庵琴派史料》(將出版)等。
《西方音樂史十講》
作者: (美)美]米羅·沃爾德(Milo Wold) / 加里·馬丁(Gary Martin) / 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 / 埃德蒙·塞克勒(Edmund Cykler)
譯者: 劉丹霓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4-01
我推薦丨這是了解西方音樂發展的最簡明指南。本書以大綱式的手法對西方音樂發展進行了清晰描述,共十章,按年代順序對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二十世紀的西方音樂進行了介紹。文中對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音樂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現出的不同風格特徵做了細致分析。此後,簡要地列舉了各個時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創作風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說明了音樂家對音樂發展的重要貢獻。
作者簡介丨
米羅·沃爾德(Milo Wold),1936—1974年執教於林菲爾德學院,並擔任音樂學的榮譽教授。其後人為紀念他和他的夫人對學校教育的貢獻,於2008年在林菲爾德學院設立了“米洛和布蘭奇·沃爾德紀念獎學金”( arship)。主要作品有《西方世界中的音樂與藝術》(與詹姆斯·米勒、埃德蒙·塞克勒等合著)等。
加里·馬丁(Gary Martin),俄勒岡大學音樂學名譽教授,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與音樂史。1966年開始執教於音樂教育學院,主要開設音樂教育、音樂課程發展史等課程。曾任德國國際音樂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作品有《音樂基本概念》、《西方世界中的音樂與藝術》(合著)等。
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俄勒岡大學聲樂和合唱音樂專業的名譽教授,曾任歐洲音樂教育中心德國與英國區的主任。1988年,他在英國巴思開設了名為“英國音樂社會史”的課程。在俄勒岡州,他多次擔任國家聲樂獨奏與合奏比賽的評委。主要作品有《西方世界中的音樂與藝術》(合著)。
埃德蒙·塞克勒(Edmund Cykler),俄勒岡大學音樂學院教授,主要作品有《用於多種樂器演唱和表演的121首卡農》、《西方世界中的音樂與藝術》(合著)、《比較音樂教育》(論文)等。
《不朽的鋼琴家》
作者: (美)哈羅德•C.勛伯格
譯者: 顧連理 / 吳佩華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我推薦丨從莫扎特“像油在流”的神奇連音,到貝多芬海洋般洶涌澎湃;從克拉拉•舒曼“鉛筆素描般清晰”的觸鍵,到魯賓斯坦火山般濃艷的演奏——《不朽的鋼琴家》一書栩栩如生地刻畫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鋼琴家群像。榮獲普利茨獎的評論家兼作家哈羅德•勛伯格生動地介紹了每一位藝術家的表演風格,甚至他們令人捉摸不透的癖好。作者搜遍每一片材料,將其一一羅列,並加以分析闡釋。勛伯格充滿智慧、幽默風趣的文風令本書超越了音樂的范疇,即使是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也會忍不住一看到底。
作者簡介丨哈羅德•C.勛伯格(Harold C.Schonberg),著名音樂評論家、作家。就學於紐約大學。曾任《紐約太陽報》《紐約時報》音樂評論員、高級評論員。1971年榮獲普利策評論獎。著有多部介紹鋼琴家、指揮家及作曲家的專著。
《樂之本事》
作者: 焦元溥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我推薦丨如果你對古典音樂有興趣,或准備想要進一步了解它,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協助;如果你對古典音樂沒有興趣,這本書有豐富的故事和知識,翻翻看看,或許也能觸類旁通;如果你已經浸淫或學習古典音樂多年,那麼,願這本書能讓你記起那個喜愛音樂的自己,想起每一個與美好感動相逢的當下。無論人生可以多荒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遠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堅定頑強的意志,溫柔又執拗地守護。
作者簡介丨1978年生於台北。不務正業的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系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也是不誤正業的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
自15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道與文學創作。著有樂評選集《經典CD縱橫觀》系列三書(聯經,2005)、《莫扎特音樂CD評鑒》(聯經,2006)、《游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聯經,2007;日文版首冊於2014年6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發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聯經,2008)與《聽見肖邦》(聯經,2010)。
文字創作之外,焦元溥也擔任台灣愛樂樂團“焦點講座”策劃,“20×10肖邦音樂節”和“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台中Classical古典音樂台FM 97.7和Taipei Bravo FM 91.3電台“焦點音樂”和“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前者獲金鍾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2013)。
《外國音樂在外國》
作者: 陳丹青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我推薦丨此書談論音樂,以古典為主,兼及流行與民族。作為畫家、作家而談音樂,陳丹青說自己不過是假音樂之名義,而行趣味的批判。他之書寫音樂,不單就音樂本身著墨,而是關注音樂所席捲的人生與性命,關注音樂背後的文脈與文化,由此而獲致獨特的境界與氣韻。
作者簡介丨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以同等學力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赴紐約定居,自由職業畫家。2000年回國,現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系列及書籍靜物系列。業余寫作,出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
《聆聽音樂》
作者: (美)克雷格·萊特
譯者: 余志剛 / 李秀軍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2-04-01
我推薦丨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音樂欣賞指南,幫助讀者理解任何時代及文化中的音樂,發展和提煉聆聽技巧。閱讀後你將會發現自己前所未有的快樂、自信的聆聽和感受音樂。
作者簡介丨克雷格•萊特 (Craig Wright),1966年獲伊斯曼音樂學校音樂學士,1972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耶魯大學音樂系教授,在該校任教已三十餘年。他寫有大量的學術專著和文章,內容涉及從雷奧南到巴赫的許多作曲家。他也是很多獎項的得主,包括古根海姆獎學金,美國音樂學協會的“愛因斯坦和金科迪獎”,以及國際音樂學協會的登特勛章。2004年,他被授予芝加哥大學人文學科名譽博士學位。他還與布萊因•希姆斯合著了《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一書(湯姆森•希爾默出版公司,2006)。
2. 有關民族音樂的書有哪些
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民族音樂類《民族音樂概論》,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詞典詞條匯輯• 民族音樂學》,人民音樂出版社。《民族音樂學譯文集》,董維松、沈洽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民族音樂學在中國》,沈洽著。《中國音樂學》九六年第三期。《中國民族音樂大系• 民歌音樂卷》,東方音樂學會編,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民歌》,周青青著,人民音樂出版社。《漢族民歌概論》,江明敦著,上海文藝出版社。《中國民族音樂大系• 民族器樂卷》,東方音樂學會編,上海音樂出版社。《民族器樂概論》,高厚永著,江蘇人民出版社。《民族器樂》,袁靜芳著,人民音樂出版社。《中國民族音樂大系• 戲曲音樂卷》,東方音樂學會編,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民族音樂大系• 曲藝音樂卷》,東方音樂學會編,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民族音樂大系• 歌舞音樂卷》,東方音樂學會編,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民族音樂大系• 宗教音樂卷》,東方音樂學會編,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民族音樂大系• 少數民族卷》,東方音樂學會編,上海音樂出版社。《少數民族音樂》,杜亞雄著,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東方音樂》,俞人豪、陳自明著,人民音樂出版社。《全球視野的音樂文化研究》,《中國音樂》編輯部九五增刊。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 馮光鈺、袁炳昌主編 京華出版社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田聯韜主編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 田聯韜主編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查看原帖>>
3. 有關中國音樂文化的書籍
中國音樂文化史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據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
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系。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佔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條件。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已經有用鱷魚皮蒙制的鼉鼓。商代已經發現有木腔蟒皮鼓和雙鳥饕餮紋銅鼓,以及製作精良的脫胎於石樺犁的石磐。青銅時代影響所及,商代還出現了編鍾、編鐃樂器,它們大多為三枚一組。各類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上擊樂器發展在前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餘年的體鳴樂器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二音孔發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發出十二個半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我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礎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現。
西周和東周是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封建制社會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制。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大武》。周代還有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作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在《詩經》成書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地的祭祀歌曲編成《九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至此,兩種不同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
相輝映成趣。
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鍾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曲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古琴演奏中,琴人還總結出「得之於心,方能應之於器」的演奏心理感受。著名的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據記載能夠「聲振林木,響遏飛雲」。更有民間歌女韓娥,歌後「餘音饒梁,三日不絕」。這些都是聲樂技術上的高度成就。
4. 音樂理論的書籍有哪些
對於音樂表演的理論古今中外都曾進行過多方面的探索,包括對每個時期的表演風格、具體樂器及聲樂技術的專題研究,散見於眾多的文獻中。在中國,論述表演的古老記載不少。尤可注意的是元朝以後對戲曲以及古琴表演的論著,如元朝芝庵所著的《唱論》、明朝徐上瀛所著的《□山琴況》、清朝徐大椿的《樂府傳聲》與蔣文勛的《琴學粹言》等。20世紀以來西方較值得注意的表演藝術通論及音樂演奏通史方面的理論書籍有:哈斯的《音樂表演史》、多里安的《音樂表演的歷史》、達特的《音樂的解釋》、韋斯特拉普的《音樂解釋》等。
5. 我想學習音樂,不知道該讀些什麼書包括樂理,音樂史,音樂分類,音樂基本素質什麼的。
《音樂素養》(一本書的鏈接)http://www.amazon.cn/%E9%9F%B3%E4%B9%90%E5%9F%BA%E6%9C%AC%E7%B4%A0%E5%85%BB%E8%80%83%E7%BA%A7%E6%95%99%E7%A8%8B-%E5%88%98%E6%B0%B8%E5%B9%B3/dp/proct-description/B0011BUDTK
音樂基本素養包括樂理、視唱練耳、節奏訓練等內容,是一套系統的理論知識, 是各類音樂院校入校必考內容及在校生必修課程。從小進行這方面的訓練能有效地開發智力, 挖掘人的音樂潛力,並能對學琴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這部分內容同時也需要一個較長的學習、訓練過程, 不是短期內能突擊完成的, 一般的技 能課因為受時間限制,無法系統講解。
中國音協編輯出版的《音樂基本素養考級教程》是一套很好的教程,本教程分上下兩冊共4 級。第1 級主要針對初學者,主要是進行視唱與聽覺的初步訓練及學習相應的樂理知識。第2 級也是從零開始但有一定難度,主要針對有一定鋼琴基礎的學生。第3 級已相當於大學教程,其中已涉及到較深奧的和聲知識。第4 級是音樂知識,包括音樂家介紹、音樂發展史、作品分析等。本級內容可集中學習也可插在前幾級中間學習。 主要內容為:
1、樂理,即音樂基本理論知識
為了演奏的需要,鋼琴課往往是用到什麼講什麼,因為不講學生就不會彈。這樣在課上講的樂理只能是應付演奏,不可能系統、詳細,不可能講得太深,更沒有書面練習。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會留下深的印象。學生如果想自學,就會遇到很多新問題。有一部分很重要的知識在技能課上幾乎涉及不到,如音值組合法、音程的構成與識別、和弦原理、大小調式、民族調式以及相當於大學教程的和聲、音樂發展史、作品分析等。
2、視唱練耳與節奏訓練
這是素養課的核心和精髓。視唱就是看著譜唱。視唱是音樂工作者的一項基本功,也是學習樂器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視唱學得好的學生,學琴過程不會出現識譜方面的問題,因而進步順利;聽音是對耳朵的直接訓練,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能力的提高直接意味著音樂素質的提高;節奏是音樂的骨架,節奏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樂感,學生學到一定程度後進步的障礙主要在這方面表現出來。
通過學習音樂基本素養,能有效地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音樂修養,全面提高音樂素質,並使眼、口、手、腦、耳能得到全面協調的鍛煉。
焦作市樂達文化藝術學校在九年的音樂素養教學中不斷推陳出新,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挖掘出一套系統科學的適合於各個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所學知識,在
音樂素養教學方面我們敢負責任的說我們真正做到了興趣教學 .音樂素養主教教師王偉輝簡介:
王偉輝: 畢業於焦作教育學院(現焦作師專)鋼琴鍵盤專業,河南省電子琴學會理事,焦作市樂達文化藝術學校負責人,多年來對電子琴及音樂素養進行潛心研究,細心揣摩,總結一套系統科學的教學方法,並多次外出進行學習,有較深的鍵盤和理論功底。並多次被我省市有關部門評為優秀教師,所教學生數十人獲國家、省、市級金獎,所教素養學生在中招和高招中都取得了驚人成績,並得到家長們的一致好評。電子琴和音樂素養主教教師,中國音協考級優秀指導教師。
6. 音樂人值得一看的書籍推薦
對於熱愛音樂的人來言,音樂並不是外在地被譜寫、演奏和聽見,在閱讀中能實現更為內在的傾聽,有更卓越的演繹,有更遼闊深邃的生命之鳴唱,以下是我推薦給大家整理的關於音樂人值得一看的書籍,希望能給大家帶來!
音樂人值得一看的書籍推薦
1《Musician’s Roadmap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
by Ariel Hyatt and Carla Lynne Hall
這本書涵蓋了一切社交媒體營銷策略的知識,其中有很多細節都是你意想不到的,值得推薦。
2《The Indie Band Survival Guide 》
by Randy Chertkow and Jason Feehan
這本書由兩個音樂人所寫的,本書涵蓋了很多方面,教你如何真正成為一個獨立音樂人。
3《Marketing Lessons from The Grateful Dead 》
by David Meerman Scott and Brian Halligan
The Grateful Dead這個樂隊是一個很成功的樂隊,他們的營銷策略也是很棒的,你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將一個樂隊看做一個商業管理。
4《Music Success In 9 Weeks》
by Ariel Hyatt
這也是一本教你如何建立和發展在社交媒體的粉絲團,這也是音樂人入門的一個社交媒體策略。
5《Six Pixels of Separation 》
Mitch Joel
這是一本任何新的創業者都要讀的書,特別是音樂人,關於中社交媒體營銷、個人品牌、怎樣成為創業者的話題都能在這本書中一 一為你詳解。
6《Tribes》
by Seth God
我想你們都認識“營銷大師“Seth Godin,不過如果你不知道他,你可以上網找找他的博客。在這本書中他用音樂和粉絲作為案列分析他對音樂人怎麼做自己的品牌有著獨特的看法。
7《Crowdsourcing》
by Jeff Howe
只是埋頭做自己的音樂,好吧,你的粉絲已經跑光了。這本書將教你如何與粉絲們打好交道。
8《The Culting Of Brands》
by Douglas Atkins
如果你試圖想建立好的粉絲團,這本書就適合你了。書中介紹了一些對建立品牌的獨特看法。
9《Drive》
by Daniel Pink
如果想組建樂隊或激勵你的樂隊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更多的營銷手段和增加粉絲數量,那麼這本是絕對對准你的胃口。
10《our: Smart》
by Martin Atkins
如果想做演出,可以先先看看這本書。Martin Atkins和幾個有 經驗 的音樂人叫你如何更好更有效率、吸引更多的粉絲前來觀看你演出的 方法 。
12本關於古典音樂的書,讓你回到音樂發生的那一刻
《最美的音樂史》
【德】魯道夫·赫富特納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這是一本寫給孩子看的音樂史,但大人讀來也同樣津津有味。赫富特納是德國著名的 兒童 文學作家,他別出心裁地選取音樂史上最動人的十五個 故事 ,用充滿詩意和童話的筆調來講述,從古希臘神話講到古典派、浪漫派、現代派,再講到搖滾樂,故事的主角包括最早的骨笛吹奏者,游吟詩人,巴赫,莫扎特,門德爾松,馬勒,凱奇,古爾德以及“搖滾之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還有《牧神午後前奏曲》、《奧菲歐》、《湯豪舍》、《哥爾德堡變奏曲》、《羅恩格林》等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佳作。是一部音樂美學啟蒙之作。
《約翰·克里斯朵夫》
【法】羅曼·羅蘭 著,傅雷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影響幾代人的音樂聖經和文學經典,羅曼·羅蘭憑藉此書一書獲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傅雷對此書有很高的評價,他說:“《約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說,——應當說:不止是一部小說,而是人類一部偉大的史詩。它所描繪歌詠的不是人類在物質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經歷的艱險,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內界的戰跡。它是千萬生靈的一面鏡子,是古今中外英雄聖哲的一部歷險記,是貝多芬式的一闋大交響樂。願讀者以虔敬的心情來打開這部寶典罷!”這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的經典音樂文學作品,每次閱讀,都是對古典音樂的朝聖之旅。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美】保羅·亨利·朗 著 貴州人民出版社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是一部音樂通史,旨在以“西方文明”為整體舞台,展示音樂藝術在近三千年(自古希臘至20世紀初)的漫長歷程中所扮演的戲劇性角色。作者朗將音樂置於極其廣闊的“大 文化 ”背景中,用獨特的詮釋性批評和富於感召力的文字表述考察了音樂如何參與、改變和塑造西方文化面貌(反過來,音樂也同時被整體社會與文化的演變所影響)的歷史進程,因而獲得了極高的學術威望和榮譽。在他筆下,西方音樂有迷茫,有困惑,曾經失落,當然更有輝煌,其內在生命的每一個進步或退步,每一次轉機或危機都與整體社會、政治、宗教、藝術、思潮的脈搏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音樂的文化內涵得以昭示,音樂在西方歷史長河中的復雜社會功能得到充分展現。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這樣一部皇皇巨著,文筆充滿了詩意和文學性,完全稱得上音樂寫作的教科書。
《荒島音樂·德國的選擇》
【德】彼得·魯齊卡 著 三聯書店出版社
這是一部極有個性和代表性的音樂鑒賞指南,創意來自一個“古老”的游戲,一個長盛不衰的問卷——在每一個都市人嚮往的“荒涼孤獨的小島”,在那裡有音樂陪伴,但只有一張(或一套)唱片,你會選擇哪一張?一次對音樂品位的考試,一種對心靈特性的追問。六十六位德國文化名人和愛樂者在作曲家、指揮家、劇院經理人、音樂作家彼得·魯齊卡的誘導下,袒露愛樂的心路歷程。音樂名作與經典版本的私人選擇,代表了整個德國的品位。
《我的音樂生活》
柴科夫斯基、梅克夫人著 三聯書店出版社
本書是一部書信集,匯編了柴科夫斯基與他未曾謀面的贊助人梅克夫人——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十餘年間大量的通信,記錄了音樂史上這兩位著名人物之間不尋常的交往與情感歷程。本書是柴科夫斯基一生最真實的內心獨白,它揭開了一個音樂家藝術創造的奧秘,同時它也講述音樂如何超越宗教、名利超越愛情、友情,成就一個無私的音樂贊助人的偉大情懷。本書也是通往俄羅斯音樂的心靈之旅。
《如是我聞》《亂彈琴》《樂迷閑話》《請赴音樂的盛宴》等
辛豐年作品系列 山東畫報出版社
愛樂者成為傳遞古典音樂的使者,成為集大成者,在中國首推辛豐年。這位出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民國人,不是音樂家,不是音樂評論家,不是作家,不是評論家,不是學者,甚至也不能算是知識分子,但無師自通,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為《讀書》、《音樂 愛好 者》、《萬象》等雜志撰寫音樂 隨筆 ,影響了大批音樂愛好者。他用輕松愉快的文字和筆調寫音樂史和音樂家,鑒賞音樂和音樂會,在他筆下,音樂把一切都連到了一起——聲音、生活、情感、人生、時間、永恆的生命。
《外國音樂在外國》
陳丹青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這是一本以音樂為主題的游記,寫作時間跨度近二十年,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主,兼及流行與民族。作為畫家、作家而談音樂,陳丹青說自己不過是假音樂之名義,而行趣味的批判。他的書寫音樂,不單就音樂本身著墨,而是關注音樂所席捲的人生與性命,關注音樂背後的文脈與文化,由此而獲致獨特的境界與氣韻。
《莫扎特暗符》
【法】克里斯蒂安·賈克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當莫扎特與暢銷書作家克里斯蒂安·賈克相遇,便成就了一部厚重的歷史懸疑小說。本書試圖揭開跨越250年的最大懸案———莫扎特之死,重解莫扎特的生命暗符。這是一個關於音樂天才與神秘組織共濟會的隱秘故事,故事從莫扎特7歲開始,到莫扎特35歲結束,跨越28年,詭譎事件此起彼伏,勾動人心的暗符,就隱藏在莫扎特的音樂作品,震撼世人的真相,潛藏於莫扎特35年的傳奇人生里。這是一部適合青少年閱讀的音樂史小說,精彩程度堪比《達芬奇密碼》。
《游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談錄》
焦元溥 著 三聯書店出版社
本書為鋼琴家訪談錄,被港台譽為“奇跡之書”。作者焦元浦為台灣樂評人,他用五年的時間,憑著古典音樂的熱情及知識,以及對音樂詮釋的好奇與探索,遍訪各地名家完成此一巨作。放眼當今出版界,還沒有任何一本書能邀請到如此眾多的音樂家,在相近的時空中討論人生及藝術,並在訪問中通過藝術家自己的經驗來反映時代。本書搜羅五十五位頂尖鋼琴家,在五十萬字的篇幅中呈現跨越歐、美、亞洲的精采記,本書七成以上鋼琴家均為在中文世界首次接受專訪。國際鋼琴巨匠齊默爾曼二十年來首度接受專訪,波格雷里奇還將焦元浦的訪問當成個人官方資料。訪問中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許多對於藝術、文化、歷史、社會、家庭及人生的討論,適合所有讀者欣賞。對於愛樂者來說,這本書是直接與鋼琴家對話的載體;對演奏者而言,本書如同參加鋼琴大師班;對普通讀者而言,本書足以窺見當代鋼琴大師對時代及文化的觀感及反省,而對研究者而言,本書記錄鋼琴家與作曲家的合作,是探索偉大心靈的第一手資料。
《想樂》
楊照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一部融音樂史、音樂鑒賞和私人聆聽經驗於一體的通識書,台灣文化評論家楊照通過介紹自己喜愛的100首西方古典樂曲,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清朗浪漫鋼琴協奏曲、澎湃輝煌的交響樂、激情繚繞的小提琴協奏曲、和諧動人的三重奏、庄嚴寧靜宗教音樂、超越極致的詠嘆調以及素有魔鬼之音稱號的李斯特音樂等等。透過歷史聽音樂,字里行間閃耀著智慧光芒和獨到的見解,楊照通過長年積累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音聲下的豐富與感動,足以燃起所有讀者對每首樂曲無限的好奇和遐想。
《音樂的極境》
【美】愛德華·薩義德 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當今文學理論家、批評家愛德華·薩義德的樂評集,收錄了他從1983年到2003年橫跨三個十年的44篇樂評,可謂中文世界第一本薩義德音樂評論集。他討論許多作曲家、音樂家、演奏家,在過程中抽繹音樂的社會、政治、文化脈絡,連帶發揮其古典鋼琴家的素養,對古典音樂和歌劇提供豐富而且不時出人意表的評價,情文並茂,處處發人深省。
《生活在音樂中》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
7. 十本關於音樂的書籍推薦
十本關於音樂的書籍你知道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為您整理的十本關於音樂的書籍推薦,希望您喜歡!
十本關於音樂的書籍推薦
1、《約翰·克里斯朵夫》
作者: (法)羅曼·羅蘭
出版社: 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
《約翰·克里斯托夫》是一部氣勢磅礴的史詩。描述了一顆堅強剛毅的心是如何戰勝自己心靈深處怯懦卑鄙的陰暗面,由幼稚走向成熟,它是描述心靈歷程的史詩;敘說了一個真誠的音樂家是如何反抗虛偽輕浮的社會,從而在與社會反動勢力的斗爭中升華自己、完善自己,它是主人公克里斯托夫的歷險記;它又是一部音樂的史詩,作者用他對音樂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態墮落的藝術與健康奮進的音樂之間的斗爭,歌頌了一種充滿生命力的音樂理念……
2、《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作者: (美)朗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旨在以“西方文明”為整體舞台,展示音樂藝術在近三千年(自古希臘至20世紀初)的漫長歷程中所扮演的戲劇性角色。由此出發,《西方文明中的音樂》將音樂置於極其廣闊的“大 文化 ”背景中,用獨特的詮釋性批評和富於感召力的文字表述考察了音樂如何參與、改變和塑造西方文化面貌(反過來,音樂也同時被整體社會與文化的演變所影響)的歷史進程,因而獲得了極高的學術威望和榮譽。
本書譯者之一楊燕迪 教授曾說:“現在回過頭捧讀這本名著,仍每每感到,作者在勾畫音樂蘊涵的精神寓意時,在傾聽音樂的“文化泛音”時,其眼界之宏闊、感應之飽滿、筆力之雄健、辭章之華美,都堪稱“大師級別”。音樂絕不僅僅是美妙的聲響,其中回盪的是時代精神的脈動、社會心理的餘音和個人創見的智慧。
3、《荒島音樂·德國的選擇》
作者: (德)魯齊卡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一個“古老”的游戲,一個長盛不衰的問卷,每一個都市人嚮往的“荒涼孤獨的小島”,在那裡有音樂陪伴,但只有一張(或一套)唱片!
一次對音樂位的考試,一種對心靈特性的追問。66位德國文化名人在作曲家、指揮家、劇院經理人、音樂作家彼得·魯齊卡的誘導下,袒露音樂的心路歷程。
4、《我的音樂生活》
作者: 波紋,梅克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無戀愛的婚姻及其接踵而來的失敗迫使音樂巨人柴可夫斯基幾乎陷入精神分裂的境界。還是馮·梅克夫人把他解救出來,讓他游歷西歐,擺脫世俗的糾纏。本書既是是一本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書信集,又是一個音樂家的內心自白。從中您可領略出天才是如何成為天才的……
本書匯編了柴科夫斯基與他的“施主”梅克夫人——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十餘年間大量的通信,不僅記錄了音樂史上這兩位著名人物之間不尋常的交往與情感歷程,更是柴科夫斯基一生最真實的內心獨白,它揭開了一個音樂家藝術創造的奧秘。
5、《亂彈琴》
作者: 辛豐年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願為鋼琴鼓吹,期望愛樂尚未深知琴趣的朋友們,愛上它,迷上它,享受它!執迷不醒地做了幾十《鋼琴夢》。憂患餘生,竟圓了美夢,躲進小樓得享了一番如痴如醉埋頭亂彈之樂。更不想當演奏家,只求自得其樂也願將自己腹笥中收羅的同人共享。
6、《生活在音樂中》
作者: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出版社: 上海音樂出版社
音樂是什麼?它如何自我表達?它的方式非常簡單,通過聲音,實際上也就是空氣(布佐尼說它只是“發聲的空氣而已”)。音樂不只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它本身也是人類的一項創造,意在模仿自然最深刻的層面。
時常有人認為,音樂只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像愛與恨,尤其是在劇場音樂中。但是在絕對音樂中,特別是在沒有歌詞的與無標題的音樂中,我們應該知道它也表達一個人內在的自我,他與世界和宇宙的關系。因此音樂也有能力超越感情甚至與感情無關。它經常提供人類關系的一種縮影,因而它具有一種超脫的特性,能夠超越一段愛的二重唱中的敘述性,無論這是威爾第、莫扎特或瓦格納。
7、《音樂的極境》
作者:(美)薩義德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音樂的極境》是薩義德論樂橫跨三個十年的第一本文集,他討論許多作曲家、音樂家、演奏家,在過程中抽繹音樂的社會、政治、文化脈絡,連帶發揮他古典鋼琴家的素養,對古典音樂和歌劇提供豐富而且不時出人意表的評價。
全書以清新的角度賞析經典作品,也以他人不及的眼光品題為人冷落的當代作曲家作品。薩義德批評紐約大都會過於保守,也惋惜帕瓦羅蒂有超級巨星之譽,卻“將歌劇演出的智慧貶到最低,把要價過高的噪音推到最大”。此外,他思考以色列禁演瓦格納的問題,音樂節愈來愈浮濫的令人憂心趨勢,以及馬爾孔生平為主題的歌劇,音樂與女性主義的關系,鋼琴家古爾德,及莫扎特、巴赫、理查·施特勞斯等名家的作品。
8、《想樂》
作者:楊照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100首西方古典樂曲,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等等,他通過長年積累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 故事 、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音聲下的豐富與感動。
作者自幼學習小提琴和樂理,又將各領域的知識帶入音樂,結晶為一篇篇精簡迷人的短文,通過獨特的切入點,透過歷史聽音樂,字里行間閃耀著智慧光芒和獨到的見解,足以燃起所有讀者對每首樂曲無限的好奇和遐想。
9、《莫扎特暗符》
作者:(法)賈克
出版社: 遼寧 教育 出版社
故事開始在孩子7歲的時候,當時他早已聞名歐洲。在這個孩子的心中,有個幻想的國度——呂肯,在那裡,他就是君王。
那是一個畫在一張卡片上的漂亮國度,這張卡片孩子隨時都貼身攜帶。一天,他突然發現卡片不見了!他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這時突然有個男人走過來,將這張珍貴的卡片送到孩子手裡。孩子問:“你是誰啊?”“呂肯的居民。”男人回答,說完便消失無蹤。
這個孩子名叫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扎特。幫他找回卡片的人,是底比斯伯爵塔摩斯,來自埃及。究竟是什麼力量使塔摩斯得知莫扎特的秘密?在塔摩斯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陰謀?而這個神秘的塔摩斯,是否與莫扎特之死有關?
迷霧重重,靜待撥開……
10、《樂迷閑話》
作者: 辛豐年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在中國,喜歡聽古典音樂的人,很少有不知道辛 豐年的。《中學圖書館文庫:樂迷閑話》 這本小書以充滿人文氣息的講解,介紹了鋼琴、小提 琴和管弦樂隊的發展史,著名作曲家的生活創作和樂 譜、音樂會、唱片等音樂文化方面的知識,對於初涉 古典音樂的樂迷讀者來說,本書是最為簡明、優雅的入門讀物。
8. 音樂文化詳細資料大全
圖書《音樂文化》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依託文化藝術出版社在2010年04月出版的16開音樂文化的圖書。這本書是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學術集體。聚集了一批在自己的研究領域積累了大量成果的學者,其成就中體現了幾代學人的積累。
9. 想學點音樂基礎理論,各位有什麼好推薦的嗎
中國的 《中國音樂簡史》 主編是 陳應時 陳聆群
西方的 《歐洲音樂簡史》 錢仁康 編著
這兩本都是很好的教材 自學很適合 而且最經典的是兩本書 都帶有影響光碟 裡面的大多內容 網上根本沒有哈
希望能幫助你
10. 外國人研究中國音樂的書籍
阿爾斯特(J•A•Von Aalst)的《中國音樂》(Chinese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