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民文化的介紹
《不列顛網路全書》把公民定義為:「公民資格指個人同國家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個人應對國家保持忠誠,並因而享有受國家保護的權利。公民資格意味著伴隨有責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權利、義務和責任是不賦予或部分賦予在該國居住的外國人的。
㈡ 公民文化有何意義
公民文化,是一種建立在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基礎上的現代文化,它標志著人由自在自發的自然狀態走向自由自覺的主體存在狀態,它的特點是主張自由選擇、自主創造和自我負責,力求以理性自律取代外在強制。在經濟上,它以市場經濟為土壤,進行主體價值的創造和佔有,不斷提高人自身的全面素質和主體能力,不斷走向自為的主體活動,逐漸實現人對自身及對象世界的把握;在政治上,它強調公民通過公共領域積極參與社會政治生活,行使民主表決的權力;在思想上,它主張個人價值和國家社會價值的統一,表現出高度的角色意識、社會責任感和公共精神。
公民文化作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文化形態,是構建社會政治文明的文化支撐。它的發展和建設,對於正處於轉型變革時期的中國來說,既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內在訴求,更是實現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我國公民文化建設的意義重大。
㈢ 簡析公民文化與社會和諧
簡析公民文化與社會和諧
論文關鍵詞:公民社會;公民文化;公民自治;社會和諧
相關論文查閱: 大學生論文 、 工商財務論文 、 經濟論文 、 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公民文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公民文化的發展會對既有的生產關系提出變革要求,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公民文化還具有提高公民素質、消解社會矛盾、化解沖突的功能,因而有助於促進社會和諧。客觀而積極地看待公民文化對於社會和諧、社會穩定的作用,對於培育公民文化、促進公民社會成長,積極促進生產關系改革、實現社會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公民、公民社會、公民意識與公民文化
公民作為一個法律概念,是與民主政治緊密相連的。在古希臘的雅典和古羅馬的城邦時期,出現了“市民”的概念,“市民”也叫“公民”。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以後,公民概念,“是一個直接與國家相連並被認為是政治民主的一個關鍵指標。公民的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未來現代化的水平。”
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曾明確指出:“市民社會是在現代世界中形成的,現代世界第一次使理念的一切規定各得其所;市民社會,這是各個成員作為獨立的單個人的聯合,因而也就是在形式普遍性中的聯合,這種聯合是通過成員的需要,通過保障人身和財產的法律制度,通過維護他們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來的。……具體的人作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為各種需要的整體以及自然必然性與人性的混合體來說,它是市民社會的一個原則。但是,特殊的人在本質上是同另一些這種特殊性相關的,所以每一個特殊的人都是通過他人的中介,同時也無條件地通過普遍性的形式的中介,而肯定自己並得到滿足。這一普遍性的形式是市民社會的另一個原則。”
㈣ 請問什麼是「市民文化」
什麼是「市民文化」?
宋代以來,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城市得到很大發展,與此同時市民文化也蓬勃發展。北宋時的汴京是當時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市民文化相當發達。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我們展現了宋代繁華市井文化的場景。市民文化的形式多種多樣,表現的都是市井生活。瓦舍之中,百戲薈萃,雜劇、雜技、講史、說書、說渾話、皮影、傀儡、散樂、諸宮調等,無所不包。元代雜劇正是在這樣一種市井文化的氣氛中蘊醞釀發展起來的。快速的都市生活節奏與情感節奏,決定了市民文化熱情奔放、淺俗直白的傾向。「宋型文化」中占相當份量的市民文化特色,不僅直接刺激了明清兩代市民文化的繁榮,也基本上可以說是近現代市民文化的雛形。
到了明代,商品經濟的發達,使得市民意識全面成熟,市民文化日趨高漲。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表現:
其一,社會風尚。一變前期的「簡質」,而代之以「導奢導淫」之風。其二,價值觀念。明代後期禮拜金錢之風十分強盛,商人的社會地位也相應地提高。「好色」「好貨」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其三,市民文學。明代以後,市民文學取代士大夫文學,佔主導地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抄、《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傑出作品+都有著明顯的市民文化的痕跡。
明代市民文化的發達,其意義是相當巨大的。它不僅為我國民主意識的普及作了准備,而且還為東西文化精神的匯融埋下了伏筆。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著名命題,正是以市民意識的全面成熟為前提的。清代的開啟民智運動,甚至今天的民主意識,都可以從這里找到根源。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的演進,中國美學在不斷的自我修整中逐漸豐富與完善,特別是在中西美學、古今美學互補研究的促進下,以大眾文化、市民審美為關鍵詞的美學研究日漸擴展,中國古代市民階層審美文化的研究也逐漸浮出水面。中國古代市民階層審美文化以市民階層所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為其物化形式,濃縮著市民階層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凝聚著他們對美、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和體悟。 中國古代市民階層審美文化的主體是市民。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中國古代的市民階層因其不從事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與農民相區別;其構成主要是小商販、雇員、藝人等中下層城市居民,因其沒有顯貴的高官,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而與達觀顯貴相區別;他們大多受過教育,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修養,身上也承載著一定的民族文化傳統,但他們的所學多是一些較為粗淺的文化知識,因而區別於文人雅士。因此,與鄉村農民、達觀顯貴和文人雅士相比,中國古代的市民階層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品位、審美理想和藝術追求。
㈤ 志願者文化是現代公民文化的一部分,這種說法正確嗎
公民文化也是民主文化,是公民與民主制度相耦合的政治態度情感,信仰和價值取向,是民主制度的隱性結構。公民既是政治主體,也是法律主體。他同時擁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公民文化是對公民自身價值的理解和反映。現在提倡的政治文明,就是不斷克服人的意識,培養公民意識,即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過程。
公民文化是一種自由的政治文化,公民的力量來自自由。自由不如專制,但對民主至關重要。自由是民主的目的。公民追求政治自由、言論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他從不允許政府根據少數人的利益和意願設計公共政策。相反他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政治決策是如何做出的,並公開了自己的觀點。在公民眼中,民主社會是人們可以自由表達意見和要求的社會。自由文化的價值是開放的,而不是壓抑的。
㈥ 公民文化的特徵
一種參與型的政治文化
他以主人公的姿態參與到政治過程,公民用要求的口吻來說話,政府官員作為公僕必須洗耳恭聽。因為官員不這樣做,他就會失掉選票或被罷免。公民具有納稅人的主人意識。
不關心政治意味著放棄公民身份而墮落為順民和草民。專制國家的臣民見官都點頭哈腰、戰戰兢兢甚至仆拜於地。「避席畏談文字獄(不敢關心政治),著書都為稻粱謀(向錢看)。」過去「莫談國事」的告誡寫在牆上,如今一些人把這句話刻進人民心裡。於是,被動的屈從一躍而變成主動的認同,恥辱一躍而成為光榮。是非顛倒,莫過於此。如果不重視對公民的參與訓練,就不能建立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
一種摒棄了等級特權的政治文化
公民徹底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他要求建立一種無論任何人都不能違反的法律制度。他摒棄人治觀念、「清官情結」,樹立程序意識、法治意識、憲政意識。在公民看來,法律是至高無上的,不允許特權存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權和公民權神聖不可侵犯;他對公共權力持有的高度的警惕。這對防止以權謀私和權力異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可見,民主奠基在領袖與平民的人格平等、同志和異己相互尊重、勝者與敗者的和平共處,這樣一種宏大寬廣的心靈基礎上。
一種自由的政治文化
公民的力量來自自由。自由與專制格格不入,但對民主卻必不可少,自由是民主的目的。公民追求政治自由、言論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他絕不容許政府按少數人的利益和意志來設計公共政策,而是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政治決策是如何制定的,並將自己的觀點公諸於世。在公民看來,民主社會就是一個講話的社會,人們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自由文化的價值是開放的,不是壓抑的。它鼓勵個性和自我,主張充分發展自己,反對不合理的、強制式的對個人權利的剝奪;它認為個人的意志、利益、愛好和享受,從最終價值上看高於家族、集體、民族和國家。
㈦ 什麼是現代文化所謂的現代文化包含哪些內容呢
首先中國現代文化是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文化性為中國現代文化產業提供內容和評價標准。現代性為中國現代文化產業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全球化的環境。消費證明了中國現代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可以稱為“工業”的根本原因。它們共同反映了100多年來中國現代文化產業史的發展方向,構成了全面研究中國現代文化產業史的基本前提。而且,這四個重要的歷史特徵,仍然是當前中國文化產業與時俱進的。
然後中國現代文化是以人為本的主體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人為本”的落實,在政治上是“以人為本”,即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民本思想源遠流長。從春秋戰國到封建社會末期,進步思想家和政治家幾乎都提倡和提倡“民本”思想,使其成為中國文化中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思想。一種哲學和政治思想。
㈧ 群眾文化是不是公民文化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職業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是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以自娛自教為主導,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歷史現象。第一、群眾文化概括了主體為群眾,客體為活動;第二、群眾文化內容廣泛,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第三、群眾文化包含了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事業、群眾文化隊伍。
何謂公民文化?公民文化也就是民主文化,是與民主制度相耦合的公民的政治態度、情感、信仰和價值取向,是民主制度的隱結構。公民是一個法律主體,也是一個政治主體;他擁有權利,同時承擔義務;公民文化就是公民角色對其自身價值的認識與反映。現在倡導的政治文明,就是要不斷克服子民意識並且培育公民意識的過程,也就是實現人的現代化。
公民文化的特徵有:
1.公民文化是一種參與型的政治文化。他以主人公的姿態參與到政治過程,公民用要求的口吻來說話,政府官員作為公僕必須洗耳恭聽。因為官員不這樣做,他就會失掉選票或被罷免。公民具有納稅人的主人意識。
2.公民文化是一種摒棄了等級特權的的政治文化。公民徹底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他要求建立一種無論任何人都不能違反的法律制度。
3.公民文化是一種自由的政治文化。公民的力量來自自由。
綜上,群眾文化和公民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群眾文化的外延要寬泛的多。公民文化主要是指一種民主制度下的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