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張三娘戲獅是什麼文化

張三娘戲獅是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2023-01-06 17:34:39

『壹』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中國傳統的節日節目

在傳統的文娛節目中,「龍燈」、「舞獅」最為精彩。 玩龍燈 龍燈的扎制頗見精巧,龍燈的舞動則需要10多個青年男女配合進行。在緊鑼密鼓聲中,巨龍左右翻卷,騰空飛舞,狂熱奔放,顯現出翻江倒海磅礴之勢,並有「打折」、「退皮」及「龍打滾」等驚險動作。有時,各路龍燈恰聚一處,數條巨龍匯集表演「搶龍珠」。只見五彩繽紛,玲踔奮舞,大有雷霆萬鈞、暴風驟雨之勢。龍舞象徵該年定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據說清康熙至乾隆年間聊城龍灣的龍燈舞曾多次進京表演,受到康熙和乾隆皇帝的高度贊賞。 玩獅子 亦稱「舞獅」。其外貌和真獅相似,全身用染為深綠或金黃色的薴麻,縫綴於雙層厚布之上,梳成毿毿濃密的獅身,頭部龐大猙獰,猛厲可畏,血盆大口,可張可合,項掛一串銅鈴,搖擺得響聲震耳。舞時,由兩人配合,一人執頭,一人做尾,在後邊的人跟著獅頭動作,亦步亦趨,行動迅捷,尾巴不停地搖晃。獅子大嘴片刻不息地一張一合。另一個引獅人,武士打扮,身穿密鈕扣的唐代燈籠褲衫,紅條束腰,青帕裹頭,足登快靴,手拿綉球,在獅前引導,並先開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誘獅子起舞,引得獅子張牙舞爪,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搖頭擺尾,既有舐毛、擦腳、搔頭、洗耳、朝拜、翻滾、跌撲等,模仿動作上也有上樓台、過天橋、跨三山、出洞、下山、滾球等技巧,其動作活潑逼真、維妙維肖。

耍獅子
耍獅子。據傳系唐代元稹做通州司馬時引入,傳統的耍獅和耍龍一並在春節進行。由「引獅者」和「耍獅者」組成。引獅者頭戴用硬紙等做成的「大頭和尚」面具,手執拂塵在獅子前抖肩,邁開「大八字步」或「開胯半蹲」,或走「丁字步」以及其他詼諧、風趣、滑稽的動作,更逗引獅子。

耍獅,一般由兩人配合:一個在前面耍獅頭,一個在後面耍獅尾(也有由一個人表演的)。身披獅皮,隨獅人的動作,不停地抖動獅皮,並根據當時情況作即時興舞、跳躍舞、扒搔灑脫,憨態可掬,打擊樂器烘托氣氛。

耍獅可分為「滾地獅子」和「高台獅子」兩種形式。「滾地獅子」即在地面上表演獅舞,「高台獅子」是一種雜耍性的表演,把武術與獅舞融為一體,具有獨特的風格和較高的藝術造詣。表演時,把數張(多者可達十餘張)方桌重疊成高台,最上面的一張方桌要讓放「四腳朝天」。表演者在四隻桌子腳上表演,極為壯觀驚險。

和高台獅子同時表演的還有地檯子、跳為圈、轎杠等雜耍節目。

藏族耍獅子

耍獅,藏語叫「桑給」,玩法一如內地,是作為慶典的一項活動。藏文古籍《拔協》一書記載:在桑耶寺舉辦的季節性貢奉儀式上,「圍牆外面四周,全體吐蕃百姓盛裝佩飾,攜帶貢品,載歌載舞。舞者表演獅子舞、射箭等技藝。」古時在西藏寺廟、村寨皆有耍獅人。二人扮獅,一人戴面具扮獅童。獅童都為久經訓練、技藝高超的少年,其戲獅躍撲翻縱,其中多有前後手翻、側手翻、側空翻、鯉魚打挺、魚躍前滾翻等雜耍動作。《清史稿·樂志》也記有:「阿爾薩蘭司樂三人,為戲獅。身長七尺,披五色毛。番民僧格乙。引獅者衣雜,手執繩,系腰球一,五色,番民僧格乙阿拉喀。」「『阿爾薩蘭』即指藏族的獅子舞,民間又精於耍,拉卜楞、德格諸地小沙彌傳統精於此,名聞遐邇。」

元宵節黃龍溪的保留節目之一「南獅表演」

南獅亦稱醒獅,在樁陣上比賽,在我國嶺南一帶開展十分普及,近幾年隨著中國龍獅運動協會的大力推廣,在北方也得到開展(如遼寧、天津、山東等地)。南獅也是隨著華人的遷移,在世界范圍內開展的十分廣泛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現代竟技舞獅源起於80年代,由獅頭、獅尾組成的單獅,在長10-14米,最高不超逾3米,最低不低逾0.8米的樁陣上,運用各種步形步法,通過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高難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來表現獅子的威猛與剛勁。在表演過程中,其舒緩婉轉之處,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稱絕;其飛騰、跳躍之時,讓人膽顫心驚而又昂然振奮。

南獅造型誇張,顏色亮麗,而南獅鼓擂動起來也更是振聾發聵,使人警醒。可以說,南獅是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為一體的具有強烈吉祥、喜慶色彩和氣氛渲染能力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耍獅子在黃龍溪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和火龍一樣起源於南宋時期。現在黃龍溪所耍獅子屬於南獅,即在樁上進行表演。整個南獅隊伍由10多人組成,除兩人表演獅頭、獅尾外,其它的分別負責樂器和護樁。梅花樁是南獅表演的重要器材,共12根,從1米到2.7米高不等,獅子在樂隊的伴奏下經過前期的准備後開始上樁進行表演,分別在這12根樁上進行跳躍、做動作。因其動作相當逼真,很受人們喜愛。

玩龍燈
明嘉靖年間,周村境內西馬庄玩龍燈就已聞名,用竹子紮成龍的頭、身、尾三節,以小布彩繪,後改為龍頭、龍尾各一節,龍身九節,節節用布相連,伸屈自如。
現今龍眼由原來的蠟燭改為電光,更顯目光炯炯。龍頭貼金鑲銀,龍身用紗綢裱糊,以釉彩描繪,五光十色,騰雲駕霧,蔚為壯觀,玩龍燈都是雙龍,一為紅色(火龍),一為綠色(後改藍色,即青龍),配有雲彩燈,均用竹子紮成,紗糊彩繪。
玩龍燈,表演花樣頗多。一般有「大車輪」、「羊角環」、「猛虎跳澗」、「二龍戲珠」、「雙龍穿檔」、「二龍戲水」等,表演時鼓樂齊鳴,後又配以各種名曲,如「慶太平」、「朝天子」等。

玩龍燈
更新時間:2005-10-15 專題專刊來源:本站原創
□川 翁
鄂州的民俗文化藝術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玩龍燈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它集「燈采」、「紙馬」、「武術」、「吹打」、「法事」等為一身,是一種綜合型的民俗活動。
龍燈在漢代就已出現。鄂州的龍燈據史料記載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就形式而言有盤龍、滾龍、火龍、板凳龍、百節龍;就不同的節日而言,有龍舟、旱龍舟和茅船等。這些神態各異的龍燈、龍船,在濃烈的民俗氛圍中有許多有趣的民俗事象。
三年一屆。民間有句俗語:「龍燈獅子采蓮船,三年一轉代代傳。」城鄉所有的龍燈隊,無論是哪一個姓氏、哪一個村莊,要玩龍燈必須是三年,不得間斷,這在民間已是約定俗成的。比如旭光的陸謝村,六十年前,上輩人玩龍燈,因為抗日戰爭只玩了兩年便間斷了,六十年後,村民們為圓上輩人的「香願」,自願集資、捐款,請師傅扎龍燈、學吹打,不到一年的時間,龍燈隊就組織了有一條高大的盤龍、三條滾龍、兩套鑼鼓加上其他的一些燈采等,整個隊伍幾百人上陣,一路上昂揚威武鑼鼓喧天,熱鬧異常,鄉親們贊不絕口:「陸謝的燈玩出了神,六十年前聞名鄉里,六十年後連長港的水也攪得歡騰起來……」可見,村民們的龍燈情結非同一般。幾年來,陸謝的龍燈還參加了鄂黃大橋通車,及鳳凰廣場竣工等大型慶典活動。
節數成單。龍燈由龍頭龍尾和一節一節的龍節組成,一般的十幾節、二十幾節,各地龍燈節數均不相同,但每條龍燈包括龍頭龍尾,不管多少節都不能成雙數。早年燕磯的百節龍進城時,蜿蜒了長長的一條街還轉個彎,名噪一時,其實只有九十九節。為什麼不能成雙數呢?民間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說:「好漢只打九九,不打十足。」過了頭會適得其反;一說:「百節龍是天上的神龍,民間紙糊篾扎,隨意玩弄是冒犯龍威,褻瀆神靈!」所以不能玩整整的一百節龍;還有一種說法與古人的「陰陽觀」有關,古人認為單數屬陽,雙數屬陰。作為古代四大神靈之首的龍,即使是紙糊篾扎的龍燈,也要盡顯「陽剛之氣,日月之精」!才能呈祥瑞,降吉祥。
有接有送。按老規矩,龍燈一定要在年前紮好,並搭高台予以供奉且香火不斷,任何人不得隨意觸摸。城區東門的龍燈隊從解放前到現在一直是這樣,直到吉日吉時請來道士「開光」(俗稱接龍儀式)、正月十三試燈後,龍燈才能出遊拜年和參加各種集會活動。接龍儀式虔誠肅穆。要給龍燈進行「點睛」、「開喉」、「通耳鼻」、「活龍爪」、「燃燈請神」和卜卦、殺雞取血(顯威鎮邪)等繁瑣程序。這樣,紙糊篾扎的龍燈才具有「活性」和「靈氣」。月半過後,依然要請道士進行「送神」儀式。各個地方的龍燈,不管有多少條,都得將龍頭龍尾取下來,選擇湖江或傍水之處,經過道士「送神」後,將龍頭龍尾一並燃化,(俗稱「送龍神上」)留下來的「龍衣」、「龍節」要妥善保存,來年只扎龍頭龍尾便可以連接繼續使用。
眼下,年關已近,城郊附近一些村組,如旭光、月河、將軍、五里墩、澤林、燕磯等紛紛趕扎龍燈,准備歡天喜地鬧新春。

玩龍燈民俗流行於唐代,為的是喜慶新春佳節,預祝來年豐收。俺家鄉筲山村(片)過年玩龍燈,新春將多了一道熱鬧風景。
玩龍燈俺村又叫興燈和穿燈。龍燈的樣式各不相同,一村一香噴。在俺家鄉這一帶,龍燈有拱子燈,果子燈,滾龍燈等,最好看最復雜的是花燈。俺村今年興花燈。
玩龍燈的規矩也不少,比如砍燈板(往歲時),瞥見人家村口好樹木,半夜三更的人去放倒了,點掛長炮竹,大鳴大放地抬了走,樹主知道不會喊賊的;玩龍燈也有個不成規矩的規矩,就是老龍燈燈板子一落地就要「玩」——玩龍燈需要一定的人力財力,一般自然村都是三、五年甚至頭十年才玩一次,有時小青年哄得快活,吆喝一聲玩,撬下燈板子,全村人都要忙乎起來,忙歸忙,念歸念,罵是斷然無人敢的;玩燈的人員早起來到「燈堂」,除了要凈手洗蔌好,還要從燃起的草煙上跨過,為的是去人腥。這其實是人們龍文化的一種虔誠。
玩龍燈玩在「龍頭」(扛頭板的人),技跟「二拱」,累在『吊馬尾』。有道「龍頭擺一擺,『馬尾』跑斷腿」。玩燈的花樣也不少,如龍盤道場、龍嘯青天、龍下綉、龍點珠等。玩龍燈不僅在自己村玩,還要送燈到相鄰的村去,那叫報社。燈到誰家門口誰要接燈,接燈要掛紅,老人掛壽紅,小孩掛子孫紅。一根紅綢獻龍冠,許的是善願,討的是吉利。
玩龍燈屬民間傳統文化,淵源於道家,故其玩鬧中又伴隨著道學靈驗色彩。如初一起燈時先由道士來開關,再去朝山,十五(或二十二)圓燈時再由道士誦經「散燈福」,大概是送神歸位、家家有福的意思吧。散燈福是激動人心的時刻,道士念畢神龍歸位經,一聲「散」,各燈板板主扛了燈板向自家飛跑。據說誰第一個跑到家,誰先生兒子,只是從來沒人裁判過。
龍是中華民族吉祥的象徵。它威靈,它神氣,它超自然,它具有凝聚力親和力。賦於龍之形象的龍燈,表現了中國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慶典和企願。俺村玩龍燈,也凝聚了全村人美好的願望,近兩年村裡不夠太平,願龍燈給俺村帶來吉祥。
願每年正月龍燈給天下人帶來吉利,帶來祥瑞。
謝謝您選用.

『貳』 什麼是雜技

雜技 [ zá jì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zá jì ]
舊稱把戲。由各種技藝表演組合而成的一種表演藝術。包括耍(耍弄器物)、變(變魔術)、練(人體技巧動作)等基本形式。廣義的雜技也包括馬戲。

『叄』 關於四川遂寧春節的民俗的論文

遂寧市自古流傳著「觀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行在廣德寺,唯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的傳說,廣德寺、靈泉寺作為觀音的道場,香火興旺,聲名遠播。廣德寺曾主領川、滇、黔三百餘山,獲唐、宋、明朝皇帝十一次敕封,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有全國罕見、全川唯一的珍貴文物「聖旨坊」和北宋真宗皇帝所賜「敕賜廣利禪寺觀音珠寶印」一顆及明朝皇帝所賜的「敕賜廣德禪寺」玉印。每年觀音菩薩的生日(2月19日)、得道日(6月19日)、出家日(9月19日),在遂寧的民俗活動中,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生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涅磐日),民間均要在靈泉寺和廣德寺舉辦盛大的觀音香會節,自明代起即形成當地的傳統節慶,至今不衰。特別是二月香會,自正月初一至三月初三,歷時兩月余, 香會節期間,近至川內各都、道、府、縣,遠至雲貴、兩廣及南洋各國,信眾都抬著聖駕,打起旗幡,紮好屏台,耍龍舞獅,敲鑼打鼓,前來朝聖,此時的遂寧香客遍城,熱鬧非凡。除四川各地的善男信女外,還有從雲南、貴州、陝西、甘肅、湖南、湖北等地遠道而來的香客,年逾百萬人次。朝山晉香、物資交流、商貿洽談、文藝演出等,隆重而熱鬧。

川中大樂:民間大型打擊樂。原名「蓬萊大樂」。流行於遂寧市及邊沿地帶。相傳,此樂由我國周朝時宮庭樂師發明,流傳到唐代開元年間,唐明皇聽到此樂高昂悅耳,演奏隊型壯觀,氣勢磅礴,特命為「大樂」,專供皇帝登基和帝王出巡時使用。明末,有一青年樂師因戰亂出宮,後到中江定居,用他的技藝建起了一支樂隊,於是世代相襲,光緒年間傳入蓬溪。20世紀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諸縣十分興盛。川中大樂由兩組組成:主樂組有腳盆鼓、大鈸、大馬鑼、饒缽、釵子、蘇缽、蘇釵、鐺鐺、鐃鐃等。輔樂組演奏時,兩組樂隊重迭交替,陣容龐大,場面壯觀,少則幾十人,多則上千人,曲牌有「雲頂翻」、「鳳點頭」、「撲燈蛾」、「牽藤藤」等十多種。原蓬萊大樂的節奏歡快,氣勢熱烈喜慶,融北方鑼鼓陽剛之氣和四川民間打擊樂柔媚秀麗風格於一體,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後經蓬溪縣文體局組織專人發掘整理,依據傳統模式,結合巴蜀文化特點將「蓬溪大樂」更名為「川中大樂」,重新製作樂器,創制新曲牌「五洲慶瑞」,改進樂器組合,調整鼓樂隊形,使得「川中大樂」演奏時場面更加恢宏,節奏更加激越,高潮迭出,豪氣勃發。人們盛贊「川中大樂」為四川的「威風鑼鼓」

桃子龍: 遂寧民間舞蹈,俗稱「脫節龍」,因其龍軀為脫節的桃子形而得名。相傳川北一帶的「娘娘」會,各家各戶均要上廟獻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後來在觀音會和元宵燈節活動時,人們將竹編扎彩飾的桃子組合成一條龍,舞時,一人持寶戲龍,一人持龍頭,五人持龍身,一人持龍尾,八女孩各拿兩朵彩雲在龍身伴舞。由於桃子龍為脫節龍,表演者可任意往來穿梭,此起彼伏,似龍在雲海里翻騰、沉浮。正如民間俗語:「桃子龍各耍各,穿來穿去嵴連著。」遂寧桃子龍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80年代,遂寧縣文化館組織民間藝人彭科稅等製作的桃子龍,參加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展受好評,並由中國博物館收藏。

雜技:中國遂寧雜技團成立於1974年,原名童家班雜技團。現有演職人員80多人,團內分設演員隊和學員隊。演員平均年齡19.5歲,是一支精幹而極富朝氣的年輕雜技隊伍。該團在繼承中華傳統雜技技藝的基礎上,廣收博採姐妹藝術之所長,創造性的創作、排練,演出了近三十個民族特色濃郁、充滿時代神韻、形式多樣、技精藝美的雜技節目。《頂碗》、《頂技爬梯》、《大武術》、《蹬圈》、《轉碟》、《扛竿》等節目先後在國內外各類雜技比賽中獲獎,其中《頂碗》獲全國少兒雜技比賽「銅獅獎」。該團長期以來,除堅持在國內各大城市巡迴演出外,還先後應邀赴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深受友人贊譽。為增進各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1999年應慶祝澳門回歸組委會邀請,雜技團赴澳演出,獲得海內外觀眾一致好評。

龍燈舞:民間傳統舞蹈,又稱「龍舞」、「龍燈」、「耍龍」等。據說始於漢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龍燈。龍形品種多樣,有「彩龍」、「火龍」等。彩龍龍頭五彩繽紛,龍身以各色軟段製成,約9制10餘節,造型精美。舞時常配以魚蝦蚌殼等彩燈同行。舞龍者不分男女,皆著對襟彩服,系紅腰帶,手持一節把竿,隨逗寶人曲身翻舞,綿延不停。有打擊樂器相伴。火龍多用彩龍頭,龍身著彩繪龍鱗的粗麻布,每節內有竹籠,內置燃燭或捻子,舞時點亮。火龍較彩龍長、大,一般10餘節,把竿也較長,龍把竿長約2米。 因多在元夜宵舉行燒龍儀式,故名「火龍」。火龍一般有雙龍雙寶。元宵燒龍,象徵新年慶祝活動圓滿,藉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龍者頭戴草帽、穿小褲衩、赤腳光背、持龍游舞,四周燃燈者手持鞭炮、拌以鐵花、炭圓,向火龍噴射。只見火花飛濺,火龍翻滾,火光沖天,五彩繽紛。待至龍體被焰火燃燒正旺時,舞龍者舉起龍架跑至江水,意為送龍歸海。遂寧市中區船山鄉把龍舞作為特色文化項目,繼承傳統,壯大規模,使龍舞更加豐富多彩。2000年,國家文化部授予船山鄉「中國龍舞之鄉」的稱號。

彩蓮船:亦稱「劃旱船」、「花船」,大都在春節期間和大型文藝活動中表演。由么姑、艄翁兩人表演。隨著鑼鼓,艄翁隨後劃船上場,兩人邊歌邊舞,配合默契,組成輕松歡樂的雙人歌舞。彩蓮船的表演主要是模彷水上行船的動作。么姑的舞蹈動作可概括為四句話:「手腕搖,腿下顫,腰要勤,身拔高」,艄公的舞蹈動作如「劃船步」、「吸腿劃船」等,貫以川劇中矮子的身法,與么姑的行舟飄游相呼應。舞蹈形象地表演船在水上,時而平水泛舟,瀟灑飄逸;時而破浪行船,起伏浮沉。舞蹈以悠盪開始,又以悠盪結束。有濃郁的民間特色。

車車燈:又稱「逗么妹」、「跑旱船」。主要在春節前後演出。表演者3人,1人飾么妹,1人飾小花臉,1人飾車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個手執燈籠的「報子」(打場人)。燈班均由鄉村表演技藝較高的老藝人領頭,串聯一些愛玩燈的人,臨時組成「車車燈」隊,春節期間四處玩燈,春節一過即行解散。「車車燈」的表演,先由小花臉手執花摺扇跑場,逗出坐「彩車」、戴墨鏡,手舞彩巾的么妹(多為男扮),然後即興編唱各種與節慶、農事、民俗有關諧趣之詞,以幽默逗樂為主。么妹在車船內手把車沿,隨唱詞作出前後仰俯搖擺動作,面露嬌羞忸怩狀。車夫或艄翁按曲調節拍作推車劃船狀。小花臉領唱後,其他人幫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後,在鑼鼓聲中走「轉元寶」、「挽螞蟻」、「篩蓮花」等傳統套路變換隊形。其表演技巧概括為「么妹要穩,花臉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數腔兩部分。唱詞多屬上下結構,句句押韻,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襯字、嵌詞,唱腔為微式調,曲調重復演唱。伴奏樂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鑼、鼓、四面板等。

獅舞:又稱「耍獅子」,是融武功、雜技和民間戲劇為一體的綜合民間藝術。據傳始於漢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為獅舞高潮。此舞一般為3人組成,2人藏於獅腹,飾以獅形道具,配合表演獅頭獅尾舞蹈動作,1人扮演笑臉和尚或孫悟空,戴面具,持拂塵,逗引獅子做各種動作。孫悟空持金箍棒頑皮活潑。舞獅時有打擊樂器伴奏,隨行有提燈籠者數人。獅子舞有文陣七十二,武陣三十六。表演路數分「文獅」、「武獅」。文獅主要是與猜謎續對聯等相關的表演,顯得活潑風趣,也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主要是擅長跳躍、踩球、跌撲、登高、騰轉等武功,顯得勇勐剛健。在形式上,有「高台獅」、「平台獅」、「高腳獅」、「地獅子」等。平台獅是在一個由四方桌拼成的平台上表演;高台獅是把兩張方桌貼面重迭,舞獅者在4隻桌腳上表演,也有重迭十多張方桌的高台,表演難度更大。獅子在戲獅人的逗引下,通過翻、騰、蹦、跳等動作,一層層登上桌頂,在四隻桌腳上表演「觀音坐蓮台」、「海底撈月」等動作;高腳獅表演時即興加入雜耍等滑稽動作;地獅子偏於打滾、撲跳等動作。獅舞還可分為「單獅舞」、「雙獅舞」、「群獅舞」。表演節目有「殺獅過年」、「盜靈芝」、「翻鐵門檻」、「鑽火圈」、「開關四門」、「鑽刀圈」、「紅燈進寶」、「擺蓮花牌坊」、「大舜耕田」、「猴子啃蘿卜」、「猜啞謎」等。

腰鼓舞:俗稱打腰鼓。其鼓以木製成鼓框,長形,兩端小中間大,雙面蒙皮。擊鼓時,以綢帶系鼓於舞者腰間,雙手各執鼓槌,交替擊奏,並伴隨舞蹈動作。其打法可分為「大花流派」、「小花流派」、「戰鼓流派」、「綜合流派」等,隊前還常有盆鼓和大鈸助勢,擊鼓節拍明顯,節奏鮮明,舞姿多樣,氣氛熱烈。

打蓮簫:又名「打鐵棍」。表演者手拿一根三尺長並裝有銅錢的竹棍,用兩端均勻而有節奏地敲打身體的腳、腿、手、肩、臂等部位,還可蹲、跑、滾著敲打,也可幾人互打,節奏鮮明、悅耳動聽,邊打邊唱,邊講邊唱,中間幫腔襯詞,唱詞內容通俗易懂。節假日期間,多隨著其他表演隊伍同行,多姿多彩,很受歡迎。

打圍鼓:有稱「玩友」。工余飯後或紅白喜事,邀約或邀請「玩友」四五人圍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妝和服裝,一般在玩壩或茶館舉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執板鼓、堂鼓、川鼓、馬鑼、川胡、鈸之類樂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師,其他樂器以鼓師手勢、鼓簽、鼓點指揮行事。打圍鼓花錢不多,費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間,廣泛流傳,滿足了川劇愛好者愛唱、愛聽的要求。

平台戲:民間傳統表演形式。平台以木板拼合綁扎而成,有8人抬起游演。平台上由眾人扮演一出戲站立造型,人物多系明戲中的腳色。後來,人們將平台戲放置於大型運載車輛上表演。

閱讀全文

與張三娘戲獅是什麼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