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梁曉聲文化四句話怎麼解析
什麼是文化,文化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作家梁曉聲的四句話,概括得十分經典,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四句話其實不難理解。
其實是對一個人文化與教養的詮釋,一個人具有的學歷,知識是衡量這個人文化的基本尺度,但有無文化或文化的高低,與這個人的教養是不能劃等號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對於一個人是否有文化的定義,往往是多方位的,不應該只有知識,還應該有教養,有素質。
B. 真正的文化人應具備四種素養是哪位文人說的
「真正的文化人應具備四種素養」是作家梁曉聲說的。
四種素養指的是:
1、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人物介紹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於哈爾濱市,祖籍山東榮成市泊於鎮溫泉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創作出版過大量有影響的小說、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中國現當代以知青文學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現居北京,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C. 梁曉聲文化四句話出處是哪
梁曉聲文化四句話出處是上課時候說的,三個星期講了六節課其中的一節課上說的。作家梁曉聲說過文化可用四句話表達。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反復品味這四句,每一次思考都有新的更深的理解,這四句話講的是文化,其實是修養,是人生。
梁曉聲人物說明
梁曉聲出生於1949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貧困的家庭為他的童年增添了許多傷痛和不堪。在他的記憶中,家永遠是又破又暗,又濕又冷的,狹小的空間使得家中5個兄弟姐妹總是緊挨著生活,這便是他書中所寫的光字片的由來。真正理解了其中的一句話,也會讓你受用一生。
D. 梁曉聲:什麼是文化
文化就是經得起歲月的長期洗禮而被傳承下來的社會現象。不要說什麼非物質。在物質世界裡,一切都是物質的,包括思維。
E. 什麼是文化是作家梁曉聲的四句概括: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常常聽人說:「沒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是學歷?是經歷?是閱歷?似乎都相關,但似乎又都不是。白岩松曾說:「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關於什麼是文化,作家梁曉聲的四句話高度概括: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文憑,和有沒有文化,有時完全是兩碼事。什麼是文化?文化就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文化就是無需提醒的自覺。什麼是自由?很多人的理解就是:自由就是由著自己,無拘無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這樣想的人,還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哲學家穆勒說:「約束是自由之母。個人的自由,須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文化就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文化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F. 梁曉聲 文化四句話
梁曉聲形容文化的四句話:1、植根於內心的修養。2、無需提醒的自覺:自覺指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名人視角。
G. 梁曉聲文化四句話的解讀是什麼
梁曉聲文化四句話的解讀如下:
1、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五年裡,那一摞手稿,越積越厚,足足有3600多頁。稿紙上的字,起初工工整整,安安靜靜;過了二三十萬字後,這些字慢慢醒來,個別的筆畫在探頭探腦;再過三十多萬字,梁曉聲已然按捺不住字里行間的拳打腳踢;到了最後,就索性寫在了A4空白紙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我懷念我見過的場景:一張小木桌,一把小木椅,桌上是一摞標有「北京語言大學」字樣的400字大稿紙。小桌放在朝北的陽台上,窗外陽光明麗。梁曉聲坐在這里,一筆一畫地寫著字,完完全全一個爬格子的工匠樣子。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梁曉聲在牡丹園的家,我去過許多次。一條很窄的小街里的一個不大的小區。梁老師說,小街現在通暢多了。前些年,人來人往,小商小販川流不息。有一點好:一下樓就接地氣,適合我寫小說。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以文藝創作弘揚家國情懷,要勇於表達中華民族傳承至今、富於時代精神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外化中國人內心的精神追求,書寫中國人在實現個人理想與國家利益過程中付出的努力,鮮明反映倡導什麼、拒斥什麼、堅守什麼。
5、堅守本心:
《人世間》(三卷本)是著名作家梁曉聲的最新長篇小說,歷經數年打磨完成。作品以北方省會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從20世紀70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後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
H. 梁曉聲文化四句話概括和解讀有哪些
具體如下: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真正的文化包括很多層面,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人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我們完全能夠通過一個人的修養對他的品性做出最基本的判斷。修養高的人,其品性必然高,換句話說,一個人的品質藏在他的修養中。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文化」有很大的曲解,他們認為所謂的文化不過是一個人的學識、經歷和閱歷。判斷一個人文化的高低,似乎只看他學歷的高低,人生經歷的豐富以及對生活閱歷的感悟。
真正有文化的人,內心一定具備無需提醒的自覺性,因為這已經根植於他們的心裡,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真正有文化的人一定會懂得約束自己的自由,因為這樣才有時間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都想做,但有文化的人會克制住,明白什麼是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因為懂得約束自己,所以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在透支自由,最後一事無成的時候反而埋怨命運的不公平。其實,不懂得約束自己也是沒文化的一種體現。
梁曉聲的文化情結:
中國文化就如同巨大的萬花筒精彩紛呈、絢麗多姿。著名小說家梁曉聲這些年似乎有點「不務正業」,一頭扎進中國文化研究的厚土裡,探討中國文化的種種現象和問題,《中國文化的性格》作為他最新出版的文化求索隨筆集,讀來令人深思。
《中國文化的性格》一書分為「中國歷史的文化特質」「文以載道」「文學即人學」「文明意味著什麼」四大部分,每個部分有若干單篇文章組成。全書涵括了中國歷史、文學、文藝等方面的內容,既有以時間為線索的宏觀歷史考察,也有對文藝作品的微觀解剖,力圖從中整理一條關於中國文化、中國人精神氣質的主線。
梁曉聲站在當下社會現實的立場,對照世界不同文化的特質,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入木三分的探索,其角度新穎、行文辛辣、富有哲學思辨的意味。閱讀本書,可以看出年近七旬的梁曉聲,並沒有以「人師」自居,對於中國歷史和文化心存敬畏。
I. 文化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是梁曉聲還是張榮寰
這句話是梁曉聲說的。
著名文學家梁曉聲有一個很靠譜的解釋,他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出自出自《人民日報·文藝》:《梁曉聲:說到「文化」二字,我時常深感憂傷》,後被沈丘網轉載。
原文:
「說到『文化』二字,我時常深感憂傷。」梁曉聲感慨。什麼是「文化」?梁曉聲曾用四句話來表達他對「文化」的理解,那就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在網路上,這四句話被廣為傳播。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一個人心平氣和,做事妥帖,做人禮貌,這就是修養。在古代,我們常以玉比君子。說君子像玉石一樣溫潤,光華內斂,不刺眼,不炫耀,謙和守下,不咄咄逼人,這就是修養。
古人讀書最重要的一條是修身,只有修身之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現代人讀書是學知識,只要分數高,啥都不重要。所有現在很多人脾氣暴躁,話沒說兩句就要粗言問候,情緒總比邏輯來得快,脾氣總比涵養少的多。這樣的人讀再多書,也不能算有文化。
(9)梁曉聲講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關於文化其他三句話的解釋:
1、無需提醒的自覺:
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一個自覺的人。上車自覺排隊,打飯自覺排隊,見到老人自覺讓座,別人輸密碼的時候自覺迴避,口香糖吐在紙巾里,上廁所自覺靠近一步。
自覺是無需提醒的,一個人只有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才會有自覺的行為。體諒老人身體不好,所以自覺讓座。密碼是別人的隱私,所以自覺迴避。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個人如果用心去關照別人,那大部分的禮貌其實都是不需提醒的自覺。但是很多人就是不自覺。
因為他們無視別人的感受,忽略身邊人的情緒。這樣的人往往給人留下霸道、飛揚跋扈的壞印象。
2、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在中國的公交車、地鐵、高鐵、飛機上,大家雖然素不相識,但是很容易就能判斷一個人的素質是高是低。高談闊論的素質低,聽歌外放的素質低,吃完零食一地垃圾的素質低。
說話、聽歌、吃東西這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你的自由一旦影響了別人的自由,那你就是越界了。在一個公共區域里,有素質的人說話都是低語交談,以不影響別人為標准。
3、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什麼是善良,就是發自內心的讓別人好。善良是不讓人難堪,善良是懲強扶弱,善良是扶危濟困。
善良是一種細膩的生活體驗,要體會到每一個人的感受,以溫和的態度,平靜的心情,委婉的話語,關切的目光,任何時候帶給別人的,都是一種信任與關懷。
善,是人性中所蘊藏的一種最柔軟,但卻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懷。不管如何艱難,也應該堅持善良;不管多麼孤獨,也要堅守人格的高尚。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人有善念,天必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