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華文化怎麼辯解

中華文化怎麼辯解

發布時間:2023-01-06 19:53:15

① 辯論賽《傳統文化的弘揚重在創新》怎麼辯

如下:

文化延續重在創新,今天討論文化延續的問題,就必須先對這個概念進行界定。而文化作為一個人文學科的概念,又是極難定義的,不同於自然科學研究對象的客觀物質屬性,也不同於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可還原性,人文學科的定義,可能會因為研究者本身的文化屬性而存在先天性偏見。

尤其是對文化這樣一個在多元文化社會各自有不同體認的概念,所以我方本著真誠探討的態度,採取最為寬泛的定義,即文化是一整套該文化中的多數人採取的世界觀、價值觀、行為模式、審美品位哲學思維。

這些抽象的表徵又體現在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藝作品、文學作品和哲學思想類經典著作之中。總結起來就是器物層面、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

今天我們在這里說文化延續,也要明白,任何一種文化,都會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除此之外,世界進入地理大發現時代,尤其是兩次工業革命之後,隨著西方世界的殖民主義擴張,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沖突與融合,就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現象。

所以,文化的延續,不可能,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今天談延續更重在傳承還是創新,就要知道,文化延續的,應該是發展的,更好的,更先進的文化的精神內核。內容重於形式,形式服務於內容。所以我方將從歷史與現實兩個維度論證為什麼文化延續重在創新。

第一,從歷史維度看,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禮記大學》就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接著舉證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再到秦漢魏晉南北朝,再到唐宋元明清,從分封制到郡縣制,政治制度與治理體系的創新與改革從未停止,這不但在政治上形成中華民族的大一統結構打下基礎,也為這種大一統文化的形成打下基礎。

在器物上,四大發明都是創新,這種創新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成為了中華文化的象徵物。器物和制度的演變,必然促進觀念的變化。

王安石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從而推動變法,其目的還是助君父內聖外王,實現四海昇平這一中國政治文化中的最高理想。而另一方面,正是到了明清,尤其是晚清,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墨守成規不搞創新,才導致了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甚至亡國滅種。

第二,從現實維度看,文化的傳承重在創新的原因在於,當今世界的多元文化並不是相互隔絕,各自發展傳承的。而是在互相的沖突、競爭與融合中,推向前進的。

而尤以沖突和競爭為主要方面,很多文化在強勢文明的傳播下消亡,這個時候就是投入大量資源保持文化的原汁原味,也可能徒勞無功。而創新的意義在於爭取受眾,以形式上的變化,換取內核精神的繼續延續。這是現實,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另一方面,文化之間也有互相借鑒與融合,借鑒人類文明的前進成果,必須將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創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種創新徹底改變了中國革命和現代化發展的面貌,更好的延續了中華文化。

綜上,文化延續重在創新。

辯論細則

1、 時間提示:自由辯論階段,每方使用時間剩餘30秒時,計時員以一次短促的鈴聲提醒;用時滿時,以鍾聲終止發言。攻辯小結階段,每方使用時間剩餘10秒時,計時員以一次短促的鈴聲提醒,用時滿時,以鍾聲終止發言。

其它階段,每方隊員在用時尚剩30秒時,計時員以一次短促的鈴聲提醒,用時滿時,以鍾聲終止發言。終止鍾聲響時,發言辯手必須停止發言,否則作違規處理。

2、 陳詞:提倡即興陳詞,引經據典恰當。

3、 開篇立論:立論要求邏輯清晰,言簡意賅。

4、 攻辯:

(1)攻辯由正方二辯開始,正反方交替進行。

(2)正反方二、三辯參加攻辯。正反方一辯作攻辯小結。正反方二、三辯各有且必須有一次作為攻方:辯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數限制。攻辯雙方必須單獨完成本輪攻辯,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辯雙方必須正面回答對方問題,提問和回答都要簡潔明確。重復提問和迴避問題均要被扣分。每一輪攻辯,攻辯角色不得互換,辯方不得反問,攻方也不得回答問題。

(4)正反方選手站立完成第一輪攻辯階段,攻辯雙方任意一方落座視為完成本次攻辯。攻方可以任意打斷。

(5)每一輪攻辯階段為1分45秒,攻方每次提問不得超過10秒,每輪必須提出三個以上的問題。辯方每次回答不得超過20秒。用時滿時,以鍾聲終止發言,若攻辯雙方尚未完成提問或回答,不作扣分處理。

(6)四輪攻辯階段完畢,先由正方一辯再由反方一辯為本隊作攻辯小結,限時1分30秒。正反雙方的攻辯小結要針對攻辯階段的態勢及涉及內容,嚴禁脫離比賽實際狀況的背稿。

5、 自由辯論:這一階段,正反方辯手自動輪流發言。發言辯手落座為發言結束即為另一方發言開始的計時標志,另一辯手必須緊接著發言;若有間隙,累積時照常進行。同一方辯手的發言次序不限。

如果一方時間已經用完,另一方可以繼續發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棄發言。自由辯論提倡積極交鋒,對重要問題迴避交鋒兩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對於對方已經明確回答的問題仍然糾纏不放的,適當扣分。

6、 觀眾提問:正反方各回答兩個觀眾提出的問題,雙方除四辯外任意辯手作答,一個問題的回答時間為1分鍾,如一位辯手的回答用時未滿,其他辯手可以補充(問題須經過半數以上評委審核,辯手方可作答)。

7、 結辯、辯論雙方應針對辯論會整體態勢進行總結陳詞;脫離實際,背誦事先准備的稿件,適當扣分。

8、根據所有辯手的表現,評選出最佳辯手。最佳辯手要求有:自信大聲,有感情,能言善辯。

② 如何辯證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①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②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加以改造和剔除。③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把握好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③ 如何正確認識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歷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多個,而其中又以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為主,中華文明是多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學術界一般稱之為「多源一體」的文明形成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中華文化定義為中國所有民族(即中華民族)的文化總匯,但由於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並且漢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所以普遍認為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體。由於歷史上越南、琉球和朝鮮半島曾是中國王朝的一部分,並長期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所以有歷史學家認為歷史上的越南、琉球和朝鮮的文化亦屬於中華文化,但由於二十世紀越南和朝鮮廢除了漢字教育和漢語教學,所以今日的越南和朝鮮半島和中華文化已沒有直接的聯系;而琉球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已被日本長期殖民統治,其文化和中華文化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區別;另外中華文化亦被日本部分人民尊稱為「日本文化之母」,所以日本文化有選擇的繼承了中華文化,雖然在日本文化中能尋找到部分中國文化的影子,但日本文化和中華文化已是兩種不同的文化,近現代以來由於中國的落後、日本的崛起導致二者更大的疏遠,所以學者們普遍認為日本文化是中華文化、西方文化和日本土著文化的雜交體。
小中華思想是一種由中華思想派生而來的,在日本、朝鮮、越南等中國以外的儒教文化圈(漢字文化圈,東亞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內存在的「文化認同」和「文明繼承者」的思想。

④ 論述應該如何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特徵是其支配地位長期被儒家倫理文化的價值取向占據著。上至華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會,上下五千年,儒家倫理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除此以外,我們還能從以下幾方面特徵加以認識: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是封閉的生態環境條件下,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的產物。是以漢族為主體,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創造的,這一特定區域特定人類圈的社會精神形態,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國傳統文化是歷時五千年形成的一個完整而龐大的體系,從哲學思想、思維方式到心理傾向,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豐富,具有內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為文化傳統,世世代代傳播延續下去,還將繼續傳承下去,無論是自然傳承,還是選擇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不停止。教育的傳承屬於選擇傳承,即把優秀部分傳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傳承性。
第四,傳統文化屬於舊的時代,受著時代的局限,總是一分為二的,其中精華與糟粕並存,養料與毒素同在。對教育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的消極的效應,具有影響的雙重性。

⑤ 如何看待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中華文化的特點是不斷的演繹,不斷的詮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華文化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基礎,文字藝術和古代科學是中華文化的魅力,各民族共同創造,是中華文化的動力和存在保證。

⑥ 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辯論會正方辯詞

在展開本場辯論之前, 先來明晰幾個概念: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人類創造的一切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什麼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那麼什麼是外來文化呢? 方認為正在進入一個民族內部,並與其社會發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別族文化,即外來文化。今天, 面臨的是一個利弊交鋒的辯題,利和弊從來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結果,從不是建立在猜測之上的可能性,因此衡量利和弊只能由事實判斷來得出。其次,利與弊誰大誰小,標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方認為用整體全局的眼光,發展辨證地來看,只要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發展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這就是利大於弊。同時。 也清醒地看到外來文化的本身有其優劣之分,但是 從來不都是取齊精華,去其糟粕嗎? 從來不都是應該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嗎? 從來不都是要做善於拿丕的新人嗎,因此,決下能用錯誤引進民族文化帶來的種種弊端來判定外來文化本身對民族文化發展的利弊大小。先讓 為大家展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吧!在文藝復興的歐洲,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明使歐洲復興成為可能。優秀的義大利古典作品哺育了具有高度英格蘭民族性的莎士比亞。而中國呢,曾經與擁有古代西方全部文化遺產的阿拉伯人並駕齊驅的中國人卻在此後的閉關自守中備嘗落後挨打的教訓。當 今天再一次站在世紀之交的廣闊舞台上,回顧幾個世紀的世界文化的廣泛傳播和交流的時候, 驚嘆外來文化帶來民族文化怎樣的崛起和飛躍, 相信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只有在與外來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中,才能夠突飛猛進, 也同樣將相信,"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正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堅強自信和歷史價值的最佳體現。有道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為身在最高源。"謝謝大家!

⑦ 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清哪些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對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的文化是優秀文化,礙於人們的進步,禁錮人們思想的文化是不好的。要看文化對人類的影響作用,如果對人類的進步是有用的,那麼就是優秀的文化。

⑧ 談談你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倫理為中心,政治為本位,即倫理政治型文化,中國文化的倫理特徵,主要源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制度。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中國是在血緣紐帶解體不充分的情況下步人階級社會的。由家庭形成家族,由家族形成宗族,由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因此,整個社會血緣親情意識是相當濃厚的。宗法制度土壤里孕育出來的中國文化因而帶上了濃厚的倫理文化色彩,比如孔孟儒學,其整個體系都是圍繞著人倫道德而展開的。中國倫理政治型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積極方面表現在重人倫道德,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能培養人們的道德覺悟。加強道德修養,使中國素來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而消極面主要體現在:一是重人倫,輕自然,這使得中國長期以來不大注重對客觀自然規律的探索與研究,自然科學始終處於落後發展狀態;二是重禮治,輕法制,在這樣的文化土壤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重群體,輕個體,個人在家庭、宗族和國家中的地位是極其卑微的,一言一行均得符合家族和國家意志,處處都得體現群體的絕對「義務」,否則便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雖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也有大量的精華,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優秀遺產,使之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服務。我認為用於我們今天經濟建設的傳統文化精華是:1、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2、先義後利的精神。3、言必行,行必果的精神。4、實事求是的精神。

⑨ 如何客觀評價中華文化

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中國封建社會前期和中期的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曾經居於當時世界的先進地位。然而,中國封建社會在後期卻遲滯不前,中國傳統文化並沒有產生出近代意義的自然科學,以至於中國長期沒有擺脫經濟和科學技術落後的局面。相對於西方中世紀的基督教統治而言,中國傳統文化有其長處;相對於西方文藝復興以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而言,中國傳統文化有其缺陷。這兩方面的意義都應予以肯定。

閱讀全文

與中華文化怎麼辯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