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定安縣有什麼文化古跡

定安縣有什麼文化古跡

發布時間:2023-01-06 21:30:25

⑴ 定安的旅遊景點

定安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主要旅遊資源總概括為「定安八景」,即:①定安古城;②文筆峰;③南麗湖;④久溫塘火山冷泉;⑤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及見龍塔;⑥母瑞山革命紀念園;⑦母瑞山革命老區「百里百村」文明生態村;⑧名人故里。除了「定安八景」,還有定城解元坊等景點。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首置定安縣,意為從此境地安定,黎庶安寧。天歷二年(1329年),元文宗圖帖睦爾升定安縣為南建州,州治設在瓊牙鄉,即今定城鎮南門外的楊墩坡村南邊。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南建州復設定安縣,隸屬瓊州府,次年縣治遷到南渡江南岸的定陽(1520年建城後改為定城)。定安古城始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由時任定安知縣羅昌主持興建,歷時6年建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
歷史。古城東西南北城門均建有城樓,城外挖有壕塹,北城臨江。城牆皆以玄武岩大青條石疊砌,周圍593丈,高1丈4尺,垛堞1192個。城內街巷交錯,呈「廣」字形狀,主要街道有東門街、西門街、北門街、中南門街4條,全長約1000米,寬約2.5米,均以青石磚鋪設路面,平坦寬闊,古樸典雅。解放後擴建縣城,古城被拆除三分之二。現城門僅存西門、北門,城牆則存西北、西南二段,約長1000米。明清時期的定安古城,曾經繁華熱鬧一時,素有「小蘇州「之稱。
定安古城定城歷經明、清、民國到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都是定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它不僅仍遺存眾多文物古跡,解元坊、亞元坊、清潭亭、見龍塔、縣官衙、文廟、明照閣、王映斗故居、百年老街騎樓等歷史遺跡,更有新建設的塔嶺新區、江濱公園等現代建設,如今的定城面積已擴大一倍。老城區風亭月榭,古牆斑駁,南渡江如銀蛇飛舞,蜿蜒向前;新城區風和日麗,高樓林立,東線高速公路如輕軌快車,賓士前進。2008年,定城鎮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漫步古城,在充滿遠古和現代的氣息中自如遊走,在老街吃上一碗地道的定安雞飯,喝一口酸菜清湯或嘗上一碗熱騰騰的海南粉,登上百年騎樓遠眺高樓聳立的塔嶺新區,新老城區相輝交映,古韻時尚,光離陸影,行走其間,竟不知今夕是何年。定安古城,以其鍾靈毓秀,呈現魅力無限。 文筆峰,位於海南省定安縣的中部,它平地拔起,山色秀美,為定安八大名景之一。文筆峰從山腰至山頂主要由玄武岩和片理岩組成,山上植被茂盛,山頂常有雲霧繚繞。
文筆峰,又名文豪嶺。「文筆」、「文豪」的意思就是:文采、有文採的人。古代這里出了不少的文人才子,被明朝明神宗譽為「三朝碩士,一代偉人」的禮部尚書王弘誨就出生在文筆峰腳下雷鳴鎮龍梅村。王弘誨一生著作很多,文學上頗有成就,其中著有《南溟奇句錄》、《尚友堂稿》等,至今,龍梅村還有一座為紀念王弘誨所建的富有海南建築特色的明代牌坊,建築設計造型古樸雄偉、堅固大方,叫做「太史坊」。
關於文筆峰的由來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位仙人挑著一擔仙土准備送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園,路過定安的時候,看到這里人傑地靈、美景如畫,便停下來歇歇腳、飲酒賞景,一筐土放在自己的腳下,另一筐土放在舊州,不知不覺仙人就喝醉睡著了,這一睡就睡了很久很久,仙人便化成了仙人石,兩擔土變成了兩座山,定安這座山就是現在的文筆峰。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文筆峰上留下的仙跡有:仙人洞、仙人大腳印、仙人手掌、仙人酒杯、仙人石、娘子房等。(娘子房的來歷:王母娘娘在天宮里等啊等,怎麼那挑土的仙人還不到呢?於是,派了七仙女當中的一個下凡來找找,仙女在定安找到了挑土的仙人,但他喝醉睡著了,怎麼叫也叫不醒,仙女看看天色還早,不到回宮的時間,她就坐在旁邊等仙人醒來,仙女等得也困了就躺下來睡著了,等她醒過來已經到了回天宮的時間,可是挑土的仙人還在呼呼大睡,沒辦法,仙女只好一個人回到天宮向王母娘娘復命去了,而她睡過的地方留下了一張石床,石床所在的岩洞被稱為娘子房。 南麗湖水面1200公頃,是海南省瓊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淡水湖。這里湖水清澈,碧波盪漾,四周膠林環抱,綠樹翠竹臨岸,山清水秀,明凈瑰麗,環境幽靜雅逸,氣候溫和,終年宜泳
,宜浴、宜釣。遠眺南麗湖,煙波浩渺,水接著天,天連著水,碧波粼粼,湖面上空麗日融融,白雲悠悠,徐網習習。水面雲影浮游。南麗湖水域,原來是低谷、高山、岩嶺。1958年,定安人民在這里修起南扶水庫,於是低谷積水成湖,原來的高山峻嶺成了湖中小島,有方的,有圓的,有長的,共有13個。
面積最大的小島有39600平方米,最小的有3300平方米。這些小島樹木竹叢蔥翠欲滴。五彩野花爭妍斗艷,林間鳥啼不歇,草地兔子蹦跳……個個小島猶如寶石翠玉般美麗,人游其中如醉如痴。
南麗湖於1988年被列為海南省重點旅遊開發區。幾年來,南麗湖開發建設的基礎工程及旅遊設施進展迅速,在完成道路交通、供電供水等建設的同時,豪華的大酒店、餐廳、別墅、水面娛樂及高爾夫球場等旅遊設施相繼建成。為遊客提供游、玩、住、吃的配套齊全的系列服務,是一個旅遊度假的理想的名勝風景區。 久溫塘火山冷泉位於定安縣龍門鎮久溫塘村,該冷泉是中國繼台灣島蘇澳冷泉、黑龍江五大連池冷泉之後的第三大冷泉,也是屹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大的熱帶富硒冷泉。日自涌量達4萬立方米,無色、無味、清澈透明,常年水溫23~25℃,夏涼冬暖,清甘可口,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最佳標准。它含硒和鍺等多種抗腫瘤防癌元素,既可提高免疫力、治療心血管疾病,又可以飲用,泡浴,促進血液循環,使人心曠神怡,延長壽命。冷泉地帶植被保護得非常好,滿目青蔥,古榕連片,怪石嶙峋,卵石遍野。近百股清泉源頭,從石縫里汩汩流淌,泉水叮咚,匯集成塘,流歸萬泉河,四季陌上花開,小魚如織,彩蝶圍繞泉邊翩翩飛舞,人如在畫中,是清暑納爽、休閑養生的好去處。
火山冷泉附近近期發現一個萬年火山口——元寶山,形成於數十萬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元寶山由三個山峰組成,遠眺宛若一綻大元寶。周邊民居均以火山爆發後遺落的火山石壘砌,村道皆以此石鋪修。元寶山現尚存有明朝王弘誨建造的和尚廟、和尚井、石碗石筷石盤等遺址。元寶山現尚未開發,上山的路被灌木叢所掩蓋,整座山峰保留原生態的狀態,野趣盎然,吸引了不少地質專家和旅遊愛好者前來觀光探奇,到萬年火山口登峰探險,再到火山冷泉泡上一浴,讓人流連忘返。 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及見龍塔
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地處海南省定安縣塔嶺開發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鳥文化主題公園。在這由近千種不同植物美化而成的466畝生態空間里,展示著300餘種30000餘只各式熱帶飛禽,涵蓋了海南鳥類的絕大多數。這裡面有世界最大的鳥——鴕鳥;有世界上第二小的小鳥——珍珠鳥;有飛得最高的鳥——天鵝;有鳥中潛水冠軍——鳳頭潛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五十餘種鳥類,都屬於海南獨有的鳥類或亞種,一般遊客是難得一見的。
在這個鳥類王國中,除了能欣賞到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的鳥類外,多才多藝的鳥類明星們還將帶給您精彩紛呈的各類飛禽表演。這其中有精彩激烈的飛禽王國奧運會、有中國首家推出的空中禽王——猛禽表演,有生猛的斗雞、詼諧的斗畫眉、沙漠中的鴕鳥騎士,還有在見龍古塔上演繹的孔雀東南飛……這里不僅是鳥的世界,還是花的海洋,近千種奇花異木點綴在園區,直插雲天的喬木,婆娑起舞的花灌木,碧綠如茵的草地,一年四季,繁花似錦……好一派具有南國風情的熱帶風光。眾多散放的鳥類,或徜徉林間,或棲於枝頭,又或翱翔於藍天白雲間,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享受著生命的美好!
園區目前已向遊客開放的主要景點有:世界名鴿廣場,九鳳壁(中國第一座九鳳壁,海南首座巨型浮雕),鷯哥語廊,鸚鵡廣場,鳥雨林(中國第一個採用聲、光、電、色等手段模擬熱帶雨林的地形特徵及熱帶雷雨)、相思林(天鵝湖)、沙漠鳥園(中國第一個採用情景模擬方式展示沙漠鳥的沙漠鳥園)、猛禽表演場、見龍塔(海南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塔)、浴龍潭(海南最大的人工瀑布)、飛禽明星劇場等。海南熱帶飛禽世界追求人鳥的和諧共處,這里的鳥類絕大多數都可以跟遊客實現零距離接觸,一把鳥食、一聲鳥哨,可能就會是您演繹現代版「天鵝湖」故事的開始……
傾聽天籟鳥音,感悟祥和世界 ,請到飛禽世界來,這里有你童年的夢想;請到飛禽世界來,到這里尋找生命的真諦!
見龍塔又名仙溝塔,位於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公園內,由磚石砌成,共7層,高25米。見龍塔共設有28個實門,每層有8個實門和假門,其中第1層實開東、西、北3個門,其它5個門都為假門。第2層則與第1層剛好相對,實開5門,虛開3個假門。這樣虛虛實實交錯而上,預防塔身縱向開裂。塔的內部是空心的,內壁設有磚梯通向各層。整個塔並無任何現代建築材料,一塊塊塔磚在糯米、草木灰等原始建築材料的粘合下累疊而成。塔磚有《千字文》的單字印記,底層正面額上刻有見龍塔三字。1956年人民政府撥款修整見龍塔,1986年,定安縣人民政府定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著手搶救和保護。1996年,定安縣文化館集資對見龍塔進行修繕,使其保持昔日風姿。
見龍塔是典型的風水塔,因它是依易經八卦而設計的,塔為八面體,牆上分別紋印著「日、月、星、辰、天、地、玄、黃」等字,底層正門刻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字,今仍清晰可辨。據史料記載,見龍塔始建於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知縣伍文運、紳士林起鶴等捐資建築,因資金缺乏,半途停工。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縣吳先舉邀請紳士捐資續建而成。塔名「見龍」,是據易經「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句而命,其本意是祈求出人才,顯而易見是風水塔。令人稱奇的是,見龍塔頂上還設計有一個起避雷作用的半米長的鐵物。在古塔上設置避雷物在海南古塔甚至國內古塔建築中也非常少見,而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現代避雷針是1752年,建塔時尚未傳入中國。 母瑞山位於定安縣南部山區,是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搖籃」。在兩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瓊崖將士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保存了革命火種和力量,為全國革命的勝利和海南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勛。為緬懷先烈,啟迪後人,省委、省政府於1993年2月決定在國營中瑞農場原紅軍操場遺址上修建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為加快革命老區的發展,更好地發揮母瑞山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省政府投資5100萬元改建了定安塔嶺到母瑞山的公路。母瑞山紀念園於1996年8月1日建成。
1928年3月國民黨蔡廷鍇率軍抵瓊,大肆圍剿蘇區,瓊崖軍民奮起反擊,因敵強我弱,反圍剿受挫。是年冬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率部轉移到母瑞山,開辟革命根據地,第一次保存了革命火種。
1932年7月國民黨警衛旅長陳漢光率部隊對瓊崖蘇區大圍剿。瓊崖軍民英勇抵抗,因敵我力量懸殊,反圍剿失敗。馮白駒帶領黨政軍一百多人在母瑞山惡劣的環境下,與敵周旋,最後僅剩下25名英雄。他們胸懷崇高的革命理想,過著野人般的生活,堅持8個多月艱苦卓絕的斗爭後,於1933年4月突圍回到瓊山縣革命老區,革命火種再次得到保存。母瑞山在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中舉足輕重,不愧是瓊崖革命的搖籃。 王官故里位於定安縣嶺口鎮九錫山村、皇坡村一帶。王官,今嶺口九錫山村人,因其「臂力過人,善於長矛騎射,馳騁於黎僚峒中,莫敢違犯」。在元代被推為南雷峒峒主。至治元年(1321年),被貶元太子圖貼睦爾客游定安,王官「事之以禮」,並促成太子和定安娘子青梅的姻緣。元歷元年(1328)太子回京都登基,稱文宗皇帝,元文宗對定安南雷峒主王官「事之以禮,故升而以官世知州事」,「佩金符,領軍民」,將定安縣升為南建州。王官歷治18年(主政南建州8年)政績好,「民依之,若父母也」。
南建州,直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南建州所轄之地甚廣,以定城為中心往東50公里,南275公里(今瓊海石壁、屯昌、五指山、瓊中,白沙)一帶。封南雷峒主王官為世襲知州,州治設在瓊牙鄉,即今定城鎮南門外的楊墩坡村南邊。明初由南建州世襲知州王廷金遷回其故里嶺口九錫山村。州府遺址九錫山村現尚留有古城牆基遺址,村四周有長弧形池塘,將其連接來看,應是當年護城河。村東南的水井旁邊,仍存兩塊大型的圓形旗鼓石,完整青亮,雕刻古樸,為當年南建州殿堂門前所用的威儀裝飾。村邊還殘存著很多厚大的古代磚塊、零碎瓦片,以及雕有蓮花紋飾的大石缸,是南建州城毀之時留下的遺跡。 位於定安縣城定城鎮東門街老市場東側,原在王尚書生祠後(今定城醫院後),建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孟春,為當時的翰林院庶吉士王弘誨立。王弘誨系定安縣龍梅村人,萬曆年間曾官至南京禮部尚書,他於嘉靖四十年(1561年)廣東鄉試考中辛西科第一名舉人,故坊匾是「解元」。解元坊初立於定城中街,清代曾重修一次,民國十七年夏,因建新街,解元坊始遷至今址。
解元坊通高5.1米,面寬三間,明間(除柱)寬3米,次間(除柱)寬1.5米,明間解元坊額石面寬77厘米,長3米,厚20厘米,正面陰刻橫寫楷體大字「解元」,字大70厘米見方,右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瓊州府知府吏韓宜,同知陳夢雪,通判楊麥,定安縣知縣黃守潛,定安縣知縣元萃重修」;左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翰林院蔗吉士王弘誨建,隆慶二年孟春吉日產。民國十七年戊辰仲夏月吉士旦裔孔明鏡同眾遷立」。解元坊額後背中間陰刻橫寫楷體大字「翰林」,字大60厘米見方;右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欽差提督兩廣都御史王同道,分巡海南道副使姚世為」;左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翰林院庶吉士王弘誨建,隆慶二年孟春吉日立」。 王映斗故居位於定安縣定城鎮春內村。王映斗,道光二十四年登進士,歷任內閣批本、侍讀學士、大理侍卿,奉天府丞兼提督五省學政。王映斗故居坐西向東,建築布局呈品字結構,佔地2000多平方米。故居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外觀酷似一座寬大的城堡,內有12院72房,布局十分緊湊,所有建築採用傳統的土木磚瓦構築,且融入不少西洋建築風格,使故居具有明顯的中西合璧之特色。為定安境內建築規模最為宏大氣派的一處私家豪宅。故居大門石砌而成,有2米多高,朝向東,九級石階緩緩而上,頗有氣勢。故居大門內,一條30米長的巷道直通院內,故居有正屋、後枕屋之分,正屋4幢,中為客廳廳堂,廳堂比一般海南民居的廳堂要高出許多,屋樑、公閣所用板材均採用上等名貴的苦香木料。兩側為廂房,後枕屋3幢,每幢為3間,皆為懸山式建築,前庭和後庭的四周都分別有廊檐相連,起到遮光擋風蔽雨的作用,庭院幽深,曲廊迂迴,移步換景,風格別致,迴廊巷道皆用青石鋪就,古樸大方。現故居右側2幢正屋已多處損壞,1幢已瀕臨坍塌,2幢後枕屋幾經維修,基本保持原貌。5幢嵌有弧形門窗的橫廊小屋,舊貌依然,傳統風格和西洋特色的雜糅相融,使這座百年豪宅隱約透露著當年12院72房恢弘清幽的氣息。

⑵ 定安仙溝名稱背後果然有仙人傳聞,與明朝之前莫氏遷瓊始祖有關

仙溝是定城鎮政府所在地,不僅是海南 歷史 悠久的古邑,也是隔江而望,三十公里外省會城市海口吃貨們最喜歡光顧的 美食 之地。此地的 美食 ,除上期我所說的著名「仙溝腌粉」外,還有以「仙溝牛肉」、「仙溝鴨飯」為主命名的仙溝二條 美食 街,以及「仙溝嶺」、「仙溝塔」(見龍塔)「屯仙村」等一大批文物古跡與村莊名。其實,地名的背後,折射的是一方水土中的燦爛 歷史 人文,尋味定城,必先尋覓定城的地域人文。那麼,此地為何會叫「仙溝」,名稱的背後有什麼軼事趣聞?

————————————————

文圖|剛峰

仙溝,顧名思義,乃仙人之溝也!

溝亦水渠,是仙人居住之溝,還是仙人挖掘的水渠?我的這個詮釋肯定有爭議。因為,我現在沒講依據,也沒有說,此地是哪位仙人所為。

雖,仙溝依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南岸而立,然,海南 歷史 上還從沒有那本史志上有記載,南渡江畔這塊人文祥瑞之地,有哪位仙人在此挖掘了一個水渠而仙居。雖然,仙溝的上游有座文筆峰,有南宋初期著名道教南宗五祖海南人白玉蟾,在此嶺羽化登仙的軼事;下游也有一座名雲陶公山,有五座小嶺如五位仙人,鳥瞰嶺下的南渡江側的三十六曲溪水輿形,也有傳說中一位陶公的仙人,在此潛心修行。但唯獨,夾在中間的仙溝,卻無准確史料記載有哪位仙人在此仙居的傳聞。

然而,名稱「仙溝」之地,果真的沒有仙人趣聞嗎?如果沒有,此地為何會有如此眾多以「仙」字命名的路橋、山川與鄉村?

於是,我花上一天時間釋讀海南 歷史 上最老的史志《明朝正德瓊台志》,沒想到,還真有點收獲,不僅尋覓到了仙人的蹤跡,而且還查到一段完整的當地 歷史 人文。

在說我依據之前,賣個關子,先來看看網路與坊間的幾個版本。

有關「仙溝」一詞的來歷,網上與當地坊間到有幾個版本。其中流傳盛廣的說話:從前仙溝此地有封、高二大姓,「封、高」用海南話來讀,便是「仙溝」的音譯,仙溝,因此得名。

但是,這個版本一直缺乏史料來佐證。因為,在定安縣境內,高姓雖有幾戶,但封氏卻無宗村。說這個版本的人,沒有提供出封、高二姓族譜來佐證,在我看來也是查無史據,屬野史傳聞。

另一版本,雖有點小依據,但也模糊不清。說仙溝舊名叫「火燒坡」市,市亦是圩市。傳說中,因此地曾發生過地震、土坎崩倒,長年被雨水沖成溝,故,本地人稱為「崩溝」。後有人在此擺攤,漸形成集市,便稱為「崩溝圩」,崩溝一詞海南音亦「仙溝」之名。

的確,明朝萬曆年間,海南瓊北地區確實發生過一場大地震。其中,原瓊山與文昌縣交界的演豐一帶,下沉了72個村莊,現在的東寨港風景區,就是當年大地震遺址地。與震源地,相距60公里左右的仙溝,因地震而崩塌一個山坡成溝渠,皆有可能。但是,大地震何止崩塌了一個仙溝小地方的山丘,整個海南的北部,當年遭遇地震震垮的山川水渠、房屋鄉村,遍地都是。比如,仙溝南渡江上游現屬澄邁管轄的瑞溪鎮,當年就是因地震,河堤崩倒而名叫「崩溪」,直到清朝進士,府城人原瓊台書院掌教謝寶因緣到此地,而幫其改名為「瑞溪」。

這個版本說仙溝因地震「崩溝」並建新溝市而得「仙溝」一名,真的有些牽強附會。

然而,「崩溝」一名,海南的地方誌上,到是有點記載,所以說它有點小依據。記載「崩溝」史志是300多年前的《康熙瓊山縣志》。據志上說,現瓊山區的舊州鎮原有名叫「崩溝墟」的墟市,後被廢棄。只是,人家瓊山的墟市與定安有何關系?何況,定安,從元朝始就開始脫離瓊山置邑,雖然,舊州的隔壁就是定安的仙溝鎮,但人家廢棄的集市,在清朝,怎麼會改建不隸屬同瓊山縣的定安仙溝之地而建立「新溝市」?

那麼,仙溝一詞到底來源何處?我們還得從史志中尋找依據。

從地圖上來看,仙溝與舊州交界處,有一個 歷史 古村名叫巡崖村,它位於南渡江南岸與巡崖河西畔。這個村的 歷史 可不得了,說出來嚇你一跳。所以,要搞清楚溝仙一名的來歷,還得再給大家插一段巡崖村的往昔。

舊州,顧名思義就是舊的州府,這個舊首先是指漢朝時路伏波將軍平嶺南在海南首設儋耳與珠崖兩郡。儋耳亦是現在的西部儋州,而珠崖郡就設在現在的舊州鎮(地點史上有三個爭論)。因為,舊州依託的舊州嶺,在早先的史志上被稱為珠崖嶺。可惜,這個珠崖郡,在漢朝就被海南的黎民造反滅掉了,直到冼夫人重置崖州,海南才重新有了中原政權的管理。

隋唐時期,崖州從西部搬遷到了北部的原瓊山縣境內,至唐貞觀五年(公元632年)李世民析崖州地置瓊州,治所就設在原珠崖郡,現在的舊州村依然還保留著唐朝瓊州的土城牆遺址地。直到北宋建政,宋太祖從戰略考慮,將原來的崖州搬遷到島南,改原設在三亞的振州為崖州,並將設在舊州的瓊州移到南渡江北岸現在的府城。從此,瓊崖便成了海南的原名稱,叫響至今一千多年。

舊州,於北宋之前,一直是海南島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

而居舊州南渡江上游二十餘里之遠的江邊,恰好有一條溪水匯合,這條溪水自李家嶺發源,經文舉、正統、居丁、坡村,到岩嶺村東面匯入南渡江流向瓊山舊州境界。全長約30公里,現名居丁溪,民間稱正統溪、嶺腳溪,官方稱「巡崖溪」。為何叫此名?名稱來自唐朝一次「平黎」。

史載,唐懿宗咸通五年,即公元864年,海南各地黎峒大規模反叛。朝廷派出辛、傅、李、趙四位將軍,兵分四路向黎母山圍剿進軍。從南進兵的這一路兵馬則是由李姓將軍帶領,他們從舊州沿南渡江逆流而上,到達居丁溪與南渡江交匯外的這個地方時,發現河道轉向正西偏北,有走回頭路之勢,而南線造反聚嘯黎民卻在母瑞山(現中瑞農場)的南面。於是,唐軍不再沿南渡江逆水西去,而是在此登陸,並將船改道沿居丁河上游向南推進,直到因船到母瑞山下的李家嶺(原名尖嶺,現名文筆峰)安營紮寨。

因為,從中原來的唐兵以為船到了兩河匯合外,就以為到了崖邊,故稱此登岸點為船崖。這個登陸點後來成了一個碼頭,現稱為「船崖渡口」。船崖這個碼頭便成為漢人入駐定安的首個據點。

話說,李將軍率軍以尖嶺為據點進攻母瑞山,平黎結束後便開始撫黎。他將這座山以唐皇李氏命名為李家嶺,並以李家嶺為中心,劃出橫豎三十里地,開設一個行政區名謂「李家都」,並遷入漢民3600戶屯墾,建立墟市允許黎漢貿易。從此,南渡江南岸這一廣袤的沖擊平原上,便有了定安最早的漢人村,並形成了先設墟市後建行政的特殊格局。

北宋建政,剿滅了嶺南地區的南漢國,收復海南島,設「一府三州十三縣」成為現在海南行政沿革先局。宋太祖一面派他的秘書周仁浚首任瓊州知府;另一方面將原南漢國幾個重要叛將分別擔崖、萬、儋州知州,並將原廣東的南漢國、與福建閩南國的一些貴族,強制遷往海南。這條遷徙的線路與地點,就是從船崖渡口遷居現在的居丁溪兩岸,居丁因此而得地名(可惜現改為龍湖鎮)。據史記載,比如南漢村,其先祖來源就是唐末時期的五代十國政權之一的南漢國皇帝劉氏一族;再比如盤居福建的閩國,也是在被北宋滅亡後,一部分貴族被強遷到居丁溪。現在的居丁下市,就是當年這批閩南人以閩國年號為名建立的「永隆市」。

因為有了遷丁,船崖這個碼頭,北宋瓊州府便開始在此派兵駐點並設立了巡檢衙門,駐守關隘。因「衙」與「崖」同音,官府便來個唐宋結合,將此機構稱「巡崖司」,居丁溪也稱巡崖河,在船崖碼頭散居來而的陳、吳等姓氏宗親匯聚成村,這個村名便是現在的「巡崖村」。

這段 歷史 很重要,因為,有漢人農耕就自然會有墟市交易。

居丁溪兩岸,既然是北宋之前最早入瓊的漢人屯墾區,便也是定安最早的墟市所在地。據史記載,北宋前,沿著居丁河畔,先後在定安東部建立了船崖市、坡寮市、新溝市、居丁市、永隆市、平田市、長嶺(永豐)墟市。宋元時期,建立的墟市,大都在定安西南部的黎漢分界處,如:馬羅市(現歸定城龍州河畔的山內村附近)、潭麗市(現潭黎村)、北跳市(現新竹卜效村)以及在金雞嶺西還有一個古爽市。在定安的南面與苗族雜居處,現在的翰林附近有高峒市與石碌市。

從 歷史 的回首中跳出來,再來看仙溝一名的來歷,似乎便有了蛛絲馬跡。

正如前文所述,定安是先有墟市後置行政。從仙溝現在所處的位置來看,北宋之前在這片地方有三個集市與仙溝的地名有關,分別是船崖市、坡寮市、新溝市。

船崖市就是設在巡崖村碼頭邊的集市,現廢棄與仙溝無關,真正有關聯的就是「坡寮市」與「新溝市」。現引用海南省政府史志辦《海南史志網》第三章縣城墟鎮一節: 「坡寮,今仙溝墟西北側仙屯坡。仙溝,建於北宋前期,是定安最早的市墟,先後以「坡寮市」為名。最早的漢人密集點,隔日集市,明朝更名為仙溝。 似乎,這份資料,說明,仙溝一名便是來源於「坡寮市」。可惜的是,省史志辦這一定論卻沒有說明是來源於哪本史志與族譜,讓人不免有些遺憾。

仙溝一詞,最早出現在史志中是《光緒定安縣志》,此志在「新溝市」下有小注雲: 「舊碑載,土名呼仙溝」 。也就是說「仙溝」此名,史據來自光緒年間,只有百年 歷史 ,他的原名叫「新溝市」。而光緒定安縣志所依據的「 舊碑」 版本,其實,就是二百年前安定鄉賢清朝探花郎張岳崧主篡的《道光瓊州府志》。

張岳崧所在時代,仙溝此地官方名稱肯定是叫新溝,但卻沒有明確「新溝」與「坡寮」之間的關系。明朝唐胄版的史志里沒有「新溝市」這一名,但卻有「坡寮」地名。因此,坡寮更名為新溝,是在明朝這一論點是正確的,只是,必須查證「新舊」之溝的邏輯關系。

從說文解字來看,「坡」亦山坡,「寮」亦茅草屋稱茅寮,宋之前的史志一般是指軍隊扎住的「寮房」。寮,在嶺南地區的方言里,亦同「村」,其意思是因軍隊屯墾而形成的茅草屋的「村」。比如,惠州有個巽寮村(現已升格為鎮),還是當年蘇東坡幫其改的名。定安 歷史 這個「坡寮市」,其實,就是唐宋時期駐扎南渡江北岸仙溝一帶山坡上的軍隊營房,形成的村而漸漸演變成的貿易集市。

那麼,這個「坡寮市」為何又演變成「新溝市」?

俗話說,有新就有舊,欲究「新溝」一名還得從史志中尋找舊溝的依據,這個依據就在唐胄的版本里。

據《正德瓊台志》記載,明朝時,仙溝這一帶屬定安的東廂分一里與二里兩個行政單位(見圖)。這兩個里之間有個振武場與無祀壇。新溝亦巡崖溪水就在東廂二里,沿溪引水,志載, 「鄉人開塞渠壩,為車升水灌田二十餘頃」

這條水渠是何朝何代何人所開?唐胄沒有詳細記載,但就憑這條信息與當年的地圖,可以窺見500多年前,有先民沿巡崖河挖掘水溝引溪水來灌東廂(仙溝)這一帶的二十餘頃良田場景,就可以推論出,原來的舊溝就是指巡崖河。此河在唐代時為遷徙來的漢人通航而開寬拓堤,而新溝,則是指從巡崖河引水灌田新挖掘出來的一條水渠。

這條新水渠肯定是在明朝之前,故唐胄版有記載。至於,新溝市是幾時候又怎麼樣取代坡寮市?明史沒說明。但根據仙屯村的村史,遷居定安的莫氏是北宋遷瓊始祖莫恭萬七世孫千戶總莫意是在元朝初期在此屯兵建兵營,開基立村的,我只好下個推論,明朝之前設在巡崖河畔山坡上的「坡寮市」搬遷至現在的仙屯村,肯定與莫氏一族屯墾開荒有關。老市已廢,新市因人丁遷徙而興旺,且因這個墟市設在新溝畔,故更名叫「新溝市」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那麼,新溝土名又緣何叫「仙溝」?還記得海南史上唯一個海神仙,張岳崧加持的「水尾娘娘」嗎?它就是定安人姓莫名麗。欲知後事如何?不要走開,下期再講!

⑶ 海南名勝古跡

海南名勝古跡有海瑞墓、白馬井古跡、天涯海角、府城鼓樓、崖州古城、東陂書院、溪北書院、桄榔庵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名勝古跡:

1、海瑞墓

海瑞墓,位於海口市西郊濱涯村,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瑞墓園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的。

2、天涯海角游覽區

天涯海角游覽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距主城區西南約23公里處,背對馬嶺山,面向茫茫大海,是海南建省20年第一旅遊名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海南第一旅遊品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3、白馬井古跡

白馬井古跡位於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主要景觀有「白馬湧泉」和伏波將軍廟。傳說漢代英雄馬伏波將軍南征時,因將軍的白馬用蹄刨沙湧出清泉而得名。

4、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即現海南三亞市崖城鎮,位於三亞市西40多公里處,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來歷代的州、郡、縣治均設在這里。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繁多的名勝古跡而成為海南旅遊勝地。

5、東坡書院

蘇東坡謫居儋州三年,留下載酒堂,後來發展為東坡書院。東坡書院位於中和鎮東郊一里,是中和鎮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佔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

⑷ 請介紹一下海南島著名旅遊景點

1,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坐落在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北面與南灣猴島遙遙相對,南鄰美譽天下第一灣的亞龍灣。蜈支洲島距海岸線2.7公里,方圓1.48平方公里,呈不規則的蝴蝶狀,東西長1400米,南北寬1100米。

2,西島

西島又名玳瑁島,西瑁島,位於南海,中國南端,與三亞主城隔海相望,全島總 2.86平方公里 km2,4474千米2030畝,常住人口6000.3多餘人(2019年),世代打漁為生,是海南省沿海僅次於大洲島的第二大島嶼。

3,大小洞天風景區

大小洞天風景區,原名海山奇觀風景區,古稱鰲山大小洞天,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區以西40公里的南山西南隅,總面積為22.5平方公里,景區已有80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道教文化風景區。

4,南山文化旅遊區

南山文化旅遊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西南40公里處,是中國最南端的山,屬熱帶海洋季風性氣候,其空氣質量和海水質量居全國首位,森林覆蓋率為97%,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傳統文化的大型園區。

5,松濤水庫

松濤水庫位於海南省儋州市南部,庫區回水至 白沙縣 平義鎮。大壩位於南渡江上游的儋州市親足口峽谷,集水面積1440平方公里,總庫容33.40億立方米,為海南省第一大水庫。

⑸ 海南有什麼地方名勝古跡

1、瓊台書院

瓊台書院是海南著名的名勝古跡,是海南省旅遊涉外定點單位,也是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瓊台書院位於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鎮文庄路,相傳是後人為紀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學士丘浚而建。

2、見龍塔

見龍塔又名仙溝塔,位於海南省定安縣城東南約7公里的龍滾坡上,由磚石砌成,共7層,高25米。塔磚有《千字文》的單字印記,底層正面額上刻有"見龍塔"三字。

1956年人民政府撥款修整見龍塔,1986年,定安縣人民政府定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著手搶救和保護。1996年,定安縣文化館集資對見龍塔進行修繕,使其保持昔日風姿。

3、白馬井古跡

白馬井古跡位於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主要景觀有「白馬湧泉」和伏波將軍廟。傳說漢代英雄馬伏波將軍南征時,因將軍的白馬用蹄刨沙湧出清泉而得名。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位漢代雄而造伏波廟設伏波井。於是,「白馬湧泉」和伏波將軍廟便成了旅遊勝地。

4、桄榔庵

桄榔庵坐落於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的南郊,是蘇東坡謫居儋州時住了三年的處所。歷代都對其進行過多次修葺擴建。目前的桄榔庵是當地政府近年來專門修復的。

5、溪北書院

溪北書院位於文昌市鋪前鎮,是海南清末著名書院之一,現保存完好,為文北中學所用。書院坐北朝南,規模宏大,佔地面積20多畝,南開山口,俗稱頭門,面闊三開間。兩邊有磚砌的側間,上為卷棚頂,鋪蓋琉璃瓦。門匾上為清末著名書法家楊守敬書寫的「溪北書院」四個大字。

6、府城鼓樓

府城鼓樓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府城街道鼓樓街內的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結構,古樸大方的城樓。鼓樓原名譙樓,又稱文明樓。明洪武五年(1372年),海南衛指揮使王友所建,明清兩代多次重修。台基為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擴建而成。

⑹ 定安的冷泉是不是歷史遺跡

定安久溫塘冷泉位於定安縣龍門鎮久溫塘村。久溫塘村為晚更新世火山岩分布區,一萬多年前噴發形成的火山岩台地地貌。而遺跡是經過人類有意識加工的,因而能夠反映當時人類的活動。
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定安冷泉不可以稱作歷史遺跡
求採納(づ ̄ 3 ̄)づ

⑺ 定安縣旅遊景點有哪些

定安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為投資開發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旅遊資源前景廣闊,主要旅遊區和景點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南麗湖,定安古城,探花郎張岳崧故居,定安古城,冰岩,冬暖夏涼,省級風景名勝區南麗湖等。

1.定安文筆峰道教文化苑。文筆峰,位於海南省定安縣的中部,它平地拔起,山色秀美,文筆峰從山腰至山頂主要由玄武岩和片理岩組成,山上植被茂盛,山頂常有雲霧繚繞。文筆峰道教文化苑坐落於海南定安文筆峰山麓,國家4A級景區。清幽恬靜的原生態自然環境中,遠古時代的造化遺跡熠熠生輝。天人合一的山水意境融合了盤古文化、道教文化和歷史文化等優秀文化理念,建成了一座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道教養生、宗教朝聖和文化研究為一體的國家級大型文化旅遊區,是海南的文化地標之一。

2.定安南麗湖風景名勝區。南麗湖是海南省瓊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淡水湖。這里湖水清澈,碧波盪漾,四周膠林環抱,綠樹翠竹臨岸,山清水秀,明凈瑰麗,環境幽靜雅逸,氣候溫和,終年宜泳、宜浴、宜釣。

3.定安海南熱帶飛禽世界。海南熱帶飛禽世界是一個3A級景區,地處海南省定安縣塔嶺開發區,是國內最大的鳥文化主題公園。在這由近千種不同植物美化而成的466畝生態空間里,展示著300餘種30000餘只各式熱帶飛禽,涵蓋了海南鳥類的絕大多數。

4.定安縣久溫塘冷泉。海南省定安縣龍門鎮久溫塘火山冷泉,是國內唯一的熱帶冷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大的熱帶富硒冷泉,是清暑納爽、休閑養生的好去處。

5.海南農墾萬嘉果熱帶植物園。海南農墾萬嘉熱帶植物園(簡稱萬嘉果農庄)位於海南東線高速速公路黃竹出口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是一個集生態、銷售、觀光、度假、休閑為一體的熱帶生態農業觀光綜合景區。

⑻ 海南定安縣有旅遊景點嗎

文筆峰不錯。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文筆峰,位於海南省定安縣的中部,它平地拔起,山色秀美,為定安八大名景之一。文筆峰從山腰至山頂主要由玄武岩和片理岩組成,山上植被茂盛,山頂常有雲霧繚繞。
文筆峰,又名文豪嶺。「文筆」、「文豪」的意思就是:文采、有文採的人。古代這里出了不少的文人才子,被明朝明神宗譽為「三朝碩士,一代偉人」的禮部尚書王弘誨就出生在文筆峰腳下雷鳴鎮龍梅村。王弘誨一生著作很多,文學上頗有成就,其中著有《南溟奇句錄》、《尚友堂稿》等,至今,龍梅村還有一座為紀念王弘誨 所建的富有海南建築特色的明代牌坊,建築設計造型古樸雄偉、堅固大方,叫做「太史坊」。
關於文筆峰的由來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位仙人挑著一擔仙土准備送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園,路過定安的時候,看到這里人傑地靈、美景如畫,便停下來歇歇腳、飲酒賞景,一筐土放在自己的腳下,另一筐土放在舊州,不知不覺仙人就喝醉睡著了,這一睡就睡了很久很久,仙人便化成了仙人石,兩擔土變成了兩座山,定安這座山就是現在的文筆峰。
文筆峰上留下的仙跡有:仙人洞、仙人大腳印、仙人手掌、仙人酒杯、仙人石、娘子房等

南宗的道脈淵源
南宗興起於兩宋時期,是以內丹修煉為主,以雷法行持為輔的道教宗派。放在宏觀道教史的角度來看,南宗以義理精深、修持真實的內丹學,充實、改造南方以符籙為主要形式的傳統道教,體現出宋以後道教發展的主流方向,所以在文化上具有強健的生命力。
道教以神仙信仰為核心,神仙不僅是信仰的對象,同時也是修行的目標,是通過修行所能夠達到的超凡入聖的境界。由凡人修煉成神仙,必須有一整套方式方法。在道教史上,這套方式方法有些是各個時代都通行的,如積功累德、信仰三寶等,也有些具體的修煉技術,是帶有時代特點的,如秦漢時流行祭祀求仙,魏晉時盛傳外丹、服氣等方術,自唐宋以後,則以內丹修煉為主流。盛唐至五代時,內丹修煉方法不僅受到各派道士的日益重視,而且也受到教外養生家的重視,創作出許多探討內丹修煉方法的詩詞、歌訣。而內丹學發展的一個公認的劃時代標志,是南宗初祖張伯端所撰寫的《悟真篇》。這部由系列詩片語成的內丹經典,既排解了內丹學與各種修煉雜術的糾纏,使內丹學從不勝枚舉的方術中凸現出來,也從理論上使內丹修煉升華為性命之學,即關於身心健康的體系化學說。
張伯端的《悟真篇》丹法,經四傳而至白玉蟾,不僅其性命之學得到繼承和發展,而且與當時南方流傳甚盛的雷法結合起來,通過組織教區教團予以推廣,使內丹學的發展依託於更規范的宗教組織、傳度形式,從而創建作為一個道教宗派的南宗。元明時期,南宗主要是作為一個丹道文化體系在教內外流傳的,雖然南宗的傳衍不及北宗全真派隆盛,但由於南宗丹道文化的影響廣泛而且深遠,所以自宋末元初以降,教外學者如虞集等人,就以南宗與北宗全真教派對稱,以同出鍾呂而宗分南北,彰顯南宗丹道文化的影響。
南宗與北宗一樣,都出於神仙鍾離權、呂洞賓以及劉海蟾的傳授。最早提出南宗傳承譜系的人,就是其實際創立者白玉蟾,可見於其所作《謝張紫陽書》。綜合相關資料,將南宗傳承譜系列為下表:

彭耜字紫光,號鶴林,著有《道德真經集注》18卷、《道德真經集注釋文》1卷、《道德真經集注雜說》2卷;留元長字紫元;詹繼瑞號紫芝子;陳守默號刀圭子;葉古熙號煙壺子;洪知常、陳知白,廬山太平興國宮道士;王景玄字啟道,號金蟾;方碧虛著有《碧虛子親傳直指》1卷;林自然著有《長生指要篇》;王慶升著有《爰清子至命篇》、《三極至命詮諦》;李道純著有《道德會元》2卷、《中和集》6卷等。

⑼ 海南定安縣跟海南安定縣是同一個地方嗎

海南只有定安縣,沒有安定縣。

定安縣位於海南島東北部內陸,毗鄰省會海口市,距海口市區僅34公里,屬海口經濟發展中心區。定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具有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明代禮部尚書王弘誨、海南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張岳崧的故鄉,也是海南著名的瓊劇之鄉。境內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為海南人民堅持孤島奮戰二十三年紅旗不倒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擁有眾多旅遊景點。

地區簡介

改革開放使定安大地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塔嶺工業開發區和南麗湖名勝風景區是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兩個開發區,幾年來,定安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兩個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近億元改造兩個開發區的投資環境。目前,兩個開發區的電力供應富足,區內道路已經建好,塔嶺開發區還建有一座日供水能力5萬噸的供水廠,並建有標准廠房的200畝工業園區,已有鐳射製造、農產品加工、制葯、彩印色裝、服裝加工等十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南麗湖已成為省內重點旅遊區之一。
定安是個典型的農業縣,土地資源豐富。依託海口的區位優勢,定安農業發展迅速。聖女果、火龍果、檳榔果是定安農業的品牌產品。定安的豬肉馳名島內外。幾年的努力,定安已成為海口重要的菜籃子基地。
現任縣委書記:孫穎(女),縣長:符立東
電話區號:0898
郵編:571200
重點中學:定安中學,建於1926年,現任校長:王廷坤先生
投資現狀:目前,定安縣外引內聯項目初步建成投產有48個,投資總額3.88億元人民幣和3800萬美元;在建項目10個,計劃投資1.5億元人民幣和2000萬美元。
投資方向:以農富縣,以農強縣是定安縣經濟發展的思路。到定安投資開發規模性農業、旅遊觀光農業、養殖業,既有充足的土地水利資源,又有諸多的優惠條件;圍繞羅非魚加工廠、蘆薈加工廠、果蔬脆片加工廠等項目,大力發展種養業前途廣闊。同時,憑借南麗湖風景名勝區和塔嶺工業開發區,投資開發旅遊項目和工業項目,也是開發投資商不能丟失的契機。
治安保障:定安縣是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縣警力充足,社會治安秩序良好。我們對投資者實行掛牌保護,確保投資者的生命財產安全。
地理位置

定安縣位於海南省東北部內陸,南渡江中下游南畔,地處東經110°7'至110°31', 北緯19°31'至19°44'之間。東部與文昌市毗鄰,西部與屯昌、澄邁縣接壤,東南部與瓊海市相連,北臨南渡江與海口相望。
近郊優勢:定安縣為省會海口市的衛星城,北距海口秀英港40公里;東北距海口美蘭國際機場36公里;東距文昌市清瀾港48公里;西距洋浦港113公里。具有臨空型、臨海型地理位置,是發展熱帶高效農業、高科技產業、倉儲業、商住業和貿易項目的風水寶地。
交通優勢

海南環島東線高速公路在本縣境內通過,沿途開設三個分道口與縣內各公路、塔嶺工業開發區、文筆峰和南麗湖風景名勝區相連。
國道海(海口)榆(三亞榆林)東線、海榆中線和兩橫干線公路貫穿定安縣東南西北地區,正在修建中的海(海口)屯(屯昌)高速公路經過西北部的新竹鎮,以上諸多公路形成良好的交通網路,交通十分便利。
資源概況

土地資源
定安縣總面積1189平方公里,全縣可利用土地面積178.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 72.24 萬畝,可開發的坡地、荒地60萬畝,土地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土壤主要分三類型:南部地區以火山噴發的玄武岩和礫岩風化壤土及砂質粘土為主,適宜糧食、橡膠、檳榔、甘蔗種植;中部地區屬棕色粘土和沙質壤土,適合荔枝、菠蘿、龍眼、花生、胡椒等熱作經濟作物的生長條件;北部地區屬南渡江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源充足,農田基本設施完善。
水資源
定安縣水資源十分豐富,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條,呈網狀分布,水能蘊藏量大,可開發量11216千瓦。中二型水庫2宗(100立方米以上庫容),小型66宗(10--100立方米庫容),山塘36宗(10立方米以下庫容)。
其中:南麗湖是瓊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如今已發展成為集水利灌溉、人畜飲水、淡水養殖、旅遊業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庫。定安縣年平均溫度23.1℃至23.9℃,非常適宜發展淡水養殖業。
動物資源
已知的野生動物主要有坡鹿、刺蝟、果子狸、穿山甲、金錢龜、蟒蛇、鷓鴣等40多種,主要水生動物則擁有水獺、鱉、水龜等。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定安縣依託豐富的資源和諸多的優勢,致力於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全面實施「科技興農」與「興農富民強縣」工程,全縣農業逐步走向基地化、集約化經營。
種植業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其次是蕃薯、大豆(黑豆、黃豆、綠豆、紅豆)、粟、玉米等。油料作物以花生為主,次之芝麻。水果主要品種為荔枝、龍眼、香焦、菠蘿、西瓜、菠蘿蜜等 ,其次有芒果、橙、木瓜、黃皮、山竹、石榴、楊桃等各類品種。熱帶經濟作物有橡膠、檳榔、胡椒。糖料作物主要是糖蔗和果蔗。定安縣北部地區是全縣瓜菜主要產地,近年來冬種瓜菜發展快速,瓜菜種類繁多,主要品種有聖女果、青龍絲瓜、大丁苦瓜、南瓜、冬瓜、豆角、尖椒、園椒等。種植生產以較有規模化,已趨基地化。
養殖業
經濟養殖動物主要有耕牛、肉牛、二元雜交肉豬、三元雜交肉豬、二元雜交仔豬、三元雜交仔豬山羊、家免、肉雞、四季鵝、肉鴨、蕃櫻桃鴨等。淡水產養殖品種有四大家、羅非魚、攀鱸、尖嘴魚、角蝦、對蝦、淡水龍蝦等。
旅遊業
定安縣屬海南旅遊發展規劃中的瓊北旅遊區。定安歷史悠久,大量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構築了定安豐富的旅遊資源,古跡有:谷溪新石器時代遺址、南建州王廷金屯兵遺址等;革命遺址有:中共定安縣第一支部舊址、內洞山革命根據地舊址、黃竹農民訓練班舊址、母瑞山革命根據地舊址等;古代名建築有:定安古城、見龍塔、龍梅八角殿、張岳崧故居、深田天主教堂等;自然景觀有:南麗湖、文筆峰、母瑞山和南渡江等。
近幾年來,定安縣一方面加大財政投入,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注重旅遊招商,加強台合作,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大力吸納外資創辦旅遊項目,促使定安縣旅業保持穩健向前。近年來,定安縣旅遊接待人數每年在10萬人次以上,旅遊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歷史沿革

1、立縣定安
宋元改朝換代之際,海南黎酋符十九、符二十兄弟,集眾作亂,活動猖獗。元世祖忽必烈奪得政權後的第十三個年頭,至元28年,即公元1291年二月,由湖廣總督府鎮國元帥、瓊州安撫使陳仲達、副帥朱斌,率領蒙古騎兵二百,漢兵二千,順化兵五千,渡海到海南島,再徵集地方民兵一萬四千,籌備草糧,准備大舉討伐黎蠻。在發兵之前,陳仲達突然死去,忽必烈聞訊,立即指令榮祿大臣、湖廣中書行省平章政事闊里吉思,渡瓊坐鎮,指揮征剿。闊里吉思到海南後,提升朱斌為元帥,任命陳仲達之子,年輕的陳謙亨領萬戶總兵配合南征,當年的十二月擒住符十九,首戰告捷。正在策劃全面圍剿的時候,闊里吉思被召回關,辭行前,闊里吉思向朱斌授略:「分委柔善,遍行招安」八字。第二年,至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廣西都督府鎮撫元帥高佑奉命與朱斌、陳謙亨會合於茶根,策劃征剿,朱斌從南,高佑從西,陳謙亨從東北,以黎母山為目標,發兵挺進,翌年即至元三十年十一日,三路兵馬在黎母山東側,原鎮州所在地會師,黎患平息,歷史上認為這次戰功歸於闊里吉思「用武其神乎,推心其仁乎」。其實這都有是忽必烈的聯黎策略,所以戰事停止後,朱斌根據闊里吉思授意,立即實行招安,退出黎母山區,經烏蒙孫澤提議,闊里吉思奏准,至元三十年,即公元1293年,在黎母山區邊緣地帶,新寨縣嶺的麻山界,即現在中瑞農場的雙灶嶺建立定安縣,同時在南弄界建立會同縣,在北盈徒建立萬全寨。然而會同也不萬全,定安並不安定,雙灶嶺仍是深山老林,是黎苗所需要的地方,於是建縣不足二年,至元三十一年,闊里吉思再作讓步,後退六十里,定安縣治所遷出丘陵地帶南資都南堅峒,即今龍門鎮西北的官衙、官井、官地村地方。
2、升州南建
元朝文宗天歷二年,即公元1329年,瓊州軍民安撫司突然接到三道聖旨,一道是改瓊州軍民安撫司為乾寧軍民安撫司,一道是召青梅回瓊為妃,一道是升定安縣為南建州,封南雷峒主王官為世襲知州,佩帶金符,遷治到瓊牙鄉,隸屬北海元帥府。這一突如其來的聖旨,出處有因。原來英宗至治二年四月,即公元1322年,由於特門德爾挑撥,太子圖帖睦爾被貶來海南島,寓居在陳謙亨元帥府,正好府中有一待女青梅,能歌善舞,聲色並麗,使圖貼睦爾動了心,然而落魄太子一窮如洗,青梅不稀罕,於是太子悶悶不樂,自我嘆息:「自笑當年志氣豪,手攀銀杏弄金桃,溟南地辟無佳果,問著青梅價亦高」。比事被定安南雷峒主王官知道了,通過王官為媒妁,又資助太子三百元為聘禮,娶了青梅。泰定元年十月圖貼睦爾得召回京,封為懷王,天歷元年登基當皇帝,念及前情,文宗皇帝,即圖貼睦爾召青梅回京為妃,可惜青梅命薄,回到浙江就死在途中。 青梅姓陳,文昌人,死後其兄陳乾富得到任用和提升。為報答王官雪中送炭之恩,封王官為世襲知州,南建州之「建」字來自南堅峒之「堅」,州址設在現在定城南門外楊墩坡村之南邊。
3、復縣定安 延續至今
明朝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明兵入瓊,瓊州守將陳乾富投降,未經交戰,元朝在海南島的統治宣告滅亡。然而,世襲享受元朝福祿的南建州知州,王官之次子王廷金及其胞兄王廷燎,串通萬寧黎酋王賢保,儋縣峒主劉均勝,集結黎兵,洗劫南建州和萬安軍治所,然後遁兵母瑞山的南牛嶺,企圖東山再起。但是,不足三年,便被原潭欖翼千戶總莫真成之嫡子莫宣寶和萬寧峒主王麗珠所覆滅。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定安恢復縣名,第一任知縣吳至善。從那時起至清末止,整整兩個朝代,歷時542年,定安縣名不變,治所不變,版圖不變,隸屬瓊州府也不變。
1958年與屯昌縣合並為定昌縣,治屯昌鎮。1961年恢復定安縣。
1995年底,定安縣總面積1189平方千米,總人口29.4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88萬人,農業人口24.59萬人;城鎮人口4.33萬人,農村人口25.14萬人。轄14個鄉鎮、111個行政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1個國有林場。
1996年底,定安縣總面積1189平方千米,總人口29.9萬人。轄14個鄉鎮、101個行政村、903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縣城定城鎮。
1997年底,定安縣總面積1189平方千米。人口30.15萬人。轄10個鎮、4個鄉:定城鎮、仙溝鎮、雷鳴鎮、嶺口鎮、新竹鎮、翰林鎮、龍門鎮、居丁鎮、黃竹鎮、龍塘鎮、永豐鄉、富文鄉、坡寨鄉、龍州鄉,113個行政村、903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縣城定城鎮。
1998年底,定安縣總面積1189平方千米。人口30.34萬人。轄14個鄉鎮(龍州鄉、永豐鄉、富文鄉、坡寨鄉、定城鎮、龍塘鎮、龍門鎮、嶺口鎮、翰竹鎮、雷鳴鎮、黃竹鎮、仙溝鎮、居丁鎮、新竹鎮)、118個村(居)委會、903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1個國有林場。縣城定城鎮。
1999年底,定安縣面積1189平方千米。人口30.45萬人。轄10個鎮、4個鄉、118個行政村、903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1個國有林場。縣城定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279335人,其中:定城鎮44147人,新竹鎮16146人,仙溝鎮18955人,居丁鎮11753人,黃竹鎮10086人,雷鳴鎮26971人,龍門鎮20917人,龍塘鎮27589人,嶺口鎮20609人,翰林鎮13940人,龍州鄉14398人,永豐鄉6186人,富文鄉7864人,坡寨鄉8242人,國營中瑞農場8420人,國營南海農場17634人,國營金雞嶺農場4693人,農墾定安熱帶作物研究所785人。
2000年底,定安縣面積1189平方千米。人口30.93萬人。轄10個鎮、4個鄉、118個村(居)委會、903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1個國有林場。縣城定城鎮。
2001年底,定安縣面積1189平方千米。人口31.02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82134戶、總人口31018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2237人。)。轄有10個鎮、4個鄉、115個行政村、903個自然村。境內有南海、中瑞、金雞嶺3個國有農場和1個國有林場。縣城定城鎮。
2002年,永豐鄉、居丁鎮合並,設立龍湖鎮;仙溝鎮、定城鎮、龍州鄉(除秀龍坑行政村)合並,設立定城鎮;新竹鎮、龍州鄉的秀龍行政村合並,設立新竹鎮;富文鄉、坡寨鄉合並,設立富文鎮;龍塘鎮更名為龍河鎮。年底,定安縣位於海南島東北部內陸,東鄰文昌市,西靠澄邁縣、屯昌縣,南與瓊海市交界,北與海口市接壤。面積1189平方千米。總人口31.09萬。轄10個鎮(定城鎮、新竹鎮、龍湖鎮、雷鳴鎮、龍門鎮、嶺口鎮、翰林鎮、龍河鎮、黃竹鎮、富文鎮)、115個行政村,境內有南海、中瑞、金雞嶺3個國有農場和1個國有林場。縣政府駐定城鎮。
2003年底,定安縣面積1189平方千米。總人口31.19萬人。轄10個鎮、115個行政村,境內有南海、中瑞、金雞嶺3個國有農場和1個國有林場。縣政府駐定城鎮。(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83571戶、總人口31193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666人。)
2004年底,定安縣面積1189平方千米。人口31.43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84121戶、總人口31429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1180人。)。轄10個鎮、122個村(居)委會,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和1個國有林場。縣政府駐定城鎮。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定城鎮
轄13個社區、20個行政村:東北門社區、西門街社區、中南街社區、江南社區、沿江社區、大眾社區、南珠社區、後山社區、山椒社區、莫村社區、見龍社區、美釵坡社區、仙溝社區、春內村、田洋村、深田村、下寨村、高良村、迎科村、仙屯村、美南村、龍嶺村、水沖坡村、桐卷村、平和村、潔秀村、巡崖村、潭黎村、龍州村、西岸村、美太村、茅坡仔村、羅溫村。
新竹鎮
轄8個行政村:祿地村、新竹村、大株村、祖坡村、卜效村、白墩村、卜優村、秀龍坑村。
龍湖鎮
轄11個行政村:陳村村、正桐村、桐樹村、坡村村、居丁村、安仁村、石井村、佳龍村、東埇村、永豐村、里變村。
黃竹鎮
轄8個行政村:河頭村、南保村、大統村、蓮堆村、周公村、大坡村、白塘村、黃竹村。
雷鳴鎮
轄11個行政村:昌源村、同仁村、北斗村、後埇村、雷鳴村、石錦村、龍梅村、南九村、南安村、山地村、石盤坡村。
龍門鎮
轄12個行政村:英湖村、龍門村、先鋒村、紅豐村、里沙塘村、石坡村、龍拔塘村、久溫塘村、大效村、雙塘村、大山村、紅花嶺村。
龍河鎮
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龍塘社區、嶺寨村、南勛村、西坡村、茶根村、舊村村、平塘村、石塘村、鴨塘村、安良村、龍介村、綠林村、天群村、水竹村。
嶺口鎮
轄9個行政村:嶺腰村、封浩村、群山村、嶺口村、佳巷村、田堆村、魯古井村、大塘村、儒沐塘村。
翰林鎮
轄6個行政村:翰林村、沐塘村、良星村、火星村、章塘村、深水村。
富文鎮
轄10個行政村:石門村、新聯村、九所村、潭陸村、大里村、南埠村、田頭村、大坡村、高塘村、白鶴村。

旅遊景點

定安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主要旅遊資源總概括為「定安八景」,即:①定安古城;②文筆峰;③南麗湖;④久溫塘火山冷泉;⑤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及見龍塔;⑥母瑞山革命紀念園;⑦母瑞山革命老區「百里百村」文明生態村;⑧名人故里。除了「定安八景」,還有定城解元坊等景點。

⑽ 海南的名勝古跡有那些

1、五公祠

五公祠在海口市東南4公里處。始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為紀念被貶來海南的唐宰相李德裕、宋抗金英雄李綱、李光、胡銓和趙鼎五人而立。五公祠建築面積450平方米,其主體建築「海南第一樓」是一座木結構、單式斗拱的典型清代構築。

高10餘米,朱丹色,兩層樓閣。樓上正廳設五公靈位,樓下廳中立有五公石雕像。內有醒目楹聯: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群才奮起,莫負斯樓。此中有清代名書法家、海南人潘存之手跡。

2、蘇公祠

蘇公祠在五公祠內。原為金粟庵。北宋文學家蘇軾(東坡)出仕為官,歷遭謫貶。紹聖四年(1097年)被貶為瓊州別駕,旋又貶昌化軍。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於金粟庵址立蘇公祠以示紀念。後又因崇祀其弟蘇轍,故亦稱二蘇祠。祠坐北朝南,門前雄踞兩尊石獅。

門首橫額有「蘇公祠」三個大字。祠堂大廳有楹聯:「此地能開眼界,何人能配眉山。」廳中立有蘇軾石雕像,栩栩如生。廳內還陳列蘇軾的詩詞碑刻拓片及其他碑刻拓片20餘件。蘇公祠西側是五公祠;東側為瓊園,內有洞酌亭、浮粟泉、洗心軒諸名勝。均系蘇軾命名。

3、鍾鼓石

鍾鼓石在海口市龍海賓館東南英雄山頂。又稱太陽石,狀如巨鼓。一側敲擊,發聲如鼓,渾如雷鳴;一側敲擊,發聲如鍾,清脆激越。

4、邱睿墓

邱睿墓在海口市南10公里水頭村。邱睿(1418或1420-1495),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明代名臣,官至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墓地建於明弘治八的(1495年),佔地2500平方米。墓前立牌坊,上書「理學名臣」四大字。主墓石砌(不封頂),墓碑前有兩碑,另一為明代皇帝諭祭文。

5、海瑞陵園

海瑞陵園在海口市西郊濱涯村。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海瑞(1514-1587),明代名臣,生於今瓊山市府城鎮朱吉里,官至南京右僉都御史。為官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素有「海青天」、「海包拯」之譽。

後遭貶返瓊,死在瓊州,據傳,海瑞靈柩運經這里忽然繩斷,人稱海瑞自選風水之地,理應葬此。陵園大門牌坊橫書陰刻丹紅四大字「奧東正氣」。入門有用花崗石鋪的甬道通往海瑞墓。墓歷代均有修葺。

閱讀全文

與定安縣有什麼文化古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