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城市文化環境如何塑造

城市文化環境如何塑造

發布時間:2023-01-07 07:44:10

① 如何進行城市文化建設

宏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在城市區域的總和。中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微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學藝術、廣播電視以及各種社會性、群眾性的娛樂性活動的總和。 我院認為,城市文化建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培育具有現代素質的市民。這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關鍵。市民是城市的主體,是城市社會文明的創造者和體現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載體。城市市民的素質如何,直接決定著一個城市的形象。沒有現代素質的市民,現代化城市由誰來規劃?由誰來建設?由誰來鞏固和發展?一個充滿小農意識和市井習氣、封閉保守的城市,是無法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廣大市民只有不斷增強城市意識、開放意識、法制意識和現代生活環境意識,促進一個城市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精神風貌,有濃郁的崇文意識、有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城 市才能現代化。 二是建築具有個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觀形象,它包括城市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時尚的外觀形象。諸如,城市的空間布局,建築的造型、風格、色彩以及道路、廣場、公園、雕塑、路燈、欄桿,甚至路牌、廣告等等,都不能凌亂無章、殘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講究城市的整體和諧和審美情趣,有文化個性和藝術感。形象文化就像一個人的臉,是城市文化的物質載體。像巴黎、倫敦、莫斯科、法蘭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獨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標志性的文化、體育設施必不可少,往往一兩個標志性文化設施就能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個著名的海上歌劇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三是充分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個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現,是一個城市文化個性的生動體現,也是一個城市(特別是中國城市)成為文化名城的一種最獨特的文化優勢。像世界文化名城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是歐洲文藝復興中心,曾經產生過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個完全靠歷史文化資源而名揚世界的城市。又如比薩、威尼斯也是如此。在國內,像曲阜,也是完全靠歷史文化資源而蜚聲國內外的。 四是形成若干個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或藝術團體。教育是文化的基礎,科技是文化的精華,藝術團體是文化的結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將這三者作為衡量一個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關鍵性指標。特別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些由移民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國家,更加重視教育和科技。像美國的波士頓,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這三者。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培養了不少總統,還有數不清的專家學者,其中不少人獲得諾貝爾獎。波士頓的交響樂團、芭蕾舞團不僅在美國,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五是有繁榮發達的文化產業。所謂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化娛樂產業、影視及音像製品業、新聞出版業、文化旅遊業以及一些與文化相關的美食、美容、時裝、休閑、美術品產業等等。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既可以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也可以極大地提高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國文化名城洛杉磯,靠「迪斯尼樂園」和「好萊塢城」,形成了驚人的影視及音像製品業和文化旅遊業。現在,法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許多城市,都將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也已將文化產業列入國民經濟優先發展的重點。 六是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所謂群眾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間自娛自樂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等,也指一些節慶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內容,特別是節慶文化活動,對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養成群眾的文化意識,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② 城市文化環境的構成要素都有哪些

城市文化環境的構成要素都有哪些?
答: 主要有標志性建築、城市文化設施、街區、風景名勝和城市整體特徵等5個要素。

③ 怎樣創建城市特色 打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懈的努力,只有把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會使城市具有魅力,更具特色,更具生命力。
如何創建城市特色及打造城市特色的建議如下:
(1)、理解城市特色
一個城市的產生背景及發展過程的不同,在城市性質、產業結構、經濟特點、傳統文化、民俗習慣等方面必然有區別於其它城市的特點。由於這些城市內涵的不同,體現出外在表現形式的差異。這些在內涵和外在表現形式明顯區別於其它城市的特徵,即城市特色。
(2)、城市特色的構成要素
城市特色總的來說由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兩方面構成。其中自然因素是構成城市特色的基本因素,而人工因素則是形成城市特色的最活躍的因素。只有把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會使城市更具特色。城市特色具體來講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3)、城市地理位置與氣候特點
城市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它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將有很大區別,如:山地、丘陵地區的地勢起伏較大,街道兩側建築也會隨之而錯落,才會出現如山城重慶獨特的景觀;而在平原地區的建築群,如不作好景觀設計,則會顯得平淡許多。再者,由於城市的地理不同,人民的生活習慣、民俗文化也會有很大差異。因此,城市在建設發展中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結合人民的生活、文化、習俗、形成自己的特色。
注意:歷史名勝的保護。
古跡名勝、古跡是形成城市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很多城市十分重視對歷史遺跡的保護和整理。如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正是對古跡,即使是很不起眼的古跡的高度重視和保護,才塑造了舉世文明的古城形象,中國對歷史名勝、古跡保護較好的也很多,如:北京的故宮、天安門、西安的大雁塔、鍾古樓等。但也有很多城市對名勝古跡的保護工作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或消失。失去了塑造城市特色的有利條件。
(4)、建築
建築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特色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建築應體現時代性、民族性、地方性。建築的風貌可分為傳統和現代兩類,大多數城市的基本特點是這兩類並存。我們應研究和發揚各自城市的建築風貌,結合當地特點,融合到現代建築當中,以形成新的建築風格,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建築。
(5)、城市空間形態
城市空間的形態是由建築群、道路、廣場作為界面圍合及分隔形成的城市空間。這也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街道規劃應該注意兩點:一是在滿足行車、行人的基本要求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地形,二是體現當今時代的精神風貌,與車流量、人流量相一致,也要考慮兩旁建築高度,長度及風格等。
城市廣場切忌照搬歐陸風情,應結合地方自然因素,汲取中華傳統園林之精華,創造出有自己城市特色的廣場。
(6)、城市綠化系統
通過綠化系統的建設使城市具有某些特點,是常見的塑造城市特色的手法之一。城市的綠化系統包括近郊的風景區、山林、防風綠化帶。風景綠化帶,城市市區的河湖、水面、公園、廣場及居住區游園等。
要使園林綠化形成城市特色應注意兩點:首先,街道綠化和居住區綠化要有地方特色,形成自己的方式。其次,要大力培育適應地方氣候的多樣樹種,花草,加以種植。
(7)、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由建築物、廣場、各種車輛、服裝等人工色彩和天空,山林等自然色彩組成。
在不同環境下,人們對色彩喜愛和需求是不同的,如:在黃土高坡,人們對綠色充滿渴望,而在嚴寒的北方,人門對鮮明的暖色則頗有好感。城市自然色彩很難改變,而人工色彩可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氣候,聯系人們的心理感受,形成人們喜愛的色彩。

④ 城市化進程中如何保持地域文化特色

城市建設是一個歷史范疇,任何一座城市在營造自己的文化環境時,都需要在原有城市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使城市形象獨具特色。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應是長期型的建設,而不是突擊式的裝璜。國內外大量城市建設的實踐反復證明了城市的統一性和建築的協調性是有文化內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質。
城市文化是人們在城市形成和建設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城市文化環境則是這個總和的外在表現。本文所論及的僅僅指城市文化環境的硬體部分,即城市建設涉及的范疇。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人們創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環境。美國建築大師沙里文曾說過:「根據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這個人,那麼根據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西方文豪歌德說:「建築是石頭的書」。雨果說:「人類沒有任何一種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築藝術寫在石頭上」「注入人類家園的每一條細流都不再是自然之物,它的每一滴水珠都折射著文明之光」。日本建築大師黑川紀章說:「其實我們創造城市就是在創造文化。如果城市的建造僅是出於經濟目的,那麼城市中的人是很不幸的」。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是一個高標准、高層次的課題。它不僅僅是物質文明的建設,同時還受到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歷史傳統、民風民俗等諸多方面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和影響。

從城市規劃建設自身來看,20世紀追求城市理想的諸多主義—從以1933年的《雅典宣言》為代表的現代主義到新城市主義、生態主義、多元化主義、女權主義等,雖說是各有側重,但也確實揭示了現代城市發展中諸多重大問題。應該說,這些重大問題對於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1999年國際建協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通過的《北京憲章》提出:「新世紀的城市將走向建築、地景、城市規劃三者的融合」,並預言:「現代建築的地區化和鄉土建築的現代化將殊途同歸,而現代城市將更為講求整體的環境藝術」。

從城市文化研究的視野來看,改革開放初期對地域文化的尋求曾興起一時。當時全國建築創作有京派、海派、嶺南派、西安唐風、武漢楚風等。此後隨著房地產開發的發展,商業行為逐漸使地區特色消失,建築創作也「天下大同」了。1999年6月,國際建築師大會在北京召開,其主題報告提出了「21世紀要促進地區文化精神的復興」的觀點,並指出:「區域差異客觀存在,對於不同地區和國家,建築學必須探求適合於自身條件的蹊徑,即所謂的'殊途'」。弗蘭普頓教授在報告中提出:「創造具有'地域形式'而不是'產品形式'的建築」,即強調建築形式更多地取決於所在地域的特點,而不是生產技術本身。近年來,國內學術界也開始提倡城市文化研究應落實到區域,回歸到區域,並在區域文化中實現整合。不應單純地就城市論城市,而是要從更大區域范圍來認識城市文化,把城市與其腹地及與它相關的城市,視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從而把城市文化賴以存在的地域空間上升到應有的地位。毫無疑問,這些主張對於把握城市文化在空間發展上的層次性、多樣性和差異性是十分有利的。

1、城市文化的宏觀取向

城市建設是一個歷史范疇,任何一座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環境時,都應該繼承歷史、立足當代、展望未來,都需要在自己城市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只有這樣才能使城市形象特色脫穎而出。當我們規劃一座城市的文化環境建設時,首先要解決好這座城市文化的宏觀取向,或者簡稱為文化定位問題。這是一個戰略性的研究課題。城市文化的宏觀取向,要符合當代城市規劃建設的先進思想和規范,要體現所在地區的文化精神,要對本城市的性質、規模、布局結構及人口構成作深入地分析,從抽象走向具體,由分散走向整合,將其落實到城市文化環境的要素、特徵上。一個比較好的城市文化定位可以管50年、100年。

我國學者在研究江南地區城市文化之後,將這個地區城市文化的宏觀取向歸納為3個特徵:即「親水性」「文人性」和「統一變化、饒有特色」。這些特徵反映在城市景觀上,建築、橋梁、園林、綠化、名勝古跡每每與水親和,城市景觀以水稱勝,顯現出陰柔秀美、富於靈氣的性格;文人是江南城市文化建設的參與者,起著積極的引導和示範作用,因而城市文化環境顯得文質彬彬、詩意盎然。江南城市文化雖有以上兩點共性,但並非千篇一律,其風格在統一中又千變萬化,富有個性,饒有特色。如果我們把握了地域文化的宏觀特徵,也就接觸了城市文化之本,就有可能在新的生活形態和新的技術水平下繼承和發揚地域文化的精神內涵,營造出本城市特定的文化氛圍。

閱讀全文

與城市文化環境如何塑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