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素質
2. 科學文化素質
在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今天,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對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1) 要有廣博精深的知識貯備。現代社會對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知識結構的要求愈來愈多,對知識技能共性的要求愈來愈多,不僅要具備寬厚扎實的基礎知識,還必須具有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大容量的新知識儲備,要求從業者的知識程度高、內容新、實用性強。
(2) 要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要做到圍繞自己選擇的就業目標,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合理組合、恰當調配、形成知識系統。
(3) 要有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4) 要有創新能力。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在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標志。當前,在社會就業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大學生一味地指望找到一個理想的就業位置已不太現實,社會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學生利用自己的學識自主創業,也為他人創造出更多的就業位置。有不少大學已開始意識到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艱苦創業、科技創業。
3. 身體、心理素質
健康的體魄、良好的身體素質已成為人才競爭的物質資本。人們普遍認為德、才、學、識、體是人才的內在因素,而體是最基本的東西,是成長、成才的物質基礎。同時, 在社會急劇變革的今天,多種思想文化的激盪,新舊價值觀念的沖突、激烈的競爭、物質生活的懸殊,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不協調等,無不沖擊青年學生的心靈,引起了部分學生認知失調、心理失衡和行為失范。這都影響了畢業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也不利於就業求職。因而大學生必須加強心性修養,提高心理素質,要能正確評價自我,胸襟開闊、豁達大度、積極樂觀;要正確對待挫折,克服期望值過高的心理,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要克服自卑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心理調試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
4、專業素質
知識是形成素質的基礎,高素質人才必然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這里所說的專業基礎是全面的,全面的專業基礎應是指融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於一體的廣博的學科基礎知識,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融會貫通的綜合知識結構,才能透徹地研究高深學問,這本身就是一種素質。精神是素質的內在本質。大學生的專業理想和生活理想必須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規范,沒有政治和道德的專業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會和人所處的群體不能容許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堅定的政治目標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奮斗精神,無私奉獻是精神的最高形式。能力是綜合素質的表現。素質高必能力強,在一定意義上講,能力是衡量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個人的才能與從事的活動的關系表現在,如果人的才能與活動要求相符,並具有較高水平的,從事某種活動時就可以得心應手、游刃有餘、事半功倍;反之,才疏學淺、能力較差的人,做事就會感到力不從心,事倍功半。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知識的吸收,但決不是知識的堆砌,而在於知識的運用。
大學生在培養自身綜合素質過程中可以從提高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入手:
1 充分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數字表達能力,圖示表達能力等幾種形式在內的准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
2 完善社會交往能力。學生步入社會,能像一個社會活動家一樣,正確、有效在處理協調好職業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系。
3 初具組織管理能力。要求大學生必須能從全局的角度加以協調處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從千頭萬緒、具體繁雜的工作中有條不紊,同時還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
4 做出正確決斷的能力。良好的決斷能力可以實現對目標及其實現手段的最佳選擇。
5.沉著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劃能力。大學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應變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緩而不綴,既忍讓又不失原則,沉著冷靜、靈活應變地處理問題;適應能力是其素質、能力的綜合反映,要求大學生對社會、對環境的適應,是主動的、積極的適應,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對困難的屈服,更不是對落後、消極現象的認同,甚至同流合污。適應要同發展結合起來,要同改造聯系起來;實際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轉化為物質力量的憑借,是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實踐能力。實際動手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作用的發揮;策劃能力要求大學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時機,把握有效空間,籌辦和開展形式各異的介紹宣傳和業務活動,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6 鍛煉自控能力。遇到不順的事能否壓下心頭的怒氣,冷靜處理,是對大學生素質高低的一種考驗, 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錯,導致工作的失誤。素質發展的創新性要求,是當代人才素質發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人立足於現實的必備素質。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如強烈的好奇心,細致的觀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預測力,大膽設想勇於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素質發展的個性化要求,是在強調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人的個性張揚,就業競爭日益激烈,迫切需要當代大學生強化自我競爭意識,並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性特點,努力挖掘個人潛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和發展個人素質。
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高低,將決定他求職擇業的層次與自由度。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畢業前的突擊武裝能解決的。它要求大學生要轉變觀念,增強競爭意識,在整個大學期間,按高要求有針對性、分階段地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擇業競爭中的強手。
2. 提高企業員工基礎素質的方法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工業企業的發展,企業不僅要與本國其他企業競爭,還要與國外企業競爭。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要依靠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需要各類人才。
1當前企業職工素質存在的問題
向學習型企業轉化,提高企業職工素質是企業經濟發展的首要推動力。我國企業的現狀是職工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專業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技術工人嚴重短缺。
2職工教育培訓觀念和方式需要進一步改進
由於受到行業改制的影響,在職工教育方面出現消極現象。一是企業只追求效益,而放棄了對職工培訓教育。嚴重阻礙企業深入發展,教育部門的職能逐漸被削弱。廣大職工思想、政治素質退化,紮根企業的思想減弱。從而在思想上和工作上產生了消極情緒。二是雖然有的單位意識到職工教育對提高職工素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職工教育培訓形式化,沒有深入轉變教育理念,創新精神缺乏。三是在職工教育培訓方面,採取的方式、方法單一、針對性差。職工教育不但要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也要整體全面地提高職工業務素質,從而推動企業發展。
3全面提高職工素質的途徑
1)加強職工培訓教育,觀念要更新。
創建學習型企業,全面提高職工素質,決不能單靠行政命令來推行。觀念更新,只靠命令和口號是不能成功的。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才觀,就是要准確把握人才內涵,更新思想,提高認識,改變過去重學歷、輕能力的狹隘觀念。科學地、全面地看待提高職工素質,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才觀。其次作為人員多、包袱重勞動密集型企業,既有較高知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也有經驗豐富的老職工,還有技術知識較差的職工,要通過不同層次的培訓,相互轉化,形成人人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科學人才觀。再次領導幹部以及培訓管理人員要具有大局觀、長遠觀,具有甘為人梯、甘為伯樂的精神。不斷更新觀念,創新管理模式,培養造就企業的可用人才。要靠領導幹部自身實現觀念轉變的基礎上通過宣傳、發動和學習,使全體職工領悟到職工培訓教育的真諦。改變學習觀念,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同心協力共同提高。
2)企業建立完善教育機制,鼓勵學習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教育成為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教育機制對全面提高職工素質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加大教育力度。建立、健全相配套的素質教育開發體系,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在人、財、物上給與充分保證。二是建立、健全學習制度。要想全面提高職工素質就要建立健全各類學習制度,幫助督促組織廣大職工進行有效的學習。三是在學習內容上要全方位,既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同時還要注意知識技能素質教育,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層層加深教育。四是鼓勵學習活動,創造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形成人人學習,全員學習的風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職工素質。但單單靠這些是不夠的。以往的物質和精神激勵僅僅是對人才的一種回報,只是人心理上的一種滿足。而現代企業的激勵手段不但是靠物質和精神激勵,還包括知識激勵和事業激勵。通過體制的創新激發職工工作激情,增強工作預見性和工作主動性。同時有利於調動工作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使企業保持一個聚群賢、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3)樹立學習觀念,創建學習型企業。
企業文化是一種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它把培養人、提高人的素質看作是治理企業之本,把提高職工積極性、提高企業凝聚力,建設蓬勃向上的企業群體意識看作增強活力的關鍵。企業間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實際上應該是學習能力的競爭。如果說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那麼其中的關鍵是企業學習的能力。建立學習型組織是當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組織。當前世界排名前100家企業中已有40%的企業以“學習型組織”為樣本進行脫胎換骨。
創建學習型企業提高職工整體素質,不但要樹立人人學習的觀念,還要創建終身學習的體制。要增強職工的創新意識,反對僵化學習,要靈活多樣深入扎實的掌握各項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職工在不斷學習的風氣下超越自我,並且在創新和超越中體驗學習意義。企業要生存與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強化知識管理,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綜合素質,才能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員工隊伍。
4)要從組織學習入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推進企業學習,全面提高素質教育。
企業學習型組織的創立是提高職工素質教育的途徑。不但要組織職工學習,而且還要有針對性、有計劃、有步驟地制定目標,加大執行力度完善職工教育檢查考核機制,確保推進企業學習的深入。一是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計劃性。結合現代企業的實際,制定相應合理的教育計劃,對各類人員培訓和素質學習提高提出周密細致的計劃和安排,使職工教育工作有計劃、有目標的穩步進行。二是強化職工教育工作的針對性。要在教學內容上如何從企業實際需要出發,做到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培訓什麼,真正讓職工學到企業和個人所需要的東西,達到其針對性、實用性,使企業和職工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的適應性和應變性。三是加強職工學歷教育。根據企業的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成人學歷教育,制定鼓勵政策。從企業長遠目標和需要出發,積極推選企業優秀青年到高等院校深造。鼓勵立足崗位,自學成才,全面提高企業職工隊伍的文化素質。
4結語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工業企業的發展,企業不僅要與本國其他企業競爭,還要與國外企業競爭。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要依靠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需要各類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則要靠培訓教育。企業只有不斷加強職工教育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不斷培養和造就各類人才,才能不斷保持競爭優勢,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因此充分認識提高職工素質的重要性,把大力加強職工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精心籌劃才能把企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3. 如何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
(一)強化學習培訓,努力提高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
現階段,人類從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轉化,科技進步的速度已然加快,有人估算,人類社會知識總量的90%是近50年生產、創造出來的,近年來人類的全部知識每5年翻一番。在西方國家目前流行這樣一條「知識折舊」定律:一年不學習,所擁有的知識就會折舊20%。因此,作為國家公務員,要積極適應時代要求,轉變觀念,樹立終身學習思想。而培訓是開發人的智力和技能的基本途徑,國外把培訓公務員看作是最值得的投資,是各種效益中最大的一種效益。國家公務員培訓是國家行政機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職位的要求,有計劃、有組織開展的旨在提高公務員政治和業務素質的一種教育、訓練活動和提高過程。
從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公務員隊伍還存在著文化偏低、管理水平不高、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況且,在新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各類人員中,大都缺乏行政管理的理論與技能,這種狀況與搞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是不相適應的。要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政府效能,就要加強培訓,通過培訓來提高公務員的業務能力和個體素質,發揮公務員的群體效能,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高效能的政府工作系統。所以說,培訓是提高公務員素質,保證公務員隊伍優化、精幹、廉潔、穩定、高效的根本措施。對公務員的培訓有四種情況:
一是對新錄用人員的培訓。對新錄用人員的培訓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新錄用人員在正式上崗前所進行的培訓。這類培訓也叫「入門訓練」、「職能培訓」。目的在於通過培訓,使新錄用人員對機關的工作特點、組織紀律、動作程序有所了解,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范疇,初步掌握即將從事的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為正式上崗做好准備。對新錄用公務員的培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工作實習,即在有經驗的公務員指導和帶領下,直接參加實際的行政工作,通過工作實踐逐步適應本職工作。二是專門的培訓教育,即由各行政部門自行組織辦班培訓,或派往專門的培訓機構去接受培訓。在法國,政府特別重視對公務員的「入門培訓」,僅用於此項的培訓費就佔全部培訓費的64.4%。
二是任職培訓。任職培訓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准備晉升一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按照其相應職位的要求所實施的培訓。培訓的目的在於,通過對擬任新領導職務的公務員進行所需的政策水平、組織領導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力的培訓,為其勝任即將晉升的職務做好充分地准備。
三是專門業務培訓。專門業務培訓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為公務員從事專項工作而提供所需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公務員從事專門的業務工作,是指因國家和政府某些工作的需要,從政府機關暫時抽調公務員進行工作,如人口普查、計劃生育等。公務員的專門業務培訓也就是圍繞從事上述專項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工作方法等的培訓。培訓的對象完全取決於專項工作的需要,可能是新錄用公務員,也可能是有工作經驗的公務員。培訓的目的是使受培訓的公務員具備擬從事專門業務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力和工作方法,保證公務員能夠勝任專項工作的需要。
四是更新知識的培訓。更新知識的培訓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有計劃地對在職公務員所進行的以更新知識為主要目的的全員培訓。此類培訓的目的在於按照崗位責任的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全體在職公務員進行分期分批地有計劃地培訓,使其不斷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以適應高新科學技術革命、人力資源開發、知識智力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經濟新格局、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強化教育管理,進一步激發公務員隊伍內在活力
加強對公務員隊伍的教育管理,是提高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激發公務員的內在活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不斷強化各方面的教育,更新公務員知識與觀念
一是要強化公務員的政治素質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教育,確保公務員在政治上堅持清醒頭腦,培養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破除「官本位」思想,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意識,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能力。
二是要強化公務員現代辦公自動化知識培訓,包括電腦知識、全能知識、行政管理知識等,逐步提高公務員的綜合素質。
三是要制定規劃,每年選派一定公務員到高等院校進行深造、學習,學習先進思想觀念、先進科學技術,進一步提高公務員整體素質。
2.建立和推行新陳代謝機制,增強公務員隊伍的活力
一是建立和推行末位淘汰制,增強公務員隊伍的活力。根據《國家公務員法》和有關規定,對各類行政機關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年度考核,其考核結果要充分運用到職務(職稱)的升降、任免和人才的培訓、獎懲,以及工資晉級中去。在考核中建立和推行末位淘汰制,注重考核內容和標準的量化、細化以及公正、客觀、科學,使考核結果能真正反映每一個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情況,逐步形成幹部能上能下,不斷更新充實的機制,始終保持幹部隊伍的生機和活力。建立待崗制,對不稱職人員進行離崗培訓,待學習提高後再回崗任職。落實辭退制度,把那些素質差,不稱職的人員淘汰出公務員隊伍,從而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公務員隊伍的新陳代謝;特別是對違法亂紀人員,要禁止其在刑期滿後再回到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中來,以達到教育廣大公務員遵紀守法、主動工作的目的。
二是完善健全進人機制。各個單位空餘的公務員編制,要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面向社會招錄優秀高校畢業生,充實、壯大公務員隊伍;要向社會公開招考本部門緊缺的專業人才,促進人才合理分布。三是完善交流輪崗機制,促進公務員健康成長。交流輪崗作為培養和鍛煉公務員的重要環節,對於改善用人環境、管理機制、監督體系的形成,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積極推行競爭激勵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一是加大公開選拔工作力度,吸收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一個領導的品質好壞、素質高低、能力大小,對一個部門、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地區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因此,在選拔過程中,要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推行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公開選拔機制,科學確定領導職位及招考條件,嚴格進行報名與資格審查,組織人事部門從嚴考察,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幹部,把那些想幹事、會幹事、干成事又能共事、不出事的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幹部作風透明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社會上年輕優秀的人才選拔到領導隊伍中來,促進幹部隊伍的優化,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是積極推行競爭上崗機制,充分發揮和挖掘幹部的才乾和潛能。人不能盡其才,才不能盡其用,是過去以來幹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之一。要改變這一現狀,只有破除論資排輩思想,積極推行競爭上崗機制,使人才開發由靜態封閉式的行政控制轉變為動態的開放式的科學管理,讓各類人才的潛能在競爭中得以表現和發揮,達到賢者上、庸者下的目的。推行競爭上崗機制是現代社會政治的必然要求和唯一選擇,是事業的需要,發展的需要,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使之經常化、規范化,促進優秀人才更好地發揮才幹,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做貢獻。
三是疏通公務員下的渠道。首先要營造「下」的良好氛圍,採用媒體和其他宣傳手段,積極引導廣大公務員正確對待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制度。其次要按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做好每一個「下」的公務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確保其服從、支持各項工作。再次要對「下」的公務員進行知識更新培訓,促使其適應新的工作崗位,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最後,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積極探索鼓勵公務員「下」的優惠機制,適當提高其政治經濟級別待遇。
(三)強化職責意識,切實提高服務群眾的水平
公務員代表國家執行公務,其權力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必須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辦事,真正做到秉公盡責,不以權謀私;嚴守法律,不貪贓枉法;艱苦奮斗,不奢侈浪費。決不能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自己周圍的一些人謀取私利,或者利用職權與私人關系搞特殊化,違法亂紀。公務員的職責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意識
國家公務員要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公務。即要求公務員「依法行政」,在執行公務時全力地、忠實地遵循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等現行制度,在憲法、法律和法規所允許的范圍內活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創新意識
國家公務員大膽開拓、務實創新的核心要求是「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是時代對新時期國家公務員提出的要求,當前,面對確定市場經濟體制和形成全面開放格局的形勢,要把有利的條件轉化為現實發展的業績,除了創新之外別無它法,創新才有活力,創新才有作為,創新才能進步。國家公務員要有創新意識,它既是個人的思想意識,更是一個組織總體的精神狀態和思想氛圍。
3.服務意識
國家公務員要牢固樹立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為人民謀利益是國家公務員全部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全體公務員要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維護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要把精力用在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上,不搞華而不實和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4.奉獻意識
公務員是社會需要的產物,離開社會需要,公務員是不存在的。因此,公務員要把奉獻社會、奉獻國家作為自己的崇高責任。每個公務員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履行職責,盡到了該盡的義務,就是在對社會作貢獻。要增強公務員的社會責任感,把自己的本職工作與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聯系起來,在索取和奉獻的關繫上,把奉獻放在首位,甚至在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這是作為國家公務員必備的職業素質。
4. 怎麼樣提高一個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
在當前改革日益深入,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新的形勢下,企業職工教育應如何認識和對待,這是一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課題。 ??? 伴隨著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作為市場活動主體的中國企業,日益顯出世界工廠的特性,在整個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作用非常明顯,第三世界國家和其它發展中國家學習中國的經驗,建立中國模式,對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提出了嚴峻地考驗。作為世界經濟主導力量的中國企業,更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和挑戰。 ??? 企業參與競爭,優勢來源於雄厚的資金,精良先進的設備及優質對路的產品。這是企業自身的實力。企業實力的關鍵,在於企業中掌握、使用這些資金設備的人,即生產優質產品的企業職工。所以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企業素質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企業職工的素質水平,決定企業的生命力、競爭力。素質高的企業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斷發展前進,素質不高的企業將會在經濟大潮中被淘汰。當前,我國目前職工整體素質較差,據統計,現有3億職工中,70%為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其中相當大一部分實際上是文盲和半文盲;中高級技工嚴重短缺,高級工不足2%。我國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只佔該年齡組人口的2%。這種狀況,遠遠不能適應現代化、知識化、智能化社會的要求。這一問題,既要引起國家、社會的高度重視,也應引起每一企業的高度重視,也更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對待 。?一.企業職工素質的涵義企業人員的核心專長與能力從表象上來看就是員工「素質」,它是對組織中從事不同工作的員工所具備的知能、知識、角色定位、價值觀、自我認知、品質和動機等內容的描述。談到提高企業職工素質,也有一個觀念轉變的問題。過去我們思考的焦點往往會集中到企業基本成員,即職工群眾身上,而沒有把企業的組織者、企業各個管理層的負責人包括進「職工」這一含義里去。這與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不相符合。企業要適應競爭的市場,其自身素質條件的構成不僅包含普通職工群眾,還包含企業的組織領導者和各個管理層的負責人員、管理人員。企業職工素質的提高,應該是全員的,應該是從職工群眾到企業領導者的不同層次的總和。這是對企業職工素質要求在認識問題觀念上的轉換,這既是理論上的進一步深化,也是思想符合實際的要求。這一點具有極重要的實踐意義。二.培訓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途徑培訓是根據某些人或某一階段的工作需要,通過結合書面的講解或其他的溝通方式,對這些員工進行教育,以達到更新他們的知識、技能、理念,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以期影響他們的行為,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促進團隊更快、更健康地發展的行為活動。成功的員工培訓可以起到傳遞企業價值觀和核心理念,並塑造員工行為的作用,為員工適應企業環境並與其它團隊成員展開良性互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企業要和員工成為命運共同體,必須對員工進行更大的培訓投入。培訓是一項能獲得更大產出的投資,並且是企業最有價值的投資。?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才能、知識和創造力已代替金融資本成為新的稀有資源。現代企業正面臨市場瞬息萬變、市場范圍不斷擴大的現狀,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因此,必須注重提高「人」的素質,發揮「人」的作用,圍繞「人」來構築企業的核心能力。培訓作為開發與發展人力的基本手段,已突破其原來的純教育意義,成為現代企業提升管理、增強競爭力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我國企業培訓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首先, 我國企業培訓體系普遍存在的三個方面的問題:1、企業對員工培訓重視不夠,對培訓的投資嚴重不足。?2、企業的培訓力度不夠,管理技術人員資本含量低。?3、人力資源培訓管理不嚴謹,浪費嚴重。??? 這些問題在企業培訓效率低下的表現:1、 對象不清,不知培訓對象;2、目的不清,不知培訓為什麼;3、計劃不周,不知培訓什麼;4、四處請人,不知由誰來培訓;5、動力不足,不願認真搞培訓;6、培訓方式單一,培訓對象感到枯燥乏味;7、培訓師匱乏,培訓水平滿足不了企業的實際要求。綜合地講,集中表現為不少企業存在的問題就是過於注重的是短期結果,注重人的短期業績而忽視持續的發展改進,不太注重能力的發展。績效評估、績效考核就如「種瓜或者是種豆」。當你從企業家那裡得到的是短期評價時,你就會選擇同樣的短期行為,而你的短期行為又會促使企業家用更短視的方式評價你。這就使企業家和員工的眼界越來越短視,最後陷入惡性循環。當事情順利的時候,雙方相安無事,而當事情搞不定的時候,雙方的矛盾就會激化,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不歡而散。 ????其次,完善企業培訓體系,提高企業培訓質量的對策和建議????(一)要建立良好的員工培訓體系????1、獲得管理者支持,領導重視,培訓與教育形成制度化。企業由專人負責企業文化建設,負責人親自帶頭參加各種培訓活動,親自過問培訓計劃,並狠抓落實。????2、將培訓納入企業的管理,建立企業培訓系統。企業應該規定負責培訓的部門每年度12月中旬必須向企業領導提交下一年度的培訓計劃,並制定實施方案。企業領導認可同意之後,下一年度必須遵照此培訓計劃組織實施和落實。在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時,培訓部門本著培訓面廣、培訓內容新且及時、培訓有的放矢、富有針對性等的要求,制定具體且可操作的培訓計劃,在具體執行時,有章可循,有條不紊。????3、重視人才的培養及培訓效果。對於那些表現出色、潛力巨大的員工,企業定期地組織各類如銷售、市場策劃、財務等專業技能培訓,使他們需要熟悉和掌握如品牌管理、市場營銷、銷售渠道、財務管理、物流儲運、高效溝通、個人管理等專業知識、技術和管理技巧。通過這些培訓項目,員工不僅可以及時更新知識,而且增強了競爭力。? ??4、將科學的培訓理念納入企業文化中,提高企業和職工對培訓的重視程度。與時俱進的學習文化,提高認識程度。企業競爭更是學習力的競爭,也是企業文化的競爭。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企業、客戶的文化品位在日益提高,一些科技文化教育藝術的商機將越來越多,如果我們的員工文化品位跟不上,就難與客戶深交,把握商機。有人說得好:「你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是具備比你的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因此我們要摒棄「一次學習,終身受用」模糊認識,牢固樹立不斷學習,終生學習的理念,通過「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積極倡導「工作中拒絕平庸」「不在多少,每天進步」「不斷進取,追求卓越」等理念,努力促進每位員工知識不斷長進,經驗不斷豐富,才幹不斷增長,業績不斷創新。同時借鑒國內外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成功經驗,創新團隊和個人開放性、多化性的學習方式,形成共享與互動的組織氛圍,使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不斷提升企業的文化競爭力。?5、將培訓作為一種長線投資,加強對員工培訓的投資力度。?給員工股權、福利,增加溝通、培訓和成長的機會,這種趨勢表明當今企業不僅是僱傭勞動的組織,而且是激勵勞動者,使其勞動價值得以真正體現的場所。企業要和員工成為命運的共同體,必須對員工進行更大的培訓投入。培訓是一項能獲得更大產出的投資,並且是企業最有價值的投資。據美國教育機構統計,企業對培訓投入1美元,產出可達3美元。培訓還是一種雙贏投資,一方面員工的工作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力將得到不斷提高,從而增加企業產出的價值,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員工整體素質得到提升,獲得的是一份終生保值的財富。不斷培訓是企業送給員工的最佳禮物。那種把企業培訓視為消耗、負擔,只注重對物的投入而忽視對人的投入,將使企業員工觀念陳舊,素質下降。????6、對員工培訓需求進行科學分析,有針對性的制訂企業培訓計劃。課程設計要有針對性 。正式培訓課程的解決方案應主動遵照以下五個步驟來設計這類培訓課程(1)、明確培訓的目標與最後結果;(2)、設計知識/技能的陳述、講解、演示;(3)、設計體驗式學習;(4)、培訓課程的實施;(5)、評價與改進。使培訓即使不具備企業環境支持、領導發動、績效驅動等完備條件時,也可以更成功。但要注意的是,上面五步的邏輯順序是前後相關、嚴密接合的。不要為求速度而跨過中間環節。其中第一個環節決定著培訓的出發點與價值點;第二個環節取決於培訓師的自身積累與水平;第三個環節是培訓的核心,是學員的最主要階段;第四個環節考驗培訓師的臨場控制能力與培訓經驗;第五個環節是培訓課程提高的關鍵。尤其是「講解」與「體驗式學習」是重中之重。一般來講,「講解」階段要佔總培訓時間的20%,而「體驗」則佔到了80%。但在設計階段,常常是「講解」要花費培訓師大量的時間去准備知識與道具,「體驗」設計常常相對用時較短。 7、對員工的培訓結果要進行科學的評估和總結。員工素質模型的建立能夠幫助並強化企業對於人才的知識與界定,換句話說,企業通過分析自身戰略規劃與實施過程中對人才核心專長與技能的要求,從而能夠根據素質模型以及對現有人才的評估結果檢點企業現有人才的能力狀況,並因此有針對性地開展包括人才吸納、開發、激勵、維持等在內的一系列人力資源規劃與行動。同時,員工素質模型也是企業評價與管理核心人才的重要依據,因此由此展開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也就自然能夠服務於企業短期以及長期發展所需關鍵人才的持續培養與開發等目標。????8、建立適當的員工培訓激勵機制。培訓一是要育「才」,要強化對員工教育和培訓,在人才建庫的同時,明確培養重點,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挖掘使用人才。二是要重「才」,要樹立「人人是人才」的理念,營造一個「賽馬不相馬」的用人機制,讓人人都有「公平感」。三是要用「才」,「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堅持用人之長,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為員工搭建「你能翻多大跟斗,企業就給你搭多大的舞台」,通過人力資源改革,推行員工職業生涯設計,讓員工明確努力的方向,最大限度地把每位員工的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使員工價值最大化目標與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目標有機統一起來,使企業具有經久不衰的活力和動力。9、要進一步加大企業經營者知識更新力度。培訓不僅僅是普通員工的事情,做為企業領導者的負責人他們的培訓更為重要。目前,絕大多數鄉鎮企業、中小企業的廠長經理實干精神強,文化知識是先天不足的。這幾年,有些廠長經理雖然獲得了這樣那樣的職稱,但總的文化素質仍偏低。鄧小平同志曾經告誡我們:「學習是前進的基礎。」知識積累需要學習,開拓進取有賴學習,能力提高在於學習,前瞻眼光來自學習。作為企業經營者力圖事業常新,順應信息時代節奏,必須熟諳此道,懂得此理,自覺地把加強學習、更新知識作為第一要務。勤「充電」,加足「油」,應對挑戰勝一籌。各級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家的培訓,積極構建學習平台,有計劃地選送廠長經理到國內外高等學府進修深造。(二)提高企業的培訓質量,必須開展有效的企業培訓????1、首先端正對培訓的認識 ????2、加強對培訓的管理 ????3、建立科學的培訓系統 ????4、建立企業文化強化學習氛圍 ?????最後、企業規避員工培訓風險的措施????(一)簽訂培訓契約。企業和員工簽定與培訓有關的契約,表明要學習的內容和要達到的目標,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可以保障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受傷害,使培訓更加制度化。????(二)員工合理分擔培訓費用。以個人承擔30%的費用企業承擔70%的費用的形式較為合理,也有利於員工個人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三)加強人事檔案管理。首先,企業應當明確人力資源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在過去的人事管理到今天的人力資源管理,他們從管理的本質上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90年代以前,傳統的人事工作只是把精力放在員工的考勤、檔案、合同管理等事務性工作上,人事部門被定位為後勤服務工作。而90年代後,隨著企業基礎管理模式的深刻變革,在管理中,人作為一項資源,而且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資源的思想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在這一管理思想的指導下,以人才測評、績效評估和薪資激勵制度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得以確立,並逐漸顯現了它的重要作用。 ??? 三.快速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四個方案 (一).職業形象? 通過本企業員工評價最高的成功人士的經歷設立快速培訓課程,主要針對企業內部員工,著重培養其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建立輕松愉悅的工作氛圍,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處理人際關系,例如幫助銷售人員,管理人員更加有效地與客戶溝通以提高工作效率;塑造員工職業素質,並把其貫徹到如著裝、談吐等服務細節當中。(二).心態——責任心員工的責任心,可以說是企業的防火牆,一個擁有責任心的團隊必定能使企業順利發展前進,而許多企業巨人轟然崩塌基本與員工的責任心缺失有關。企業建立員工積極工作心態,培養責任心尤其重要。可以將課程設立為以下七點為大綱,快速建立員工的責任心。1.態度與能力 2.態度決定一切 3.建立自信心 4.陽光思維5.胸懷感恩心 6.七大成功信念 7.實踐計劃(三).職業道德職業道德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職業操守和個人素質問題,尤其在今天市場競爭激烈、風雲變幻的時代,一個企業的員工的職業道德如何,直接關乎著企業在外的形象,誰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企業因為一個員工的問題而喪失信譽。設立的課程將從企業及其決策者角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採取有針對性的有效措施,從培養員工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觀,來提高員工道德素質和企業向心力、凝聚力,為企業、單位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特別是建立領導者自律工程。企業領導人的德才學識,關繫到企業的成敗。那些全身心投入事業,其無私奉獻精神和對公司的熱愛,會使員工受到強烈感染,使整個企業充滿朝氣。即使虧損企業,如果領導能與員工同甘共苦,也會激起員工的熱情。(四).職業技能技能是一名員工最起碼的能力,連起碼的職業技能都不具備或欠具備的的員工,對企業來說無疑是個累贅或者說是包袱。對於員工來說,參加技能培訓本身既是一種可以獲得精神滿足和回報的體驗。大多數人都對學習、發展和體驗新事物的機會心馳神往,在職業生涯中尤其如此。她能夠幫助員工提高專業技能,積累新的知識,不斷實踐自我超越,最終提升他們的市場價值,幫助他們去競爭獲取更有價值、更具挑戰性的工作。四. 提高企業員工素質與企業文化的關系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快速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方案,在競爭過程中必然缺乏一個文化內涵長期系統的支持。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經說過:海爾的成功,與其說是經營的成功,不如說是企業文化的成功。縱觀世界知名長壽企業,其企業文化被消費者認知、認同的程度都較高。企業文化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就是企業的內質、企業的氣色、企業的靈魂。正如擁有非凡氣質的人才有真正的魅力一樣,擁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企業,才能吸引人才、凝聚人心,才會有恆久的活力、不斷的創造力,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百年老店。維護可持續性發展、穩定深入改革的措施可以有多種,可以用「硬」的如行政手段,但僅以此達到的發展、穩定往往難以持久、穩固;可以用法律或制度的手段,但僅以此也往往難以做到全面、疏而不漏;用「軟」的企業文化達到的發展、穩定則往往是內在的、持久的穩定。企業文化具有一種無形的、非強制性的約束力量,員工在認同企業價值理念的前提下能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這種內在的自我約束,能夠彌補規章的不足,成為一道富有張力的「隱形堤壩」,防止企業因小紕漏而決堤,確保企業沿著正確的方向航行。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巨大工程。其文化建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以人為本,增加企業人性化的管理,各種規章制度的出發點要從企業員工的長遠利益考慮,這種以人為本文化精神,是帶動全體企業職工為企業的價值觀、主體觀、發展觀的精神支柱,這種精神一旦被企業職工所接受,就會對企業職工的價值觀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從而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使企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如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這對於企業職工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很重要。文化建設所具有的傳播知識,提高素質,增強凝聚力,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的功能,是其他手段都無與倫比的。通過營造一系列的文化氛圍,一方面可使廣大企業職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有一個較全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可豐富企業職工的業餘生活,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從而使企業職工從內心深處自覺地為企業拼搏。當企業的員工發揮了主人翁的意識的時候,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也早已凝聚到一起了,這個企業的競爭力也會達到高潮。中國現在雖然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但是發展的機會也特別好,所以我們要提高素質,注重人力資源的開發。這是經濟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未來我們中國人將不僅僅是工作在現在所說的勞動力密集型的崗位上,而是工作在管理層、在技術開發層上,這些對中國經濟在全球的競爭能力提升都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並且我們應該意識到,全世界的人才流動就和資本的流動一樣,哪有機會,他們就往哪走,哪個國家的技術人員都有表現價值的需求,當我們放開眼界,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我們需要的人才時,我們就能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5. 如何提高幹部隊伍素質
收藏推薦 李進進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了農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要逐步向商業銀行轉化的改革目標。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提高農業銀行幹部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加快轉化進程,已成為一個現實問題。本文就此略談幾點意見。一、目前幹部隊伍的思想狀態據筆者了解,當前農業銀行幹部隊伍在政治思想素質上有許多表現不適應向商業銀行轉化的要求,主要表現在:第一,對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漠不關心。有的同志認為改不改革無所謂,隨大流;改革是領導的事,自己是一般職工,領導叫我做什麼就干什麼,主觀能動性差;部門之間工作扯皮,沒有互相協作精神,有些人沒事做,還在背後說人家的壞話,指指劃劃,評頭品足,人心渙散。第二,缺乏工作責任感,紀律鬆弛。如一些基層幹部職工工作敷衍塞責,會計做不來,出納怕短款,搞信貸懶下鄉,各項工作任務完成差。有的信貸員怕苦怕累,對客戶要求貸款不作深入調查,又不向領導報告,辦事拖拉,損害農行信譽。第三,業務技術素質差,制度觀念淡薄。
6. 如何提高幹部職工隊伍素質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面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增強和國內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兩方面的新形勢、新任務。這些都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企業提出了一些新的、不可迴避的問題。企業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企業的重要組成因素——人的競爭。職工隊伍素質問題已經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是廣大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根本所在,也是企業的希望所在。而工會組織在這方面肩負著重要角色和負有重任。
作為基層單位工會組織,我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工會工作的全局,圍繞中心、突出維護,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介入到職工隊伍建設中,特別是生產一線職工的素質建設中來,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職工隊伍,是新形勢下工會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工會工作層次的有效途徑。那麼,工會組織該如何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呢?
一、要加大職工教育培訓的力度。
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必須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職工素質,最大限度地開發人的潛能,使人力資本增值。學習是當前對每一個人的要求,不管哪一級幹部,不管哪一個崗位的員工,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千變萬化的市場,都有一個知識充實和更新的任務,都有一個面對新領域、新事物、新情況不斷加強學習的任務。建立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高素質職工隊伍,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工會要積極配合企業把職工素質培訓納入企業發展規劃,並在參與培訓計劃的擬定、實施過程中,組織員工積極參加各類文化和專業技能培訓,對培訓內容、培訓重點和培訓方式等提出積極的意見和建議,使培訓方案更加切合企業發展實際,更加科學和規范。
二、要不斷創新教育培訓活動載體。
教育培訓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為職工構築學習平台,吸引職工廣泛參與。工會組織要鼓勵職工在搞好崗位培訓的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如讀書自學、技能培訓、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等多種形式獲取知識,增長才幹,在實踐中完善充實自己。工會組織要長期堅持面向基層、立足班組活動,把職工的素質教育和單位的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結合起來,按照崗位「精一門、會兩門、學三門」的要求開展多面手操作賽平台,通過崗位練兵、技能比賽和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激發、調動獲取知識、提高技能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崇尚知識、重視人才、愛崗敬業的良好風氣。通過文化體育活動,弘揚企業精神,陶冶職工情操,同時也充分展示廣大職工奉獻崗位,勇於進取的精神風貌和人文精神,激發廣大幹部職工知難不畏難,知苦不怕苦,同心協力迎接挑戰的頑強鬥志,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發展。
三、要維護好職工的學習權。 市場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競爭,人的最大追求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在人才已經上升為第一生產力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更加迅速,職工的職業變更和崗位調整更加頻繁,終身教育已成為必然趨勢,學習和教育必將伴隨職工的職業生涯。職工素質不僅關繫到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也制約和最終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職工為企業創造效益,企業要為職工提供發展和施展才華的舞台,為使職工能最大限度地獲得技能知識,要維護好職工學習權益,讓其有一個學習提高的平台。
總的來說,職工思想文化素質和崗位職業技能的提高,將有力促進服務和工作質量的提高,使企業發展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7. 如何全面加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員工隊伍素質
深入調查,全面掌握企業青年員工的思想動態
分析掌握青年員工思想動態和心理特點是做好青年員工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通過調查,發現目前企業青年員工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政治素養低。由於近年來引進的青年員工大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校畢業生,因此文化素養和科技素質不斷提高,他們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認識事物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強,從而自我意識也較強。
價值取向歪。青年員工在踏上工作崗位後,由於被壓抑多年的務實意識和利益享有願望得到了釋放,漸而有從關注抽象的政治與精神取向,轉為關注具體物質與經濟實惠取向的趨勢。
進取心思弱。青年員工具有高學歷、接受事物快的特點,因而具有強烈的優越感,對自己迅速增長的智力和體力過分估計,自尊心也越來越強,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稱贊,希望自己的意見得到他人的重視,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他人的認可。
創新方法,不斷加強青年員工思想政治教育
針對以上問題,幫助和引導青年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培育創造意識、環境意識和進取精神、團隊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觀念、誠信觀念,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就成為了企業持續和諧發展的迫切要求
舉辦多樣化活動。公司根據不同類型青年員工的特長,開展青年員工技術比武,工作負責人技術比武,各類崗位個人操作比武,安全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為青年的成長搭建人人參與的舞台以及脫穎而出的機會。
強化制度的導向。教育引導廣大青工始終在本職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以思想覺悟高、經營業績高、業務技能高、技術水平高、服務質量高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平常時候看出來,關鍵時刻站出來,危機關頭豁出來。
狠抓學習教育。大力開展以形勢任務、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教育活動,採取編發教育材料、開展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強青年員工思想教育。健全完善青年員工培訓長效機制,引導教育青年員工自覺做到學技術、鑽業務,促進青年員工技能素質的提高。
真心幫助鼓勵。做青年員工教育工作,心中要以青工為先,堅持深入青年、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傾聽青年員工呼聲,反映青年員工意願,代表青年員工利益。只有這樣,思想教育工作才能調動青年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發揮青年員工的力量與智慧,為建設、發展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自立自強,持續提升企業青年員工思想意識
工作過程是一項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於一身的十分單調的活動,由於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太大,從而使青年員工心理上產生挫折感,由此導致對生活、工作失去興趣。再者,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工作壓力,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就業的嚴峻形勢,青年員工在心理上存在多方面的壓力:一是怕失去工作的壓力;二是來自工作崗位本身的壓力;三是來自整個社會不斷加快節奏所帶來的壓力。面對壓力和挫折,有的表現躊躇不前,有的自我封閉,更有甚者空虛絕望,嚴重影響了青年員工的成長和成才。作為青年員工自身,要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去。
立正確觀念。面對不斷變化的電力體制改革思路和市場環境壓力,面對新形勢下的企業改革和發展定位,青年員工在心理上必然會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這就要求青年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對生活抱開放態度,樂於吸取新經驗;學會以積極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看待他人和自己;增強利他精神,在幫助別人,伸展自己的過程中增強自我價值感,增強敬業精神。在工作的過程中使個人精神有所寄託,在變幻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做出適宜自己角色的正確抉擇
積極調整心態。由於現實社會競爭的激烈,再加上每個青年員工的心理承受力總是有限的,在一定的內外環境刺激下,在遇到強烈而持久的內心沖突,過大的外來打擊時,難免會產生心理壓力,引起心理的波動、失衡,從而誘發不良情緒。這就要求青年員工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保持樂觀向上、勇於拼搏的人生態度和心境,並積極尋找正確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方法。
企業青年員工文化程度高,信息來源廣,對新科技、新知識有著強烈的追求慾望。因此,對青年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青年員工不同的思想實際,提出不同的教育內容,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配合適當的心理輔導。加強青年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不斷提高青年員工自身素質和能力建設,幫助青年員工在社會理想的指導下,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使他們把理想建立在現實發展的客觀基礎上,把理想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把能力用在支持企業發展上。
8. 如何進一步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增加職工凝聚力
說到起企業的競爭力,人們耳熟能詳的就是產品的質量和技術的領先,很少有人提及企業的文化建設。企業的文化建設表面上看是「務虛」的,實際上卻是有著實實在在的作用,企業文化建設,通過活動開展,對增強職工凝聚力的起到重要作用。
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企業職工隊伍的思想狀況異常活躍,給企業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挑戰,隨之而來的人心思動、人心思遷,人員流動頻繁。從積極的角度認識這一問題,國家鼓勵人才流動,符合國家大政方針,又有利於實現個人價值。但目前的流動還遠沒有達到有序狀況。具體到企業,則多呈現負面影響。我們所在的水利建設單位,近年來也因員工流動影響到企業穩定、隊伍士氣和正常工作秩序,迫切需要提高員工凝聚力。
凝聚力靠什麼?單靠高工資,高福利行嗎?不行。事實證明,靠高工資和高福利留下的員工大多不是最優秀的員工,最優秀的員工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這種追求只能靠優質的企業文化賦予。具有優質文化的企業一定是一個前景廣闊、良性運行的企業,優秀的人才只有在這樣的企業里才有用武之地。
建設企業文化活動對增強企業凝聚力的作用
1.高尚和諧的企業文化活動,有利於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企業文化建設要作為企業管理者的一種追求貫穿於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通過開展「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活動,總結適合自己企業的宗旨、經營理念、管理訴求、職工精神面貌的特質活動,及時上升為全體員工行為准則和一致要求,而且要由此發揚光大。
2.成熟健康的企業文化活動有利於員工之間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形成和保持。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念。價值觀為企業職工提供了一種共同意識,以及日常行為的指導方針。企業文化通過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意識觀念,通過廣播、評優、故事、體育競技、宣傳欄活動等,用一種共同的價值觀把全體職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也就是說企業通過企業文化活動,建立把有共同追求的員工隊伍聯系在一起,並發揮最大能量,體現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這樣的員工隊伍即看中自身價值在企業事務中的充分發揮,又樂見企業在自己手中不斷壯大。他們容易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體現各自優勢,樂於助人,形成合力。
3.增加員工隊伍的自豪感。通過大量有益健康的文體聯誼活動,高尚的社會公益活動,使職工產生一種對企業的依戀感,願意為企業獻身;並通過活動,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程度。
4.新時期的企業文化活動,通過其廣大的包容性,盡量吸收一切先進文化充實自己的內涵。企業文化是外來品,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外國人走在我們前面,並有他們的成熟經驗;我們要創建自己的企業文化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們的文化底蘊,同時要借鑒他人的東西。給員工創造學習的環境和條件,不只是學技術和技能,更有先進的文化理念,使員工覺得在企業自己天天在進步,在活動中,始終和企業一起走在時代大潮。
不管做任何事情,沒有氛圍就不會有徹底的落實,沒有通過抓關鍵事為氛圍「造勢」,決心和敏感度就不會出效果。企業文化活動推進的第一步走不好,以後的路就很難走。因此,要把營造良好的服務文化建設氛圍作為工作的重點,通過抓關鍵,形成氛圍,為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的推進打下基礎。
沒有關鍵人的參與和支持,是不可能起到效果的,因為轉變人的思想觀念是企業各項工作中最難的一項工作。誰是企業文化深植實施的關鍵人?從群體上說: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管理部門;二是公司的各級管理者,如何把文化的行為在自己管理的隊伍中體現出來;三是建立起滲透在各層面的文化專員、文化宣講員和通訊員三支文化隊伍,組織各層面小型、大型活動,使企業生氣勃勃。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文化活動,尤其是沒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活動,那它就好比是建造房子時,只有磚、瓦、沙子,而沒有水泥(凝聚劑)一樣。當企業的發展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時,為了更上一層樓,企業就必然要提高它的文化素質,增強員工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這樣,這個企業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9. 如何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素質以及最大限度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面對市場競爭的激烈化,我們作為技術人員首要的任務就是保持和創造產品技術的權威性,因為任何不正當的競爭手段都沒辦法動搖產品本身的技術魅力,在非平等競爭的環境中,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才是最有力量的競爭砝碼。
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我將繼續努力精進。不單是為自己個人的成長,更為企業培養和留住更多的人才,人才培養是企業要付出的巨大成本。絕對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完成的任務,而要形成一種風氣,形成一個體系,重視人才,重視質量,重視誠信
用科學發展觀認識創新作用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決定一個企業競爭力和市場地位的重要因素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歸根結底就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優秀人才的引進、開發和合理利用。專業技術人才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要長期生存發展,就要靠大量的專業人才來管理,來進一步研究新成果、開發新產品,提高新工藝,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科技興企、科技創新、科技發展。為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和有效的專業技術人員競爭激勵機制。
1、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建立的重要性。我國加入WTO以後,國際跨國公司蜂湧而入。現代經濟的發展,其根本就是知識經濟,企業競爭主要是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競爭,而創新主要依靠的是企業人力資源,特別是優秀專業技術人員,才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和依靠力量。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力,可以說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生命力。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在於建立企業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
1.1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的建立,是企業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處於轉制和變革時代,強調的是以專業人才為中心,每一個專業人才都應站在企業的立場、角度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尤其是技術難關問題,激勵機制的建立、是專業技術人員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想為企業所想,和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利益共存。一個企業的立足之本,在於優秀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一個企業所面臨的最大課題,就是把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處在不同地位、懷著不同生存與發展目標的人組合在一塊,共謀企業的發展之路。
1.2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的建立,是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其主要目的是要解決企業的動力和機制問題,「管理科學」內涵非常廣泛,但激勵與約束機制是其重要方面,是動力機制中的重要因素。建立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其目的是要充分調動所有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責任性、敬業精神和創造力,推動企業深化改革,加強經營管理,優化企業結構,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推動企業人事制度、分配製度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建立更趨完善的現代化企業制度。
1.3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的建立,是貫徹黨的依靠方針的重要保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方針,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是搞好企業的法寶。落實依靠方針,必須做到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權益上維護、素質提高。只有建立完善的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才能使主人翁地位得到體現,企業才能在不斷地激勵機制上進行創新,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網羅到優秀人才,激發專業技術人員在工作中的熱情,發揮聰明才智,盡心盡力地為企業服務。
1.4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的建立,有利於企業管理制度的落實。一個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主要在於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如果沒有執行或執行不嚴,等於沒有,無法起到激勵和約束作用;有執行,沒有好的管理制度也不行,也起不到激勵和約束作用。激勵機制的根本在於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創造性,必須制定切實可行,操作簡便、規范化、公開化的激勵辦法,才能激發專業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憂患意識。
2、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的原則。
2.1技術創新、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原則企業的利益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利益緊密相連,專業技術人員的利益如果得到合理的滿足和維護,就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為企業開發出新產品,研究出新工藝,獲得市場競爭力,盈利競爭力和發展競爭力。同樣,企業實現了效益最大化,專業技術人員的利益也就有了保證。因此必須把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引導到實現企業技術創新和促進企業不斷發展上來,實現企業利益與專業技術人員利益緊密結合、協調一致,確保企業目標更好地實現。
2.2以調動專業技術人員最大積極性、創造性為基礎的原則由於企業專業技術激勵機制是以人為基礎和核心的,所以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一種激勵機制最有效的判斷方法是,制定的標准能否激發人力資本的積極性、創造性。所以,制定激勵機制時,要全面考慮激勵制度是否發揮積極效應,具有推動作用,達不到這種目的,那麼這種激勵機制是無效的,應重新審定和進一步完善。
2.3貢獻與分配相對稱的原則。依據專業技術人員對企業所作的貢獻大小來確定薪金制度、獎勵津貼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符合國家「按勞分配」原則,是激發和保持專業技術人員積極性、創造性的內在動力。不給他們相應的勞動報酬,就不會留住人才,就不會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因為激勵的核心是人的價值體現。
3、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建立的主要內容。
3.l實行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評聘分開,競爭上崗當前,國有企業雖然進行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但由於受其特有體制約束,仍缺乏足夠的強大動力來管理。實行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評聘分開以後,對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業績一般,考核不稱職者,不予聘任,取消其待遇;對業績顯著,考核稱職者,應予以聘任,享受相應待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實現人才資源優化組合,合理流動。擺脫專業技術人員的依賴心理,樹立優勝劣汰的競爭態勢,調動崗位工作不懈怠地工作積極性,實現企業和專業技術人員利益雙豐收。
3.2創造條件,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對於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創造性、創新性的勞動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做出的貢獻應當得到企業認可,收入上要得到公平的反映,從而體現他們的價值。同時,也要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創造機會、創造條件,讓他們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提供舞台使他們能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比付給他們高薪更能激發積極性。
3.3實行工效掛鉤與按資分配相結合,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持股上崗。要實現專業技術人員持股上崗,就必須深化企業股權制度改革,形成與企業命運的共同體。在目前情況下,可採取如下過渡辦法,即每月扣除一定比例的工資作為專業技術人員股份入股,年終著完成了企業下達的目標任務,可按股分紅。相反,若完不成目標任務,則扣除的工資歸企業所有。推行這種制度以後,能有效地調動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確保企業各項生產任務的完成。
3.4改善工作條件,營造學習環境,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素質。人有各種不同的需求,企業應盡力滿足專業技術人員的不同。心理需求,使他們心情愉快地去工作。要盡最大能力去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開展健康、豐富多彩的業余文體活動,充實專業技術人員文化生活。同時,要營造學習氛圍,全力提供專業技術人員學習環境。知識是在創造中積累的,在積累中創造的,企業要為專業技術人員成長創造寬松、舒適的學習環境。要制定鼓勵政策,激發專業技術人員對知識的慾望,提升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素質,使才藝平談者得到充電,達到有才;使有才者更上一層樓,達到更有才,形成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梯隊,實現良性循環。
總之,國有企業改革已成為時代潮流的今天,建立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方式和手段,需要從體制。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只要我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實事求是,敢於創新,與時俱進,以新的工作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一定能使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發揮出來,為企業服務。
10. 如何加強文化隊伍建設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精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的國家。當前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存在的年齡結構老化、文化層次不高、隊伍缺乏活力、人員經常串崗等狀況,基層文化人才逐步緊缺,加強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新期待,成為當前我國文化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優化培訓機制,針對性提升。基層機關應根據工作整體部署和自身情況,明確人才文化開發的近期和長遠目標、重點和措施。要採用適度超前的思路,採取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人才培養模式,對急需的、特殊的、關鍵崗位的文化人才,做到超前規劃,超前儲備。按照文化人才種類、層次、特長和發展方向對文化人才進行培訓,注重文化人才的個體差異,培訓的內容要符合文化人才個體的能力趨向,適合個性發展,努力為文化人才的成長創造優越的環境和條件。在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中,實施分類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堅持學以致用,從實際出發,區分對象層次,有針對性地搞好培養。緊貼基層建設需要,依據職責分工、崗位需要,本著「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學什麼」的原則,突出按需培養,切實把不同崗位的人員培養成為勝任本職的生力軍和戰斗員。
優化用人機制,激發文化人才隊伍熱情。為適應現代經濟發展需求的用人機制,要優化文化人才資源結構,使文化人才能進能出,維持文化人才隊伍的新陳代謝。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大張旗鼓地宣揚、獎勵和重用文化人才,真正使想幹事的有機會、能幹事的有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尊重文化人才主體地位,按照個體差異、發展方向、工作潛能等,通過單位領導評定、個人談話、相互考評、文化人才自薦競爭上崗的方式,使文化人才合理流動,實現現有人力資源的最佳配臵。建立獎勵機制,對文化人才在科學領域取得的具有一定學術意義的理論成果,以及運用科學技術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業績,給予表彰和獎勵,甚至不惜重獎。改革傳統的分配體制,實行崗位技能工資制。通過崗位責任和崗位貢獻的考核來兌現崗位的報酬,使技術文化人才既有壓力又有動力。積極推行技術文化人才競爭上崗、優勝劣汰機制。選派年輕有朝氣、懂技術、會管理的文化人才到基層進行鍛煉。
加強民間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基層文化隊伍。在基層建立一支熟悉業務、專兼結合的群眾文化和圖書館業務骨幹隊伍。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到基層文化機構工作。加強基層文化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思想、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使之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面人士積極參與到公益文化建設中來,建設一支自願參加、服務社會公眾、弘揚人文精神的高素質志願者隊伍,將有力地緩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人力資源短缺的矛盾,從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整體性。針對農村基層文化建設,開展貧困地區基層文化人才培養,從教育抓起,大批量地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具有一定勞動技能的新型體力勞動者即經濟落後地區基層的初級文化人才,解決基層文化人才空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