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什麼
一、圖騰祥瑞文化主要有龍、鳳,麒麟、靈龜等。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龍也代表男性、皇權、陽剛。鳳則代表女性、母儀和美麗。龍鳳呈祥代表夫妻恩愛和諧。麒麟、靈龜都是龍族,祥瑞象徵。
二、中國的書畫、剪紙藝術。
1、中國的書法是全人類獨一無二的藝術。也只有中國的文字可以用藝術的形式書寫出來。書法字體,就是書法風格的分類。書法字體,又分為行書、草書、隸書、燕書、篆書五種。書法使用的工具就是我們所說的文房四寶,即筆(毛筆)、墨(墨汁)、紙(宣紙)、硯(硯台)。
2、繪畫主要是水墨畫即國畫。主要有山水、花鳥、人物畫。 中國畫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
3、剪紙藝術具有非常濃烈的民族特色。中國的剪紙,它既包含了繪畫美術的藝術性、工匠技術的技巧性,還有圖騰祥瑞的寓意美好性以及裝飾性。
三、音樂戲曲文化。
我們的中國傳統音樂主要有:
一是以傳統樂器演奏的著名傳統曲目。樂器主要有琴箏、二胡、嗩吶,笙、鑼鼓等。
二是各地各派戲曲,它的特點是將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距今約有三百六十多個戲曲劇種,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的京劇、豫劇、越劇,被官方和戲迷友人們譽為中國戲曲三鼎甲。
⑵ 元典指的是什麼,文化元典是什麼意思
1.西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五經》文化經典的地位,但回應不了當時社會思想需求和佛學道學的挑戰,導致孔子創立的原始儒學日益邊緣化。
2. 文化元典提供第一批原創性理念和范疇,構築諸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精神家園。
3.作為先民智慧的結晶、後人思想運行的基軸和騰躍的起跳板,元典精神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
4.英國科學哲學家懷特海說:「兩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學史不過是柏拉圖的一連串注腳。
5.」可見西方人對其元典的依憑。
6.中國哲人張載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王夫之說:「六經責我開生面」,將作為「往聖絕學」的元典(如六經)視作開辟「萬世太平」的精神起點。
⑶ 中國思想元典是什麼
孫中山和蔣介石,作為兩位重要歷史人物,對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曾發生過深刻影響。他們各自的思想,在現代中國亦曾發生過重大影響。關於其思想上的差異,在以往的研究中不乏明識灼見,但多偏重於政治層面的分析,而人作為一種文化存在物的深層意涵長期被忽視,形成了以社會政治背景為參照的非文化的價值觀。鑒於此,有必要從文化學的視角,將他們的思想資源及歷史活動作為一種文化事象,轉換維度,進行比較和辨析。
考察人們的思想不外乎從言論和行動兩個方面著眼。綜觀孫中山和蔣介石的一生,如果將他們的言行加以比照,確實可以看出兩者不少齟齬之處。其思想上的歧異,主要表現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對西方民主的不同體認,以及對聯俄容共的不同主張諸方面。
中山先生的思想同中國傳統文化存在著直接繼承關系。在《中國革命史》中,孫中山闡發了自己思想體系的淵源:「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固有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文化。筆者認為,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孫中山的思想體系中居於主體地位。1922年,孫中山在桂林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時曾說過:「中國有一個道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他在晚年力倡「恢復我一切國粹」,反對民族虛無主義,為中國文化開出新生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孫中山對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既非全盤肯定,又非全盤抹煞,而是批判性地繼承,選擇性地吸收,合理性地改造,創造性地運用。他嘗言之:「抑自有人類以來,能紀四五千年之事翔實無間斷者,亦惟中國文字所獨有,則在學者正當寶貴此資料,思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為古人所奴,則載籍皆似為我調查,而使古人為我書記,多多益善矣。」他還說過:「我國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這些話,集中地反映出孫中山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總的來看,孫中山對儒家思想傳統,繼承了其民族思想、民本思想,吸收了其大同理想,改造了儒家的倫理道德,批判了專制、皇權、宗法思想和知行學說,使之成為三民主義思想體系中的合理成分。顯而易見,孫中山從傳統文化中所繼承和吸取的不是消極保守,更不是復古倒退,他從沒有離開革命實踐和現實需要去談論文化道德。這種對歷史文化的態度,同保守主義的衛道者對「古聖先王」的頂禮膜拜,對「聖經賢傳」的崇奉迷信,有著根本的區別。
⑷ 為什麼說《詩經》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元典,談談你的看法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一些優秀的民間作品,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進行了全面的刻畫。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所以說《詩經》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元典。
⑸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
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傳子
這是中國文化的史前期,它包括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相當於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二、雛形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戰國
盡管這一時期華夏組的宏大空間(「中國」)還很有限,尚沒有對南北四方產生足夠的作用力,但中國文明的基石已初步奠定,象形會意的漢字、儒墨道法等諸子思想、宗法倫理等等都對後世影響甚巨。
三、定型期:秦漢
如果向前追溯,一統帝國文化的端緒應該溯源至春秋戰國之際,因為其時所發生的第一次社會大變革和文化大轉型,已經寓合著政治的大一統和文化的大一統。
四、融合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中葉
這一時期,與庄園經濟和門閥貴族政治相表裡,精神領域里神學彌漫,儒、道、玄、佛各擅勝場,影響著思想意識各文化門類。
五、強化期:唐中葉至明中葉
唐代前後期的轉折,規范了中國文化史後半段的大致框架。唐宋以降的一年間,中國文化在自身的發展中,總體上已顯示出走出中古文化故轍的種種動向,韻語了部分近世文化因子,可以稱之為近古文化期。
六、轉型期:明末迄今
這一階段,已先期完成現代轉型的工業西方以炮艦加商品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國門。中國文化第一次遭遇到「高勢位」文化的入侵,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調適、融合過程異常艱難也異常痛苦,中國文化在制度、物質、行為、精神諸層面進入現代轉型期。
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
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至於文學、藝術皆根植於上述思想之中,逐漸形成了各自以地方為特色的區域文化,其中不乏下里巴人,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但有許多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部分逐漸散失了,於是傳統文化傳承就突顯出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⑹ 中醫學中的「元文化」是指什麼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形成和發展所起到的「元文化奠基作用是什麼」
元文化整治的事。人體五行陰陽平衡的一個統稱。元他就是輪回嘛,只要是物體的相生相剋,相輔相成。
⑺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華傳統美德。
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是多方面的,我們要積極傳承發展。如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要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礎和源泉。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如仁義禮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等,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發展歷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撐,必須努力傳承和弘揚。
中華文化中還有許多思想理念對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解決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態度與「和而不同」的精神,有利於處理人與人的矛盾沖突,有利於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也深刻體現了中華文明處理人類難題的智慧,值得深入發掘和闡發。
(7)中國傳統文化的元典指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一套思想理念、價值觀和民族精神。主要包括:
(一)天人合一。
即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不是強調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張天和人的對立,而主張天和人的協調。
(二)以人為本。
主張「天地之性,人為貴」,「人者,天地之心」,肯定人是宇宙的中心。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不重視彼岸世界,始終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的有序和諧與人生理想的實現。
(三)崇德尚義。
重視人的德性品格,重視德性的培養和人格的提升,歷來高度推崇那些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士。孔子說「殺身以成仁」,孟子說「捨生而取義」,都是認為道德信念的信守和道德理想的堅持可以不受物質條件影響,在一定的條件下比生命還重要。
⑻ 為什麼說《詩經》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元典,談談你的看法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周代社會生活。
⑼ 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是,以儒家為代表的倫理道德,源自易經、道德經的自然人生感悟,以及數千年來中國廣大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結晶,當然還包括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人與人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而進行斗爭所產生的「謀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