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南京古文化遺址公園在哪裡

南京古文化遺址公園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1-07 20:00:45

⑴ 南京惠濟寺遺址文化公園 | 感受穿越千年的禪意時光

©騰宏飛

在南京的湯泉鎮藏著一座建於南朝的千年古剎惠濟寺,相傳蕭梁昭明太子曾在此讀書並親手在院內種下三株銀杏古樹流傳至今。踏入院中禪意濃厚,寺宇清幽,每逢金秋銀杏飄灑,讓人恍若瞬間回到千年前的古都金陵。

然而,歲月滄桑,古寺的建築遺跡已幾不可尋,這座底蘊深厚的寺廟,如今只留下一個缺乏特色的地方公園。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佛教文化的發揚與傳承, 當地政府希望將古寺廟原址改造成兼具宗教祈福和湯泉特色的遺址文化公園 ,包括古惠濟寺、新建惠濟寺、公園以及西山,佔地也由原來的3.5公頃擴大到19.15公頃。

◎當地政府希望將古寺廟原址改造成兼具宗教祈福和湯泉特色的遺址文化公園,佔地面積也擴大到19.15公頃。

AECOM前瞻性地將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的保護與空間設計相結合,以景觀的手法在修復自然空間的同時,營造新的精神空間和文化氛圍,讓當地的文化和傳統得以韌性發展和延續,並成為具有中國佛教文化特色的觀光祈願、修心問禪和休閑養心的勝地。 該項目還榮獲了2018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亞太非洲及中東區域景觀項目傑出設計獎-文化與傳統類。

由於場地的特殊性,設計團隊面臨眾多需要考慮的因素,既要 兼顧古樹名物的保護、佛教 歷史 文化的延續,又要應對越來越多的市民觀光祈願、修心問禪的精神需求 ,修復的過程遠比想像中更復雜。

園內原有三株千年古銀杏,一口香泉古井和4塊礎石,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屬於 歷史 資源。三株古樹為「無心白果」樹,樹齡1485年,1982年被列入《中國古典園林之最》,是惠濟寺院中最重要的文物。惠濟寺里的香泉井為湯泉鎮上唯一的一口冷泉井,四座礎石為南唐湯泉禪院或宋初惠濟院的遺物,後為惠濟寺沿用。

此外,改造前的寺院格局較為混亂,場地自然現狀不佳,致使整個公園和 歷史 氛圍不足。現有的道路布局,以及周邊無序的雜林破壞了千年古樹的整體性與觀看點;部分文物古跡被隨意擺放缺乏保護;寺前的湖水藻類滋生流動性差,整體水質亟待改善;休憩設施不足,無法承載日益增加的遊人香客。

因此,在項目開始前 設計團隊本著尊重寺廟 歷史 和文化的原則 ,通過觀察、采訪和體驗寺廟活動的方式深入了解寺院的使用情況與實際需求, 從景觀資源和感官體驗兩方面 進行影響因素評分,加權計算後按照所得分數劃分為四種景觀感染力等級,以指導景觀設計與布局。

◎保留的林地和擴建的寺廟融合在一起。

◎新增的祈願架,將壓在銀杏樹上的祈願帶移到祈願架上,形成新的亮點。

為了在設計中保留古樸空靈、靜謐宜人的空間特質, AECOM的設計團隊以「保護、修復、創新」為策略 ,在修復現有山水、林地、空間環境同時,通過藝術的表達將建築功能與東方禪意完美結合,且不著痕跡地融入自然景觀,讓公園古樹文物、傳統文化和 歷史 氛圍得到充分展現和延續。

◎惠濟寺秋景。©惠濟寺

古樹禪院,林下參道

設計將惠濟寺的入口和主要通道改造為步行道,定義為惠濟禪道 ,並延續到城市的邊界,在視覺上將古惠濟寺與附近的老山連通。同時,在兩側栽種了行列樹並安置藝術石雕,以加強空間序列感和儀式性,也讓更多的遊客了解寺廟悠久的 歷史 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遊人沿著禪道一路向前便能看到三株著名的千年古銀杏。原先古樹周邊新栽的其他銀杏樹由於過多的花粉導致三棵古樹結果過多,壓垮了部分樹枝,且被道路分割並設置了圍欄與人分隔。因此基於對古樹的保護,及凸顯三棵古樹在空間的重要性和整體性,設計團隊對整個空間進行了重新梳理,道路的硬質鋪裝被改裝為草坪,圍繞在銀杏樹外部,周邊的雜林也已被移除, 形成了一個以古銀杏為主體的完整禪意空間

◎空間調整後,三棵古樹成為禪道的視線盡端標識性節點和原惠濟寺的重要前景。

同時,寺內的礎石古跡和冷泉古井也獲得加強保護,並調整了位置以融入新的場地。寺院西南側的自然林地空間古樸空靈、靜謐宜人,其下擺放的坐禪石可供居士和信眾修行參道。

水寺相融,蘊養靈氣

在生態方面,AECOM則巧妙地將「觀水通禪意」的玄學精髓融入到遺址公園的水系修復中。

首先, 設計團隊進行了水體水質的改善 。為保證惠濟寺周邊河道和湖體的水質情況良好,從南部九龍水引水,通過濕地凈化系統的搭建,以補充水源、改善湖泊和上游水質,不僅強化了公園的山水景觀格局,保證湖體及周邊河道的水質良好,更恢復了整個小鎮的水系結構。

◎AECOM團隊用保護水源、引流、修復現存水系、連通上游、凈化水質、擴大湖面、重建溢洪道七個手法,進行了水體水質的改善。

其次,景觀團隊還與規劃、環境團隊合作, 擴大了公園原有的水體面積,形成一個開闊、寧靜的湖泊,與寺廟建築相輝映 ;湖岸邊修復的龜型石雕,讓烏龜潭的傳說得以繼續流傳,更顯禪味意境,正如惠濟寺公園項目的負責人、AECOM景觀設計總監陶練所說:「生態是功能,具有生態功能的景觀同樣可以藝術化,來演繹不同的文化, 以滿足人們對 健康 自然和豐富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新增的放生池,背後是擴建的寺廟。©謝凌霄

◎新的寺廟前的湖體擴大後,空間更開闊,水質更好,龜石雕塑延續著烏龜潭的傳說。

心之歸屬,山水皆禪意

除了山水林木的景觀修復, 坐禪石、祈願架、「放生池」、竹林茶苑等新構建的禪意空間 ,也自然而然地滲透到遺址的山水肌理中,與新建的寺院功能互補,形成互相融合的整體。

◎林下新增的禪坐石,增添了自然靜謐的冥想氛圍。©惠濟寺

場地西南側山地山石紋理獨特,造型優美,與場地互為滲透,設計中對這種自然典雅的形態予以了保留;西南側群山還為公園提供了一個自然的背景與俯瞰的高點,項目團隊在落差較大的位置 增加了斷崖佛牆的設計 ,讓這片山水共同訴說惠濟寺流傳千年的 歷史 傳說。而斷崖佛牆前的廣場則成為了信眾觀光祈願,參加佛教活動和儀式的重要場所。

◎千佛靈岩區|佛崖(二期待建)

千年傳承 韌性發展

AECOM認為,在設計中對文化的保留應不只考慮文化元素的景觀化,更重要的是基於對人的行為和信仰的尊重進行承載文化空間的構建。只有當更多的人參與、在這一空間中不斷進行活動和使用時,文化才得以保留和延續。

◎禪泉山門區|山門(二期待建)

如今,行走在惠濟寺遺址公園內隨時可以感受到「山與水」、「樹與寺」、「禪與人」的自然和諧。未來整體復建完成後,這里也將成為國內少有的唐代風格古建築群,南朝古剎將得以重現。我們希望,通過景觀手法的修復,可以令惠濟寺積淀的文化和精神得以延續,人們來到這里可以重新感受 歷史 和宗教的力量,找到心靈的寧靜。

*除標注版權照片外,其餘照片版權為©AECOM

⑵ 南京名勝古跡旅遊景點有哪些

去南京旅遊一直是驢友們追求之一,六朝古都的魅力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秋天去南京旅遊是個公認的好時段,那南京秋天適合去的地方有哪些呢?

本文為大家帶來了南京十大秋季旅遊景點,如棲霞山、明孝陵、梅花山、莫愁湖、瞻園等等,希望這份南京秋天旅遊攻略對您的南京之行有所幫助。

南京十大秋季旅遊景點

1、南京市棲霞山風景名勝區

棲霞山位於南京市棲霞區,又名攝山,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棲霞山素有「六朝勝跡」之稱,在清代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歷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臨棲霞山,歷史古跡遺址80多處,薈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綠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質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千年古剎、佛學「三論宗」祖庭、佛教「四大叢林」之一的古棲霞寺就座落在棲霞山西麓。

2、南京鍾山風景名勝區 ( 5A景區 風景名勝 )

鍾山風景名勝區,簡稱鍾山風景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鍾山因山頂常有紫雲縈繞,又得名紫金山。鍾山與後湖相依相望,奠定南京先天形勝。其間龍蟠虎踞,山水城林渾然一體,可謂南京山水人文之鍾萃。故諸葛亮有「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也」的盛贊。是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3、南京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京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是中國首個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大型城市森林公園。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轄區總面積3008.8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70.2%,森林氣氛濃郁,林相整齊,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其中植物有113科600多種,列入特、稀、危植物名錄的50餘種。古樹名木924株;鳥類42科64種;昆蟲200多種;真菌246種。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地、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4、明孝陵

明孝陵是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

5、南京清涼山公園

南京清涼山公園位於南京城西清涼山,有「七朝勝跡」之稱,系一座歷史文化名園,因其山林鬱郁蔥蔥又地處市區,是一座城市森林公園。相傳諸葛亮稱金陵形勢為「鍾阜龍蟠、石頭虎踞」,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涼山,王者中亮注。南唐時曾建避暑宮於山上,是南唐帝王避暑行宮的所在地。公園內有清涼寺、崇正書院、掃葉樓、駐馬坡、翠薇園等景點。園內樹木蔥郁,秋天銀杏滿地,金燦燦的。夏天綠樹成蔭,帶來一抹清涼,春天則春意盎然,就在這里安安靜靜的吹吹風也是很享受的事情。

6、南京莫愁湖

莫愁湖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是一座有著1500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公園面積58.36公頃,其中湖面約33.3公頃,綠地率93.74%,湖面標高4米。莫愁湖在六朝時稱橫塘,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是盛極一時。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盪漾,碧波照人。

⑶ 南京哪些景區好玩

南京湯山頤尚溫泉 中山陵 夫子廟 南京總統府 玄武湖公園 南京湯山百倍聖泉溫泉

南京珍珠泉 南京閱江樓 南京湯山一號溫泉 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海底世界

紅山森林動物園 明孝陵 棲霞山 雨花台 南京情侶園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

南京梅花山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雞鳴寺 高淳老街 莫愁湖 南京明文化村(陽山碑材)

南京江心洲鎮 紫金山天文台 靈谷寺 南京1912時尚休閑街區 中山植物園 南京牛首山

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 瞻園 古林公園 南京古城牆 朝天宮 溧水天生橋

將軍山生態旅遊度假區 南京博物院 橫溪鎮 湯泉溫泉 古猿人洞 南山湖旅遊度假區

梅園新村紀念館 南京鼓樓 南京植物博覽園 新街口商業貿易區 太陽宮 南京九華山

金牛湖 明故宮遺址 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東湖麗島溫泉會所 湖南路商業街 八卦洲假日山莊

中華門 鼓樓公園 燕子磯 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 綠博園 陽山碑材

清涼山公園 方山景區 南京獅子山公園 文德橋 白鷺洲 湯山風景區

桂子山石柱林 鍾山風景名勝區 南京固城湖 紫霞湖 金水灣國際度假村 烏衣巷王謝古居

南京台城 台城 江蘇科學宮 月牙湖公園 溧水天生橋公園 幕府山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 梅花谷 聖保羅教堂 秦淮河畫舫 南京地質博物館 淳溪老街

南京方山定林寺 南京市博物館 七橋瓮生態濕地公園 南京鄭和公園 南京石象路 中山陵林蔭大道

寶船廠遺址 南京老山狩獵場 南京國防科技園 蔣氏故居 夫子廟大成殿 江心洲民俗村

無想寺 中山陵陵門 石臼湖 求雨山文化名人館【高二適紀念館】 中山門 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

南唐二陵 迎湖桃園迎湖度假村 金陵刻經處 南京銀杏湖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 宋美齡別墅

南京雨花石博物館 石頭城 中國銀行南京分行 南京龍泉寺 常遇春墓 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

江浦藝蓮苑 六順生態農藝園 求雨山文化名人館【林散之紀念館】 江寧織造府 銀林山莊 南京白馬石刻公園

流徽榭 桂林石屋 六合農庄 六合方山 遊子山 南京靜海寺

雞籠山 渡江戰役勝利紀念碑 王謝故居 李文忠(明岐陽王)陵 白馬湖 太平天國紀念館

南京凈覺寺 譚延闓墓 千佛岩 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 養龍山莊 沈萬三故居

四方城 渡江紀念碑 南朝陵墓石刻 南京天堡城、地堡城 媚香樓(李香君故居) 百家湖廣場

神策門 桃葉渡 無想禪寺 北極閣 江蘇美術館 楊柳村古建築群

江蘇郵政管理局 都市農庄 劉智墓 頤和路公館區 南京六合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金粟庵

興隆洲濕地公園 幕燕風景名勝區 中國綠化博覽園 赤山 革命歷史圖書館 下關舍利塔

光華亭 南京長江公路二橋 南京國際展覽中心 王安石故居半山園 湯山古溶洞 方孝孺墓

洞壁琴音 李宗仁公館 河西中央公園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 蕭嫻紀念館 華僑村

迎湖桃源 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 安基湖 鄧演達墓 湯山工人療養院 南京龍王山

明中山王徐達陵園 江蘇省美術館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 頭陀嶺公園 江寧淳化牛奶文化園 李香君故居陳列館

南京大屠殺煤炭港遇難同胞紀念碑 古白雲泉 三山磯 宋瑛墓 藏經樓 南京龜鱉博物館

中央體育場 江蘇省農業展覽館 福昌飯店 五軍地道 閻錫山舊居 定林寺塔

長蘆寺 陳立夫公館 湯恩伯公館 傅抱石紀念館 南京學宮 白崇禧公館

煦園(西花園) 廖仲愷、何香凝墓 菊花台公園 中華織錦村 惠濟寺 汪精衛舊居

芝麻嶺自然保護區 鳳凰井景區 鄭和墓 東花園 大墩子古文化遺址 南京太平天國壁畫

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室舊址 五龍橋 金陵機器製造局廠房遺跡 窨子山古文化遺址 岳飛抗金
故壘 浦口烈士紀念館

楊廷寶故居 桂子山烈士陵園 國民政府行政院 六合明代古城牆 宏覺寺塔 南京白馬公園激流迴旋運動場

明神樂觀 烏龍潭公園 明徵君碑 日泉 陳布雷故居 宋子文公館

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 天隆寺塔林 南朝石刻 汪精衛公館 大鍾亭公園 南京地震科學館

六合文廟 陳倩永寧陵石刻 人馬合冢 國民政府國防部 孔祥熙公館 南京魏源故居

弘覺寺塔 基督教莫愁路堂 仰止亭 程橋東周墓地 保聖寺塔 鄧廷楨墓

乾隆御碑 告天石刻 馬頭山石柱林 惜陰書院 白雲亭 勵志社

靈岩禪寺 紅樓文藝苑 雙女墳 蔣緯國寓所 勝棋樓 鮑虎墓

行健亭 明宮城 六合清真寺 岩山十二洞 阮籍墓 二泉茶社

湖神廟 曾水源墓 小江河民俗風情園 望玉島度假村 揚子飯店 崇正書院

正氣亭 南京市稅收文化教育基地 南京半山寺 金陵兵工廠 東晉梅崗 高淳古戲樓

牛城遺址 周至柔公館 陳誠故居 溧水縣博物館 梅園中共代表團辦公原址 拉貝公館

孫科公館 中央飯店 愚園 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 瑞士公使館 固城遺址

周佛海公館 李傑墓石刻 惲代英烈士殉難處 《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 拉貝故居 交通銀行南京分行

北平故宮南京古物保存庫 仕金塔 顧祝同公館 陶行知墓 駐外使節九烈士墓 蕭秀墓石刻

聚星閣 岡村寧次公館 姚南村明墓石刻 幽棲寺 達摩古洞 浙江興業銀行南京分行

國民政府考試院 蓮華精舍和諾那佛塔 粵軍陣亡將士墓 道勝堂 陳調元公館 南宋楊邦剖心處

白馬石刻藝術博物館 范鴻仙墓 江蘇展覽館 棋峰試館 和記洋行舊址 首都飯店

國立中央博物院 涼洞 青石街民國建築 秦大士故居 雨花巷民國建築 臨時政府參議院舊址

古生物標本展覽館 烈士韓恢墓 郭仙墩 梁台 吳敬梓故居陳列館 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

寧中里 史量才故居 國民政府交通部 國民政府軍政部 馬歇爾舊居 聖保寺塔園石刻碑

馬步芳公館 江寧博物館 永慕廬 興中門 文昌宮民國建築 南京市政府舊址

海軍總司令部舊址 陳誠公館 國民政府外交部 聚寶山公園 聖心兒童院 申家巷民國建築

菲律賓公使館 湯恩泊公館 劉峙公館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南京分行 宋希濂公館 南京市江寧區檔案


多米尼加公使館 求雨山文化名人館【胡小石紀念館】 基督教百年堂 南京電信局舊址 廖仲愷何香凝墓 周處台遺址

童寯故居 八路軍駐京辦事處 光化亭 文心雕龍紀念館 司徒雷登公館 傅抱石故居

桃源村民國建築 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 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 鄧府巷民國建築 中國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 大華大戲院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 桃源新村民國建築 鍾嵐里 花家橋民國建築 熊斌公館 基督教聖保羅堂

中英庚款董事會 基督教道勝堂 於右任公館 響靈亭 陳果夫公館 羅馬教廷公使館

利濟巷民國建築 建康路郵政支局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 國民政府經濟部 板橋華興村 國際聯歡社

何應欽公館 公餘聯歡社 閻錫山公館 鈕永建公館 陵園郵局 國民大會堂

國民政府國史館 中國國貨銀行南京分行 葡萄牙公使館 蘆席營民國建築 太平路清真寺 金湯里民國建築

黃仁霖公館 馬歇爾公館 國立美術陳列館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 鄭介民公館 國民政府最高法院

求雨山文化名人館【蕭嫻紀念館】 基督教青年會 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氣象台 三山街民國建築 國民政府監察院 中央地質調查所陳列館

國民政府財政部 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 蔣緯國公館 漢府街民國建築 銅鼎石台 駐外九使節烈士公墓

熊式輝公館 桂林石屋遺址 岡村寧次寓所 首都高等法院 國民政府糧食部 建國粵軍將士墓

鄒魯公館 張治中公館 童冠賢公館 比利時公使館 南京市雲錦研究所 華僑招待所

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 竹鎮市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 薛岳公館 國立中央研究院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營盤山公園

⑷ 歷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歷史遺跡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廟、夫子廟、雞鳴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後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後鍾氏的順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於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唐二陵相距約100米,均依山為陵,岡阜環抱,形勢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盜掘,但陵墓建築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後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3、六合文廟

六合文廟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又名學宮,始建於唐咸通年間,規模居中國第五。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

另外還有奎星亭、照壁、泮池、靈欞門、戟門、東西廡、崇聖堂、明倫堂等古建築,總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積淀。

4、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說。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5、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後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佔地達百餘畝。後來古寺毀於咸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制,雞鳴寺逐步恢復並對外開放,成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因當時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來到南京古雞鳴寺借用葯師佛塔來拍雷峰塔相關劇目。

⑸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除了夫子廟和中山陵,還有什麼歷史景點

南京是一座讓人流連忘返的城市,這里不僅是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六朝古都,又是坐擁紫金秦淮的山水名城。所以很多人選擇來南京旅遊,南京作為六朝古都,除了夫子廟和中山陵,還有很多的歷史景點,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

1、玄武湖公園。玄武湖公園古名桑泊、後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是國家重點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之一,被譽為「金陵明珠」,著名景點有玄武十景、玄武晨曦、玄圃等。並且作為南京的歷史景點,玄武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4、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通稱江東門紀念館,是國際公認的二戰期間三大慘案紀念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看完心情沉重。

⑹ 南京有哪些明朝遺址

明孝陵 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於此。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的。明孝陵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馬皇後去世,葬入此陵。因馬皇後謚「孝慈」,故陵名稱「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啟用地宮與馬皇後合葬。至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孝陵建成,歷時30餘年。明孝陵也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寢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明孝陵經歷了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已不存在,但陵寢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氣派,地下墓宮完好如初。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築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特別是明孝陵的「前朝後寢」和前後三進院落的陵寢制,反映的是禮制,但突出的是皇權和政治。明孝陵是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寢制度既繼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為陵」的制度,又通過改方墳為圜丘,開創了陵寢建築「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設規制,一直規范著明清兩代500餘年20多座帝陵的建築格局,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稱明清皇家第一陵。這座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顯赫、規模宏大、形制獨特、背依鍾山環境優美而著名於世。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7月,在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遺產成員。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明清皇家陵寢分布於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等地,是中國明清兩朝皇帝陵寢建築群,按照嚴格的等級規制營建,具有完整的地上、地下建築體系,布局嚴謹,規模宏大,建築華美,工藝精細,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的喪葬制度。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其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的標准,並將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國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而是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形似北斗七星。由衛崗的下馬坊至文武方門的神道長達2400米左右。下馬坊即孝陵的入口處,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額枋上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楷書大字,謁陵的文武官員,到此必須下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過欞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陵寢建築都是按中軸線配製,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明孝陵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內紅門、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明孝陵布局宏雄,規制嚴謹,陵神道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並影響了明清兩代。陵園縱深2.62公里,當年圍繞的紅牆周長22.5公里。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明孝陵修建工程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動工,於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體工程,先後調用軍工10萬,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其總體布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
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過多次重創,尤其清代咸豐年間的戰火幾乎讓明孝陵地表建築毀於一旦,康熙手書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國藩奉詔祭陵,才著手修復明孝陵。當時,曾國藩派員勘估,明孝陵維修實際需白銀20萬兩,但是清朝財政拮據,結果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做了一些小維修,那塊「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還看得到一道補過的裂痕。原本人們可以從石碑左右二邊繞過,而在1980年代以後,整個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頂;所以現在要先從御碑殿出來,才可以看到龜趺的後面。
當年出殯的時候,同時有相同的棺木從南京各個城門出去,以迷惑盜墓者。方城的後面是朱元璋及皇後馬氏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1米;在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整個陵園明朝時曾種植松樹十萬株,放養懸掛銀牌的長生鹿一千頭,到明末清初的時候,就損失凈盡了。至今孝陵從未被盜過。
史料記載,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馬皇後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後謚「孝慈」,故名。明孝陵永樂3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明皇室先後調用軍工10萬,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時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陵內植松十萬株,養鹿千頭。因屢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寢地宮外,現僅存神道、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等。
墓區的建築大體分為兩組:第一組神道部分,從下馬坊起,到孝陵正門;第二組是主體部分,從正門到寶城、明樓、崇丘為止。現存建築有神烈山碑、禁約碑、下馬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聖德碑、孝陵殿、大石橋等。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禮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後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個大字。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1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歷經600餘年的風雨之後,近年來寶城牆體出現了局部坍塌,牆面剝落,個別地方因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縫。南京市文物部門先後投資300多萬元,採用東南大學古建築專家的保護方案,按照修舊如舊的要求,對牆體進行了維修,如「縫合」裂縫,整平「牆面」,對變形的牆體進行修補和防水防滲漏「手術」。為方便遊客一睹「龍脈」真容,還修建了一條青石板游覽步道,讓遊客能登上寶頂看到明孝陵全貌。
[編輯本段]主要建築以及構造
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動工,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先後調用軍工10萬,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規模巨大。當時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到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45 華里長,護陵駐軍有5千多人。那時候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鹿鳴其間,氣勢非凡。因屢遭兵火,現僅存神烈山碑,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對德碑,神道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和象六種24隻,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將各四。
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是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額雕琢瑰麗。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米。其中段為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著12對石獸,分別是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和象6 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著4對身著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可惜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明孝陵神道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立有一個石刻告示,系清宣統年間兩江洋務總局道台、江寧知府以六國文字刻著「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清康熙帝親筆題書。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像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現在享殿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復建,比原來的要小得多,內供奉朱元璋畫像。享殿後是一片縱深100 余米、寬數十米的空地,是當年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台階可步入,計54級。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牆,南面有拱門3 個,另三面各有拱門一道。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不禁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 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梅花山因三國時東吳君主孫權及其夫人葬此,古稱孫陵崗,位於明孝陵正南300 米。
明孝陵處於山清水秀的環境之中,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環水繞,人文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陵園規模宏大,格局嚴謹。孝陵建築自下馬坊至寶城,縱深2.62公里,陵寢主體建築當年建有紅牆圍繞,周長2.25公里。現存遺址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馬坊至孝陵正門(文武方門),包括下馬坊、神烈山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及碑亭(俗稱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橋。
下馬坊、神烈山碑:下馬坊,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面闊4.94米、高7.85米,坊額上刻「諸司官員下馬」6個楷書字,告示進入明孝陵的官員必須下馬步行,以示對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尊敬。神烈山碑,在下馬坊東邊36米處,是明嘉靖十年(1531)立,正面陰文雙鉤淺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現已不存在,僅存四角石柱礎。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鍾山為神烈山時而立。再向東17米處有一塊卧碑,為「禁約碑」,是明崇楨十四年(1641)立,碑文刻禁止損壞孝陵及謁陵的有關9條禁約。
大金門、神功聖德碑及碑亭:大金門,在下馬坊西北750餘米處,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門。大金門原為黃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築,現存磚石砌築的牆壁,下部為石造須彌座,面闊26.66米,進深8.09米,牆壁辟有3個券門洞,中門較高為5.05米,左右兩門高4.25米。神功聖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門正北70米處,是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一年(1413)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頌德碑及碑亭。神功聖德碑亭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築平面為正方形,故俗稱「四方城」,內置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樓頂已毀。原碑亭為磚石砌築,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結構頂部已盪然無存,現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個寬5米的拱形門洞,外觀如一個城堡,故俗稱「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約100米過御河便進入神道。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點在於建築與地形地勢的完美結合。其不同於歷代帝陵神道成直線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勢建造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節點處安放石像生來控制空間,形成一派肅穆氣氛。石像生下鋪墊有完整的六朝磚,使其600年來沒有下沉。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石獸,每種2對,共12對24件,每種兩跪兩立,夾道迎侍。這些石獸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顯示帝王的威嚴,它既是皇權的象徵,又起到鎮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種神獸,獨角、獅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觸有罪的人;駱駝是沙漠與熱帶的象徵,它表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大象是獸中巨物,它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磐石,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即麟、龜、龍、鳳之首,它是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獸,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戰、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明孝陵神道的 6 種石獸中,以象為最大,重達 80 噸,當時為了將這些石獸運抵明孝陵,冬季時,在路面上灑水結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滾軸,一路上用人力推滾的辦法來完成運輸任務。這段神道現俗稱為石像路,全長615米。石獸的盡頭,神道折向正北,至欞星門,長250米。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稜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雲龍紋。通常望柱均置於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則置於神道中間,這也是朱元璋的獨特之處。石望柱之後是東西相對而立的翁仲,有武將、文臣各2對,共8尊,高各為3.18米。
欞星門、御河橋:神道向北18米的盡頭為欞星門,門已不存,僅存石柱礎6個。從遺跡看,欞星門應是三開間的建築。過欞星門折向東北275米,即到御河橋,也稱金水橋。御河橋為石砌橋,原為5孔,現存3孔,橋基和河兩邊駁岸的石構件均是明代原物。通過御河橋向北,順緩坡而上,便是陵寢的主體建築。
第二部分:明孝陵寢主體建築。自正門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門(即正門)、碑殿、享殿、大石橋、方城、明樓、寶頂等,築有圍牆。
文武方門:文武方門是孝陵的正門,原為5個門洞,3大2小,中間3個為拱形門洞,兩邊2個為長方形門洞。廡殿頂上蓋黃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間改建為一個門洞,上嵌清石門額,陰刻楷書「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進行修復,恢復了明代時大門的原貌。現為五門,黃瓦、朱門、紅牆,正門上方懸掛長方形門額,豎書「文武方門」4個鎏金大字。正門東側立有一塊「特別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統元年(1909)所立,警示保護孝陵的注意事項。
碑殿: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中門,即孝陵門,原為5個門洞,後被毀。現在的碑殿是清朝時改建的,是一歇山頂,三開間,紅牆小瓦建築,南北正中各開一門,亭內立有5塊碑刻。根據《中山陵史話》等書籍記載,這里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門,但毀於戰火,清代在中門的基礎上改建碑殿,並豎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其馱碑龜趺與眾不同,脖子出奇地短。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謁明孝陵。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寬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御題。這是因清朝剛統治中國,康熙執政初,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須依靠漢人。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謁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寧織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還有清朝乾隆皇帝詩碑各一塊,東西有卧碑兩塊,東邊一塊刻載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享殿:碑殿之後是孝陵的主要建築孝陵殿,即享殿。原孝陵殿已毀,尚存3層須彌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礎56個。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後各有3道踏垛,尚存6塊浮雕雲龍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長57.30米、寬26.6米,可見當時該建築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馬皇後神位。現存建築是清朝同治年間兩次重建的三小間享殿。現殿內是「明孝陵史料陳列室」。殿後100餘米處是大石橋,又稱升仙橋。過了大石橋就到了孝陵地面建築的最後部分方城、明樓、寶頂。
方城、明樓、寶頂: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用大條石建成,東西長75.26米,南北寬30.94米、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底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為一拱門,中通圓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寶頂南牆,用13層條石砌築。正中橫刻「此山明太祖之墓」,顯然為後人所制。沿方城左右兩側步道即可登上明樓。明樓在方城之上,原為重檐黃瓦大屋頂建築,屋頂早已毀,僅存四壁磚牆,東西長39.45米,南北寬18.47米,南面開3個拱門,其餘三面各開1個拱門。方城明樓以北為直經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寶頂,也稱寶城,為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寢宮所在地。寶頂近似圓形,原名獨龍阜玩珠峰,周圍砌有磚牆。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關部門採用先進的精密磁測,證實朱元璋墓的地宮就在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從沒有被盜過。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會副會長、東南大學建築學教授劉敘傑說:「明孝陵代表著明初皇家建築的藝術成就,是中國陵墓建築和陵墓文化的縮影。」明孝陵從起點下馬坊至地宮所在地的寶頂,縱深達2600多米,沿途分布著30多處不同風格、用途各異的建築物和石雕藝術品,整體布局宏大有序,單體建築厚重雄偉,細部裝飾工藝精湛,凝聚了當時政治家、藝術家和建築師們的才智。
明孝陵的開創性地位還體現在其依山勢地形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是明成祖朱棣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 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額雕琢瑰麗。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米。其中段為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著12對石獸,分別是獅、駱駝、象和馬等6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著4對身著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南京博物院前院長梁白泉研究員說:「明孝陵首開了第一代皇帝陵寢的神道作為後世子孫陵寢共用神道的制度。神道兩邊分布的12對石像生和4對石人,石刻風格多樣,造型厚重簡朴,融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為一體,也代表了中國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明孝陵改變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宮制度和十字軸線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宮布局建立「前朝後寢」三進院落制,開創了陵寢建築平面呈「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並一直規范著此後明清兩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設規制。
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立有一個石刻告示,系清宣統年間兩江洋務總局道台、江寧知府以六國文字刻著
「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時親筆題書。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像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現在享殿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復建,比原來的要小得多,內供奉朱元璋畫像。享殿後是一片縱深100餘米、寬數十米的空地,是當年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
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是明孝陵最後的一重建築。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台階可步入,計54級。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牆,南面有拱門3個,另三面各有拱門一道。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不禁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梅花山因三國時東吳君主孫權及其夫人葬此,古稱孫陵崗,位於明孝陵正南300米

⑺ 南京龍馬遺址文化公園要門票嗎

進入該園目前需要購買門票,如果選擇160元的暢游票,可以在入園當天無限次使用園內八成以上的游樂設施。
龍馬遺址是浦口地區已發現的七十二處古文化遺址之一,也是南京江北地區一處具有代表性的商周時期古文化遺址。根據考古調查發現,龍馬遺址文化內涵豐富,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先民的生產、生活、信仰、居住等諸多場景。

⑻ 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南京是六朝古都,是歷朝人文薈萃之地,沉澱了無數歷史古跡,包括南京故宮、九龍橋、鼓樓、江寧織造府、六朝陵墓、明孝陵、雞鳴寺、雨花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王安石故居等莫屬等等,數量空前絕後的!

  1. 南京故宮

    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位於南京城的東部,以皇城與宮城為主體,以一系列建築旨在突破皇權「神聖」為內容,以全國最高中央行署機構為大明王朝核心區域(只有「三法司」在太平門外),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⑼ 南京有哪些的好的景點還有路線怎麼走

    南京熱門景點有中山陵、明孝陵、總統府、夫子廟和秦淮河等。每當旅遊旺季這些景點都是遊客較多,除了看景還看人的旅遊地。這里推薦南京景好、人少、好玩的小眾景點,也是不錯的選擇。
    1、九龍湖濕地公園
    九龍湖濕地公園,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蘇源大道與清水亭西路交叉口東九龍湖濕地公園。這里環境幽靜,從312國道沙河鋪段修建的旅遊專線公路可直達該景區,交通十分便利。
    自駕交通路線:南京-南京市城區-卡子門大街高架-清水亭西路-蘇源大道-九龍湖濕地公園。全長21.2公里,車程33分鍾。
    2、湯山紫清湖旅遊區
    湯山紫清湖旅遊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湯山鎮環鎮北路8號。湯山紫清湖旅遊區是我國最大的集珍稀動物揚子鱷、娃娃魚的繁殖、飼養、研發、科普教育、生態旅遊、溫泉休閑度假於一體的大型產業園。
    自駕交通路線:南京-南京市城區-滬寧高速公路南京連接線-環陵路-中山門大街-122省道-麒麟門大道(輔路)-302縣道-湯山紫清湖旅遊區。全長28.3公里,車程48分鍾。
    3、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
    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湯泉西路169號。遺址公園以地質研究、科普教育和文化旅遊為主要功能定位,由南京直立人化石考古遺址(古猿人洞)、文化旅遊綜合體(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以及時光隧道三部分組成。
    自駕交通路線:南京-南京市城區-滬寧高速公路南京連接線-環陵路-中山門大街-122省道-麒麟門大道(輔路)-302縣道-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全長28.5公里,車程48分鍾。
    4、郭興庄園
    郭興庄園,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洪藍鎮石堆鋪。少女心爆棚的粉黛亂子草讓郭興庄園成為南京新晉網紅拍照地之一,花期從9月持續到11月。
    自駕交通路線:南京-南京市城區-機場高速公路-寧高高速公路-天生橋大道-寧高線-洪張線-郭興庄園。全長67.6公里,車程1小時10分鍾。
    5、南京六合戀山壩上草原
    南京六合戀山壩上草原,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程橋街道唐樓社區倪庄33號。南京六合戀山壩上草原是典型的小眾景點,完全沒有被開發,沒有商業,只有牧民在牧羊。
    自駕交通路線:南京-鼓樓區城區-大橋北路-江北大道快速路-寧連高速公路-353省道-傅山路-南京六合戀山壩上草原。全長58.8公里,車程1小時10分鍾。

閱讀全文

與南京古文化遺址公園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