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作文
在我國傳統節日里,我「遙望」古代詩句而感慨。傳統文化在我的腦海里似乎已轉化成了一串串飲食文化的符碼,為我品嘗中華「小吃」劃定了時間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著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不論在什麼時候,都察覺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我知道吃湯圓的時候又到了。「湯圓呢?今天可是元宵節啊!」餐桌上的麵包既讓我驚訝又讓我納悶。湯圓湯圓,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團團圓圓的意思。傳統文化在不同的節日里,用不同的東西告訴我們。它沒有消失,就像大家春節一家要團聚在一起,吃著年飯。不同的人用它們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隨之改變。傳統文化不僅是流動時間的凝固劑,更是民族個性的烙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個性情感,彷彿群體無意識般地充實著傳統文化。內斂含蓄,善良仁義,樂觀信賴,天人合一……這是一種純粹的情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洗禮一路走來,不同時代的人們賦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為人們所熟知,有的已湮沒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而現在的我們,盡管奮力追溯著一切傳統文化的習俗,爭相效仿,但同時並存的,卻是日漸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為了工作利益而擠壓出更多的時間,卻從不為自己的親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靈留一點空間。漸漸地,他們看
② 如何看待中華文化的作文250字
(一)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現在三個方面(1)中國的文字藝術、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在世界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即獨特性)
(2)中華文化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各地文化各有特色又互相交融。(即地域性)
(3)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即民族性)
(二)(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除了它的獨特性、地域性、民族性外,還得益於中化文化我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並蓄。能與其他民族文化和諧相處,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以,增加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2)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當中。
shaorunjia2001真心為您解答~~
~親,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如果我做錯了歡迎大家指出我的錯誤,畢竟我不是萬能的】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好評和採納後重新另外起一題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祝共同進步!
③ 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傳統文化作文800字
以什麼態度對待傳統文化更重要
作者:吳國武
八九十年代:碰撞與融合
80年代:「全盤西化」抑或「中體西用」是當時最重要的兩種主張和做法。
改革開放伊始,社會各界都開始重新尋找中國文化的崛起之路。從官方層面來看,建國以來的大批判大體改弦易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綜合創新論」有相當的影響力。但從思想界的總體情況來看,「全盤西化」抑或「中體西用」是當時最重要的兩種主張和做法。李澤厚先生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後記中說:「一種意見要求徹底打碎傳統,全盤輸入西方文化以改造民族;另一種希望在打碎中有所保存和繼承。」
學界多認為,這種情況類似於「五四」時期。其實不然,因為那時的傳統文化很有影響,西方文化如潮襲來。而此時的中國,傳統早已肢解隱去,西方對我們來說也是陌生的。當時,「全盤西化」論者引介了西方的思想理論和生活方式,使全社會耳目一新。然而,這種拿來主義往往將西方視為現代化的惟一模式,在對待傳統文化上採取了與「文革」中破「四舊」相似的路數。「中體西用」論者在小心翼翼地將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東西從封建帽子中剝離出來的同時,有意識地開始了學術研究,一些隱退的傳統習俗也在恢復之中。可惜的是,他們對現代化的思考還不夠深入。至於「綜合創新」論者,大體延續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主流話語,只是比以前態度較為平和、做法較為務實。
有人將80年代的思想文化界分為三個陣營,一個是《走向未來》叢書編委會,一個是《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編委會,一個是「中國文化書院」。其中,後者被當作「中體西用」論的代表。實際並非如此,雖然這個1984年成立的書院由梁漱溟、馮友蘭等先生牽頭,但是當時講傳統文化既不封閉也不偏執,而是心胸寬廣、視野開闊。以這個書院的宗旨來說,他們試圖「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教學活動,繼承和闡揚中國的優秀文化遺產;通過對海外文化的介紹、研究以及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水平,並促進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據樂黛雲先生的回憶,這個書院授課還涉及像比較文學在內的許多現代學科。
90年代:知識界對於學術思想介入社會的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認識,80年代的激情必然會有轉變。但這並不是學術、思想之分離,而是多元化、深層次思考的結果。
進入90年代,中國經濟社會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一些新的具體問題與「全盤西化」、「中體西用」、「綜合創新」等主張之間都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迫使社會各界重新思考並加以回應。於是,很多人開始對具體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學理化趨勢明顯。對於這個變化,李澤厚先生以「思想家淡出、學問家凸顯」來解釋,但是這種概括並不準確。就傳統文化研究而言,考據、義理都很盛,大規模的古籍整理、文化遺存發掘保護漸次展開,思想史的研究不斷深入,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也逐步引入。當然,知識界對於學術思想介入社會的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認識,80年代的激情必然會有轉變。但這並不是學術、思想之分離,而是多元化、深層次思考的結果。對於李先生的議論,社會各界都有回應,但大多未能跳出學術、思想二分的暗示。比如,王元化先生提出「有思想的學術」、「有學術的思想」之說。其實,這些都是對90年代、對學術思想本身的誤解。
90年代初,「全盤西化」論者和熱衷於政治的人大體沉寂,學術史研究、國學研究得到提倡,成為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事。有人舉出四個有影響的刊物,《讀書》、《學人》和《國學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雜志。前二者,比較從廣泛意義上總結我們傳統,後二者則立足於傳統文化的弘揚上,同時也有一些叢書問世。雖然大家也有爭議,但大多是比較理性地就事論事,沒有明顯的一邊倒傾向,只有所謂「自由主義」、「新左派」例外。由於致力於具體問題的討論,「全盤西化」、「中體西用」、「綜合創新」等幾種意見的正面沖突不是太多。許多人正是在學科壁壘、範式差異中重建各種意見的基礎,回應生活習俗、社會文化的變化。
以倡言「國學」為例。1992年,張岱年先生在《國學叢書序》中說:「國學是本國學術之意,這是我們所用的名詞,外國學者研究中國學術,就不能稱之為國學了。西方稱研究中國的學問為Sinology,一般譯為漢學,現在亦譯為中國學。在某些西方人的心目中,所謂Sinology不過是對於中國歷史陳跡的研究,把中國學術看作歷史博物館中的陳列品。事實上,中國學術源遠流長,其中一部分固然已經過時了,但是仍有一部分具有充沛的生命力。中國學術是人類的精神財富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中具有歷久常新的精湛內容。」此言明確將國學與漢學區分開來,成為後來知識界分化的潛在因素。同樣是1992年,袁行霈先生在「《國學研究》第二卷出版座談會」上又標明「開放的國學與開放的《國學研究》」的立場。很顯然,這里的國學不排斥漢學,有一定的兼容性。
值得注意的是,季羨林先生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反復表達西方文明衰落、東方文明(特別是中國文明)興盛之意,包括他在《東方》雜志中所強調的「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類」。這種主張在世紀之交掀起了大波瀾,新一輪的「傳統文化熱」如日中天,「文化輸出」論也緊隨其後。
傳統文化熱有進一步升溫之勢
近年來,傳統文化熱有進一步升溫之勢,原先的傳統文化倡導者、批評者也已分化。在官方層面,有人將其與弘揚民族精神、強調中國特色聯系在一起,甚至帶有濃厚的民族主義特色、意識形態特點。各級政府支持的中華民族先祖祭祀活動,有關政府組織發起的優秀道德文化重建,教育界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呼聲,等等。同時,在政府政策的引導鼓舞、經濟條件的大大改善、社會生活日趨多元化的情況下,民間也掀起新一波的「傳統文化熱」。
與過去不同,這一波熱潮中有媒體的參與、商業的介入,人文精神與社會行為兼具,正好體現其復雜性。當然也有反對者,或以五四新文化為基準,或以全球化為指標,闡述自己的見解,甚至試圖力挽狂瀾。
「傳統熱」:拓展傳統文化的外延,將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漢族的和少數民族的文化納入進來,使傳統文化的內涵更為精深,是值得稱道的。然而,這樣做不免忽視了對文化核心價值的挖掘和創造性轉換。
如果說,過去立足點在中西文化差異上看待傳統文化的現代化,那麼如今的社會各界力求在融入全球化與保持民族性的平衡中尋找傳統文化的新位置,普通大眾也感受到了重塑民族形象的要求。
2004年,一些學者發表所謂《甲申文化宣言》,將傳統文化擴展,以中華文化的名義出現,主張文明的多樣性,也強調傳統文化的益處。他們提出:「華夏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至今仍是全體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情感紐帶和身份認同。」對於文化的推廣也有明確的表述,即:「捍衛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異質文明;保護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實現公平的多種文化形態的表達與傳播;推行公民教育,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文化、道德教育,以及激勵國家、民族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當然,此宣言一出,有反對也有贊同。一些贊同者試圖將其拉回到建設主流文化中來,反對者則視其為維護政權的文化策略。
平心而論,拓展傳統文化的外延,將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漢族的和少數民族的文化納入進來,使傳統文化的內涵更為精深,是值得稱道的。然而,不免忽視了對文化核心價值的挖掘和創造性轉換。強調傳統文化的傳播及與其他文化的交流,避開了中西文化的對立,提煉出傳統文化中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也是值得稱道的。然而,這種傳播和交流難以具體化,或者在具體化中會遇到許多繞不開的問題。
「國學熱」:本身沒什麼不對,關鍵是社會各界人士應該有不同的角色。學者應該提供更多的材料,提出更多有價值的觀點,而不是唯「國學」獨尊。媒體、大眾以及社會團體似乎也有調整的空間。
從90年代起,「國學熱」便一直延續。我們知道,要解決一國的問題,「因地制宜」是關鍵。傳統文化要轉型,也必須充分研究、挖掘和利用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國學熱」也就成了勢之必然。
然而,新世紀的「國學熱」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國學的傳播逐漸走向體制內。有些大學在過去國學研究的基礎上,試圖推進「國學」成為學科、成為學位;也有些大學創辦應用型的國學培訓班,將民間興趣納入到高等學校社會教育的一部分。甚至,一些中小學也開始採取多種方式加強國學教育。第二,國學的傳播逐漸走向媒體化。在圖書出版的基礎上,電視媒體和網路媒體大規模地介入到國學研究和推廣上。一些相關的電視節目,如央視《百家講壇》非常火熱,可與流行文化相媲美,中國古代史、古代典籍一時間成為時尚,也造就了所謂明星。第三,學術界內部對國學的認識也有分化。以往的國學熱,實際只是傳統熱的升華。如今的國學熱有更多的本位立場,很多學者極力鼓吹這種立場,也有部分學者則稍顯超脫,並漸漸從「國學」疏離出來。
有人將國學視為「國將不國之學」,此種總結雖然對當前「國學熱」有警示作用,但其依據還是有點似是而非。從近代史來講,「國學」的提法本身確是對西方的回應,然而學術回應畢竟不能等同於政治。同時也要歷史地看待這種回應,因為這個概念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符號,不必拘泥於文字。其實,「國學熱」本身沒什麼不對,關鍵是社會各界人士應該有不同的角色。學者應該提供更多的材料,提出更多有價值的觀點,而不是唯「國學」獨尊。媒體、大眾以及社會團體似乎也有調整的空間。
「儒學熱」:有人有意無意地將「國學」窄化為「儒學」,標舉「儒學」就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然而,各家理解的「儒學」又不盡相同,於是出現了各佔山頭、自立門派的情況。
討論傳統文化,必然要涉及儒學。但是,隨著討論的深入,有人有意無意地將「國學」窄化為「儒學」,標舉「儒學」就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然而,各家理解的「儒學」又不盡相同,於是出現了各站山頭、自立門派的情況。一些機構像國際儒學聯合會、孔子基金會漸次成立,與儒學有關的刊物、叢書也紛紛出版,於是乎儒學也熱了起來。本世紀以來,一些學者倡導編《儒藏》,像北大、人大、川大等高校各有自己的《儒藏》編纂,試圖樹立儒家在儒釋道三家中的主導地位。這些都是所謂儒學復興之中的表現。
由於各家理解的差異,「儒學熱」中又有好幾個群體。最先是宋明理學式儒學,很多學者參與其中。這一群體從80年代漸起,90年代成為當時儒學熱的主流。他們自許繼承現代新儒家,用西方哲學和比較文化來接續所謂「道統」。然後是綜合型儒學,即所謂廣義的儒家。李澤厚先生曾對「儒學」有一個寬泛的定義,如此一來所有儒學的同情者均可納入其中。但是這個群體比較鬆散,實際上並不成派系。較晚出現的是政治型儒學,多是一些熱衷政治的人。這一群體,是隨著儒教之爭而來的,2005年就開過一個「儒教學術研討會」。他們試圖建立自己的政治理論,有人強調要重建儒教,也有人提出儒家社會主義。這一群體與「尊孔讀經熱」的興起息息相關。
「尊孔讀經熱」:「尊孔讀經」本來就是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中必定會反復出現的情況。其本意可能是追求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但其結果只會帶來狹隘和排他性,蒙昧主義的盛行反而不利於弘揚傳統文化。
伴隨「儒學熱」而來的,便是尊孔、讀經。如果說「儒學熱」的學理色彩較濃的話,尊孔熱則有信仰的指向,至於讀經問題則較復雜。
「尊孔讀經熱」的內在因素是,很多人以回到原典為起點,歸於孔子素王上。此外,90年代一些大學成立孔子研究院,近幾年政府又以「孔子」之名建立了不少孔子學院。在部分學者和社會人士過度推崇儒學、儒教下,有人把中國文化的復興等同於尊孔讀經。
「讀經」與否,本來是民國時期爭論的一個重要問題,最近一段時期又浮出水面。有學者和團體發起「古代經典誦讀工程」,然而讀哪些經典便成了爭議強的問題。一些學者主要偏重儒家的「四書五經」,與民國所謂「讀經」很相似。另外一些學者認為應該擴大「讀經」的范圍,有主張包括古詩文經典,有主張涵蓋重要的子書,甚至主張涉及釋道之書。當然,也有不少人強烈反對各種類型的「讀經」活動。
應該說,「尊孔讀經」本來就是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中必定會反復出現的情況。其本意可能是追求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但其結果只會帶來狹隘和排他性,蒙昧主義的盛行反而不利於弘揚傳統文化。
總的來說,這四次「熱」自有其原因:一是中國特色建設之需要。政府欲加強中國特色,必定求助於傳統文化,有關其研究、推廣、普及便得到支持。二是經濟發展必然要求重塑民族形象。既然要民族形象,當然離不開傳統文化,無論政府、學界、機構、個人都有此要求。三是個人生活的多樣化亦需要信仰、精神的支撐。而這種歷史序列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認為,與追求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有關。研究傳統,必然會有所總結甚至面向社會、未來。在熱潮前面,我們需要立多於破的意見,這樣才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有更大的助益。
傳統文化的未來與現代社會
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這比開掘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將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換本身還重要。特別是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之種種情況,我們應該回歸到理解,回歸到同情,回歸到多樣化,保持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如此,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的溝痕才能不斷彌合,源於自身的創新始能出現。
明年是「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紀念,有必要總結在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關系方面的歷史經驗。應當結束啟蒙與救國、激進與保守、國粹與西化的二元對立思維,在重新梳理近百年歷史的基礎上看待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從某種程度上說,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比開掘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將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換本身還重要。特別是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之種種情況,我認為應該回歸到理解,回歸到同情,回歸到多樣化,保持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如此,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的溝痕才能不斷彌合,源於自身的創新始能出現。
首先,對於傳統文化既要有足夠的理解,也要有適當的同情。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連續性,許多東西仍在現實生活中若隱若現,並沒有完全消失。「理解傳統」是為了立足現在、繼續前行。「同情傳統」是為了發現傳統的現代價值,沒有同情便不會有人文情懷,便不會有責任感。
其次,對於現代中國社會的兩面性也要有充分的認識。最近有人試圖在古今、中外之爭中提出所謂「新文化」的傳統,我認為這種傳統就是古今中外交融的結果,並不具備獨立性。細細查檢,其淵源仍在傳統和西方文化。現代社會中有西方式和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比如,中國家庭倫理既有傳統性也有現代性。我們不能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相對立,傳統中的無形有形東西或多或少地存在於現代化中的現代生活中。
最後,對於西方文化要有準確的了解,也要有開放的立場。了解各民族的東西,有助於我們審視自己的傳統與社會。西方有其核心價值,也有其次生價值,我們要有開放的立場,既不惟其馬首是瞻,也不談虎色變,以斥西方文化為能事,就是用左手打右手。
此外,關於「復古」和「保守」二詞,也不可責名不責實。我認為,以復古為創新本來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基本動力,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求合法性。復古有很多種,以創新、發展現代社會為目的的復古,未必不是一種嘗試。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去弘揚,這種弘揚不是狂熱的吹捧,也不是超冷靜的貶抑。從拿來主義立場來說,傳統文化亦是選擇拿來的對象之一;從保守主義的立場來說,客觀評價並適度弘揚我們的傳統更能獲取理解和同情。
我們畢竟生活在現代社會,現代的平台註定我們要有平衡的態度。協調發展的現代社會,需要傳統文化,更需要弘揚傳統文化的好態度、好做法。
作者介紹:吳國武,北京大學中文系。
---------------
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和方法
說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和方法,我既不是什麼資深學者,也更不是什麼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專家,我僅就作為一名求學者的淺薄認識來談談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我希望在我論述完之後大家能清楚的明白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以及為什麼要用這種態度來對待中國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根據歷史所能提供的條件,創建、改造、傳承下來的精神成果的總和。五千年泱泱大國孕育出的傳統文化,維系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是國家統一、人民團結的精神紐帶。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實踐性和辯證性、過程性和漸進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統一性和差異性、規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傾向和封閉保守性等特徵,這些特徵是精華與糟粕、積極與消極的統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具體特點上則表現為:生命強盛不衰;追求穩定實際;重視整體協同;重於道輕於器;追求和諧,崇尚和美;見利思義,推己及人;兼容並蓄,有容乃大。
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著大量的精華,它們包括對生生不息的渴望,對生存樂趣的演繹,對社會的責任,對自然的親和,對友誼的追求,對親情的眷戀,對道義的持守,對民族的融合,對心靈的升華,對未知世界的求解,對信息文化手段的運用,對智慧和知識的尊重等等。也存在著許多糟粕或不合時宜的成分,比較突出的糟粕,可以說是奴性文化,它表現為在上級面前,下級往往沒有了尊嚴;在老師面前,學生往往沒有了自己的見解;在父母面前,子女往往沒有了發言權。正因為如此,它對於現代社會的作用和價值是雙重的,既具積極效應,也有消極影響。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要從這一特點出發。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應全面准確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應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對待,做到「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對那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譬如忠孝,榮辱、禮義廉恥以及以人為本、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小康社會,實事求是等,這些思想觀念經過現代的創新性轉化,已經成為我們制定國家大政方針的重要思想資源。又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捨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品質,以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春秋公羊傳》中強調的天下統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為新時代的新思想的,尤其是強調統一的思想傳統,更具有現實意義。
對有些內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又如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仍具現實意義,我們仍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和為社會主義而獻身的精神。
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和不合時宜的成分,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不可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要帶著分析的眼光對傳統文化加以鑒別,在此基礎上進行揚棄,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有些人一直認為我們中國人太狹隘,總是死盯著自己的文化不放,沒有真正的民主,他認為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我堅決不同意他的觀點,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決不能因為要與世界文化交流而丟棄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文化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立於世界之林,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才是真正屬於世界的,只與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進行交流和碰撞才可能產生思想的火花。如果一個民族連自己的傳統文化都被別國別族的文化所浸染和滲透,甚至是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它又拿什麼站立於世界?也因為各個民族文化不一樣,這個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因此,當我們在與其他國家民族進行文化交流時切不可忘記祖宗的文化。再一次申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必須保護中國人自己的文化,科學地批判和接受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經典繼承和發揚去。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集體、一個人,都不可缺乏信念,不可缺乏精神支柱。尤其是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真善美似乎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人活著的價值和意義也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今天,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用科學的態度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真
的是越來越重要了。一切走極端的態度都無法全面地認識我們的傳統文化。過冷過熱都不行,我們必須靜下心來思考尋找一條真正適合我們傳統文化前進的路。這條路僅靠幾個人在那裡呼籲和吶喊是無濟於事的,必須有一大批人來思考和探索。
尤其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里,在這個人被物質和金錢異化的時代里,在這個價值觀被淡化的時代里,社會風氣和道德時好時壞,重尋傳統文化的經典,重建一個時代和國人的精神支柱越來越緊迫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是打破以往的一切觀點重建,還是在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加以批判地繼承和發展?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不是唯一的,關鍵是到底哪一條更適合我們。
④ 如何對待中外文化差異英語作文
我們如何去看待,中外 文化 差異所帶來的 英語學習 的思維轉換?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怎樣對待中外文化差異 英語 作文 ,供大家參閱!
如何對待中外文化差異英語作文篇1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As we know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e of the East and West that I can not list all of their different aspects.I will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 custom and teaching system.For your better understanding ,I will set examples of China and America.
It is no doubt that it is a tradition to use chopsticks for Chinese.But people in America prefer to forks and knives.This different result is based on different food they are like .Americans choose to eat beefsteak,bread,and salad,while Chinese people choose noodles ,pancakes and rice.What is more,the custom of drinking tea in China and drinking coffee in America are stand out particularly.However,there is a trend that the food in both countries has been mixture.For example,the coffee and bread have introced to China.The famous KFC is very popular at children.
The gap of teaching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s big.Chinese students always complain about their homework.Too much homework has limited the time to exercise and relax.They have to recite many things as to get a high mark.Homework comes the first to them.
In my opinion,the study in America is more interesting .Teachers pay attentions to training students skills in thinking in realastic life not to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s of memories.In a addition,the rate of going to school ,the salary of teaching ,and the job of gruates are quite different,too.I should say that Chima government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its teaching syetem.I am also expect to be one day ,the West give more cheers to our country.
如何對待中外文化差異英語作文篇2
Today,lots of people are affected by western culture especially the new generation who born after 1990s.In my opinion,some of western culture is good but some of them are not suited.Learning western culture can let us know about what is the western custom and what differnet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because of comparison we can learn the positive sides such as more confident,independent.On the other side,the negative sides we should not learn.for example,some high school student even younger fall in love with others.They spend much time to do it and forget what more important things they really need to do in that moment.Indeed,every coins have two sides.how to do deal with it,I think let time make the answer.
如何對待中外文化差異英語作文篇3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given by Hofstede, is the collective mental programming of the people in an environment, conditioned by the same ecation and life experience. Therefore,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nations or regions, because people are affected by ecation, society and work experience. Tak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s the example, China is a country that enres high power distance while America enres lower power distance. Therefore, status symbol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ese and a superior having the privilege is a matter of course. But people in America think that they are all equal. Besides, the westerns are indivialistic while the easterners are more collectivistic. In indivialistic societies, people focus on their own values and needs, relying on indivial efforts to serve their interests. In the collectivistic nations, people combine themselves into one or several communities, finding their own place in the group and they mentally rely on the community, so harmony seems important in those nations. There are thre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namely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masculine versus femininity and long vs. short term orientation.
根據霍夫斯泰德對文化所下的定義,文化是在同一個環境中的人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是由相同的 教育 背景和生活經歷所決定的。因此,各個不同的民族或地域之前會存在文化差異,因為其中的人會受到教育、社會和工作 經驗 的影響。以東西方的文化差異為例,中國是一個崇尚大權力距離的國家,而美國是權力距離相對較小的國家。因此,地位象徵對中國人來說尤為重要,認為上級所擁有的特權是理所當然的;而美國人則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此外,西方人相對比較個人主義而東方人則更看重集體主義。在個人主義的社會中,人們重視自身的價值和需要,依靠個人的努力來為自己謀取利益,而在集體主義國家,人們把自己融入到一個或幾個集體中,在這些集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人們在精神上依賴於集體,因此,和諧在這些國家中顯得尤為重要。在東西方文化中,還存在以下三個主要的文化差異,即不確定性規避、男性度與女性度以及長期取向與短期取向。
論中外文化交流差異及應對辦法
一:中西文化差異緣起
東西方國家由於歷史背景、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文化傳統等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東西方的文化交流的過程是跨文化的交流。而隨著全球化的加強,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走 出國 門或留在國內參與跨文化交際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都需要學習、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時的實際技能,所以跨文化交流這門課真的能給我們很多啟發。在聽很多國際學院的特邀嘉賓講解我們的文化差異的時候,我發現我們的不同點真是無處不在,尤其是通過Mr. Niall Murchadeha的講解,我發現造成這種文化差異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因素:
1、受經濟制度的影響。中國的傳統經濟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人們比較安分保守。因為他們依靠一塊土地可以活一輩子,文化比較內向。而且中國的古代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屬於農業文明,“農業文明性格”造就了東方人注重倫理道德,求同求穩,以“和為貴,忍為高”為處世原則。而西方的古希臘文明,發源於愛琴海沿岸,屬於海洋文明,況且歐洲的農耕遠不像中國的農耕在古代社會那樣重要,所以歐洲人喜歡向外探索,文化比較外向。而且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很早就進入了工業經濟時代,“工業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較強的斗爭精神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識,以獨立、自由、平等為處世原則。
2、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境使中國人的思維局限在本土之內,善於 總結 前人的經驗教訓,喜歡“以史為鏡”,而空間意識較弱。這種內向型思維導致了中國人求穩好靜的性格,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對未知事物缺乏興趣。而西方國家大多數則處於開放的海洋型地理環境,工商業、航海業發達,自古希臘時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體,探索自然奧秘的傳統。同時,海洋環境的山風海嘯、動盪不安,也構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間拓展和武力征服的個性。
3、因為對事物認識的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不對等。比如,在中國,龍是我們的圖騰,是我們的吉祥物。但在西方神話 傳說 中,龍是表示邪惡的怪物。在中世紀,dragon是罪惡的象徵,聖經 故事 中惡魔撒旦(Satan)就被認為是the great dragon。此外,dragon還有“潑婦”的意思,所以,dragon在英語國家人中所引起的聯想與中國人的“龍”完全不同。
4、因為對色彩的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不對等。東西方國家之間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同,對色彩在表達的含義上是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藍色(blue)在西方國家有憂郁的含義,美國有“藍色星期一”(Blue Monday)。Blue sky在英語中意思是“沒有價值”,但藍色在中國人心中一般不會引起“憂郁”或“倒霉”的聯想,反而人們喜歡使用藍色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再比如,在中國紅色預示著喜慶,中國人結婚習慣穿紅色衣服,喜歡過年貼紅喜字。生意人希望“開門紅”,經營賺錢了,大家都來分“紅利”,股票升值用“飄紅”。但在西方國家視“紅色”為殘暴、不吉利,紅色意味著流血。
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差異是很大的,當我們在與外國友人交流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些差異,必須在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中找到一個結合點。讓這兩種文化盡可能接近,盡可能縮小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交流上的誤解,使東西方文化交流達到對等交流、彼此認同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表現
對於中西文化,在具體事例上我們不免會發現許多差異之處。比如,別人贊揚時,我們常常會謙遜地搖搖頭,而西方人則是坦然接受;在餐桌上時,我們會非常熱情地招呼別人多吃,甚至給客人夾菜,而西方人則是每人一份,不督促不強求等,同樣,見面打招呼的形式在中西方也是迥然不同的。
在 思維方式 上,中國人喜歡站在生命的更高處思考問題,跳出現實,重視對生命的思考,在對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界之間,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的關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於 邏輯思維 或者 理性思維 ;中國人屬於 抽象思維 或者感性思維。而西方人更注重於從物質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證問題的本源。 記得在Mr. Niall Murchadeha的課上,他曾經給大家看過一系列的圖片,找出四張圖片中適合被分在一組的兩張圖通過這個簡單的測試發現我們絕大多數都是傾向於按事物之間的關系分類,比如會理所當然地把猴子和香蕉分到一起,而據Niall先生講,在愛爾蘭甚至是所有西方人都會傾向於把猴子和兔子這種同一屬性的東西分在一起,這並沒有孰對孰錯卻很明顯的顯示了我們思維上的差異。
另一方面,中西方的道德觀也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強調個體本位,而中國人提倡群體本位。而道德觀的不同,使中西方的倫理體系和道德規范具有了不同的特點:西方重契約,中國重人倫;西方重理智,中國重人情;西方的倫理道德是以人性惡為出發點,強調個體的道德教育,而中國儒家是從人性善的觀點出發,強調個體的道德修養,就像我們從小就熟知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樣。
在建築文化上,中國傳統建築講究整體、群體,講究中軸對稱。如故宮、阿房宮等,體現出一種大氣、氣勢磅礴之勢,這也體現了在建築理念上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所具有的敦實、平緩、溫和等特徵,表現的是入世的生活態度,故稱為“人本主義建築”;而西方古典建築則多注重個體,空間上講究突兀高聳,如典型的科隆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築,風格具有突兀、冷硬等特徵,體現的是宗教神靈的出世精神,所以也被稱為“神本主義建築”。
三:積極應對文化差異
在第九講課上,潘建偉教授為同學們做了一次“中國旅居者在美國的跨文化適應及其挑戰”的主題講座。雖然年復一年的我國 留學 生日益增多,但卻有很多人因為難以適應國外的環境導致身心和學業都備受摧殘,但是面對著中西方文化的偌大差異,我們要想更適應這個社會就必須學會挑戰這些差異,找到自己文化的結合點,積極應對,不要成為它的奴隸而要成為生活的主人。
跨文化適應是指為了適應某種新文化而積極改變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包括改變某人的信仰和態度、知識以及技能。其中外在的文化的特徵包括服飾、語言、飲食習慣等,而內在的文化特徵包括信仰、態度、價值觀等。成功的文化適應包括在堅持原有的價值觀、習俗、信仰的同時,積極尊重新文化,公正無偏的看待兩種文化。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中西的文化差異是巨大的,而面對這些不同點,我們首先應該有一個積極的心態,我們應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在西方,要積極融入到另一種文化中,公正的看待兩種文化,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了解別人的想法,其他文化的內涵,求同存異,相互尊重,畢竟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它只是歷史積淀的結果。在熟悉異國生活之後,我們應該大膽交流,在和當地人溝通時不能只是單詞記憶,要盡量學習當地的語言表達方式。另外應該學會調節心態,積極調整生活學習的方式,這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和職業也會有相當大的幫助。總之我們應該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做好心理上的准備,利用自己掌握的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來有效的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四:總結
文化差異在不同國家都是客觀存在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隨著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既需要掌握的一項基本能力。我們應該學會在堅持本國 傳統文化 的同時積極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具備一個國際化的視角,了解,欣賞,容忍,尊重其他國家的文化,去粗取精,是自己的思維擁有深度和廣度,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適應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日後的工作過程中更好的與外國友人合作,避免不必要的紛爭,適應今天全球化的這個社會舞台。
⑤ 如何對待文化作文題目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國,上下幾千年的文化演變為我們積攢下了許多珍貴底蘊。許多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藝術都是我們歷史的文化,然而陷入的人對這些傳統文化的概念越發的薄弱,我們應該如何來對帶中國的傳統文化呢?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經不成問題。但走上近代社會後,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但是,這種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艱難的過程中前進。有前進,有障礙,有時甚至還會倒退。於是鴉片戰爭結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仍舊沒有根本性的突破。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中,可謂絕無僅有,也使許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中國傳統文化構成復雜,也是一個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有數千年歷史。時間長,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增加一些東西,因此內容十分豐富,構成成份極其復雜。有許多東西是好的。有許多東西是糟粕。而精華與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塊。這使後人感到困惑:想說愛你,又不容易。因為分明有著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來。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許多至可寶貴的東西。
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如此困難,有政治環境惡劣的原因。中國的政治家,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其思想文化觀點相對保守,對專制主義的思想文化很容易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一旦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進、突破,總會有一些從特權政治獲得甜頭的政治家,從幕後跳出來,用政治權力加以打擊。近代不是有一些軍閥,在國內大肆鼓吹尊孔嗎?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對思想文化橫加干預,是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重要原因。
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復雜的這個特點,令後人感到十分尷尬。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一個原因。
⑥ 面對文化沖擊700字的作文
我們失去了什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洋」成了「好」的代名詞。似乎洋東西總是先進的。於是,「王老五」變成了「邁克爾·王」,「明珠花園」變成了「東方曼哈頓」;咖啡代替了香茗,可樂漢堡代替了豆漿油條。甚至連孔子,也要被喚作「中國的亞里士多德」……
在那個民族自強的年代,崇洋媚外一度被視為恥辱。可為什麼,在祖國日漸繁榮的今天,這卻成了一種時尚?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前不久雞飛狗跳的聖誕節終於告一段落。眾商家賺了個盆盈缽滿,氣氛甚至壓過了元旦與中秋。這讓我非常不滿和不解,難道一個與自己毫不相乾的宗教比親人的團聚還重要?有些人連耶穌是個人還是種吃的都沒搞清楚,聖什麼誕?
更加悲哀的是端午節,居然被韓國人搶先申報了民族文化遺產。正當我們紛紛抗議的時候,一個韓國民眾的一句話讓國人無言以對:「你說端午節是你們的,可你們在端午節那天做了些什麼?」是啊,我們在憤怒和不滿之餘,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自己?
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個節日,還有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驕傲。更有甚者——
前陣子上海有個吃飽了撐的教授做了個研究,說「龍」這個東西,在英文里是「充滿攻擊性的龐然大物」之意,做我們有著君子風度的中華民族圖騰不太合適,要改。改成什麼呢?按照這位先生的觀點,改成溫順的哈巴狗再合適不過了。那好,從今天開始,他可以把自己稱作狗的傳人,看看會不會讓外國人覺得舒服一些。
這就是當今一些文化人的骨氣。
面對這些現狀,我們不禁要問:當年那個傲視群雄的民族哪去了?那個霸氣十足的國家哪去了?為了外國人的眼光就要改變自己民族的符號,我們的自尊心哪去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如今即將褪色,我們的自信心哪去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竟然被推到了融化的邊緣,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哪去了?這真的是有著一身錚錚鐵骨的中國人嗎?
想想曾經的輝煌與恥辱,想想今天的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⑦ 作文如何對待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
要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首先就要了解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內涵 所謂傳統文化,是指從歷史上延續下來得民族文化。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有過去的時代烙印;傳統文化創成於本民族祖先,帶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在傳統文化身上表現得最為鮮明。 所謂外來文化,是指從其他民族傳入,或本民族從其他民族引進的文化。
有人認為:正在進入一個民族內部,並與其社會發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別族文化,即外來文化。那看看我們現在的地產流行文化:歐陸文化、歐美文化、地中海文化、夏威夷文化。就象看到企業文化、官場文化、家庭文化,網路文化,人們的家裡又有了廚房文化、廁所文化、陽台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為主,通過融匯吸收各家思想和外來文化而形成體現中華民族主體意識的思想體系,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一方面,我們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超越。把中國置於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不會固步自封,辯證的分析其優越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立足於中國的國情看世界,實現對外來文化的借鑒和融合,主動參與世界文明進程。實現對外來文化的借鑒融合,就是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對外來的東西做出符合中國特點的選擇。
⑧ 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為題的800字作文
最好的回答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起點是生,終點是死。人生中路過很多的人很多的事很多的風景,我們會看到青山綠水,也會走到窮山惡水;會有笑看花開花飄如雪的快意,也會有哭殮花謝花落如雨的悲傷;逃不掉歲月的磨蝕,拭不了心靈的皺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懷著一份感動在心,在斑駁的年歲中前行,我們既然不能左右旅途中的風景,就以感動作看風景的心情,那樣我們總能看出生活的別致來,感動是對生活最好的回答。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難免要對生命的難題解答。我們總會在上帝拋下的問題上痛苦徘徊:何為最好的回答?行到水窮處,問山重水復路何在?心底無私的博大感動是最好的回答。我們彷徨於荊棘滿路的日子,只因我們的心還沒有足夠大——我們沒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我們沒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我們做不到「是非成敗轉頭空」的超脫,因此,我們會棲棲惶惶,不知所以。我們需要一份積極的心態,一縷陽光的信念,一顆平和的內心,這才能使我們心底無私,寵辱不驚。我們理應有俯瞰天下的,「舉觴白眼問青天,皎如玉村臨風前」的自信,「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博大感動,方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情深意濃時,問何為琴瑟交和的默契?心有靈犀的感動是最好的回答。仍記得有那麼一則詩話,一商人外出經營,因思念發妻欲修書托鴻雁相寄,但因事耽擱了。於是便抽一白紙塞於箋內。接書的妻子啟開信封,對著一張白紙卻淚眼婆娑,便急急修回一書。商人接書一看,白紙已添上一詩:碧紗窗下啟君封,尺紙從頭徹尾空。想是郎君懷別恨,相思盡在不言中。我每憶及至此,都會滿懷感動。是的,這是一個聰明的妻子和一個聰明的丈夫用默契——用心有靈犀譜就的最好的回答。那是對愛情最好的回答——心有靈犀的感動。人生走完日,問何為人生最好的回答?我們知道這趟旅行里,結果都是通往死亡,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路上看到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而只要我們用心去留意生活,用感動去體味人生,我們就可以看花花開聽雨雨落。把最美麗的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最美麗的閑聽花開花落,坐看雲卷雲舒都給你,這是生命對懷揣感動的你的最好的回答。最好的回答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林林總總的詢問,我們周旋著,總想著給出最好的回答。但最好的回答是什麼?對敵意的最好的回答是善意的微笑,對威逼利誘的最好的回答是堅毅的目光,對苦難的最好的回答是不屈的抗爭……對於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最好的回答」,但是無一例外的,「最好的回答」都是源自內心的聲音。東坡對失意最好的回答不是源自於內心的豁達超脫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身陷「烏台詩案」,被一貶再貶,越貶越偏遠。「仁途失意」這一狂徒在向他瘋狂叫囂,但是他卻給出了最好的回答——侶魚是而友鳥獸,舉鮑尊與朋友相屬。他無視「失意」的叫囂,可遊山玩水以求其思之深,皆因他內心曠世豁達啊。若非如此,經歷坎坷仕途,他莫不是要「舉杯消愁」了?若非如此,他對失意所有的回答都顯得非真實而矯揉造作了!可是,我心中的東坡乃一真性情的人,我相信他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他對生活的最好的回答,它源自他的內心。有人說,生命是一場放逐和流浪,只是大多數人都把自己交給了俗世,讓世間的框架羈絆了自己的腳步。東坡也是把自己交給了塵世的人,但是世間只留住了他的形體,羈絆不了他超脫的內心。他是一代風流人物。但是總有些人,在俗世中來回,世間人不能鎖住他們的內心,亦絆不了他們前進的腳步。於是我們看到放棄了高薪工作漂洋過海而來的張平宜。面對他人臉上的疑惑和口中的詢問,她只是微笑著。是的,當幾乎所有人都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中奔走,明爭暗鬥以求一棲之地時,她卻放下了優裕的物質生活,走向了中國母親的一窮鄉野僻「受苦「!這如何能讓人不惑!於是他們詢問,探尋答案,但是那顆熾熱的心早已替她回答。是的,「愛」便是她最好的回答。這個回答來源於她見到那些麻風孱弱的孩子們內心的一種強烈的震撼與悲傷,源自於她內心對他們的愛!不管東坡抑或張平宜,或者千千萬萬的智者,他們面對人生的詢問都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因為這回答源於他們的內心,源自於對人生的超脫認知,對世界的愛。而作為將成為世界主力軍,祖國未來希望的我們,面對人生的種種詢問,也應該從自己的內心中尋找最好的回答。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充實而美好。於是在回望昨天時,我知道揮手是最好的回答,我們在展望未來時,自信和拼搏是最好的回答。這便是源自我內心的回答,最好的回答。最好的回答茅屋外,鑿方池浸月,引活水養魚。小窗下,焚清香讀書,設凈幾鼓琴。「俗世紛繁復雜,何以應對?」那就以一種詩意盎然的姿勢去面對吧!這,才是最好的回答。詩意地面對生活,不慍不火,不急不躁,不棲棲惶惶,不營營汲汲,這才是對如何生活最篤定的絕妙回答。興起時,可賞瀟湘月、洞庭雨,澎蠡煙和廣陵濤;興盡時,可閱杜陵詩、摩詰畫、左傳文、司馬史、薛濤箋和左軍貼。或在失意時低吟「一蓑煙雨任平生」,或在得意時高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因為詩意,縱不腰纏萬貫仍知足常樂,縱無錦衣玉食仍笑口常開。生活絕非勢利小人,以詩意的姿態去對待它便是最好的回答。如今有多少人忘卻了這個回答,卻答以「勢利地生活,仇恨地生活,忙碌地生活」?當物慾橫流流盡了血汗,當歌舞昇平平低了意志,當阿諛奉迎迎合了庸人,詩意地生活這個最好的回答彷彿早已被人棄擲邐迤,忘得九霄雲外了。所以,有的人馬不停蹄,疲於奔命;有的人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的人孤注一擲,魚死網破,在庸庸碌碌中虛度了光陰,在噩噩混混中蹉跎了歲月,在懵懵懂懂中了卻餘生。此等毫無詩意可言的人生,談何意義?那為何不重拾這一最好的回答,在詩意的生活中,與仁人志士高談闊論,接受一番心靈的洗滌?柳宗元被貶,從邵州到永州,又到柳州,那是何等鬱郁不得志。他卻用「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無限詩意作出了最好的回答。縱官場沉沒,生活窘迫又如何,我柳宗元那麼的孤高自賞,傲骨公侯!讀詩至此,你還會再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疲於奔命氣息奄奄嗎?詩意地生活,讓我明白了即使身陷囹圄,也要像王冕一樣「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即使再遇挫折也要像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如何生活?詩意地生活。感謝那一份詩意,讓我在穿梭於「三點一線「的高強度學習中不至於崩潰發狂。感謝那一份詩意,讓我在與XYZ搏鬥拚命時仍能靜靜地等一晚潤潤的梅子黃時雨。這難道不是對生活,乃至對生命最好的回答嗎?詩意地生活,這是我作出的回答。在淡淡的詩意中,我堅信「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最好的回答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我避讓著站在過道的一旁。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啪」一聲,一團飯菜就毫無預兆地打在了我襯衣的下擺,然後掉在了地上,肩膀同時被撞了一下。我驚愕地低下頭,正茫然地看著在襯衣上擴大的油污,耳邊便炸開了:「你走路不帶眼睛嗎?就這樣撞上來——」什麼?」我迎上對方憤怒的眼神,臉紅耳赤地分辯,「我就站在這兒,是你……」「怎麼有這樣的人,碰倒了別人的飯菜還有理!」我張口結舌,不知如何應對。委屈如我,最後終於蒼白地囁嚅一句:「不是這樣的……」「算了,今天真倒霉。」對方惡狠狠地「吐」出這句話,罵罵咧咧地走開了。就這樣狼狽地站著,我的心情比衣服的顏色還要糟。我知道我的話對自己的惡劣影響,遠比給對方的要惡劣得多。這種事情,發生的還少嗎?被堂而皇之地誣賴,被曲解,被刁難……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似乎只能咬咬牙站在那兒供人奚落,不知反抗,不會反唇相譏。終於委屈地想要自我辯護,倒要先把自己氣哭。有時路遇一些有劇烈爭執的人,看到被指責的一方據理力爭,不由得心生羨慕:這也需一種勇氣啊。為什麼我就不能做到這樣呢?為什麼我就不能與對方以同樣的底氣平等地駁斥呢?難道我就一定要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嗎?我耿耿於懷的念頭直到那一天才釋然。某日翻開一本雜志。有那麼一篇文章,說一位樸素的教授被勢利的攤販幾次言語譏諷,但教授仍謙遜回答。他對不解的兒子說:「勢利低俗是攤販的水準,謙遜有禮是我的做人水準,我不能因為他而降低自己的水準。」如醍醐灌頂般,我想通了。這無疑是對做人的最好的回答。一直以來受「以牙還牙」的模式控制,似乎自己受的待遇要同樣還給別人,才是應該。但,真的是這樣嗎?以蠻橫還以蠻橫嗎?以卑鄙還擊卑鄙嗎?果真如此,我做人的水準呢?豈不是變成像對方一樣不恥之人嗎?我問心:如何對待卑鄙於你之人?心答:坦盪待之。理在你方,你自有不動聲色之底氣。
⑨ 正確對待文化作文
我國自古以來就崇尚文化。中國上下五千年,無不記載了各時期的歷史文化。
一個國家文化水平的高低體現了這個國家人民素質的高低。
中國新文學發展迄今近百年,作家們要想在傳統上有所突破很難。更無情的現實是,由於休閑娛樂方式的繁多,人與傳統小說、詩歌的關系極為疏離,文學直面著孤獨、寂寞及至生存的困境。
先鋒詩人烏青以極度白話像自言自語又像嘮嘮家常似的口吻撰寫的詩歌被稱為「廢話詩」,很多著名詩人都受重創,這是多麼可怕的現實啊!難道有了現代的娛樂,就不要傳統文學了嗎?
我國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一生都在為寫散文而努力,他的散文始終貫徹著一個鮮明的主題:對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及反問。他的散文是中國現當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看,余秋雨先生對自己的散文要求如此之高,他始終融合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我們又怎能鍾情於現代娛樂,而淡忘了我國的傳統文學呢。
現實遠未如我們所願,隨著歷史的進程,世事的變遷,我們的母語也面臨著被冷落的趨勢。
2012年7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3%的人認為現在人們的漢語應用水平下降。
在調查中發現,很多人認為隨著計算機時代的到來,人們鍾情於網路游戲,或網上娛樂節目,導致了漢字書寫能力下降;也有人不重視漢語,存在「外語熱,國語冷」的現象;還有人表示網路語言活躍,致使漢語出現碎片化與不規范化。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已出現斷裂,漢語表達日益粗鄙化。
博大精深的漢語,是融合了幾千年文明的果實,卻因娛樂、休閑方式的普及而面臨尷尬。語法習慣荒疏,提筆就忘字的現象比比皆是。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是我們的靈魂家園。我們應該在堅持中完善,在完善中迎接挑戰,這樣才能使我國傳統文化繼續流傳,才能將我們的語言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當然,在狂熱的歌唱選秀之後,我們得到了些許欣慰——一些電視台逆勢推出一些文化類節目,這使我們的母語得以重溫。如央視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從一種單純簡朴的方式吸引觀眾。節目里激烈的聽寫大會叩擊著每個人的心弦,吸引著無數觀眾在電視機前同步參與,我們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領略漢字之美,既收獲了知識,也享受到了樂趣。
由此,我想發出真誠的呼籲:請不要單一地追求娛樂,在追求娛樂的過程中,不忘對文化的溫習。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把娛樂與文化相結合起來,探索娛樂中的文化,體味文化中的娛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