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莆仙文化是什麼意思

莆仙文化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1-08 05:58:22

『壹』 莆田的歷史文化

地名含義

因歷史上莆田平原地處淺海和沼澤地帶,蒲草滋生,先民鏟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別名莆仙,因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莆仙作為一個較為獨立的行政區域出現而得名。別名荔城,因古時盛種荔枝而得名。

又稱興化,因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置興化軍,轄莆田、仙游、興化三縣而得名。還稱莆陽,因北面是眾多的群山,莆仙平原位於山的南面而得名。又有「興安」之稱,因宋景炎二年(1277年)興化軍城失而復得,端宗詔興化軍為興安州而得名。

地方語言

莆仙話流行區域除莆田市全境外(包括莆田烏丘鄉:大烏丘嶼、小烏丘嶼等), 還分布在廣東潮州、汕 頭、揭陽、汕尾、大埔縣、豐順縣、海南省,湛江、雷州、茂名的電白、千年以來本來是隸屬莆田縣的新厝鎮在1950年代割給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

部分分布的有:福建泉港北部、東部,永泰南邊、福清西南邊和原來的莆田縣新厝鎮東邊、北邊的鎮的某些村、西邊,廣東的韶關、廣西東部、南部,浙江溫州南部、東部,舟山群島、福建東部霞浦少量地方,江蘇宜興,興化,安徽的歙縣等市、縣的部分地方。

莆田地區已漸漸沒有了那淳樸的莆田話氛圍,保護莆田話的任務嚴峻。 莆田烏丘村,包括大烏丘嶼、小烏丘嶼(下嶼),原為莆田縣湄洲鄉烏丘村,全鎮使用莆田話,烏丘嶼六百多人原住民也全部保留使用莆田話。

地方習俗

莆仙民俗豐富多彩,同一個習俗在不同的區域里,就有所異樣變化。例如春節元宵節,各地的活動日期不同,其項目內容、規模、形式等都存在差異性。元宵節期間,平原人舉行游燈、楓亭游燈最為典型。沿海人元宵節,舉行神祇出巡郊遊、擺粽轎、演戲等。

莆仙各地宮觀寺廟數不勝數,而各個地方的宮觀所舉行的神祗廟點活動地大大不同。但其功能或性質是大致相同的,卻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怡神祈望:平安吉祥、子孫昌盛、萬事如意。民俗不光在過節上,風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樣式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由於受到地域文化影響與制約,民間方言或普通行為習慣,亦產生出許多頗具特色的地方習俗。

(1)莆仙文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莆田,福建省轄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地處北回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截至2018年,轄1個縣、4個區,總面積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0萬人。

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涌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基礎設施完善,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灣環繞」,湄洲灣為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福廈鐵路、向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瀋海復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

同時,莆田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2018年10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莆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2.41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27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179.91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946.23億元,增長8.6%。

『貳』 俚歌的莆仙文化簡介

莆田,古稱「興化」「興安」,雅稱「莆陽」,又稱「莆仙」,位於福建東南沿海中部,為八閩名郡。莆田文化發達,文物彰明,名聞遐邇,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譽,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莆田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的活動。夏商時,莆田區域屬「九州」之一的揚州。西周時,是「七閩」之一。春秋戰國時期,屬閩越地。秦代,為閩中郡的一部分。西晉末,中原戰亂,大批南下的士族百姓,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與當地閩越人一起勞動、開發,使莆田的經濟文化出現了飛躍。到了南朝陳光大二年 (568),莆田開始立縣。唐武則天聖歷二年(699),析莆田西部設立清源縣(後改名仙游縣),莆仙兩縣均屬當時的清源郡(郡治在今泉州)。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又析莆田、仙游等部分區域設立興化縣,置太平軍(旋改興化軍),太平興國八年(983),興化軍軍治由游洋遷到莆田,轄莆田、仙游、興化三個縣。莆田逐步成為閩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鍾靈毓秀之地,吸引了多少文人雅士雲集,他們或吟詩作賦,或秉筆著述,留下了許多傳世佳作;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莆仙戲曲,推陳出新,多次晉京獻演,譽滿京華;體壇健兒,頻頻捧金摘銀,改寫了諸多運動項目紀錄;還有那形神兼備的國畫藝術,筆補造化的書法藝術,巧奪天工的工藝美術,惟妙惟肖的攝影藝術……這些異彩紛呈的藝術門類,使莆田贏得了「戲劇之鄉」「田徑之鄉」「武術之鄉」 「攝影之鄉」和「繪畫畫鄉」等崇高贊譽。

『叄』 莆仙文化的地方特色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中,位於福建東南一隅的莆田市(古稱興化軍、興化府),似乎是個並不顯眼的小地方。然而,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寶庫中,莆田「文獻名幫」不但能以其光輝燦爛的累累文化碩果為世人所稱頌,而且能以其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的文化特色,在各地域文化中獨領風騷,並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本文就文獻名邦四大特色的成因及其現實意義,進行初步的探討。
求真——名邦之支柱
按照宋代大思想家朱熹的解釋,「文」為賢者,「獻」即典籍。也就是說,莆田是個盛出賢人和文章著述的好地方。一般來說,能獲此殊榮的地方,必定具備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豐富的文化積淀為先決條件。但據考證,莆田的文化歷史並不長,自唐末開發至今,總共才1300多年,這與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原文化相比,莆田文化的起步,至少要落後2000多年。然而,就在這方落後貧窮卻又充滿神奇色彩的土地上,自唐朝中葉以來,莆田文壇人才輩出,涌現出如黃滔、徐寅、蔡襄、鄭樵、林光朝、劉克庄、黃仲昭、鄭紀、柯維騏、林兆恩等一大批在福建、全國乃至世界上有影響的著作家。尤為可觀的是,莆仙人(莆田仙游)著書立說的勢頭,從剛起步就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強勁勢頭:唐末25部,宋朝即高達2632部,其中《全宋詩》精選(第七三四二頁)作者黃中庸(1030-1110),字長行,號軍城居士,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紅樓夢》四大家族中生活原型黃氏先祖由鞏溪徙軍城始祖西驛前街府西巷(即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號其黃太常寺卿第故居尚存)。北宋景佑甲戌進士大理寺評事黃寵之子。黃中庸從小受到其父宋進士寶文閣大理寺評事黃寵的熏陶,學習刻苦,勤奮上進,皇佑四年(1052)中福建鄉試舉人,次年,赴京會試第一,即會元;經殿試中進士二甲第一名,即傳臚。歷官江西安福知縣、縣令,北宋治平四年(1067)後,司馬光溫國公薦其才任太常博士擢廣西北海通判,旋任邵武知府,後召入朝為太常卿,入值總理太常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禮賓司廟會,起草禮儀詔誥。 與歐陽修、包拯、趙拚、劉敞、文彥博、富弼、王堯臣、韓琦等齊名,天性渾厚,為人仁惠。溫國公司馬遷薦其才,授浙江提刑。為官寬惠,能斷奇獄,所活甚眾,浙人德之。去日,士民乞留,以溫公論薦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院副使。後蔡京惡之,貶為太常博士,辭之,名入元佑黨禁而致仕焉。元朝雖有些下降,為60部,但到明朝又升至944部,至清朝也仍有470部之多。單就乾隆時修撰的《四庫全書》,莆仙人的著作就有43部831卷被收入其書,還有37部345卷被當作存目收錄。在如此眾多的作品中,有不少是皇宮巨著和傳世佳作,其中北宋蔡襄所著的《茶錄》、《荔枝譜》等園藝名著,已被翻譯為英、法文流傳國外;南宋鄭樵著述的《通志》200卷,是莆田自古以來一部影響最大和最為久遠的網路全書式巨著,學術界把《文獻通考》尊稱為《三通》,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南宋著名文學家劉克庄所著的《後村先生大全集》,也是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學巨著。
莆仙人的文章著述之所以能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即是這些作品的字里行間,無不浸透著「求真」兩字,也就是說,追求真理和追求科學,是千百年來莆仙仁人志士的最高追求,因而才使得這些作品不但能名重一時,而且流傳百世。其中最具代表必性的人物為鄭樵。
鄭樵(1104~1162),字漁仲,世稱夾漈先生。他的一生幾乎全都是困居在莆田西北萬山之中的夾漈山間。然而,就是這位山林窮儒,不但為中國文化奉獻出一部繼《史記》之後的紀傳體通史,而且為莆田「文獻名邦」作出了六個重要的貢獻:一是以山林窮儒之身在高山虛谷中以一人之力完成一部劃時代的史學世著;二是有志於建設科學;三是提出「《詩》、《書》為可信,然不必字字可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科學論斷;四是力倡知識分子要與廣大勞動人民交換知識;五是強調學習翻譯學以吸取外來文明和傳播中華文化。可以說,鄭樵和他著述的《通志》,對莆田「文獻名邦」地位的確定和得到社會公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鄭樵之所以民為一位千古傳頌的偉大史學家和科學思想家,是因為其作品和學術思想無不充滿著「求真」的氣息.因此,「求真」是鄭樵生命力之所在,也正是由於有鄭樵這樣一大批仁人志士以「求真」的精神,創作出許許多多的優秀作品,才支撐起莆田「文獻名邦」這座巍巍於八閩大地的文化大廈。一方水士養一方人。因此,我們必須看到,鄭樵之所以能在高山虛谷中著出一部「集天下書為一書「(《夾漈遺稿·上宰相書》)的《通志》,他的科學精神之所以能走在中世紀的最前頭,這除了鄭樵本身的特殊天賦和超凡智慧外,還與鄭樵家鄉莆田的人文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為,鄭樵從小就是一個窮困潦倒之人,他自己曾說過「家貧無文籍,聞人家有書,直造其門求讀,不問其容否,讀已則罷」(《夾漈遺稿·與景韋史投宇文樞密書》);「伏念臣樵幼而孤苦,長而窮困,視屋漏以無愧,聞雞鳴而不已。所賴閩中無兵火之厄,可以見天下之書」(《夾漈遺稿·上殿〈通志〉表》。可以想像出,如果當時莆田沒有特別豐富的民間藏書讓鄭樵借讀參考,鄭樵是很難讀盡天下八分階段書和著出《通志》的;更重要的是,鄭樵科學思想的形成,與他的從兄鄭厚和林霆、林光朝、方翥等一批也是富有求真精神的好友們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特別是鄭厚對鄭樵的成長和思想形成過程,有相當大的關系。鄭厚(1100~1160),字景韋,莆田縣新縣鎮鞏溪村人,他不僅是鄭樵小時候的良師,也是一個「厚仰視韓愈如有及」和「使厚入司台諫,則世無豺狼跡」(《夾漈遺稿·與景韋投宇文樞密書》的一代名儒,南宋名相龔茂良把鄭厚視為「莆田文章的開山祖「。鄭樵也在《夾漈遺稿·與景韋投宇文樞密書》中明確提及自己與鄭厚的學術關系是「厚失之易,得樵而後峻;樵失之紛,得厚而後理。厚得樵而城壁固;樵得厚而朱紫分」。
況且,鄭樵所以能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向天下倡題物理實學的科學思想家,是因為他「結矛夾漈山中,與田夫野老往來,與夜鶴曉猿相處,不問飛潛動植,皆欲究其情性「《通志·昆蟲草木序》如果沒有資源豐富的夾漈山為鄭樵提倡觀賞和研究動植物情性的基地,如果沒有那些田夫野老與鄭樵交換知識,那麼,即使鄭樵有多大的天賦,也是難有如此高明之見。由此,我們認為,只有在莆田這方充滿著「求真」的沃土中,才能孕育著出像關樵這樣富有科學思想的、劃時代的偉大史學家和不朽的《通志》,「求真」不但是莆田文獻名邦的擎天柱,而且是莆田文獻名邦也就失去生命力。過去是今後也必然是。
向善——名邦之靈魂
莆田文化發達,是來自原文化的輸入,所以與全國各地一樣,莆田的地域文化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自南朝露三兄弟入莆傳授《詩》、《書》後,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一直在莆田地域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然而,由於中國長期以來,也一直是個儒、釋、道三教相容並存的社會,所以道教和佛教的文化,也深深地影響著莆田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甚至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無不浸透著儒、釋、道三教文化的因子。為此,莆田的文人學者一方面堅持儒家的「仁愛」、自強、誠信、和諧、互讓、忠恕和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意識,一方面也紛紛從不同角度吸取佛、道兩家的精華,以豐富自己的理論。而佛教、道教也在以自己特有的宗教形式,向人們推行道德,強調積善消惡等一般民眾所喜聞樂見的觀念,因此佛、道的教化對於莆田民間社會的倫理道德秩序,也產生了一定的功能,從而在民俗文化中表現出強有力的「向善」行為准則和以「向善」為中心的信仰支柱,並產生了一種具有儒、釋、道三家為一體的,具有鮮明的「向善」特色,並且能左右人們的精神生活的靈魂。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使莆田這個文獻名邦,隨著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兩種天下奇觀的「向善」文化現象:一種是從宋代民間中自然形成的特定民俗文化——媽祖文化;一種是明朝著名學者林兆恩所創立的「三教合一」理論。盡管這兩種文化現象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思想都是完全一致的,即「向善」。林兆恩(1517~1598),號龍江,莆田城廂人。他的「三教合一」理論從剛開始提出,便在莆田家鄉這塊「向善」的土地上得到迅速發展,之後,他的「三教合一」不但在莆田民間深深地紮下了根,而且還傳至海外。及至今日,單在馬來西亞一國,三教堂就有近千座。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和東南亞信仰三一教的人,仍不下百萬之眾。而媽祖文化隨著社會發展,更是形成了一種舉世聞無雙的,更具世界性影響的民俗文化。
媽祖原名林默,又名林默娘。她生於北宋初年,為莆田湄洲灣畔一個普通宦家之女,在世只有短短的28個春秋。但因她生前慈悲善良,能濟世救人,經常為人消災解難,特別是勇救海難,所以深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她「羽化」後,莆田百姓信奉她,崇拜她,就把她作為救苦救難的菩薩和護海女神的形象來懷念她和神化她,從而產生了具有一種相當影響力的、具有鮮明莆田文獻名邦特色的媽祖文化。這種獨特的媽祖文化一形成,不但充盈在莆田在地的上空,成為代代相承的民魂,而且還受到歷代朝廷的認可和賜封。從南宋以來,歷代朝廷給林默的賜封,從「崇福夫人」,一直到護國庇民的「天妃」、「天後」、「天上聖母」。紀念她的廟宇,如今已遍布五洲,其數量之多,單在台灣省,就有一千多座,而信奉媽祖的海內外信徒,已多達上億人!媽祖文化因而成為當今莆田文獻名邦一道最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由此可見,只有莆田文獻名邦這方充盈著濃厚「向善」氛圍的沃土,才能產生像媽祖文化這樣超越國界的民俗宗教文化奇觀。與其說「向善」是莆田媽祖文化產生的根本,不如說「向善」是莆田文獻名邦的靈魂。正是由於有了這個靈魂,莆田文獻名邦才以其舉世無雙的文化色彩而被海內外億萬人士所稱道。
重教——名邦之傳家寶
莆田自立邦之初,就形成一種比他邑更為濃厚的重教興學風氣,從而奠定了莆田文化特別繁榮發達的堅實基礎。宋代是莆田重教興學蔚然成風的時期。自北宋咸平(998~1002)初,莆田就形成了相當完善的官辦學校、民間書堂、家塾義庄「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使莆田成為當今全國並不多見的一個重要教育中心,從而營造出莆田文獻名邦又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科舉奇觀。
據載,中國封建社會處隋朝至清朝末年整個科舉時代,全國各地進士達千名以上的進士縣,只有18個縣,其中福建省佔4個。而莆田一縣的歷代進士,竟多達1433人,因而雄踞福建省進士縣的榜首,其次為晉江、閩縣(今福州)和建安(今屬南平市)。又據載,宋代所取進士中,每42人中,就有一個是莆仙人。不僅如此,單在宋代,莆仙人中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中賦魁、別試第一名的人數,也是位居福建之首。其中中狀元的有陳睦、方天若、蔡佃、李宗師、陳俊卿、黃艾等6人;中探花的有李昭遠1人;以賦魁天下者有鄭厚、劉夙、林旖、吳鑄疇、鄭從甫、葉大有等6人;為別試所第一名的有宋椿、林慮、林益嚴等3人,可謂占盡天下科舉風流。更為奇特的是,莆田行民不但創造了中國科舉史的奇觀,還留下許許多多至今還廣為流傳的科甲佳話。軍城始祖黃中庸曾在驛前街府西巷梅蘭與鞏溪宋洋創辦兩所興化郡著名的「步雲書院」,《莆陽比事》稱其軍城黃氏素有簪纓世濟「四代聯登八進士和八世十六進士」之美譽。台灣民間贊其侍中黃中庸世家閥閱「文武兩狀元、兩會元、一榜眼、二探花、三尚書、四宰相」,黃中庸宅在興化郡府西巷(今福建莆田城西雷山巷110號故居尚存)其軍城派下繁衍即稱為「軍城衍派」一門八世聯登進士之盛冠闔莆郡。還有「一家九刺史」(唐代林披的後裔,有九個官至刺史)、「一門五學士(唐黃璞進士,其四子也都同列館職)、」一科兩狀元「(1076年文武狀元分別為莆田人徐鐸和仙遊人薛奕所得)、」魁亞同榜」(1138年,莆田人黃公度、陳俊卿同時中狀元和榜眼),故有「析榆未三里,魁亞占雙標(黃公度、陳俊卿)」和「龍虎榜頭孫嗣祖(指宋徐鐸與其祖唐徐寅均為狀元)、鳳凰池上北聯兄」之類美談,如此等等。正由於莆田有如此壯觀的科舉成就,加上學術昌明,著作如林,所以早在宋朝,莆田就以「文獻名邦」(宋度宋贊語)、「閩越之地,鄒魯之邦」(宋真字敕字)、「興化多進士」(宋王安石贊語)、「莆田人物之盛」(宋朱熹贊語)、「比屋業儒,號衣冠盛處」(宋游酢贊語)、「家習詩書,多出魁人韻士,為中州冠」(宋張友贊語),「莆田,文物之邦」(宋黃公度贊語)、「莆邦文學號鄒魯」(宋黃灝贊語)等美譽著稱於世了。莆田之所以有如此輝煌的科舉和學術成就,除了具有代代相傳的、濃厚的重教興學風氣外,還有一個特別值得稱道的讀書風氣,這就是家貧子讀書的勤奮苦讀精神。南宋時莆田名儒方漸在分析家鄉儒風特盛的原因時,曾形象地說:「閩人無資產,恃以為生者,讀書一事耳。」而南宋名相陳俊卿在紹興八年(1138)中榜眼時所說的「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則一語道出了莆田作為東南一小城卻能成為名揚四海「文獻名邦」的內在原因。因此這句名言,自然也就成了千百年來莆田人民代代相傳的家訓。
由此可見,重教興學不僅是莆仙文化名垂天下的根源所在,而且是莆田「文獻名邦」最具特色的傳家寶。有了這個傳家寶,莆田的「文獻名邦」,必將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崇德——名邦之風范
莆田「文獻名邦」除了以上所說的求真、向善和重教這三道金光閃閃的文化風景線外,還有一道極其美麗的文化風景線——道德風范的奇觀。
莆田的道德風范奇觀表現在它是由兩個不同社會群體所開創的不同的道德風景線:一條是由士大夫和文人學者以寧死不屈、剛正不阿和身殉職書寫出來的名垂史風景線;一條是由平民百姓與天奮斗改造自然所開創出氣貫長虹的公而忘私道德風景線。這兩條風景線雖然所表現的精神有所不同,但一樣都是光照千秋。其中唐著名詩人、福建第一個狀元徐寅以「臣寧無官,賦不可改」的凜然氣節為唐代文壇傳為美談;南宋狀元陳文龍是一個高唱「未聞烈士樹降旗」堅持抗元到底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稱贊他與文天祥「隆名
並峙」,而「一 土松湫相望,雙懸日月照乾坤」;明末清初的南京禮部尚書朱繼祚堅持抗清,至死不屈,以身殉職,留下悲壯的一頁,可與史可法相提並論;清末御史江春霖,對fb當局嫉惡如仇,強烈抨擊奸臣權貴,直聲震朝野。這些仁人志士用他們的高風亮節為莆田文獻名邦營造出一道光彩照人的道德風景線。而由北宋民間女子錢四娘帶領莆田文獻名邦舉世矚目、氣壯山河的道德風景線。
據載,興化平原(又稱南北洋平原)在宋初仍到處是只長蒲草的鹽鹼地,要想把這萬頃荒了變成萬頃良田,只有在木蘭溪上修建一條大陂。因此,莆田百姓從唐代開始,就急切期盼早日修建木蘭陂。為此,到北宋嘉佑年間,這里的老百姓仍是飽受旱澇之苦,過著飢寒交迫和顛沛流離的生活。由於天旱人窮,所以嚴重製約著莆田的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發展。而錢四娘本是長樂縣的一個民間女子,她的祖先是浙江吳越王皇族的後裔,宋初遷居長樂,所以到錢四娘這一代時,她家仍是一個具有萬貫家資的富豪之家。長樂距莆田有兩百多里路,按一般人的看法,莆田木蘭陂建與不建,對錢四娘來說是一點關系都沒有。但她為了拯救莆田一邑生靈免遭旱澇之苦,造福於民,於是她以年輕女子之身,勇敢地承擔起修建木蘭陂的重任。為了早日築成木蘭陂,她毅然傾盡長樂老家的全部家資10萬緡(相當於10萬兩銀子)全部帶到莆田造陂。在三年時間的造陂過程中,她帶領廣大勞動人民克服千辛萬苦,任勞任怨,公而忘私,捨生忘死,直至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盡管錢四娘所建的木蘭陂在剛建成時就被一場突來的洪水沖毀,但她的偉大精神,卻深深地感染了林從世、李宏、馮智日和莆田廣大人民,因此,莆田木蘭陂在歷經兩次失敗後,終天在北宋元豐八年(1083)順利建成。正是有了木蘭陂,才有了興化平原「魚米之鄉「和莆田經濟的全面發展;也正是有了木蘭陂,莆田的文化和教育,才得以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嚴格地說,莆田「文獻名邦」也是在木蘭陂建成之後才真正得到社會的承認。因此,錢四娘不僅僅為莆田人民修築一座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木蘭陂,而且還以她年輕的生命,為莆田文獻名邦樹立起一道光照千古的道德風范豐碑。所以,自北宋至今,歷代莆田人民都把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治水造陂女英雄錢四娘當做莆田最優秀的兒女來紀念,並把她尊稱為「錢妃」、「錢媛」,歷代文人學者歌頌錢四良好豐功偉績和道德風范的詩文,甚至遠遠超過對莆田土生土長媽祖的歌頌。公元1962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沫若在途經莆田時,特意作詩歌頌錢四娘「清清溪水木蘭陂,千載流傳頌美詩。公而忘私誰創始,至今人道是錢妃。」
由此可見,錢四娘為莆田文獻名邦樹立了崇高的道德風范,不僅使莆田文獻名邦以更富有特色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而且必將繼續激勵300萬興化兒女為把莆田文獻名邦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奮斗!

『肆』 莆仙文化的地方文化

要真正了解莆仙文化的特色,是離不開對莆仙方言、地方民俗、特產風味的認識。也許,這些內容有助於人們揭示莆仙文化的神秘面紗,探究出個中真諦。 莆仙方言屬漢語方言系閩海方言群,因莆仙歷史上同屬於興化軍、興化府,所以,莆仙方言也稱為興化話。莆仙方言的獨特標志是:八音分明,保存著大量的唐以前中原古漢語,保留著邊擦清音。
莆仙方言流行區域,除原莆田縣和仙游縣全境外,還有周邊的福清新厝、江陰、一都、東張、鏡洋、音西的部分村落與惠安塗嶺、惠北以東及永泰梧桐以南、嵩口以西等地區。莆田市旅外華僑及其後裔足跡所至的地方,習慣上仍操用莆仙方言。據統計,目前使用莆仙方言的人口約500多萬。
方言是一種傳統文化表徵,是經過千百年來逐漸形成不斷發展而來的。莆仙方言是古代閩越族原住人和不斷南遷的中原漢人產生文化交融的結果。歷史上,大量中原漢人遷徙入閩。據史料記載,漢武帝時朱買臣率兵南征東越王余善,部分漢兵就在莆仙定居下來。當年留下的雞子城和越王台遺跡就是佐證。晉代「永嘉之亂」時八姓入閩,很多人也遷入莆仙,現存的氏族譜有清楚的載述。五代時中原人士避亂入莆,是較大規模的中原士族進入莆仙。莆仙方言是以中原古語、閩越語音的結合體為主,並逐漸吸取現代語匯和一些外國語為輔的地方話。外地人剛接觸莆仙方言時,只聞嘰嘰喳喳,不知所雲,常常比喻為雀舌鳥語。其實,莆仙方言中保留著大量的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語音特點。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等著名論斷,可在莆仙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證。如「肥、飛、飯、蜂」等字,普通話讀為唇音「f」,而這些中古漢語中為輕唇音的字,用莆仙方言念白時,其聲母為p、ph。又如「中、直、蟲、抽、除」等字,今普通話的聲母為zh、ch,而興化話念白時,其聲母卻是t、th。在莆田南山廣化寺的宋代石經幢上,用中、梵文泐刻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梵文英譯的「伽、迦、俱、揭」,讀為k,kh,而「吒、侄、恥、胝」讀為t、th一類,這與莆仙方言讀音如出一轍。
由於大量古音的存在,莆仙方言中的口語使用大量的古語詞,如稱「腳」為「骨交」,稱「書」為「冊」、稱「繩」為「索」、稱「晚」為「晏」、稱「哭」為「吼」、稱「蛋」為「卵」、稱「立」為「企」、稱「房」為「厝」、稱「飯」與「糜」、稱「藏」為「囥」,稱「踩」為「蹂」、稱「嘗」為「味」等等。所以,莆仙方言和現行的普通話有很大的差異,外人確實會感到陌生。
另一方面,莆仙方言帶有古代原住人閩越族的語音遺留。學者研究表明,莆仙方言詞彙中一些土語與古越後裔的壯侗語有驚人的類似。如莆田稱鞋子、筷子的一隻或一支為「戈」,這與壯族、布依族的(K』D』)一致;又如北方稱牲畜居處為「圈」,莆仙則稱為「欄」,音義和壯族、水族、傣族相似。如莆仙方言的「坂」字,與壯侗語的(ban3)一樣,意為村寨,多用於地名,莆仙帶有「坂」字的地名有近百個,諸如「沙坂、林坂、蒲坂、鄭坂、下坂、土坂、芳坂、南坂、坂洋、坂中、湖坂、後坂、龍坂、洋坂、」等等。在語法上,莆仙方言中的量詞、動詞、形容詞、能願動詞都帶有黏著狀態,都可以得疊,這與古越語的黏著特徵極為相近。經過千百年的交融同化,莆仙古代原住人閩越族群逐漸成為弱勢群體,至今已無法尋覓其蹤跡了,但在《閩都別記》中,記載著宋代莆田涵江還有古越族的後裔木客的存在。
在原莆田縣和仙游縣境內,莆仙方言基本上相通,但仍存在十里不同音的現象。在語音上,莆田沿海一帶一般都帶有鼻化韻,俗稱「界外腔」;莆田江口一帶受福清話影響,俗稱「江口腔」;仙游機亭和園庄一帶,口音則挾雜「閩南泉州腔」;而游洋、石蒼、鍾山、象溪、庄邊、新縣、大洋等山區鄉鎮的口音,則有明顯的「山裡腔」。在詞彙上,也存在一些差異。如莆田方言一般把「海蠣」稱為「蚮」,楓亭卻說成「蛾」,大概是指其形狀如蛾蟲;又如涵江常把「蜘蛛」稱為「八大爺」,是源於一個蜘蛛織網迷敵,救了明正德皇帝大駕的傳說。莆田方言稱「兒子」為「囝」,仙遊方言則叫「乃囝」等等,加上「乃」的稱謂是古代人的習慣用法,如「乃父」「乃翁」等。 莆仙鏡內的民俗保留中原古風,又獨具地方特色。莆仙與中原一致的歲時節令有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等,諸如上元賞燈、踏青祭掃、龍舟賽會、中秋賞月、重陽登高、辭歲迎春等節俗活動,與中原古俗一脈相承。在婚俗、壽俗、葬俗、民俗、飾俗等方面也大都有中原古代文化的遺存,表現出和睦相親、尊老敬賢、勤勞儉補、助人為樂的風尚。由於歷史文化的積淀十分豐厚,傳統的地方性文化藝術如莆仙戲、十音八樂等內容無不滲透於歲時節令、婚姻、壽誕等民俗活動之中。
千百年來,莆仙人民傳承著一種正義剛烈、不畏強暴的民族精神。在看似尋常的歲時令中,透出強烈的愛憎情感。如春節貼「白額春聯」,以示對侵犯者殺戮無辜的抗爭;正月初四「做大歲」,牢記倭寇入侵曾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不少的民俗活動是為紀念歷史上英勇反抗外敵而壯烈犧牲的英雄人物,如林居裔、陳文龍、陳瓚、魏升、林蘭友等,都被尊奉為保境安民的神靈。
在仙游楓亭,為紀念南宋抗元斗爭英雄陸秀夫而每年舉行的留春節更是值得宣揚:南宋末年,元軍南下,宰相陸秀夫全家死於兵亂之中。他保護年幼的皇帝趙昺,轉移到仙游楓亭,募兵抗元。當地的年輕姑娘蔡荔娘慕其氣節高尚,嫁給陸秀夫。後來,陸秀夫兵敗崖山,負帝投海盡節。噩耗傳回,蔡荔娘和楓亭父親老灑酒海濤,揮淚拜祭,唱起了令人盪氣回腸的留春詩:「擊戰鼓兮唱留春,唱留春兮忠魂。崖山怒源空拍岸,蛙鼓數聲誰與聞……」蔡荔娘那裡正懷著陸秀夫的骨肉,生下的孩子便是長大後決不食元朝俸祿的陸文釗。
這個悲壯的故事在民間形成了留春節的風俗,也鑄就了莆仙人的民族氣節,那便是在元朝和清代前期莆仙人大多不願為官的緣故。
在莆仙民俗發展演變的歷史進程中,傳承著許多傳統的美德,也不可避免地滲透著不少落後迷信的消極因素。如畏天、敬神、事鬼的陋習和族權觀念、歧視婦女等封建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危害。 莆仙地區人多地少。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有山海之利,物產豐富。海產品主要有帶魚、黃魚、馬鮫、鰳魚、梭子蟹、蟶、蛤、螃蟹、海蠣、蝦、海帶、紫菜,淡水魚有鯽、鰱、鯰、鰻、鱺、鰍等。山珍野味和豆蔬類品種繁多,幾乎應有盡有。本地的茶葉、蠶豆、甘蔗和荔枝、龍眼、枇杷、文旦柚、紅柿是著名的特產。宋人范正敏在《遁齋閑覽》中稱「今莆陽荔枝遂為天下第一」。黃庭堅也曾以「子魚通印蚝破山,不但蕉黃荔子丹」的詩句,列舉出一串莆田的特產。
莆仙豐富的特產,加上人民群眾的智慧和飲食習慣,便創造出許許多多的風味小吃。這些風味小吃,往往以獨特的文化意蘊超越它原有的價值。不少風味小吃都有關於它的來歷佳話,充滿著趣味感。所以,當你品味著一種風味小吃,並了解它的來歷時,便會感到那種趣味遠遠勝過任何美妙的滋味了。
如關於興化米粉的故事中,不僅有錢四娘倡建木蘭陂的內容,還有明代才子柯潛應對的傳說。明景泰年間,莆田闊口有個艷麗的才女,家裡以加工米粉為業。她十分羨慕柯潛的才學。有一天,她得知柯潛要到闊口買米粉,便在闊口橋頭出對,並說柯潛要是能對得出來,她就願意嫁給柯潛。她的第一上對是:「地名闊口何無舌」柯潛應簽:「山號壺公豈有須」。第二個上對是「八刀分米粉」;柯潛見到這個拆字對,想了半天也對不出來,只好先買了米粉回去。他走過闊口橋時,隱隱聽到莆田梅峰寺的鍾聲,突然靈機一動,想出「千里重金鍾」的下對。他急忙返身去找那女子,誰知已經來不及了,她見大才子柯潛也對不上,自己此生再也找不到意中人了,絕望之下縱身躍入闊口海波中自盡了。
柯潛後來中了狀元,官至少聊,仍忘不了那個做米粉的才女,以致於終身不娶。諸如此類的,還有關於春卷的傳說、盤舍米龜的傳說、光餅的傳說、煎粿的傳說等等,不一一列舉。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莆仙民間的傳統風味小吃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小康之家;在旅遊文化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伍』 莆仙文化的文化舉例

海洋媽祖文化
媽祖是人們對「海上女神」的褒稱。媽祖姓林名默。生於宋建隆年間且莆田媽祖是人,也是一位普通的漁家姑娘。據史料較多的宋代記載,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一個美麗的島嶼——湄洲島。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閩林始祖林祿,在晉永嘉元年(307)以黃門侍郎琅琊王司馬睿渡江鎮建業(今南京市)。媽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時仕閩。曾祖林保吉,仕後周,顯德元年(954)任統軍兵馬使,鑒於天下紛亂,棄官歸隱。祖父名孚,官福建總管。媽祖的父親名林願(一說名惟愨),宋初官都巡檢,母親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媽祖為家中之小女。
媽祖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生前,父母已有五女,切盼再生一男,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然終胎又是一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在她即要降生之傍晚,鄰里鄉親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映得島嶼上之岩石紅光四射,父母察覺此嬰必非等閑之女,遂關懷備至,疼愛有加。因其出生至彌月間均不啼哭,故取名林默。
林默幼時聰明穎悟,勝於姐妹,八歲入塾師讀書,勤學強記且過目成誦。她年小志弘,不滿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鑽研醫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災。她性情和順、熱情,排難解紛,行善濟世,均樂事為。傳說林默二十八歲時,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險船隻不幸被桅桿擊中頭部,落水身亡,後人緣以「人行善事,死後為神」,視她升天為神,專門到海上搶險助人去了。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鄉親亦時常見她於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嗣後,鄉里之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後人前來朝覲祭祀者絡繹不絕。
媽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濟險拯溺,護國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後,她仍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救逢凶遇難於眾,人們最終將媽祖奉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女神」。關於媽祖文化,歷史上許多著名學者都曾涉獵這個領域,現代專家學者也進行認真的研究,1987年,莆田舉行媽祖千年祭學術研討會,與會的專家、學者著重從媽祖文化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進行研討。
從媽祖文化的內涵來說,媽祖短暫的一生雖未留下什麼著作,也談不上有什麼思想體系,但她的熱愛勞動、熱愛人民、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跡,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媽祖犧牲之後,人們就按自己的願望和理想,進一步把她塑造成為一位慈悲博愛、護國庇民、可敬可親的女神,其目的仍是為了化育子孫後代和弘揚民族精神。「傳聞利澤至今在」,「已死猶能效國功」──這是宋代狀元黃公度的詩句;「但見舢艫來復去,密俾造化不言功」──這是宋代學者陳宓的詩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這是元代詩人張翥的詩句;「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這是明成祖永樂皇帝的題詩。以上這些詩名既是對媽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說明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都很重視發揮媽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這一民間信仰成為促進國家昌盛、民族團結、民生富饒的推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媽祖精神無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從媽祖文化的外延來說,則是指媽祖信仰持續一千年來形成許多值得我們深入研討和借鑒的相關學術文化課題。
在中外關系史上,媽祖信仰與我國古代許多和平外交活動有密切關聯,諸如宋代的出使高麗,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歷訪亞非40多國,明、清兩朝持續近500年的對古琉球中山國的冊封等等,都是藉助媽祖為精神支柱而戰勝海上的千災萬劫,圓滿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務。外交使節們為報答媽祖神功,寫下了大量頌聖文章,而這些原始資料對澄清一些歷史遺留的爭議很有作用。即如鄭和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詳細記錄七下西洋的過程,對史書記載的訛誤和不足起到了訂正和補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國冊使汪楫所著《使琉球雜錄》詳述在媽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飛速通過釣魚嶼、黃尾嶼、赤嶼而進入琉球國境的姑米山、馬齒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鄭永安驚嘆如「突入其境」。由此記載可證,釣魚島列島自古就是跟台灣連結在一起的中國領土。
在反侵略戰爭史上,有關古籍曾記載中國水師將領依恃媽祖庇護多次把殖民主義者驅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實。澎湖媽祖廟迄今尤存一塊「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的石碣,這是明萬曆三十二年(1640年)荷蘭殖民者企圖強占澎湖,沈有容從廈門率船隊抵達澎湖,令其無條件撤離後的刻石紀功。明天啟四年(1624年),中國水師復在澎湖克敵制勝,迫使侵略軍首領牛文來律在媽祖廟簽字投降。至於媽祖助潮讓鄭成功的艦隊順利進入台灣鹿耳門港的傳說,則在台灣已家喻戶曉。
在海上交通貿易及沿海港口開發的歷史上,更與媽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國從東北至華南,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的開發史幾乎都跟媽祖廟息息相關。「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衛。」這句諺語是對天津港口起源的形象化說明。宋代華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廣州四大市舶司均與媽祖廟建在一起。還有營口、煙台、青島、連雲港等都是以媽祖廟的興建為標志,使荒涼的漁村變為繁榮的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龍彭蒲罔村林氏族譜》關於媽祖信仰自南宋傳入的記載,則成為香港歷史文獻記載的第一筆。澳門地名的葡萄牙語稱作MACAU,就是粵語「媽閣」的音譯。台灣同胞把早期的分靈媽祖稱為「開台媽祖」,這更充分說明媽祖渡台和寶島開發是直接關聯的。
在科學技術史上,媽祖廟也有其獨特的地位。古代一種航海習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時,必須同時製作一隻模型供奉在媽祖廟內,這樣媽祖就會時刻關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許多媽祖廟內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東長島廟島與媽祖廟的古船模多達350多隻,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鄧世昌」供奉的「致遠號」軍艦模型。這些船模成為研究我國古代造船歷史的重要資料。現存一批媽祖廟古建築,如福建泉州、山東、江西景德鎮、廣東澄海、貴州鎮遠和寧波慶安會館等天後宮,從廟宇結構造型到各類雕刻構件,都是極為珍貴的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品。此外,各地媽祖廟還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後宮存有一幅明代星圖,是研究我國古代利用星圖定向航海的難得實物資料。天津天後宮所存的滅火「水機」,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機械消防器材之一。
媽祖文化的外延僅直接記載媽祖信仰的歷史文獻資料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一百萬字。它涉及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學、藝術、教育、科技、宗教、民俗、華僑、移民等領域的許多課題,內容相當豐富,史料價值很高。
媽祖民間信仰的學術價值在本世紀70年代起就引起學者的注意,作為一門學問進行研究。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客肇祖先後發表了多篇關於《天後》的論文,在學術界引起反響。台灣學者李獻璋自60年代起,經過20年的研究,終於寫成了《媽祖信仰研究》一書,成為媽祖研究第一部學術性較高的專著。
媽祖故里的學者自80年代起,掀起了媽祖研究熱潮,先後舉辦了五次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廈門、寧德等地方也舉辦過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媽祖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先後出版了《海內外學人論媽祖》、《媽祖研究論文集》、《媽祖研究資料匯編》、《媽祖文獻資料匯編》、《媽祖信仰與祖廟》、《湄洲媽祖》等;在澳門出版了《澳門媽祖論文集》;在台灣出版了《媽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等;還有《兩岸學者論媽祖》、《媽祖信仰》(李露露)、《天後媽祖》(曾昭璇)、《江海女神媽祖》(吳金棗)等對媽祖文化進行深刻的研究。也有《媽祖》、《林默娘》、《媽祖傳奇故事》、《媽祖的傳說》、《中華與媽祖文化》、《湄洲媽祖千年祭》、《媽祖祭拜宴會》等一大批文獻資料、學術專著、文學作品、大型畫冊等。莆田還舉辦《媽祖信仰源流展》
從神的角度講,媽祖已是千歲高齡。千餘年滄海桑田,中國變了,世界變了,人類文明進步了,科學技術發達了,然而,作為一種信仰——對媽祖的崇拜及其研究,卻沒有因時代的推進而泯沒。今天,我們對媽祖文化的形成及其信仰作一番討論,不說沒有必要。
莆田工藝美術
莆田是全國榮獲工藝美術國家級區域品牌最多的城市。 繼2003年我市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木雕之城」稱號後,2006年我市仙游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古典工藝傢具之都」稱號,2007年我市被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稱號,2008年我市秀嶼上塘又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銀飾之鄉稱號」。今年8月份,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禮儀用品工業協會的專家考評組通過了對我市禮儀用品產業的考評。「中國政務商務禮品產業基地」是我市工藝美術行業獲得的第五塊「國字型大小」品牌。
木雕工藝
莆田木雕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以「精微透雕」著稱,是福建乃至全國木雕工藝的發源地之一。2008年,莆田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聯合授予「中國木雕之城」的榮譽稱號。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莆田木雕為閩中經濟、文化、習俗、藝術所熏陶,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繁富、刀法活潑、刻工精細的獨特風格,成為莆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古典傢具
莆田的古典傢具,將久負盛名的木雕工藝與傳統傢具巧妙融合,做工講究,造型優美,意蘊豐富,具有一定的文化、審美價值。2006年,莆田仙游縣還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古典工藝傢具之都」的榮譽稱號。
金銀珠寶
莆田金銀珠寶行業歷史悠久,技藝精深,品種繁多,門類齊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被譽為「中國銀飾之鄉」、「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
李耕國畫
李耕(公元1885-1964年),原名李實堅,字硯農,仙游縣人,號一琴道人、大帽山人。李耕人物、山水、寫意、工筆無不精能,其藝術成就不僅在國內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都享有盛名,徐悲鴻評贊「有奇拙者,首推李耕君,揮毫恣肆,可追蹤癭瓢,其才則中原所無」。李耕一生致力於中國人物畫創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還創立了「李耕畫派」,後輩師法者甚眾。
莆田四大名果
荔枝
「荔城無處不荔枝」——這是郭沫若對莆田的第一感覺。自唐代起,莆田就開始栽培荔枝。莆田荔枝以品種多、果粒大、果色艷紅、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氣濃郁,質量優而名揚海內外,主要品種有「陳紫」、「宋家香」、「狀元紅」等。
龍眼
莆田龍眼栽培歷史悠久,始於隋唐,宋明尤盛。由於莆田地處我國龍眼栽培適宜區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日夜溫差大,所以莆田龍眼風味較其他產地香甜,並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全市現有品種80多個,為全國最多。
枇杷
莆田枇杷色澤鮮艷,果個特大,肉軟汁多,甜酸適度,味美爽口,品種達100多種,主要有「解放鍾」、「長紅3號 」、「莆選1號」、「早鍾6號」、「白梨」等,單果重為全國最大(解放鍾最大單果重172克,為世界之冠),主產區常太鎮號稱「中國枇杷第一鄉」。
文旦柚
莆田文旦柚,又名蜜柚,以仙游度尾的出名。1984年11月,時任國家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視察時,品嘗之後為它命名「度尾無籽蜜柚」。文旦柚每年秋季成熟,果實無籽,果味酸、香、甜,食之爽口,嚼之無渣,富含維生素C,曾被清朝列為貢品。
莆仙戲曲
莆仙戲是福建的古老劇種之一,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流行於古稱興化的莆田、仙游二縣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其戲班足跡遍及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華僑聚居地。據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莆仙戲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閃光於現代。它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莆仙的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麴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有八十多個。解放後,莆仙戲經過整理、改編、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其中,《琴挑》、《三打王英》、《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秋風辭》、《新亭淚》、《晉宮寒月》、《葉李娘》、《狀元與乞丐》、《江上行》等優秀劇目譽滿全國劇壇。劇種的著名劇作家有陳仁鑒和柯如寬、江幼宋等,著名演員有黃文狄、林棟志、朱石鳳、黃寶珍、王少媛、黃艷艷、黃建英等。
莆田十音八樂
十音與八樂是流行於莆田市境內的傳統民間音樂,是器樂、聲樂和表演的綜合藝術。十音又稱十番。古時十音演奏多用琵琶、三弦、笙、笛子、老胡、二胡、文枕琴、拍扳、雲鑼等十種樂器,所以叫十音。近代十音的演奏、樂器、曲調都有較大的改革。現在十音使用的樂器有:笛子二把、四胡一把、尺胡三把、老胡一把、八角琴一把、小三弦一把、雲鑼一架(由七個不同音色的小雲鑼組成)。莆田的十音分為「文十音」和「武十音」兩種。八樂是在十音的基礎上加上打擊樂組成,並以伴唱為主的藝術形式,伴唱者多為婦女或兒童。其打擊樂器主要有: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等五種,同時由八人組成管弦樂伴奏,其中兩人吹笛子、兩人拉尺胡,四胡、老胡、三弦、八角琴各由一人執掌,有的還要加上嗩吶,使音響效果更佳。八樂與十音不同的是它是以伴唱為主,鑼鼓點滲透到唱腔之中,有時突出文樂,有時突出武樂,有時文,有時武,熱鬧異常,別有風味。八樂與十音表現形式既可坐奏又可行奏。
莆田賦
莆陽,閩海之雄邑也。遠系揚州,早屬百越;陳始立縣,宋初設軍①。方圓不過百里,置郡不過千年,而人物奇偉、文教彰明,世譽海濱鄒魯、文獻名邦。郡人習勤勉、性堅韌、輕遠游。所涉行業,素多翹楚。復稱無興不成鎮②、國之猶太人。斯土何異,竟毓之盛?造化何緣,獨鍾此間?
其地偏狹,然鎮要沖。依福州而接泉廈,枕戴雲而眺台海。漢晉以降,南渡日頻③。胼手胝足,不問衣冠草莽;篳路藍縷,同啟深山密林。圍海造地,斬蒲作田。築堤障潮,修陂治水。變斥鹵為膏腴,易沮洳為肥美。更兼曬鹽製糖,辟港開埠,昔日蠻荒,竟成富庶。至若民稠地窄,士族遺風,於斯激盪。向學遑論貴賤,教子唯有讀書。比屋業儒,家弦戶誦。閨閣畫眉,常出善吟女史;市井釘鉸,不乏工詠騷人。遂科甲相望,簪纓蟬聯。禮樂詩書之盛,八閩獨冠;魁人韻士之多,天下鮮儷。
及其沃土深啟,民智日開,莆之山川愈麗,風物愈奇。朝則東山曉旭,暮則西岩晚眺;晴則九華疊翠,陰則壺山致雨。春觀木蘭初漲,夏遊西湖鏡荷;秋賞白塘明月,冬訪谷城梅雪。學禪當謁南山松柏,朝聖且聞湄嶼潮音。煙藏石室幽,水激鍾潭響。麥斜崖峭以居雲,古囊峰疊以列巘。鯉湖瀑奇,游九仙而嘆霞客;永興岩秀,妝玉女而駐張公。有山珍海味、名果佳粉,滿川稻浪、遍野蔗雲。紅映千家知荔熟,翠浮十里覺舟輕。人道江南雖好,亦復如之。
然產奇景異,難抵士賢。其豪英俊彥,燦若星辰。履波默娘救難,投水錢女酬陂④。采蘋耽梅,還明珠以自惜;徐寅擅賦,逆昏主而東歸⑤。林蘊忠烈,頸豈頑奴砥石;文龍節義,身寧纍臣釁鼓⑥。名重慶歷,書列四家,千年君謨有幾?廬隱夾漈,志入三通,百代漁仲無雙⑦。貴居廟堂,俊卿平生憂國;貧處草野,紹叔一己研天⑧。艾軒理深,道比程朱;後村詞豪,調近辛陸⑨。毀家紓難,林先生之懿德;劾奸謝勛,江御史之潔行⑩。浩浩乎!地生雄傑添正氣,天遣賢哲寄斯文。
比事千載,逝者可追。今逢治世,更續鴻篇。承名邦之厚俗,煥重教之淳風。筆健文壇,似臨風之嘉桂;才盛科苑,如吐蕊之蘭英{11}。翰墨香追曾、李,雕藝巧步廖、郭{12}。醒地藏以雄風,少林院古;震京華以遺韻,莆仙戲雅{13}。湄洲島麗而神靈,秀嶼港深而海闊。以港興城,以工強市。氣同乳虎,勢若鯤鵬。前賢有知,當欣薪火不斷;後人有感,應以吾莆為豪。
噫嘻莆陽!地不嫌瘦,堪植松柏;郡不厭小,且蔚人文。其氣靈秀兮,壺蘭清淑;其人勇慧兮,耕山馭海;其魂雄健兮,窮通達變;其志高遠兮,將以有為。而以華夏之大,地靈人傑如莆者,豈不眾哉。所謂:天生地育,自強在人。如此僻隅可成鄒魯,蓬蒿可變繁都,焉賴造化之獨鍾耶?
轉載自8月17日《光明日報》王 鴻
注釋:
①陳始立縣:陳光大二年(568),莆田首次立縣,隸屬豐州(治設今福州)。宋初設軍:宋太平興國五年(980),莆田首設州級地方建制「興化軍」,轄莆田、仙游、興化三縣,從此成為「八閩」之一。
②無興不成鎮:興,指興化人(莆田人)。莆田人素有「闖天下、走四方」傳統,民間自古流傳「無興不成鎮」的諺語。
③漢晉以降,南渡日頻:據史載,漢代就有北方漢民入莆。西晉末年「永嘉之亂」造成中原大亂,士族衣冠相率南渡入閩避難,為數不少的人在今莆田一帶定居。該南遷過程一直持續到宋初。
④默娘:即林默娘,宋初莆田縣人。生前樂善好施,常於海上履波救難,逝後被尊為「媽祖」或「娘媽」。現被尊為「海上和平女神」。錢女:即錢四娘,宋長樂縣人。宋治平年間攜家資來莆創築木蘭溪陂,三載功成。然遇溪洪暴發陂潰,悲憤投水而死,時年19歲。
⑤采蘋:即梅妃,姓江,唐莆田縣人。曾為唐明皇愛妃,後因楊太真遷上陽東宮。明皇曾密賜珍珠一斛,不受,賦詩曰:「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徐寅:唐末莆田縣人。博學多才,尤擅作賦,辭藻華美,時人號「錦綉堆」。後梁開平四年(910)再試中進士第一。因不肯改賦被梁太祖朱溫削去狀元名籍,拂袖東歸。
⑥林蘊:唐莆田縣人。貞元年間任西川節度推官。節度使劉辟謀反,蘊力諫,辟怒,命行刑者以刀磨其頸脅迫。蘊怒叱曰:「死即死,吾頸豈頑奴砥石耶?」文龍:即陳文龍,南宋莆田縣人,著名抗元民族英雄,咸淳五年(1269)中狀元,曾任參知政事、知興化軍。
⑦君謨:即蔡襄,字君謨,仙游縣人。北宋名臣。擅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漁仲:即鄭樵,字漁仲,莆田縣人。南宋著名史學家、博物學家。隱居夾漈山草堂潛心著述達三十年。其《通志》與《通典》、《文獻通考》並稱「三通」。
⑧俊卿:即陳俊卿,莆田縣人。南宋紹興八年(1138)中進士第二。乾道年間拜相,憂國憂民,以選賢舉能為己任,人稱「乾道相業」。紹叔:
即陳紹叔,號浮丘子。元末莆田縣人。以個人之力堅持從事天文科學研究,曾先後以木、銅製成測天儀。
⑨艾軒:即林光朝,號艾軒,世稱「南夫子」。莆田縣人。南宋著名理學家,開創「紅泉學派」。後村:即劉克庄,號後村居士。莆田縣人。南宋著名詞人、詩論家。
⑩林先生:指林兆恩,世稱「三教先生」。明莆田縣人。創「三教歸一」學說。嘉靖年間,莆田倭害甚烈,傾盡家產賑濟難民。江御史:指江春霖。清末莆田縣人。曾先後8次彈劾袁世凱,又劾慶親王奕匡賣官納賄,時人譽「直聲震天下,有清御史第一人」。
(11)嘉桂:指當代著名作家郭風,原名郭嘉桂,莆田縣人。代表作有散文詩《葉笛》、《松坊溪的冬天》等。蘭英:指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林蘭英,女,莆田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半導體材料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12)曾:指曾鯨,莆田縣人。明代著名肖像畫大師。創特有「凹凸法」,人稱「波臣派」。李:指李在,莆田縣人。明代著名宮廷畫家。工山水,兼工人物。廖:指廖熙,莆田城廂人,清末木雕名家。木雕「關公座像」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郭:指郭懷,清仙游縣人。乾隆年間石雕名家,被稱為「八閩雕龍始祖」。
(13)少林院:指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系嵩山少林寺分寺,並稱「南北少林」。莆仙戲:福建古老劇種之一,原名「興化戲」,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

閱讀全文

與莆仙文化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