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把傳統文化的"根"留住
莫讓傳統文化遺失近年來,傳統節日「申遺」備受關注,可見傳統節日亟須在繼承中豐富發展。如何傳承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節日,留住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脈,並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值得深思。剛剛過去的清明節,讓人們再一次體味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近年來,經常有人倡議將我國傳統節日捆綁申遺,對此,筆者舉雙手贊成。問題是,申報各種「文化遺產」,難道只是為了多得些現實的好處,甚至多得些經濟的實惠?君不見,那些地方性的申遺,不少地方不惜弄虛作假,甚至不顧顏面,居然連西門慶故里也拿出來當寶貝說事……這不就讓文化遺產的申報完全變味了嗎?就像最近一直有人批評的,有些申遺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而有些申遺成功後卻又不知道保護文化遺產。這里,筆者還想特別提出的一個問題是,我們今天保護的各個級別文化遺產的名目確實已經不少,但是,我們對這些「文化遺產」的繼承,是不是有些只繼了「遺產」,卻恰恰「遺棄」了「文化」了呢?就拿清明節來說,我們享受著這個法定節日的放鬆、休閑、開心、隨性,當然也有機會祭奠故人以寄託懷念之情。然而,「清明」真正的文化內涵是什麼?「清明」的來歷又究竟是怎麼回事?究竟有多少人認真地想過呢?又究竟還有多少人在「清明」這樣的日子裡,能夠想起那個渴望國家「清明」,甚至以生命呼喚「勤政清明」的介子推呢?然而,十分遺憾的是,如今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把「清明節」當成了一個「假日」,或者頂多也只知道這是一個掃墓祭奠的節日。而如上所言,「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是這樣被淡忘了,或者是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了。那麼,別的傳統節日又是怎麼樣呢?其實,也有很多是在商業化以及技術化的包圍下漸漸變味的。就拿春節這個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節日來說,原本不僅是合家團圓日,而且也是親朋好友,甚至鄰里同鄉之間相互拜年祝福、交流情感的節日。但是,到了今天,這些拱手相揖、笑臉相對的溫暖場景,全都被簡訊、郵件等取代了。尤其是,人們手裡有錢了,不管鞭炮有多貴,也都千方百計盡量把鞭炮造得更大更響。從除夕一直到元宵節,人們的心思幾乎都用在了折騰那些煙花爆竹上面了。巨大的噪音和煙塵以及鞭炮碎屑鋪天蓋地,那污染的程度讓我們的祖先看了一定會目瞪口呆!我們的國民,尤其是我們的文化主管部門,能不能想一想,我們的傳統節日既然是文化遺產,那麼,應該怎麼把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得更有文化?
② 「尋根文學」的文化選擇
新時期文藝創作的主潮是回到人本主義。“傷痕文學” “反思文學”、“改革文學”都是圍繞政治軸心進行的。“尋根文 學”的出現使文學從對社會政治的關注轉向對深層的文化心 理結構的發現,是“新時期文學”“向內轉”的一個重要標志.
尋根作家們對於“尋根”的主張和緣由的闡釋大體相似:中國 文學應該建立在廣泛而深厚的“文化開掘”之中,開掘這塊古 老土地的“文化岩層”,才能與“世界文學”對話。韓少功提出 “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於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里,根不 深,葉則難茂。”鄭萬隆認為,“我們的根就是東方,東方有東 方的文化”,他宣布,要“不斷開鑿自己腳下的‘文化岩層’”.
阿城則肯定地說,“文化制約著人類”,要使我們的文學能與世 界“對話”,“對中國文化的重新認識應該是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同時又積淀深厚,因 襲沉重。“尋根”文學在執著追尋這一傳統文化時,由於作家 不同的獨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審美理想,使他們在 “尋根”過程中表現出對“根”(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理解。如 何全面把握民族傳統文化,即文學應該尋什麼樣的根,尋根作 家們在理論文本中陷入了分歧,這種分歧又以對傳統文化制裁 把握的游移和偏執為前提的。他們對文學之“根”認識的差異 性反映在具體創作實踐中,便呈現出了相當復雜的多樣性.
一、積極入世的儒家文化
作為“文化”尋根,盡管大多數尋根作家更多關注的是邊 緣的、異端的和非規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但他們仍不能避免 對傳統文化中心的儒家文化的承傳。傳統儒家文化是一種積 極進取的文化,它的思想理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充滿著濃厚 的現實功利性。儒家的觀念強調的是“人定勝天”的主觀努 力,強調一種積極的入世精神。《周易·乾卦·象言》說“天行 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尋根作家筆下的諸多人物顯然繼承了 傳統文化中積健為雄的精神,同時又追求著天地情懷,把自強 不息的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容大度聯系在一起。他們在對待 天地自然的態度上強調主體的能動性,強調人在現實生活中 應當積極有為,順應天的“生生之德”,擔當起人的使命.
《老井》中的老井村人世世代代在自古水貴如油的旱山上 苦苦掙扎,矢志不移,他們對打井的執著,隱忍以及所受的苦 難、犧牲,讓我們明顯感到一股沸騰的不屈血液在奔涌,他們 祖祖輩輩尋找水源的毅力,不僅體現了老井人的韌性,更是體 現了老井人對人生的積極。支撐老井人世代賡續不斷的正是 傳統儒家文化中剛健不息的韌性以及追求天人相洽的執著 《樹王》中,盡管作者著力贊揚的是肖疙瘩對大自然的護衛,但 同時也通過李立駁斥肖疙瘩說,人開出了田,“養活自己”,人 煉出了鐵,“造成工具,改造自然”,強調了人在社會中的主導 地位和在宇宙自然中的主體地位;《遠村》以酣暢淋漓的筆勢 藉助太行山區里狼狐多,石頭多的窮山溝,極力渲染了楊萬 牛、葉葉的苦難的感情故事,深刻表現了楊萬牛、葉葉、楊番成 等人在苦難中對生活的執著與堅定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嚮往與 追求;《古船》在相當篇幅上呈現了趙、隋、李三大家族之間無 盡的角逐、復仇以及血腥甚至窪狸鎮的血留成河,但隋抱朴對 生活與生命之理的追尋,卻無不顯示了積極的生活態度.
二、恬淡超脫的道家文化
作為非規範文化的老莊文化,一直有著比儒家更深遠廣闊 的活動力,在民間淵遠流長。它博大的精神自由,它順其自然 無為自得的人生要求最真切地契合了大山野林間貧苦人民的生存心態。在一定程度上,道的精神成為了一種強大的生命意 識,哺育了一代代華夏子民。道學精神的突出特徵是追求精神 自由,老子提出“虛靜”的觀念,“虛靜”蘊涵著心靈保持凝聚含 藏的狀態。老子懇切地呼籲人們重視自己內在生命的積蓄.
張煒的《古船》里,主人公手拿著兩本書,一本《共產黨宣 言》,一本屈原的《天問》。在治國興邦的政治倫理背後,人類 總是不自由主地釋懷被遮蔽的自我,以強勁的自由之心呼喚 著對生命對宇宙的沉思默想。孔捷生的《大莽林》、鄧剛的《迷 人的海》等小說,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張揚了傳統道家文 化中順應自然、任其自然、自然無為的天人觀。阿城的作品無 論是《棋王》,還是《樹王》都透露著天人合一、知足常樂的道家 意蘊。王一生、肖疙瘩、樹樁李二和“我”以及愛寫字的老李等 都應和了老子的呼聲,他們在生活的重壓下面,無不表現得淡 泊無為,曠達超脫。王一生對“棋”的態度,其實正是他對人生 的態度。他以棋來排遣人生痛苦,追求心靈的清凈和精神的 自由。這樣就達到了對喧囂塵世的超越、對人生苦悶的超越, 體現著老莊“無為而無不為”的哲學思想。中國象棋的楚河漢 界里凝結著中國道家文化的精神,讓王一生在紛亂狂躁的年 代里去尋求老莊的風范,體現了作者對傳統道家文化的嚮往.
三、民間地域文化
大多數作家在尋根時,把目光聚焦在民間,在那些不規范 的“俚語,野史,傳說,笑料,民歌,神怪故事,習慣風俗,性愛方 式等”文化層次上,以不規范來突破規范,從而進入民族繁 衍、生生不息的巨大精神內力的真實。李杭育認為,“我們民 族文化之精華,更多地保留在中原規范之外。……規范之外 的,才是我們需要的‘根’,因為它們分布在廣闊的大地,深植 於民間的沃土。”尋根作家們試圖立足於土生土養的家園,從 中挖掘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古老而深邃的文化積淀,從而實 現尋根與現實和世界的對話.
賈平凹長期浸潤於秦漢古老文化之中,深深地體會到它的 厚重、朴實、渾放的風格,他將其視為一種對自我和社會都有意 義的民族精神。他敘寫商州的歷史、地理、民俗,展示了猶如“桃 花源”般的恬靜清幽的田園風光,以及與這塊土地緊緊相連的 強悍淳樸的男性,善良而柔美的女子;韓少功的小說,渲染了炫 麗、奇譎的湘西風情,他的代表作《爸爸爸》以寓言和象徵等藝 術手段,重新復活了楚文化中光怪陸離、神秘瑰麗的神話系統; 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挖掘了吳越文化中生命的強力和自由自 在的精神,探索著人生價值意義的支點;烏熱爾圖寫下了東北 密林中鄂溫克人的野性魅力;鄭萬隆在黑龍江大山折皺里,關 注著獵人和淘金者怎樣在“創造物質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此 外,山東半島上的張煒、矯健,雲南的阿城,山西的鄭義等也都 在各自的領地孜孜不倦地開墾著腳下厚積的“文化岩層”.
四、對文化痼疾的批判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尋根文學在美學意蘊、人格塑造等方面 也都體現了傳統文明的精華,然而,實際上,許多尋根作家在尋 根的過程中,更多的只看到了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因素,作品中對 傳統民族文化長久積淀下的沉重的負面因素的暴露與批判以及 對“理想”的潰敗與失落的書寫卻成為了尋根文學的真正主流.
這部分作品側重於審視、批判民族文化中的痼疾和劣根 性,對那種長期形成的愚昧、封閉、保守的惡習進行揭露。如 《遠村》中萬牛的不爭不怒,逆來順受;《老井》中孫萬水對巧 英、旺泉愛情的暴力遏止,亮公子的鄙俗和落後野蠻等等,無不浸透著民族深重的苦難和 不可救葯的痴妄;再比如韓少功筆下的《爸爸爸》、《女女女》、 《歸去來》等作品更是只看到了民族文化的缺漏.
《爸爸爸》中的“雞頭寨”,蠻荒、混沌與愚昧,幾乎保留了 原始野蠻時代的一切。這里的人們迷信禁忌,祖先崇拜,沒有 人性觀念,打冤家,大遷移。丙崽是一個體形和智力永遠保持 童稚狀態,獸性遠遠多於人性的退化返祖的形象,是民族傳統 文化一切劣“根”的結合體,並且他還有超強的生命力,“服毒 而不死”。丙崽其實是一個象徵,象徵民族性格的封閉保守、 盲目因襲傳統,自我生存的不自覺。他的超強生命力則象徵 了要清除傳統中的劣“根”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王安憶的 《小鮑庄》對傳統文化和道德倫理也進行了審視。小鮑庄人自 古堅奉“仁義”傳統,他們純朴善良,尊長愛幼,能夠相互幫助, 捨己救人,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芒。但也因為“仁義”,他們的 思想、精神被禁錮,人性受到壓抑。文化子和小翠的純真愛情 不敢公開;二嬸和拾來的結合遭到人們的白眼和反對。日常 生活中,小鮑庄人都是謹小慎微,清心寡慾,壓抑個性,以至於 在“仁義”的作用下,整個小鮑庄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超 級穩定體,處於其中的小鮑庄人,幾乎沒有辦法撼動它。作品 一方面肯定了傳統文化中的正面因素,又否定了這一因素中 的負面影響,這正是王安憶在民間、地域文化中發掘出的傳統 文化之“根”的痼疾.
雖然這些尋根作家是續接起了“五四”文化批判的傳統, 揭出了“病苦”,以期引起“療救”的注意,但至於如何“療救”, 他們卻依然是一片茫然,他們並不能也無力解答歷史文化遺 留給他們的問題.
五、結語
尋根作家們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認識和理解,使得他們的創作呈現出不同的審美形態和價值取向,從客觀上豐富 和充實了中國當代文學,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上無疑起了 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其局限也是十分明顯的。大多數尋根 作家對“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們往往抓住某種 民俗、習慣便刻意進行渲染,而忽略了對“民族性”的真正解剖.
他們在對民間的親近中仍保持著極強的主體精神,也就造成了 他們對文化之根的追尋中有著較多的幻想,因而很難說是已經 達到了對民間的真正認同。今天看來,“尋根”是一次失敗的尋 找,失敗的原因及其進一步加深的後果是相同的,那就是民族 傳統文化在文學中的失落。由於民族傳統文化的長期失落導 致的文學貧血狀況,激發了尋根者們在特定時期內探求文學之 根的意願與興趣,而正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尋根者們對自身所 要尋找的目標並無透徹的了解與認知,認識的模糊直接導致了 尋找的偏向。除了知識系統的隔閡,顯然,經過“五四”新文化 洗禮的知識分子很難重新回到傳統文化的思想范疇。把“尋 根”文學思潮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個特定時段中看,它的 出現是必然的,失敗(尋找目標的失落)亦是必然的.
③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和美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加強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傳統文化和美德對於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時代,傳統文化和美德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讓優秀傳統文化美德走進生活。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發展進程中積淀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紐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而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實現創新發展,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生活。
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養浩然正氣」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目標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修身立德」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天人和諧」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自強不息」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強不息是激勵中國人民變革創新、不懈奮斗,戰勝各種風險、經受各種考驗的制勝法寶。自強不息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每一個實踐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性,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奮發圖強。這種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自古以來就受到廣大有識之士的重視和倡導。自強不息表現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著獨立的人格;表現為堅韌不拔、奮發圖強,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悲觀、不喪氣,勇於開拓,積極進取;表現為志存高遠,為著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執著追求等等。幾千年來,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影響了整個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動的走向,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它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動力。高等學校的審美教育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這一優秀文化傳統,培養青年學生樹立自強不息的審美精神。
④ 古代文化要如何繼承與發展
古代文化不可逐漸消失於現代化進程中。那麼古代文化要如何繼承與發展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古代文化要如何繼承與發展
現代化大潮的沖擊,讓人們越來越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重要性。於是極力保護和弘揚它們。在物質文化方面當被問及為中國的什麼感到自豪是許多人的回答是 ,長城、四大發明等。可是我們弘揚它們的目的不在於標榜中國在歷史上多麼強大與輝煌 ,因為這是一段逝去的榮耀。而在於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開創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礎,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義:一切可以增進人類幸福的行為
在精神文化方面,古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對話和交流中仍扮演著重要角色。為對內的交流與對外交往提供了一種理念,一種解決矛盾的途徑。
對內增強民族凝聚力,對外樹立一種形象。全球化的滾滾浪潮,對一個民族的文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全球化價值趨同的背景下,古代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認同感、歸宿感的最後一道壁壘。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但是,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成為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徵,是中國人之為中國人而不是美國人、日本人的唯一標志。燦爛悠久的古代文化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審美情趣和行為習慣。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應當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古代文化,合理開發和利用古代文化這個重要資源,以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全球化並不意味著文化的民族性的消亡,只有那些既能夠適應全球化,又能夠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才能夠存在和繼續發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過來說,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
在全球化過程中,保持一個民族古代文化的獨立性,確認古代文化的民族身份就顯得日益重要。對於我們來說,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後的發展方向;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脈,才能澤惠中華民族的子孫萬代;只有尋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實把握中華民族的命運,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舉個例子說近幾年的孔子學府就是弘揚中國古代文化的表現,避免某些國家竊取他人文化,但這不能盲目,我覺得孔子學府的成立帶有著一種性質,所以現在關於這方面的消息就很少了。古代文化對化解人類面臨的矛盾沖突及人生面臨的種種困惑能夠提供有益有價值的幫助在現代社會,人類面臨著五大沖突,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心靈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由這五大沖突,造成了生態、社會、道德、精神以及價值的五大危機。五大沖突和五大危機時時刻刻在困擾著我們的社會,困擾者我們每一個人。
解決這些矛盾沖突和危機,我們很難從西方文化中尋找到答案,而中國古代文化恰恰可以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借鑒和幫助。古代文化所關注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群體、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心靈世界的和諧關系,和諧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最高境界。可以說,古代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學、是人際和諧之學、是身心平衡之學;中國古代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種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問題、個人的德行問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因此,它是生命存在之學、是道德踐履之學、是理想人格之學、是內聖外王之學、是安身立命之學、是人生智慧之學。如關於對待物質利益的態度,儒家肯定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認為富與貴,都是人們所希望得到的,但是,對待物質利益,不可放縱慾念,沒有節制,而要做到“欲而不貪”,要掌握中和適度的原則,不能把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見利忘義,損人利己。
古代文化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大思想大智慧,它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暫的,生死、富貴並不是人追求的終極目標,而道德學問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升華才是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古代哲學把立德、立功、立言作為人生“不朽”的三件大事,把“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作為人生值得憂慮的大事。主張道德自律、修身養性、慎獨,它要在紛繁多變的世界中尋找一處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要在功名利祿、醉生夢死的世界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孔顏樂處”。在古代文化看來,只有尋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才能實現賓士天下的宏偉目標,因此,我們說,古代文化不在於一種有限的、狹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種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對於慰藉人的心靈,變化人的氣質,涵養人的德性,純潔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開闊人的視野,都有極大的幫助。
中國古代文化的當代價值,最主要的是對我們自己的價值。中國人民創造了自己的文化,這種文化古代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在歷史上,我們有過漢唐盛世,但也有近百年的屈辱史。這不能歸罪於中國的文化,而是由於經濟的落後和政治的腐敗造成的。現在的中國情況與歷史上的中國迥然不同。從來沒有一個歷史時代如此有條件認同並發揚改造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古代文化是個復合體,不是儒家一家。講哲學當推道家,講邏輯當推墨家,講戰爭當推兵家,講種田當推農家,講法治當推法家,當然,講倫理道德首推儒家。在黨的六中全會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把思想道德文化建設作為重點,並提出弘揚祖國古代文化精華的問題。
文化一詞是什麼意思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語的縮寫。此語出於易經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謂文,就是指一切現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現象,也就是由陰陽、剛柔、正負、雌雄等兩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錯綜復雜、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所謂人文,就是指自然現象經過人的認識、點化、改造、重組的活動就稱為人文活動。
人文活動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認識的層次,第二個是運用的層次。
對一切已存在的自然現象加以觀察、認識、了解,使之凝定為確定的知識,便是初級的人文活動,也就是前引易經文中的"文明以止"的意思(使天文被照明而且貞定為知識)。這一級的人文活動,其目的與意義是為進級的人文活動作基礎作準備。
進級的人文活動便是運用由初級人文活動中所凝定的種種知識來為人生服務。這種服務也可以分為兩層,一層是單純為增加生活的方便而作的,如先民耕田以食、織布以衣、架木以居、斵輪以行,以至 當今所有的工業產品,都是人利用知識而將自然物的存在結構加以改造、重組而運用出來的。這可以說是一種以實用為重點的服務。
至於在實用之上的另一層服務,我們可以稱為以彰顯意義為重的服務。那就是利用這些自然物或人為加工物為代表與象徵,以呈現出一套套人所獨具的生活方式。這些獨特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謂禮儀,包括種種法規制度、風俗習慣。
例如飲食,除了果腹的實用目的之外,我們還可以同時藉以表顯精神上的意義。如當與人共食時,藉讓食、勸食等以聯誼互敬;當一人獨食時,藉潔其粢盛、謹其舉措來對越在天;或者,藉種種自定義的戒規以自律(如佛徒之茹素),藉特殊食物以懷古(如端午節粽子)。乃至單純地藉食物精美製作,進食的優美儀態以表顯人文的豐盛。凡此都足以顯示人的生活,實能超越一已的封限而具有無限擴展延申的意義。這種能指向無限的特質便是人文活動真正的價值所在。所以稱為進級的人文活動。 這種能賦予一切自然物或人為加工物以意義的活動是一種有有創造性的活動(此有異於上帝的創造而別稱為道德創造)。這種形態的創造便稱為"點化"。他一方面點化了人的生命,使人即於衣食住行的自然活動中,擴展拓深而頓時具有豐富充實的精神內涵;另一方面也點化了一切被人所用的物,使它在自然效用之餘,同時也因參與了人的創造活動而成為亦具無限意義的禮物。於是人的自然行為化為禮行,自然秩序化為道德秩序。此世界不但因人初級的的人文活動(認知)而自黑暗進至彰明;且因人進級的人文活動(點化)而自無心進至有情,當進至有情,但是不但因人我因遂其相通而合一,人物亦因同於此渾融的情意中而合一。人不但能敬人愛人,也能敬物愛物,人物都不在我之外,此即王陽明所謂"心外無物",亦即孔子所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世界到此合一無外的境界才是一個圓成的世界,而此圓成則是有待於人文活動的點化而後成功的。因此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約稱之為"人文化成",或更約稱之為"文化"。
於此,我們乃可約述"文化"一辭的主要涵義,即:它是特指一種進級的人文活動其目的在點化人的生活中及一切生活中所涉及的外物,以使之具有無限的道德意義。
以上是"文化"一辭最核心的涵義引自君友會王愛君文集。若放寬一些,則一切人文活動,包括初級進級,都可稱為文化。若在由此延申,更可不克指這種人文活動本身,而直以一切人文活動的結果,即種種自然現象經人認識、改造、重組後的狀態,所謂人文者,稱為文化。此時所謂文化,即不再具有活動的創造義,而只具有靜態的客觀存在義。 [3]
按:文化一辭,近世以來亦用以翻譯英文之Culture,二者內涵亦略可相通。Culture源於拉丁文Colere,原意乃指人之能力的培養及訓練,使之超乎單純的自然狀態之上。至十七、八世紀,此一概念之內涵已有相當的擴展,而重再指稱一切經人為力量加諸自然物之上的成果。即:文化是指一切文化產品之總和。此相當於前文所述之最後一層引申義。總言之,西方觀念中之文化較偏於指人文之靜態的客觀存在,而較不重於指活動的創造義,由缺乏中國傳統中最為鄭重的道德化、精神提撕一重意涵。
⑤ 追尋文化之根,二十節氣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節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智慧的結晶。
我校根據學生特點和興趣,把節氣文化與語文課堂結合起來,將學生帶進久遠的歲月,感受節氣的真實,朱雪玲老師在語文課堂中,滲入節氣文化的知識,領著學生在春分時節放風箏,既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又使學生了解到春天節氣的習俗特點。
名師工作室成員在負責人張雪蓮校長的帶領下,把節氣課程滲入語文課堂,對語文課的教學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雪蓮校長在一年級的啟蒙教學中,融入節氣課程,融會貫通,很多節氣活動,適合一年級孩子的特點,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王靜妤和段秀紅老師把二十四節氣運用於課堂中,在第四單元觀察與發現主題中,穿插介紹二十四節氣的知識,讓學生應用於實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因為有前期節氣知識的鋪墊,所以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
⑥ 中國文化的根是什麼
中國文化之根是〈易經〉,其它都不能稱之為中國文化的根。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中國古代文學所有經典,無不是從《易經》發展而來的,比如〈道德經〉,〈論語〉〈詩經〉等等,老子,孔子,孟子,等等大思想家的 所有著作來源無不是從〈易經〉發展而來。中國的漢字發展,詩的韻味,中國的繪畫,古代建築,我們現在用的陰歷,沒有一樣能跟〈易經〉脫開關系,特別是我們今天還在用的中醫,更是不能脫離開〈易經〉。西方文化的根源是〈聖經〉,從〈聖經〉中發展出的各種經典數不勝數,其影響力不用多說,我們完全生活在西式文化當中。世界上所有大宗教的來源都是從猶太教發展而來的,包括看似並無關聯的佛教。(如有不信的人,可以去看看世界宗教發展史)只有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中國血統,而道教的發展來源就是〈易經〉。所以說〈易經〉才是中國文化之根,是真正的獨特的文化之根。
有必要的說一下,有太多人今天不願意學習《易經》,更是把〈易經〉當成迷信看,當成是算卦的東西,以至於有好多大文豪在提中國文化時,根本不提〈易經〉。這是可悲的。這是不對的。我看過很多的著名的文學家,在解釋〈道德經〉時,根本不用〈易經〉,以至於說得自已都似懂非懂的,更不用說下面的學生了。可以這樣毫不誇張的說,孔孟時期的所有經典,如果脫離開〈易經〉,那隻能是在片面的解釋,無論他有多麼高深的名譽地位。
⑦ 文化尋根意識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尋根文學指的是以「文化尋根」為主題的文學形式。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文壇上興起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作家們開始致力於對傳統意識、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們的創作被稱為"尋根文學"。
1985年韓少功率先在一篇綱領性的論文《文學的"根"》中聲明:"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於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應該"在立足現實的同時又對現實世界進行超越,去揭示一些決定民族發展和人類生存的迷。"
在這樣的理論之下作家開始進行創作,理論界便將他們稱之為"尋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