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唐朝古文化運動有哪些

唐朝古文化運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08 14:03:24

⑴ 唐代古文運動的內容

一、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1] 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因涉及文學的思想內容,所以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 「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 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韓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二、韓愈等人舉起「復古」的旗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以此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儒家思想。這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逐漸形成了群眾性的斗爭浪潮,壓倒了駢文,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運動」。這一運動有其發展過程。在駢文盛行時,已有人提出改革的要求,初唐陳子昂曾主張「復古」,是文體革新的先驅者。其後,蕭穎士、李華等繼起,提出取法三代兩漢的主張,為韓柳古文運動做了思想准備。中唐時期雖經安史之亂,唐朝國力衷弱,但貞元以後,社會暫時安定,經濟有所發展,出現了「中興」的希望。這樣韓愈等人倡導古文運動的時機也就成熟了。他們提出「載道」、「明道」的口號,這是古文運動的基本理論。他們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重視寫真情實感,強調要有「務去陳言」(韓愈《答李翊書》)和「詞必己出」(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的獨創精神。他們一方面親自實踐,一方面又培養了許多青年作家,使古文運動的聲勢日漸壯大。

⑵ 唐代的三次運動除了古文運動還有什麼

唐代三次文化運動分別是題目提到的古文運動,新樂府運動和滅佛運動。
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因涉及文學的思想內容,所以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 「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 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韓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新樂府運動,詩歌革新運動,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等所倡導,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強調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 故名。所謂新樂府,是相對古樂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辭實樂府,而未嘗被於聲,故曰新樂府也。(《樂府詩集》),明代胡震亨說:樂府內又有往題新題之別,往題者,漢魏以下,陳隋以上樂府,古題唐人所擬作也;新題者,古樂府所無,唐人新制為。

唐武宗會昌年間的一次毀佛運動。唐代後期,由於佛教寺院土地不輸課稅,僧侶免除賦役,佛教寺院經濟過分擴張,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也存在著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惡佛教,會昌年間又因討伐澤潞,財政急需,在道士趙歸真的鼓動和李德裕的支持下,從會昌二年(842年)開始漸進地進行毀佛,在會昌五年(845年)達到高潮,於會昌六年(846年)武宗死後終止。在毀佛同時,景教和祆教也受到波及。但由於當時地方上藩鎮割據,唐中央命令因而不能完全貫徹,如河北三鎮就沒有執行;有的地方執行命令不力,各地毀佛規模不一。佛教徒稱這次毀佛運動為「會昌法難」。宣宗繼位後重拾佛教,敕復佛寺。

⑶ 唐朝兩大文學運動分別是什麼

是古文運動、新樂府運動。
以文學思想和風格相近而自然形成的文學群體,一個實際上發起了以詩
歌服務政治現實的新樂府運動,一個則推動著以儒學復古和文章體制改革為主旨的
古文運動,而且兩者之間在某些方面有聯系,有呼應,並不是隔絕的。

⑷ 唐代古文運動是什麼

唐代文學的另一成就是古文運動的興起。

南北朝時代,帝王、貴族左右文壇,為了用華麗纖巧的形式來掩飾空虛貧乏的內容,於是特別注意形式美的駢文,發展繁榮起來。駢文一味追求聲律、詞藻、排偶、用典,形式四、六對仗(用四字和六字的句子組成,互相對稱),看起來華麗整齊,內容卻空洞無物。文風萎靡,形式僵化,拘束於對偶,拘於平仄,無法自由表達思想感情和政治見解,無法反映生動活潑的現實生活。隋文帝時李諤上書反對駢文,說它「連篇累牘,不出月露雲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他反對駢文的上書卻通篇是駢體)隋文帝也深惡文章浮艷,下令:「天下公私文翰,並宜實錄。」泗州刺史司馬幼之,就因文表華艷而得罪。但隋煬帝擅長駢文,自以為與士大夫比文章也可以高出眾人,也當選他做皇帝。隋文帝的詔令自然不再有效。唐朝上起詔敕,下至判辭書牘,無不用駢文。北宋有人說:「唐太宗功業雄卓,然所為文章,纖靡淫麗,嫣然婦人小兒嘻笑之聲,不與其功業稱,甚矣,淫辭之溺人也。」唐文士不能作駢文,即無仕進的可能,駢文的盛況可以想見。武周時陳子昂效法西漢古體文作政論,對當時的文風發生了很大影響。唐玄宗開元、天寶以後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梁肅、柳冕等人擯斥文壇浮艷之風,主張以三代兩漢古體文為法,以儒家經典為依據,創作上亦力變排偶為散體,成為韓愈之前古文運動的先驅。

唐以前,在文學上無所謂古文。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來流行已久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把自己的奇句單行,繼承先秦兩漢文體的散文稱為古文,並使之和「俗下文字」對立。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這種復古的主張在當時得到廣泛的響應,成為一種社會運動,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

安史亂後,大唐帝國陡然走向了衰落的道路。藩鎮割據,佛道二教盛行,僧尼道士「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和唐王朝的利益發生矛盾。以韓愈為代表的復古主義思潮,發展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思想運動,正是從意識領域內來挽救這個嚴重危機,促進中興局面的出現,以鞏固唐帝國。它反映了廣大階層人民的現實要求。韓愈主張恢復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反對佛道二教,來整飭社會風尚。他要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儒家思想,而駢文已經成為表達思想的桎梏。因而自然地需要反對駢文,開展一個文體革新運動,提倡古文。古文不僅語言長短不拘,抒寫自由,便於表達思想,而且它本來就是載儒家之道的,因而古代名畫也便於學習和宣揚儒家之道,排斥佛、道。韓愈說,我所以致力於古文,不只是好其文辭,而且好其道。又說:「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後》]這就是說學古道必須學古文,學古文是為了學古道。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內容,文是形式。文道合一,以道為主,這是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的基本觀點,也是以韓愈為代表的古文運動的基本內容。在文體改革方面韓愈主張在繼承散文傳統的基礎上革新和創造,反對模擬抄襲的不良文風。強調博學群書又不蹈襲前人,「師其意不師其辭」,「唯陳言之務去」,做到推陳出新。他認為運用語言,必須「文從字順」,即合乎自然語氣。要從實際出發,「因事陳詞」,做到「豐而不餘一言,約而不失一辭」。韓愈在文道合一和文體改革方面提出了比前人更為明確具體的主張,而且還將自己的主張貫徹於實踐,寫了許多優秀作品,大大提高了古文的水平。

韓愈的古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舉凡政論、表奏、書啟、贈序、雜說、人物傳記、祭文、墓誌、傳奇,皆所擅長,不少作品達到了思想藝術完整的統一。可大致概括為論說與記敘兩類。其論說文立論鮮明,氣勢雄渾,結構嚴謹,邏輯性強,富於說服力,名著如《諫迎佛骨表》、《原道》、《原毀》、《爭臣論》、《師說》等均以發揚儒道為根本,雖有封建說教,但能針砭時弊,其中有些見解,至今仍可借鑒。其記敘文愛憎分明,抒情性強,有的人物性格躍然紙上,有的繪聲繪色,可泣可歌,名篇如《送李願歸盤谷序》、《送董邵南序》、《張中丞傳後敘》、《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誌銘》等或敘或議,筆鋒均帶感情。對所寫人物滿腔同情,對社會黑暗亦多有揭露,充滿憤世嫉俗的批判精神。總之韓愈的古文雄奇奔放,流暢明快,如長江大河浩瀚千里。語言上亦獨具特色,除貫徹其務去陳言和文從字順的主張外,善於錘煉詞句,善於創造性地使用古代詞語,又善於吸收當代口語創造出新的文學語言。他新創的許多精煉的語句,有不少已經成為成語,至今保存在文學語言和人們的口語中。如「俯首帖耳,搖尾乞憐」,「不平則鳴」、「雜亂無章」、「落井下石」等。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公認的領袖。

柳宗元在古文運動中地位僅次於韓愈。他提出「文以明道」的口號,反對片面追求詞藻的華麗。他認為作家的行為和品德是進行創造的首要條件,寫出的作品在社會上應起「褒貶」和「諷喻」的作用,應該寫得「詞正而理備」。他對古文運動的最大貢獻是寫出大量的名篇,在這方面取得了與韓愈相當的成就。他的理論和實踐同樣是古文運動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柳文說理透闢,雄深雅健,寓意幽微,山水游記尤為出色。他的山水游記文筆清新秀美,富有詩情畫意。所寫山水景物生動逼真,細致精彩,呈現出如他自己所說的「清瑩秀澈」、「鏘鳴金石」之美,代表作有《永州八記》。他的寓言諷刺小品如《三戒》、《蝜蝂傳》等簡潔警策,含意深遠,鞭笞世態人情,深刻辛辣,耐人尋味。他的傳記散文多取材於社會下層,往往通過下層人物的描寫,反映中唐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揭露尖銳的階級矛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名篇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梓人傳》及《捕蛇者說》等。

在唐德宗貞元時期(785-805,),由於韓愈的努力倡導,古文發生了廣泛的影響。許多人向韓愈請教,一時「韓門弟子眾多」。而李翱、皇甫浞等皆為著名的韓愈的追隨者、擁護者。至唐憲宗元和時期(806-820),又得到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古文的影響更大。從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間,古文寫作蔚然極盛,逐漸壓倒了駢文,成為文壇的主要風尚。這就是文學史上所說的「古文運動」。

唐代古文運動提出的「文以載道」對後世影響深遠。這個觀點,實質是主張文學要反映現實生活,要有充實的思想內容。這里所說的「道」,固然是指儒家之道,但通過韓、柳的創作表明,他們主張的「傳道」、「明道」並不排斥對社會現實的評議、批判和揭露。正因為如此,「文以載道」的主張為後世文人普遍接受。古文運動提倡的散體文同樣影響深遠。它結束了駢文的長期統治,恢復了古代散文的歷史地位,並擴大了它的實用范圍,從著書立說擴大到抒情、寫景、紀游等。北宋以歐陽修為首的文學改革運動,按其主張實為唐代古文運動的繼續,並涌現出更多的優秀古文作家,形成了以唐宋八大家為代表的新的古文傳統。它具有題材更廣、與現實生活聯系更密切、文學性更強等特點。新的古文傳統形成後,支配中國文壇1000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學運動以後才被語體文所代替。

閱讀全文

與唐朝古文化運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