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理解和合文化

如何理解和合文化

發布時間:2022-04-22 00:54:20

A. "和合文化"怎麼准確翻譯為英語請高手指教.

和合文化,主題詞是和諧Harmonious,春晚的主題是"歡樂和諧中國年",3.15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是"和諧消費"

所以 和合文化 的翻譯 必須要體現出 Harmonious

可譯為: The "Harmonious" Culture

也有人理解為和諧的共同體 ,所以翻譯成:Culture of Harmonious Integration

還有一種值得借鑒的譯法是:Chinese Harmonious and Syncretic Culture

Syncretic 意思是哲學上講的融合.

"With Gathers" Culture 這樣的譯法是不可取的!

和合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意思是是和協人和自然、人和社會、人和人等多種關系,使世界在平和自然的狀態中發展,使發展成為更持久、更持續的進步.

B. "所有的姿勢都昭示著人的狀態和人的境界"怎麼理解

一、中華和合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中華和合文化源遠流長,和、合二字都見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義是聲音相應和諧;合的本義是上下唇的合攏。殷周之時,和與合是單一概念,尚未聯用。《易經》和字凡兩見,有和諧、和善之意,而合字則無見。《尚書》中的和是指對社會、人際關系諸多沖突的處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時期,和合二字聯用並舉,構成和合范疇。《國語·鄭語》稱:「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韋昭註:「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說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國語·鄭語》並記述了史伯關於和同的論述:「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認為陰陽和而萬物生,完全相同的東西則無所生。可見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異,矛盾多樣性的統一,才能生物,才能發展。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以和作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認為治國處事、禮儀制度,以和為價值標准。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孔子強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既承認差異,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過互濟互補,達到統一

C. 什麼是和文化

和文化即和諧文化,是一定的社會主體對歷史的、現實的和未來的社會生活的認同和嚮往。從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出發,社會主義和諧文化關注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

從表現形式上看,和諧文化既有思想觀念形態方面的內容,又有制度規范形態方面的內容。就思想觀念而言,和諧文化體現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認知以及對社會和諧目標的追求;就制度規范而言,和諧文化體現著人們在和諧觀念引導下建立的一系列調整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制度設計和機制規范。

(3)如何理解和合文化擴展閱讀

要創建和諧世界,就必須先創建、發展、提高與普及和諧文化。和諧的內涵是和諧文化與其它文化相區別的本質屬性。和諧文化中的全部思想理念,如:真理、價值、發展、審美、道德、理想等,都是以和諧為前提,建立在和諧內涵的基礎之上。用和諧文化培養人,是實現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關鍵。

網路-和諧文化

D. 如何理解校訓"健康,責任,和諧

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詞義本身而言,「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是結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實現「和諧」的途徑,「和諧」是「和合」的理想實現,也是人類古往今來孜孜以求的自然、社會、人際、身心、文明中諸多元素之間的理想關系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二是「中庸」,指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天人和一」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反對將它們割裂開來。「中庸」則強調對待事物關系要把握一個度,以避免對立和沖突。提倡「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現代社會各種矛盾,以保持社會的穩定。 在中國,以廣泛深厚的和合文化為基礎的追求社會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 子》第四十二章),認為道蘊涵陰陽兩個相反方面,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論語 "學而》:「禮之用,和為貴。」把和作為處事、行禮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多有關於「和」或「和合」的論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時期基本形成。隨著「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國的原創文化也經過「百家爭鳴」,逐漸「和合」形成儒、道兩大顯學,並且在兩漢之際「和合」地接納了由印度原創的崇尚「因緣和合」「圓融無礙」的佛教文化。因緣和合論成為佛教的重要理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和合」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並成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時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並廣泛運用。西漢董仲舒為適應「大一統」杜會發展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實則以儒家思想為本位,兼取道、法、陰陽五行說等各家思想,主張把禮治與法治相結合,明顯受到燕齊文化的影響。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常抱著一個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覺得外面一切異樣的新鮮的所見所值,都可融會協調,和凝為一。這是中國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個特性:文化中發生沖突,只是一時之變,要求調和,乃是萬世之常。認為西方文化似乎沖突性更大,而中國文化則調和力量更強,中國文化 的偉大之處,乃在最能調和,使沖突之各方兼容並包,共存並處,相互調濟。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國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特性。

E. 我國應該如何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政治題

中國以共商理念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作為中國傳統「和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商理念具有「貴和尚中」「天人合一」的中華傳統文化鮮明底色,倡導「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通過協商讓各方面的意見和願望得到充分表達,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共商理念是中國為世界貢獻的重要思想公共產品,對促進世界政治文明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5)如何理解和合文化擴展閱讀

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既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旗幟,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期待。

共商理念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倡導各國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加強溝通協調,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實現共商,就意味著要以相互尊重為基礎,以公平正義為准則,以合作共贏為目標,這也正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邏輯理路和內在要求。

F. 追求和諧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孔子的哪些思想體現這一特點

建設「和諧社會」,是中國經濟規模和社會結構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要求,是不可迴避的歷史任務。「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中國發展動力、主體和目的應當體現人的全面發展。「以民為本」與和諧都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和諧社會」的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古老哲理與現代政治理念相糅合,用以解決當代中國的復雜社會問題。
中國儒學的核心觀念是提倡「仁」與「和」。其中「仁」是人際關系的價值核心,「和」是社會與政治的價值核心。儒學經典之一的《尚書》就倡導「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其涵義是民眾應明白事理,各國應和諧相處,達到天下太平。「和諧」觀念是中國文化寶庫傳承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另一部儒學經典著作《禮記》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非常明確地以「講信修睦」作為最高行為准則。「和平、和睦、和諧」三者相輔相成,需要守信,需要責任,需要寬容。這些價值和哲學理念始終植根於中國文化的深處,造就了中華民族精神,鍛鑄中國人的品格。
這種「和合」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中源遠流長。我國思想家運用和合概念,從總體上理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及其相互關系除強調團結、協作的意思外更有向心、凝聚的含義,特指事物與其所處的環境和相聯系的總體結構實現融合統一,這就是中華和合文化所體現的中國特色的整體系統思想。下面就孔子學術思想與和諧社會建設中要調節 的四重關系,略作闡述。
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把人對自然的態度與行為提高到道德修養的高度來認識。 環境、人口、資源是關繫到當代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世界性、時代性難題。目前人類面 臨的環境問題呈現出日益惡化的趨勢。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種滅絕、大氣污染、全球變暖和臭氧層損耗已經使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此外,人口膨脹、能源枯竭、自然資源緊缺也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
中華和合文化中所蘊含的「天人和諧」保護自然的思想,諸如,「天人合一」「物我相親」等觀念,給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源遠流長,底蘊豐厚的理論基礎和價值標准。如《孟子·梁惠王上》說「數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木材不可勝用也」。「數罟」是細密的網子,「以時」即按適當的時間。周、秦的國家法律都有定期封山,禁止伐木等保護自然的法律條文。中國思想史上也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內容,如荀子的「明於天人之分」,劉禹錫的「天人交相勝」以及王廷相的「人定勝天」等。也是追求和尊重人與自然生態,提倡人對自然的索取程度應建立在保持自然生態系統循環自如的基礎上。
其實,和合文化主張的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與現在提倡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資源意識、人口控制意識實質上都是道德問題。
人與社會的關系
在人與社會的關系方面。中華和合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注重對社會的研究,闡發人的社會價值,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在傳統和合文化中就貫穿著儒家的民本主義 的社會政治觀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觀。如「以天下為己任」、「公而忘私」、謀求國富民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遠大抱負;有「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道德意識和生生不息的進取精神。人類所創造的文化,集聚並積淀為「社會遺傳密碼」又塑造著人類。和合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存和復制著中華民族的民族風貌,作為一種社會潛在意識,它通過民族情感、意志、風俗習慣、道德風尚、 審美情趣,折射出民族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心態結構。它成了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的風風雨雨,而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挺立於世的精神支撐,也是今天社會主義 道德建設的重要精神財富。
人際關系
和合文化強調通過調整人際關系以解決矛盾沖突。其基本原則就是「推己及人」, 理解人、尊重人。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等等。如果人人都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而不是只想到自己,那麼人們之間就會加深理解,互利互讓,和睦相處。如在處理內外遠近的民族關繫上,儒家主張慎用武力,重視教化撫綏。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美國學者費正清在其所著《美國與中國》一書中引用林毓生的話說「儒學把人們內省精神和道德修養作為治理社會和研究學問的根本」是很有見地的。(費正清「美國與中國》第57頁,商務印書館1971年版)
人與自身(內在精神世界)的關系
和合文化非常重視道德修養,其道德修養論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強調道德實踐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養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從孔子開始就非常重視道德實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孔子把履行這些道德看得比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儒家特別強調為政者在道德實踐中的帶頭作用。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提出正人先要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作為領導者,帶頭履行道德義務,在今天尤為重要。
二是強調道德的自律性。因為道德是一種自律的義務,道德修養就是要發揮行為者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首要的一條就是「誠」。《大學》提出了「誠意」。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就是說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要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其次,就是提倡恕道,將人比己,寬厚待人,主動向好人學習。孔子提出「見賢思齊焉,見不善而內自省也」。
三是強調「內省」。社會道德建設固然需要社會輿論的監督和道德評價,但重要的是靠人們自身的道德覺悟,即通過自我反省、自我檢討、自我思想斗爭來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道德「踐履」「自律」「內省」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養成的基本方法,應該說對今天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特別是個人道德修養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

G. "和合文化"怎麼理解

H. 古代的中國精神和當代中國精神的理解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積淀和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偉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現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樂天知足、崇尚禮儀等等特徵。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於「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詞義本身而言,「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是結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實現「和諧」的途徑,「和諧」是「和合」的理想實現,也是人類古往今來孜孜以求的自然、社會、人際、身心、文明中諸多元素之間的理想關系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二是「中庸」,指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天人和一」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反對將它們割裂開來。「中庸」則強調對待事物關系要把握一個度,以避免對立和沖突。提倡「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現代社會各種矛盾,以保持社會的穩定。

在中國,以廣泛深厚的和合文化為基礎的追求社會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 子》第四十二章),認為道蘊涵陰陽兩個相反方面,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把和作為處事、行禮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多有關於「和」或「和合」的論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時期基本形成。隨著「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國的原創文化也經過「百家爭鳴」,逐漸「和合」形成儒、道兩大顯學,並且在兩漢之際「和合」地接納了由印度原創的崇尚「因緣和合」「圓融無礙」的佛教文化。因緣和合論成為佛教的重要理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和合」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並成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時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並廣泛運用。西漢董仲舒為適應「大一統」杜會發展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實則以儒家思想為本位,兼取道、法、陰陽五行說等各家思想,主張把禮治與法治相結合,明顯受到燕齊文化的影響。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常抱著一個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覺得外面一切異樣的新鮮的所見所值,都可融會協調,和凝為一。這是中國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個特性:文化中發生沖突,只是一時之變,要求調和,乃是萬世之常。認為西方文化似乎沖突性更大,而中國文化則調和力量更強,中國文化 的偉大之處,乃在最能調和,使沖突之各方兼容並包,共存並處,相互調濟。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國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特性。

(2)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國人處理自然界和精神界關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徵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從自然規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諧調。在古代中國人看來,自然過程、歷史過程、人生過程、思維過程在本質上是同一的。這一思想特徵貫穿了「天人合一」觀念源起與演變的基本過程,貫穿於古代的哲學、科學和藝術中。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認為宇宙間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從一個側面確立了人與天的相互關聯。莊子提倡「與天為一」,《莊子•達生》雲:「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拋棄世事,忘懷生命,使形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天合為一體的自然無為境界。《周易•文言》明確提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時,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的順應自然的「與天地合德」的思想。漢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數」的觀念為基礎建立起天人感應的讖緯神學體系。《春秋繁露•陰陽義》即雲:「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學中,「天人合一」思想更趨成熟、精緻、完善。張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題;《正蒙•誠明》雲:「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可以成聖」。

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則提出「天人相應」的命題,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與天地如一。天人同構,人體的小宇宙與天地的大宇宙相對應。書中列舉了諸如「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等等 。

在美學上,和諧化詩意關聯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漬了中國古代審美境界論,使得古代中國人特別強調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諧化辯證法的普遍運用,使得中國美學智慧特別注意以對應性、相融性、辯證性、和諧性來理解和處理一系列審美范疇的展開與構架。有人指出,縱觀中國古代美學基本特徵(如強調真善統一、情理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有限與無限的統一、認知與直覺的統一等)和中國古代審美理想(如儒家對「和」、道家對「妙」、佛禪對「圓」的追求),無不是「和合」文化在審美層面的詩性展開和邏輯延伸。這表明,中國詩性智慧和審美意識與「和合」文化有著一種特殊的親和性和關聯性。「和合」文化,是中國古代詩性智慧之根。

(3)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具體准則,它在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作一種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標。

「中庸」最早見於《論語》。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他的「五美」之說實際上也是講中庸:「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何謂「中庸」?據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恆常不易為之庸。儒家文化的這種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國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國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處事作風和人格境界。面對現實人生很多具體的兩極選擇,人們試圖有效地在對立的兩極之間找到了一個均衡的支點,並使對立雙方歸於統一。在生活實踐中,守中、不走極端,成為古代中國人固守的人生信條。在今日的語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確把握度並協調好各種關系,以益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持續進步。中庸之道的真諦在於:堅守中正,尋求適度,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協和萬邦是和合文化的又一實踐。「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協和萬邦」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傳統道德基礎。從中國先秦時期老子主張大國理應謙下(「大者宜為下」、「大國者下流」),到西漢董仲舒主張「洽四國」,唐代高祖李淵主張對周邊鄰國行「宏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處,消弭戰禍,「化干戈為玉帛」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和實踐目標。在這種和合的文化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極少對外用兵。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個特徵。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物之間的搭配、融合、平衡達到最為圓滿程度的一種狀態。例如音樂,五音的高低疾緩臻於完美,就稱為和;又如飲食,五味的多寡濃淡搭配得宜,也稱為和;又如身體,陰陽之氣平衡飽滿,也稱為和;又如德行,處事不剛不柔曰和,為古代五德之一。可見此種和的境界有三個特點。

第一,它是一種至善的狀態;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間構成的一種完美的關系;第三,這多種事物在和合的關系中保持著原有的個性,而不必舍棄個性,一刀切成一堆齊刷刷的火柴棍兒。和而不同,「和」異於「同」之處,就在於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種事物的個別屬性。

I. 如何理解我國傳統「和合」文化,和合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祥和
有共同利益
東方尚英
( 回答 )
和睦 ,合作
有共同利益
和善 ,有共同美好
的錦綉前程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和合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